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长城导游词通用20篇

浏览

1839

范文

436

2024年长城导游词7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游客们,您们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卢思琦。今天我要带你们去一处世界遗产——长城。在去长城之前,我先提几点注意事项:

1、不可以在城墙上乱涂乱画;

2、不可以随地吐痰;

3、不可以大声喧哗。好了,现在就跟我一起出发吧!

游客们,注意了!我们现在来到了长城脚下,我来介绍一下长城的结构吧!这段长城修建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方砖筑成的。城墙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你们看!那么宽,五六匹马都可以并行了。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望口和射口,供了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就可以互相呼应了。

游客们,现在我们感受一下,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是不是很自然得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呢?我们看一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都有两三千斤重了;想一下,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那真是一个奇迹啊!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游客们,今天我们就抱着“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登上了长城。这次的旅游结束了,希望下次我还能做你们的导游!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几句介绍长城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64 字

+ 加入清单

嗨,游客们,

介绍长城导游词。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刘,大家可以叫我刘导。我将带领大家去浏览气魄雄伟的长城。Let’s go!

朋友们,这就是长城,它是在公元前五世纪到前三世纪修建的。那时各国诸候为了互相防御和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侵扰,在各自领地上修筑了防御用的城墙。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三万多人力,十多年时间,把原来秦、赵、魏、燕、齐等国所筑的城墙加以修缮并且连接来。 现在我们通常说的万里长城是指明朝修建的西起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濒临渤海湾的河北山海关,中间主要关口有:山海关,嘉峪关,玉门关、居庸关、紫荆关,偏关,雁门关,平型关,娘子关,横亘七个盛市,全长六千七百多公里。万里长城工程坚固,气势雄伟,蜿蜓起伏,势若游龙,是中国最有价值的历史文物和旅游胜地。

呀,时间不早了,大家该吃午饭了。走,吃北京鸭去。因为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在大家吃饭的同时,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传说在秦朝,有一个叫孟姜女的姑娘,

知书达理,伶俐非凡。她嫁给了苏州的范喜良。那年,秦始皇召集百万民夫修筑长城,范喜良也被抓去了。半年多过去了,已经是冬天了。孟姜女决心千里迢迢为丈夫送寒衣,到那里才知道丈夫已经死了,她便哭了起来,哭倒了好多里长城。无数具白骨暴露在长城脚下,孟姜女想:“即使见不到活的丈夫,也要把丈夫的尸骨带回去。”于是,她便用滴血认亲的方法找到了丈夫的尸骨。她正要起程回去,秦始皇又来了。他十分关心这个浩大的工程,听说有一个民妇前来寻夫,把长城哭倒了四十里,就决心处罚这个民女,但他见到孟姜女的美貌就起了邪念。孟姜女看秦始皇这么好色,对他更恨之入骨了。但又一想,不能和他硬拼,便强装笑脸对秦始皇说:“陛下如此看重小女子,小女子也愿意待奉陛下。不过要依我三件事才行。”“可以。”秦始皇说。“一、要在长城外边的大海上造一座长桥。二、要在我丈夫填城的地方修一座十里长,十里宽的大坟。三、你要亲自率领文武百官披麻戴孝。”秦始皇为了得到美女,都答应了。不久,这三件事都办好了。秦始皇要孟姜女回宫,但孟姜女却要陪她到长桥上浏览一番,秦始皇一听自然高兴,便与孟姜女上了长桥。走着走着,孟姜女忽然快步跑上前去,投江自尽了。

好了,故事讲完了。现在大家去长城上玩吧。但大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不要乱扔垃圾。

2、 不要在长城上乱刻乱画。

3、 注意安全。

4、 注意时间,只有两个小时。

时间过得真快,和大家说拜拜的时间到了。记住,我们的公司叫天马行空旅游公司,有空常来我们这里坐坐,别忘了请我给您做导游啊!Bye__ bye!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最新长城导游词4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你们带长城来游玩我是本次的导游,你们可以叫我刘导,今天我带领大家浏览的是八达岭长城。希望我们的服务能让您多一份欢乐。

现在我们就在长城脚下,现在你们看到的这段长城,是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而且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在城墙顶上铺着十分平整的方转,像很宽的马路,而且五六匹马都能并行。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是供打仗时在垛子后面了望和射打敌人的。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下面就由我来告诉你们一个关于长城的传说吧!

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从此,山海关被后人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在那里盖了孟姜女庙,南来北往的人们常在这儿洒下一掬同情之泪。好,我先介绍到这里了。请大家慢步欣赏!不要乱丢塑料袋、矿泉水瓶、废纸、果皮等垃圾,不要在城墙乱涂乱画,不要站在城墙上,带好自己的孩子。两小时后集中到这里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江南长城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游客们,大家好!我是天马旅行社的解新跃,今天我带大家去游览江南长城

江南长城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大家在游览的时候注意文明,不要乱扔垃圾,自觉地维护景区的整洁。

大家抬头看,雄伟壮观的江南长城就在我们面前。江南长城位于拥有悠久历史的临海古镇,为国家4A级旅游区(点)。它原长6000余米,现只存5000米,它矫若巨龙,东起揽胜门,沿北固山山脊蜿蜒至烟霞阁,于山岩陡峭间直抵灵江东岸,依山就势,俯视大江,气势磅礴,又称“江南八达岭”。古城墙两侧,古木参天,常年苍翠,城墙掩映在青绿丛中,更增添了一分江南的婉约和灵秀。

游客们,现在我带大家一起登上人称“江南八达岭”临海古长城。史载,明朝名将戚继光在临海八年期间,与知府谭纶整修临海古城墙,创造性地修筑了十三座二层空心敌台,遗存之今,其在规格、形制、构造上与北京古长城相似,是北京古长城。大家一边走,一边可以观赏一下长城的建筑特色。

江南长城在历史上最主要的作用是御敌。明朝戚家军以临海古城为据点,加强闽浙沿海守防,屡败倭寇九战九捷,洗雪国耻,扬眉吐气,大振国威。除了御敌的功能之外,它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洪的功能。城墙有三分之一的长度是沿着灵江修筑,台州府城正位于灵江入海近处,江水与潮水相碰,水位升高,时常漫上城来。城墙有如大堤,千余年来抗击着洪水的冲击。

游客们,在这呢,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临海市每年都会举办“江南长城节”,期间将有美食款待大家,欢迎大家光临。今天我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祝大家有个愉快的旅途,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年长城导游词7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我是导游张轲超,今年11岁了,大家都叫我小张就行了,欢迎大家来到长城观光。

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伟大奇迹。它建筑在陡峭的山岭之间,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现在我们来到长城脚下,长城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超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的长城的人无不惊叹他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同时被列为世界遗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长城的一块石头就有两三百斤重。那时还没有起重机,全部依靠乡亲们无数个双手,这才成了今天的世界遗产。

大家低下头来看看脚下的方砖,十分平整,再看城外沿有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射口和?望口,供射击和?望用,城墙上的城台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是屯兵的堡垒,古人曾写下了“烽火戏佳人”的传说,

关于长城的故事很多,最有名的就是孟姜女哭长城了,传说在秦朝,有一个叫孟姜女的姑娘,知书达理、伶俐非凡,她嫁给了苏州的范喜良,那时秦始皇召集百万民夫修筑长城,范喜良也被抓起来,半年多过去了,已经是冬天了可范喜良还是杳无音讯。孟姜女决心千里迢迢为丈夫送寒衣,到那里才知道丈夫已经死了,她便哭了起来,哭倒了好多好多里的长城。

长城百年屹立不倒,主席曾挥笔写下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诗句,现在大家已经来到了石碑前,大家拍照留念吧!

