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选题依据【热门20篇】

浏览

5855

范文

48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个人总结_毕业总结_网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工程,设计,个人,全文共 2275 字

+ 加入清单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个人总结

篇一:

毕业设计最后做好了,透过这么长时间的努力,最后有了结果。在这期间有过攻克难关的笑容,也有过遇到困惑的愁苦,但是此刻都已经不重要了,此刻有的只是喜悦。

经过几周的奋战我的毕业设计最后完成了。在没有做毕业设计以前觉得毕业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单纯总结,但是透过这次做毕业设计发现自己的看法有点太片面。毕业设计不仅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潜力的一种提高。这次的毕业设计相对于以前的课程设计,多了很多思考,也锻炼了我的组织潜力和对一些知识的深刻认识,使我受益匪浅。毕业设计不仅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潜力的一种提高。透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原先的知识比较欠缺,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以前老师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有点眼高手低的感觉。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我以前所懂的都只是停留在表面,并让我明白,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就应不断的学习,努力的充实自己的大脑。

在整个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做任何事情所要有的态度和心态,首先我明白了做学问要一丝不苟,对于出现的任何问题和偏差都不要轻视,要透过正确的途径去解决,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毅力,不要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够找到思路去解决问题的。在设计中要学会与人合作的态度,认真听取别人

的意见,这样做起事情来就能够事倍功半。在这次毕业实习过程中,在实习工地的工人师傅、施工员的帮忙下,我对此次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专业知识困惑和问题,虚心向他们请教和学习,透过他们的教授解释,我收益匪浅,不仅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而且还从建筑工人师傅老前辈那学到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

这次毕业设计主要是结合自己在施工现场的资料做的,在公司实习六个多月里,对我来讲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工地现场施工员、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之下,以及自已的努力用心参与工作,让自己对整个基础的做法,标准层的施工有了深入的了解与掌握。而且对整个土木工程的各个方面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巩固了书本上的知识,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从实际施工中丰富自已的理论知识。整个实习的过程时间虽短,但让自己明白了如何当一名好的技术员。整个实习的过程也让自己发现了自己理论知识上的不足,也让自己为以后的学习充满了动力。

在设计过程中,我透过查阅超多的有关资料,与同学们交流经验,并向老师悉心请教等方式,是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同时收获是十分大的。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潜力,树立了自己工作潜力的信心,我相信会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潜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辛和成功时的喜悦。透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原先知识还比较欠缺。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以前老是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会,什么东西都懂,有点眼高

手低。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就应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

虽然这个设计做的也不是很好,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毕业设计的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原先那种浮夸的心态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学习。当我摆正自己的心态,以用心乐观向上的心态投入到设计当中,突然觉得心中又多了一份人生的感悟,这次毕业设计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专业的重要性,让我给自己有了一个更好的定位,为将来的工作打好了基矗。

篇二:

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透过这四年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培养了我们每个人独立做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潜力。不知不觉毕业设计即将结束,这半年的时光令人难忘。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是一种综合的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潜力和独立工作潜力也是一个培养,同时毕业设计的水平也反映了本科教育的综合水平,因此校园十分重视毕业设计这一环节,加强了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和动员教育。

在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帮忙下我成功地完成了这次的设计课题——新疆皮上县职业高级中学教学楼的框架结构设计。根据任务书上的进程安排,自己按时准确的完成了毕业设计。在毕业设计前期,我温习了各门相关课本,有《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础设计》等,并自己借阅了相关设计规范。在毕业设计中,我们先进行了建筑设计,唐老师主要负责我们对建筑设计的指导和建筑图的批改,老师严格要求每个人,直到图形贴合规范要求做到美观和实用。之后是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主要由卢老师负责,卢老师认真负责,每个星期至少和学生见两次面,在我遇到不会时,老师总是认真细心的讲解给我们大家,直到我们都懂了。在毕业设计中本组在校成员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发挥了大家的团队精神。临近毕业设计结束,卢老师指导了我们进行结构图的绘制、所有图纸的修改工作和整理计算书。

透过这次毕业设计让我对框架结构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加生科的认识,透过这次的设计让我真正做到了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是在混凝土框架结构方面,同时也感觉到了知识的欠缺和不扎实。同时在绘制图的过程中,又提高了我们对运用PKPM软件和CAD软件的潜力。这次毕业设计让我们队我几年所学的知识有了更系统化得掌握,同时毕业设计的完成,也为我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毕业设计的结束,也即意味着我们大学生活的结束,走上社会,透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我相信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实现自己的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大学,工程,技术,设计,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撰写要求:

1.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1)所选课题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状况

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难点及关键技术;

4)研究方法及技术途径;

5)实施计划。

2.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篇。

3.开题报告的字数不少于3000字,格式按《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撰写。

4.开题报告单独装订,本附件为封面。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文献翻译要求:

1.外文文献翻译的内容应与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相关。

2.外文文献翻译的字数:艺术类专业不少于汉字,其他专业不少于5000汉字,格式按《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撰写。

3.外文文献翻译单独装订:第1部分为译文,第2部分为外文文献原文,本附件为封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软件工程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致谢词_论文致谢信_网

