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乌镇一日游好玩吗(通用20篇)

浏览

4710

范文

79

篇1:乌镇介绍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503 字

+ 加入清单

这天要带大家去看的却是乌镇的江南百床馆,顾名思义就是从江浙一带收集过来的各式各样的古床。这个老宅子是当地姓赵的一个大户人家,七进深的一个老宅子。为什么要带大家去看这个呢?因为床最能反映当地生活中一些最真实最细腻的想法。古人认为人的生命有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过的,所以中国人对床的要求一向是十分考究的。但据说中国人最初的是时候是没有床的概念的,他们白天工作,晚上在地上铺上一张草席就能够了。这叫席地而坐。在往后就有床了,从战国出土的木漆床能够看出那时候的比较矮,20公分左右,而且很宽,这时床的功能其实不仅仅仅是睡觉,它还能够供人娱乐,以及谈论国家大事。有个成语叫促膝长谈指的就是符坚和王猛坐站床上膝盖碰着膝盖谈论国家大事。首先我们看到的第一张床是我们这个展览馆当中年代最久的一张床:明,马蹄足大笔管式架子床,至少有400年历史了,明式家具简洁大方,用料讲究,整张床都是用黄榉木所做的。之后我们住里进,里面有一张是百床馆中的镇馆之宝,拔步千工床。

在这看到的是清,拔步千工床,为什么说是千工床呢?就是指一天一工,一千工是指一个木匠需要一千天,也就是三年时光了。雕刻之精致也谓之巧夺天工。此床共雕刻了106人物,古时以108为吉祥数字,而且此床为新婚床,加上一对新婚夫妻刚巧凑足108,亦是吉祥如意的象征了,此床占地面积达六个多平方,共有四进深,第一进是换鞋处,第二进是更衣室,第三进是放马桶箱的,在古代称它为子孙桶,就是此刻家里的卫生间了。最后一进是主人睡觉休息时所用的,设备这齐全相当于此刻的套房。在这床上最有特点的地方就是悬挂在空中的那块木牌了,我们能够猜一下这牌子,是干什么用的?有人说是闲人请勿打扰是意思,您还别说到之后还真有那么点意思。但最主要的作用不是这个,据说最早的时候木匠是不做床的,做床要折寿行话叫:“宁上一根梁,不做一张床”那么怎样才能不折寿呢?有一个变通的方法,就是在做完床以后我不卖个你,当礼物送给你,刻上一块牌子,上方写一些吉祥如意的话:如百年好合之类,主人也不给工钱,包个红包,据说这样就不会折寿了。床四周的木板能够抽掉,冬暖夏凉,设计十分精巧。

看完千工床再往里走,在这一进能够看到的是三张风格一样的床,是属于中西合璧的,在床两边还有两个罗马柱是西式的,在床挂落上有牡丹花,牡丹花在中国的古代是国花代表富贵,还有葡萄和双喜,葡萄是多子多孙,多子多福;双喜是中国人结婚时用的代表喜庆。也就是说这床也是当是时结婚时所用的喜床,而这床是民国初留下来的,材料是红木做成的。

那刚才我们看的大部分都是双人床,接下来往里走能够看一下两张小姐床。首先我们看一下,近代的雕花人字匾架子床,它是以前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所睡的,虽然是小姐床,但是这张床上它所雕的大部分都是武将的图案,能够说这位小姑娘她是不爱红妆爱武妆,是属于花木兰这一型的,而且她的志向也是十分高,抬头能够看到有两行字,“双手要捞天边月,一石击破心底天”。在这张床上还雕刻了蝙蝠的图案,蝙蝠代表了多福,威武的狮子还起到了避邪的作用。旁边是清代的小姐床,这张小姐床的颜色比较亮丽是红颜色,这是一种比较珍贵的银子漆,床上的人物都是镀金的。

此刻我们看到的是藤榻,也能够称之为“罗汉床”,它就像此刻人们家里的沙发,能够在上方喝茶,下棋,聊天,抽烟等等,你看它还配有床几,根据需要可拿下来也能够放上去的。在“罗汉床”的对面我们还能够看到这两张姐妹床,它们之所以被称为姐妹床并非是指姐姐妹妹睡的,而是由于这两张床是我们当地同一个木匠师傅制作的,风格和款式差不多,把它们放在一齐展出所以命名为“姐妹”床。你看中间“鸾凤和鸣”四个字不就是代表了夫妻恩爱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乌镇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大家好!

马上我们就要来到著名的乌镇,游玩的时候请注意安全,不要拍照珍贵的文物。

乌镇是浙江的一个水乡古镇,乌镇地处浙江北端,与江苏省相邻,曾经是两省三府七县交界之处。春秋时期,乌镇是吴疆越界,吴国曾驻兵于此以防越国,当时称乌戌。“乌镇”的称呼,首次出现是在唐咸通十三年。南宋嘉定年间,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河东为青镇,解放后,统称乌镇。

大家马上就要来到逢源双桥,逢源双桥对面是高杆船,大家可以观看杂技表演。再往前走,我们就会来到三白酒坊和宏源泰染坊,三白酒在乌镇上是小有名气的。因为三白酒很独特:喝第一小口,感觉凉凉的;喝第二小口,感觉甜甜的;喝第三小口,感觉酸酸的。然后去东市河南边的美人靠上坐一坐,觉得自己变美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古代一位和西施一样漂亮的美女来到了乌镇,见这儿没有椅子休息,就修了一段靠椅,并在上面刻上花纹,这就是美人靠。再往前走,就来到了打太极的拳船。这条拳船历史悠久,是个珍贵的文物。

大家继续往后游玩,有什么不知道的事请问我,再见了,游客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有关浙江乌镇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朋友们,欢迎来到乌镇。我是你们的导游,你们叫我王导就可以了。请大家跟紧我,注意安全,时刻注意周围的环境哦!

乌镇是浙江的一个水乡古镇,也是一代文豪茅盾先生的故乡。据谭家湾古文化遗址的考证表明,大约在六千年前,乌镇的先民就在这一带繁衍生息了。那一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一九九一年,乌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现已被评为“国际五A级风景区”,是全国二十个黄金周预报景点之一。怎么样,乌镇在各种景点的地位够高的吧?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感到自豪!

大家停一下,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条小河名为东市河,水深有三米,整条河里的水都是活水,河对岸的古民居里现在还有老百姓居住。所以乌镇是一个真正活着的水乡古镇。

现在我们走的这座桥叫“逢源双桥”,是一座非常有特色的石板桥。这座桥上面有一个廊棚,所以这座桥也被称为廊桥。桥的下面还有一排水栅栏,在当时这排水栅栏相当于一座水城门的作用。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财神湾。以前,这儿不叫财神湾,叫作转船湾。为什么呢?因为乌镇水系比较特殊,呈“十”字形,越到栅头河道越窄,船只也不易掉头,所以当地居民把这里叫作转船湾。后来人们在这儿开塘挖河造了一个能转船的地方,同时为了与其它地方不同,便借前面的财神堂命名为财神湾。

这就是前面所说的财神堂。在乌镇都有接五路的习俗,所谓五路就是接五路财神,东西南北各有一位。而这一位财神就是东路财神比干,比干是商朝的一位丞相,因为官正直,比干被人们奉为财神。

朋友们,欢乐的旅行即将结束,我们相逢是缘,希望以后还能给你们当导游。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乌镇导游词-考证必看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82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你们这天的导游。我姓X,你们能够叫我X导,祝我们这天的旅程愉快。

乌镇是个美丽的地方,乌镇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河上有许许多多的船,叫乌篷船。这种船很大,一船就能乘十多个人,大家能够上去玩玩。注意,留意一点,别掉到河里。乌镇的每条小路旁边都有乌镇特有的小吃,大家能够去买点尝尝。注意,这条小路很窄,大家别拥挤!你们别看这条小路很窄,里面啊,还有一个传说呢:很久以前,这条路本来很宽的,但,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情,在那里住着一位大汉和他的妻子,本来很幸福的。可有一天,大汉的妻子为大汉做了一件衣服,大汉不穿,就吵起了架。大汉一生气,就把这条路想方设法的变小了,大汉的妻子就和他分手了。多么可惜的一个家庭呀。

下方我再给大家介绍最重要的游,让大家把握重点,等会游览时做到有的放矢。刚刚说了,乌镇是大文学家茅盾的故乡,那么茅盾故居自然是非去不可的。到了水乡游览不外乎是看建筑,品民俗。而“临街枕水,粉墙黛瓦”是水乡建筑的共性,我们既然到了乌镇就得看它最有特色的东西。乌镇的建筑特色都集中在镇头的修真观和古戏台上了。所以大家等会第一个景点修真观必须不要错过。观里有景点讲解员给大家讲解,我会大在进去的时候在门口把景点的门票发跟各位。参观完第一景点以后,大家愿意跟我一齐游览的就跟我一齐,不愿意跟我一齐打算自由活动的就能够自由活动了。我们再回到游的介绍上来。俗话说的好:“十里不一样音,百里不一样俗”。我们南京离乌镇估计有个5百里,所以民俗就更加的不一样了。而乌镇在民俗方面正好给我们带给了一个观赏的平台。镇里设有江南木雕陈列馆,宏泰染坊蓝印花布陈列馆,江南百床馆,民俗馆等多个展馆。等会小王会带大家一一参观。

各位朋友,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乌镇的大图画吧!这些图画,可都是人们一代一代的雕刻下来的,此刻,就传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必须要好好爱护这些图画啊!

各位朋友,站在乌镇的尽头,日出也是十分有特色的。早晨,太阳露出了娃娃脸,十分调皮可爱,慢慢地,慢慢地,太阳越长越大,最后长成了一个成年女性。

各位朋友,这天我们的旅程结束了。祝大家玩得开心,期望下一次还能当你们的导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乌镇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刘某,大家可以叫我小刘,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的是乌镇、西栅。

乌镇是浙江的一个水乡古镇,乌镇地处浙江北端,与江苏省相邻,曾经是两省三府七县交界之处。春秋时期,乌镇是吴疆越界,吴国曾驻兵于此以防越国,当时称乌戌。“乌镇”的称呼,首次出现是在唐咸通十三年。南宋嘉定年间,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河东为青镇,解放后,统称乌镇。

关于“乌镇”一词的由来,还有一个典故。据说在唐宪宗元和年间,浙江刺史李琦妄想割据称王,举兵叛乱,朝廷命乌赞将军率兵讨伐。乌将军武艺高强,英勇善战,打得叛军节节败退。李琦突然在市河河畔挂牌休战,正当乌将军就地扎营伺机再战时,李琦却于当日深夜偷袭营地。乌将军仓促应战,最后连人带马跌入李琦设下的陷阱,被叛军乱箭射死。虽说仗是打输了,但是乌赞将军那种正直、忠诚、爱国的表现,让老百姓非常钦佩。大家为了纪念他,就把镇名以他的姓氏为名,改称“乌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乌镇介绍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798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朋友,我们这天要一齐游览半个乌镇,那里是乌镇的一期景区,也是它的精华所在,叫做东栅,那当然还有个西栅了,想玩就得另外买票,或者从河里潜水也能进去。镇子不大,0。98平方公里,但是游客是相当之多,有时候去洗手间要排十分钟的队。所以大家还是尽量跟好小X,走丢了很麻烦。出来玩,讲究的是“多吃饭、少喝酒,听老婆话,跟导游走”嘛。

这个镇的名字很奇怪,叫做乌镇。为什么叫乌镇呢?历史上有很多的传说和原因。有人说这儿古代乌鸦多,有人说那里的人喜欢吃乌鸡白凤丸。其实呢,“乌”很显然就是黑的意思。因为唐代那里的土地十分的肥沃,而且土地是黑色的,并且大家看房子顶上的瓦也是黑色的,所以这地方就取名乌镇了。当然,乌镇的东西卖的有点贵,有人说镇上人心也比较黑,门票都100,西栅还要120,黑吧?所以称他为乌镇,这个话您可别大声说哈,要不然咱们进得来可出不去了。上次有个游客跟我讲,小X啊,我一看你就明白你是乌镇的人,因为你长的比较黑,所以你是乌镇的人。我说为什么我会这么的黑呢?这个问题我在我小的时候问过我妈,为什么别的孩子那么的白,而我就那么的黑呢?母亲语重心长的告诉我,别人的孩子都是喝牛奶长大的———白的;吃雪鱼肉——白的;擦珍珠粉———白的,我跟你爸生你的时候吃的是霉干菜加茄子,所以你这颜色就重了点。大家记住,以后要多用珍珠粉,少吃霉干菜哈。

我们刚才进来的时候呢,迎面有一个土堆,这个土堆放在那里呢,在造园手法中叫做障景。就是故意让你看不到里面的景色,要是不买门票在大门口就都看到了,那他赚钱赚个屁啊。乌镇这个地方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比较适合拍电视,像《似水年华》,《天下粮仓》等都是在那里取景拍摄的。很多客人都是看了《似水年华》这部电视剧才来那里的。所以大家回去有机会把这部“感情出轨剧”看一看,学一学。当然我是说学一学里面关于乌镇的历史,不是说学着出轨哈。

此刻我们看到一条河,这条河叫做“东市河”,4米深,严禁随便跳河。它不仅仅连之后乌镇的东栅和西栅,还跟世界第一运河京杭大运河是直接通着的。京杭大运河咱们都明白从北京通到杭州,全长1794公里,所以呢据说只要你愿意,从这游过去,一向游到北京看毛主席也能够,火车票都省了。时光大概要半年左右。大家看一下河的对面,对面的房子叫做水阁,就是水上的阁楼,这是江南六大水乡中乌镇特有的民居建筑。大家看到那个水阁的下方的石柱是方的,而不是圆的。为什么呢?因为水里会有蛇啊,方形的柱子蛇爬不上来,怎样样,设计还是很细致的吧。

这个东西看起来像船,其实它开不动,名字叫高杆船,所谓高杆就是中间那根毛竹了。每年的清明节前后,都会有人在那里模仿蚕宝宝,因为乌镇人民是以养蚕为生的,在那里模仿蚕宝宝进行表演,正是为了感激为他们带来幸福和收益的蚕宝宝。表演时,四五十岁的大叔会爬到那个竹子上方去翻跟斗,很惊险的。我想要是大叔们年轻二十岁,咱中国体操队又能多拿两枚金牌,大家说好不好?

大家再看那座桥,左一座,右一座,名叫叫逢源双桥。很多导游都会讲,这个桥走左边能够升官,走右边能够发财,我说那是扯淡,小肖来回走了不下二十次也没见升官,也没见发财,还是个导游。但是我告诉你,做人要踏踏实实,别老想着一步登天,升官升的太快,发财发的太狠,往往是比较危险的。人这辈子最大的财富莫过于健康快乐,大家说呢?那么这座桥也叫做廊桥,因为桥本身也是走廊的形式,桥下方呢有一排水栅栏,在当时这排水栅栏相当于一座水城门的作用。其实呢,这座桥还有一个另外作用,江南一带,每逢过节都很热闹,个性是到了元宵节,男男女女,大家闺秀,小家碧玉的都走出来去看花灯。那么古代男女授受不亲,万一走在一齐女的吃了男的豆腐就不好了对吧。所以就男左女右,把人群分开。要是情侣的话,过了桥小伙子会牵起小姑娘的手,叫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好此刻我们过桥,男同胞请走左边,女同胞请右边,其他人自觉点,从河里游过去。(大家注意监督哈,这年头,头发长的不必须是女的,头发短的不必须是男的,有水平的不必须当领导,当领导的也不必须是有水平的。比如小肖,咱就不当领导当导游,我骄傲!)

过了桥我们能够看到一家叫“香山堂”的老药店,它的规模虽然小,但也有12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由清代宁波药商陆庆馀建立的,此刻已不营业,但在柜台四周保留了约有300多只药材柜,展示了清朝时期中药店的风貌。我们明白中医,国画,武术,和京剧是中国的四大国粹。中医为什么是国粹,除了他神奇的疗效之外呢,他实际上还包含了很多人生哲学在里面,中药讲究的是味甘而补,味苦而清,药酸能够凝神镇静,药苦能够发散解表;我们通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也是这么来的。所以呢,如果有人批评你,这个人未必是厌恶你;有人天天巴结你,这个人也未必真的喜欢你,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药店的对面是一个水湾,以前是为了方便船掉头而开挖的,叫做“转船湾”,之后改名叫“财神湾”,因为旁边有个财神庙,在哪儿呢?大家往前走一点。

大家此刻看到的就是小肖刚才所说的财神堂了,在乌镇历来都有接五路财神的习俗,所谓五路财神,东南西北中各有一位,而这一位财神就是东路的文财神比干,大家看过封神榜都明白,比干是商朝的一位丞相,他为官正直,对君王忠心不二,直到之后自我的心都掏给了商纣王,所以本地商人很敬重比干,他们认为做生意就就应象比干一样,诚心诚意,才能发大财,所以比干被奉为财神。那么北路财神是范蠡,又称陶朱公,帮忙勾践灭吴之后,拐带西施泛舟太湖,去做紫砂生意了;南路财神是关公关二爷,香港黑社会有人不认识曾荫权,但没人不认识关二爷;西路财神沈万三,周庄的传奇人物,说他有个聚宝盆,里面的金银拿不完,之后被朱元璋给黑了,所以人太有钱的时候必须要注意安全;中路财神是宋公明元帅。大家了解一下就能够了。

此刻我们走的这条街叫做东大街,全长1300米,走道都是旧石板路,两旁都是古民居,这条街上至今都还有人住着,350多户,1000多人呢。东大街比较干净,因为水管电线啥的都埋在下方了,这个是乌镇比较成功的一个改造措施。两边的民居,房价绝对不比苏州低,一套房子的价格据说是二百万,黑吧?明白乌镇的含义了吧?