各位游客,我们这次长城之旅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介绍长城的导游词范文35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此次的导游,我姓钱,大家可以叫我钱导。

今天我们游览的闻名古今中外的长城。长城位于北京的背部,监狱春秋战国时期,那是,长城是各个诸侯国为了相互防御而建的,后来,为了方位北方性奴入侵就连接在了一起。号称“万里长城”全长一万三千多里,国父孙中山参观长城后评价道:“中国最有名之工程,万里长城也……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之独一器官。”我们现在游览的地段是八达岭长城,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调试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可以相互呼应。周幽王就在这烽火台上上演过一场“烽火戏诸侯”的历史闹剧。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请保管好随身所带物品,注意保护环境不乱写乱画,不乱扔垃圾,我们两小时后在这集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达岭长城导游词规范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长城观光旅游!我姓徐,今天由我带大家游览世界遗产——长城。

毛主席在一首诗中写到:“不到长城非好汉”说明了毛主席解放全中国的胸怀大志,也鼓舞了红军北上的士气。同时也说明了长城建筑的伟大,所以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不看最遗憾。因为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来华访问的各国首领都要到长城观光一下长城的风景。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风景区。两旁的山上到处是苍枕翠柏,可以听到婉转的鸟鸣声和潺潺的流水声,处处充满诗情画意。您再向远看,长城像一条卧在山间的巨龙,在崇山峻岭间蜿蜓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全长有一万三千多里。这里气象变化万千,景物壮观。长城依山而建,高低起伏,曲折绵延。这段长城的墙体是用整齐巨大的条石铺成的,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双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八达岭海拔1000米,绵延曲折的长城如龙腾飞于崇山峻岭之上。它是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长城因山势而雄伟,山势因长城更加险峻。

下面我们就要到烽火台去看。烽火台叫烽燧狼烟台。它是不和长城相连的独立建筑,一旦敌人来犯,就点燃烽火通报军情。

说到长城,当年修长城时,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当年年轻强壮的男人被迫背景离乡,撇下自己的妻儿老小,受尽了折磨,甚至为修长城命洒黄泉,其中最为人知的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据说她的哭声感动了苍天,顿时一段长城突然倒塌。给我们后人留下了精神财富。游客们,现在我们已经开始顺势走下长城。游客们!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您是不是想到了当年修筑长城的宏伟场面,是不是想起了古代修筑长城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了?

亲爱的游客们,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欢迎下次再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年长城导游词7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13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现在我们乘坐的是巴士四号汽车前往北京,观赏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之一——长城。很荣幸成为大家的导游。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请教我。大家下车后一定要记住我们的车牌号,按规定时间返回。祝大家旅行愉快。

游客们,我们来到了长城的脚下。请大家低头看看脚下,它是由一块块灰色的巨砖砌成的,十分平整,五六匹马也可以并行。让我们抬起头来,长城就像蜿蜒的巨龙卧在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之间雄伟壮观。八达岭长城共有六个烽火台。烽火台共有三个门,其中中间一个最大,它的上面有许多小方块围成的一个正方形。古代时,在那里点火,表示那里有危险。这些烽火台可以在两至三个小时之间将情报传到数千里以外的地方。烽火台分两层,上层是眺望台,下层是士兵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可见烽火台在当时的军事中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啊!游客们,再往下走我们就到“好汉坡”了,“好汉坡”是指只有好汉才能登上的险坡,是八达岭的必经之路,让我们go!

经过好汉坡,就到峰顶了。游客们,当我们站在峰顶看看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巨龙的时候,真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比智慧感到自豪和骄傲吧!

我们的长城之旅到此为止,希望大家有时间还来长城,也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byebye!

亲爱的游客们,大家好!

我是导游小王,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高大坚固、气魄雄伟、举世无双的长城。

请大家向这儿看,长城就是用这些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外沿是成排两米多高的城墙,外沿上有着数不清的瞭望口和射击口。城墙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两座堡垒之间可以相互呼应。

游客朋友们,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那时没有起重机、火车汽车,就靠着无数的胳膊无数的手,人拉肩扛,才凝成了这前不见首、后不见尾的长城。

关于长城,还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比如《孟姜女哭长城》、《天下第一关》等,大家有兴趣可以上网查一查。

好了,我们今天的旅程就要结束了,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有关长城导游词5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你们也能够叫我小泽,你们眼前的就是万里长城。然后我感到十分荣幸!那么我们就开始长城之旅吧!

那我来为你们介绍一下万里长城,万里,万里长城是有垛子、了望台、射口、堡垒。然后了望口是观察敌人的状况的,射口是射击用的,堡垒是保护好人的因为堡垒很坚固。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自然的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们来。当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期中机,然后就靠着无数的肩膀和手,一布一步的抬上这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们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地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江南长城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大家好!

很高兴能带大家游临海的江南长城。我姓王,你们可以叫我小王,也可以叫我王导。 这段城墙全部用大城砖或花岗条石垒成。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辆车可以并排行驶。城墙外有两米的跺子和头形的瞭望口和射口,是战士们打仗时的呼唤用。那边内侧的墙叫女儿外墙,是起安全用。

现在我们在长城顶上的最高点,向四周一望,关山万重,幽幽白云这长城像一条巨龙奔腾在群山中,忽而腾空跃起。 这时,突然想起这石头重七八斤重,这古代劳动人民建筑长城是很不容易的,请你们要好好爱护花草树木,不要攀折花草树木。

多少劳动人民的汗水,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建筑出,这前不见尾,后不见人的江南长城。 好,朋友们,江南长城“探索之旅”天天欢迎您,再见了各位游客们!下次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长城导游词6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位能在八达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我姓杜,名叫杜馨悦,所以今天就我来当大家的导游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他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辽阔的土地上。他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主的骄傲。

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长城的两侧有一排排的垛子,还有瞭望口。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建在山脊上,受地形限制,依山就势,东低西高,东窄西宽,仅有五千平方米,翁城内无井,水源缺乏,平常驻兵不多,守城部队建在西北三里翁道城。翁城中原有一座“察院公馆”。

好了,各位游客们,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请游客们在好好参观一下八达岭的长城吧!给你们两小时时间,然后在这里集合吧。

时间到了,我们应该和八达岭长城再见了,走吧,我们下次在来参观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达岭长城导游词规范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长城导游词

大家好,今天我带大家去游览万里长城,我很高兴,希望大家也要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万里长城。大家请注意,不要在城墙上乱涂乱画,不要乱扔垃圾,以免给后来的游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我来介绍一下万里长城吧!万里长城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诸侯国们为了防御各国互相攻打,所以修筑了万里长城。公元3世纪,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派蒙田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后,为了防御匈奴再次攻打秦国,所以把原来分段的长城连接起来,筑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其后历代不断维修扩建,到公元前17世纪中叶明代末年,前后修筑了二千多年。

现在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到辽东的鸭绿江边。其中山海关至鸭绿江边一段约长二千公里,现已全部毁坏,但山海关到嘉峪关一段,大部分仍然保存下来。城墙平均宽五米,可容五马并骑,十人并行。内侧砌成高约一点五米的矮墙,外侧砌成高约一点五米的墙垛,墙上的了望口是用来了望敌军军情的,射击眼是用来架枪和作文

和大炮来射击用的,排水沟和吐水嘴是用来排水的。在关口和险要的地方设有凸出的罗城,

还有供传递军情的烽火台。这些设施就在这儿,大家可以摸一摸、观察观察。作文

大家请沿着万里长城向前看,就会发现万里长城规模宏大。一次修筑用的砖石如果用

来修筑一道厚一米,高五米的长墙,这道长墙足以环绕地球一周而余;如果用来修筑宽五

米,厚三十五厘米的马路,那就要环绕地球三四周。如果包括历代的重修和补筑,那工程

总量就要增加许多倍了。因此,以工程的艰巨浩大,则要居世界七大奇迹之首,为世界人

民所瞩目。现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重点保护的文物。

万里长城是人类历史上耗费人力最大,时间最久,物资最多的建筑,它是一座稀世珍

宝和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万里长城像征着中华人民的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

是中华人民的骄傲,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辽宁虎山长城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虎山长城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明朝万里长城东端的起点。其名因其建于宽甸县虎山乡的虎山南麓而得之。现存200余米,敌台3个。向北十余里还有6座墙台。

虎山状如卧虎,面积约四平方公里,主峰高146.3米。南临鸭绿江,与朝鲜的于赤岛和古城义洲隔江相望;西濒?ズ樱?地势险要,为关隘重地。虎山南距丹东市区20公里。

明代修筑的万里长城,是我国长城修筑史上规模最大、工程质量最好的一次,全长12700多里。《明史》上记载其"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然而由于一些遗迹已经坍塌,仅存基垣,多年来人们只找到了山海关以西的长城,因而一直有明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之误说。1989年,通过飞机航拍和实地调查考证,在中朝边境的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境内,发掘出600余米长城遗址。随后,一批著名文物专家在丹东召开论证会后认定:明代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在宽甸县的虎山地段,它横越虎山向北向西经辽宁省的抚顺、沈阳、辽阳、鞍山、锦州与河北境内的山海关长城相连接。明长城东端起点的认定,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项重大发现和收获。

