篇1:杭州马拉松封路通告
经市人民政府批准,20xx杭州马拉松比赛定于11月1日(星期日)举行。届时,将有45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名运动员分别参加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等多项比赛。其中,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小马拉松、家庭跑起点设置在黄龙体育中心东门;情侣跑比赛项目起点设在北山街断桥。全程马拉松、小马拉松、情侣跑、家庭跑比赛终点设在黄龙体育中心东门;半程马拉松终点设在滨江区泰安路。
为保障比赛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9条之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在赛事期间,对部分道路分时、分段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10月31日22时至11月1日比赛结束,除持有《20xx杭州马拉松比赛专用证件》的车辆外,对其他车辆将分时、分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
1.10月31日22时至11月1日15时,黄龙路(天目山路至曙光路段)实施交通管制。
2.11月1日6时起,黄龙体育中心一环以内道路及二环的黄龙北通道至黄龙路;北山街(保俶路至曙光路段)和白堤实施交通管制。
3.7时30分起,黄龙路、曙光路、北山街、求是路、环城西路、湖滨路步行街、东坡路、解放路(东坡路至延安路段)实施交通管制。同时,曙光路保俶路口、杭大路口,天目山路黄龙路口实施交通管制,禁止车辆进入黄龙体育中心区域,在相邻外围道路同步采取分流措施。
4.7时45分起,解放路(延安路至建国路段)实施交通管制;在相邻外围道路同步采取分流措施,过往车辆请提前绕行。
5.7时45分起,封闭艮秋立交向南匝道,视情实施艮秋立交北向南主线交通管制措施(进入秋石高架车辆及公交车、出租车除外)。
6.7时45分起,之江路之浦路口由西向东、由南向东方向禁止通行,之浦路云河路口由南向北、由西向北禁止通行(公交车及出租车除外)。
7.7时45分至9时,封闭高架快速路9个匝道:
(1)封闭上塘高架4个向南方向的上匝道,即上石立交由西向南和由东向南上匝道,大关路由北向南上匝道,上德立交由东向南上匝道;
(2)封闭时代高架4个向北方向的上匝道,即中兴立交由西向北和由东向北上匝道,滨康路、滨文路由南向北上匝道;
(3)封闭中河高架1个向南方向的下匝道,即庆春路由北向南下匝道;
8.8时起,视情封闭秋石高架2个向南方向的下匝道,即新业路北向南下匝道和庆春路北向南下匝道。
视请在南庄兜、冠山隧道实施卡口分流,禁止车辆进入高架道路主线。
9.7时45分至9时,禁止天目山路古翠路口由西向东、由北向东方向车辆通行;禁止文三路沿线的古翠路口、万塘路口、学院路口、黄姑山路口、教工路口、保俶路口、莫干山路口,文晖路湖墅路口由东向南、由北向南方向通行(公交车及出租车除外)。
10.8时起,对解放路建国路以东,钱江路、之江路、富春路、清江路、钱江路、复兴大桥底层、滨盛路、通和路、闻涛路、东信大道、江南大道、钱江一桥、虎跑路、杨公堤、龙井支路、龙井路、灵隐路、玉古路等比赛线路采取分时、分段临时交通管制,同时在相邻外围道路采取分流措施。
11.视情在西溪路紫荆花路口禁止车辆进入灵溪隧道(公交车及出租车除外)。
△11月1日,比赛路段禁止停放各种车辆(含泊位),禁止堆放各类物品。
△秋季旅游旺季期间双休日西湖景区单双号管控措施继续实施;比赛时段南线单循环措施临时取消。
△比赛期间,行经比赛沿线及外围分流管控的各交叉路口的车辆和行人,应服从人民警察和工作人员指挥。
△交通管制路段恢复交通时间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比赛情况决定。
请广大市民群众给予理解和支持,自觉遵照执行。相关出行信息,我局还将通过省、市广播电台及电子显示屏发布,敬请关注。
杭州交警
篇2:杭州马拉松封路通告
这个周日(11月1日),20xx杭州马拉松比赛就要在杭州开跑啦!