好下方我们进入第一个景点,江南百床馆。有人就问了,为什么要带我们看床呢?朋友们啊,人生命三分之一的时光都是在床上度过的,我们生在床上,死在床上,一生当中最快乐的时光可能也是在床上度过的,传宗接代的任务也是在床上完成的,你说床重要不重要?所以有人会花500万买辆车,还有人花18万吃顿饭,有人花5万块买个戒指,我说那又是扯淡。既然人生命三分之一的时光都是在床上度过的,你为什么不花个万把块钱给自我买张好床呢?买不起好床,也能够给自我买一套好一点的床上用品吧。比如说蚕丝被,几百块钱,能够舒舒服服地盖一辈子了,多好啊。

我们看到的第一张床是明朝的,明朝的家具最大的特点是简单而流畅,讲究实用。为什么明朝家具都简单呢?据说和他们的皇帝出身有关,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八岁开始要饭,他是个小流氓、小乞丐。真名叫朱重八,排行第八嘛,他爸爸叫朱五四,爷爷更有意思,叫朱初一。名字都是很简单的。而清朝的皇帝就比较复杂了,清朝的开国皇帝叫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贵族出身,所以清朝家具呢就比较雍容华贵。这床是明朝的,笔管式的,所以叫马蹄足大笔管式架子床。其实这张床的艺术价值是很高的,但是却比不了里面的那张床了。里面的那张床是那里的镇馆之宝,我们进去看看。

这张床很漂亮吧,它已经被中华收藏网列为江南第一床了。叫做拔步千工床。什么是千工?一个木匠干一天活就是一工。这张床是一个木匠花了整整三年时光,也就是一千天才能做完的,故名千工床,而“拔步”,就是说床前有阶梯,上床要先抬腿。

这张床上共雕有106个人物的图案,中国古代以108为吉祥数字,为什么那里只雕了106个人呢?对了,这是一张新婚床,106再加上里面睡的夫妻俩,刚好是108个。这张床总共分为四进,第一进换鞋,第二进是化妆间、挂衣服,第三层是卫生间,放马桶,最里面才是卧室,相当于此刻三室一厅的小套间了,整个床占地6、3平米,一般的小房子根本放不下,所以这种床只有财主家中才有。大家看,床中间还挂了一块木牌子,这块牌子是做什么用的呢?有人说是说是“请勿打扰,正在睡觉”。其实呢,也有那么一点道理。但最主要的作用不是这个。中国古代木匠是不做床的,说做床会折寿,所以他不做。但是呢,我接了这单生意,我做完以后不卖给你,而是当作礼物送给你,买家也不能直接给钱,要包个红包冲冲喜,然后挂上这么木牌,写上百年好合等吉祥的话,起到辟邪的作用,这样我才不会折寿。那么这张床呢,是一个丈夫送给心爱的妻子的,上方有一句话叫“爱你五十余年”。为什么只爱五十年呢?说明这个人是比较现实的,朋友们,“人生七十古来稀”啊,再说结了婚都二十了,爱你五十年其实也就是一辈子啊,这就足够了。不像此刻很多男人那么夸张,张口闭口就是爱你一万年。所以以后各位美女要记得,如果以后有人跟你说爱你五十年那叫

真爱,跟你说爱你一万年那是骗你的。千年王八,万年龟,爱你一万年其实在骂你哈。

来,我们往里面走。那里是三张床双人,这张床是广东款式的,但它的风格接近西洋风格,旁边是意大利的罗马柱。中间的图案是心心相印。这张是带镜雕花床,带镜就是带着镜子呗,但是以后大家出来旅游要记住了,江南一带,床上的镜子尽量不要照。因为那不是用来照人的,而是照鬼的,叫照妖镜哈,你上去要照出来的是自我的脸问题还不大,但你要是照出来是张国荣的脸那就麻烦了。张先生已经于20__年成功去世了,留下3个亿的财产,全部给他男朋友唐唐,人在天堂,钱在银行。朋友们,钱是王八蛋,花了我再赚,大家必须要想开,小沈阳说了,人这辈子最痛苦的事不就是人死了钱没花了吗?整张床全部用红木做成,红木很重,放在水里面会下沉。所以你要记得,江南容易发大水,万一发大水什么木料都能够抱,千万不要抱红木,因为红木是往下沉的。好,我们继续往里看看。

这儿也是几张双人床,上方的雕花比较漂亮,葡萄代表多子多孙,牡丹代表富贵,蝙蝠代表幸福。咱们就不看了,大家跟小肖进去看看单人床。

这是百床馆中唯一的单人床,也是一张小姐床,这张床很小巧,长度也就一米七八的样貌,因为江南一带女子长的都比较小巧秀气,平均身高不到一米六,而且十五六岁就出嫁了嘛,嫁出去之后就跟着老公睡大床了,所以这么大的床绝对足够了。床上方画的是整套的济公图,全部都是镀金的。古代的大户人家,小姐床上是要镀上千克黄金的,所谓“千金小姐”大家明白是怎样来的了吧?四周的横木是用来挂衣服的,古代大户

小姐早上起床后,必须要先穿好衣服再下床,要是下来以后还衣衫不整会被取笑没有教养的。所以大家以后啊,必须要穿好衣服再下床哦!

这几张床是很有意思的,叫做兄弟床、姐妹床。但并不是姐姐妹妹睡的床,主要是说这两张床是由同一个工匠打造而成,风格又很接近,所以就叫姐妹床了。其实这张呢,是新婚夫妻的;而这张是老年夫妻的。你看,老年夫妻床上方写的鸾凤和鸣,就是老年恩爱,白头到老的意思。边上有个塌,这个塌上是睡丫鬟的,有人说为什么这个丫鬟是睡外面的啊?因为这样晚上端茶递水比较方便啊。以前的大小姐出嫁都是有陪嫁丫鬟的。传说中国的古代是一夫多妻,错了,其实中国古代也是一夫一妻制。就应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丫鬟有时候也是小妾,但小妾不能算人,是没有地位的。大家想想小妾的妾字怎样写?上方一个立下方一个女,小妾者,立女也。站在旁边的女子是没有地位的。

接下来我们进入江南民俗馆。首先我们要参观的是衣俗厅,展示了有关于民国三四十年代江南一带的人物的穿着。我们看到那时的女子穿着以旗袍为主,而男子则穿上长衫,礼帽配西裤、皮鞋。这边我们看到四个人,从衣着服饰就可来决定他们的身份,里面坐着的是账房先生,穿短衫长裤的是小商人,蓝色长衫是伙计的形象,而头戴乌毡帽的则是农民工兄弟。在我们身后的橱窗中能看到中山装。民国18年被国民党政府定为国家制服。中山装我本热比较喜欢。四个口袋,分别代表“四维”:礼、义、廉、耻。袖口上三个扣子表示国民党三民主义:民主、民权、民生。再往边上过来看到的是茅盾先生和家人的穿着照片,从照片上看,茅盾家能够说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了。

此刻我们进入岁俗厅,那里展示的是当地人每年的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一个仪式,中间桌子上摆放的都是接财神所需的供品。头桌是水果,用到的有甘庶、节节高,桔子、甜蜜蜜,苹果、平平安安。第二桌是糕点、菱角,代表了高升、财源广进;第三桌是三牲,什么?猪头?没文化了吧,这叫元宝头,保发财的。整个仪式最个性的是中间吊起的这条鱼,这鱼当地人在接完财神后要放生,放生的鱼就是代表了年年有余,鱼线很长,什么意思呢?对了,放长线,钓大鱼嘛。

此刻我们来到的是节俗厅,中间的是斋月堂。每逢八月十五中秋节,当地人都要祭拜月神,祈求全家子孙团圆。斋月堂上有刘海戏金蟾的故事,金蟾是刘海的宠物,这只癞蛤蟆可不一般,它不仅仅长了三只脚,而且是白天吐金,晚上吐银呐!所以大家以后养宠物明白了吧,别养狗养猫的,养只蛤蟆多实惠!中间的花瓶中插着三只三叉戟,这个叫做“平生三级”升官发财的意思。两边是江浙一带的风俗习惯:如贺岁拜年、元宵走桥、清明踏青、立夏称人、端午粽子、天贶(况)晒虫、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冬至祭祖等。

此刻我们看到的这个展厅比较喜庆了,是乌镇人以前结婚拜天地的仪式。中间是个喜堂,供奉了送子观音像,观音前面所放的是:红枣、花生、桂圆和荔枝,象征着早生贵子。这两位身着大红喜服的自然就是新郎新娘了,新娘旁边所站的长的像容嬷嬷的这位美女,有人说是媒婆,也对哈,其实在婚礼上是叫喜娘。新郎身后的胡须长长的老头就是司仪了。坐着的两位是新郎的父母高堂。夫妻俩在司仪的主持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送入洞房。进了洞房干嘛呢?你看你笑什么笑啊,想歪了吧?告诉你,进洞房以后,小伙子先得拿一杆搁在如意之上的称,挑去新娘的红盖头,喻意为“称心如意”!这时候你才能明白自我的老婆是嫦娥还是烧鹅,以前两人没机会近距离接触的,万一新娘子长的像崔永元你就认命吧哈。屋子右边所放是以前新娘子出嫁时的嫁妆了,有子孙桶、樟木箱、澡盆、饭篮子啥的。对面还有以前女孩子出嫁时坐的花轿,因为传统的婚育观念女孩子十五、六岁就出嫁了,而且南方的姑娘长得娇小玲珑,所以花轿也很小,四人抬的。另外还有三个条箱,用于放蚕丝被的。乌镇的女孩子出嫁时,连家里的被子都要一齐要嫁过去的。

最后一个展厅就是寿俗厅了,江南祝寿讲究做九不做十,也就是说六十大寿是在五十九岁时做的,这个了解一下就行,我们就不看了。

大家有没有闻到什么味道?对了,酒!一听您就挺能喝的哈。好,接下来小肖请大家喝酒,真的,这是乌镇的特产三白酒,白吃白喝白拿,不喝白不喝!开个玩笑,其实三白酒指的是白水、白米、白面、。即由糯米、小麦和地下深井水经过二次发酵、二次蒸馏所酿制而成的白米酒,度数比较高,55度,咱们等下能够免费品尝,不能喝千万别逞强,先说好喝趴下我是不背你哈。

乌镇的三白酒历史悠久,曾被朱元璋封为贡酒。其实朱元璋这孩子没喝过什么好酒,喝啥都觉得挺香的。我们此刻看到的高公生糟坊在清朝同治年间(1872年)正式挂牌营业。

好的接下来我们去参观洪源泰染坊。那里是生产乌镇特产蓝印花布的地方。中国此刻依然保存蓝印花布制作工艺的据考察只有两个地方,一个在江苏的南通,另一个就是乌镇。蓝印花布此刻在日本和欧美卖的很好,有人说它是在中国的牛仔布,说它穿在身上是有一种乡土气息,一种野性的美。

这儿是电视剧似水年华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场景,十分漂亮是吧,来先跟小肖一齐进去看看这布是怎样做的,回头再给大家时光拍照好吧?来我们请大妈做一下演示,这是上浆工艺,你看大妈用石灰粉和黄豆粉搅拌成浆涂在模版上,为啥涂这两种东西呢?因为石灰粉具有防止染色的作用,而黄豆粉起到粘和的作用,所以有花纹的地方不会染上颜色。所用的染料呢叫做板蓝根,绝对纯天然无公害的绿色产品。咱们都明白板蓝根能够治感冒是吧?所以推荐女同胞待会能够买一件,平时能够穿,穿着很漂亮,有一种野性的美感。感冒的时候呢,还能够脱下来撕一小片泡杯茶,治治感冒,一举两得嘛,呵呵。

下方我们到隔壁去看一下染色的过程。

来我们看一下染缸,大家说这个染缸里的水是什么颜色的?

“蓝色的!”

“你很可爱,既然小X让你们猜就肯定不是蓝色的嘛!这个水是绿颜色的,而且咱们看到的蓝色的布在刚从水中拿出来的时候也是绿色的,在晾干的过程中,不断氧化才变成了蓝色。好大家能够在这片布林中拍些照片留作纪念,但是这些布已经不怎样新鲜了,都挂了五六年了。

大家有没有要唱“歌的”,这边有传说中的WC。《似水年华》里面,黄磊跟刘若英亲热的镜头就在这个厕所门口拍的哈,有兴趣的能够来一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乌镇英文导游词_导游词范文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763 字

+ 加入清单

乌镇英文导游词

in the tranquil little village of wuzhen, the light hangs over the dong shi river in a soft summer pallour, as though the clouds are making a deliberate effort to protect the residents from sunburn. along the river, a select group of day-trippers enjoy a cruise aboard a pole-steered barge. im highly privileged to be visiting the very last of chinas ancient "water towns" to be opened to visitors.

when the authorities opened the 1,300 year old riverine settlement of wuzhen to visitors in early , they were determined to avoid the tacky mix of tourist restaurants and kitsch souvenir shops that has swamped other estuary towns such as zhouzhuang (which also l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wuzhens old buildings, an architectural symphony of stone, wood and tiles, have been preserved rather than restored, and lovingly maintained rather than tarted up. the result is a place that is a sheer joy to explore on foot.

wuzhen is still a living town, where daily life goes on life goes on as it has for the last thousand or so years. coppersmiths, wood-carver and silk-spinners work at their age-old crafts. bicycle rickshaw drivers exchange stories as they wait for passengers. people cart water, cook meals, and tend their gardens, each flower-plot the size of a postage stamp.

the townsfolk of wuzhen gather in the town square around mid-day - talking, smoking or playing mah-jongg. they seem laidback and contented. most of all, they seem to enjoy observing the passing parade, which provides a constant source of amusement. i started to wonder whether it was the town or the strange foreign visitors like myself that was the main attraction. western visitors are still a rarity here.

wuzhen lies in the far north-east of zhejiang province, about 90 minutes by road from shanghai. the name "water town" is especially apt; besides lying on the grand canal, the settlement is completely encircled by two rivers - the dong shi and a smaller tributary, which meet at a t-junction. no matter where you stand, water provides the backdrop, the raison dêtre of the whole town.

about 250 families used to live in the old quarter of wuzhen. however, following the "restoration" of the town, many townsfolk have been moved out to the "new" wuzhen, an attractively landscaped but otherwise characterless apartment block 15 km down the road towards shanghai. those who remain are mainly the elderly and craftspeople. while i was assured that there is nothing to stop new residents moving into the old town, young people nowadays seem strangely absent.

the old wooden shops of wuzhen look ageless and immovable, as though their timbers have totally defied the ravages of time. at first, one suspects that the custodians of the town have tried to cover up the decomposing processes of nature. but look more closely and you find slow rot setting in around the bases of the doorframes, and splinters breaking away from the lintels. what little restoration has been done is so inconspicuous as to be totally indistinguishable from the original.

all the buildings in wuzhen are in ming or qing dynasty style. one palatial establishment is the "double happiness" marriage shrine. twin hearts are joined in a nouveau-chinese character in gilt upon a flaming crimson background, presumably depicting the inseparability of marriage - perhaps the chinese know something that we westerners dont.

wuzhen also has some unique attractions, including yu liuliangs coin and paper money exhibition. nearby (would you believe) stands a pawnshop museum, as if to prove that usury is universal. (maybe fortunately, wuzhen has the only such establishment ive ever come across). i tried looking for a qing dynasty dvd player in the pawnshop, but was sadly disappointed.

no fewer than eight stone bridges cross the dong shi river, the grandest of them being the fengyuan double bridge. the bridge is separated into two parts by a wooden sluice gate. cyclists carry their bikes across the high arches of the bridges, which are designed to let boats pass underneath without difficulty.

back in the main square, the elders are still hanging out. on the village stage, a performance of peking opera is underway. across the square, a master puppeteer entertains visitors with a shadow-play of the type known in java as wayang kulit. but while the javanese version of shadow puppetry is subtle and refined, the wuzhen style has the protagonists attacking each other with the ferocity of tigers.

whether by accident or design, this town seems to have been dropped into its watery setting by a master town planner from another galaxy. a more perfect location for a settlement would be difficult to find. it is fervently to be hoped that tourism will augment rather than destroy the unique ambiance of wuzhen.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乌镇东栅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621 字

+ 加入清单

乌镇是一块古老神奇而又美丽非凡的土地,是一个有1300年建镇史的江南水乡古镇。乌镇东栅景区以其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著名的古镇旅游胜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乌镇东栅导游词详细版,欢迎参考!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苏,你们可以叫我苏导。今天由我带你们去游览乌镇东栅。注意,请大家不在在景点里乱扔垃圾。

到景点了,请大家下车时注意安全。现在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乌镇是大文学家茅盾的故乡,乌镇古时候称为乌墩,春秋时此地为吴疆越界,到唐代咸通年间始称乌镇。好了,咱们废话不说,走,我们要进去了。

这里是大染坊,染坊里有许多布,这里的蓝印花布制造起来有一步,第一步是织布,第二步是拷花,所谓的拷花就是把不需要染色的地方上浆,第三步是染色,第四步是晒干,等四步都好了就开始第五步刮浆,一条蓝印花布就这样产生。接下来请大家在此景点内自由活动一下,等一会我们要在外边集合了。

接下来我们去看皮影戏,皮影戏就是表演的人在布幕后面,操控皮影,使它的影子被照在布幕上,观众就能看到活灵活现的人物了,现在大家自由观看,看完这场后在外边集合。

下个景点审百床馆,百床馆里有上百个木床,都是很老旧得了……

今天的游程结束了,我们要乘车回宾馆休息了,明天还要继续游览其它的景点了,那么咱们明天见了喽

乌镇水阁

江南古镇的民居都是沿河,沿溪而建。临水的一侧,往往用一些木柱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这就是所谓的“人家尽枕河”。

乌镇水阁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查了,早在1936年的上海《申报》上,便已登载过《乌镇水阁》的照片,可见在当时就是一首独特的风景。

蓝印花布染店作坊

蓝印花布俗称“石灰拷兰布”,“拷花蓝布”,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精品,它始于汉代,发展于宋元。早在明清时代就已在桐乡民间流传。此布以靛蓝印染而成,故名蓝印花布。它的原料土布来自乡村,图案也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旧时,在浙江一带农村家家户户都使用它作窗帘、头巾、围裙、帐子、台布等。整个工艺流程也全部采用手工操作,制—作—工—艺十分简单,但往往简单的东西更能显示制作者的灵气和悟性。你在此作坊,可亲自观摩体验一下制作蓝印花布的艰苦和乐趣。

米酒作坊

乌镇人自古就有自酿米酒的习俗,称此酒为“三白酒”,何谓三白?据《乌青镇志》记载:“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其名。”

三白酒醇厚清纯,香甜可口,在乌镇民间,还有一个别名,叫“杜搭酒”,民谣云“猫屎芋艿杜搭酒,客人吃了不肯走,”此酒的魅力可见一斑。你在此作坊不仅能观赏到整个酿酒过程,还可自酿自饮,此乐无穷也!