虎山长城发现后,中国政府开始对它展开保护和修复。1992年曾投资380万元人民币,修复了600多米虎山长城,初现了长城最东端的面貌。20xx年又总投资2230万元人民币,完成了1000多米的长城主体修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游长城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光临八达岭长城。我是东方旅行社的导游,我叫小张。大家可以叫我张导,也可以叫我小张。今天我很高兴能陪同大家一起游览八达岭长城。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它是中国古代人民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我们今天要参观的长城是明代修筑的。它建筑雄伟,是万里长城的精华,也是时代长城中最杰出的代表。它不仅起着保护明王朝皇陵的作用,同时也是京城的西北门户。八达岭长城接待过中外游客六千多万,许多外国首脑和众多的世界风云人物登上八达岭长城。俗语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用急,您马上就成为登城的好汉了。

朋友们,我们已经来到著名的`八达岭长城了。您往远处看,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个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龙腾虎跃,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

八达岭长城的墙体平均高7.8米,墙底宽6.5米——7.5米,顶宽4.5米。往下看是由两个门洞和u字型墙组成的瓮城。由于长城是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因此它不仅有瓮城和城城墙,还有传报军情的烽火台。

朋友们,由于时间关系,南峰就不登了。八达岭长城就介绍到这里。好了,如果哪位朋友对中国的长城有兴趣,可以去滚天沟停车场的中国长城博物馆参观。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长城——中华的象征,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会发出新的生机,以更优质的服务迎接大家的到来。谢谢大家,我的讲解到此结束了,但愿在以后的时间里,能有机会再次为您服务,愿长城之行在你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最新长城导游词4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各位游客,你们好!今天我们游览气魄雄伟的长城,接下来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蛉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一块条石有两三千斤重。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这么壮观、气魄雄伟的工程是秦朝的劳动人民用双手修筑而成的。

在有关长城的传说中,有《孟姜女哭长城》这个传说,传说聪明、美丽、勤劳的孟姜女与书生范喜良成婚三天三夜后,夫君范喜良被官兵捉去修筑长城。隆冬来临,孟姜女怕丈夫范喜良感冒,便为丈夫编织了一件棉衣。孟姜女带着棉衣千里迢迢来到长城,经打听后,却得知丈夫已经活活累死在长城下。孟姜女很伤心,她在长城一连哭了三天三夜,长城被她哭倒了八百多里。

好!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玩得高兴、玩得尽情、玩得安全。让我们登上长城细细游赏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长城的导游词6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名句。今天,我有幸成为和大家一起参观了解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的长城小导游。让我们一起来实观由来已久的心愿——成为一名好汉吧!

游客们,我们已经到了长城脚下。下了车,向前昂视,居庸关便赫然入目,燕山山脉画轴似的迎面抖开,游龙般的长城也连续可见。手抚高达八米、宽约六米的厚实坚固的城墙,越过间隔有序、山风吹啸、连绵不断的座座垛口,远眺高踞崇山峻岭之巅的烽火烟霞,我们不能不被长城的磅礴气势所征服。忽然,在波澜壮阔的渤海,在大漠孤烟的塞外,在拔地而起的山岳,在尘土飞扬的古道,飞舞着一条雄伟神奇的中国龙的画面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游客们你有这样的感想吗?

长城是由壮丽的城关、坚固的城墙、小巧的敌台、醒目的烽火台构成的。如果把长城比作一条巨龙,我觉得那一字儿排开的城垛就像巨龙身上的背鳍;那一行行灰色的城砖是这巨龙的鳞片;那一座突起的峰火台是这巨龙的利爪。你们同意吗?

虽然很累,但到长城来,我们不得不登上好汉坡,但登上它时已背湿一片,原先稍为平坦的路越来越陡,游客们不断叫累,我们只觉站不住脚,只得握着拳头前行,手心已攥出了汗。到达好汉坡时,才觉得累瘫了。想做个好汉不容易啊!山野有清风从城墙口一阵阵灌进来。怎么样,游客朋友们,长城名不虚传吧?

各位游客们,你喜欢这次长城之游吗?如果喜欢,下次再来哦!好汉们,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介绍长城的导游词范文35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吴泽 | 学校:乐乐课堂 | 时间:20xx-11-28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你们也可以叫我小泽,你们眼前的就是万里长城。我感到非常荣幸!那么我们就开始长城之旅吧!

那我来为你们介绍一下万里长城,万里,万里长城是有垛子、了望台、射口、堡垒。了望口是观察敌人的情况的,射口是射击用的,堡垒是保护好人的因为堡垒很坚固。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的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们来。当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期中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和手,一布一步的抬上这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们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地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辽宁虎山长城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108 字

+ 加入清单

九连城简介→概况→睡观音景观→广场(附罗哲文题石)→过街城楼→9号空心敌楼(附马道·垛口墙·女墙)→8号铺房敌楼→马面→7号空心敌楼→6号墙台→5号铺房敌楼→4号墙台→山险墙→山顶敌楼(附界碑·于赤岛·虎山码头·烽火台)→2号墙台、附栈道口)→邦山台(附长城历史博物馆·护城河遗址·子母岩)→千米栈道(附老虎洞·虎口·悬梯·铁索桥·水帘洞)→一步跨→虎踞龙盘主题雕塑

【九连城简介】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经过的是九连城镇,在我给您介绍它之前我先给大家朗诵一首诗。“九连城畔草芊绵,鸭绿津头生暮烟。对岸鸟鸣分异域,隔江人语戴同天。皇仁本自无私覆,海国从来奉朔虔。分付边人慎封守,莫教樵牧扰东田。”这是明朝嘉靖年间,辽东巡抚王之诰巡查边地来到虎山长城。他触景生情,书写七律诗一首:这首诗气势平稳,抒写了虎山一带辽东边地和平宁静的气氛。诗里面所提到的九连城就是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九连城始建于金代,元朝时是婆娑府巡检司治所。明朝始称九联城,后改称九连城,并增建镇江城。九连城位于美丽江城丹东市东北二十五里的鸭绿江畔,因为当地有相连的九座古代城址,所以从明代开始,就叫它为“九连城”了。九连城的历史很久,与它隔叆河相望中江岛上叆河上尖村汉“西安平县”故城,不到五里,这里很早就被开发起来了。到了金代,九连城有了行政建置,成为婆娑府路的治所;元代,是婆娑府路巡检司的驻地;明代,于此地增筑镇江城,并将长奠堡游击移来这里,是辽东东南部边境上的军事要地,也是明、清两代中国与朝鲜通商的要道,同时,还是两国使节往来的必经之地。

九连城古城址,在九连城村北与村西,大小九城相连,东面有叆河与鸭绿江,后面有镇东山,形势十分险要。清代光绪年间,陈本植曾对古城址进行过调查,描绘九连城的情状:“细辨围壕界址,其势乃长短方圆相环,共计营围有九,与贡道旁之土城三面分峙”。现在城址尚存四处、了望台五处。一座在九连城村西,城址近方形,有东西两门,南墙长二百二十五米,夯土墙存高约四米。在城内出土辽、金、元时期的各类瓷片、琉璃珠、残碎砖瓦和大石臼与宋“崇宁重宝”钱等,说明此城是经历了辽、金、元三个时期的古城址。

