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秦始皇陵兵马俑导游词五分钟实用20篇

浏览

1342

范文

287

有关秦兵马俑导游词4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92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游览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祁。

兵马俑在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都是精美的艺术珍品。谁知道它的占地面积有多大呢?对,就是20xx0平方米,大概有50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大家想不想知道他的来历呢?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以前有几个农民相约一起打水井,发现了有一些陶片,他们继续打井,发现那是一条通道。他们陆陆续续下去察看,就发现了‘秦兵马俑’。好!大家一起参观一下吧!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你们看,那些身材魁梧,头带鹤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是什么俑?他就是将军俑。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他们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身的领军人物了!

大家跟我来。那些身高1。8米什么俑,体格健壮,体形匀称,身穿战袍,披挂铠甲,手持兵器的是什么俑?对,就是武士俑。

谁知道身着短甲,下穿紧口裤,左手握弓箭,右手执缰绳的又是什么俑?错了,是骑兵俑。你们看,每一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术珍品。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惟妙惟肖,走近他们身边,似乎还能感受到他们轻微的呼吸呢!哈哈!

好了,还有很多精彩的东西,大家自由参观,自己欣赏吧。活动时间,请大家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关于兵马俑的导游词怎么写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叫王加臣,这次由我担任大家的导游,大家有什么事需要帮助尽管找我,大家叫我加臣就行了,我们要去参观地是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秦兵马俑在西安临潼出土,已发掘了四个俑坑。其中一号坑最大,坑里的兵马列俑也最多,有6000多个,现在坑上已盖出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从上向下看去,一排排的兵俑整整齐齐,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将军俑身材魁梧手握宝剑,昂首挺胸,一看就知道久经沙场,重任在肩。武士俑体格健壮,披挂铠甲,手持兵器整装待发。骑兵俑上身穿短甲,下身着紧口裤,左手持弓箭,右手执缰绳,随时准备上马冲杀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在观赏时若大家留心,可以从头上分出官兵身份,头上有“寇带”的为官,梳有“偏髻”的为兵。

说了这么多,大家一定深有收获,现在开始自由活动,望大家能玩得开心,玩得快乐。祝大家游览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精选陕西秦始皇陵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99 字

+ 加入清单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俑博物馆是一个专题性的博物馆,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陵墓的一个陪葬坑。

在参观秦俑博物馆之前,我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秦始皇。秦始皇姓赢名政,他“奋六世之余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秦王朝。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并且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世袭,所以自称“始皇帝”。为了巩固政权,他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三公九卿官僚制度,统一国家的法律、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以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在统一全国之后,对内发展农业,对外发展经济,并且采取远交近攻政策,使国力不断强盛。同时为了抵御匈奴的侵扰,还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正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赤金”,秦始皇虽然勤于政务,但是为了统一思想,他“焚书坑儒”,为了享乐,曾募集70万刑徒修建“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给人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公元前220xx年,在出巡途中,秦始皇暴病死于河北沙丘,终年50岁,死后葬骊山脚下的陵墓之中。

中国皇帝大都为自己营造巨大而豪华的陵墓。秦始皇也不例外。他在13岁即位时,就下令为自己修建陵墓。秦始皇陵墓南靠骊山,北面与渭水相邻。骊山风景如画、绿树成荫,据史书记载:“骊山山南多美玉,山北多黄金”,秦始皇正是贪其美名而葬在这里的。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在建设上都遵循:“虽死犹生”的思想,而秦始皇陵就是依照当时的秦咸阳宫的规模修建的。那么秦陵地宫的内部到底埋藏多少奇珍异宝呢?据《史记》记载:秦陵“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史记只对秦陵内部做了大概的描述,陵内的实况,我们只能等到陵墓发掘的那一天了,相信到时候一定会引起全世界考古界的轰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秦兵马俑的导游词1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流星旅行社的导游,我有幸可以陪大家一起去参观,我感到特别高兴,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度过这一段美好时光。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临潼出土,今天我要带你们去参观这一大奇迹。

我们现处的是1号坑,也是3个俑坑中最大的一个。坑内大约有8000个俑。它东西长230米,北南宽62米,总面积为14260平方米。你看,那一排排一列列的兵马俑多整齐呀!看这气势,真像秦始皇当年统领大军,南北征战呀!将军俑身材魁梧,头顶战冠,身披铠甲。那威风凛凛的样子,一看就知道刚打完一场胜仗。

武士俑一般高1.8米,体格强健,手握兵刀,全副武装。那么骑兵呢?别急,骑士俑更威风,因为它骑了匹马呢!

好了,今天的浏览到此结束,祝你们今天好,明天好,现在好,年年好,来点掌声好不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有关兵马俑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你们要参观的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我是你们的导游,叫郑任敏,你们可以叫我郑导。我们现在正乘着车子向陕西省西安临潼区驶去,也是秦兵马俑所在的位置。在参观的时候,请你们做一位文明的游客,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别带走。

秦始皇兵马俑共分成3个坑,其中1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

秦俑的造型,运用了模、塑、捏、堆、贴、刻、画等7种传统的泥塑技法,把体、量、形、神、色、质等基本要素表现得淋漓尽致。秦俑不仅体态丰盈、生动逼真,而且其身上各部位都涂上了不同的色彩,显得更加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因此,有人称秦俑艺术是“三分雕塑,七分彩绘”。

秦兵马俑群里的兵马俑数不胜数,分成了好几种:

兵俑阵、跪射俑、陶马、彩绘陶俑、战车俑、牵马陶俑、彩绘车马车俑、将军俑、武士俑等。

这些兵马俑各个神态不一,如果你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这么多的兵马俑,他们的神态没有哪两个是一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兵马俑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说起兵马俑大家肯定都早有耳闻。那么,今天我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兵马俑的兵种。

在整个秦始皇陵里面已出土的大约有8000多名将士。这些将士分为军吏俑和士兵俑两大类。

大家看看这些兵马俑,他们个个神态各异,惟妙惟肖。那么大家知道该如何分辨兵马俑的阶级呢?大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他们的发型与头饰。军吏会佩戴带装饰物的板冠,而士兵则头戴简单的介帻。

大家看,前面这个高大魁梧的兵马俑,他头上佩戴的就是双卷尾冠,那么这就是位将军俑了。它身披铠甲,气宇轩昂,生动再现了古代战场上,率领千军万马的将军形象。

将军俑的后面就是军吏俑了,他们也是头戴长冠,或穿战袍,或披铠甲,手执兵器,目光炯炯,整装待发。

在军吏俑旁边和身后的都是士兵俑了,他们头绾圆形发髻或戴圆形小帽。士兵俑又分为立射俑、跪射俑、骑兵俑、武士俑和驭手俑。武士俑是出土最多的俑了,他们身高约180公分,依着装又分为战袍武士和铠甲武士。

大家看这如此庞大数量的兵俑,无论是神态还是五官都没有一个相同的,可想而知当时制作这些陶俑是多么困难,这绝对称得上是一个世界奇迹。

看这兵种齐全,数量众多的兵马俑大家是不是能联想到,当年秦始皇率领声势浩大,所向披靡的的军队统一六国的壮观场面呢!