夜景

乌镇1.3公里景观线内,装设了近百盏外型独特的路灯。每到黄昏,这些路灯使长长的石板老街显得更加幽深、古朴。仿佛使人回到了民—国初年的江南小镇。

从修真观到应家桥一带,水中和广场上装置了几十盏漫射灯。入夜之后,这些灯使古镇一派流光溢彩,富丽堂皇,尤其是在应家桥,水底的灯光使其化为一轮满月,漂浮于东市河上。香山堂药店

位于东栅财神湾入口处,距今已有120年历史,由宁波药商陆庆馀创建。早先开设在“王恒卤纸马原址,后由其长子陆辛甫搬至“金家厅”对面。此后又由其孙陆渠清搬至财神湾开业经营。虽几经搬迁,其陈设格局、加工用具都未曾改变。

桐乡花鼓戏

花鼓戏又名挑香担,属小戏。因其题材源于农村生活。剧情短小精悍,曲调流畅活泼,且以方言演唱帮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修真观前的古戏台是上演花鼓戏的主要舞台。目前上演的都是一些当地居民津津乐道的传闻旧事为原型的地方戏剧,如《乌镇北栅头》、《陆雅臣卖妻》、《尼姑庵里卖草药》等。

皮影戏及乌镇拳船

皮影称为30—40年代的动画片。它是用牛皮、羊皮做成各种人物、动物造型。表演的时候,在台前竖一块白布,打上特制的灯光,配上锣、鼓等伴奏。使人物、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

拳船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表演形式,是江南一带所独有的。它是在此船上搭上木板,边行船边武拳的娱乐活动。一九九一年国庆时,曾举行过拳船表演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乌镇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361 字

+ 加入清单

乌镇地处浙江北端,与江苏省相邻,曾经是两省三府七县交界之处。春秋时期,乌镇是吴疆越界,吴国曾驻兵于此以防越国,当时称乌戌。“乌镇”的称呼,首次出现是在唐咸通十三年。南宋嘉定年间,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河东为青镇,解放后,统称乌镇。

关于“乌镇”一词的由来,还有一个典故。据说在唐宪宗元和年间,浙江刺史李琦妄想割据称王,举兵叛乱,朝廷命乌赞将军率兵讨伐。乌将军武艺高强,英勇善战,打得叛军节节败退。李琦突然在市河河畔挂牌休战,正当乌将军就地扎营伺机再战时,李琦却于当日深夜偷袭营地。乌将军仓促应战,最后连人带马跌入李琦设下的陷阱,被叛军乱箭射死。虽说仗是打输了,但是乌赞将军那种正直、忠诚、爱国的表现,让老百姓十分钦佩。大家为了纪念他,就把镇名以他的姓氏为名,改称“乌镇”。

乌镇二期的西栅景区毗邻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河畔,占地三平方公里,由12个碧水环绕的岛屿和72座形态各异的古石桥组成,需坐渡船才可以进入景区。相对一期东栅景区而言,二期的保护和开发更加完善彻底,人和环境、自然、建筑更为和-谐。横贯景区东西的西栅老街长1.8公里,两岸临河水阁绵延1.8公里有余,整个景区内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25万平方米,真正成为了观光、休闲、度假、商务活动的最佳旅游目的地。草木本色染坊

整个工坊占地2500平方米,地面是青砖铺就的,上面竖立着密密麻麻的高杆和阶梯式晒布架,规模相当庞大。这里除了制作蓝印花布外,还有独特的彩烤工艺流程,而且当时的彩烤色彩也十分丰富,都是从当地的草木原料中提取出来的,像茶叶啊,桑树皮啊,杭白菊啊,都是提取色素的原料。红茶可以染成浅红色,绿茶可以染成浅绿色,杭白菊可以染成浅黄色,桑树皮可以染成浅褚色,因此,这个染坊在当地被叫做草木本色坊。叙昌酱园

中国是酱油生产起源最早的国家,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而叙昌酱园是乌镇有历史记载以来最早的酱园,它是镇人陶叙昌于清咸丰九年创立的。

酱园前店后坊,自产自销,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它晒酱的地方。满院子都是青灰色的酱缸,我们从缸身上,斗笠上都可以看到“叙昌酱园”的字样。大晴天的时候,工人们就把斗笠取下,露出盖着蚕丝棉的酱缸,让里面的豆瓣酱尽情的吸收阳光。或许大家要问,为什么要盖一层蚕丝棉呢?首先这是因为要防灰防蚊虫,另外一方面,蚕丝有很好透气性,让豆瓣酱可以在烈日下更好的呼吸发酵。晒的时间大概要3—4个月,直到变成黑褐色为止。

这里是陶家的一个会客厅,旁边还有一些照片,上面是做酱的工艺流程。做酱的工艺比较复杂,要先浸泡黄豆、蚕豆、小麦等原料,再利用竹匾制曲,再发酵,发酵好了加盐水放到外面暴晒,而暴晒的时间是最久的。以前江南一带的人家几乎都是自己做酱的。亦昌冶坊

亦昌冶坊也是前店后坊的性质,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口锅被称为“天下第一锅”。明代嘉靖年间,湖州铁匠沈济带着一身熟练的冶炼技术来到乌镇开了个小作坊,当时它是浙西唯一的一家冶铁作坊,因此生意兴隆,发展的很快。这口大铁锅就是同治五年家族生意最鼎盛的时候做出来的,既展示了自家冶炼的高超技能,也展现了他家的经济实力。旁边墙上的照片有关于这口大铁锅的资料记载,我们面前的这一口铁锅,也是根据资料仿制的,并不是真品。

往左走上楼是一个体验区,每个礼拜的二、四、六下午2点到4点,这里会有专门的师傅给大家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乌镇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乌镇位于浙江省北部,京杭大运河西侧。地当水陆要冲,俗称两省(浙江,江苏)、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七县(乌程,归安,崇德,桐乡,秀水,吴江,震泽)交界之地。

乌镇原以市河(车溪)为来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清朝文人施曾锡所作《双溪竹枝词》:“苕溪清远秀溪长,带水盈盈汇野矿,两岸一桥相隔住,乌程对过是桐乡。”正是源当时乌青二镇地势的形象写照。据乌青镇志记载,春秋时此地为吴疆越界,秦汉为乌程由拳分境,唐咸通年间始正式称镇,南宋嘉定年间,以市河为界分为两镇,解放zd后,市河以西的乌镇划归桐乡县,才统称乌镇。

如今,乌镇不仅是浙江有名的水乡集镇,而且成了国内外研究茅盾著作的专家学者向往的地方。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乌镇经过整修建设,将更添秀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赴乌镇等地参观考察的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5292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赴乌镇等地参观考察的报告

关于赴乌镇等地参观考察的报告

7月21日至24日,区政协主席张德业、区政府副区长解翠红带领区房管局、大街开发保护办公室负责人赴浙江省乌镇、杭州、绍兴、东阳等地进行了参观学习。期间,与桐乡市政府、市政协、市旅游局分管负责人座谈交流了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情况,参观了乌镇景区、杭州宋城、绍兴鲁迅纪念馆及东阳卢宅。参观学习行程虽短,但收获颇丰,几个城市尤其是乌镇在旅游开发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乌镇等地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乌镇地处浙北地区两省三市交界之处,隶属于桐乡市,是江南著名的六大古镇之一。乌镇的旅游开发在江南六大古镇中起步最晚,过去只有茅盾故居一个景点,每年游客接待量只有3万人次,一年的门票收入只有18万元。面对“古镇热”的旅游大背景,桐乡市委、市政府确立了“高起点、高标准、求精品”的思路,并且树立了“赶超周庄”的信心和决心。1999年开始对乌镇古镇实施保护与旅游开发,2001年正式对外开放,当年接待游客180万人,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达到130万人。乌镇古镇一期工程以观光为主,投资1.2亿元,于2003年全部收回,目前正投资6亿元实施二期工程,以休闲娱乐为主,今年年底对外开放,最终实现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目标。乌镇用短短两年的时间,创造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的最佳极品,取得了一般景区5-10年的经营成绩,全面超过了周庄,成为江南六大古镇之首,被阮仪三教授称为“中国古镇保护开发中的典范”。

杭州宋城是由中国最大的民营旅游投资集团宋城集团投资建设的,于1996年5月份开园,是浙江省第一家主题公园。她的建成打破了杭州长期以西湖为中心的传统旅游格局,西湖、宋城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杭州真正意义上的旅游目的地,开业以来经济效益稳居杭州景区之首。投资5千万元打造的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每年观众逾一百万人次,成为杭州标志性演出。

鲁迅纪念馆位于浙江省绍兴市都昌坊口,建成于1953年1月,由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组成。卢宅古建筑群位于浙江省东阳市,是一座至今保存较好的明清时期封建士大夫家庭住宅群,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这个古建筑群不仅规模宏大、布局严谨,而且集木雕、彩绘、砖雕等艺术为一体,堪称“中国民间第一宅”,是中国现存古民居中唯一与北京故宫结构相同的,因此有“小故宫”之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析乌镇、杭州宋城、绍兴、东阳等地的旅游业之所以人气旺盛,就是因为他们深入挖掘丰富的山水资源和深厚的文化资源,在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四季皆宜上下功夫,精心打造出了一批具有心灵震撼力和永久吸引力的旅游特色精品,让山水具有人文气息,让传统文化具有时代内涵,使旅游资源与市场更加紧密结合,以鲜明的主题和独特的创意创造了中国旅游的优秀品牌。各地也都因地制宜,走出了适合自己的旅游发展道路,特别是乌镇在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方面很值得我区借鉴。总结乌镇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出规划的超前性。由于乌镇开发较晚,在制定规划时吸收借鉴其他古镇的经验教训,按照古镇保护的要求,坚持超前规划、高起点规划,确立了“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先后从“面、线、点”三个方面对乌镇镇区、保护区、重点建筑进行不同功能的规划,自主编制了《乌镇古镇保护规划》、《乌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等,提出了“保护古镇、开发新区”的保护思路,明确了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整体发展方向,使古建筑得到了及时保护。同时,市政府制定了《乌镇古镇保护条例》,以政府规章的形式规范了具体行为。二是突出管理的创新性。乌镇旅游开发是由市政府直接领导,而不是以镇政府为主,在组织领导、人员调配、资金投入等方面市政府发挥了积极作用,组建了市政府派出机构——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确立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的运作机制。同时,为加大资金投入,市政府组织市建设局、国土局等13个经济实力较强的单位,组建了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管委会合二为一,具体实施景区的保护整治与合理开发。三是突出古建筑修复的原真性。为了使古镇达到历史性与现代性相统一的目标,在整个古镇保护过程中,在恢复原真性上下功夫,将修复目标定位在100年前,多处征集寻求100年前的建筑材料,对部分重要厅堂、典型民居进行了彻底的整修,恢复了原貌,真正做到了修旧如旧,较好地凸显出古镇的原始风貌,使游客一进入乌镇景区就犹如走入100年前的生活场景。四是突出古镇的文化特性。“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水乡古镇的共性,乌镇在充分展现共性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突出抓住茅盾故居这一特殊历史文化资源,做好“名人文化”文章,争取到了中国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回故里乌镇颁奖,并定期组织许多与茅盾相关的研究活动。同时,积极弘扬传统文化,在景区内重现传统节日“香市”、皮影戏、花鼓戏等表演活动,组建了乌镇越剧队、老年京剧队等群众团体,为乌镇的风光旅游增添了人文气息。五是突出市场宣传的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乌镇在宣传促销方面增强了针对性。对海外游客,大力宣传乌镇的中国历史特色,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对北方游客,宣传乌镇“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特色,用原汁原味的“枕水人家”吸引了大量的北方游客;对城市居民,则打出乡土品牌,吸引城市人来体验纯朴的乡土气息。通过科学地市场分析和定位,乌镇将上海、江浙一带作为市场的主攻目标,打出了“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的宣传口号,使乌镇的旅游宣传取得了较大成功。去年乌镇的门票收入达到8000万,整个桐乡市旅游收入达到22.4亿元,占全市GDP的10%。

另外,杭州宋城勇于冲破西湖传统旅游大环境,盯准市场,在休闲旅游方面大投入、大开发的气魄,鲁迅故居、东阳卢宅立足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做深做细、做精做活的信心和决心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二、关于加快我区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对比乌镇等地,我区在旅游资源、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周村古商城被中国古建筑保护专家阮仪三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街市博物馆群”,2001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同时,周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特别是芯子、传统花灯制作及全国独有剧种“五音戏”等,具有浓郁的地方气息,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目前,周村旅游资源以鲁商文化、民俗文化积淀之深厚在淄博独树一帜,正成为我市旅游南山、北水、中蒲、东齐、西商中的重要一环,列入了淄博市“十一五”旅游产业规划中重点发展旅游项目。但是,通过学习也看到,我区的景点建设不够精细,规划管理的水平不够高,功能不配套,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而且宣传促销力度不够,在知名度和游客量等方面远远落后于乌镇等地区,距离建设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结合这次考察学习和我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区应当借鉴乌镇等地的先进经验,提高对旅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创新管理体制,切实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

(一)转变观念,在全区形成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共识。从乌镇的经验看,领导重视,形成共识,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前提。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发展潜力大,是第三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我区各级各有关部门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坚持抓旅游就是抓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抓结构调整,就是抓财政增收,就是抓环境建设,围绕旅游做文章,为旅游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发展思路方面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的路子,举全区之力发展旅游,使旅游业尽快成为我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创新思路,切实理顺管理体制。桐乡市为加强对乌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领导,成立了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一位政协副主席、市长助理兼任,并同时担任桐乡市旅游局局长、乌镇镇党委书记,使乌镇在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初期做到了统一规划、指导、协调和管理。我区古商城也正处于保护开发的初级阶段,需要大量的规划、建设、拆迁等工作,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因此,建议单独设立旅游局,同时在大街开发保护管理办公室基础上成立古商城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与旅游局合署办公,一套人马,统一负责我区旅游景点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切实担当起周村旅游发展龙头的重任。

(三)规划先行,确保旅游开发健康有序发展。坚持规划先行、规划优先、规划指导项目建设的原则,按照深度开发、做大做强、打造精品的要求,尽快完成《周村旅游规划》,进一步完善提高《周村古商城旅游规划》、《周村大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使周村古商城的保护开发达到法制化、规范化,减少盲目性、随意性,确保高质量、高档次、高品位,经得起历史考验。当前,应着重做好涿河以西、古商城以北规划控制区的详细规划,明确功能分区,与古商城融为一体,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确保我区旅游开发实现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并重的良性循环轨道。