自元代以来,九连城和朝鲜进行通商贸易往来,成为“互市”之所。清代贸易在中江岛上进行。岛上的马市台,也称“中江台”,即今马市台村。当时贸易是在每年春二月和秋八月十五以后,双方都到马市台进行物资交流。清代博明在《凤城琐录》中记载了贸易情况:每年“春秋仲月望后,朝鲜役以牛货济,陈于江干,驻防兵于台役夫以布七千五百十四段,易牛二百、盐二百九十九包、海菜万五千八百斤、海参二千二百斤、大小纸十万八千张、绵麻布四百九十九段、铁犁二百具。以京畿、平壤、黄海三道商各一人承办,义州知州率员役领之”。清末,又将“互市”地点迁往九连城。明朝时期,日本倭寇屡次侵犯朝鲜,也不断侵扰中国,明政府给以坚决回击,同时为了援助朝鲜抗击倭寇,明朝将士多次渡过鸭绿江,协助高丽,击退倭寇的侵犯。1894年10月26日,日军入侵中国九连城和安东。这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军侵入中国领土的第一次战役。10月20日,日军攻陷朝鲜义州。24日,渡鸭绿江。25日,进犯九连城东北之虎山。清军前路总兵马金叙率部与敌鏖战,无援而败;26日后路总兵聂士成继起抗击,亦败。26日,日军入侵中朝交通要道九连城,陷安东等城,进逼辽阳。当时,主将宋庆总统70余营清军驻防东北,但诸将不服节制,散漫无纪,战斗力差,又未作周密布置,故遭失利。关于九连城的历史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前面就是我们的目的地虎山景区。

【概 况】

各位游客,这里是鸭绿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虎山景区,位于辽宁省丹东市东北12.5公里,地处中朝界河鸭绿江畔。景区内的虎山长城,是我国著名的明代万里长城的最东端,它横跨祖国的千山万水,西与甘肃的嘉峪关长城相连。

大家知道,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各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军事防御设施,它那悠久的历史,艰巨的工程,雄伟的气势,不但在我国历代古建筑中少有,在世界上也属罕见。万里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玛哈尔陵、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教堂等,一起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除了长城,虎山景区还有睡观音、中朝边境一步跨、古栈道、铁索桥、老虎洞等景点和即将开发的高句丽千年古井、辽代千年古庙等古建筑遗址。虎山景区现有两条游览路线,一条是虎山长城城上游览线,一条是绕山千米栈道游览线。

【睡观音】

各位游客,在进入景区之前我们遥望虎山,那掩映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敌楼已依稀可见。从这里纵览虎山,整个山形很像一个仰卧的观音,从西向东依次是长发、头部、胸部、衣裙,栩栩如生。当地人都叫她睡观音,提起睡观音还有一段的传说。相传, 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的寿诞。每年这个时候王母娘娘都要举行蟠桃盛会,来宴请给她祝寿的众仙,观世音菩萨每年也都给王母祝寿。这一年观音菩萨骑着犼(“犼”因同“吼”,观音菩萨的坐骑,形似马,长一二丈,有鳞片,浑身有火光缠绕;会飞,食龙脑,极其凶猛。)去给王母娘娘祝寿。观音祝寿归来的途中经过叆河见此处丰泽水美,于是便在叆河里洗去一路风尘,她的坐骑犼也随着观音在水中嬉戏。观音沐浴之后顿生疲倦便在河边睡着了,犼也伏在观音脚下沉沉睡去。不知过了多久,观音算到如来到了普陀山便突然惊醒,急忙唤醒脚下的犼骑犼而去。观音为了下次能再来到这美丽的地方便在刚才睡觉的地方留下化身变山为记。所以,很多后人都认为此山与普陀山山形相似,甚至有人认为比普陀山更像观音睡相。所不同的是在观音脚下多了一只相马一样的兽,故此后人就将此山叫马耳山。(虎山旧称)。

虎山是突起于鸭绿江与爱河交汇处的一座孤山,在明代称马耳山,清代称虎耳山,到了近代才称为虎山。虎山整个山体形如蹲虎,而两座形状相似、海拔相近的主峰恰似虎头上的双耳,所以又称“虎耳双峰”,曾列为安东八景之一。虎山因山势陡峭阻断东西交通,南控鸭绿江水路,所以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明长城的建筑规模是秦皇、汉武之后,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与之相比的。其防御工程技术也有了很大发展。历史上,明代在长城沿线设有九个军镇,也称九边。每个军镇设总兵,指挥本镇所辖长城沿线的兵马。正如《明史》记载的那样:“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九边中的第一个军镇就是辽东镇。辽东镇管辖东起鸭绿江西至山海关长城沿线的防御,而虎山长城的位置正处于辽东镇管辖的这段长城的东端。

明辽东镇境内的长城也称“辽东边墙”,是为防御北方蒙古残元势力兀良哈部和女真人各部侵扰,保护东北边地的安全而修筑的。虎山长城的主要作用,是为防御建州女真人的侵扰。虎山长城始建于明成化五年,即公元1469年,是由当时的辽东副总兵韩斌督建的。虎山长城的军事设施,主要包括长城墙体、墙台、敌台、马面、烽火台、护城河、拦马墙等,这些设施构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防御体系。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明代万里长城东端起点却长时间湮没无闻,它的具体定位,一直没有确定下来。建国后,各级文物工作者一直在寻找这个“东起鸭绿”的长城东端起点。20世纪80年代初,丹东市文物部门在文物普查中发现虎山南北有连绵不断的长城墙体和墙基,初步提出“万里长城绵延丹东”的论点。为进一步确认明长城东端起点的具体位置,给修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组建了由辽宁省和丹东市文物考古专家组成的省、市联合长城考察组开展工作。考察组考察了几十处有关地点,行程20xx多公里,终于澄清了种种错误说法,确定了明代万里长城东端起点的准确地理位置。同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丹东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文物专家组成考古发掘队,对虎山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确认了虎山长城的走向及相关建筑的形象、结构、用料等特征,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同年12月,丹东市政府召开了“明长城东端起点论证会”。应邀到会的国家、省著名文物、考古、古建筑专家们经实地考察,认真讨论,一致认为:“现有考古发掘材料证明,明代万里长城东端起点在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乡鸭绿江畔的虎山地段,即东经124°30′,北纬40°13′。”并指出,“为了保护万里长城东端起点的这一重要遗迹,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创造精神、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了开发丹东地区的风景名胜资源、扩大丹东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根据对万里长城‘全面保护、重点维修’的原则,重点修复这一段长城是完全必要的。”1991年10月,已故中国长城学会常务理事、研究员朱希元先生亲率设计人员自北京来虎山遗址草拟修复设计方案。1992年2月,丹东市政府再次邀请国家、省考古、古建筑、风景园林专家,召开“明长城东端起点修复设计论证会”,通过了“虎山长城修复设计方案”。随后,这一方案经辽宁省文化厅转呈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实施。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的虎山长城,就是依据1992年通过的“虎山长城修复设计方案”在明长城遗址上修复起来的。本着文物“修旧如旧”原则,修复后的长城走势和各个敌楼、墙台、烽火台的位置都是与文物考古发现的原址相吻合的。基本上真实再现了历史上虎山长城的雄姿。虎山长城现已修复1200延长米,包括过街城楼、敌楼、战台、马面12座及烽火台一座。城墙高8米、底宽5米,城墙上马道宽4米,垛口宽0.5米。

明朝是继秦汉之后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朝代,也是最后一个修筑长城的朝代。从秦长城到明长城,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长城的防御体系和修筑长城的材料都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明辽东长城的修筑形式主要有夯土墙、劈山墙、山险墙、石墙、砖墙、砖石墙、木栅墙、边壕等多种。修复后的虎山长城以砖石结构为主。长城墙体马道以下部分为自然石块砌筑,垛口墙及马道以青砖为主。虎山北麓按照考古发现恢复了山险墙。其中以砌石为主的长城墙体是虎山长城的显著特点,重新恢复的山险墙是体现虎山长城雄伟险峻特征的重要地段之一。

各位游客,由于虎山长城地处中朝边境,所以和游览别处的长城不同,登临虎山长城,我们不仅要领略长城文化,还可以饱览异国风光。“不到长城非好汉”!各位游客,下面就让我们开始虎山长城之旅吧!

