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东方明珠介绍导游词通用20篇

浏览

2683

范文

1000

介绍北京陶然亭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663 字

+ 加入清单

陶然亭公园是以北京城南隅的燕京名胜陶然亭为中心规划设计修建的一座城市园林。1952年建园,因陶然亭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公园因此亭而得名。占地59公顷,其中水面17公顷。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首都北京最早兴建的一座现代园林。其地为燕京名胜,素有“都门胜地”之誉,年代久远,史迹斑驳。名闻遐迩的陶然亭、慈悲庵就坐落在这里。秀丽的园林风光,丰富的文化内涵,光辉的革命史迹,使她成为旅游观光胜地。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黑窑厂,他在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并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为亭命名。这座小亭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被誉为“周侯藉卉之所,右军修禊之地”,更被全国各地来京的文人视为必游之地。清代200余年间,此亭享誉经久,长盛不衰,成为都中一胜。

园内慈悲庵始创于元代,又称观音庵,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监管窑厂的工部侍郎江藻在慈悲庵内建亭,并取唐代诗人白居易“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诗意,为亭题名“陶然”。这里自然景色优美,成为文人墨客宴游觞咏之地。

陶然亭是清代名亭,现为中国的四大历史名亭之一。清康熙三十四年,工部郎中江藻监管黑窑厂时见“面西有陂池,多水草,极望清幽,无一点尘埃气”,在此建小亭。数年后“彻亭而轩”,取名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陶然”二字。陶然亭公园以及陶然亭地区名称就是以此得名的。此亭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半,面积90平方米。亭上有苏式彩绘,屋内梁栋饰有山水花鸟彩画。两根大梁上绘《彩菊》、《八仙过海》、《太白醉酒》、《刘海戏金蟾》。

陶然亭周围,有许多著名的历史胜迹。西北有龙树寺,寺内有蒹葭簃、天倪阁、看山楼、抱冰堂等建筑,名流常于此游憩,其知名度在清道光之后,堪与陶然亭相匹。东南有黑龙潭、龙王亭、哪吒庙、刺梅园、祖园;西南有风氏园;正北有窑台;东北有香冢、鹦鹉冢,以及近代的醉郭墓、赛金花墓等。这些历史胜迹产生年代多早于陶然亭,有的甚至早于慈悲庵。它们都有文人墨客觞咏的历史,曾现过各领风骚的辉煌时期。

近代的陶然亭,有着光辉的历史篇章。“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曾先后来陶然亭进行革命活动。1920xx年1月18日,毛泽东与“辅社”在京成员,集会商讨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斗争,会后在慈悲庵山门外大槐树前合影留念。1920xx年8月16日,天津“觉悟社”、北京“少年中国学会”等进步团体,在北厅讨论“五·四”以后革命斗争的方向以及各团体联合斗争的问题。1920xx年7、8月间,李大钊通过《少年中国学会》会员陈愚生,以其夫人金绮新葬于陶然亭畔守夫人墓为名,租赁慈悲庵南房两间,在此进行秘密活动,到1920xx年间,邓中夏、恽代英、高君宇等常来参加会议。

现代的陶然亭公园,是一座融古建与现代造园艺术为一体的以突出中华民族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新型城市园林。园内林木葱茏,花草繁茂,楼阁参差,亭台掩映,景色宜人。湖心岛上,有锦秋墩、燕头山,与陶然亭成鼎足之势。锦秋墩顶有锦秋亭,其地为花仙祠遗址。亭南山麓有“玫瑰山”,其地为原香冢、鹦鹉冢、赛金花墓遗址。亭北山麓静谧的松林中,有著名的高君宇、石评梅墓。燕头山顶有览翠亭,与锦秋亭对景,亭西南山下建澄光亭,于此望湖观山,最为相宜。亭北山下为常青轩。

1985年修建的华夏名亭园是陶然亭公园的“园中之园”。采用集中旅游资源的方法,精选国内名亭仿建而成。有“醉翁亭”、“兰亭”、“鹅池碑亭”、“少陵草堂碑亭”、“沧浪亭”、“独醒亭”、“二泉亭”、“吹台”、“浸月亭”、“百坡亭”等十余座。这些名亭都是以1:1的比例仿建而成,亭景结合,相得益彰。流连园内,有如历巴山楚水之间,或游吴越锦绣之乡的感觉,历史文化内涵更加深邃。广大游客不劳远徒跋涉即可领略中华民族建筑艺术和人文景观。

陶然亭公园还设有游船、水上乐园、儿童娱乐城、迷高乐、游乐场、餐厅、陶然花园酒店及商业网点等综合性设施。热忱欢迎中外宾客观光、游览。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介绍河北野三坡的导游词_导游词范文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293 字

+ 加入清单

介绍河北野三坡导游词

野三坡位于中国北方两大山脉(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交汇处。巍巍太行从这里沿冀、晋、豫边界千里南下,峥峥燕山从这里顺京、津、冀一路东行。下面小编为您推荐3篇关于介绍河北野三坡的导游词范文,赶紧一起来学习吧。

介绍河北野三坡的导游词一

经过4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山清水秀的野三坡镇。我们先到了酒店,放下行李后,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百里峡风景区。百里峡是野三坡风景区最着名的景点,这里有山有水、有花有草,空气清新,简直是人间仙境。进入百里峡,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股清澈的泉水顺山势缓缓流淌在小路两旁,泉水摩擦着水底的鹅卵石,发出淙淙的声音,像是在对游人热情地说:“欢迎!欢迎!”沿着蜿蜒的山间小路,我们穿过了老虎口、牛角峰、一线天、首拜观音等地,最后来到了百里峡栈道。这条栈道全长1200米,上下台阶共2800级,相对高度大约300米。当时有许多人看到这么多台阶都选择了坐缆车上山。

可我就是想体验一下,爬这2800多级台阶时是什么感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都响应了我的号召。于是,我们5口人开始爬栈道。栈道上,有的地方台阶缓,有的地方台阶陡。爬到两百多级台阶的时候,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两条腿沉得抬不起来,一屁股坐在台阶上说什么也不肯起身。眼看着游人一个个从我身边经过,尤其是爷爷奶奶已经站在高处朝我挥手,退缩的念头偃旗息鼓了。我果断地站起身来,左手拿着我的救急水,右手抓着磨得可鉴人影的铁扶手一步步向山顶前进。栈道两旁的树枝不时伸出手臂冲我摇摇,我想,它们在为我加油助威吧!一鼓作气,我终于赶在妈妈前面爬上了山顶。扶着栏杆极目远眺,一片苍翠尽收眼底,到处都是葱葱茏茏的树木,偶尔在树木的缝隙中能够看到一个个小黑点,我想那也许是行走的人或者是行驶的车吧。尽管大汗淋漓,浑身酸软,但是我依旧开心。因为我战胜了自己,爬到了顶峰。真切的体验了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第二天,我们游览了东湖港景点。在那里,我们走吊桥、撑竹筏、滑索道……玩得不亦乐乎。

经过了一夜的休整后,我们踏上了返回的旅途。汽车行驶在蜿蜒盘旋的山道上,十八度景区一个个从身边掠过,两岸青山一座座从眼前闪过。野三坡景区移到了身后,野三坡的美印在了心中。

介绍河北野三坡的导游词二

野三坡地处河北省涞水县境内,总面积600平方公里,距北京中心仅120余公里,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首都市民形象地称为“北京的后花园”。这里不仅风光秀丽,而且交通条件也非常便利。京原铁路在野三坡有三座中间站,分别是野三坡站、苟各庄站和福山口站。其中前两站分别位于拒马河和百里峡的两个重点景区。108国道及省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东可至北京、天津;南可到保定、石家庄;西可去太原;北可去门头沟、张家口和呼和浩特等。所以说野三坡是太行山北段的重要交通枢纽,可谓是“条条大路通三坡”。