(四)市场运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为筹集资金,桐乡市政府组建了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筹集股本金2340万元,并以此为基础向商业银行贷款和借款近1亿元,作为第一期工程的建设资金。同时,三年内市财政旅游发展统筹基金还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乌镇的保护与开发。我区应在旅游开发中强化市场运作,尽快启动古商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公司名义对外招商,吸纳社会资金,承接财政贴息贷款,对古商城内景点、房屋进行市场运营,建立良性资金运作机制。建议政府划出一些地段,交由古商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所得利润回补到古商城建设中。建议区政府每年列出100万作为旅游发展统筹资金,并参考乌镇做法,由机关事业单位出资入股,筹措古商城建设开发资金。今后我区组织各种招商引资活动时应增加旅游项目招商,以基础设施与重大项目为重点,鼓励和吸引外资、民资投资参与古商城的建设与开发,加大投入力度,尽快形成规模。

(五)规范管理,培育壮大市场。建议将古商城定位为步行街,进一步规范对古商城的管理。建议在古商城内实行“扎口收费、统一管理”,古商城内的经营业户,归口由古商城管理委员会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管理,所有经营业户实行免费办证(主要是工商、国税、地税办证)。各种税费实行扎口管理,除公安、消防检查等之外,任何部门不进入古商城内收取费用,税费委托古商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代征,可在三年内减收各种税费,再现历史上“今日无税”的发展环境,以培育壮大市场。

(六)准确定位,突出商业文化特色。乌镇为避免出现周庄旅游商业化的现象,在开发中专门开辟商业区,使古建筑得到较好保护。我区古商城是以“商”为特色的,因此在经营方面要体现古商业文化名城的特色,规范经营范围。凡从事文物古董、字画装裱、茶叶、丝绸服装、金银玉器、地方小吃、文房四宝、旅游纪念品、文化娱乐、传统手工作坊等与文化旅游有关系的经营业户,方可入驻古商城内经营。同时,按照专业街区的特点,进行整街装修、整体招商、专业化经营,达到一街一景,一街一品,打造特色街区,特色品牌。

(七)做精做活,打造旅游特色精品。特色是旅游业的生命。乌镇景区根据当地特产和民风民俗,推出了独具特色的手工作坊、戏剧表演等项目,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杭州宋城不断推出灵活多样、设计新颖的能吸引游客参与的现代化节目,如大型演出《宋城千古情》以及根据季节变化推出的泼水节、火把节等节目,实现了景点与游客的互动,为整个景区增添了活力。今后我区在景点建设方面要注重向深层次拓展,把景点做精做细,提高文化品位,彰显地方特色。我区应紧紧抓住当前新一轮“旅游热”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发娱乐性、参与性、体验性旅游产品,利用现有资源,开辟民俗旅游村、生态农业旅游基地及“周村烧饼”、“王村黄酒”、“王村醋”等传统工业产品旅游车间,增加特色旅游项目。建议在涿河街区改造建设中借鉴杭州宋城的经验,建设一处集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高档次休闲主题公园,切实增强我区旅游的吸引力,不但解决有人来的问题,还要解决留住人的问题,把我区建设成为旅游目的地。

(八)精心策划,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旅游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注意力经济。乌镇成功之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宣传促销,每年用于市场宣传的费用为2000万元,已先后接待了APEC嘉宾、世界青年总裁协会访华团、世界航空界年会嘉宾等,承办了西博会烟花大会冠名等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活动,提高了乌镇的知名度。我区应根据古商城的旅游特色与我区的区位优势,将客源市场首先定位在济南、青岛等车程在3小时左右的周边地区,利用当地的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体进行高频率宣传,在通往我区的各主要交通要道设置大型广告宣传牌,广泛推介周村古商城,形成宣传功势;挖掘传统艺术,在旅游区内举办各种节庆活动,滚动开展说书、高跷、魔术、芯子表演等系列节目,以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精心策划举办好周村旱码头旅游文化节等节庆活动,打造周村旅游品牌;积极争取各种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会展、比赛等活动在我区举办或设分会场,以此来带动提高我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赴乌镇学习考察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乌镇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79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我姓X,你们可以叫我X导,祝我们今天的旅程愉快。

乌镇是个美丽的地方,乌镇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河上有许许多多的船,叫乌篷船。这种船很大,一船就能乘十多个人,大家可以上去玩玩。注意,小心一点,别掉到河里。乌镇的每条小路旁边都有乌镇特有的小吃,大家可以去买点尝尝。注意,这条小路很窄,大家别拥挤!你们别看这条小路很窄,里面啊,还有一个传说呢:很久以前,这条路本来很宽的,但,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情,在这里住着一位大汉和他的妻子,本来很幸福的。可有一天,大汉的妻子为大汉做了一件衣服,大汉不穿,就吵起了架。大汉一生气,就把这条路想方设法的变小了,大汉的妻子就和他分手了。多么可惜的一个家庭呀。

下面我再给大家介绍最重要的游,让大家把握重点,等会游览时做到有的放矢。刚刚说了,乌镇是大文学家茅盾的故乡,那么茅盾故居自然是非去不可的。到了水乡游览不外乎是看建筑,品民俗。而“临街枕水,粉墙黛瓦”是水乡建筑的共性,我们既然到了乌镇就得看它最有特色的东西。乌镇的建筑特色都集中在镇头的修真观和古戏台上了。所以大家等会第一个景点修真观一定不要错过。观里有景点讲解员给大家讲解,我会大在进去的时候在门口把景点的门票发跟各位。参观完第一景点以后,大家愿意跟我一起游览的就跟我一起,不愿意跟我一起打算自由活动的就可以自由活动了。我们再回到游的介绍上来。俗话说的好:“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我们南京离乌镇估计有个5百里,所以民俗就更加的不同了。而乌镇在民俗方面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赏的平台。镇里设有江南木雕陈列馆,宏泰染坊蓝印花布陈列馆,江南百床馆,民俗馆等多个展馆。等会小王会带大家一一参观。

各位朋友,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乌镇的大图画吧!这些图画,可都是人们一代一代的雕刻下来的,现在,就传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这些图画啊!

各位朋友,站在乌镇的尽头,日出也是十分有特色的。早晨,太阳露出了娃娃脸,十分调皮可爱,慢慢地,慢慢地,太阳越长越大,终于长成了一个成年女性。

各位朋友,今天我们的旅程结束了。祝大家玩得开心,希望下一次还能当你们的导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乌镇东栅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909 字

+ 加入清单

乌镇,中国江南的封面。

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淳朴秀美的水乡风景;风味独特的美食佳肴;缤纷多彩的民俗节日,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亘古不变的生活方式使乌镇成为了东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智慧的传承伴随脉脉书香,在这儿展现一幅迷人的历史画卷。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美丽。

江南百床馆

江南百床馆,是中国第一家专门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馆,座落在乌镇东大街210号,又称赵家厅,面积约1200多平方米,内收数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馆内第一展厅陈列:明·马蹄足大笔管式架子床,采用榫卯结构,造型简洁、朴素,利用榉木的色泽和纹理特点,不事雕琢,多用原木漆,浑然天成;充分展示了明代家具的特点;第二展厅陈列:清· 拔步千工床,被誉为“ 镇馆之宝”,长217公分,深366公分, 高292公分,前后共有四进,此床用工千余,历时3年之多方才雕成,雕刻人物、花卉栩栩如生独具江南清代家具的特色。

这些雕工精美、历史悠久的古床在江南百床馆里可谓目不暇接,它们有的雕工精湛、风格独特,有的装饰华丽、豪华气派,无一不是江南木床中的精品。由衷地感叹中国床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它们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超工艺,对艺术的感悟及对结构造型的丰富想象力。

看百床馆,并不在于穷究其到底能收容下多少数量,而在于细细品味那一张张床上所加载的丰厚历史与生活内涵。或求平安、或求多嗣……当床也能被如此雕琢的时候,人一定是平和与幸福的,这就是古老中国人的心境。细细品味百床馆的每一张床,不仅可以感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同时加载着主人对生活向往与追求。

江南民俗馆

曾是这里的一方富庶,今天他们的居所成就了一段江南生活的记载。这儿展示了晚清至民国时期乌镇民间习俗 。精彩的蜡像塑出了一幕幕的话剧,处处融入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衣俗厅以实物、蜡像、照片等不同手段展示百余年前江南民间穿着习俗,可以从中西合璧的风格中窥视历史的缩影。

节俗厅通过一年不同节气中乌镇人不同的生活习俗:春节拜年、元宵走桥、清明香市、立夏秤人、端午吃粽、水龙大会、天贶晒虫、中元河灯、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冬至祭祖等,生动地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风情长卷。

婚俗厅用蜡像、实物阐述乌镇水乡婚礼整个仪式:下三书,行六礼每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寿俗厅看到的是一幅福禄寿三星图,一对对寿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桌上令郎满目的寿面、寿桃....无不展示子女对老人家的美好祝愿。

三白酒作坊

相传旧时乌镇酿酒业十分发达,明时有酿酒作坊20余家,尤以高公生、顺兴、永盛三家最为著名。现仅存高公生糟坊,原名高公生酱园,始建于明朝初年。所产 “三白酒”以其香气浓郁、酒味醇厚、入口柔绵、回味爽净、余香不绝而名声远扬,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庆典时,浙江巡抚高仲越选中乌镇高公生糟坊生产的三白酒列为贡品,进贡皇室享用。高公生糟坊也由此鸿运发达,数百年来一直风靡江南一带,经久不衰。

糟坊为前店后坊格局。店堂约90平方米,酒作坊占地1300多平方米。日产量约200升,现主要生产三个产品,分别为55℃的三白酒、12℃的白糯米酒以及4℃的甜白酒。这三种酒都是采用传统工艺,经手工酿制而成的。其中三白酒为主打产品。

何谓三白酒?《乌青镇志》上说:“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此酒醇厚清纯、香甜可口,男女老少皆宜饮用。以往农村过春节,就用它来招待客人,在乌镇民间,此酒还有一个别名叫“杜搭酒”。民间有谣“ 猫屎芋艿杜搭酒,客人吃了不肯走”。(有争议)

三白酒以糯米为主要原料,酿制时,首先将糯米浸泡12小时左右,蒸煮成饭,盛在淘箩里以冷水淋凉。再将酒曲饼捣碎,均匀地拌入饭中。而后将饭料倒入酒缸,压平,在中间挖一个 小潭,然后将酒缸加盖密封,并用稻草或棉絮捂实保温。数日后,若缸中间的小潭已蓄满酒浆,即可将凉开水倒入缸中,以淹没饭料为准,再封好缸盖捂实。一周后 开盖,再放入蒸桶进行蒸馏,如此二蒸二酿后,酒便酿成了。已习惯喝瓶装酒的现代人如今已很少能再看到过这样“土气”的酿酒方法了。

置身于公生糟坊巨大的蒸笼边看涓涓佳酿滴落坛中,或在老店长条凳上小酌一番,都是偷得半日闲的快事。

宏源泰染坊

中国的蓝印花布世界闻名,乌镇则是蓝印花布的原产地之一。宏源泰染坊始创于宋元年间,原址在南栅,清光绪迁址于此,系蓝印花布制作基地,也是蓝印花布制品集散中心。 蓝印花布,俗称“ 石灰拷花布 ”、“ 药斑布 ”,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精品,已有上千年的印染历史,传说由一名叫葛洪的农夫为爱妻所创, 以其价廉物美, 一直流行于民间。其原料土布、染料均来自乡村,工艺出自民间,图案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题材不外乎花卉草木,都是农舍旁 、田埂边常见的,亲切、自然、清 新,加之秀气典雅的蓝白二色,具有鲜明的民间和民族特色,在民间工艺美术中一枝独秀。以前,江南一带农村家家户户都使用蓝印花布,窗帘、头巾、围裙、包 袱、被子、台布等都可用它来做。染坊西侧的蓝印花布收藏馆中就展出了许多蓝印花布制品。

至今蓝印花布的印染还遵循着祖辈留下的工艺,从纹样设计、花稿刻制、涂花版、拷花、染色、晒干等,以其纯天然、无污染的特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爱。在宏源 泰染坊,可以看到这些工序的全过程演示,也可以在前面的店铺中带一些蓝印花布的成品回家。对门还有一家蓝印花布原料作坊,有几个老妈妈在轧棉籽、纺纱线、 织棉布,一路看下来,你就知道蓝印花布是怎么织成,清新可爱的花纹是怎么印出来的。

江南木雕陈列馆

这里原是东栅徐家的豪宅,又名百花厅,以其木雕精美而闻名 。它雕梁画栋 ,尤其是门楣窗棂上的人物、飞禽、走兽,通过圆雕、平雕、透雕、镂空雕等表现手法表现得出神入化。如今,它的正室偏屋内更陈列了丰富的中国古代木雕精品器件。

木雕馆里的木雕取材丰富,有“八仙过海 ”、“郭子仪祝寿”等民间传说 ,有“打渔” 、“ 斗蟋蟀”、“ 敲锣打鼓 ”等生活场景 ,也有 “龙凤呈祥” 、“ 松鼠吃葡萄 ” 、“ 梅兰竹菊 ”等传统图样,以古朴的风格,细腻精巧的表现手法,刻画出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其中的郭子仪祝寿骑门雕花大梁长四米 ,宽约40厘米,用整块樟木精雕而成,雕刻着唐中兴名将郭子仪做寿的场面,人物个个神态逼真,栩栩如生,曾有客商出资数十万而欲购不得。

江南木雕陈列馆藏品丰富,可看性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味。细细品味,从中可以领略中国几千年来博大精深的木雕文化,饱览东方文明的一枝奇葩。

余榴樑钱币馆

余榴樑,土生土长的乌镇人,钱币收藏大家,著有《中国花钱》、《中国鉴赏与收藏》、《钱币》、《钱 币漫谈》、《钱币学钢要》、《世界流通铸币》等十多部学术专著。他苦心集藏四十年,拥有世界上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历代钱币近26000余种,其中有金 属流通货币、纸币、花钱等,材质有金、银、铜、铁、锡、铝、铅、锑、陶、镍、纸、竹、骨、琉璃、塑料等15种,上起夏商,下至现代,绵延整整三十个世纪, 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品种之全在全国首屈一指。

钱币馆内分批展出的皆为余先生数十年来收藏之精品,在这所小小的青瓦民居里,钱币就是历史的书籍。走马观花,当可领略浩瀚钱币世界之一二。

文昌阁和夏同善翰林第

立志书院门前河埠上有一幢楼阁,名文昌阁。书院与阁之间,仅隔一条不宽的观前街。旧时读书人到文昌 阁,一般都有下人陪同乘坐小船前来。小船就泊在阁下的河埠边,读书人上楼,下人就在过道两旁的长凳上坐着等候。清末科举废止,文昌阁便成了镇人游玩的地 方,同时由于长期以来造就的中心地位,它又是镇人的新闻传播中心。

立志书院作为茅盾纪念馆的一部分,按原样恢复后,文昌阁也将重现飞檐临波的风姿。

夏同善的翰林第在中市观后街,原是一般的民居,占地不多。夏同善钦点翰林并获赐“翰林第”匾以后,才得以扩展而稍具规模。虽规模不大,但屋宇齐全,经整修后,已成为一处集传统民居和园林为一体的富有人文气息的景观,游人可从中领略清末江南小镇大户人家的生活情味。

整修后的翰林第基本上遵循原来的格局,可分成三部分。

中间部分是主轴线,三间三进。大门前有一对大理石滚墩石,显示出萧家的不同凡响。进门厅的第一道门,可见门楣上有横“顶栋”即5个雕花短木,门槛奇高,跨 越不易,但中间一截可以卸下,称为“德槛” 。平时不开正门,进出有两旁边门。再往里是第三道门,即头墙门,过了此门是一个小小的石板天井。这是第一进。跨过天井是正厅,为第二进。正厅是平厅,梁上 供着珍藏有圣旨诰命的两个大红镂金漆木盒。在后面紧接着的两厢是楼房,靠墙有甬道相连。这种结构别处少见,大概与地基逼仄有关。再往里过二墙门,是三进的 后小楼厅。

东翼二间二进,有灶间、庭院,风格平庸,是下人居处。西翼,与门厅并列的是三间花厅,又称“接官厅”,装饰精美华丽。过花厅,进入一庭院,有假山、水池, 植时花异木,小巧、雅致,煞是可爱,这便是“肖家花园”。再往里,复有正厅和后楼厅,是夏家接待、起居、休闲、读书、娱乐的地方。

夏家和翰林第,是一则“学而优则仕”并因此荣宗耀里的故事,但却是乌镇历史上的事实,更是百姓口中的骄傲。而因江南一带广为流传的”小白菜奇案”,夏同善的翰林第更有了它吸引人的传奇色彩。

立志书院

坐落在茅盾故居的东侧,最初由邑绅严辰于同治四年创建,现在是茅盾纪念馆。它的前身是名震 嘉 、湖的分水书院 ,院址在乌镇北栅分水墩西侧。清咸丰十年,清军与太平军在乌镇交战,分水书院毁于战火。5年后, 严辰等倡议重建分水书院时,因北栅书院旧址实在破败不堪,无法再用,而当时观前街有一幢原太平军项姓武官的住宅被朝廷查封着 。严辰等人看中了这所房产,就联名上书官府 ,要求将之划为书院,并加以扩建 。同治七年,书院建成,因地址变更,屋宇又是全新的 ,严辰就决定不再沿用分水书院的旧名,而是拈出程朱理学家 、乡贤张杨园先生的治学格言“大凡为学先须立志”中的“立志”二字作为新书院的名字,严辰任立志书院山长。