【广 场】(附罗哲文题石)

各位游客,这里是景区广场。从这里翘首虎山长城,它仿佛一条巨龙,时隐时现蜿蜒在崇山峻岭之上。虎山长城地处辽东边陲,四时景色分明。秋天,黄叶纷飞,衬托着边关的辽远;而每当冬天来临,大地一片洁白,长城突兀起伏于虎山之巅,让人不由得想起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的诗句,真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大家请看,这块巨大的岩石上刻有一首诗:“清清绿江水,巍巍虎山头。长城从此始,万里壮神州。”这是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长城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先生于1990年题写的。

【过街城楼】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过街城楼。它位于虎山的北坡,是虎山长城的标志性建筑。楼高23.6米,共五层,其中主体三层,箭楼二层。主体高9.6米,主体上女墙高0.8米,底层进深20.5米,用仿古青砖砌筑而成。箭楼部分为仿木结构,高14米,开间14米,进深11米,每层顶部都是青瓦挑檐。整个楼体以红色为主,给人以雄浑的历史韵味。过街楼是长城区域内一般城楼的统称因跨路而建故此称作过街楼。

【9号空心敌楼】(附马道·垛口墙·女墙)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沿着过街城楼右侧的长城入口登上长城。

登上长城,我们就开始了历史之旅,文化之旅。现在我们顺着青砖铺就的马道,从北向南游览。

中国的长城把百座雄关、隘口,成千上万座敌台、烟墩联成一体,成为古代建筑工程史上的奇观。但即使是同一个朝代的城墙,也是因地制宜进行修建,在建筑结构和形式上各具特点,而且各个朝代的长城防御设施的名称也有所差异。

下面,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虎山长城马道以上城墙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这是城墙顶部宽阔的马道,马道的宽度是4米。靠马道东面的墙也叫垛口墙,垛口的宽度0.5米。大家注意,垛口的边缘为什么都是45°角的“V”型呢?原来这样既缩小了垛口的宽度,又增大了视野范围和射击范围。大家看,每一个垛口中间的青砖上都有直径约6~8公分的圆孔,它平时用来插战旗,战时用来固定火炮。火炮是明代的一种远射程火器,与铳相似,可以远距离杀伤敌人。垛口的下部有一个小洞,叫做射眼,是用来射击敌人的。从以上的设计中不难看出,虎山长城在结构上是十分科学的。

靠马道西面的墙也叫女墙,女墙高约1米,墙上有通风孔。每隔3米有深约10公分的凹槽,也叫排水沟,还设有挡水墙,外面有一个长长的石槽伸出墙外,叫吐水嘴,以防积水渗漏进墙体。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9号空心敌楼。敌楼是骑墙的墩台,高出城墙之上,有两层的,也有三层的。守城兵卒可住在里面,并可储存武器、弹药等。这种空心敌楼发明于明隆庆年间,此前的敌台都是实心的台子,既不能掩蔽兵卒,又不能贮存军火、兵器。明隆庆三年,即1569年,戚继光镇守蓟州,任地方总兵时,发现了这一问题。经过考察研究,戚继光提出修建一种新型敌楼,对长城沿线的敌台进行改造,提高了防御能力。这种新型敌楼,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空心敌楼,这种形式的敌楼应该是隆庆年间从蓟镇传过来的。

9号空心敌楼高5.6米,分上下两层,底层开间8.7米,进深约10米,东西两面墙上共有五个拱形窗口。窗口宽0.5米?熏高0.6米?熏内部镶嵌有木制窗框。敌楼南北两侧的拱券旁也各有一个窗口,通过这些窗口可以观察到长城四周的敌情。在敌楼底层的中间,是通往敌楼上层的楼梯。为节省底层空间,所以楼梯修得较陡。大家通过时要扶好,注意安全。

现在我们来到了9号敌楼的顶层。顶层长10米,宽8.6米。地面四周设有凹槽,这些凹槽是用于排水的孔道。顶层的四面围墙都砌有垛口,可以了望、防御敌人的进攻。这里视野开阔,守城兵卒站得高看得远,可以在敌人距离城墙很远时就发现他们。

【8号铺房敌楼】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继续沿着马道游览。大家请看,长城两侧的槐树和栗子树,已把长城掩映在一片翠绿之中。事实上,古代战时的长城,两侧是没有树木的,这是军事上的需要。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片树木,属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栽植的果树。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8号铺房敌楼。这座敌楼共两层。底层内部开间净尺寸为7.7米,进深为10米。底层空间开阔,四面均有窗口,其中东西两侧各有四个窗口,南北拱门两侧各一个窗口。沿着南面的青砖台阶可以上到顶层。台阶很陡,上的时候大家要注意安全。

大家看,敌楼顶层上筑有一座铺房,铺房开间为7.5米,进深约4米,戍守长城的兵卒巡逻时可以在这里临时遮风避雨。

【马 面】

各位游客,这是长城外墙向外挑出的一部分,挑出部分长8.5米,宽5米,正面有四个垛口,侧面各有两个垛口,形成一个突出于墙外的台子。在长城城墙上,这种单面突出墙外的台子,叫做马面。马面在作战时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当敌人兵临城下的时候,守城兵卒可以从侧面射击,使登城敌人受到城上和左、右三方面攻击。马面平时也是守城兵卒巡逻放哨的地方。这种防御工事为什么叫“马面”?一是因为挑出的这部分城墙狭长,从侧面看好像突出的马脸;二是因为符合仿生学原理,即马的眼睛长在脸的两侧,视野范围较大。

【7号空心敌楼】

各位游客,这是一座内外两侧各有四个窗口的空心敌楼。它分为上下两层,其形式和功能与我们前面看到的9号空心敌楼相近。

长城既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又是中华民族伟大力量的象征和悠久历史文化的瑰宝。要认识中国历史,不了解长城是难以想象的。长城,作为古代工程的奇迹,其伟大不仅在于它浩繁的工程、严密而科学的防御体系,还在于它本身的建筑艺术。虎山长城当年应该和其他地段的长城一样,在墙顶与垛口的交接之处往往砌成菱角花牙形的边饰;在射孔、通风孔处做成壶门雕饰;在敌楼拱券上留下明代雕刻家们的砖雕艺术等等。但是,限于严谨的有权威性的资料尚未整理出来,因此还没有完全复原虎山长城的建筑艺术。游客朋友们如果有好的主意,欢迎你在这方面提出宝贵的建议。

【6号墙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6号墙台。

6号墙台南北两面设有供人马出入的拱形券门?熏它的台面与城墙顶部高低差不多,只是在城墙两侧凸出一部分于墙外,外侧砌有垛口。这种突出城墙墙外的墙台,在作战功能上和马面相似,起到很重要的防御作用。假如没有突出的墙台,在敌人逼近城下登城的时候,城上守兵就不便瞄准,也不便射击。有了突出的墙台,若遇敌人登城,就可从侧面射击,使登城者受到城上和左、右两侧的射击。这种墙台是平时守城士卒巡逻放哨的地方。

【5号铺房敌楼】

在登上5号铺房敌楼之前,大家看一下长城马道上的障墙建筑。这段墙体陡峭,是虎山长城的险隘。障墙与外墙呈垂直状态,是用青砖修造的,墙高1.2米,宽1.7米,这样的墙共5道,并沿山势一道高过一道。这是防止敌人攻入长城后、进而攻上山顶敌台、占领制高点的重要防御措施。掩蔽在墙内的狙击手可以近距离射击攻上城来的敌人。

现在我们登上的是5号铺房敌楼。现在大家可以停下来,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过街城楼和前面走过的敌楼都已掩映在崇山峻岭之中了。这时候,我们深深地吸一口气,会顿觉心胸坦荡。

古往今来,长城以其悠久的历史、雄伟的气势、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长城诗词、边塞诗词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如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等。更有毛泽东的“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样气壮山河的豪迈诗篇。

当然,长城也给予了画家、摄影家、音乐家无穷的灵感。还有我们的国歌,那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应该说,博大精深的长城文化,已经深深地凝聚了我们的民族精神。雄关存旧迹,形胜壮山河。长城,作为历史的丰碑,将永远屹立在一个伟大民族的心灵深处!