野三坡自古就有“世外桃园”之称,那“三坡”之名是怎么来的呢?原来这里的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增高,分为上、中、下三坡,上坡和下坡的气候相差半月有余,山下的核桃已结果,山上的核桃树才开花,可见三坡之名是由地势变化,气候不同而产生的。那么“野”字是怎么回事呢?据《涿洲志》载,明初燕王朱棣兴师扫北行至野三坡境内的奴才岭时,见一只松鼠在那里捧食松果,燕王以为在对他拱手施礼,就对左右曰:“兽且如此,况人民乎!”于颁恩诏免除丁粮。三坡人民也免除了一场灾难。“松鼠讨封”的故事至今在三坡广为流传。时至清兵入关推翻明朝后,清政府对三坡地区实行重赋,不许三坡人民加入科举考试的行列,还经常骚扰三坡人民。三坡人民就组织了家道殷实,素孚众望的“老人官”来管理坡内的一切事务。这也许就是有记载的中国最早的民主选举制度。后来康熙皇帝上五台山寻父路经三坡,三坡人民奋力抵抗。康熙皇帝称三坡人民为“穷山恶水,野夫刁民”强给三坡人民加个“野”字,这就是野三坡的来历。

野三坡由七大风景区组成,分别是百里峡自然风景游览区、佛洞塔奇泉怪洞游览区、龙门峡长城文物保护区、金华山寻奇狩猎游览区、百草畔原始森林开发区、拒马河避暑疗养游乐区以及新开发的三皇山景区。在这七大景区内分布着数百个风景点,是山水泉洞、林木花草、鸟兽鱼虫、文物名胜无所不包、无所不奇的综合性自然美整体。

介绍河北野三坡的导游词三

早就听说,野三坡是一个景色十分丽的地方,终于我能有幸见到它的真面目了。 远远看到野三坡的大门,我心里有许许多多的想法:它的山是什么样的?有没有水呢?里面的环境好不好?有鱼吗?可是,当我刚一进到里面,心中的一切猜想全部 一扫而空了。一条小溪很显眼的穿过了岩石,向山中流去。一阵风吹来,四周山上的花草全部摇摆起来,吹的我心里甜滋滋的,舒服极了。我被这一切惊呆了,一时 竟迈不动步子去看更美的山里。水里有鱼,一条条显得那么悠闲、自在。

或许变成一条鱼会更加无忧无虑? 往山中去,看到的是无数高大巍峨却十分妩媚的碧山,虽然挡住了人们向山中远望的视线,却挡不住我们向往深山的心。一条条山溪扯着玉带,拉着青山向上爬去,也许永远都不会断流。 突然,一条比溪水大多了也长多了的河拦在我们面前。河中只有数十块大石头可以过河,我们只能踩着石头过去。河水连着小溪,才会使小溪常年有水流过。

我此时 想到了一句古话:“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因为有河的无私奉献,山中这无数的溪流才会有活力,有灵气和生命。 上山需要爬,我们顺着铁链向上爬,一直爬到半山腰。半山腰有很多岩石,这里才是最美的地方吧?几乎那几块巨大的岩石快被山涧的流水淹没了,这是水的天堂。 这野三坡果然是如此美丽,让人永远也忘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介绍青海倒淌河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556 字

+ 加入清单

从化温泉又名流溪河温泉位于广东从化市西北,距广州市75公里,是广东省名传遐迩的风景区和疗养胜地。这里气候宜人,四面山峦重叠,环境幽静,是旅游和疗养胜地。

早在中国明朝时期,“百丈飞泉”列为从化县八景之一。1930年代,温泉一度兴起开发旅游热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温泉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特别是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代改革开放后的开发动作较大。

·明朝与清朝

从化温泉早在明清时已列为游览胜地。明代御史邑人黎贯赋诗赞道:“卷却银河水,青山应更清;等闲寻陆羽,来此续《茶经》”。明崇祯七年(1634年)《从化县志》中有“汤泉”和“百丈飞泉”的记载,并将“百丈飞泉”列为从化县八泉之一。清朝从化知县孙绳称温泉为“枕漱”佳境,适于隐居休养。明清时期,温泉已闻名遐迩,外地名士常到温泉游览。

·中华民国

民国期间,从民国21~20xx年(1933~1936年)在温泉兴起开发旅游热,短短数年,建有各式别墅和房屋37栋。

民国20xx年(l933年),西南航空公司常务理事刘沛泉(又名刘毅夫),在一次驾机飞行中,看到温泉瀑布,甚觉惊奇。便邀好友陈大年(律师)、梁培基(医师)等人前往调查,他们看到这里沿河两岸景色秀丽,有山有水,有瀑布,又有温泉,空气清新,认为颇有开发价值。

当时的从化县县长李务滋也开始注意利用温泉发展地方经济。他首先投资在河东建了一间茶室。同时,由刘、梁、陈、李等4人合资在河边兴建了玉壶溪馆,茅草为顶,四面走廊,中间3间平房,作为他们到温泉游玩和供游客休息的场所。在他们的倡议下,成立了从化温泉建设促进会,从事风景区的开发工作,各界人士纷纷入会。该会规定会员凡捐资300元(法币)以上的,到温泉游览时可免费住在玉壶溪馆,还可在促进会购置的荒地中,投资建筑别墅、楼宇。刘沛泉还雇工凿石,刻了一块题有“温泉”二字的石碑,竖于河东泉眼旁,作为开发温泉的标志(该石碑今迁至广东温泉宾馆河东餐厅侧)。该会在河东建了1座公共温泉浴室,在河西开辟了通向瀑布的栈道,沿途架设几道跨越溪涧的小桥,在陡峭的崖壁上修砌石级;在河西往南2公里处建了一座竹木结构的凉亭,名为“二里亭”,从这里登山直通百丈飞泉。

民国20xx年(1934年),广韶公路修筑到温泉附近,促进会便开辟道路接通公路干线直通温泉,在今河东碧浪桥附近建小亭,从这里沿河北上约200多米的岸边,用鹅卵石筑起渡船码头(今北溪11号楼附近)。码头下有沙滩一片,温泉水溢于沙滩上,人称为“热沙”。游人在这河边戏水游玩,可凉可热,自由选择,各得其趣,更佳妙的是,下水之前,游人可将鸡蛋掩埋沙中,泳罢蛋熟,就地剥食,饶有情趣。

温泉建设委员会对风景区的规划建设别出心裁:在河西把原来已有的竹丛再扩大,有计划地扩种成竹林,并兴建别墅,称为“竹庄”;在河西北面,建颐养园于青松间,称为“松园”;在河西南岸植上梅树,称为“梅村”。这些布局,巧妙地构成了一幅“岁寒三友图”。

这一期间,岭南大学教授冼玉清撰文介绍温泉的优美景色和特殊环境;该校化学系的德国医生柯道对温泉水进行化验,并发表研究成果,认为温泉对皮肤病、关节炎等多种疾病有疗效。经过温泉建设促边会广为宣传,温泉兴旺一时。这期间,在温泉兴建的别墅、楼宇主要有:珠江颐养园温泉分院,如玉轩、若梦庐、溪滨一屋、柯树山房、己酉山房、萱荫园等,陈济棠、刘纪文、林云陔、谢瀛洲等人也建有别墅,基督教女青年会及由外国人士组成的高级俱乐部“万国扶轮会”也分别在温泉建筑楼宇,作为活动场所。

随着游客日益增多,商业投资也接踵而来,旅游业、饮食业及其他服务设施也陆续兴建。

民国20xx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从化成为半沦陷区,温泉的建设停顿,游人罕至。温泉的旅馆、食店、商店等也相继关门停业,除少数别墅有专人看管外,大部分是“人去楼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介绍台北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朋友,我们眼前的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内级别最高的建筑,只有皇帝举行盛大典礼时才使用,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我国现存木结构大殿的杰出典范之作。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20__年,当时叫奉天殿。后来,该叫皇极殿。清顺治皇帝登基后,重修三大殿,并将皇极殿改为太和殿。

太和殿高35米,东西长64米,南北宽33米,面积为2377平方米。它面阔十一间,进深5间,规模为紫禁城内大殿之最。装饰用的彩绘为最高等级的金龙和玺。殿顶形式为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就连大殿正脊上的吻兽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总之处处显示“第一”,那是皇帝认为“老子天下第一”思想的体现。