立志书院前起观前街,后至观后街,直落五进 。今天的书院基本保持了当时的面貌 。大门的门楣上嵌着 “ 立志 ”二字 , 两旁的柱联是院名的注解 “ 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 。”进得门来,穿越过道,就见一个小天井,内植桂花树。过天井是讲堂,上悬“有志竟成”匾额,乃浙江布政使杨昌浚所题,两边一副对联是国学大师俞曲园撰 写,云:“分水旧规模,但愿闻风皆立志 ;殳山钟秀杰,定知异日有成材 。”讲堂后面隔一栽植花草的大天井,为教学楼 ;另“籋云楼”,为钱法成所题 。籋有“ 钳 ”义,“ 籋云 ”可作“拿云”、“凌云”解,它与“立志”互为呼应,寓意显然。第三进是平房,作厨房用。立志书院将最后面一进平房辟为张扬园祠(同治九年建造),学生多 时也曾作过书院的院舍。

今天的立志书院已布置成为茅盾纪念馆,通过文字及图片向我们介绍一代文豪的光辉一生。

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是革命文学家茅盾(沈雁冰)祖辈居住的老屋,始建于十九世纪中叶,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为清代江南民居 。茅盾自1896年7月4日诞生至1920xx年春离乡求学 ,在此生活了十三个春秋,以后数十年仍联系不绝 。

茅盾故居有茅盾1934年亲自设计翻修的书斋、手植的天竹 、棕榈。1982年列为省级文保单位,1983年8月筹备修复,1985年7月落成开放,1988年1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放后相继增扩附属 用房和陈列馆,现总建筑面积1731.5平方米,1994年8月更名为桐乡市茅盾纪念馆,设《茅盾故乡乌镇》、《茅盾走过的道路》、《茅盾故居(复原)》 三个基本陈列室。

茅盾故居连同修真观戏台、唐代银杏、昭明书屋等文物及乌镇的水乡风情 ,融汇成一部生动的茅盾研究活辞典。是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嘉兴市红色长廊青少年教育基地和桐乡市中学生校外德育基地。

修真观

修真观在乌镇中市。北宋咸平元年(998年),道士张洞明在此结庐, 修真得道,乃创建“修真观”。观成,有青鸾飞临 ,翔跃于修真观上空 ,镇人以为神奇,争来观看,一时间 ,修真观名气大增 。自古以来,修真观与苏州玄妙观、濮院翔云观并称江南三大道观,地位极为崇高。

据有关资料记载,初建时的修真观有三大殿,前为元武殿,中乃三清阁,后是轩辕坛。后来屡有修扩,亦屡经兴废。元末,朱元障的军队与张士诚在乌镇展开决战, 修真观被毁,明朝洪武年间修复;天顺年间(或云成化三年),住持邱玉岩重建;清康熙十五年 ,道士徐绎铭应召入都,得到裕亲王的青睐,赐题“ 修真观 ”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在中殿东偏建玉皇阁;康熙六十一年(1720xx年)改元武殿为东岳殿;乾隆十四年(1749年),增建山门和戏台。至 此,修真观格局基本完成。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在乌镇与清军搏杀,修真观又遭毁坏,仅存东偏两殿;同治四年(1865年),里人吴学浚集资重建 大殿、山门、戏台、玉皇阁和旁月楼等,并增设瘟元帅殿,顿复旧观;光绪十一年(1885年),又于前殿东侧建财神殿和城隍殿,费用由布业捐助;民国20xx年 (1933年),吴学浚的孙子吴斯美捐资重修。解放后,修真观多有坍损,并在很长一段时期被移作他用而被拆除 。为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政府已拨出专款,继整修戏台后,又将修真观按历史原貌修复,令人惊奇的是,在修复过程中,出土了一对巨石“门当”,经鉴定为该观旧 物,盛世出土,当为美谈。

如今的修真观共设三进,一进为山门,二进是东岳大殿,三进为玉皇阁;两边分设十殿阎王、瘟元帅、财神等配殿;山门前的广场也依旧开阔宏畅。修真观的山门正门上方挂有一特大算盘,下方书对联一副:人有千算,天则一算,极具警世意味。

修真观广场系以石板垒筑而成,地势开阔,位处镇中,广场上还设有长廊石座,是镇人迎庙会、看神戏、唠家常、曝日头的绝佳所在。广场曾是乌镇的集市中心,现 在则成了开展大型活动的首选之地 。至今已举办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江南水乡特种邮票首发式、第一届中国·乌镇香市开幕式、乌镇武术迎中秋专场表演、海外华人乌镇中秋赏月等大型活 动,成了古镇新的文化娱乐中心。

古戏台

修真观戏台是道观的附属建筑,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与修真观一样屡遭毁损,但1920xx年 的那次修缮后,便一直保持到今天。戏台占地204平方米,北隔观前街与修真观相对 ,南临东市河 ,东倚兴华桥 。戏台为歇山式屋顶,飞檐翘角 ,庄重中透着秀逸 。梁柱之间的雀替均为精致的木雕,艺术价值极高。台为两层,底层用砖石围砌 ,进出有边门和前门。边门通河埠,底层后部有小梯通楼台,亦可通过翻板门从河埠下到船里。楼台分前后两部分,后部是化妆室,雕花矮窗,宽敞明亮;前部是戏 台,正对广场。

旧时戏台两边的台柱都有对联,这个戏台也有一副:“锣鼓一场,唤醒人间春梦;宫商两音,传来天上神仙。”正中上方悬一横额“以古为鉴”。昔日,正月初五的 迎财神会、三月廿八迎东岳庙会、五月十五迎瘟元帅会等,都要在戏台演神戏,招待修真观中的诸神。平时,还演出一些“罚戏”。罚戏是乌镇传统的一种解决纠纷 的方法,凡有人损害公益犯了众怒的话,当事人得出钱请戏班子在神前演戏,以示忏悔。

1937年,上海救亡二团来乌镇宣传抗日,在戏台演出了当时很著名的话报剧《放下你的鞭子》。

现在,戏台已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景象,每天早上10时起到下午16:30时,都有演出,演的是桐乡花鼓戏(桐乡的地方戏)。

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戏影人生、土电影,起源于北宋时的北方,南宋时传到江南一带。在江南已有800多年的历 史,乌镇皮影戏属南派。至抗战前后,乌镇尚有12个皮影戏班子,走乡串镇,演出颇多。解放后随着电影的发展而日趋减少,至文革中完全停止,大量的道具也在 “破四旧”中被付之一炬。

皮影戏是利用各色可活动的牛皮或羊皮制成的造型,在强光的投射下,通过表演者娴熟的技艺,利用影幕向观众展示各色剧目,可称得上是中国特有的卡通片。皮影 戏表演所需的半透明造型都是用手工绘成,极为精美,各人物关节处以线缀连 ,可自由活动,演出时再配以鼓、锣、二胡、京胡、锁、呐、长笛等乐器伴奏,便形成了一出出脍炙人口的传统剧目,有《英烈传》、《闹天宫》、《康王渡江》、 《徐达打虎》、《孙悟空大战牛魔王》等。

如今皮影戏已随着乌镇旅游业的发展,又焕发了青春,乌镇皮影戏馆仍在日日演出,并走入了人民大会堂,走出了国门,先后受邀请去韩国、日本、新加坡、德国等 国家表演,以其独有的民族魅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喜爱。皮影戏馆里收留下也许不仅仅是老艺人对过去的一往情深,更是一种原生态生活的回归与渴望。

汇源当铺和访卢阁

乌镇中市的常丰街是一条传统商铺街。其中有一家叫汇源当的当铺,在应家桥和南花桥之间,五开间的门面,楼上楼下,高高的柜台(高1.8米),煞是气派。

典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南朝。最初是受百家施舍、收入丰厚的寺庙把多余的资金以抵押方式向民间出借的行为。这种借款方式使借款人蒙受高利息 的损失,但对社会有融通资金的作用,可救人一时之急。渐渐的,这种融资方式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清雍正朝规定,典当行开业前应领取“ 当帖 ”,因帖上印有龙的图案和花纹,故俗称龙票。一般来说,商业发达的地方,典当行也特别盛行。

访卢阁在乌镇中市应家桥南堍,背倚车溪市河,面向中市大街,俯临东市河,阁上可遥望观前街风情世态。访卢阁是旧时乌镇最好的茶馆,如今已是游客必到的一处胜景了。

此阁的名字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镇人卢仝开着一爿小茶馆。一天,他听说太湖边的山岗上有不少茶叶树,就前往采摘。但他不熟悉茶树,正在山上胡乱寻走时,发 现一位长者倒在路上,身上还背着一只竹篓 。他赶紧施救,掐那人的人中,终于将老人弄醒了,老人有气无力的指着竹篓里的树叶,做了个抓和吃的手势。卢仝领会了他的意思,把竹篓里的树叶塞进老人的嘴 里,老人慢慢地咀嚼这些树叶,不一会儿,便完全清醒了。

原来老人就是《茶经》的作者---陆羽,因误尝有毒的树叶,昏倒在地。幸亏遇到卢仝,给他吃了解毒的茶叶,才得以脱险。两人因此结为至交,陆羽教给卢仝不 少关于茶叶、茶道的知识和炮制方法,并帮助采了不少清心舒气的茶叶,卢仝回家后,如法炮制了清心茶,功效的确不一般,睡眼惺忪的人喝了后神清气爽,心有烦 闷的人喝了顿感郁闷全消,做工乏力的人喝了后立马精力充沛……消息不胫而走,卢仝的茶馆整日茶客满座。卢仝不得不扩大店面,但总得有个叫得响的名字,卢仝 可犯愁了。又一日,陆羽前来乌镇拜访卢仝,给卢仝不少制茶的新方法。陆羽走后,一日,茶客们又议论起茶馆的名字。其中一位忽然高叫:“有了,陆羽是茶圣, 来访问卢仝,很是难得。这茶馆就叫“访卢阁”,如何?”卢仝想,自己的好运全是陆羽给带来的,这个名字倒也有纪念意义,就将茶馆起名“访卢阁”。

乌镇是两省三府七县交界地,是周围地区的商业中心 。明末清初,乌镇东南西北四栅连成一片,“ 民物藩阜,第宅园池盛于他镇”。乌镇典当行最多时达13家,太平天国前还有7家。 在太平军和清军的交战中,乌镇的西栅、北栅受灾严重,到处断垣残壁。民国初年,乌镇经济稍有复苏,典当行也死灰复燃,恢复到5家,它们是东栅葆昌当、南栅 宝生当、西栅丰泰当、北栅淳泰当和中市汇源当。2O世纪二三十年代,前四家或因亏损,或因湖匪洗劫,或因民生凋敝,市场萧条,相继关门。到 1931年,只有汇源当还支撑着,到日寇入侵时期,典物也只出不进,不久即告停业。

自汇源当关门大吉,乌镇典当行的历史划上了句号。如今存留的当铺成了旧中国时金融业的一个缩影,二扇斑驳的铁门后留下了太多悲怆与凝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有关浙江乌镇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3787 字

+ 加入清单

乌镇浙江的一个水乡古镇,也是一代文豪茅盾先生的故乡。据谭家湾古文化遗址的考证证明,大约在6020xx年前,乌镇的先民就在这一带繁衍生息了。那一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

唐时,乌镇就隶属苏州府。唐咸通十三年(872)的《索靖明王庙碑》首次出现“乌镇”的称呼。乌镇称“镇”的历史可能从此开始。乌镇为何称为乌镇呢?原因有很多,最为真实的原因是乌镇的土地十分肥沃,色泽较黑且地势比周围高,所以古时叫做“乌墩”。之后唐代是正式建镇,所以称为乌镇。乌镇的建镇史有1200多年了,京杭运河穿镇而过,历史上曾以河为界分为乌、青两镇。河西为乌镇隶属于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隶属于嘉兴府桐乡县,至直1950年乌青两镇才正式合并,统称为乌镇,属桐乡县,隶嘉兴,到这天。

1991年,乌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于20xx年1月1日正式开放的,现已被评为国际四A级风景区,全国20个黄金周预报景点之一。虽然开发较晚,但起步较高,保存得十分完整,整个开发过程坚持了“以旧修旧、整旧如故”的原则。此刻景区里面依然有老百姓居住,并没有因为旅游开发而把他们全部搬走,他们原先怎样生活此刻几乎仍然怎样生活,乌镇也因此悠然自得原汁原味,是生活着的古镇!

此刻我们看到的这条小河名为东市河,水深有3米,是活水,连通京杭运河。河对岸的古民居里此刻还有老百姓居住的,所以乌镇是一个真正的活着的水乡古镇。

在这边不远处能够看到一座十分有特色的石板桥――逢源双桥。跟一个成词结合起来就是说左右逢源的意思了,还能够看到在这座桥上方有一个廊棚,所以也称为廊桥,桥的下方还有一排水栅栏,在当时这排水栅栏相当于一座水城门的作用。

过桥以后,首先来到的是财神湾,原先这不叫财神湾,而叫转船湾,乌镇的水系比较特殊,呈“十”字型,越到栅头河道越窄,船只也不易掉头,所以当地人就在这儿开塘挖河造了一个能转船的地方,同时为了区别于其它的地方的转船湾,便借用前面的财神堂命名为财神湾。

回过头能够看到的是一家叫“香山堂”的老药店,它的规模虽然小于杭州的胡庆馀堂,但也有12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由宁波药商陆庆馀建立的,并由他的孙子陆渠清将药店搬到那里,在柜台四周约有300多只药材柜。

看完药店之后往前走,接下来看到的就是刚才所说的财神堂了,在乌镇历来都有接五路的习俗,所谓接五路就是接五路财神,东南西北中各有一位,而这一位财神就是东路的文财神比干,比干是商朝的一位丞相,他为官正直,对君王忠心不二,直到之后自我的心都掏给了商纣王,当时百姓为此很敬重比干,个性是一些商人,他们认为做生意就就应诚心诚意,象比干一样,所以比干奉为财神。

此刻我们所走的这条街叫东大街,全长1300米,走的都是旧石板路,两旁都是古民居,整条街上还居住着350多户人家有将近1000的人口。望过去十分整齐干净,因为开发时把所有的三线两管全都下地了,此刻两旁人家家里都是有水也有电的,并家家户户帮他们装好了抽水马桶,污水也不排到旁边的河里了,因此旅游的开发也改善了必须的居住环境

江南百床馆

这天要带大家去看的却是乌镇的江南百床馆,顾名思义就是从江浙一带收集过来的各式各样的古床。这个老宅子是当地姓赵的一个大户人家,七进深的一个老宅子。为什么要带大家去看这个呢?因为床最能反映当地生活中一些最真实最细腻的想法。古人认为人的生命有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过的,所以中国人对床的要求一向是十分考究的。但据说中国人最初的是时候是没有床的概念的,他们白天工作,晚上在地上铺上一张草席就能够了。这叫席地而坐。在往后就有床了,从战国出土的木漆床能够看出那时候的比较矮,20公分左右,而且很宽,这时床的功能其实不仅仅仅是睡觉,它还能够供人娱乐,以及谈论国家大事。有个成语叫促膝长谈指的就是符坚和王猛坐站床上膝盖碰着膝盖谈论国家大事。首先我们看到的第一张床是我们这个展览馆当中年代最久的一张床:明,马蹄足大笔管式架子床,至少有420xx年历史了,明式家具简洁大方,用料讲究,整张床都是用黄榉木所做的。之后我们住里进,里面有一张是百床馆中的镇馆之宝,拔步千工床。

在这看到的是清,拔步千工床,为什么说是千工床呢?就是指一天一工,一千工是指一个木匠需要一千天,也就是三年时光了。雕刻之精致也谓之巧夺天工。此床共雕刻了106人物,古时以108为吉祥数字,而且此床为新婚床,加上一对新婚夫妻刚巧凑足108,亦是吉祥如意的象征了,此床占地面积达六个多平方,共有四进深,第一进是换鞋处,第二进是更衣室,第三进是放马桶箱的,在古代称它为子孙桶,就是此刻家里的卫生间了。最后一进是主人睡觉休息时所用的,设备这齐全相当于此刻的套房。在这床上最有特点的地方就是悬挂在空中的那块木牌了,我们能够猜一下这牌子,是干什么用的?有人说是闲人请勿打扰是意思,您还别说到之后还真有那么点意思。但最主要的作用不是这个,据说最早的时候木匠是不做床的,做床要折寿行话叫:“宁上一根梁,不做一张床”那么怎样才能不折寿呢?有一个变通的方法,就是在做完床以后我不卖个你,当礼物送给你,刻上一块牌子,上方写一些吉祥如意的话:如百年好合之类,主人也不给工钱,包个红包,据说这样就不会折寿了。床四周的木板能够抽掉,冬暖夏凉,设计十分精巧。

看完千工床再往里走,在这一进能够看到的是三张风格一样的床,是属于中西合璧的,在床两边还有两个罗马柱是西式的,在床挂落上有牡丹花,牡丹花在中国的古代是国花代表富贵,还有葡萄和双喜,葡萄是多子多孙,多子多福;双喜是中国人结婚时用的代表喜庆。也就是说这床也是当是时结婚时所用的喜床,而这床是民国初留下来的,材料是红木做成的。

那刚才我们看的大部分都是双人床,接下来往里走能够看一下两张小姐床。首先我们看一下,近代的雕花人字匾架子床,它是以前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所睡的,虽然是小姐床,但是这张床上它所雕的大部分都是武将的图案,能够说这位小姑娘她是不爱红妆爱武妆,是属于花木兰这一型的,而且她的志向也是十分高,抬头能够看到有两行字,“双手要捞天边月,一石击破心底天”。在这张床上还雕刻了蝙蝠的图案,蝙蝠代表了多福,威武的狮子还起到了避邪的作用。旁边是清代的小姐床,这张小姐床的颜色比较亮丽是红颜色,这是一种比较珍贵的银子漆,床上的人物都是镀金的。

此刻我们看到的是藤榻,也能够称之为“罗汉床”,它就像此刻人们家里的沙发,能够在上方喝茶,下棋,聊天,抽烟等等,你看它还配有床几,根据需要可拿下来也能够放上去的。在“罗汉床”的对面我们还能够看到这两张姐妹床,它们之所以被称为姐妹床并非是指姐姐妹妹睡的,而是由于这两张床是我们当地同一个木匠师傅制作的,风格和款式差不多,把它们放在一齐展出所以命名为“姐妹”床。你看中间“鸾凤和鸣”四个字不就是代表了夫妻恩爱吗?