【4号墙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4号墙台。这是一个长宽均8米的平台,墙上有垛口和射孔、通风孔等。这里曾是守城兵卒与攻入长城的敌军厮杀的战场,如今作为游人观光的平台,我们不但可以在这里凭吊历史,更可以在这里放眼长城内外。大家回头看看,我们一路攀登而来,山脚下的广场、过街城楼、散落的人家以及远处的丹集(丹东——集安)公路,都可以尽收眼底了。大家往左侧看,那就是鸭绿江上有名的“一步跨”。是中朝水路边界最窄的水道。一会儿到了那里,我再向大家做详细介绍。

【山险墙】

各位游客,再往前走就是虎山长城建筑中特有的山险墙结构。

虎山长城山险墙利用陡峭的山岩,在临敌的一面修凿成陡壁代替城墙,再将顶部凿削平坦。考古调查发现,山险墙有的在岩石顶部修有脚登窝;有的打出圆孔,可插上木桩或系上绳子,供守城军士上下行走。修复后的山险墙用砖石在外侧垒砌垛口墙,在内侧垒砌女墙。

从远处看,长城好像从这里断开了,其实作为长城的一种特殊结构,山险墙也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长城总是依山就势而建,有些地方山势陡峭、易守难攻,所以这些地段借用山势,根本就不用再修筑高大的墙体。

【山顶敌楼】(附界碑·于赤岛·虎山码头·烽火台)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山顶敌楼。这里是虎山长城的制高点,海拔146.3米。山顶敌楼是一座空心敌楼。大家在这里可以多停留一会儿,一来可以稍事休息,二来可以尽情饱览虎山长城全景和鸭绿江两岸风光。

大家知道,鸭绿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从这里溯鸭绿江上行16公里,在那里树立着中朝两国的界碑——中国一号碑。

南面江心的孤岛叫于赤岛,隶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市的义州郡,面积5平方公里,3000多人口。鸭绿江是世界上惟一一条不以主航道为界的界河。它发源于长白山脉白头山南坡,流经中国的吉林、辽宁两省和朝鲜的两江道、慈江道、平安北道,在中国的东港市和朝鲜的龙岩浦附近注入黄海。干流全长795公里,其中流经丹东地区203公里。

各位游客,南面远处那个停泊游船的地方,是鸭绿江与爱河的交汇处,即爱河的入江口。那里是虎山浴场和虎山码头。从丹东市区的边境经济合作区乘游船逆水而上到达虎山码头需要两个小时,游人也可以从水路游览鸭绿江,一览两岸风光。

大家往西看,那是虎山西部低矮山峰,山峰顶上有一座烽火台。烽火台也称墩台、烟墩、狼烟台等,其形式是一个独立的高台子,是利用烽火、烟气以传送军情的建筑。台子上面有守望房屋和燃烟放火的设备,如遇敌情,白天燃烟,夜间放火,用以传送虎山长城的紧急军情。再往西去,在爱河的对岸有丹东最早的县城——汉代西安平县遗址,还有金、元故城九连城、明代镇江城古城址。

各位游客,站在虎山之巅,环顾四周,整个虎山景区已一览无余。静静的鸭绿江在我们的脚下,这是一条历史之江、文化之江、友谊之江。

请大家继续参观。

【2号墙台】(附栈道口)

各位游客。从山顶敌楼南去,是虎山长城最陡峭的一段。这里不便斜铺砖块,于是就砌成梯道,以便上下。有的地方的台阶几乎是垂直的,我们根本看不到前面的下一级台阶。请大家扶好走稳,注意安全。

大家看,这部分外墙没有垛口,而是同内墙一样,呈阶梯状向下延伸。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2号墙台。请大家注意,墙台左侧的这个出口是栈道口,一会我们将从邦山台返回,从这里进入栈道。对了,年龄大或身体欠佳的游客如果不想走栈道,可以撑船摆渡,轻松地到达“一步跨”。

【邦山台】(附长城历史博物馆、护城河遗址、韩斌塑像、子母岩)

现在我们来到了邦山台,邦山台是文物工作者在虎山发掘的第一座敌台遗址,编号为1号台。这是明代万里长城的东端第一座敌台。据史书记载,明代辽东镇所辖长城东端的第一座敌台称邦山台。文物考古专家经过考证,认定1号台址就是明代的邦山台。因此,修复后的1号台定名为邦山台。邦山台长26米,宽20米,高10米。修复后的邦山台,台顶架有两门火炮,四周插满彩旗,颇有战时威风。

据史书记载,邦山台并不是很大的敌台,当时可能驻兵7~8名。据辽宁省文物考古专家们推断,邦山台的大小应为方圆10米左右,不应建得过大。但是,为什么把台子建大了呢?原因是有一位著名的旅游专家曾发出这样的忠告:邦山台的位置是整个虎山景区游客的集散地,如果这个敌台规模过小,很容易出现意外事故。由于更多考虑了旅游安全因素,丹东市在重新修复时最终采取了后者的意见。

各位游客,现在请随我进入邦山台内,这里是长城历史博物馆,陈列室分为上、下两层。展览引用历史叙述语言,综合博物馆陈列艺术手段,简练生动地再现了长城的产生、发展的历史。用图片、绘画、雕塑、灯光、音响等艺术手段,绘成了一幅史诗般的长城画卷。

关于馆内的具体陈列,将由馆内解说员为大家详细介绍。

走出博物馆,我们就来到了护城河遗址。护城河是一条人工挖成的河道,它东引鸭绿江水,向西流入爱河,是用来护卫虎山长城的第一道防线。

在虎山山脚下有一尊雕像,其展现出的是一位挥臂指挥的大将军。他就是当年镇守辽东的副总兵韩斌,虎山长城就是他督建的。

各位游客,虎山的海拔虽然很低,但这里也有大自然的杰作。大家往左看,那就是子母岩,多像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

【千米栈道】(附老虎洞·虎口·悬梯·铁索桥·水帘洞)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沿着墙台旁边的入口进入了千米栈道。栈道是从前用木柱、木板等修筑在悬崖绝壁上的通道。大家看,这就是老虎洞,这里有没有老虎住过,我们无从考证,但这个浑然天成的洞穴倒是让人毛骨悚然。再往前走是虎口。

现在我们进入了“虎口”,这话听起来吓人,但大家的确要注意安全。这段险路有20多米长,我们的头上是探出来的巨大而嶙峋的岩石,脚下几乎没有路,请大家扶好踩稳,侧身低头,以免擦伤。

大家注意,走出“虎口”,前面是一段下坡路,仍然险峻,请大家扶好慢行。刚才我们走过的虎口是虎山上形成的天然形成的夹扁石,因此处的位置正好位于虎头的中下部所以被称作虎口。各位游客,大家都知道虎是百兽之王,能在虎口内外走一趟的人都是是大富大贵、长命百岁的人。所以当地人有 “虎口走一走,富贵长寿到永久”的说法。

各位游客,前面这座悬梯几乎是垂直的,大家攀登时要保持一定距离,不要走得太近。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索桥,它由五根粗大的钢索组成,有30多米长。大家看,山上有一凉亭,可供三五个游人休息。从这里俯瞰脚下的鸭绿江支流,对岸就是朝鲜国土,异国的田野和民居已近在眼前。

前面又是一段下山路,请大家扶好,注意安全。

顺着栈道往左一拐就是水帘洞了。走到这个巨大的山崖下面,顿有一种阴冷的感觉,你看头顶的石壁上湿漉漉的,正往下滴水呢,而瀑布自山顶泻下,把我们“关”在山崖下面,置身其中,是不是也有几分神话的色彩呢?走出水帘洞,顺悬梯而下,我们就来到了贴近江汊子水面的这一段栈桥,从这里回头再看水帘洞,就可以看到它的全貌了。

接下来,我们还要攀登一座悬梯,请大家侧身、扶好。

现在我们已经下山了。沿着这条甬道往前走,就是一步跨了。

各位游客,我在这里提醒大家,我们右侧的这条江汊子,虽然只有十米八米宽,但仍然是不以中心线为界的中朝界河。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正行走在国境线的边缘。大家看,这有一块警示牌,请大家了解一下警示内容,自觉遵守边境边防的有关规定。

【一步跨】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一步跨”,这是中朝水路边界距离最近的地方,只需一步便可跨出国门。因此,人们形象地称这里是“一步跨”。

“一步跨”的形成,是因为于赤岛在这里将鸭绿江分成两条支流,而作为国界的这一条支流较为细小,最窄处只有一步之遥。大家看,那里特意修了几个石墩,是为了便于游客观光体验。大家可以站到水中的石礅上,找找跨出国门的感觉,但可千万不能跨过去哟。