博物院建筑分为四层,正院的平面图采梅花形,分成五个大厅。第一层分别是讲演厅、办公室、图书馆;第二层是展览室、大厅及画廊,用来展示书画。四周共有八间展览室,陈列铜器、瓷器、侯家庄基园模型及墓中出土物;第三层则陈列书画及玉器、法器、雕刻及图书、文献、碑帖及织绣等;第四层则为各种专题研究室。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乾清宫,这是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乾清宫分为中殿、东暖阁及西暖阁三个部分。正殿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临时按见大臣的地方,殿中设有皇帝宝座及御案,正中挂着一块“正大光明”匾,那是清朝皇帝的祖训,作为治国、修身、平天下的基本准则。东、西暖阁是皇帝晚上住宿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介绍山东刘公岛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刘公文化是刘公岛的主题文化之一,海圣殿将为您介绍乐善好施的刘公、刘母。

正殿里供奉的是刘公刘母两位老人,东西两侧分别为《汉末皇室浩劫图》、《刘公齐鲁漂泊图》,讲述了刘公、刘母的身世及漂泊刘公岛的史实。首先,我们看一下《汉末皇室浩劫图》。

东汉末年,宦官张让、赵忠等弄权作乱,历史上有“十常侍”之称,当时忠臣或被流放、或被杀戳,朝廷一片乌烟瘴气。公元189年,汉灵帝刘宏病逝,皇子刘辩继位,史称汉少帝。大家看到正中的这位就是少帝刘辩,这位就是他的爱妃唐妃,他们两位也就是刘公的父亲和母亲。 少帝即位仅半年时间,就被*臣董卓废黜,董另立其年仅九岁的同父异母弟弟刘协为帝,史称汉献帝。我们看壁画中武士强拉着的小男孩就是当时年仅九岁的汉献帝刘协,这位身材肥胖者就是董卓。

为了斩草除根,董卓命亲信用鸠酒毒杀少帝,同时假借刘协的旨意将少帝的母亲何太后赐死。又命令武士绞杀唐妃,当时唐妃已身怀六甲。

受命绞杀唐妃的这名武士曾经受过唐妃的恩惠,为了报恩,就在行刑时做了手脚,用蒙药将唐妃弄晕,假装被绞死,同时将这一消息告知了他宫外的朋友——弃官在家的正直官人郑泰。

当时,战乱不断,盗贼猖獗,洛阳城外无人看守的坟墓几乎全被盗掘。在唐妃被埋的当天晚上,有一个盗墓贼挖开了她的坟墓,打开棺材时,惊醒了唐妃,吓得盗墓贼仓慌落逃,遗落了一颗用于照明的夜明珠,唐妃拾到夜明珠后,被随后赶来的郑泰接走,郑泰将她护送到隐居在小龙山的孔子十九世孙孔荫的家中。

这位是曹操,当时他在宫中担任点军校尉一职,对宫中的一切变故他都耳闻目睹。对董卓的专横跋扈,他尤为不满,于是他便伺机行刺,后来行刺失败,曹操只好连夜逃出了洛阳城。 好,我们对面看一下《刘公齐鲁漂泊图》。

前面我们说到,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仓慌逃出了洛阳。途中又误杀了小龙山附近的吕伯奢一家,官府着手在当地展开了大规模的排查。隐居的小龙山上的孔荫得知这一情况后,为了免遭官府排查,当然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保护隐藏在自己家中的唐妃,便带着家人与化名为碧云的唐妃匆匆离开了小龙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导游介绍长城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唐佳扬。

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辽阔的土地上。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八达岭海拔1000米,绵延曲折的长城如巨龙腾飞于崇山峻岭之上。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建筑工程的杰出代表。登上八达岭长城,极目远望,山峦起伏,雄沉刚劲的北方山势,尽收眼底。长城因山势而雄伟,山势因长城更加险峻。游客们,现在我们已经开始顺势走下长城。

游客们!踏着这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我们会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我们单看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险峻的山岭。再见游客们,我们明天再来游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介绍西双版纳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看着楼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是房东地位的象征,级数越多地位越高,土司家的楼梯一般在9级以上。楼上分为三个部分:阳台、客厅、和卧室。客厅和厨房是一个大的通间,这根柱子是吉祥柱,据说摸一下可以带来好运!柱子加工成多面体,是为了防止毒蛇顺着柱子爬入房内。和客厅一墙之隔的就是卧室,这是不允许外人参观的。因为傣族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相信人有灵魂,一家人的灵魂就关在卧室里,如果外人打开了门,就惊动了灵魂。进入卧室有两扇门,靠里面的门是供老年人出入的,靠楼梯的门是供年轻人出入的。卧室里面是一个通间,傣家人隔帐不隔墙,代表全家人的心永远相通,没有隔阂,只是以颜色来区分:老年人用黑色蚊帐,新婚夫妇用红色蚊帐,年轻人用白色蚊帐。卧室里有根大柱是升天柱,平时家里人不得随便靠在上面,也不能挂杂物,只有当家中的老人死后才能将遗体靠在这根柱旁沐浴、更衣,让死者的灵魂通过木柱升天。

傣家人以“男善建筑,女善耕织”而闻名。各位现在看到这纺车和织机是傣族妇女用来织锦的,织出的锦叫“傣锦”,在历史上是中国名锦之一,史称“五彩娑罗布”。傣家的织锦历史悠久,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史料记载,唐代时傣族先民就用攀枝花纺纱织布。傣家的女孩长到12岁时就开始学习织布绣花,她们织出来的图案可分为几何图形和花草树木图案,造型抽象、夸张、变形,十分神秘,尤其象征吉祥和睦的图案更加美妙。如织五颜六色的筒裙是为了纪念祖先,织成孔雀图案象征吉祥,织成大象图案象征五谷丰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介绍北京钟鼓楼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在古代,鼓楼定更击鼓、钟楼撞钟报时极有规律。古人将黑夜分为五更,每更次为一个时辰,即现代的两个小时。元明两代的报时方法已无据可查,清代原规定报时方法为:定更及亮更,皆先击鼓后敲钟,其二至四更则只敲钟不击鼓。乾隆后改为只在夜里报两次更,每晚定更(即一更,19点—21点)和亮更(即五更,3点—5点)先击鼓后撞钟。定更时钟声响城门关,交通断,称为“净街”;亮更时,钟声响城门开,所谓“晨钟暮鼓”。击鼓和敲钟的方法相同,俗称:“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如此两遍,共108下。”古人用108声代表一年,一年有12个月,24节气,72侯(古人把五天称为一侯,六侯为一月,一年七十二侯),这些数字相加为108。

在古代,铜刻漏计时,鼓手们听到铙响后击鼓定更,钟楼听到鼓声后撞钟报时。这一科学的铜刻漏计时、更鼓定时和铜钟报时程序,系统地为文 武百官的上朝和百姓的生息劳作和生活起居提供了重要的时间参考。清代计时仪器改用时辰香,严格定制的时辰香为盘旋状,均匀燃烧,在经过精确计算的刻度上悬挂小球,下接金属盘。当香烧到该刻度,球掉入盘中报时,提醒鼓手击鼓。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介绍天津五大道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7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今天要参观的是具有天津小洋楼代名词的五大道。说起小洋楼,在上海、青岛、厦门、武汉都有很多。但比起来,天津的小洋楼却是现存最多、保存最好、而且是最为集中的。1860年—1920_年,英法美等西方列强纷纷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自此,天津被九国列强分割,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设立租界,而小洋楼最集中、占地面积最大的莫过于英租界的五大道。据统计,这一地区的名人旧居和风貌建筑有300余处,与其他地区相比,无论从地域面积、文物的数量、近代名人遗迹等都是首屈一指的。

五大道是指座落在天津市和平区城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和南京路以西的长方形地段,共有22条道路,总长17公里,面积1.28平方公里。

好,我们到了,在此我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保管好自己的财物,下车时,请戴好我们旅行社的标志,以方便大家互相辨认。我们的车牌号为津A1234,在大家的右手边看到的是天津外国语学院,我们的车就停在外院的门口,请您一定要记住我们的停车位置,带好随身物品,我们一同下车。

我们现在站的地方就是五大道中最长的一条马路—马场道,它全长3216米,因通往英租界的跑马场而得名,曾是达官显贵云集、交错往返的一条繁华道路。在马场道上唯一的一处法式建筑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天津外国语学院。它始建于1920_年,它的前身是天津工商大学,也曾是北疆博物院及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前身。我们看到它的主体建筑正面上的大时钟充分体现了法国罗曼式建筑风格,在他的旁边是五大道上第一处小洋楼,也是唯一的一栋西班牙风格的别墅住宅。