江南民俗馆

接下来我们进入了另外一户人家金家厅,在那里展出的是有关于乌镇当地的民俗民风.首先我要参观的是衣俗厅,有关于民国三四十年代的江南一带的人物的穿着。在这个橱窗中我们看到的男女的穿着是当时那个年代较为普遍的,女子穿着以旗袍为主,而男子则穿上长衫,礼帽配西裤、皮鞋,这也是当时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表现吧。在这边的这个场景中我们看到的四个人,从衣着服饰可来决定其身份,里面坐着的是账房先生,淡色短衫长裤的是当时的文人或小商人的穿着打扮,而头戴乌毡帽的则是劳动者,蓝色长衫的则是伙计的形象。在我们身后的这个橱窗中看到的是民国时期的西服,学生装及中山装。学生装是由西服演变而来,也是日本制服的改良,简便不用戴领带。中山装是由学生装演变而来的,民国20xx年由国民党政府定为国家制服。四个口袋,分别代表“四维”:礼、义、廉、耻。袖口上三个扣子表示国民党三民主义:民主、民权、民生。再往边上过来看到的历史照片是茅盾和家人穿着的介绍,从服饰来看,茅盾也是出生于小康家庭的书香门第,待会我们会去茅盾纪念馆和故居参观;再这边看到的是三十年代的妇女时装;边上橱窗中看到的是清代汉族女子的穿着袄裙及满人所穿的旗袍,旗袍也是旗女之袍的简称。到了民国时期,旗袍也已

经西化了,线条趋向于全身的裁剪了。

此刻我们进入的是岁俗厅,这是当地人每年的正月接财神的一个仪式,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按说接五路就应是在初五,为什么又说在初四晚上?原先,初五日是正日,由于大家求利心切,都想自我比人家早一点接到财神,于是时光就一点点提前了,甚至提前到初四的早晨。这样当然不贴合规矩,之后就由长者出面,规定初四晚上一齐行动。

初四日下午三点,接五路仪式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明白晚上九十点钟结束。先是摆案桌,一般用两张八仙桌拼起来即可,讲究的要三张,外加半张,俗称三桌半。头桌是水果,用到的有甘庶、桔子、苹果、寓意了财路广阔,生活甜甜蜜蜜节节高高;二桌是糕点、菱角,代表了称心如意,高升、常青,财源广进;三桌是三牲,猪头、雄鸡、鲤鱼。半桌是饭、面、菜,一碗路头饭中插一根大葱,葱管内插一株千年红,寓意兴冲冲、年年红。但是整个仪式最个性的是中间吊起的这条鱼,这鱼当地人在接完财神后要放生,放生的鱼就是代表了年年有余。接五路务必主人带上香烛分别到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的财神堂曲接请,每接来一路财神,就在门前染坊一串百子炮,全部结完后,主人和伙计依次向财神礼拜,拜后将原供桌上的马幛火化,表示恭送财神,仪式才算是结束了。

看过了当地人接财神的展厅后,此刻我们来到的是节俗厅,中间的是斋月堂。每逢八月十五中秋节,当地人都要祭拜月神,祈求全家子孙团圆。两边是江浙一带的风俗习惯:贺岁拜年、元宵走桥、清明踏青、立夏称人、端午粽子、分龙彩雨、天贶晒虫、中元河灯、中秋赏月、重九登高、冬至祭祖、腊月小更。

此刻我们看到的这个展厅比较喜庆了,是乌镇人以前结婚的仪式。展示了民国年间新婚夫妻拜天地的情景。中间是个喜堂,供奉了送子观音像,观音前面所放的是:红枣、花生、桂圆和荔枝,象征着早生贵子。这两位身着大红喜服的就是新郎新娘了,新娘旁边所站的就是能说会道的媒婆了,新郎身后的胡须长长的老先生则是主婚人司仪了。坐着的两位是新郎的父母高堂,按男左女右坐在那里。民间的婚嫁风俗向来很讲究,在司仪的主持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乃夫妻交拜。行礼之后,用两家各出一条的红绸带结成同心花球式的牵巾,新郎新娘各牵一头,新郎应对新娘倒行将新娘缓缓牵入洞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中国传统婚姻的一般原则,先由媒人传言,再由父母决定,当事人往往对自我的婚姻没有直接表示意见的权利,因此二人未曾认识,新娘头上的红盖头是最后入洞房后新郎所去揭开的,当然不可直接用手,得手持一杆搁在如意之上的称,挑去红盖头,喻意为“称心如意”!屋子右边所放是以前新娘子出嫁时的嫁妆了,有子孙桶、漆盒、绸盒、樟木箱、澡盆、饭篮等,对面还有以前女孩子出嫁时坐的花轿,因为传统的婚育观念女孩子十五、六岁就出嫁了,而且南方的姑娘长得娇小玲珑,所以花轿很小,四人抬的。另外还有三个条箱

,用于放丝绵被的。乌镇的女孩子出嫁时,连被子一并都要嫁入男方家的。

最后一个展厅就是寿俗厅了,由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比较强,祝寿讲究做九不做十,也就是说逢九做比较隆重。六十大寿是在五十九岁时做的,中间桌子上摆放的是做寿用到的东西,三尺三的长寿面,取其长长久久之意,还有乌镇特色糕点定胜糕。正堂中供奉了福、禄、寿三星。两旁分别挂有百福,百寿图和麻姑献寿等图案。

高公生酒坊

走过传统居民区,之后便来到了传统作坊区。

乌镇特产很多,除杭白菊、姑嫂饼外,还有三白酒也是其中之一。古时民间的作坊大都以前店后坊的格局布置。之后请大家随我往里走。

乌镇的三白酒历史悠久,早在朱元璋登基做皇帝时,就有浙江的官员把三白酒进献给朱元璋。他喝过之后大加赞赏,封为贡酒。从此三白酒的作坊就开始兴旺发达起来。但是直到清朝同治20xx年(1872年),向工部申请,朝廷才颁发公文。从此,高公生糟坊正式挂牌营业。

之所以称它为三白酒,是因它的原料所命名的。白米、白面、白水。即由糯米、小麦和地下深井水经过二次发酵、二次蒸馏所酿制而成的粮食白酒。酒精度55度。

三白酒制作方法复杂,大致如下:

先把糯米放在大缸中加水浸泡,一般需要十二小时,然后用木桶装上糯米蒸熟(约半个小时)。蒸熟后用冷水淋凉,倒入大缸中,拌入酒曲粉。每缸中大约放入四桶,然后把饭压紧,在中间挖一个小洞,盖上盖子进行发酵,二、三天后,在小洞中有酒浆溢出,此时前发酵已经完成。

前期发酵完成后,在缸里加水至缸口,同时再倒入一桶刚蒸熟的饭,密封进行主发酵。一个星期后进行开耙,用木耙把发酵过的米饭上下搅拌均匀,去除二氧化碳,再密封继续发酵。48小时后把缸里的酒酿装入酒坛进行后期发酵。四、五个月后进行压榨,把酒糟和酒水分开,其酒水放入蒸馏箱。架上铁架,上方铺上小麦粉和糯米进行蒸馏。出来的酒分为酒头、酒中、酒尾。然后去头掐尾,酒头和酒尾放开,与下次压榨出来的酒水一齐再蒸馏,即所谓的二次蒸馏酒,也就是55度的三白酒!那么了解了三白酒的酿制原理,之后就来品尝一下当地的特产――三白酒!

据说,三白酒的来历与一个孝子有关。这位孝子在帮别人家做工时,雇主给了他两只粽子当点心。他舍不得一个人吃,想留给母亲吃,就将粽子藏在一个老树洞里,并顺手扯了一把草遮住洞口。之后天突然降下大雨,孝子走得匆忙,忘了取粽子,等再想起来取时,粽子已经被雨水草汁浸成软呼呼的了。也实在太穷了,孝子还把这两只软呼呼的粽子拿回家给母亲吃。没有想到外壳剥掉后,立刻散发出阵阵香气,味道出奇的好,母亲忙问究竟,儿子答说上方盖了一层草云云。原先这是一种能使米食发酵的酒药草。以后,母子两就用这种草和面做成曲饼,酿制甜白酒。慢慢地,这种做酒方法酒流传开来。

蓝印花布作坊

各位领导,前面就是蓝印花布作坊。走进这扇古老的木门,这儿是一个天井,也是晾布匹的地方。蓝印花布始于后晋,发展于宋元,鼎盛于明清。旧时,我们乌镇一带染坊遍布,最多时有十几家之多。可见当时这个印染业在乌镇是十分兴旺的。

由于蓝印花布特殊的原料及工艺,我们也将它俗称“石灰拷花布”或“药斑布”。走进这个在展厅,再看这旁边这些橱窗中,陈列了不少明清时的衣服,布料,蚊帐,头巾等物品一些现代工艺的制品“清明上河图”,“世纪上海”等。在那里您还能目睹到许多明清时,和更早的制作蓝印花布的工具。比如在古书《二仪实录》里讲到的夹缬板,就是最古老的印染工具。

看过展厅,让我们到边上这间小屋,参观一下上浆和拷花工艺。这道工序是制作蓝印花布十分重要的步骤。就是用事先刻好的花版,平放在上好浆的白布上,均匀地刷上调和好的石灰粉和黄豆粉。为什么要刷上这两种粉?因为石灰粉能够起防染作用,也就是说拷上石灰粉的地方是染不上颜色的。而黄豆粉有较强的粘性,能够把石灰粉牢牢地固定在布上。上好浆在那里面晾一星期左右,再拿到隔壁的染坊去染色。

一进染坊,一股焦味扑面而来。在这大染窑下是用暗火烧砻糠的。使染窑持续必须的温度。像它的制作染料是用板蓝根的叶子,根能够治感冒的。一般蓝印花布要经过反复七八次之多。最后再把浆刮掉,有浆的地方就是白颜色的,而其它地方是蓝颜色了。在这染窑中央有一根毛竹是空心的,就是烟囱。在这染坊中,柱子,烟囱上都贴着一张红纸,这就是吉祥如意纸,上方绘着梅葛二仙的画像。相传这蓝印花布是他们的发明的。所以旧的江南,几乎每家染坊都供着葛洪,梅福画像,奉他们为行业的祖业。

传统作坊区

走过仁义桥,此刻所到的是传统作坊区。这边有各式各样的民间传统工艺,当地的老百姓所开的各种小作坊集聚一齐也是煞有特色的。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家姑嫂饼作坊。姑嫂饼是乌镇的传统名点,据考察,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姑嫂饼味道鲜美,油而不腻,酥而不散,又香又糯,甜中带咸。这种充满乡土气息的糕点价廉物美,是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有一首民谣这样赞美姑嫂饼:

姑嫂一条心,同做小酥饼。

白糖加椒盐,又糯又香甜。

那么这种饼为什么叫“姑嫂饼”呢?它又是怎样来的呢?

据说很久以前,乌镇有一家小糕饼店,是一户姓方的人家开的。起先,他们只是从大作坊里批一些糕饼来卖,之后,他们生下一男一女,靠这小本买卖难以糊口了,于是,夫妻俩想学酥糖来卖。他们仿造酥糖的配料,用炒过的面粉,熬过的白糖,去壳的芝麻,煎熟的猪油等细心的拌匀,蒸熟,然后用模具制成一个个小酥饼。由于用料考究,制作精良,他们的酥饼生意越做越好,财源茂盛,镇上的同行十分眼红。为了保住自我的财源,夫妻俩对酥躺的制作方法严格保密,他们夫妻俩亲手配料,自家人动手制作,工具不外借,技术只传儿子、媳妇,不传女儿,因为女儿将来要出嫁,制饼方法就会传出去了。眼见得嫂嫂得到密传,他家女儿心中不服气。有一次,嫂嫂正在做酥糖,女儿骗嫂嫂说姆妈叫她有事,嫂嫂一走开,她急忙到灶间抓了一把盐,拌在嫂嫂制作的那堆粉料里。她想,这样,嫂嫂做的酥饼味道肯定不好,必须卖不出去,出出自我心里那口气。哪里明白,这次她嫂嫂配料做出来的小酥饼销路个性好,个个赞不绝口。店主人二丈金刚摸不着头脑,等她弄明白是自我女儿捣的鬼后,灵机一动,借题发挥,说这种饼是他家姑娘阿嫂合作配制而成的,并且,将甜中带咸,香味独特的小酥饼命名为“姑嫂饼”了。

这一来,小酥饼的名气居然传遍了江、浙一带,也是我们乌镇的传统糕饼。您在那里不仅仅能够观看其整个制作过程、品尝姑嫂饼的风味,而且还能够戴上一次性手套亲手做几个呢?

之后我们来到的是一家木雕坊,里面有木雕师傅现场雕刻。东阳木雕名声远播,为浙江的三雕之一,一件件精美的木雕作品伴随着淡淡的木香,给人一种传统、朴素的美。

旁边热气腾腾的是乌镇的青团了,它是用南瓜的叶子揉着米粉做成的,中间包着豆沙的陷,感觉但是十分诱人的噢!

再看这儿的竹器坊,制作的都是老百姓家里常用的一些居家用品和小工艺品,有竹篮子、针线箩、杯垫、首饰盒、斗笠等等,质朴清新。安置在现代的居室里也是很有意味的。如果您有充裕的时光,不妨指定或设计一个物品现场制作,这但是挺有好处的噢!

在回味坊的旁边就是竹艺斋了,浙江盛产竹子,这边的竹刻和竹根雕都是师傅根据竹子本身的特点因才制宜,精心设计而成的,所以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看!那里面还有不少师傅的得意之作呢?

这是一间制作湖笔的小作坊。湖州是“湖笔”的发源地,在历史上乌镇曾一度隶属于湖州府乌程县。湖笔始创于公元前二百多年,历经两千年制作的改善和完善,构成了独特的民间手工制笔工艺传统。它采用山羊、鸡狼、山兔等兽毛为原料,经过手工七十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色,毫性钢柔相济,书写得心应手,是为“毛颖”之冠。如果您喜欢书法绘画的话,相信您必须能在那里找到一支称心如意的笔。

来到这边还有很多各式作坊,如:真丝手绘的作坊,制作铜器的作坊,还有工艺车木和磨制梳子的作坊等。除此之外,您看还有刨老烟丝和纳布鞋的作坊呢!在这,想必您对乌镇的传统手工艺已经有所了解了吧!它们也是民间文化折射的璀璨的光芒噢!