游客朋友们,虽然我们不能以境外为背景拍照,但我们可以以岸上这块“一步跨”巨石景观为景拍照留念,让你永远留住“国门一游”的美好感受。

各位游客,此时你再看虎山,便会发现眼前的山体宛如一幅展开的长卷,而旁边那一柱细高的巨石连同长在上面的树木像一枝大笔,仿佛要在这“长卷”上赋诗作画。

【虎踞龙盘主题雕塑】

游客朋友们,在离开景区之前我们再来看一下虎山景区的主题雕塑“虎踞龙盘”这座雕塑是20xx年9月完成的。它主体高度是8.8米材质为红色花岗岩,底座高度是1.5米材质为红色花岗岩。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雕塑的底座部分。底座正面镶嵌着黑色的大理石,在大理石上写着“万里长城东端起点—虎山”。这十个穹劲有力的大字是由我们前面介绍过的罗哲文先生所题写的。罗哲文先生将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长城的研究与恢复的工作当中,特别是近十几年罗老更是对虎山长城的修复的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正因为此,我们才能有幸重睹虎山长城这一“巨龙之首”的雄姿。接下来我们再来看雕塑的主体部分,主体底部是汹涌的波涛它象征着鸭绿江和叆河。水的上面是山,在山的一侧是一只虎头这座山便是虎山。在山的右侧站着一个留着长发的东方巨人他代表着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东方巨人右手托起一条巨龙,龙头在巨人掌中龙尾幻化为长城坐落于虎山之上。巨人左手扶着初升的太阳寓意为这里是世界的东方是太阳最早生起的地方。整个雕塑所塑造出的水、山、人、龙、日等造型浑然一体,突出了虎山长城是万里长城最东端起点这一重要地位,同时也显示出只有伟大的中华民族才能修建出这样伟大的建筑工程。

请大家在此拍照留念。

各位游客,愉快的虎山长城之旅即将结束,相信这次富有韵味的长城游、边境游已经给你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欢迎你再次光临虎山景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黄崖关长城导游词_天津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368 字

+ 加入清单

黄崖关长城导游词3篇

黄崖关是长城在天津蓟县的一处关口,距蓟县城北约30千米。始建于公元556年,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4A级景区。下面是第一范文网给大家带来的黄崖关长城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黄崖关长城导游词

大家注意一下,我们就快要到黄崖关长城了,我先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黄崖关长城始建于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7年),距今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明代时又包砖大修。全段长城建在陡峭的山脊上,东面有悬崖为屏,西边以峭壁为依,有着各项完备的防御设施,被誉为长城建筑的缩影。一向以雄,险,奇,秀兼具的特色吸引着各地的游人。

大家注意一下,现在是9:00,我们12:00准时回到车上,请大家记住我的车是白色大金龙,车牌号为津A 1234,。好了,请大家带好贵重物品,按顺序下车。

大家看,我们眼前的这座古牌楼始建于明天顺四年(1460年),正面书“蓟北雄关”,背面写“金汤巩固”。形容黄牙关长城金汤碧玉,坚不可摧。黄崖关长城分黄崖关和太平寨两个景区。黄崖关以雄伟见长,太平寨以多变取胜。我们现在就是在黄崖关景区。我先把黄崖关景区给大家做个介绍。

黄崖关建于明代,是长城沿线著名的关隘,也是蓟县境内唯一的一座关城。它共分三个游览片:第一是以城关,楼橹和城内“八卦街”为主要内容的长城关塞游览区;二是长城高山游览区;三是长城文化游览区。包括长城博物馆,长寿园,毛泽东主席诗词碑林,百将,百家墨迹碑林。好了,现在呢我就带大家走进黄崖关,咱们边走边谈。

我们现在走进这个大的门洞之后,就已经来到了八卦城,俗称“八卦迷魂阵”。提调公署(长城博物馆)位于八卦中央,恰好是“太极台”。那么这里面的街道成T字型错综复杂,似通不通,让人扑朔迷离。如果不知底细的话就很可能在里面迷路。所以我提醒大家一定要跟紧点,千万不要掉队。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八卦迷宫游乐园,这个八卦迷宫可以说是集聚了八卦阵法之精华,咱们看这里数百万的古式矮墙可以说是曲折幽回,那么在这里呢共设了东南西北四个门,但是最终呢只有一条路能到达中心的太极观阵台。大家可以走一走,咱们看哪位朋友最先到达。

咱们现在就来到了长寿园的门口了,在整个园子里一共有雕刻不同的寿字一万多种,可以说是一个寿字大观园。现在咱们就到里面去欣赏一下。我们看到这里有一个似桥非桥,似池非池的建筑,那么它呢就叫长寿桥。我们看到这中间呢有一个大的寿字,它是用蓟县中上元古界的叠层石建成的,距今已经有18亿多年了,年代很久远了。所以也有人叫它长寿石。有人这样说“长寿桥上走一走,逍遥活到99”。这话说不说在我,信不信可得由大家了,怎么样,要不要走一走呀。

走过百将和百家碑林,现在我们就来到了毛泽东诗词墨迹碑林。迎面青石上,镌刻着题写的“毛泽东诗词墨迹碑林”,它通高1.226米,寓意毛主席12月26日生日。碑林里镌刻了毛泽东从1920xx年到1964年间创作的28首诗词手稿,共计1893字,恰与毛泽东诞生之年巧合。为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在院中央还有一尊主席立身铜像。把他在硝烟弥漫的岁月里目视长城内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领袖风范和诗人风采表现的淋漓尽致。

我们现在来到了黄崖正关,又称为北极阁,俗称玄武庙。黄牙正关在城楼下面建台,上面建阁,但不留北门,为什么呢?相传明成祖株隶信奉道教,他认为继承帝位,是因得到北神之助,便在京东一带和他出兵打仗的地方大建玄武庙,保佑他的江山稳固,为了避免人行和车马通过冲撞北神,所以不设北门。

请大家往前看,在千米之外的孤峰顶上,建有一座凤凰楼,传说因有凤凰栖息在此而得名。这就是黄牙关长城的第一道军事防线。第二道就是我们所在的这条主体城墙,可以说是城宽墙厚,易首难攻;第三道呢就是我们刚刚走过的八卦迷魂阵。三道防线使黄崖关长城真的是金汤巩固,坚不可摧。

从这越过拘河,攀上东岸,就是太平寨游览区了。在登长城处的门前,矗立着戚继光的雕像。这位抗委将领不仅对长城的边墙加固加高,还在这段城墙上增修了1000余座结构各异,雄伟壮观的墩台和敌楼。其中一座名为“寡妇楼”。据说人们是为了纪念12位士兵的妻子,继承丈夫的遗志,以身报国的伟大精神而为敌楼命名的。

现在呢大家就可以自己登一登长城了,咱们中国有句老话,不到长城非好汉,咱们也来当一当好汉。大家在登长城时要注意安全,再嘱咐大家一句在12:00之前回到车上。好了,现在大家就可以自由活动了。

篇二:黄崖关长城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和大家介绍一下!

黄崖关长城在蓟县北30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中,始建于公元556年,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4A级景区。黄崖关长城,东达河北省遵化县的马兰关,西接北京平谷的将军关,全长42公里,是中国古长城的一部分,有楼台66座,即敌楼52座,烽火台14座,是京东军事险要之地。明代名将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曾重新设计,包砖大修。自一九八四年九月至一九八七年九月军民协力共计修复边墙三千零二十五米,敌台二十座。为中国修复长城工程中最长的一处。1990年,黄崖关长城被选入“津门十景”。

黄崖关城是明代蓟镇长城的重要关隘,也是县境内唯一的一座关城。关城东侧山崖的岩石多为黄褐色,每当夕阳映照,金碧辉煌,素有“晚照黄崖”之称,关城因此得名。黄崖关长城以关城为中心,向泃河两崖延伸,东至半拉缸山,有悬崖为屏;西抵王峁顶山,有峭壁为倚,全段长城建筑在海拔7360米的山脊之上。

黄崖关长城黄崖关长城有楼台20座,八卦关城1座,正关楼1座,寨堡1座。黄崖关城建筑特色鲜明,构成了完整的防御工事体系 。包括城墙和东西南北四座城门楼 。南城门楼上镌“黄崖口关”,北城门楼上书“黄崖正关” ,城墙上建有“北极阁”,也叫“玄武庙” 。关城内的街道就是著名的“八卦街”,也叫“八卦迷魂阵”,用丁头错位死巷、活巷组合而成,易进而难出。关城之外建有圆状空心敌楼,为著名的凤凰楼。从此向南则是横跨泃河的黄崖水关;向西是以长城边墙、和王峁顶峰燧为主要内容的长城高山游览区;向东则是太平寨长城游览区,这里有引人注目的方形敌楼,名为“寡妇楼”,山巅之上还筑有一个黑色的圆形石楼,为北齐天保年间所建的北齐敦台。

黄崖关长城游览区包括“黄崖夕照”、“二龙戏珠”和“云海烟波”三大奇观,具有雄、险、秀、古四大特色。修复后的黄崖关长城恢复了她的古朴雄姿,在此基础上还建设了一批文化景观。以“八卦街”的中央提督公署为基础建成了我国第一座长城博物馆,在街内还新建了颇具规模的黄崖关长城碑林,包括百将、百家碑林,毛泽东诗词墨迹碑林和篆刻碑林,以及百松园和竹刻名联堂等景点,在太平寨长城内侧广场的石台上还树起了戚继光石雕像,在黄崖关口东侧的八仙湖上还建起了八仙湖水上游乐场。

篇三:黄崖关长城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和大家介绍一下!