好,我们继续往前走,顺着马场道左拐,我们就来到了重庆道。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五大道上唯一的一座王府—庆王府。所谓王府,就是王爷居住的地方。但是天津并没有王爷,哪来的王府呢?庆王府的前身原本是清末最后一任总管太监小德张居住的地方。1920_年,冯玉祥发动政变,把溥仪赶出了紫禁城,清室的第四代和硕亲王载振也从北京庆王府举家移居天津,载振为在天津寻找一处安宁的宅第,相中了小德张的这个院子,便以大量的金钱、土地和房产置换到手。

中国建筑的一个传统的手法,大家在回头看这些石头,都是太湖石,堆积如山,面前有一座桥,是小桥流水,旁边是两个狮子,表示子孙昌盛,千秋万代。

下面的时间留给大家自由活动,大家可以乘坐五大道的观光马车,前往常德道爱梦缘文化艺术博物馆参观楹联和藏头诗,还有河北路的粤唯鲜海鲜酒楼],是一个能吃的博物馆,在那里

不仅能吃到丰富的海鲜,而且还能欣赏到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石刻,石像,古代兵器等,请大家保管好自己的财务,注意安全,2个小时后,我们在车上集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介绍丽江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号称“世界遗产”的丽江古城参观、游玩。

我们随着悠悠的玉泉水,就来到了被称为“高原姑苏”和“东方威尼斯”的丽江古城。丽江古城又叫大研镇,它是保存最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其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为什么呢?据说是丽江最早的统治者姓“木”,如“木”加框,就变成“困”,因此就没给古城建造城墙。

古城形成于南宋后期,已经有八百多年的悠久文化历史了,面积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三万人。1986年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除了同苏州古城一样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特色外,还在古城选址、街道和房屋布局、纳西民居等方面别具一格。

看!那位纳西族老人,他穿着传统的蓝色民族服装,头戴红军帽,在悠闲的散步,呀!还向我们招手呢。

好凉快呀!原来是身后的水龙柱喷出来的泉水,龙是管水的,而古城里木建筑最怕火,但水能克火,这水龙柱预示着不让古城着火的意思。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守护着这座美丽的古城。也请各位游客爱护古城,不要乱扔垃圾,保护环境。

丽江古城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那就是放河灯。放河灯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据说每天晚上,黑龙潭的龙王会顺着河水巡游古城,放一盏河灯,不仅能保护古城的平安,更能使自己和家人得到龙王的保护,并在今后日子里吉祥如意、心想事成。听了这一个传说,大家赶快放一盏河灯,许一个心愿吧!

现在,我们来到了丽江古城最有名的街道——四方街。这条四方街如蛛网般交错,东南西北各有一个出口。街道的地面是由五彩石铺成的,非常坚固,你用脚踏上去,就会发出非常清脆的声音。四方街非常繁华,街上的客栈没有相同的,如果你在客栈上转几圈,你绝对会知道这些客栈的不同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介绍海南南湾猴岛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52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日益发达的城市,带给我们的是拥挤的人潮,让我们喘但是气的压力。我们总期望有那么一处地方能够让我们放下手中的一切,回归大自然,重新找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所以,我们这天将要前去游览的就是四季花果飘香,猕猴生息繁衍的理想之地——南湾猴岛。

南湾猴岛是世界唯一的一个热带岛屿型猕猴保护区,它位于陵水县的最南端,南非湾猴岛的猕猴,学名叫做恒河猴,属于灵长类动物。此刻在我们的岛上一共有28群20xx多只生灵自由自在的生活着。

在我们的猴岛上,猴子才是我们真正的“主人”,我们是拜访他们的“客人”,而我们的经营管理者却是“仆人”;这就是猴岛独特的经营理念了——“三人原则”。

南湾猴岛跨海观光索道、猴岛雕塑广场、花果山猕猴游览区、猴杂技表演区及猴演艺场等几个部分所组成。跨海观光索道

如果要进入我们的猴岛,你能够选取乘船或者是观光索道。但是,这2138米中国最长的跨海索道如果不去体验一番,确实会让我们有些许的遗憾。乘坐在索道上,神秘的南湾猴岛、迷人的热带海湾、浓郁的“疍家民俗风情”尽收眼底,带给你的将是不一样的心神感受。猴岛雕塑广场

踏上南湾猴岛,大家首先看到的将会是猴岛雕塑广场。看到是一只猴子正坐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捧着人的头盖骨在思考。这个雕塑但是是美国著名的红色资本家哈默博士送给前苏联领导人列宁的礼品雕塑的复制品。他也在告诉着我们:人类要学会遵守自然法则,学会尊敬自然,否则日益发达的现代礼貌不光要毁灭自然,也必毁于人类本身。花果山猕猴游览区

观赏完雕塑,大家就会去来到花果山猕猴游览区与可爱的生灵来次亲密接触吧。在那里你能够看到由猴队长的带领下高举旗帜可爱猕猴,这是他们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的一种个性的方式,是不是很搞笑呢?而在猕猴的水上乐园——“浴圣池”里你能够看到在五星级游泳池的猴子们或潜水、或游泳、或高楼跳水的猕猴们正在像游客们展示他们的能耐。如果你想和可爱的猴子们亲密无间的合上一张影,不妨买上一包食粮,这些富有灵性的猴子便会批准你和它们合影了。猴杂技表演区

如果说我们在花果山猕猴游览区看到的是充满“野性”的猕猴,而在我们的猴杂技表演区你就能够看到充满“人性”的生灵。在那里,你能看到有很高模仿力的猴儿们为你奉献的精美大餐,它们在驯化师的带领下,表演各种高难度的杂技,绝对会让大家为之震惊。猴演艺场

如果这些还不能使你情绪舒畅、捧腹大笑,那就让我们一齐来到会带给我们更多欢乐的猴演艺场吧。这些经过挑选的极具表演天赋、相貌俊俏、身材一流的猕猴与人共演了一出情景喜剧——《毛毛的一家》,看过之后保证你烦恼全无。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的旅游车已经驶入我们的景区,大家是不是已经心驰神往,想要与我们的可爱猕猴们玩上一番了呢,那就让我们带上好情绪,一同去体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乐趣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介绍长城的导游词范文35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叫王__。

今天由我带大家游长城,因为这里的路很陡,很容易摔跤,请小心!

长城是人类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始建于二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连成万里长城,后经汉、明两代又增大规模修筑。

万里长城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里就到长城脚下,这一段修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望口和射口,供望和射击用,城墙顶每隔三百米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城之间可以相互呼应。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二三千斤重,那里没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无数的肩膀和无数的手,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历史上是个伟大的奇迹。好!下面由大家自由参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介绍青海倒淌河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的香山又叫静宜园,是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位于北京海淀区西郊,距市区25公里,全园面积160公顷,顶峰香炉峰海拔557米,是北京著名的森林公园。

香山之名源于佛教经典。据载,佛祖释迦牟尼出生地迦毗罗卫国都城(即父城)近处有座香山,为大悲观世音菩萨得道的地方。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香山之名也随之传入。所以,中国以观音为主祀的佛教寺庙大都名为香山寺。

香山公园始建于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元、明、清都在此营建离宫别院,香山寺曾为京西寺庙之冠。清乾隆十年(1745年),皇家在香山公园大兴土木,殿宇廊轩,共成名噪京城的二十八景,后筑围墙,乾隆皇帝赐名"静宜园",名列京西"三山五园"。咸丰十年(1860年)和光绪二十六年(1920xx年),香山公园先后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焚毁,"香山二十八景"多被破坏。1956年开辟为人民公园,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建设,现已成为中外闻名的北京十大公园之一。

香山由来主要说法有三:

一是其名来自佛教经典。据《佛教文化便览》记载: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地迦毗罗卫国都城(佛经中称父城),附近有山名香山,释迦牟尼在世时其弟子有入香山修道者,其后仍有很多佛教徒在香山修道。

二是得名自最高峰的钟乳石,其形似香炉,称为香炉山,简称香山;