从柔美的西子湖到壮阔的钱塘江,杭州城一直以来被誉为马拉松的“最美赛道”,所以杭马的人气爆棚也是年年如此——此次杭马,吸引了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名运动员分别参加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等多项比赛。
为了保证杭马的顺利举行,杭州公安交警部门将从10月31日至11月1日比赛结束前,对杭州多条道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管制区域包含自黄龙体育中心—西湖景区—钱江新城的沿线道路;之江路的部分路段;高架路段的数个上下匝道;与比赛线路相邻的其他路段。
杭州交警表示:涉及赛事的交管措施,将采取分时、分段的方法。记者按时间顺序,整理了道路交通信息。各位要在双休日出行的市民,可得看仔细了,以免耽误自己的行程。
赛事期间交通管制措施
按当天比赛进程,7时30分起,黄龙路、曙光路、北山街、求是路、环城西路、湖滨路步行街、东坡路、解放路(东坡路至延安路段)实施交通管制。
7时45分起,解放路(延安路至建国路段)实施交通管制;对相邻外围道路同步采取分流措施。
7时45分起,封闭艮秋立交向南匝道,视情实施艮秋立交北向南主线交通管制措施(进入秋石高架车辆及公交车、出租车除外)。
7时45分起,之江路之浦路口由西向东、由南向东方向禁止通行,之浦路云河路口由南向北、由西向北禁止通行(公交车及出租车除外)。
7时45分至9时,禁止天目山路古翠路口由西向东、由北向东方向车辆通行;禁止文三路沿线的古翠路口、万塘路口、学院路口、黄姑山路口、教工路口、保俶路口、莫干山路口,文晖路湖墅路口由东向南、由北向南方向通行(公交车及出租车除外)。
8时起,对解放路建国路以东,钱江路、之江路、富春路、清江路、钱江路、复兴大桥底层、滨盛路、通和路、闻涛路、东信大道、江南大道、钱江一桥、虎跑路、杨公堤、龙井支路、龙井路、灵隐路、玉古路等比赛线路采取分时、分段临时交通管制。
上述市区道路在管制期间,与其相邻的外围道路也将有分流措施。
在高架路段方面,7时45分至9时,高架的9个匝道将被临时封闭。分别为上石立交由西向南和由东向南上匝道,大关路由北向南上匝道,上德立交由东向南上匝道;
以及封闭时代高架4个向北方向的上匝道,即中兴立交由西向北和由东向北上匝道,滨康路、滨文路由南向北上匝道、中河高架庆春路由北向南下匝道。
比赛路段禁止车辆停放
特别要注意的是,比赛沿途包含了商贸区和居民区,沿线的业主和居民要记住,11月1日比赛当天,比赛路段是禁止停放各种车辆(含泊位),同时也禁止堆放各类物品。
在西湖景区方面,马拉松比赛正值双休日,西湖景区秋季旅游旺季期间单双号管控措施继续实施;比赛时段南线单循环措施临时取消。
篇3:关于区划地名工作进展情况汇报_情况汇报_网
地区民政局:
区划地名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平安岗巴、和谐岗巴、小康岗巴”,全面建设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战略决策的有力举措,也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为确保与周边县市边界人民群众和睦相处和安定团结,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巩固勘界成果,维护边界稳定我县及时开展各项工作,基本达到“制度健全、档案规范、界线明确、界桩无损、信息畅通、责任落实、区域稳定、社会和谐”的建设目标。
一、 深刻认识,统一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一加强、两促进”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条主线,按照构建和谐西藏的要求,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核心,进一步落实区划地名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团结、稳定、和谐的边界关系,使边界地区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涉及边界的各类纠纷妥善化解,影响边界地区的居民和睦相处,生产生活秩序正常,边界管理的各项法规制度得到落实。
二、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自古道“和气生财”,只有边界居民和睦相处,才能维护边界地区的社会稳定,进而实现边界地区居民的安居乐业、经济发展,开展平安边界的创建活动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形式和载体。为此岗巴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与白朗县成立了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亦形成主要领导负责、业务管理部门组织实施,边界地区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组织协调工作机制,各乡镇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在整个平安边界创建活动中,我县政府主要领导曾多次前往毗邻5县或边境乡村就边境问题进行协商;我县民政局还就与毗邻5县民政局进行了多次的电话沟通及会晤,5月初还与亚东县就两县边界地区问题进行了实地磋商、沟通,今日正准备与白朗县协商实地考察、沟通。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广泛宣传,积极争取各级领导、边界农牧民群众对创建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使创建活动深入人心,得到边界地区农牧民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为创建平安边界线创造有利的条件。通过印发宣传450余份资料,学习了《国务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草原法等,并作了“讲政治、固稳定、护发展、建和谐”的动员报告,使广大边界干部群众深刻理解了开展界线联检工作目的意义,纷纷表态全力支持,把创建活动引向深入。
(二)强化法制教育。根据《行政区域管理界线管理条例》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与法规政策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实现边界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强化法制教育,把行政区域界线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经常性的教育,树立依法管界、依法治界的法制观念,使界线沿线的广大干部农牧民群众严格遵守已勘定的法定行政区域界线,自觉维护法定界线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主动参与界线管理,维护边界地区稳定。印发资料650余份。
(三)加强界桩及其它标志物的管理。在与亚东的实地考察中,界桩做到了外形醒目、标示明确。对松动的界桩予以加固,对边角磨损的予以修补;对损毁、移位的界桩,在界桩位置予以补设、复原。做到界线方位物维持原貌。因自然原因或生产、建设等原因致使标志物发生变化,造成界线走向不明确的,认真组织修测,确定新的标志物并做好备案。
(四)加强界线管理工作资料的存管。对行政区域界线管理、街道名设置、地名数据库中形成的协议书、界线标志记录、备案材料、照片、登记表以及其它与区划地名工作有关的材料,严格立卷归档、妥善保管。做到资料齐全,查阅方便,制度完善。
(五)街道名设标工作、地名数据库以建设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