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乡镇汛期地质灾害自查工作汇报_自查报告_网
为了加强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始终坚持不懈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各项防灾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国务院防灾减灾会议精神,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市国土资源局 分局《转发 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检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文件精神,国土所认真开展本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检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编制全镇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明确了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任务、责任分工和保障措施。
根据我镇地质环境条件、工程建设活动的强度,结合汛期气象趋势的影响因素,预测我镇地质灾害多发时段主要集中在5—10月。5—10月为汛期,当降水达到一定强度时,极易诱发堆积层滑坡、黄土滑坡和公路、农村道路边坡的掌子面、废弃矿点及施工现场的崩塌等地质灾害;7—9月为主汛期,强降雨过程较多,由此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
我镇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位于公路所经地段, 水电站建设工程所在地段,因路基开挖,削坡等有可能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村等村社部分砖厂取土、砂石厂取砂范围形成的陡崖,汛期易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威胁附近耕地、水渠等农业生产安全。 村等部分村庄位于较高处的土崖之上或者之下,在强降雨的作用下,有诱发黄土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确定的全镇xx年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继续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警)工作,切实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合理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勘查、治理和搬迁避让,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全镇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明确了责任分工。制定的地质灾害防治的保证措施包括: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健全机构,强化管理;整合资源,建立政府主导,多元化、多渠道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资金投入机制;加强汛前险情巡查,坚持汛期值班制度;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社会和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二、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制度,确保应急系统信息畅通,信息报送及时准确。
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巡查、速报和应急处理等制度,做好地质灾害巡查、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确保政令畅通、信息快捷,防灾、避灾、救灾、治灾措施及时有效。在主汛期来临之前,各村和有关部门对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构造复杂的建筑物、交通线路、水利设施进行一次现场实地检查,对各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出分析评价,提出具体防范意见和可行的防灾减灾措施,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制。汛期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一旦出现险情灾情,能立即组织应急处置,确认险情灾情,启动预案,及时消除。
三、建立制度,落实责任,加强汛期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
建立和完善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工作制度,层层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强化相关措施。各村和有关部门按照“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原则,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分工负责、协调一致、反应灵敏”的应急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预防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2:关于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的实施方案_实施方案_网
今年前旱后雨,极端气象异常频繁,地质灾害隐患逐渐显现,地质灾害防治形势非常严峻。6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总总指挥回良玉主持召开国务院抗洪抢险救灾紧急视频会议,进一步贯彻落实、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分析当前的雨情、汛情和灾情。下午,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紧急行动部署视频会议召开,针对今年极端气象频繁,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的局面,中国国土资源部决定,在全国开展一次系统的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行动。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抓好学校汛期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积极防范的原则;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群防群控的原则。突出重点任务,把握关键环节;实行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切实做好汛期准备和应急处置工作。克服麻痹思想,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保证发现、报告、处理等环节紧密衔接,做到机构、人员、物资三落实,并积极争取各职能部门的支持,保证对突发灾害事故得到快速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控制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或危害。
二、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应对校园强降雨和突发地质灾害事故的运行机制;加强学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的领导,指导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防控各种突发事件,特别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群测群防体系。根据地灾隐患点情况,设立警示牌,划定危险区,并迅速向党委政府提出转移避险、工程应急治理方案。要注重临灾避险,一旦发现险情必须设立危险警戒区,坚决防止师生进入危险区,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则拉辖区学校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的领导,明确责任,成立 “则拉辖区学校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中心校教导处,彭下忠任办公室主任。各个村小也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成立工作专班,确保防汛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等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根据气象部门关于2010年气象降雨趋势的分析预测,我县主汛期在7至9月,今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尤为严峻,各位汛期地质灾害预防工作人员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在思想和行动上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坚持把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从即日起至9月底主汛期,在全乡各学校、教学点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紧急行动,在已有安排部署的基础上,对校舍及周边进行彻底、严密的拉网式排查,对各安全隐患部位进行重点监控和维护,并逐个落实专人负责,逐项采取安全措施,有力有序有效做好隐患排查和防汛救灾的各项工作,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加强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防护意识和能力
各校要加强汛期安全教育,广泛宣传做好汛期安全工作的重大意义,普及有关防汛、度汛的基本安全知识。特别是要加强防溺水教育,普及溺水逃生自救知识,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通过印发公开信、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加强防雷击教育,教育学生室外遇雷时,不要在大树下避雨,不要在水源边停留,不要触摸或靠近防雷引下线、自来水管等管线;室内遇雷时,离开电线、灯头、插座、电视机1米以上,不要打电话、看电视和听音响,应将家用电器的插头全部拔掉。加强教育学生外出时防防滑坡、防山洪等各种灾害事故发生,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三)提前应对,切实做好汛期应急处置工作
汛期是事故多发时期,且事故危害大,对学生的生命和健康构成很大威胁。保障学生的安全,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首要职责。各学校要切实做好汛期准备和应急处置工作。
一是加强防汛队伍建设。各学校要建立防汛抢险指挥系统和抢险队伍,并搞好必要的抢险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抢险效率,确保一旦出现险情,能够做到决策科学,组织有力,抢险及时,处置有效。
二是完善防汛值班制度。学校要强化防汛值班工作,严格实行学校领导24小时带班和保卫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尤其是主汛期,学校主要领导和带班、值班人员要24小时开机,确保联络畅通,及时通报防汛工作情况。学校领导干部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确保汛期值守不出问题。
三是加强防汛基础设施建设和物资储备。制定预防和应急避险方案,提前疏通排水管道,除险加固,加强防范,确保安全。学校对防汛用物资、工具,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切实做好补充,对已经备好的物资,要安排专人负责收集、看管,保证抢险时拿得出,用得上。
四是完善防汛预案和应急处置。各学校要制定和完善汛期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学校预案要与当地党委政府预案做好衔接。同时,要加强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做好学校防洪、防雷电、防地质灾害各项准备工作。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在第一时间开展自救,并按照事故报告的程序向有关部门报告。遇到高危天气或突发洪水灾害时,学校校长要果断处置,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并以最快的速度组织师生转移,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五是落实汛期安全责任。各学校要与家长、学生签订汛期安全责任书,明确监护责任,确保学生汛期安全。
(四)强化措施,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取得实效
各学校要针对重点隐患排查治理行动中发现的突出问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人员,扎扎实实抓好整改工作。
一是加强对校舍设施的隐患排查整治。学校要对所有校舍、校园内外的排水管道、水沟及有关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清理整治。特别是位于低洼处的地方,畅通排水渠道,提高防洪泄洪能力,确保校园安全。对检查中发现有安全隐患的学校,要建立档案,及时上报,及时制定措施,尽快整改,彻底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
共2页,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