三是得名自古时香山的杏花,花开时其香味使得此山成为名副其实的"香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介绍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自到唐代我国佛雕艺术主要集中在北方,自晚唐以后趋向衰落,而飞来峰的五代、宋、元造像正好弥补了这个空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五代杭州是吴越国的都城所在地,当时的国王宠信佛教,大规模的建造寺院。有据可查的就有200余所。石窟造像也盛极一时。飞来峰是浙江省内最大的一座摩崖造像群。1982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黛瓦丹柱的亭子称:壑雷亭。相传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第十世孙赵与担任临安知府时所建,取名来自苏东坡的诗句:“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

与壑雷亭相邻的便是有名的冷泉亭了,冷泉亭由唐朝杭州刺史元兴所建。最初建于冷泉溪流中,后被山洪冲毁,明万历年间又在岸上重建,白居易曾说:“东南山水应唯杭州为最,杭州尤以灵隐为佳,而灵隐又以冷泉亭为首”。一直以来冷泉亭以“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一直是人们流连聚会休憩赏景的地方。亭内原有一块“冷泉亭”匾额,唐代白居易书“冷泉”二字,200多年后,宋代苏轼又补了一个“亭”字,二公书法风格不同,朝代不同,而其墨迹能同处一匾,堪称古今一绝。但这块亭匾早在明朝时就已经不见了,现在我们所见匾额上“冷泉亭”三字为郭华若将军所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介绍龙门石窟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265 字

+ 加入清单

莲花洞因窟顶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开凿于北魏时期。莲花是佛教象征名物,意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顶多以莲花作为装饰,但像莲花洞窟顶这样硕大精美的高浮雕饰,在龙门石窟也不多见。莲花周围有体态轻盈,细腰长裙的飞天环绕其间。也有人说莲花洞上面的莲花,开创了室内装修天花板的先河。洞内正壁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尊式造像。主佛为释迦牟尼立像,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这是释迦牟尼的游说像,即佛祖外出讲经说法时的形象。两侧二弟子是浅浮雕,左侧弟子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仗,似一西域苦行僧的形象。可惜其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龙门石窟中最小的佛像雕像,仅有两厘米高,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就雕于莲花洞南壁的上方,生动细致,被称之为微雕。洞口北壁崖壁有“伊阙”二字,原来是一方摩崖石刻,是唐刻陀罗尼经,这两个大字是明代河南巡抚赵岩所题写。

卢舍那大像龛(除了九尊大像之外,中间还有一些小的造像,那么这些造像是在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期,在他过生日时,后宫嫔妃、王公大臣给他发愿祈福开窟造像,送给他的一件生日礼物,放在他奶奶的洞窟这边,也是寄托了一些政治含义在里面。)好,我们现在看到的叫做奉先寺,又叫做卢舍那大像龛。是整个龙门石窟唐代雕刻艺术中最有代表的作品。据于唐玄宗开元十年刻就的《河洛上都龙门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记载,奉先寺为唐高宗所创,皇后武则天曾于高宗咸亨三年捐助脂粉钱两万贯,保进了整个工程的进展。整个大像龛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等一铺九尊大像,主尊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面相丰满圆润,方额广颐,咱们注意这个方额广颐,这是民间所称的武则天的长相,什么意思呢?大体就是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印堂发亮,双耳垂肩,用最通俗的解释就是银盘大脸。这是一种福相。眉毛弯弯,灵活而又含笑的眼睛显得非常秀美,那么咱们注意一下她的眼睛,由于是向下俯视,咱们参观者无论是站在下边哪个角度看就会和佛的目光交汇在一个点,形成心灵上的共鸣。其实她的眼睛采用的圆刀雕法,眼珠子是用烧好的琉璃珠嵌进去,所以非常的传神。嘴巴微微上翘,给我们呈现出了这样一种笑:当时的大唐国富民强,人们生活优越,既无内忧又无外患,那么武则天的化身——卢舍那大佛坐在龙门的最高处,非常自信,腰板挺直,笑看龙门山色,笑看风云变幻,呈现出泱泱大国的大唐盛世的气度。佛所穿的衣服衣纹简洁流畅,不多的几根线条,就把佛那种庄严、睿智亲切慈祥的心态表达的淋漓尽致。左侧大弟子迦叶严谨持重,小弟子阿难忠厚虔诚,二人均衣着朴素,诚心侍佛。二菩萨端庄矜持,头戴宝冠,衣着华丽,是唐代贵妇人的形象,那么菩萨头上的宝冠是镂空雕凿,美丽的宝冠是丝绸之路进口而来的,一直对现在都有影响,咱们注意到没有香港小姐冠军都戴这个,是当时时尚的体现。天王和力士的塑像也是龙门石窟中的精品,他们怒目圆睁,肌肉突出,让我们感觉到一种力量之美。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老话: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那么在我们看到的力士像的脚脖子是非常光滑的,抱的就是他的佛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介绍岳麓书院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280 字

+ 加入清单

朋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的是“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的潇湘洙泗——岳麓书院。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岳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首。现占地1.2万平方米,掩映在岳麓山东坡幽深的山水之中,是一座坐西朝东,由门堂、亭、台、楼、轩、斋、祠组成的古建筑群,中轴线上依次为前门、赫曦台、大门、二门讲堂和御书楼,北侧是半学斋、文庙、湘水校经堂、船山祠等纪念性建筑、南侧有教学斋、百泉轩、麓山寺等到景点。

各位朋友,现在让我们按照书院的建筑布局慢慢地走进那一种隽永的文化氛围。书院这个名字是唐朝才开始有的,是国家用来藏书和校典的地方,到宋朝时演变为讲学和藏书之外,稍后就具备了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岳麓书院是由潭州太守朱洞正式创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经过近40年的风风雨雨的发展,大中祥符八年(公园1052019年),宋真宗赵恒召见岳麓山周式,御赐“岳麓书院”匾额,于是书院之称开始名闻天下。岳麓书院距今已有千多年的历史,大家跨越头门,仰头可以看到的拓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洵手迹而制成的“千年学府”匾额便是明证。走进书院,映入大家眼帘的是赫曦台,有些朋友可能会纳闷“赫曦”到底有什么含义。关于赫曦台的命名,是与两位名人密切相关的。赫曦台原建于南宋时期。乾道三年(公远1167年),著名理学家朱熹从福建来到岳麓书院,与当时另一位著名理学家,岳麓书院主教张拭(代山长)进行学术交流,两位名家经常相约登岳麓山观日出,每当看到朝阳光芒四射,朱熹就对张拭说“赫曦”(就是日出光明炎盛的意思),他于是把岳麓山峰命名为赫曦峰,张拭筑台,朱熹题“赫曦台”。现在大家看到的赫曦台是清朝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重新修建的,它呈“凸”字形结构,是典型的湖南地方戏台。大家拾级而上,可以看到台左右两壁檐上还保留有清乾隆年间修建时的戏剧故事雕塑,左边有《拾玉镯》,右边有《秋胡戏妻》等到较具有艺术价值的雕塑,可见,当时的书院的师生除了清苦的学习外,还有丰富的课余活动,儒家士人既严谨又闲适的思想也略见一斑。现在,大家请看台左边墙壁上近丈高的“寿”字,此字用二笔写成,形如龙蛇盘绕,柔中带刚,非一般人所及,所以被人们传为仙迹。关于此字的形成,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2019年),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在书院举行重赴鹿鸣宴宴会(鹿鸣宴指古代的地方官宴请科举考试中的考官和中试的学生的宴会,因为宴会上通常都演奏《诗经 鹿鸣》从而得名。重赴鹿鸣宴是指鹿鸣宴六十年后而举行的宴会),这天,达官贵人、科场举子云集岳麓书院,大家谈古论今,吟诗作赋,热闹非凡,正当兴头,一位身穿青布青袍,脚着草鞋的老道人来到院内,自称前来赴宴,那些士人见来者只不过是一个无名老道,便不是很善意地叫他先写几个字,道人当然明白其中之意,随手拿起墙边的扫帚,伸入黄泥水中,将扫把一举,唰!唰!两笔写下丈多高的“寿”字,然后把扫帚一丢扬长而去。院长罗典在惊叹之余曾托人*寻老道人,但不知下落,后来罗典在右边的墙壁上补书了一个“福”与“寿”对称。大家现在看到的“福”字用一笔写成,笔力强劲,形如猛虎下山。“福、寿”二字如龙腾虎跃,暗含岳麓书院是藏龙卧虎之地。但岳麓书院到底藏了什么龙,卧了哪只虎,我们稍后再讲。