今天,我为大家的解说到此结束,请大家自行参观,不要乱丢垃圾,文明游览,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兵马俑导游词3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游览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诗。

兵马俑在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都是精美的艺术珍品。谁知道它的占地面积有多大呢?对,就是XX0平方米,大概有50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大家想不想知道他的来历呢?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以前有几个农民相约一起打水井,发现了有一些陶片,他们继续打井,发现那是一条通道。他们陆陆续续下去察看,就发现了‘秦兵马俑’。好!大家一起参观一下吧!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你们看,那些身材魁梧,头带鹤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是什么俑?他就是将军俑。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他们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身的领军人物了!

大家跟我来。那些身高1。8米什么俑,体格健壮,体形匀称,身穿战袍,披挂铠甲,手持兵器的是什么俑?对,就是武士俑。

谁知道身着短甲,下穿紧口裤,左手握弓箭,右手执缰绳的又是什么俑?错了,是骑兵俑。你们看,每一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术珍品。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惟妙惟肖,走近他们身边,似乎还能感受到他们轻微的呼吸呢!

好了,还有很多精彩的东西,大家自由参观,自己欣赏吧。活动时间,请大家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兵马俑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张子齐,你们能够叫我张导。期望我的服务能为本次兵马俑之旅增添一份温馨、一份欢乐。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中的陪葬品。1974年在西安秦始皇陵东侧发现的。这一发现轰动了中国,震惊了全世界,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秦兵马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旅客朋友们,秦兵马俑有3个俑坑。在3个俑坑中,一号坑是最大的。此刻我们来到的是一号俑坑。这个俑坑东西长约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近14260平方米;坑内有兵马俑6000多个。为了保护好这些兵马俑,国家此刻已经在那里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我们此刻前往大厅,大家不要乱涂乱画。

旅客朋友们,你们看:那个身披铠甲、头戴鹤冠、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的兵俑就是将军俑。在他前面那些体格健壮、体型匀称的兵俑就是武士俑。武士俑身穿战袍,披挂铠甲,手持兵器,整装待发。这些骑着战马的兵俑就是骑兵俑。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蹬长靴,右手持缰绳,左手挽弓箭,随时上马冲杀……旅客朋友们,兵马俑之游到此结束。期望大家能够记下这举世无双的兵马俑。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兵马俑导游词15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294 字

+ 加入清单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案始皇的陵寝如同一座庞大的地下宫殿,真可谓是一座地下“福地天堂”。墓室屋顶有天文星宿图,t是由各种均馅生辉的珠宝构成的,下边有五岳、九州以及由机械驱动水银构成的江河湖海。另外,还没有让百官朝拜案始皇的大厅。为防止盗威,每座墓门上都安有自动发射的弓箭。整个陵墓可以说是一个金碧辉煌,固若金汤的地下王官。案始皇把生前所享受的一切也搬到了地下.供他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用。他连那些为他伴驾b不曾生育的宫女,以及辛勤修建地下陵寝的工匠们都不放过.下令在他人殆时,将这些人统统活埋,为的是不让宫女外嫁他人,不让陵寝内的秘密泄露。

现在,我们面对的是秦俑馆一号坑,坑里就是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面对威武整肃的庞大军阵,你们的脑子里一定会闪现如下问题:这些秦佣是怎么发现的?为什么他们的相貌各异?为什么要制作这些俑?1、2、3号坑里共有多少俑等等。好,现在我就一一回答大家的这些问题。

这些俑是1974年3月西杨村农民们在打井的过程中发现的。据村里的老人讲.早在明朝,就有人在这里发现了秦俑。有一天,住在村里的难民在村外空地上订了一口井,井水清澈,甚是喜人,可是第二天他们却发现井底的水不见了。他们中胆大的腰系绳子,下去查看。不一会儿.井里传来惊叫声,上面的人暖紧把井里的人拉上来。这人说,他看见一个站立着的、身穿盔甲的怪物.伸手要抓他。听者都非常害怕,想赶快用土回填那口井。但他们最终决定报告文物部门。

经过考古专家们的勘探、鉴定.秦捅馆内的t、2、3号坑被确认为案始皇棱的陪葬坑。从1974年到1979年,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在1号坑遗址上矗立起一座气势宏伟、结构科学的建筑物。这就是1979年10月对国内外游客开放的素兵马俑1号坑。3号坑在9月27日——世界旅游日对外开放。现在,在2号坑的遗址上,一座大理石建筑又落成了,它于1994年11月开始接待游客。从此,3个俑坑全都被保护在建筑物里,不再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在供游人观看、怀古的同时,考古工作者们还在这里继续发掘整理兵马俑。

经测量,1号坑东西长3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4260平方米。侗坑的最东端是3gf面向东的武士,每排7个,共210个捅。他们是的前锋。前锋的后面为的主体,他们被诽成38路纵队,站在11个坑道里。每个坑道都是青砖铺地,坑道内例的两边,每隔2米就有1根立柱。这些立柱支撑着木质屋顶,屋顶上是织成“人”字形的纹席.席上是土。整个坑道距地表5米深。另外,在坑道的南、北、西三面备有一列面向外的武士.他们分别是的右翼、左翼和后卫。现在,1号坑已出土1000多件陶桶。根据推剿.全部发掘完后.仅1号坑就将出土6000多个兵马桶。

这里是1994年11月开放的2号坑。它是由车兵、骑兵和步兵构成的曲尺形方阵。估计可出土兵侗1000多件,车马和鞍马500多匹。2号坑占地6000平方米。它东面突出部分为一个小方阵,6334个弯兵桶组成。2号坑南部为64乘战车组成纳方阵,每排有8辆战车,共8诽;中部为19辆战车和随车徒手兵涌;北部是战车和骑兵。北部是由战车6乘、鞍马和骑兵各124件组成的骑兵阵。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精选陕西兵马俑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李导,今日带大家去浏览兵马俑吧。

在我身后是一个拱形大厅,这可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胜古迹。你们猜猜它是什么名胜古迹?它就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

兵马俑位于我国陕西省临潼县骊山北麓下河村附近。现已发掘三个俑坑。我们来到的就是其中最大的兵马俑坑,即一号俑坑。大家能够把这些照下来。哦,你独自来的,我来帮你拍张有兵马俑作背景的照片吧。来。一、二、三茄子!