黄崖关长城在蓟县北30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中,始建于公元556年,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4A级景区。黄崖关长城,东达河北省遵化县的马兰关,西接北京平谷的将军关,全长42公里,是中国古长城的一部分,有楼台66座,即敌楼52座,烽火台14座,是京东军事险要之地。自一九八四年九月至一九八七年九月军民协力共计修复边墙三千零二十五米,敌台二十座。为中国修复长城工程中最长的一处。1990年,黄崖关长城被选入“津门十景”。

黄崖关城是明代蓟镇长城的重要关隘,也是县境内唯一的一座关城。关城东侧山崖的岩石多为黄褐色,每当夕阳映照,金碧辉煌,素有“晚照黄崖”之称,关城因此得名。

黄崖关长城始建于北齐天宝七年(556年)。

黄崖关长城(2)唐代,安禄山在这里驻扎其精锐部队――雄武军。杜甫《渔阳》诗中写 道:“禄山北筑雄武城,旧防败走归其营。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诗里的雄武城,就是黄崖关。《方舆纪要》载:“雄武城在州东北,唐天宝六载(747年)安禄山筑。”

明代,戚继光为蓟辽总兵,镇守蓟州20xx年,期间重修了黄崖关长城,增建了凤凰楼、八卦街和许多楼台。

明永乐年建黄崖口关,成化二年(1466)建太平寨,后经隆庆、万历年大修,建成正关、水口、东西稍城和砖墩等设施完备的防御工程体系。

清康熙《蓟州志》载:“黄崖关边墙九十三里,东起拦马峪,西至松棚顶,楼台四十五座,墩台八座,边储屯粮地三顷四十九亩七分。”这里曾发生过无数次惊心动魄的战争。

1985~1987年,重新修复了蓟县古长城的黄崖关和太平寨两个开放点,共修复墙体3025米,楼台20座,八卦关城1座,正关楼1座,寨堡1座,为中国修复长城工程中最长的一处。1986年10月~1987年9月进行黄崖关第三期修复工程,并建黄崖关长城博物馆,展出古代兵器、戍卒生活文物、碑刻,同期建有《百将墨迹碑林》和《百家墨迹碑林》。

1992年4~7月对水关进行修复。9月,建《毛泽东诗词墨迹碑林》。

关城由正关、水关、东西稍城和墩台组成。正关即关城是黄崖关城主体,在洵河西岸,呈不规则刀把形。城墙周长890米,面积3.8万平方米,内有子城,城内有一村,街道呈八卦形。南门上方嵌楷书“黄崖关”汉白玉额匾一方。其南有一结构片楼,匾文阳面为“蓟北雄关”,阴面为“金汤巩固”。北场面墙往东延伸即水关。水关是一座桥洞式建筑,上置雉堞,下修拱形水洞,是万里长城中唯一水关。1996年残存关城再次遭到破坏,只剩北城墙卵石。现黄崖关已辟为旅游胜地,中外旅游者每年有几十万。

黄崖关长城在蓟县城北30公里。东起半拉缸山,西迄王冒顶山,全线总长3025米。关城为官衙、仓储重地,东临讵河,河谷间建五孔桥式水关。西侧的长城边墙,因地制宜筑有砖墙、石墙以及险山墙、劈山墙等多种形式城墙。沿线敌楼、烟墩有方形、圆形、砖筑、石砌诸多类型,共计20座。其中雄踞关北1公里孤峰上的凤凰楼,砖砌圆形,底径16.1米,高18.3米,上、下两层,顶建砖构楼橹铺房,为外地罕见。因年久失修,加之“文革”中被破坏,墙垣颓圮。1984~1987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和各界人士集资修复,修筑盘山公路,辟建长城博物馆、长城碑林和度假村。

长城衙署、仓储所在。东临讵河,西倚王冒井山。随山形地势修建,呈不规则刀把形,从东至西由瓮城、外城和内城三部分组成。城墙东、西、南三面设通衢城门和城楼,北城墙因防御需要不设城门,而在城台上建北极阁。内、外城地面高差4米,南、北两端各设阵眼门一座,以通内外。城内街道不作棋盘式布局,由数十条死巷、活巷、丁头错位构成,称“八卦街”。漫步其间,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极富神秘色彩。1987年修复,以乾、艮、震、巽、离、坤、兑的图形和方位分布。城中心的“黄崖口提调公署”辟为长城博物馆。乾卦区创建百将、百家墨迹碑林和毛泽东诗词墨迹碑林。瓮城内修建竹刻名联堂,其余房舍辟作黄崖山庄宾馆,是国内旅游设施完备的长城风景游览胜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长城导游词5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93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

有人戏称:“到北京若不到长城等于没去北京。”于是,我在20__年学校一放暑假便来北京旅游,首选景区当然是八达岭长城。

北京到八达岭长城要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在车上我想象着长城的雄伟壮丽。关于长城的故事,我听说了不少,在课本上也学了许多,可从没亲眼看见过,这次终于如愿以偿了。导游说:“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东至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原有40000多公里,现保存约有13000多公里,八达岭长城是现有长城中保存最完好的之一。当时秦始皇是为了抵御北边的匈奴人入侵而建造的,”导游的话,我对长城又增添了些兴趣。“看啊!长城。”不知谁的一声喊叫把我从沉思中唤醒。我猛地一下从座位上跳起来,向窗外望去,果真是雄伟的长城,憧憬已久的长城!我突然感觉自己在燃烧,全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

为了节省体力,我们是坐缆车上去的,到半山腰下来,再向上攀登。当感到两脚发酸、全身冒汗时却终于登上了最高的烽火台。此时此景,我亲身感受了“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冒大汗”这句话的含义了。一阵山风吹来,感觉舒服极了。站在高处遥望远方,长城前不见头后不见尾,顺着山脊一直延伸到天边。长城显得那样沉静、那样庄严。他像一条蜿蜒的巨龙卧在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上。长城两侧一片翠绿,显得庄重美丽。远处广场上的汽车象甲壳虫一样,聚集在一起,房屋、行人都小了许多。长城上,中外游客形成一股人流,不断掀起层层人狼,涌向远方……我的手一次次触摸到长城那凹凸不平的条石,我想当时建造长城的人们是多么伟大,设计雄伟,工程浩大,用它竟挡住了外敌侵略……突然,我发现长城脚下有一条铁路,对了,那是100多年前就已开通的京张铁路,是詹天佑设计的……这其实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呀。

此时,两架飞机从头顶呼啸而过。这是战机?当过20多年兵的爷爷回答我说:“是的,这是我国最先进的战机,正在例行飞行训练。”爷爷接着说:“孩子呀!现在我们的国防就眼前的长城,安全守卫着祖国的万里海疆,你应当抓住当前和平稳定的大好时机,学好文化知识,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爷爷的话,让我对长城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长城不但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长城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现在你们脚下踩的这一片土地就是古代修筑的长城了。”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面有两米多高排成的垛子,垛子上有?望口和射口,供?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相互呼应。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的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修筑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潮到公元前9世纪的周代。当时周宣王为了防御北方民族的侵袭曾修建了列城和烽火台。公元前7世纪,许多诸侯国,如齐、魏、赵、燕、秦等,都修建了自己的长城,以防邻国的入侵。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不久,便下命令开始筑长城,把燕、秦、赵等国北部的长城连接起来,加以增筑,扩建,筑成西起临洮东达辽东的秦长城,用来保护河套,陇西等地以及东西来往的交通。”

“先生们,女士们,祝你们路途愉快,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