范文类型:致谢词,适用行业岗位:工程,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软件工程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致谢词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毕业设计一酒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设计在任务书下达后,从开题报告到最终论文编写都是在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周密的安排下才得以完成的。在这里我要感谢硕士论文指导老师,在长期的学习及生活中给子我的支持和帮助。在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老师给我指出了很多问题,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还给我提供了毕业设计中所用到参考文献的支持。*老师每次在查看我的进度的同时都是认真查看我的设计,对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也是耐心的回答和讨论。毕业设计的细节部分的问题也被他看出。在此对于*老师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精神表示衷心的敬佩。这让我铭记于心受益终生。在毕业设计期间,我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得到了新的提高。

此外,我还要感谢在此次毕业设计中给子我帮助的同学,正式他们的无私帮助才使我能得以顺利完成本次毕业设计。正式他们在毕业设计中给子我的帮助才让我在设计中充满信心和勇气,让我跨越一道道难关,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感谢我的朋友同学。

最后,感谢在百忙之中给我审稿的诸位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选题的依据最新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选题依据最新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选题的依据。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研究方案,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究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我们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

开题报告的内容: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3、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4、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5、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

6、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及解决的措施?

7、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_论文致谢信_网

范文类型:致谢词,适用行业岗位:工程,全文共 2468 字

+ 加入清单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

论文致谢一:

回顾本文写作的三百多个日日夜夜,感慨甚多。我首先必须感谢尊敬的导师杨逢珉教授,她渊博的学识、理论紧密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创新的治学理念、精益求精的研学精神和崇高的师德风范深深地激励和感染着我;她一心装着学生和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的忙碌身影令我难以忘怀。在论文写作期间,教研任务繁重的导师给予了我耐心、细致而严格的教导。导师的悉心教诲和帮助,将使我终生受益。借此机会,本人深表感激。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mba的学习,对我而言是一次理论水平的提升,自入学以来,我通过许多专业课程的学习,颇感受益匪浅,特别在国际商务管理学、战略管理学、营销学等方面进步较大,许多知识对我今后的工作实践将起到了直接的指导作用。学习期间,众多课程老师的精心讲解和实际案例的讨论,对解决理论在企业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起到了良好的启迪。老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灵活、务实的教学方法,使我在学习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上有了质的提升。在此,我要感谢所有曾经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们。两年半的求学历程,短暂而匆匆,但它将成为我人生的重要里程碑。

由于本人学识和才智有限,文中一定存在许多欠成熟和谬误的地方,恳请各位老师和学者予以直言指正。

最后,得感谢一下给予我论文帮助的同学、室友们,特别是我的室友,我们一起奋战的日夜,我想会是我们一辈子的回忆。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谢谢你们在我漫长的学习生涯中给予我的理解和支持。

论文致谢二:

当写到尾声时,颇多感慨涌上心头,在这两年多mba学习期间,受到了老师、家人、同学、须导无私的帮助和关心,我要向你们表示忠心的感谢。

一路行来,没有我挚爱家人的不懈支持,我可能不会这么安心的学习和写论文。感谢我的孩子,是你不断给我带来欢乐、学习的动力和写作的灵感;还有我的爱人,虽然你有很多压力,但一直对我的学业默默支持,与我与你携手共度人生,我无以言表,衷心感谢!还有远方年老的父母们,因为身在异乡,忙于学业、事业和家庭,而不能常回家看望你们,眼看日渐白发双鬓不能尽孝,心里实感歉疚,祈祷你们身体健康快乐,并衷心感谢你们长久以来的关爱和支持。

即将告别mba的学习生活,不禁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从事工作多年,心中一直有个愿望能够系统学习管理知识,提升自己的管理理论水平,这次总算圆了多年的梦想。

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杨逢珉教授,在她悉心的指导下完成了本文,从论文选题、文章的框架、研究方法等方面,杨老师她给予我精心的指导和大力的支持,使得我在写论文的整个过程中,受益匪浅,杨老师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启迪助我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以此为榜样。在此向杨老师致以最诚挚和崇高敬意!其次感谢华东理工学校的授课老师,老师们严谨务实的辛勤教导使我能受益到很多管理理论,有些是我平常工作中碰到的困惑,在老师们的释疑解惑下,使我对管理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与理解;还有感谢冯老师、李老师、余老师、葛老师、周老师等所有帮助和关心过我的老师,在此也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

除了收获知识外,我还收获并结识了一批各行各业的优秀同学,结交了许多真诚的朋友,丰富了人脉资源,增添了生活和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上我们一起挑灯夜战准备案例,为某一课题激烈争论。在运动会上、拓展活动、行动学习、社会实践等活动上,我们感觉到了集体的力量,团队协作和兄弟姐妹手足情深,也许因为种种原因,我们不一定有机会见面,但聚会时那爽朗的笑声和真挚的笑脸,将永远难忘。

最后,我要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去,勤奋自勉,坚持不懈,回报社会,才不枉我所感谢的人对我的支持与帮助。

由于笔者学识和分析尚浅,本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和专家批评指正。致谢==经过将近半年的努力终于本篇论文得以完成,在论文的构思和写作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是这些都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解决了。尤其要感谢我的导师胡仁昱教授,是他无私的指导和帮助,让我的论文能顺利完成。另外,要感谢华理的老师们,在我研究生学习期间提供了很多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对所有指导和帮助过我的所有老师表达最真挚的感谢!