咱们来参观一下秦始皇陵吧。请大人带好你们的孩子。同时,也请你们管好自我的手,不要乱扔垃圾。我们往里走,看这就是秦始皇陵,它是模仿秦始皇以前住过的宫殿建成的。秦始皇陵园呈南北长,东西宽的长方形。整个陵园用两道围墙围成的,呈“回”字形。这就是它的神奇之处。

我们来到的是地宫大约的位置。因为地宫埋藏的很深,又加上里面有弓弩机关,所以我们不能去参观。可是,据《史记》记载,地宫的天花板上描绘着太阳、月亮和星辰,还有人造大地,大地上有着山峰、花草和河流。河水是用水银做的,闪闪发光,异常美丽。

大家,这次的旅游结束了。你们必须很开心对不对?大家都玩得这么开心,期望你们能够记得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有关秦始皇兵马俑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847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

今天,我们将参观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以东35公里处。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留言说过:“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秦始皇陵兵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

秦始皇于公元前259年生于赵国国都邯郸。13岁继承了王位。22岁举行加冕礼亲政并平息了嫪毐吕不韦的叛乱。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用10年的时间灭亡了东方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达500多年各诸侯国割据称雄的`混乱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秦。为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认为自己“功高三皇,德过五帝”于是各取一字称皇帝,并希望子孙千世万世,于是自称始皇帝。为了巩固统一,加强统治,他建立了以自己为中心的三公九卿官僚制度,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同一法律、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统一车轨,修驰道;统一思想,焚书坑儒;北击匈奴筑长城,南平百越修灵渠,这一系列的措施,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中,暴病死于河北沙丘,同年葬于临潼骊山的陵墓之中。

秦始皇帝陵南靠骊山,背面与渭水相邻。骊山风景如画,绿树成荫。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秦始皇陵,我们看到的这个巨大的封土堆,就是秦陵了。

秦兵马俑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遗址性专题博物馆。展出的文物距今约20__多年的秦兵马俑和铜车马。秦俑坑是1974年时,由西杨村的几个农民在抗旱打井时意外发现的。考古学家根据发现时间的先后,把它们编为一、二、三号坑。秦兵俑出土后,以其严密的军事组织,雄伟壮观的气势,精美的雕刻艺术,深厚的文化内涵征服了世界,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87年12月秦始皇兵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总面积为2万平方米。有陶俑、陶马8000多件。是一座庞大的地下军阵,也是一座重要的古代艺术宝库。秦俑坑是秦军的缩影,它生动的再现了当时秦国兵强马壮的威武场面。李白在诗中描写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即时对秦军的气势作了生动的描写。

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一号坑,它是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面积14260平方米,相当于两个足球场的面积。一号坑是由步兵和车兵组成的军阵。所谓军阵就是部队在作战或驻守时的一种排队的方式。一号坑是以长方阵的排列方式,由前锋、主体、侧翼、后卫四部分组成。我们现在所看到面东而立的就是前锋部队。它一共是3排,每排70件,共210件。南、北、西端各有一排面外而立的武士俑是侧翼和后卫,他们是为了防止敌人旁敲侧击和从背后偷袭。中间有38路面东而立的纵队,是由步兵和骑兵组成,构成了整个军阵的主体。参观到这里,可能就有人要问了,他是怎样制作的呢?我们说亲用的制作可以用四句话来形容:“模塑结合、分段制作、入窑烧制、出窑彩绘。”他们是以泥土为原料,模塑结合,再辅以推,捏、刮、刻等技法。温度一般在950—1050摄氏度之间。

三号坑位于一号坑以北25米处。面积为520平方米,平面呈凹字形,是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小的一个。共出土四马、一车和68个陶俑。三号坑陶俑的排列形式是面向内相向夹道式排列。在三号坑中只发现了一种无刃兵器——铜殳。铜殳(shu)是一种用于仪仗的兵器。根据专家推测,这里可能是整个地下军队的指挥部。三号坑主要由车马房、南北厢房组成。车马房位于俑坑的中部,面对坑道的东门,这样便于车马进入。而北厢房位于俑坑的北部。在北厢房内发现祷战厅。南厢房位于俑坑的南部,它从东向西依次排列着廊坊、俑道、正厅和偏房。它们都有武士俑分立于两边,其中以正厅的警卫最多。这里可能是召开军事会议的场所。这一点也就完全证实了三号坑是一个地下军队的指挥部——军幕。秦俑坑当中既有“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强大军阵,又有“运筹于帷幄之中”的将领,可见当时思虑严密,布局严谨了。而且战车通身彩绘配上华盖,车上的成员头戴单卷尾长冠,应该是级别较高的指挥车了。

在一号坑以北20米处,是秦始皇兵马俑的二号坑。它的平面呈曲尺形,面积为6000多平方米,是由步兵、骑兵、车兵和混合兵种组成的军阵。他一共由四个小的单元构成.第一个小阵是弩兵阵,其中约160个铠甲俑做跪射状,170个铠甲俑作立射状。临阵时,可轮番射击敌人难以靠近:第二个小阵是车兵阵,共有战车64乘,武士俑192件;第三个小阵是由战车、车兵、步兵、骑兵混编的纵阵。这四个单元可以有机的构成一个大的军阵,也可以分开成四个独立的小的军阵。它能攻能守,反应迅速,自我保护力强,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反应最快速的一支部队。

在二号坑中出土了大量的陶俑,其中有将军俑、跪射俑、骑兵俑等。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一个从二号坑中出土的将军俑。将军在军队中具有特殊的身份,所以他处处显得与众不同。将军俑头戴双卷鹖尾长冠,冠带在颈下结绳并下垂胸前。将军俑所戴的冠叫“鹖冠”。据说鹖是一种性情勇猛、善斗的鸟。将军俑身穿双重战袍,战袍外面的铠甲形制特殊。双肩及前后胸共有8个彩绸扎成的花结,象征我们现在所说的军工章。他脚蹬翘尖靴,双手相叠置于腹前,显得儒雅稳健,气度不凡。他手指前方,仿佛正在指挥千军万马如何作战。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发髻,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

现在展示在各位面前的就是秦兵马俑坑中出土的最引人注目的一把青铜剑了。“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因颜色青灰而得名。这把青铜剑已历经了20__多年,但是表面并没有生锈,至今仍然是锋利无比。在它刚刚出土时,专家们曾经用它一次划透了20张纸。经过鉴定,发现它表面有铬盐氧化层。它采用了铬盐氧化技术。铬盐氧化技术有两种:一种是电子镀铬,在20世纪30年代由德国人发明。另一种是化学镀铬,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发明出来了,这一点实在是令人叹服!