沿着砌石的中轴线往前走,现在我们站在书院的大门前,大家所看到的大门是明朝正德四年(公元152019年)建造的,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进行过翻新,是五间单檐硬山和三山屏墙结构。大门两旁有一块汉白玉鼓形上马石,它的正面是三狮戏珠图,背面是芙蓉锦鸡图、荷花鹭鸶图,此物相传是岳麓书院的著名学生曾任两江总督的陶澍严惩贪官曹百万从曹府搬来献给母校的。大门上方的“岳麓书院”匾额我们前面已经讲过,现在请看大门两旁的千古名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幅由院长袁岘冈与贡生张中阶撰写的对联高度褒扬了岳麓书院千百年来作为湖湘文化的摇篮,孕育出多少具的经天纬地之才的英雄豪杰:被誉为“一时之英才”的抗金名将吴猎,主张“官兵一体”大败十万金兵的功臣赵方,“忠鲠可嘉,宜得奖谥”的彭龟年,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文学家、史学家魏源,被清朝统治阶级称为“中兴将相”的桐城——湘乡派盟主曾国藩,收复新疆的爱国名将左宗棠,首任驻英法公使并保持了民族气节的郭嵩焘,“欲栽大木柱长天,慧眼识“毛蔡”的杨昌济,后来的岳麓高足陈天华、蔡和森、邓和森、邓中夏等。楚材斯盛,正和赫曦台墙壁上的福寿两字暗含的藏龙卧虎之意切合。大门之后是二门,二门至讲堂两方均为斋舍。右侧是教学斋。左侧是半学斋,教学斋和半学斋反映岳麓书院教学中“教学相长,惟教学半学”的辨证思想。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曾多次寓居半学斋从事革命活动。

各位朋友,请继续往前走,现在我们游览的是书院的核心部分——讲堂。讲堂位于书院的中心的场所,是书院教学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现存建筑是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由湖南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宾步程撰写的。“实事求是”出自《汉书 河间献王刘德传》意即从实际出发,求得正确的结论,“实事求是”给青年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同志逐渐丰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内涵,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这是岳麓书院文化对近代中国革命的最大贡献。大家再看讲堂大厅中央悬挂的两块流鎏金木匾,第一块是“学达性天”匾,此匾是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御赐,意思是通过学习理学可以达到恢复天性、天人合一的地步,此匾说明了岳麓书院是以理学作为办学传统,到这里来求学,可以达到学问的最高境界。第二块是“道南正脉”匾,这块匾是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御赐,意思是岳麓书院所传播的朱张湖湘学是理学向南方传播后是正统,此匾高度评价了书院传播理学的地位。大家请往下看,讲堂的正中是一个高约1米的长方形计时坛,这是以前教师讲课的地方,讲坛上摆有两把红木雕花座椅,这是当年两面位理学大师朱熹和张拭会讲的用物。朱张会讲,盛况空前,“马饮则池水立竭。舆止则冠冕塞途”。为经念这两位名家,长沙至今还有“饮马塘、”“朱张渡”等地名。讲堂现有八幅对联和诸如《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等大量碑言刻。讲堂右侧是湘水讲经堂,左侧是百泉轩等景点,请大家各自欣赏。党和领导人江、李鹏、乔石、李瑞环和华、胡耀帮、彭真、王震等前领导人均视察过岳麓书院并挥毫泼墨,使书院更添迷人的光彩,所以讲堂右侧有一个专门的展厅,展示党和领导人及海内外知名人士的照片和题词,国务院总理李鹏“楚材斯盛”的题词便高度评价了岳麓书院的地位。

好,现在大家请跟我走。穿过讲堂后,一个独特的自成一体的院落呈现在大家眼前。初次游览的朋友们,可能认为到讲堂就到了尽头,没想到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座三层楼阁建筑,居于中轴线的尾端,坐西面东雄视整个书院,这就是古代的图书馆——御书楼。御书楼始建于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开始叫书楼,后来屡建屡毁,地址搬迁了好几个地方,名称也改为藏经阁、尊经阁。御书楼在清代是民间较大的一座图书馆,藏书最多的时候有用2万多卷,制定有藏书条例,管理科学而且严格。今天的御书楼仍然作为图书馆供教研人员和学生使用。现在的藏书数量已超过5万册,岳麓书院名誉院长李铁映和湖南大学顾问邓力群把自已的藏书捐给了岳麓书院。大家是否还记得刚才在讲堂右侧的展厅里参预的珍藏品,其中就职有李铁映同志的赠书。大家若想领略岳麓学子们在学习之余的审美情趣,请折回御书楼南侧的后花园去观鸢飞鱼跃,去赏竹林冬翠,去诵白云红枫,去摹麓山寺碑;大家若想缅怀岳麓院先贤圣哲们的业绩,请转身去御书楼北侧。

现在请问大家,书院除了讲学和藏书二大功能外,还具有什么?对了,祭祀性建筑群,濂溪祠我们去仰理学箅祖周赜“出淤泥而不染”的风范,四箴亭我们去读理学大成者程赜、程颢“四箴”文功,崇道祠我们去叹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张试“朱张学”的影响,文庙我们去慕一代圣人“风舞于雩,咏而归”的胸襟。朋友们,游览完古朴、雅致的岳麓书院,你是否还在仔细地品味这千年积淀的文化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介绍浙江西施故里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美丽的诸暨,我是这次旅行的小导游,俞博瀚,大家叫我俞导就可以了,我很荣幸和大家一起欢聚旅行的美好时光。

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诸暨的名胜景区----西施故里。西施故里旅游区是绍兴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名胜景区,主要以西施文化为主题,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风情。它是一处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游览设施健全,具有时代活动的风景游览胜地。整个旅游区面积为144平方公里,按功能划分为一轴一心六区。一轴为南北穿越整个旅游区的浣江游览带;一心指已有一定规模的西施殿景区,大片主入口管理区,鸬鹚湾古渔村景区,古越文化区,美苑休闲娱乐区,三江口湿地保护区,休闲度假区。

大家一定是听说了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的故事才慕名而来的吧!相传西施是一个大美女,为越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呢!她在越国困难当头之际,忍辱负重,以身殉国,与郑旦一起被越王献给吴王,成了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最后,让吴国被越国所灭。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绝代佳人,在她的故里造下了今日的----西施殿。

西施故里,里面有许许多多的景点,我们先走进了中国历代名媛馆,展馆以展示女性人物,按人物特征分为四大美女。转说中的神女.青史百家.才情淑女.巾帼英雄。然后我们又来到范蠡馆,范蠡祠面西南背靠金鸡山,气势恢宏,采用清伐民间建筑风格,黛瓦粉墙,古朴典雅。主要建筑除‘魁星阁’外,屋架及相应构件均从民间整体购买。接着我们又来到了郑氏宗尚‘耕读专家’。‘忠义孝梯’的传统,注重读书,讲究孝道。特别重视祠堂.宗谱的修建和编。

很快,西施故里之旅就要结束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西施故里真的很美丽,欢迎大家下次再来参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介绍承德避暑山庄概况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919 字

+ 加入清单

Hello, Im Pang ziyue, the gold medal tour guide of sunshine travel agency.Today, let me introduce Chengdes summer resort to you. Please follow me toenter the villa. You must keep up with me, or you will be sorry if you donthear my explanation.

Chengde summer resort is a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a national key culturalrelic protection unit, and one of the four famous gardens in China. It was aplace for the emperors of Qing Dynasty to spend summer and deal with governmentaffairs. The summer resort was built in 1703. It took 89 years to complete afterthe reign of Emperor Kangxi, Emperor Yongzheng and Emperor Qianlong. The summerresort is mainly divided into palace area and garden area. Now lets focus onthe palace area.