感谢本篇论文参考的管理学、会计学理论所涉及的学者和机构。本文引用和参考了多篇成本管理以及项目管理的研究文献和研究方法,如果没有这些学者和组织先行的研究成果的启迪,要完成本篇论文将变得更加困难。

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们,在论文的写作以及排版等过程中提供的所有帮助和建议。

论文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同学及朋友进行指正,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

论文致谢三:

本论文的工作是在我的导师刘子先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刘子先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和影响。从论文选题、到论文修改以及最后的定稿,刘子先老师都在第一时间给予评论和指导意见。刘子先老师渊博的学识和严谨治学的态度让我受益匪浅,成为我今后工作和学习的典范,再次深深感谢刘子先老师。

另外,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和同事,特别是撰写论文这段繁忙而充实的日子里,他们给了我许多帮助,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的工作和学习是不可能完成的。再次向给予我帮助的所有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论文致谢四:

时间匆匆,三年的时光,恍如昨日。数不清的画面历历在目。在半年辛苦的努力下,论文终于完成。“博学笃行,盛德日新”的湘潭大校训始终激励着我、熏陶着我。湘潭大学的求学经历让我获得了知识,开拓了视野,磨砺了意志,提升了能力,这都得益于湘潭大学严谨的学风,利益于湘潭大学老师严格的教导,利益于同学们和睦的相处。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姜军松老师。从论文的选题,写作方法和文章框架的拟定到最终论文的完成,姜老师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及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的影响着我。在此谨向姜老师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其次,要感谢研究生期间给予我帮助和指导老师与同学们,让我在这短暂的两年时光不仅有了学术上的进步,提升了综合素养,更收获了宝贵的师生情谊和同学情谊,丰富了我的人生。

最后,要衷心感谢参加答辩请阅论文的各位教授、专家,恳请您的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软件工程毕业论文致谢范例_论文致谢信_网

范文类型:致谢词,适用行业岗位:工程,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软件工程毕业论文致谢范例

首先,将我最诚挚的谢意献给我的导师……教授。他渊博的知识,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到的见解给了我莫大的帮助。他严谨的学风、孜孜不倦的钻研和勤奋进取的精神令我终生难忘。感谢武老师为我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感谢*老师在我两年多的求学生涯中指导我如何为人、处事、做学问。

衷心感谢软件所邮政软件研发中心……老师,感谢他们给我提供的良好科研环境,在过去两年的生活、学习和科研实践中,*老师、*老师给予了我很多关怀和帮助,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品质和精神。他们不仅指导我们的学习,也关心我们的生活,教我们为人处事,使我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得到了很多锻炼的机会。在整个论文的写作期间,从选题,设计到论文的最终成稿阶段都渗透着他们巨大的心血,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才能顺利地完成论文的撰写。

衷心感谢我实验室的同学们。感谢他们在生活中对我的帮助,感谢他们在科研实践中的合作。特别是……在论文撰写期间给了我巨大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关心和鼓励。

衷心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最新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如何选题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2018最新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如何选题

硕士毕业论文是每个硕士生在结束硕士生涯的最后一篇论文报告,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篇论文。在撰写论文之前,开题报告便是硕士即将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如何选择论题呢?

毕业论文选题一般要求满足以下原则:

①开拓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②先进性:硕士毕业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博士毕业论文要做出创造性成果;

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选课题应有需要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

④成果的可能性:课题的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

毕业论文题目不是给定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只有在对所研究领域的过去、现在的研究资料等信息进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确立满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选题,从而为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结合导师已有科研任务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选题之前的"信息积累"与"发现问题"均是研究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尽管导师已完成了以上过程,但导师并不能替代研究生,这就是研究生学习、研究的独立性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土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_实习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工程,全文共 2327 字

+ 加入清单

2017土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

认识实习是房屋建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的重要环节。实习中,在专业技术人员和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可以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一一相互论证,对房屋建筑学知识有个良好的感性认知,了解本专业概况,为以后的更多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实习目的

通过接触和参加实际工作,充实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培养综合应用的能力,为以后做毕业设计及大学毕业后从事工程时间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习内容

参加测量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操作实习,学习每个工种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方法,学习和应用有关工程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学习施工过程中对技术的处理方法。

三、实习概况

实习地点在徐东岳家嘴附近,遵守实习单位和学校的安全规章制度,出勤率高,积极向工人师傅请教,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工地技术员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对测量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有了很具体的了解,同时对部分工程进行实践操作。实习期间完成了实习任务,达到了实习目的。

四、工程名称

*项目部

设计标准:建筑防火等级为二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构建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

五、整个实习的情况和内容

1).基础工程

基础工程的主要对象是地基和基础。现场工地采用的是桩基础,这样可以减少土方量、节省降排水设施、改善施工条件,并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施工方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通常的打桩顺序有: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自中间想两个方向对称进行;自中间向四周进行。打桩施工工艺桩机就位-吊桩-打桩-接桩-送桩-截桩。

基础工程是隐蔽工程,一旦发生事故,难于补救和挽回。影响基础工程的因素很多,稍有不慎,就可能给工程留下隐患,造成地基基础工程事故。这不仅是基础工程事故,它还使得上部建筑物发生破坏、倒塌。由此可见,基础工程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2).模板工程