下面我将要带领大家前去欣赏的是被誉为“奇中之奇,宝中之宝的秦陵彩绘铜车马。

如果说秦俑坑是大中显武的话,那么铜车马展厅就是小里透文了。前面的一号车为“高车”。 总重为1061公斤。后面的这辆为“鞍车”总重1241公斤。

我们再来看一下二号车上的华盖。华盖最厚处为4毫米,最薄处为2毫米。铜车马采用了铸造、镶嵌、焊接子母扣连接而成的。最为广泛的是子母扣连接,也就是我们今天所采用的手表链的连接方法。像马龙头就是由一节金管,一节银管,采用子母扣连接而成的,装饰的是缨络,采用了青铜拔丝法。他们是迄今为止考古史上发现的形体最大、构造最复杂、制造最精美、驾系关系最完整的铜车马被誉为“青铜器之冠”。

我的讲解就到这里结束了,希望我有限的讲解内给大家带来无限的收获和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兵马俑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张,你们可以叫我张导。希望我的服务能为本次兵马俑之旅增添一份温馨、一份快乐。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中的陪葬品。1974年在西安秦始皇陵东侧发现的。这一发现轰动了中国,震惊了全世界,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秦兵马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旅客朋友们,秦兵马俑有3 个俑坑。在3个俑坑中,一号坑是最大的。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一号俑坑。这个俑坑东西长约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近14260平方米;坑内有兵马俑6000多个。为了保护好这些兵马俑,国家现在已经在这里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

我们现在前往大厅,大家不要乱涂乱画。

旅客朋友们,你们看:那个身披铠甲、头戴鹤冠、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的兵俑就是将军俑。在他前面那些体格健壮、体型匀称的兵俑就是武士俑。武士俑身穿战袍,披挂铠甲,手持兵器,整装待发。这些骑着战马的兵俑就是骑兵俑。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蹬长靴,右手持缰绳,左手挽弓箭,随时上马冲杀……

旅客朋友们,兵马俑之游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记下这举世无双的兵马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兵马俑英文导游词介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412 字

+ 加入清单

Hi, dear tourists, please come with me, you see this is the qin Terra Cotta Warriors, now scientists have unearthed three pits, although only three, but with a total area of nearly 20xx0 square meters! Equivalent to fifty basketball court, pit there are nearly eight thousand terracotta warriors, in these three pit, no. 1 pit is the largest, 230 meters long, north and south 62 meters wide, with a total area of 14260 square meters! The pit of the Terra Cotta Warriors is one of the most. There are about six thousand.

Tourists, tell you, the Terra Cotta Warriors is not only large scale, and various types, the personality is bright, let me introduce!!!!

Terracotta warriors average about 1.8 meters tall and powerfully built, they wear down with uniform, wear hard armor and weapons in hand, ready to go, youve said dont go far?

The general figurines is power! Burly, wearing a crown, wearing armor in brown, hand hold a sharp sword, head high head, chest, belly of battle-hardened a look will know that is! Actually the Terra Cotta Warriors type many, said also said not over. The Terra Cotta Warriors pit or PeiZangKeng qin shi huang Lin, 1974, a few archaeologists found in the east of the Terra Cotta Warriors pit, stir in China, shocked the world, is one of the 20th centurys greatest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And, finally remind you: dont throw GuaGuoPi, rubbish, plastic bags,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秦兵马俑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58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要带大家参观的是号称《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

首先,我要先给大家介绍下关于秦始皇这个人,秦始皇生于(公元前259年―前210年)他姓赢名政,13岁就已经继承王位,22岁正式开始亲临朝政,公元前221年39岁时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了郡县制,并采取了措施统一了货币、度量衡、法律、车轨和文字。秦始皇非常喜欢出游,于公元210年的7月,在出巡途中,暴病于河北沙丘,终年50岁。死后葬于郦山脚下的陵墓之中。

秦始皇陵的文物极为丰富具史书记载{已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藏满了各种奇真异宝。目前呢,我们国家目前的技术还无法打开秦始皇的陵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秦始皇地宫必将重见天日。届时,一定会引起世界轰动。

秦俑坑是1974年时由西扬村几个农民在抗旱时大井发现的。经过考古学家的鉴定把他们分为一、二、三号坑。总面积为22780平方米。

首先,面对我们的是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为坑道式土木建筑性结构。一号坑兵马俑按实战军阵排列,俑坑的东端是一个长廊,站着三排面向东的站袍武士俑,每排70件,共210件。他们手持弓弩,是一号坑军阵的前锋部队。长廊南边有一排面向南的武士俑,是右翼;北边有有一排面像北的武士俑,是左翼;西头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是后卫。他们手执弓弩准备,担任整个军队的警戒任务。在10道隔墙隔开的11个过洞里排列着38路面向东的纵队,每路中间都排列有驷马战车。陶俑身披铠甲,手持长兵器。他们是一号坑的主力部队。根据每个探访里兵马俑排列的密度推算,全部挖掘可出土兵马俑6000多余件,其中以步兵居多。

一号坑东端以北20米处是二号坑面积为6000平方米。是个单元的4个同兵种构成的一个曲尺形军阵。第一单元是由334件驽兵俑组成的小方阵。第二单元是由64乘驷马战车组成的房阵。第三单元即勇坑中部,包括9至11过洞。第四单元由战车6乘,鞍马和骑兵俑各124件组成的骑兵阵。4个单元有紧密的联系可谓是缺一不可。

参观完了二号坑我带大家去看下三号坑,三号坑在二号坑以西,面积为520平方米,出土陶俑68件,他们手持的兵器与一二号坑不同,后者配备有远射的弓弩。而且三号坑内只发现了一种无刃兵器叫铜殳。铜殳在秦代是专门用于仪仗的兵器。通过三号坑整个布局,它可能是整个地下军的指挥部门。