江南木雕馆

各位领导接下来我们要来到的是江南木雕馆。进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对紫黑色的木柱,图案分别是龙与凤,取龙凤呈祥之意。这类柱子在古代被称为仪式柱,它主要的作用在于装饰性。旧时,家中若有红白喜事,正厅之上都要悬挂中堂,这对柱子便是置于中堂两侧。由于柱子价值极高,一般人家都是在需要时才去租用,用完即还。

走过天井看到的院落当地人称为百花厅。长窗,牛腿、挑头、垂柱、月梁等等,到处是精美的花纹,称它为百花厅是毫不夸张的。廊前的牛腿上是圆雕的明暗八仙。垂柱上的莲花、牡丹、芍药、菊花及四只花篮更是美仑美奂,可谓是木雕工艺中的精品。厅中陈列的是一根巨大的掮梁。原是一祠堂中的旧物,用一根四米多长的香樟木雕刻而成。所刻图案是郭子仪拜寿时的全家福。郭子仪是唐玄宗时的大将,曾率兵平定了“安史之乱”。上方雕刻了郭子仪、郭夫人、七子八胥及四名丫环,三位同朝大臣等二十四人。

跨过一进院子又是三间厅堂,厅中最显眼的是两根异常粗大的刻花柱子。这两根柱子直径1。5米,需三人才能合抱。两根柱子上,一面上方刻有一威武的狮子,下端则是一女孩。另一面,上端是一男孩,下方则是一高大的大象。这柱子显然不属于江南木雕,是属于东南亚一带的图腾柱,一般是立于大型寺庙之前,其作用类似于中国的石狮子。据说,此柱可能来自于徐州一带,据载,在古代中国,时常有民族大迁徙,明末时,有一少数民族从南方往北迁徙过程中,保留了古老的本民族传统风俗,并与当地人格格不入。这两根柱子便是该族原始图腾柱,是丰收与兴旺的象征。在回过头能够看到的是天花板,我们是看它的贴粘技术,不是看它的雕刻技术,是雕刻好以后贴粘上去的,当中的牡丹花是中国古代的国花代表了富贵,两边还雕刻了凤,凤穿牡丹代表了大富大贵了。在两边的橱窗里还展出的是由沈墨宁先生个人收藏的清朝初与清朝末之间的木雕作品。看完以后我们能够往旁边的过道出去。

余榴梁钱币馆

走过东大街,我们将要参观的下一个景点,被誉为“江南有钱人”的余榴梁先生的钱币馆。

余榴梁1942年出生于乌镇,此刻上海定居,40年中他收藏了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钱币25000多种,其中金属币21000多种,纸币3000多种,花钱1100多种,他的家犹如一座“万国银行”。余先生与钱币结下如此深厚的渊源,其实与他当时所学的专业是大有关系。1960年当时18岁的他进入了上海江南造船厂,在厂内开办的铸造专业技校学习后,他便渐渐对钱币收藏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在以后40年的收藏生涯中,他不仅仅收藏钱币而且也研究钱币,成为了钱币收藏界的佼佼者。近年被评为“全国十佳收藏家”之一。

展厅所陈列的是中国花钱,即古时的纪念币,在收藏过程中,他不仅仅深入阅读在研究有关钱币方面的著作,还广泛阅读历史和文学书籍。收藏、阅读、研究三结合,使他的理论水平大大提高,先后撰写论文500多篇,专著10多部,其中《中国花钱》是我国第一本“花钱”专集,弥补了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

在这展出有一枚是古钱。,十分珍贵,南宋时期的大宋河山,是开炉钱中的一种。开炉钱是指历代钱局在正式铸造前,先精工铸制一批带有纪念性质的钱币。发行数量相当少,江南地区偶而有所发现,但从来没有批量发现。据传“大宋河山”当时存世仅五枚,其它四枚或早已流落国外,或湮灭不知所终。

在橱壁上所展示的是民国时期军阀割据的纸币,省内内部发行所用,出省就毫无价值,相当于地方粮票的作用。其中有一张面额最大的纸币,新疆银行发行的六千万元,但当时只可换来一个大饼,可叹民国时期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当然,余先生的货币总价值达360多万元。因此亦被称为“江南有钱人”。

茅盾故居

乌镇的名人很多,茅盾先生当属首位。

接下来我们要来到的是茅盾故居了。茅盾故居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是立志书院,另一个是故居了。茅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文艺理论家、文学翻译家。他以创造进步文化为已任,辛勤笔耕60余年,为祖国留下了1000多万字的不朽作品。作为文学工作者,为我国现代文学的繁荣作出了卓越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被任命为文化部长。茅盾在1896年7月4日出生在乌镇的,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小名燕昌。少年时期的茅盾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而且尤善作文。这首先得归于他的母亲。茅盾5岁时,母亲就开始向他教授当时上海澄衷学堂的《字课图说》和从《正蒙必读》中抄下来的《天文歌略》,还有一本历史读物《史鉴节要》,也激发了他对文学的热情。茅盾的中学是在湖州、嘉兴、杭州念的,在1920xx年茅盾考入北京大学,1920xx年,毕业后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复游历日本,尽管行踪杳远,却始终与故乡持续着较亲密的关系。在文学创作中,茅盾屡屡发乌镇作小说的故事,甚至到了不肯割爱的程度。在《子夜》、《林家铺子》、《多角关系》、《霜叶红似二月花》、《春蚕》、《秋收》、《残冬》等小说中,我们都能够看到乌镇的影子,读到乌镇的方言,闻到乌镇的气息。

首先进来的是立志书院,坐落在茅盾故居的东侧,最初由邑绅严辰于同治四年(1865)建立。立志书院前起观前街,后至观后街,直落五进。这天的书院基本持续了当时的面貌。大门的门楣上嵌着“立志”二字,两旁的柱联分明是院名的注解:“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进得门来,穿越过道,就见一个小天井,内植桂花树,隐含“蟾宫折桂”、荣登“桂榜”之义,古代读书人是一看就明白的。过天井是――讲堂,上悬“有志竟成”额,是浙江布政使杨昌?所题;讲堂后面为当时的教学楼,名“?云楼”,为山长严辰所题。?有“钳”义,“?云”可作“拿云”、“凌云”解,它与“立志”互为呼应,寓意显然。立志书院门前河埠上有一幢楼阁,名文昌阁。文昌阁是立志书院的附属建筑,建于同治十年(1871)。此阁是乌镇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里面不仅仅奉祀着主持文运科名的星宿和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还是文人聚会和科举预考的场所。

接下来去参观茅盾故居,书院跟故居只有一墙之隔。茅盾故居在在观前街17号,四开间两进两层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总面积450平方米。故居分东西两个单元,是茅盾的曾祖父沈焕分两次购买的,东面的先买,称“老屋”。西面的后买,叫“新屋”。门口高悬着陈云同志题写的“茅盾故居”匾额;穿过天井,便是老屋第二进的两间楼房。东边楼下是客堂间,西边是厨房,老屋前楼靠东一间是茅盾祖父母的卧室,靠西一间是茅盾父母的卧室,茅盾祖父就诞生在那里。新屋第一进楼下两间与老屋格式一样,但是打通的,是全家用膳的地方。第二进后面是个半亩地大小的院子,有门与老屋相通。茅盾的曾祖父从梧州返乡后,曾在那里建了三间平房以度晚年。他逝世时便一向空着。1933年,茅盾回乡为祖母除灵,决定用刚刚收到的《子夜》的稿费翻建这三间濒临坍毁的小屋。他亲自画了新房草图,请人督造。1934年秋,新屋告在成,茅盾从上海赶来察看,并在小径旁亲手栽植了一棵棕榈和一丛天竹。此后,茅盾多次回乡,都住在自我设计的房子里,并从事写作,小说《多角关系》就是他于1935年秋在小屋的书房里写的。到这边茅盾故居也就参观完了。

修真观

各位领导,此刻我们来到的就是乌镇的中心广场:修真观广场,它是旧时乌镇的文化娱乐中心,人们迎庙会,看神戏的最好场所。这个戏台就是修真观的附属建筑,最早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后遭到毁损,但这戏台自1920xx年修缮以后就一向保存到这天,所以那里的人都称其为古戏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戏台占地204平方米,分两层,上层的前部即为戏台。歇山顶式屋面,叠梁式结构,飞檐翘角,是江南水乡典型的古建建筑。

此刻,戏台前锣鼓声不断,每一天上午、下午逢整点都有演出,唱的是当地的地方戏曲:桐乡花鼓戏,都是用地方方言演唱的。接下来我们回头看一下修真观吧。修真观最早建于北宋咸平元年(998年),道士张洞明在此结庐修真得道,所以取名修真观。是江南的三大道观之一,与苏州玄庙观和濮院翔云观并称。据有关资料记载,初建时的修真观有三大殿,后屡毁屡建,至乾隆十四年增设山门和戏台后,修真观的格局就基本定型了。此刻的修真观,前为山门,中为东岳大殿,后为玉皇阁。

在这我想大家必须在奇怪为什么门口挂着一个大算盘吧?您看这付对联,上联是:“人有千算”,下联是:“天则一算”,告诉了人们“人算不如天算”的意思,所以呢?这大算盘就代表了老天爷的算盘。此刻请随我进内参观。进入山门您就看到了两位熟悉的神仙,左为青龙君,右为白虎君,他俩就相当于门神,日夜守卫着修真观。

进入修真观您可能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也是修真观的一大特点,它是佛道合一的。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从理论上说佛、道虽各有教义和宗旨,其行为方式也各不相同,但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时有融合、渗透,两者都是劝人为善的,所以老百姓看来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把它们混同起来,也是很自然的。

过了山门的两边配殿中,右边是十殿阎王和文武判官的塑绘,正中间一位就是地藏菩萨。每年的七月三十是地藏菩萨的诞辰,所以那天晚上乌镇这一带就有插地藏香的习俗。左边为道教中的三清尊神,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太上道君,他们三位在道教中的地位是最高的。

第二进正殿是东岳殿。正中供奉的为东岳大帝,相传东岳大帝是主管人间生死的,人们十分敬畏他,所以地方上都有东岳庙,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为其诞辰日,会举行隆重的祭奠和庙会。两旁依次是高2米的十二生肖元神像。

此刻,在左右配殿内供奉的是城隍菩萨和瘟都元帅,每年的五月十五、七月十五乌镇都有迎瘟元帅、城隍菩萨的活动。

第三进玉皇阁分两层。下层供有观音,其左右两边站立的是她的弟子善财童子和小龙女。上层供有玉皇大帝塑像,玉皇大帝是仙界中至高无上的主管,所以地位也最高。两边有程长庚研究室创作的壁画。这两幅壁画均高8米宽3米分别是太乙诸神上朝图和西王母出游图。

翰林第

看完修真观,接下去前往的是夏同善的翰林第。夏同善翰林第和皮影戏我们乌镇曾有两处翰林第,一为北栅的严辰,一为中市的夏同善。夏同善翰林第原是一般的民居,我们当地称之为肖家厅。肖家厅大门里的门槛很高,中间一节可卸下来,称为“德槛”。跨过石板天井便是肖家的正厅,在正厅匾额两旁供奉着的大红镂漆木盒是盛放圣旨皇榜的。

那么既然是肖家厅又怎样会变成夏同善的翰林第呢?原先肖家厅是夏同善继母的娘家,夏同善的生母在他五岁时就已过世了,他的父亲续娶了乌镇肖家的小姐肖氏,夏同善侍之如生母,在他十五、十六岁时,因家道中落,其父欲弃儒经商,夏同善随继母常住于肖家,他舅舅肖仪斌藏书颇丰,夏同善又酷爱读书,每日手不释卷而懒于酒酱铺的事务。肖老太公非旦不责怪,反而认为孺子可教,把他送入塾馆请老师教授。由此夏同善学问大进,科举连连告捷,在二十五岁时考取进士,次年被钦点为翰林,夏同善为报答肖家对他的养育之恩,就把翰林第的匾额挂于肖家厅。

在一八七六年时,夏同善会同二十七名官员为杨乃武与小白菜翻案,得到当地百姓的称颂,乌镇的乡绅十分敬重他,出资在肖家厅隔壁造了一间翰林第。此刻我们就穿过这个假山到隔壁看一下。这个小小的庭院就是肖家花园了,假山、小池、竹子、芭蕉,显得小巧而雅致,花园北边的是“轿厅”,又称“接官厅”,里边停放的是两顶轿子,一顶为冬轿,一顶为夏轿。在看南边,这就是翰林第的正厅了,里面的一切摆设都是按当年的情形布置的,正厅的墙上高挂着“翰林第”的匾额。这幅题有“高风亮节”的竹子图则象征了夏公的为官清廉和为人正直。走过正厅后面的天井就是楼厅,楼下安放着夏同善的塑像,当时夏同善与翁同和同为光绪皇帝侍读,官拜兵部右侍郎。

在这个翰林第中还有一间小白菜曾住过的房子,被称之为“白菜楼”。那么小白菜怎样会住在那里呢?据说,当年“杨葛”冤案昭雪以后,裕亲王十分好奇,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子竟使我朝大小官员近百名被革去顶戴花翎?于是他命刑部带那小白菜来面察,那小白菜虽然面色憔悴不堪,但仍掩不住她的天生丽质,裕亲王顿起同情之心,便问她有什么要求,小白菜见裕亲王问就说了:她曾在狱中许下一个愿,谁帮她洗清冤情,就服侍谁一辈子。裕亲王一听就为难了,因为慈禧已经下了谕旨要小白菜到庵堂了却余生,可自我刚才话已出口又很难收回,这可怎样办才好呢?思虑片刻之后,倒也想了个两全其美的主意,他让小白菜到乌镇去伺候夏同善的母亲夏老夫人三个月的时光,三个月后再进庵堂,以还其心愿。但这段时光务必是不见天日的,悄悄地去悄悄地回。据说那里的后门与长廊就是为了使小白菜“不见天日”而修筑的。

汇源典当行

汇源当是乌镇首富徐东号的第九代徐涣藻所设,它建立于清朝光绪年间(1875―1920xx年),旧时乌镇是一个两省三府七县交接之地,经济繁荣,故而典当行也个性多,最多时达十三家,后经时代的变迁,典当行也曾消失了几十年。现因旅游的开发,使这家古老的典当行又恢复了往年的面貌。此刻就让我们进去看一下吧。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高墙上个性醒目的“当”字,这墙称之为照墙,它有两种含义,其一它是一个玄关;其二是因为进入当铺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害怕被街上认识的人看到,所以设墙挡之,起到了“遮羞”的作用。由此可见当年的商家已经思考到了顾客的心理。

当铺的柜台个性高,有1。8米,在古代的时候有些当铺的柜台比这还要高,可达2。0米呢。那么您可能会奇怪为什么建这么高?其实呢这是为了使当铺的朝奉先生居高临下,让他气势凛人应对顾客,能够更好地压底价格,而且起到了保护的作用,避免打架斗殴。这边请,我们去里面看一下。

一进门,我们便看见在西墙边有一张个性的床,这便是卷当床,它是用来整理一些典当衣服和物品的。在卷当床的两边我们看到了两股麻绳,这麻绳便是用以包扎典当物品的。

在这边有一块个性的木牌,被称之为望牌,其实就相当于我们此刻的日历表。望牌一、三两行采用了《千字文》中的十八个字,这些字是能够移动的,为什么采用十八个字呢?那是因为旧时典当物品最长的时光就是十八个月,每个字代表一个月,物品存放了一个月后对应的字移过一格,移到十八格后,此物未能赎回,店主即可自行处理。

中间这“天然几”上供奉了三位财神。这三位当中,脸颊个性红的呢,故名思意就是关公,旁边这位是赵公明元帅,他们两位是武财神,后边这一位看他的着装打扮便知他是一位文财神――增福。

这边的这张桌子,我们称之为“管钱桌”,里面存放一些钱币,用于支付典当物品,旧时这位子的工作人员就相当于此刻的出纳。坐的这个就称为钱榻,它即能够坐人而且还能够存放零钱。那么在这边的便是一个小小的帐桌,它主要做一些典当业中所独有的一些帐簿。旧时徽字先生那龙飞凤舞的也是在这边开的

再往里走就是一间首饰房了。靠墙这些有抽屉的木柜在旧时是用来存放一些金银细软的。在我们左手边的这张桌子为真正的帐桌,做类似于流水帐一类的帐目。

在这旁边的楼梯下,是一个很深很暗的暗房,起避难应急之用,因而它靠首饰房个性近,以便于贵重物品的转移。

沿着楼梯上楼时,迎面看到了两个只有在典当铺中才能见到的神位。左边的是火神,旧时主人为防火灾而供奉祈求平安。另外一位便是号神,“号”与“耗”谐音,顾名思义是为了防老鼠的。旧时的当铺还是不能养猫的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乌镇介绍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仙都,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境内,是一处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景观特色,融田园风光与人文史迹为一体,以观光、避暑休闲和开展科学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亦是一个山明水秀、景物优美、气候宜人的游览胜地。境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水飘逸,云雾缭绕。有奇峰一百六、异洞二十七,有“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的美誉。

由于仙都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奇峰异石,千姿百态,非鬼斧神工难以办到,历其景者当疑入武陵之源,历代于此筑舍,隐居读书,问仙求道者不乏其人,文人墨客多为仙都诸景吟诗作赋或刻于石或载于典,古迹满目,尤为景物增色不少。

4月-6月是最佳旅游季节。 仙都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特色,景色优美,全年美景皆可入画,加之摩崖石刻众多,各种书法琳琅满目,可以来此写生,收集素材,激发创作灵感,已被授予“中国摄影创作基地”。夏季这里山青水秀,且是好溪漂流的最好时节,可尽享山中乐趣。

此外,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仙都都将举办旅游文化节。公祭轩辕黄帝、登山竞技、攀岩比赛、飞渡表演、民间文艺表演等热闹非凡,打破山林中常有的宁静,另有一番风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乌镇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欢迎来到浙江乌镇!我叫,大家叫我“韩导”就可以了。我今天负责向大家乌镇的具体情况。在开始之前我先宣布几项注意事项:一是不要在车上抽烟;二是爱护环境;三是时间较紧,一定听从韩导的安排;四是大家有啥要求一定要向我提出。预祝今天游玩愉快。