模板是新浇混凝土成型用的模型板,模板系统由模板和支架两部分组成。模板的作用就是使混凝土构件按设计的形状和尺寸浇注成型;支架则是用来保持模板的空间设计位置。模板是混凝土构件成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浇混凝土结构中模板工程的造价约占钢筋混凝土工程总造价的30%,其搭设和拆除约占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70%的周期,因此模板的选材和构造的合理性,以及模板制作和安装的质量,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工期及成本。

模板的基本要求:

1)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2)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3)构造简单,装拆方便,能多次周转使用;

4)接缝应严密,不得露浆。

1. 模板的类型

模板是使混凝土构件按几何尺寸成型的模型板。模板的种类较多,就其所用的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木模板、竹模板、钢木模板、钢模板、塑料模板、铝合 寸准确,接缝严密,有足够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好,并且装拆方便、灵活,能够多次周转使用。而且对于现浇结构来说,常用的模板有基础模板、柱模板、梁模板、板模板、墙体模板、楼梯模板。

2. 模板安装前准备

(1) 模板进入现场后,依据配板设计要求清点数量,核对型号。

(2) 吊装模板是应平稳操作人员严禁随同模板一同起吊。

(3) 合模前必须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

(4) 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清理干净,涂刷隔离剂,刷过隔离剂的模板遇雨淋或其他因素失效后必须补刷 。

(5) 模板安装时遵循先内侧后外侧,先横墙后纵墙的原则安装就位。

(6)模板安装就位后,对缝隙及连接部位可采取堵逢措施(梁钢模板采用胶条外粘,柱模板采用双面不干胶粘连)防止漏浆,错台现象 。

3. 模板的安装

(1)墙、柱模板安装:

在基层上弹出墙、柱模板的边线和控制线,然后将模板就位。先将模板临时固定,按模板控制线调整模板下口,并做临时固定。模板加固后用支撑吊线调整模板的垂直度,然后对模板进行最后加固。加固后再对其位置、垂直度进行二次检查,确保尺寸准确无误。

(2)梁、板模板安装:

在墙、柱上弹出标高控制线(50线),根据标高控制线,在墙、柱上弹出梁、板模板的下口标高控制线。安放梁板模板立柱:梁、板模板的立柱,严格按设计的间距、位置安装,与下层的立柱要在同一位置上,立柱下垫50厚木板。 梁、板起拱:先在梁两端和板的四周,根据设计标高调整好支撑高度,然后拉一条水平线;根据起拱的高度(梁、板跨度的1‰~3‰)和每个中间支撑的位置,计算出每根支撑的起拱高,最后调整每根支撑高度后,铺设梁底模或板主龙骨。

4. 预埋件、预留洞

在已完成的梁、板模板上,根据图纸要求确定预埋件、预留洞的准确位置,并弹线标识清楚,然后将预埋件和预留洞的模板用钉子等固定在梁、板模板上。

5. 梁板后浇带模板处理

支顶板后浇带处模板时,与整个梁板模板断开,拆除模板时,保留后浇带处的模板不拆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从上部加盖竹编板对钢筋进行保护。

6. 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检查:

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设专人模板进行监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墙、柱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墙、柱的垂直度进行二次检查。

7. 模板拆除时注意

拆模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重大复杂模板的拆除,事前应制定拆除方案。 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方可拆模板;承重的模板应在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以后才能拆模板;混凝土拆模前要求填写拆模申单同意后方可拆模。 拆模时拆除高处钢管,二人配合作业,严防钢管等对楼面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支撑均开码放,并及时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管理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工程,全文共 3448 字

+ 加入清单

管理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题目

我国煤炭物流精细化管理影响因素研究以宁煤集团为例

二、研究方向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三、研究背景

煤炭在我国储量丰富,原煤消费占据一次能源结构的主导地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截至2017年,我国煤炭储量西部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新疆、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西藏占41%,中部地区山西、吉林、黑龙江、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占51%,东部地区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福建、江苏、浙江、广东、辽宁、海南占8%。经济发展水平和煤炭地理分布呈反向布局,这种布局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煤炭物流的发展。

煤炭物流属于系统物流,在煤炭的开采准备、作业生产和销售业务的工作之中呈现,是煤炭产业运作的中间步骤,与煤炭生产和煤炭销售紧密相连,体现的是煤炭产品的动态转变过程。煤炭物流由煤炭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构成。

我国煤炭在地理分布格局上呈现北富南贫现象,造成中西部煤炭生产供应企业与东部需求客户流通距离长,运输环节多。而铁路、港口等部门运力垄断、短缺,进一步恶化煤炭物流企业运作环境。

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产品的盈利范围不断被压缩,精细化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竞争中必须面临的一种蜕变。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主要通过精细管理和规范操作,使企业管理各单元模块达到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实现了从传统粗放型经营管理向现代精细化管理的转变。许多细节可以累积成一个成功,谁能够发现细节,战胜细节,谁就能够率先获得成功。为了面对日益激烈的物流市场竞争,我国部分煤炭物流企业已经开始尝试推行精细化管理,努力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物流各环节效率和降低成本,有效解决煤炭物流企业面临的困境。

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应用范围一般还停留在物流运输的局部环节或个别业务;物流数据采集不精确,共享性差;企业的执行力不强,员工认识不到位,企业经营理念和战略难以落实到企业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等等。如何理清影响煤炭物流精细化管理水平因素,并给予恰当合理的措施是提高企业煤炭物流运作水平的关键。