兵马俑坑中发掘出最引人注目的兵器就是一把青铜剑。历经20__年,剑表面没有生锈,至今锋利无比,光亮如新,一次能划破20张纸,实在令人叹服。

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发掘出土了两乘彩绘铜车马,按照发现顺序,被遍为一号和二号铜车马。这两辆车都是四马单辕,呈前后纵向排列。前面一号车应为古代的“高车”。二号车叫“安车”,也叫“温凉”。每辆铜车马窗上的小孔可以用来调节空气,还可以从中外望。车上有椭圆伞状车盖。二号车配有1500余件金银构件和饰物,显得华丽富贵。一号车上配有弓弩,箭头和盾牌,驾车者带有官帽,这说明保护后面的二号车的安全的。

铜车马处处依照真车、真马、真人制作,大小为真实的二分之一。车马人的总重量达1243公斤。金银饰品共计1720件,总重7公斤。马的笼头是用一根金管,一根银管,采用子母扣连接方式制成,笼头上有个销子,拔下销子就可将笼头完整的取下来。根据初步研究,铜车马采用了焊、铆、刻等多种工艺手法。

铜车马是我国最早、驾具最全、级别最高、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珍品,迄今为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它的出土为考证秦代冶金技术、车辆结构、工艺造型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现在在秦陵周围发现了更多的陪葬坑,我们博物馆在今后几年内将会扩建为秦陵博物院,我们将以更多的方式,更多的实物展出。为大家呈现出新的秦陵。

给大家半个小时的活动时间参观,半个小时后在门口集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秦兵马俑的导游词2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流星旅行社的导游,我有幸可以陪大家一起去参观,我感到特别高兴,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度过这一段美好时光。

兵马俑在我国西安临潼出土,今日我要带你们去参观这一大奇迹。

我们现处的是1号坑,也是3个俑坑中最大的一个。坑内大约有8000个俑。它东西长230米,北南宽62米,总面积为14260平方米。你看,那一排排一列列的兵马俑多整齐呀!看这气势,真像秦始皇当年统领大军,南北征战呀!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顶战冠,身披铠甲。那威风凛凛的样子,一看就知道刚打完一场胜仗。

武士俑一般高1.8米,体格强健,手握兵刀,全副武装。

那么骑兵呢?别急,骑士俑更威风,因为它骑了匹马呢!……

好了,今日的浏览到此结束,祝你们今日好,明天好,现在好,年年好,来点掌声好不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有关秦始皇兵马俑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83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将参观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以东35公里处。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留言说过:“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秦始皇陵兵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

秦始皇于公元前259年生于赵国国都邯郸。13岁继承了王位。22岁举行加冕礼亲政并平息了嫪毐吕不韦的叛乱。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用10年的时间灭亡了东方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达500多年各诸侯国割据称雄的混乱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秦。为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认为自己“功高三皇,德过五帝”于是各取一字称皇帝,并希望子孙千世万世,于是自称始皇帝。为了巩固统一,加强统治,他建立了以自己为中心的三公九卿官僚制度,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同一法律、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统一车轨,修驰道;统一思想,焚书坑儒;北击匈奴筑长城,南平百越修灵渠,这一系列的措施,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中,暴病死于河北沙丘,同年葬于临潼骊山的陵墓之中。

秦始皇帝陵南靠骊山,背面与渭水相邻。骊山风景如画,绿树成荫。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秦始皇陵,我们看到的这个巨大的封土堆,就是秦陵了。

秦兵马俑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遗址性专题博物馆。展出的文物距今约20xx多年的秦兵马俑和铜车马。秦俑坑是1974年时,由西杨村的几个农民在抗旱打井时意外发现的。考古学家根据发现时间的先后,把它们编为一、二、三号坑。秦兵俑出土后,以其严密的军事组织,雄伟壮观的气势,精美的雕刻艺术,深厚的文化内涵征服了世界,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87年12月秦始皇兵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总面积为2万平方米。有陶俑、陶马8000多件。是一座庞大的地下军阵,也是一座重要的古代艺术宝库。秦俑坑是秦军的缩影,它生动的再现了当时秦国兵强马壮的威武场面。李白在诗中描写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即时对秦军的气势作了生动的描写。

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一号坑,它是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面积14260平方米,相当于两个足球场的面积。一号坑是由步兵和车兵组成的军阵。所谓军阵就是部队在作战或驻守时的一种排队的方式。一号坑是以长方阵的排列方式,由前锋、主体、侧翼、后卫四部分组成。我们现在所看到面东而立的就是前锋部队。它一共是3排,每排70件,共210件。南、北、西端各有一排面外而立的武士俑是侧翼和后卫,他们是为了防止敌人旁敲侧击和从背后偷袭。中间有38路面东而立的纵队,是由步兵和骑兵组成,构成了整个军阵的主体。参观到这里,可能就有人要问了,他是怎样制作的呢?我们说亲用的制作可以用四句话来形容:“模塑结合、分段制作、入窑烧制、出窑彩绘。”他们是以泥土为原料,模塑结合,再辅以推,捏、刮、刻等技法。温度一般在950—1050摄氏度之间。

三号坑位于一号坑以北25米处。面积为520平方米,平面呈凹字形,是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小的一个。共出土四马、一车和68个陶俑。三号坑陶俑的排列形式是面向内相向夹道式排列。在三号坑中只发现了一种无刃兵器——铜殳。铜殳(shu)是一种用于仪仗的兵器。根据专家推测,这里可能是整个地下军队的指挥部。三号坑主要由车马房、南北厢房组成。车马房位于俑坑的中部,面对坑道的东门,这样便于车马进入。而北厢房位于俑坑的北部。在北厢房内发现祷战厅。南厢房位于俑坑的南部,它从东向西依次排列着廊坊、俑道、正厅和偏房。它们都有武士俑分立于两边,其中以正厅的警卫最多。这里可能是召开军事会议的场所。这一点也就完全证实了三号坑是一个地下军队的指挥部——军幕。秦俑坑当中既有“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强大军阵,又有“运筹于帷幄之中”的将领,可见当时思虑严密,布局严谨了。而且战车通身彩绘配上华盖,车上的成员头戴单卷尾长冠,应该是级别较高的指挥车了。