乌镇地处浙江省桐乡市北端,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为二省三市交界之处,从杭州出发走高速公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乘坐高铁则只要22分钟,相当便捷。乌镇历史悠久,六千多年前,乌镇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里。乌镇的名人大家数不胜数,自古名人荟萃学子辈出,而这其中近代最著名的恐怕当属文学巨匠茅盾(原名沈雁冰),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文化部长,其小说如《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是“五四”以来优秀文学的典范。

乌镇具典型江南水乡特征,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是春天与秋天。一天中最美的时候是清晨与傍晚。清晨,河道上会漫起薄薄的雾气,仿佛梦境。傍晚,夕阳西照,游人散尽,一个生活着的乌镇出现于眼前。

乌镇景美人更美,希望通过一天的浏览给大家留下美好印象,也希望下次再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乌镇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79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我姓x,你们可以叫我x导,祝我们今天的旅程愉快。

乌镇是个美丽的地方,乌镇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河上有许许多多的船,叫乌篷船。这种船很大,一船就能乘十多个人,大家可以上去玩玩。注意,小心一点,别掉到河里。乌镇的每条小路旁边都有乌镇特有的小吃,大家可以去买点尝尝。注意,这条小路很窄,大家别拥挤!你们别看这条小路很窄,里面啊,还有一个传说呢:很久以前,这条路本来很宽的,但,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情,在这里住着一位大汉和他的妻子,本来很幸福的。可有一天,大汉的妻子为大汉做了一件衣服,大汉不穿,就吵起了架。大汉一生气,就把这条路想方设法的变小了,大汉的妻子就和他分手了。多么可惜的一个家庭呀。

下面我再给大家介绍最重要的游,让大家把握重点,等会游览时做到有的放矢。刚刚说了,乌镇是大文学家茅盾的故乡,那么茅盾故居自然是非去不可的。到了水乡游览不外乎是看建筑,品民俗。而“临街枕水,粉墙黛瓦”是水乡建筑的共性,我们既然到了乌镇就得看它最有特色的东西。乌镇的建筑特色都集中在镇头的修真观和古戏台上了。所以大家等会第一个景点修真观一定不要错过。观里有景点讲解员给大家讲解,我会大在进去的时候在门口把景点的门票发跟各位。参观完第一景点以后,大家愿意跟我一起游览的就跟我一起,不愿意跟我一起打算自由活动的就可以自由活动了。我们再回到游的介绍上来。俗话说的好:“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我们南京离乌镇估计有个5百里,所以民俗就更加的不同了。而乌镇在民俗方面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赏的平台。镇里设有江南木雕陈列馆,宏泰染坊蓝印花布陈列馆,江南百床馆,民俗馆等多个展馆。等会小王会带大家一一参观。

各位朋友,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乌镇的大图画吧!这些图画,可都是人们一代一代的雕刻下来的,现在,就传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这些图画啊!

各位朋友,站在乌镇的尽头,日出也是十分有特色的。早晨,太阳露出了娃娃脸,十分调皮可爱,慢慢地,慢慢地,太阳越长越大,终于长成了一个成年女性。

各位朋友,今天我们的旅程结束了。祝大家玩得开心,希望下一次还能当你们的导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乌镇介绍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

一座风景如画的山城:悠悠的梅江水,古老的梅江桥,婉转动听的客家山歌,还有郊外那古朴雅致的围龙屋,那满山金黄诱人的柚子……这就是我的故乡——梅州。

这里有世界“客都”之称,是有名的“文化之乡”、“足球之乡”、“华侨之乡”、“金柚之乡”、“单丛茶之乡”。这里人才辈出,古有爱国诗人黄宗宪、丘逢甲等,今有开国元帅叶剑英,热心公益的企业家和慈善家田家炳等。

这里青山绿水,空气清新,是有名的宜居城市。体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游览的景点众多:有千年古刹灵光寺,雁南飞茶田,雁明湖,客天下,千佛塔,客家公园等。每处景色秀丽迷人,各俱特色,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你站在装饰一新的梅江桥上,脚下是宽阔的梅江河,放眼望去,不禁会惊叹客家人的勤劳和智慧。两岸坚固的长堤,守卫着一江两岸人民的安宁,两岸高楼林立,热闹繁华。沿江半岛,沿江金岸,东山教育基地,亲水公园,院士广场……。当你慢慢地走在亲水公园的河堤上,看!清澈的河水中一群群小鱼在水中互相泼着水,在嬉戏打闹着。大理石构建的河堤栏杆光洁明亮,路边相见的鹅卵石特别好看。路旁一颗棵柳树在舒展着自己美丽的长头发,一群群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一只只小虫子在草丛中开舞会……走着走着,我来到东山教育基地,那里有一排排整齐的学校,幽雅的环境,宽敞的街道,到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院士广场正中的喷泉配上轻柔的音乐,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一群群白鸽在广场上飞来飞去,吃着休闲人们给的食物,欢快的叫着。不远处,可更热闹啦!老人们在下棋,打太极拳,小孩子们在玩滑板车,踢键子,捉迷藏……到了晚上,霓虹灯的装饰让这里显得更加绚丽,人们在广场上尽情地跳舞,唱歌,在公园散步……

最后我们再一起去尝尝我们客家美食。梅州最出名的美食有:客家酿豆腐,盐焗鸡、梅菜扣肉,客家酿酒,梅州腌等面等。还有醇香的客家酿酒,喝了肯定会令你深深地陶醉……

故乡,你是如此的美丽,你像巨龙一样腾飞。我现在一定好好学习,将来要让可爱的故乡更加繁荣昌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浙江乌镇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85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今日我们要游玩的目的地是江南水乡乌镇,乌镇是江南六大水乡之一,也是江南最美的水乡,刘若英倾情代言,似水年华等多部影视剧在那里取景拍摄,可是呢,如果在座的有喜欢节奏快、高楼林立、钢筋混泥土的现代化大都市生活的朋友,那您恐怕就会失望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乌镇的生活节奏是十分慢、十分舒适安逸,并且没有高楼大厦、有的只是一两层临水而建的白墙黑瓦的木质建筑,那里甚至连电梯都没有,景区里看不到超过三层的建筑,整个乌镇有的只是一种烟雨朦胧,潇洒闲逸的情怀,可是,若有朋友觉得大都市的生活太累太喧闹的话,那乌镇就是一个绝妙的休憩场所了,在乌镇能够得到心灵的放松,身体的舒适、所以有好多江浙沪附近的朋友会在周末的时候驾车来乌镇,走走看看,吃吃糕点,品品美酒美茶,住上个一两晚,没事坐坐乌镇的摇撸船,感受古代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没有夜生活,远离闹市,实在是惬意无比。

这个镇的名字很奇怪,叫做乌镇。为什么叫乌镇呢历史上有很多的传说和原因。有人说这儿古代乌鸦多,有人说那里的人喜欢吃乌鸡白凤丸。其实呢,“乌”很显然就是黑的意思。因为唐代那里的土地十分的肥沃,并且土地是黑色的,并且大家看房子顶上的瓦也是黑色的,所以这地方就取名乌镇了。当然,乌镇的东西卖的有点贵,有人说镇上人心也比较黑,门票都100,西栅还要120,黑吧所以称他为乌镇,这个话您可别大声说哈,要不然咱们进得来可出不去了。上次有个游客跟我讲,小X啊,我一看你就明白你是乌镇的人,因为你长的比较黑,所以你是乌镇的人。我说为什么我会这么的黑呢这个问题我在我小的时候问过我妈,为什么别的孩子那么的白,而我就那么的黑呢母亲语重心长的告诉我,别人的孩子都是喝牛奶长大的———白的;吃雪鱼肉——白的;擦珍珠粉———白的,我跟你爸生你的时候吃的是霉干菜加茄子,所以你这颜色就重了点。大家记住,以后要多用珍珠粉,少吃霉干菜哈。

我们刚才进来的时候呢,迎面有一个土堆,这个土堆放在那里呢,在造园手法中叫做障景。就是故意让你看不到里面的景色,要是不买门票在大门口就都看到了,那他赚钱赚个屁啊。乌镇这个地方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比较适合拍电视,像《似水年华》,《天下粮仓》等都是在那里取景拍摄的。很多客人都是看了《似水年华》这部电视剧才来那里的。所以大家回去有机会把这部“感情出轨剧”看一看,学一学。当然我是说学一学里面关于乌镇的历史,不是说学着出轨哈。

此刻我们看到一条河,这条河叫做“东市河”,4米深,严禁随便跳河。它不仅仅连之后乌镇的东栅和西栅,还跟世界第一运河――京杭大运河是直接通着的。京杭大运河咱们都明白从北京通到杭州,全长1794公里,所以呢据说只要你愿意,从这游过去,一向游到北京看__也能够,火车票都省了。时间大概要半年左右。大家看一下河的对面,对面的房子叫做水阁,就是水上的阁楼,这是江南六大水乡中乌镇特有的民居建筑。大家看到那个水阁的下头的石柱是方的,而不是圆的。为什么呢因为水里会有蛇啊,方形的柱子蛇爬不上来,怎样样,设计还是很细致的吧。

这个东西看起来像船,其实它开不动,名字叫高杆船,所谓高杆就是中间那根毛竹了。每年的清明节前后,都会有人在那里模仿蚕宝宝,因为乌镇人民是以养蚕为生的,在那里模仿蚕宝宝进行表演,正是为了感激为他们带来幸福和收益的蚕宝宝。表演时,四五十岁的大叔会爬到那个竹子上头去翻跟斗,很惊险的。我想要是大叔们年轻二十岁,咱中国体操队又能多拿两枚金牌,大家说好不好

大家再看那座桥,左一座,右一座,名叫叫逢源双桥。很多导游都会讲,这个桥走左边能够升官,走右边能够发财,我说那是扯淡,小肖来回走了不下二十次也没见升官,也没见发财,还是个导游。可是我告诉你,做人要踏踏实实,别老想着一步登天,升官升的太快,发财发的太狠,往往是比较危险的。人这辈子最大的财富莫过于健康欢乐,大家说呢那么这座桥也叫做廊桥,因为桥本身也是走廊的形式,桥下头呢有一排水栅栏,在当时这排水栅栏相当于一座水城门的作用。其实呢,这座桥还有一个另外作用,江南一带,每逢过节都很热闹,异常是到了元宵节,男男女女,大家闺秀,小家碧玉的都走出来去看花灯。那么古代男女授受不亲,万一走在一齐女的吃了男的豆腐就不好了对吧。所以就男左女右,把人群分开。要是情侣的话,过了桥小伙子会牵起小姑娘的手,叫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好此刻我们过桥,男同胞请走左边,女同胞请右边,其他人自觉点,从河里游过去。

今日小张就给大家介绍到那里了,祝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欢迎大家再次光临乌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乌镇英文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700 字

+ 加入清单

When it comes to Wuzhen, friends who like Liu Ruoying must be familiar withher. From the time when she was photographing to becoming the image ambassadorof Wuzhen recently, it can be said that Liu Ruoying and Wuzhen have formed anindissoluble bond. Today, we will go to this millennium old town and follow LiuRuoyings idea to enjoy the beautiful scenery of the ancient town. It is oftensaid that one side of the soil and water nourishes another side of the people.Wuzhen is indeed a place of outstanding people. It is a land of elegantgeomantic omen. Many outstanding talents have been born since ancient times.According to the records of this town, from the Song Dynasty to the late QingDynasty, there were 64 Jinshi and 161 Juren in the town, and Mao Dun, a greatliterary master, appeared in modern times. It can be said that people thrivebecause of the town, and the town is named because of the people.

Since Wuzhen is so famous, we must be very curious about the origin ofWuzhen. Before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Wuzhen was divided into two towns,Wuzhen and Qingzhen, with Chexi as the boundary. Wuzhen in the west of the Riverbelongs to Huzhou Prefecture, while Qingzhen in the east of the River belongs toJiaxing Prefecture. After the liberation of China, the districts of Wuzhen andQingzhen were unified and managed by Jiaxing City. There is another short storyabout the origin of the name "Wuzhen": it is said that in the Tang Dynasty, LiQi, the governor of Zhejiang Province, wanted to be a separate ruler and king,and raised his troops to revolt. The imperial court ordered general wuzan tolead his troops to attack. This wuzan general is highly skilled in martial artsand is good at fighting bravely, which makes Li Qis rebels retreat step bystep. When hit the Chexi River, Li Qi suddenly listed a truce. Just as thegeneral of Ukraine camped and rested on the spot, Li Qi attacked the camp of theUkrainian army that night. General Wu rushed to fight, and finally fell into thetrap set by Li Qi on the bridge. They were shot dead by the rebels on the spot.Although Zhang was defeated, general wuzans loyalty and patriotism moved allthe local people. In memory of him, we used his surname as the name of thetown.

It said something about the history of Wuzhen. Our friends go to Wuzhen toplay. What should we play when we go to Wuzhen? Its nothing more than eating,wearing and traveling. When it comes to eating, maybe most of our friends startto get excited. After all, food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the people.Dont worry, listen to Xiao Wangs introduction. When it comes to Wuzhensfamous food, I have to mention this aunt cake. Hearing this name, I think youhave guessed it. It must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ntand sister-in-law. Its true. According to legend, in the Ming Dynasty, therewas a family surnamed Zhang in the town, who made a living by making pancakesfor his sister-in-law for generations. Because it is an exclusive formula,natural flavor is unique, so enduring business is booming. But there is anunwritten rule in Zhangs family.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secret recipe willbe passed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t is stipulated that the secretrecipe will only be passed on to the daughter-in-law, not to the daughter. Afterall, my daughter will be married in the future, and she will become a member ofother peoples family. When it came to the Ming Dynasty, my sister-in-law wasvery unhappy when she saw that her mother only taught her sister-in-law how tomake cakes. After all, my sister-in-law has only been married to my family formore than a year, and I have been in this family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and mymother has never taught me. So I couldnt get along with my sister-in-laweverywhere. One day, when my sister-in-law was making cakes, it began to rain.So my sister-in-law said to her sister-in-law, "sister-in-law, its rainingoutside. Go and collect your clothes quickly.". My sister-in-law ran out as soonas she heard that. When my sister-in-law saw that her sister-in-law was out, shewas angry, but secretly grabbed a bar of salt and threw it into the pan.Coincidentally, todays guests who ate Aunt Zhangs Pancakes all said thattodays Pancakes taste unusual and better than before. My sister-in-law isstrange. Im still doing the same thing as before. How can it be different

Well. So she ate a piece of it herself, and she felt that the taste wasreally abnormal.

At this time, my sister-in-law began to talk. "Sister in law, if you wantto understand why the cake tastes so good today, and if you want to make it sogood every day in the future, tell me the secret recipe for making the cakefirst." sister in law, however, told her the recipe for making the cake. Ofcourse, my sister-in-law is also very honest to tell her how to do somethingbad, but it backfires and its a blessing in disguise. Because the practice atthe moment is shared by my sister-in-law, so I named this cake "sister-in-lawcake". After the visit, you may as well buy some for free activities. Aftersaying "sister-in-law cake", of course, we have to talk about the specialproduct of Wuzhen, "three Baijiu". Three Baijiu is handmade naturally. Becausewhite rice, white noodles and white water are used as raw materials, it iscalled "three Baijiu". Others are Hangzhou white chrysanthemum, white water fishand braised pork. After dinner, we can order some to taste.

After talking about eating, lets get to the point. Blue calico is one ofthe specialties of Wuzhen, commonly known as "lime calico" and "calico". It is atraditional folk craft in China. It is made of cotton thread, soybean powder andbluegrass juice. It is purely hand-mad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You canbuy some small things. For example, a lady who loves beauty can buy one or twoblue calico headscarves and small handbags as souvenirs. I suggest you dont buyclothes, because at the moment, no one is willing to wear these kinds ofclothes. Secondly, blue calico is easy to fade. When its hot, its not good towear this kind of clothes and sweat all over the body like a leopard. ha-ha.Others are handmade cotton shoes and slippers. We buy at our own discretion.

Next, Ill introduce the most important tour to you, so that you can graspthe key points and be targeted when you visit. As I said just now, Wuzhen is thehometown of Mao Dun, a great literary scientist, so naturally, Mao Duns formerresidence must be visited. To visit the water town is nothing more than to seethe architecture and taste the folk customs. And the "street pillow water, pinkwall Daiwa" is the common features of water architecture, since we have to seeits most distinctive things in Wuzhen. The architectural features of Wuzhen areconcentrated in the Xiuzhen temple and the ancient stage at the head of thetown. So you must not miss the first scenic spot of Xiuzhen temple. There is ascenic spot announcer in the temple to explain to you. I will send the ticketsto you at the gate when I go in. After visiting the first scenic spot, those whoare willing to visit with me will follow me, and those who are not willing toplan to move freely with me will be able to move freely. Lets go back to theintroduction of you. As the saying goes, "ten li is not the same sound, hundredLi is not the same vulgar.". It is estimated that Nanjing is 500 li away fromWuzhen, so the folk customs are even more different. Wuzhen just provides uswith a platform to watch folk customs. There are many pavilions in the town,such as Jiangnan wood carving exhibition hall, Hongtai dyeing workshop bluecalico exhibition hall, Jiangnan hundred beds hall, folk custom hall and so on.Later, Xiao Wang will show you around one by one.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