宁夏2017年全区煤炭资源基础储量约为54.03亿吨,人均煤炭资源(857.6吨/人)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内蒙古(3112吨/人)和山西(2363吨/人)。本文选取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宁煤集团)作为实证研究对象,而宁煤集团是宁夏最重要的煤炭企业,于2017年开始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典型的将精细化管理和煤炭物流相结合的企业,因此选取宁煤集团的煤炭物流精细化管理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017年宁煤集团开始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涉及煤炭生产、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物资供应等多方面,对于物流方面的具体目标是降低物资库存,加强物流供应链管理,降低采购仓储物资、煤炭产品和化工产品库存,减少资金占用。通过精细化管理的实施,集团公司各方面的管理方式进一步规范,企业管理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但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哪些因素影响宁煤煤炭物流精细化管理水平,如何实施有效策略并得以改善,这些问题仍有待解决。

但是宁煤集团所出现的物流管理问题并不仅仅只是个别现象,而是代表了我国许多大中型煤炭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和业务核心竞争力所共同面临的瓶颈,这需要我们对煤炭物流精细化管理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四、研究意义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精细化管理思想重点在于“精细”,通过全面细节管理,界定模糊杂乱的概念,落实管理责任,充分满足客户需求,量化管理过程,从而全面实现企业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我国煤炭物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并且煤炭生产中心与煤炭消费中心远离,煤炭物流企业面临着运距长、运输环节多、运输成本高的重要挑战。精细化管理思想可以帮助企业通过量化管理,优化运输环节,更好分析物流相关运作环节,以强化企业竞争能力。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聚焦于煤炭物流管理创新,以宁煤集团煤炭物流管理为例,运用ism模型和micmac分析方法,通过深入研究影响“煤炭物流精细化管理”的众多因素,确定出关键因素。对关键因素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为我国煤炭物流提升管理水平,强化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提供借鉴。

五、研究方法

本文基于精细化管理思想及企业管理的相关理论,对我国煤炭物流进行精细化管理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划分出影响煤炭物流精细化管理水平因素的层级,并提出相关策略和建议。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三种:

(1)文献研究

通过搜集整理国内外关于精细化管理理论方面的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的最新现状,增加了本文的理论研究部分的广度和深度。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根据因果图确定的定性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收集进行定量分析,主要借助spss软件进行问卷的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最终确定出影响煤炭物流精细化管理的因素。

(3)ism模型和micmac方法

对最终影响煤炭物流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因素进行ism模型和micmac方法分析,并进行因素层级划分,为有针对性地提出策略和建议做好铺垫。

六、研究结论

由于我国目前对于煤炭物流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对于煤炭物流精细化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更是处在探索阶段,在理论和实际应用操作中还有很多需要研究的地方。本文根据煤炭物流精细化管理理论和煤炭物流运作特点,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宁煤集团煤炭物流精细化管理作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利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用ism模型和micmac方法对影响煤炭物流精细化管理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我国提高煤炭物流精细化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的主要成果包括:

确定了影响煤炭物流精细化管理的因素:本文通过对煤炭物流运作特点的研究,并结合因果图分析初步确定了影响煤炭物流精细化管理的包括产品信息、人员因素、财务水平、物流方法、物流环境和物流设施在内的6类23种具体因素。再通过对宁煤集团煤炭物流进行实证研究,综合运用问卷调查、spss软件的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确定出影响煤炭物流精细化管理的20种因素。主要包括:煤炭价格透明、安全性能、保证煤炭质量、品种多样化、服务意识、领导重视、有效激励、企业财务水平、资金投入、物流工序安排等。

对影响因素作出相应的层级划分:通过ism解释结构模型将煤炭物流精细化管理影响因素划分成五个层级。其中相关政策支持是影响物流精细化管理的最主要瓶颈,客户关系是影响煤炭物流精细化管理的最直接因素。再利用micmac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按照因素影响力值和依赖性值高低划分为四种因素并作出相应解释分析,其中品种多样化、服务意识、领导重视、有效激励、企业整体财务水平、资金投入、物流工序、运输路线、运输时效、客户申请程序、供应商合作关系和物流软件应用这12种因素是ism模型中联系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的关键因素,也是micmac分析的联系因素,这些因素比较敏感,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七、论文提纲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

1.3.1 研究方法

1.3.2 章节安排

1.3.3 研究路径

2 煤炭物流精细化管理概述

2.1 煤炭物流的特点

2.1.1 物流的概念

2.1.2 煤炭物流的特点

2.2 精细化管理理论与方法

2.2.1 精细化管理的产生

2.2.2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2.3 煤炭物流精细化管理

2.3.1 煤炭物流精细化管理概念

2.3.2 煤炭物流精细化管理的分析方法

3 煤炭物流精细化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3.1 分析方法

3.1.1 因果图介绍

3.1.2 ism模型介绍

3.1.3 micmac方法介绍

3.1.4 ism和micmac方法的应用

3.2 确定影响因素

3.2.1 产品信息

3.2.2 人员因素

3.2.3 财务水平

3.2.4 物流方法

3.2.5 物流环境

3.2.6 物流设施

4 实证研究

4.1 宁煤集团概况

4.2 宁煤集团煤炭物流管理现状

4.2.1 煤炭物流的结构

4.2.2 物流运作介绍

4.2.3 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4.3 煤炭物流精细化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4.3.1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4.3.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4.3.3 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