在一号坑以北20米处,是秦始皇兵马俑的二号坑。它的平面呈曲尺形,面积为6000多平方米,是由步兵、骑兵、车兵和混合兵种组成的军阵。他一共由四个小的单元构成。第一个小阵是弩兵阵,其中约160个铠甲俑做跪射状,170个铠甲俑作立射状。临阵时,可轮番射击敌人难以靠近:第二个小阵是车兵阵,共有战车64乘,武士俑192件;第三个小阵是由战车、车兵、步兵、骑兵混编的纵阵。这四个单元可以有机的构成一个大的军阵,也可以分开成四个独立的小的军阵。它能攻能守,反应迅速,自我保护力强,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反应最快速的一支部队。

在二号坑中出土了大量的陶俑,其中有将军俑、跪射俑、骑兵俑等。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一个从二号坑中出土的将军俑。将军在军队中具有特殊的身份,所以他处处显得与众不同。将军俑头戴双卷鹖尾长冠,冠带在颈下结绳并下垂胸前。将军俑所戴的冠叫“鹖冠”。据说鹖是一种性情勇猛、善斗的鸟。将军俑身穿双重战袍,战袍外面的铠甲形制特殊。双肩及前后胸共有8个彩绸扎成的花结,象征我们现在所说的军工章。他脚蹬翘尖靴,双手相叠置于腹前,显得儒雅稳健,气度不凡。他手指前方,仿佛正在指挥千军万马如何作战。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发髻,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

现在展示在各位面前的就是秦兵马俑坑中出土的最引人注目的一把青铜剑了。“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因颜色青灰而得名。这把青铜剑已历经了20xx多年,但是表面并没有生锈,至今仍然是锋利无比。在它刚刚出土时,专家们曾经用它一次划透了20张纸。经过鉴定,发现它表面有铬盐氧化层。它采用了铬盐氧化技术。铬盐氧化技术有两种:一种是电子镀铬,在20世纪30年代由德国人发明。另一种是化学镀铬,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发明出来了,这一点实在是令人叹服!

下面我将要带领大家前去欣赏的是被誉为“奇中之奇,宝中之宝的秦陵彩绘铜车马。

如果说秦俑坑是大中显武的话,那么铜车马展厅就是小里透文了。前面的一号车为“高车”。总重为1061公斤。后面的这辆为“鞍车”总重1241公斤。

我们再来看一下二号车上的华盖。华盖最厚处为4毫米,最薄处为2毫米。铜车马采用了铸造、镶嵌、焊接子母扣连接而成的。最为广泛的是子母扣连接,也就是我们今天所采用的手表链的连接方法。像马龙头就是由一节金管,一节银管,采用子母扣连接而成的,装饰的是缨络,采用了青铜拔丝法。他们是迄今为止考古史上发现的形体最大、构造最复杂、制造最精美、驾系关系最完整的铜车马被誉为“青铜器之冠”。

我的讲解就到这里结束了,希望我有限的讲解内给大家带来无限的收获和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兵马俑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旅客们:大家好!我是本次导游——马三啸。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去参观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

我们将要看到的秦兵马俑是中国西安临潼出土的珍贵文物。它的规模相当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现在,我们已经在一号坑的大厅里了。这是目前已发掘的三大俑坑中最大的一个。这里的兵马俑有六千多个,面积近14260平方米。大家看,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多整齐呀!

是不是像秦始皇当年统率的那只战无不胜的大军。大家注意看,头带鶡冠、身披铠甲、昂首挺胸、神态自若的是将军俑。体格健壮、披挂铠甲、手持兵器。整装待发的是武士俑。右手持缰绳、左手持弓箭、似乎随时准备上马冲杀的是骑士俑。那些陶马与真马一样大小,个个形象逼真。大家仔细看,每个兵马俑的表情神态都各不相同。瞧这位,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战胜敌人;再看这一位,目光炯炯、神态庄重、紧握双拳,一定在暗下决心誓为泰国统一天下而战;还有那位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各位游客,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是独一无二的,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举世无双的伟大奇迹。

我们今天的浏览就要结束了,希望本次旅游能给大家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欢迎下次再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精选陕西秦始皇陵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67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导游员小导,欢迎大家来到秦始皇陵博物院参观。秦始皇陵博物院是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基础,以秦始皇遗址公园为依托的一座大型遗址博物院。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参观这“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它之所以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因为1978年9月法国总理希拉克在参观后说:“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兵马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从此,“世界第八大奇迹”便成了秦兵马俑的代名词。

那么在参观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秦始皇,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位皇帝,姓赢名政,他13岁继位,22岁加冕亲政,39岁时力挽狂澜,一统天下,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王朝——秦。统一以后,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为皇帝,为了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秦始皇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三公九卿制度;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同统一法律、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修筑通向全国各地的“驰道”、“直道”;统一车轨、统一思想、焚书坑儒、为北击匈奴、南平百越;在北京修筑长城;在南方开凿兴安运河;秦朝的疆域逐渐扩大。

1973年4月,几位农民在抗旱打井时意外发现了许多陶俑残片和古代青铜兵器开始,经考古工作者的钻探、发掘,目前共发现三座兵马俑坑,我们按照发现的先后顺序编为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

现在,展现在您面前的就是兵马俑一号坑,它是整个军阵的主体,也是三个俑坑中最大的一个。它东西长230米、宽62米、均深为5米、面积为14260平方米,相当于两个足球场那么大,为坑道土木建筑结构。经探测,看出土陶俑6000余件,战车50余乘,是一个战车、步兵混合编组的长方形军阵。一号坑由前锋、主体、侧翼、后卫组成,整个大军基本面东而立。前锋分三排,站在俑坑最东端的长廊里,均手持长兵器;南北两侧合尾端分别站着一列面向外的武士佣,他们是方阵的两翼合后卫,担任着整个军阵的警戒任务,防止敌人旁敲侧击或从背后偷袭;在由10道隔墙隔开的11个过道里,排列着38路面向东的纵队,每路中间都排有驷马战车,而陶俑则身披铠甲,手持长兵器,他们是一号坑的主体。参观到这里,有人就会问,像这样气势恢宏的兵马俑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我们说秦俑的制作过程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即“模塑结合、分段制作、入窑烧制、出窑彩绘”。他们是以泥土为原料,模塑结合,再辅以推、捏、刮、刻等技法,然后烧制而成的,烧制时的温度一般在950——1050摄氏度之间。