The palace area is located on the South Bank of the lake, covering an areaof 100000 square meters. The terrain is flat. It is the place where the emperordeals with government affairs, holds celebrations and lives. It is rich inscenery, surrounded by mountains, green grass and flowers. Compared with othergardens, it has its unique style.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palace is veryimposing.

After visiting the palace area, the scenic spot on our right is the gardenscenic spot,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Lake area, plain area andmountain area. There are several big temples, eight lakes and eight smallislands in the villa. This garden is also my favorite scenic spot. Withmountains and water, the scenery is very beautiful. It is suitable for theelderly and children to play slowly in the scenic area.

After listening to my explanation, you must feel how smart and hardworkingthe working people of our country were at that time. You must also have yourfavorite scenic spots. Next, you can move freely and play more in your favoritescenic spots. My explanation ends here. I hope that through my explanation, youwill have a new understanding and insight of Chengde summer resort. 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介绍青海倒淌河的导游词范文_青海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122 字

+ 加入清单

5篇介绍青海倒淌河的导游词范文

倒淌河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海拔约3300米,全长约40多公里,流向为自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区别于大多数自西向东的河流,故名倒淌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青海倒淌河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青海倒淌河的导游词范文(一)

倒淌河地处青藏、青康公路交会点,为通往德令哈市、格尔木市和青南地区的交通要冲。乡境北部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黑城子古城、察汗城遗址。倒淌河东距西宁102公里,原是一条东流入黄河的外流河,后因日月山隆起河水向西注入青海湖畔的措果(耳海),因众河皆东流,唯此河独向西淌,故名倒淌河。

东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一脉清凌凌的水,静静地,悄悄地,温柔地流淌着,蜿蜒四十多公里。不见滔滔,不闻哗哗,象雨中的一束彩虹,象夜空中一条流动的星河,清冽淡泊,透明晶莹,涓涓绵长,这便是倒淌河,一条从东往西流的河。

关于倒淌河的传说,人们众说不一。一山之隔,日月山以东,汉族民间千百年来的说法是:唐王李世民为了沟通藏汉两族的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将年轻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流泪西行,公主的泪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日月山以西,藏族中流传的则是另一个神话:龙王派他的四个儿女造南北东西四河,最小的女儿造西海时,需108条河水,她找到了107条河,最后一条河怎么也找不到。聪明、狡黠的小龙女从日月山倒着牵来了一条河,这条河便是倒淌河;第三种说法是,这河是龙王一根倒须变的……

倒淌河两岸气候多变,乍冷乍热,时晴时雨,有着极大的落差。有时烈日当头,雨突然噼里啪啦砸了下来,可未等地皮湿透,又转眼不见了;有时天色蔚蓝蔚蓝的,却有细细的雨丝,带着青草的香味,在太阳的微笑中飘来飘去,擦你的脸,,使你得到一点抚慰;有时河北岸晴空万里,河南岸却下着如注的暴雨;有时半夜里雷电交加,清晨却阳媚,只是到处散发着一种湿润的芳香。就象一个任性的妻子或娇嗔姑娘多变的情绪!

5篇介绍青海倒淌河的导游词范文(二)

倒淌河地处青藏、青康公路交会点,为通往德令哈市、格尔木市跟青南地域的交通要冲。乡境北部有省级文物维护单位黑城子古城、察汗城遗迹。倒淌河东距西宁102公里,原是一条东流入黄河的外流河,后因日月山隆起河水向西注入青海湖畔的措果(耳海),因众河皆东流,唯此河独向西淌,故名倒淌河。

东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一脉清凌凌的水,悄悄地,静静地,温顺地流淌着,蜿蜒四十多公里。不见滔滔,不闻哗哗,象雨中的一束彩虹,象夜空中一条流动的星河,清冽恬淡,透明晶莹,涓涓绵长,这便是倒淌河,一条从东往西流的河。

对于倒淌河的传说,人们众说不一。一山之隔,日月山以东,汉族民间千百年来的说法是:唐王李世民为了沟通藏汉两族的关联,增进文化交流,将年青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达到日月山时,回想不见长安,西望一片凄凉,念故乡,思父母,悲哀不止,流泪西行,公主的泪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日月山以西,藏族中传播的则是另一个神话:龙王派他的四个儿女造南北货色四河,最小的女儿造西海时,需108条河水,她找到了107条河,最后一条河怎么也找不到。聪慧、滑头的小龙女从日月山倒着牵来了一条河,这条河便是倒淌河;第三种说法是,这河是龙王一根倒须变的……

倒淌河两岸气象多变,乍冷乍热,时晴时雨,有着极大的落差。有时烈日当头,雨忽然噼里啪啦砸了下来,可未等地皮湿透,又转瞬不见了;有时天气蔚蓝蔚蓝的,却有细细的雨丝,带着青草的香味,在太阳的微笑中飘来飘去,擦你的脸,使你得到一点安慰;有时河北岸晴空万里,河南岸却下着如注的暴雨;有时深夜里雷电交加,凌晨却阳媚,只是到处披发着一种潮湿的芬芳。就象一个率性的妻子或娇嗔姑娘多变的情感!

在倒淌河入青海湖的河口上,座落着倒淌河镇,走进镇子,扑而而来的是一种异样的风情。镇的一边是碧水连天的青海湖,一边是苍莽无垠的大草原;“人”字街头,有古老的庙宇,有古代气味的楼堂;说藏话的,搀杂着那么多汉语词汇,说汉话的,又时时冒出多少个倒装句……,迥异的民俗,是如斯对照赫然而又协调同一。

这里是交通要道,这无疑是构成汉藏两族交换浸透的“倒淌河文化”的主要起因。然而,“自从公主和亲后,一半胡俗似汉家”。最早,兴许是一个女人的手,架起了这经济、文化,包含恋情的桥梁。

地质学家是这样揭示的:倒淌河原也是一条东流的河,它和布哈河、罗汉堂河一起注入黄河,后因为地壳的变动,日月山隆起,它才折头向西注入青海湖,成为一条倒淌河,这便是迷信的论断。然而,不知为什么,这科学的断语老是被人忘却,远古的神话,令人憧憬,使它永远覆盖着一层神秘。好象是给人们的志愿寻找一个根据似的,在藏汉词典上有这么一个词条:倒淌河。这个藏文单词是不倒淌的意思的,一个蹩脚的翻译尽能够把它译成“有文明的女人川”。有时直译一种语言是要犯过错的,可是在这里,它却是传神的。

啊,倒淌河,女人的河。它是皇家的公主,龙王的女儿,也是牧民的女儿。它娇小孱弱,却百折不挠。昨天它开辟了奇特的倒淌河风气,来日它必将发明更为残暴的倒淌河文化。

传说中又谓文成公主进藏,经由此地,洒泪成河的故事,更使它驰名于世,成为人们心目中一条神秘的河。又有人说,海心山神泉被梗塞后,为不使湖水干枯,莲花巨匠便从四周引108条水入青海湖,最后还差一条,于是便把东流的一条水,由神蛇开路,引进了青海湖,从此便有了这条倒淌河。

5篇介绍青海倒淌河的导游词范文(三)

位于青海省日月山西侧、青海湖东缘的高原第一镇倒淌河镇,东经100°31′— 101°13′,北纬36°12′— 36°36′之间,海拔约3300米,地处109、214国道分岔点,是通往闻名的青海湖的必经之路,距省会西宁有98公里。倒淌河镇因境内倒淌河水自东西流而得名,有“天下江河皆东去,唯有此水向西流”的诗句赞美河水自东向西流淌的独特景观,自古就是进入青南牧区和西藏的交通要冲,有着“藏区门户”和“进藏咽喉”之美誉。

自东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一脉清凌凌的河水,静静地、悄悄地、温柔地流淌年着,蜿蜒四十多公里。是青海湖水系中最小的一支。在这里虽然不见滔滔,不闻哗哗,但它确象雨中的一束彩虹,象夜空中一条流动的星河,清冽淡泊,透明晶莹,涓涓绵长,远远望去犹如一条明亮的缎带飘落在草原上,这就是青海美丽的倒淌河。

5篇介绍青海倒淌河的导游词范文(四)