现在我们来参观二号坑,二号坑是1976年4月23日发现的,位于一号坑东端以北20米,面积只有一号坑的一半,约为6000平方米,据推测可出土陶俑、陶马1300余件。二号坑是一个由步兵、骑兵、车兵、弩兵共同组成的曲尺型军阵,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个是弩兵阵,在俑坑东端突出的部分;第二个是位于南半部的车兵阵;第三个是位于中部的位于中部的由战车、车兵、步兵、骑兵混编的纵阵;第四个是位于北半部的骑兵阵。这四个方阵有机结合,能守能攻,自我保护能力强,反应敏捷,可谓是“大阵套小阵,大营套小营,阵中有阵,营中有营”,是当时世界上反应最快的军阵。二号坑是正在发掘中的俑坑,经初步挖掘,出土了很多典型的陶俑,其中有将军俑、跪射俑、立射俑、骑兵俑、鞍马俑等。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跪射佣,他左腿蹲曲,右腿跪地,上身挺直,双目凝视左前方,手握弓弩,做准备射击状,造型真实而优美,是秦兵马俑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再看看旁边的这座将军佣,他头戴双卷尾鹖冠,身着双重战袍,脚蹬翘尖履,双手交叉做拄剑状,显得气度不凡,甲衣上共有8朵花结,显示出他军阶的高贵,塑塑造出了一位果敢睿智的秦军高级指挥官的形象。

大家可能都听过“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句名言,那么秦始皇的这支地下军队,它的指挥中心又会是什么样的呢?相信三号坑的参观将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三号坑是三座俑坑中最小的一座,面积仅为520平方米,平面呈凹字形,仅有四马、一车和68件陶俑。坑内武士环绕周壁、两两想向,夹道式排列,手中所持的是一种无刃兵器——铜殳。在二号坑的北厢房内还发现了残鹿角一件,动物朽骨一堆,可能是专供战前占卜或祈祷所用的。纵观三号坑的布局并结合史料分析,专家们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这里是整个军阵的指挥中心——军幕。

如果说兵马俑是奇迹,那么铜车马则是奇迹中的奇迹。1980年在秦陵西侧20米处,发掘出土了两座大型彩绘铜车马,按照发现的顺序分别命名为一号和二号铜车马。当时它们都被埋在了7米深的坑里,外面用一个木椁装着,因年代久远木椁腐朽,上面填土重压,铜车马被砸成3000多个碎片。但庆幸的是,车马坑未被盗掘,车的原始位置,车舆结构、系架关系基本清楚,经过考古学家近八年的修复,终于恢复了原貌,其中秦陵一号铜车马修复技术在199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据考证,这两辆铜车马的体积均为真车真马的1/2,它们处处都是依照真人、真车、真马制造的,当时秦始皇曾经五次巡游天下,这两乘车就是秦始皇车队中的两辆。当年,这两乘铜车马的出台曾使多少人赞叹不已!因此它们被称为“青铜器之冠”。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两辆铜车马修复后的实物。铜车马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之一,象征着皇帝銮驾的一部分。前车驾车人站立驾车,后车驾车坐姿驾车,根据古代的“立式为高,坐式为安”的原则,我们把前车叫“立车”,后车叫“安车”,是供主人出行乘坐。前车“立车”车体较小,通长2.25米,高1.52米,总重量1061公斤。高高的车棚盖似车厢撑起的一柄伞,既能遮阳避雨,又使乘车者远望四周,“伞”顶呈圆形,车厢为横向长方形,因为古代的人以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每个车轮上有三十根辐条,古代人以三十天为一个月,以车轮象征着日月轮转。当车子转动起来,驾车人立于其中,头顶天,脚踩地,就将一个“天圆地方”,日月轮回的宇宙观念蕴含其中。接下来,我们看二号车“安车”,安车结构较为复杂,通长3.17,通高1.06米,总重量1241公斤。车上有一椭圆形的车棚盖,车厢分为前后两室,前室较小,供御手乘坐,后室宽大,有三窗一门,是主人乘坐的。此车也叫辒辌车,门窗“开之则凉,闭之则温”。公元前,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途中病死于河北沙丘,就用的是这种车运回咸阳的。

秦始皇兵马俑自开馆以来,已接纳了海内外游客4000多万人,但目前发现的仍只是秦陵的冰山一角,随着博物馆的建成,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秦陵会以全新的面貌迎接五洲宾朋的到来。届时,欢迎大家再次光临!

好了,今天秦兵马俑博物馆的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有关陕西兵马俑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青岛旅游团的导游,武子婷。待会儿我们便要出发去观看秦兵马俑,大家跟我来吧!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大家请看,兵马俑规模宏大,此刻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xx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已有兵马俑近八千个。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此刻就让我们去参观一下吧。对了,在欣赏的过程中,必须要记住,不能乱丢垃圾,要做到:眼看手勿动。

大家来看一下,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米;坑里的兵马俑当然也是最多的了,有六千多个。一号坑上,此刻已经改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像不像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呢?

大家再细细观察这些兵马俑,它们的类型有很多,有:将军俑、骑兵俑、武士俑和栩栩如生的陶马俑,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自己慢慢欣赏吧!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俄罗斯的一位总统曾称赞道:“秦兵马俑真能够算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了!”

此刻,我给大家一个小时的时间随便走动,一个小时后,大家在那里集合。

这天一天的游程也就这样介绍了,欢迎大家下次再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有关秦始皇兵马俑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35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将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位于西安市东35公里处,它于1979年10月1日开始对外开放的。已有众多国家的党政首脑参观过这个博物馆,更有数百万计的中外游客不远千里来参观过这个博物馆。法国总理希拉克曾留言说过:“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也说:“这是真正的奇迹,全世界人民都应该到这里看一看”。从这些高度凝练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秦俑的历史地位及艺术价值。下面我想把秦始皇这位成就一代伟业的历史巨人介绍给诸位,以便使大家能对秦始皇兵马俑和与之相关的历史有一个详尽的了解。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姓嬴名政,公元前259年出生于战国末期赵国都城邯郸。公元前246年年仅13岁的嬴政继承了秦国的王位,22岁的秦王嬴政开始掌握国家政权,之后三年的时间里,他消灭了嫪毐和吕不韦两大敌对势力。并结束了太后干预朝政的局面。为统一中国扫清了内部障碍。秦王嬴政重用了一批文臣武将,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大诸侯国,并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500年割据争雄,大国争霸的战乱局面。

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过三皇,功过五帝”,因此自称始皇帝,希望秦国自始能传至千秋万代。为了统一政权,建立了一整套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制新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全由他亲自任免。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统一了法律,文字,货币,度量衡等。这些措施极大的推动了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另外他还征用劳役广修驰道,使各地交通便利,以利经济文化交流。他将战国时秦赵燕三国修筑的长城连在一起后,又加以扩展,形成了西起甘肃临挑东到辽东因石而成的万里长城!有效的遏制北方游牧民族对秦朝的骚扰。

中国帝王大多为自己营造巨大而豪华的陵墓。这座原高115米、周长20xx多米的巨大陵丘,虽经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在仍有76米之高。具史书记载秦朝全国总人口约20xx万,壮丁不过700万,而筑陵时壮丁最多达70万,可见工程之浩大。

现在我们面对的秦俑馆1号坑,坑里就是号称“世界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面对威武整肃的庞大军队,你们脑子里一定会闪现许多问题,这些秦俑是怎么发现的?为什么相貌各异?为什么要制作这些俑?好,现在我就一一回答大家的这些问题。

这些俑是1947年3月西杨村农民在打井的过程中发现的,据村里的老人讲,有一天,住在村里的人在村外空地上打了口井,井水清澈甚是喜人,可是第二天井里的水就不见了,他们中胆大的腰系绳子下去查看,不一会井里传来尖叫声,上面的人赶紧把人拉上来,这人说他看见了一个站立着身穿铠甲的怪物,伸手要抓他,听者都非常害怕,但最终向文物部门报告。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宏气势和高潮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各位朋友请看1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14260平方米,这是一个由步兵、车兵组成的长方形军阵。按已出土的陶俑、陶马的排列密度推算,1号坑可出土6000多件兵马俑,俑坑最东端站立的三排武士是军阵的前锋,由204名免冠束发、身穿战袍的弓努手组成,南北两侧分别向南北的武士,组成军阵的侧翼。俑坑的尾端还有一列面西的武士,组成军阵的后卫。中间38路向东的纵队是秦军的主体,由身批铠甲的步兵护卫着45辆战车组成,他们手握兵器威风凛凛、严阵以待。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武士俑高1.8米,体格健壮,体态匀称,身上穿着战袍,套着铠甲,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大多挽成了偏向右侧的发髻。它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个个目光炯炯,双唇紧闭,神态严峻,好像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筒马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弓孥手个个张弓搭箭,两眼盯着前方,或立或跪,随时准备将利箭射出去。

马俑和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同天下做殊死搏斗: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进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的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得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是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2号坑面积6000平方米,可出土陶制兵马俑1300多件,木制战车89辆,是一个由车兵、步兵、骑兵、努兵联合组成的曲尺形军阵,努兵位于整个军阵的东部前沿,驷马战车方阵在军阵南端,中部为战车和徒兵俑,北部是战车和骑兵,二号俑坑中四个方阵有机组合成一个大型军阵,这就是兵书上所说的“方、圆、曲、直、锐”五种阵中的曲型阵。

现在我们来到了3号坑,它的面积最小只有520平方米,共出土陶俑108件,1辆四乘战车,坑内的武士是围绕四周墙壁两两相对排列,手捏仪卫兵器铜殳,大多数考古专家从这个坑里武士俑的排列方式和手中握的兵器,以及它距秦陵的位置来看,3号坑是整个军阵的指挥部,这些俑相貌各异,有的沉稳刚健,有的英勇果敢,有的慈善含笑,可谓徐徐如生精神各异!因为它是根据秦始皇御林军中的将士制作的。因此在八千“地下御林军”中是绝对找不出两个相貌和体形完全一样的俑的。他们各个气度不凡,最重的有300多斤,轻的也有100斤,身高从1.7~1.9米。如果大家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他们哪些是陕西人,哪些是四川人,哪些来自甘肃东部,这从他们的胡须梳理方式和长相可以看出。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辆青铜车马,前面的叫高车后面的叫安车。它们制作精美装饰华丽,以黑色为主调,刚发现时,这两称车马破损严重,尤其是供奉秦始皇灵魂称坐的安车,已破碎成1500多片,经考古工作者修复后,现在看上去完好如初,两称车的车马人都是仿制真车真马真人,按比例缩小二分之一制成的。仅安车上金银饰制就达1720件重达7公斤,两乘铜车马采用了铸造、镶嵌、焊接、铆接、子母扣连接等十几种工艺。铜车马上使用最广泛的连接方法是子母扣连接,也就是我们今天所使用战车手链的连接方法,像马笼头就是由一节金管,一节银管,采用子母扣榫卯连接而成,装饰的缨络采用青铜拔丝法,青铜丝的直径只有0.1~0.5mm,更精湛的是车上的蓬盖,它是椭圆形的,面积2.3平方米,出土时已碎成199块,专家们在修复时发现,蓬盖上没有焊缝,也没有煅打的痕迹,说明是一次铸造而成,而且浇铸的相当均匀,最薄的地方为1mm最后的地方也仅有4mm,它是迄今为止考古世上发现的体形最大结构最复杂,架构关系最完整的一组典型的古代单辕双轭车,被誉为“青铜之冠”。铜车马不仅给人艺术享受,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英雄一世创立无数伟绩的秦始皇——嬴政,早已去世20xx多年,但是他的伟绩,以及现存的兵马俑留给人们的思考是什么呢?或者说,我们能从上述的事绩中吸取些什么呢?我想,敢创历史先河,为国家统一不惧死亡的但是和勇气是我们应该学习和效仿的,一代伟人嬴政扫六国而挡天下的非凡气度和魄力仍失为我们今天克服前进路上障碍的巨大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想要富强没有这种气魄怎么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西安兵马俑500字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游览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惠。

兵马俑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都是精美的艺术珍品。谁知道它的占地面积有多大呢?对,就是20xx0平方米,大概有50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大家想不想知道他的来历呢?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以前有几个农民相约一起打水井,发现了有一些陶片,他们继续打井,发现那是一条通道。他们陆陆续续下去察看,就发现了‘秦兵马俑’。好!大家一起参观一下吧!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你们看,那些身材魁梧,头带鹤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是什么俑?他就是将军俑。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他们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身的领军人物了!

大家跟我来。那些身高1。8米什么俑,体格健壮,体形匀称,身穿战袍,披挂铠甲,手持兵器的是什么俑?对,就是武士俑。

谁知道身着短甲,下穿紧口裤,左手握弓箭,右手执缰绳的又是什么俑?错了,是骑兵俑。你们看,每一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术珍品。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惟妙惟肖,走近他们身边,似乎还能感受到他们轻微的呼吸呢!

好了,还有很多精彩的东西,大家自由参观,自己欣赏吧。活动时间,请大家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