倒淌河位于青海省日月山西侧的倒淌河镇,东 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一脉清凌凌的水,静静地,悄悄地,温柔地流淌着,蜿蜒四十多公里。不见滔滔,不闻哗哗,象雨中的一束彩虹,象夜空中一条流动的星河,清冽淡泊,透明晶莹,涓涓绵长,这便是倒淌河,一条从东往西流的河。

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上有一座日月山,唐朝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正是由此向南经唐蕃古道进入西藏的,途经“天下河水皆向东,唯有此溪向西流”的倒淌河。

关于倒淌河的传说,人们众说不一。

一山之隔,日月山以东,汉族民间千百年来的说法是:唐王李世民为了沟通藏汉两族的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将年轻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挥泪西行,公主的泪便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

日月山以西,藏族中流传的则是另一个神话:龙王派他的四个儿女造南北东西四河,最小的女儿造西海时,需108条河水,她找到了107条河,最后一条河怎么也找不到。聪明、狡 黠的小龙女从日月山倒着牵来了一条河,这条河便是倒淌河;第三种说法是,这河是龙王一根倒须变的……

不必人考查哪件传说更为权威,哪种神话更接近正宗,每一个传说都为它增添了一分神秘。而终于有一天,当你满怀着探索和寻觅的热情来到它的身边时,却分明在汩汩之中听见一声叹息,一阵私语般的呢响,一句温婉的低诉,似乎有着万种柔肠。于是你会顿悟:这是一条女性的河。

5篇介绍青海倒淌河的导游词范文(五)

青海自然风光雄奇壮美,具有青藏高原特色。距今六,七千年前,古代先民们就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斗转星移,沧桑变换。以古墓群,古寺庙,古岩画,古城堡为特征的名胜古迹众多。汉,藏,回,蒙古,土,哈萨克,撒拉等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保持着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青海旅游资源丰富,类型繁多。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面积4,573平方公里,湖面高出海平面3,260米,是泰山顶峰的2倍。湖水最深处为32米。湖中有鸟岛,海心山,海西山,三槐石和沙岛。可供游客游览。鸟岛在青海湖的西部,面积约1平方公里每年春季有约10万只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以及印度半岛飞来的十多种候鸟在这里繁衍生息甚为壮观,其集群繁殖密度之大,为亚洲罕见。

孟达林区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境内,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区内古木参天,芳草没膝,山花烂漫,鸟雀啾啾,溪水潺潺。生长社热带,亚热带与温带植物540余种,被称为“青海高原的西双版纳”。位于群山环抱中的“天池”,面积20公顷,景色秀丽,气候宜人。

长江、黄河均发源于青海境内。长江源头景色秀丽,几十米高的冰塔林耸入晴空,绵亘数十里,婉如座做水晶峰峦,千资百态。黄河源头风光宜人,水草丰美,湖泊,小溪星罗棋布,甚为壮观。黄河上游落差大水流急,适于探险性漂流。江河源头是探险,考察胜地,在这里你会领略到那袒露无遗而又神秘莫测的大自然之酶。

黄河源 “万丈盐桥”是格尔木至敦煌的一段从达布逊湖上穿过的公路,15--18米的盐盖构成天然的“盐桥”2公里,折合市制可达万丈,因此人们称它“万丈盐桥”。桥上路面光洁平坦,山色湖光相映,景致很美,堪称举世无双。

都兰县境内有巴隆国际狩猎场,这里山峦起伏,草木茂盛,是野生动物理想的栖息场所。凡青海当地的野生动物,这里几乎都有。猎场面积4,400公顷。

阿尼玛卿山、昆仑山、新青峰是青海对外开放的三座山峰,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冰峰峻峭,气势不凡吸引着众多登山爱好者。

青海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是您旅游观光的胜地。青海境内更多的具有高原特色的旅游资源尚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介绍河北普宁寺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23 字

+ 加入清单

普宁寺是一座典型的汉藏合璧式的寺庙。整座寺庙平面布局严谨,以大雄宝殿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是汉族寺庙传统的伽蓝七堂式布局(伽蓝,即寺庙。七堂一般是以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建有钟楼,鼓楼,东西配殿)。后半部是藏式形式,是仿三摩耶庙的形式修建的曼陀罗,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便供奉在主体建筑大乘之阁中。

寺院主要建筑都在中轴线上,附属建筑则对称地分列两边。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双层歇山式,称为“九脊十龙”殿,内供三世佛与十八罗汉像,壁画环绕。前后两座主体建筑均建在1.4米高的石砌须弥台基之上,殿前的月台有雕刻精美的石栏杆环绕,台阶中央辅有石雕艺术精品“云龙石陛”,四角有叫“螭”的龙头。寺庙中有“金龙和玺”与“六字真言和玺”彩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介绍现在抚顺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304 字

+ 加入清单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漠河,又称墨河,据说是因河水黑如墨而得名。漠河位于我国最北端,隶属于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东临塔河,西南接内蒙古额尔古 东临塔河,西南接内蒙古额尔古纳左、右两旗,北至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与俄罗斯阿穆尔州、赤塔州隔江相望。由于地理位置独特,资源丰富,天象奇特,有“金鸡冠上之璀灿明珠”的美誉。

到漠河是傍晚,落日的余辉占据着这个边陲小城的建筑与人流,使人看上去有种静谥的感觉。忙碌了一天的人们紧蹬着自行车,行色匆匆。街道两旁新栽下的桦树还没有长成材,有几处过火林木还完整保存着,为的是让人们不要忘记那段难忘的经历。

小城漠河是在1987年那场特大森林火灾中毁于一旦的,那时我每晚守着电视看新闻联播。那时的漠河是神秘的。后来,一位曾参加过那次灭火的朋友告诉我:有位级别很高的矿长路过有火情的林区,吉普车被指挥部就地征用,矿长和秘书也被编入扑火队伍。事后才知道该矿长是“三八式”的老干部,还是省人大代表,但他一点怨言也没有,他理解“救火如救命”的林区规矩。还有一次,朋友所在的灭火部队迷路了,偏离了大部队几百里路远。这时来了一架军用直升飞机,人们手拉手排成一队“一”字型,飞机就设法指路。如果是需要救援物资,可以手拉手围成一个“0”型,飞机就会空投干粮、水壶、军大衣和简易帐蓬,以解燃眉之急。后来知道,那次的大火,把漠河烧得只剩下一片瓦砾。

此刻,我站在宽阔平坦的停车场,蓦地感觉要对这座新兴小城重新评估一番,至少它和我想象中的漠河完全两样。透过街道两旁高大林立的建筑,让人感到这座小城愈来愈新潮了。走近市场,可以听到嘈嘈杂杂的叫卖声。店铺里、地摊上,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于商品的森林中。抑扬的吆喝声和商品本身的魅力,使得游客流连忘返。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神色专注的老人在路旁下棋,全然不顾身边的繁荣景象。窈然清纯的姑娘和潇洒文雅的小伙双双对对在你眼前闪过,大概急着去卡拉OK亮亮歌喉,展示一下青春风采……在这里,你已经看不出南北的差异。南方人吃的、玩的、用的这里都有,许是小城人抛弃了旧有观念,恍然间悟出了自身的价值,要让这方世界鲜活亮丽起来。

当地旅游局的老刘告诉我,漠河四季如画,反差鲜明。春天花开遍野,醉人心扉;夏至时节,晚霞与黎明同在,午夜如同白昼,户外可读书看报;秋天森林尽染,野果山珍遍地,美不胜收,食不胜食;冬天漫长更富有诗意,林海、江河、大地、人家,银装素裹,无限神奇。

由于漠河地处北纬52度10分至53度20分,故有“中国北极城”之称。独特的地理位置,造成每年冬至前后,昼短夜长,白天只有7个小时左右。而夏至来临,又变为昼长夜短,甚至出现黎明与晚霞同现天空的极昼现象,因此,漠河又被称为“不夜城”。现在,夏至被定为漠河县的“北极光节”,每年夏至前后,都有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欢聚在北极村,观赏北极光,等待白昼出现。

漠河虽小,知名度却很高,尤其是国际上的知名度。这是因为去年冬天,正逢本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和3020xx年走一回的海尔波普慧星的世纪幽会,同出现在漠河上空,吸引了国内外不少的天文爱好者,中央电视台还做了卫星实况转播,让全世界认识了漠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