4.3.4 ism模型分析

4.3.5 micmac分析

4.4 策略建议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工作展望

致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环境艺术设计工程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工程,全文共 1782 字

+ 加入清单

环境艺术设计工程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研究的社会背景:

社会的发展带动当代审美价值的变化,从而促使环境艺术地域性的觉醒。

审美价值作为形而上的意识范畴,其发展变化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代审美价值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开放的特性。近三十年来,在人们迷乱于物质世界的纸醉金迷的时候,开放的特性使原本就迷失了精神信仰的人们更失去了审美价值的评判标准。与人们关系无比密切的生活、学习、居住环境,在经济全球化的利诱下,各具特色的地域性特征日渐稀少,具有历史感和精神根基作用的居住空间与装饰符号,被所谓国际主义的几何线块或者生硬的欧陆风格取代,导致人们生活环境的冷漠与乏味,几乎泯灭了人们的心理愿望和审美追求。

好在审美价值的发展总是具有轮回的特性。物质的相对富足让人们有时间回头审视精神家园的荒芜。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对居住环境开始更加寻求个性化与多样性,新形式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对人们特别是都市人群具备了更强烈的吸引力。

二、研究的动机和意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特征孕育人文精神的独特性。

四川,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千百年来,孕育了独特的巴蜀文化。四川民居,建筑布局灵活,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做工考究。特别是川南民居,空间虚实相生,装饰风格独特,简洁雅致,柔美婉约,是当代人居环境内外空间设计与装饰设计可资借鉴的宝库。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西方强大的物质潮流,随之也带来了外来文化。在西方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为主流的形式下,为形式而形式的设计思想,给中国的人居环境艺术带来了毁灭性破坏。我们从物质形式上去追赶世界的步伐,但是在文化与传承方面并无创新。

人居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具有延续性的、开放的系统,就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我们只有从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非常宝贵的现实遗产中,不断发掘它对今天发展的积极一面,并且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作为今天设计的源泉。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人居环境艺术设计道路来,才能使幸存的“勉强”空间得到根本的改善,使历史的文脉得以继续发展。

室内外空间设计与传统装饰符号的综合研究开拓了环境艺术设计研究的视野,从空间形态组合形式到心理空间营造,从材料质感到构造技术研究,从装饰符号研究再到色彩、艺术形式与风格研究,其有机结合必将成为促进设计创新的动力。

本文以传统空间形态组合方式和装饰符号的意义及运用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其研究范围主要在于探索、利用现代人所理解的传统空间形态组合形式以及装饰符号,来营造现代人心目中的传统感觉的人居环境,而不是仿古,生拉活扯地把人拽回到过去的时代。

三、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尝试以空间设计和装饰符号的结合点入手,以艺术设计学研究为指导,来探讨传统感觉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交叉、设计应用等领域的问题。并通过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讲述,追溯传统人居环境艺术设计方法应用的渊源与发展历程,以启示现代设计。

预期目标:

1、通过对川南传统民居空间组合形式、哲学思想、设计原则、设计程序的研究,总结出指导性的传统人居空间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2、通过对传统装饰符号的研究,追溯其含义、制作构造、材料质感、色彩、形式法则等的一般规律,吸取其精华以给予现代人居环境艺术设计以启示。

3、运用以上两个目标的研究成果指导现代人居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应用及其成果研究,并对其涉及的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梳理,以形成一个空间组合形式与装饰符号有机结合的设计应用体系。

四、基本思路和主要问题:

从艺术设计学角度的探讨——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在设计方法论的高度把握传统民居空间设计的一般规律。空间设计是艺术设计学的一个研究方向,只有把握住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和设计方法论才能在川南民居室内外空间设计的研究中理清思路。

从对传统民居设计研究的意义与其当代审美价值方面进行探讨——通过传统民居室内外空间设计和装饰符号综合研究体现出的优势,说明该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并期望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可以结合时代特点,继往开来将其运用到现代人居环境艺术设计中去。

从当代环境艺术设计角度探讨——通过对川南民居给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以启发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应用范围、表现形式、设计原则、设计成果等一系列课题内部结构的研究,探讨川南传统民居内外空间设计及装饰符号的当代审美价值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广西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工程,设计,全文共 1946 字

+ 加入清单

广西工学院机械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学生宿舍地源热泵供热系统设计

专题:总体设计

专 业:机械工程

班 别:机自041

学 号:2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XX年3月31日

学生宿舍地源热泵供热系统设计

----总体设计

1、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依据:

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居住环境和工业生产环境都已广泛地应用热水供应装置,热水供应装置已成为现代学校居住必备。90年代中期,由于大中城市电力供应紧张,供电部门开始重视需求管理及削峰填谷,热泵供热技术提到了议事日程。近年来,由于能源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地源热泵供热机组的快速发展。

随着生产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地源热泵供热技术也进行了1系列的改进,同时也在积极研究环保、节能的地源热泵供热产品和技术,现在利用成熟的电子技术来进行综合的控制,并和太阳能结合更注意能源的综合利用、节能、保护环境及趋向自然的舒适环境必然是今后发展的主题。

2.意义:

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下的土壤、地表水、地下水温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消耗电能,在冬天把低位热源中的热量转移到需要供热或加温的地方,在夏天还可以将室内的余热转移到低位热源中,达到降温或制冷的目的。地源热泵不需要人工的冷热源,可以取代锅炉或市政管网等传统的供暖方式和中央空调系统。冬季它代替锅炉从土壤、地下水或者地表水中取热,向建筑物供暖;夏季它可以代替普通空调向土壤、地下水或者地表水放热给建筑物制冷。同时,它还可供应生活用水,可谓1举3得,是1种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方式。通常根据热泵的热源(heat source)和热汇(heat sink)(冷源)的不同,主要分成3类:

空气源热泵系统 ( air-source heat pump) ashp

水源热泵系统 (water- source heat pump) wshp

地源热泵系统 (ground- source heat pump)gshp

平时还有人把热泵系统按照1次和2次介质的不同,分别叫做:

空气---水热泵系统

水 --- 空气热泵系统

水 --- 水热泵系统

空气---空气热泵系统

这些都是把热源、热汇以及空调系统的传递介质也包括进来分类形成的。

为了和国际标准接轨,我们还是应该依照国际惯例来命名。在1997年由美国的ashrae(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统1了标准术语,无论是wshp、gshp都叫做gshp--地源热泵系统。

另外,为了让我们在学习和讨论中更方便,介绍1些地源热泵室外能量交换系统的概念:

土壤埋管系统----土壤换热器(水平埋管、竖直埋管)

地下水系统

地表水系统

这些都是地源热泵的热源或热汇形式。(具体参见下图)

图。1。1土壤换热器(水平埋管)图

图。1。2土壤换热器(竖直埋管)图

图。1。3 地表水系统图

图。1。4 地下水系统图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 地源热泵的发展历史

地源热泵是1种先进的技术,它高效、节能、环保,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这项技术最先开始于19xx年,瑞士zoelly提出了“地热源热泵”的概念。1946年美国开始对地源热泵进行系统研究,在俄勒冈州建成第1个地源热泵系统,运行很成功,由此掀起了地源热泵系统在美国的商用高潮。1985年美国安装地源热泵14000台,1997年则安装了45000台,目前已安装了400000台以上的地源热泵,并且以每年10%的速度递长。1998年美国商用建筑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已经占到空调保有量的19%以上,其中在新建筑里面占30%。在欧洲国家里更多的是利用浅层地热资源,来供热或者取暖。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逐渐变得严重,在各个方面节能也被更多的考虑,以可再生的地热源为能源的地源热泵又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地源热泵的研究和应用发展迅速,国内外的很多高校和研究机构相继开展了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的地源热泵研究工作者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了各种交流探讨会。中国制冷学会第2专业委员会主办了“全国余热制冷与热泵技术学术会议”;1988年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主办了“热泵在我国应用与发展问题专家研讨会”;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于1994年9月6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了第4次全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研讨会;从90年代开始,每届全国暖通制冷学术年会上都有“热泵应用”的专题;XX年6月19~23日,中美地源热泵技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介绍了地源热泵技术,国外的应用状况和在中国的推广;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地源热泵研究所与山东建筑学会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并承办“国际地源热泵新技术报告会”于XX年3月17日在山东建筑工程学院举行,加强了国内外地源热泵先进技术的交流。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模板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工程,设计,全文共 3858 字

+ 加入清单

2019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模板

一、毕业设计目的与要求

目的:毕业设计是实现工科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的实践性、综合性教学环节。它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训练,也是对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际测试;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素质,使之能较快地适应工程实践的需要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毕业设计时间内,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二、毕业设计题目:临石公路 (临澧至石门 )k~ k*段公路设计

设计者按指导教师指定的路线起终点,起点桩号自拟路名,根据地形、地质等条件选择一条符合技术标准及要求的路线进行相关内容的设计和计算,设计里程不小于3km。

三、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1) 课题设计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本设计的目的和指导思想;

3) 本设计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4) 本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

5) 设计规划与进度安排;

6) 字数不少于3000;

7) 要求手写。

四、技术标准

本设计一律执行:

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

3)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

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

5)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

6)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

7)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2-)

五、相关资料

1) 路线所经地区1:航测地形图(详见电子地形图附件1);

2) 路线为益阳市桃江至马迹塘之间的某段公路;

3) 路基土壤为中液限粘土,地下水位距挖方后地面的最低水位为3.45米,最高水位为0.8米,多年最大道路冻深为180cm;

4) 有关当地的地质、水文、气象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5) 沿线地方材料有碎石、砾石、砂、石灰、粉煤灰等,其他沥青、水泥、矿粉等需外购;

6) 土基回弹模量和路面材料回弹模量及材料强度试验资料如下:

土基回弹模量:

用d=30cm刚性承载板测得弯沉值(已考虑影响量):

p(mpa)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01mm)

28 72 95 120 165

沥青路面材料抗压回弹模量:

材料名称 20℃抗压回弹模量(mpa) 15℃抗压回弹模量(mpa) 15℃劈裂强度(mpa)

ep σ ep σ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18“班级数”“学号尾数” 180 27“班级数”“学号尾数” 320 1.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14“班级数”“学号尾数” 90 21“班级数”“学号尾数” 170 1.0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9“班级数”“学号尾数” 60 14“班级数”“学号尾数” 70 0.8

基(垫)层材料抗压回弹模量:

材料名称 抗压回弹模量(mpa) 劈裂强度(mpa)

ep σ

水泥稳定砂砾 25“班级数”“学号尾数” 220 0.5

水泥稳定碎石 30“班级数”“学号尾数” 760 0.6

水泥石灰砂砾土 15“班级数”“学号尾数” 240 0.4

二灰稳定砂砾 26“班级数”“学号尾数” 700 0.7

二灰稳定碎石 27“班级数”“学号尾数” 600 0.6

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

水泥混凝土标准试件抗折强度实验最大破坏压力(kn)分别为:

39. 80; 41.20; 40.65; 41.78; 42.05; 41.87

7) 材料预算单价及机械台班费用查相应定额。

8) 交通组成:

本路建成初期每日双向混合交通量组成及交通量

汽车车型 日交通量(辆/d)

东风eq140 14“班级数”“学号尾数”

黄河jn150 124

黄河jn253 2“班级数”“学号尾数”

东风sp9250 350

北京bj130 10“班级数”“学号尾数”

日野kb222 569

桑塔那 17“班级数”“学号尾数”

预计年平均交通量增长率为5%;

六、设计内容

主要设计内容如下表:

序号 设计项目 要求 备注

1 技术等级及标准的确定 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选定,要求对技术指标分析论证。

2 纸上定线 在地形图上选择路线至少2个方案并简述理由;进行路线方案比较并提出推荐方案。 交手稿

3 路线平面设计

(选定路线) 进行交点坐标和导线方位角设计;平曲线设计;里程桩号的详细推算;路线平面图的绘制。

4 路线纵断面设计

(选定路线) 转坡点位置的确定;坡度和坡长设计;竖曲线设计;纵断面图的绘制。

5 排水设施设计 排水沟、截水沟、盲沟等沟渠设计 选典型沟渠进行水力计算

6 路基横断面设计 路幅设计(宽度和路拱横坡);超高和加宽设计;边坡设计;路基设计表;视距检查,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路基横断面图的绘制。 每20m

取一断面

7 路基稳定性验算 高路堤、深路堑需进行边坡稳定性验算及软土地基稳定性验算并提出加固措施

8 典型挡土墙设计和计算 完成某段挡土墙设计和计算及全线挡土墙设计一览表及其工程数量

9 典型涵洞设计和计算 选择某典型断面的涵洞进行设计和计算及全线涵洞设置一览表

10 交叉口设计 如有路线交叉,需绘交叉口平、纵、横断面图

11 路面结构设计及计算 设计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 两者比选

12 选定路线工程预算 计算工程量和材料用量并完成工程预算

注.沥青路面设计内容包括:1)进行轴载换算,确定路面设计弯沉值;2)拟定路面结构组合方案,进行方案比较;3)确定路基路面结构层设计参数;4)按三层体系简化法或设计程序确定路面结构层尺寸;5)按三层体系简化法或设计程序验算结构层底面拉应力和表面剪应力;6)各结构层材料组成设计;7)提出各结构层的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8)计算工程量和材料用量。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内容包括:1)进行轴载换算,推算设计年限内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2)进行路面结构组合设计;3)确定路面结构层设计参数;4)确定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和厚度;5)进行接缝构造、配筋设计;6)各结构层材料组成设计;7)提出各结构层的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8)计算工程量和材料用量。

七、应提交的设计文件

1、开题报告

2、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中应包括如下内容:

中英文摘要

第1章 设计任务和沿线自然条件

第2章 纸上选(定)线

第3章 线路设计

1)平曲线设计(第一个曲线完整列出计算过程,其它以表格体现)

2)竖曲线设计(第一个曲线完整列出计算过程,其它以表格体现)

3)横断面设计(第一个曲线完整列出计算过程:超高、加宽、视距检查)

4)路基设计(路基设计表)

5)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

第4章 路基工程设计

1)排水设计

2)路基稳定性验算

3)挡土墙设计

4)涵洞设计

第5章 路线交叉设计(若有)

第6章 路面设计

第7章 工程预算

第8章 设计总结(包括展望与致谢)

参考文献

3、图纸

内容 比例要求 补充说明

路线平面设计图 1: a3机绘图分段打印

需提交纸上选(定)线手绘图

路线纵断面设计图 1:200~300(纵)

1:(横) a3机绘图分段打印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1km逐桩横断面图(典型地段) 1:200 a3机绘图

路基排水沟渠大样图设计 1:10~50 a3机绘图

挡土墙设计详图 1:100 a3机绘图

涵洞设计详图 1:100 a3机绘图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图 1:100

1:10~50(详图) a3机绘图,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需绘接缝构造图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图

八、毕业设计进度安排

阶 段 内 容 备 注

第一阶段

毕业实习 XX年2月21日——2月25日 毕业实习及撰写开题报告(1周) 毕业实习动员

(时间2月22日)

第二阶段

毕业设计成果撰写过程 XX年2月28日——3月11日 纸上定线及公路平面设计(2周) ★ 集中辅导1次

(指导老师3月27日

提交线路设计部分成绩)

XX年3月14日——3月18日 公路纵断面设计

(1周)

XX年3月21日——3月25日 公路横断面设计

(1周)

XX年3月28日——4月1日 路基排水设计

(1周) ★ 集中辅导2次

(指导老师4月30日

提交路基路面设计部分成绩)

XX年4月4日——4月15日 挡土墙及涵洞设计

(2周)

XX年4月18日——4月29日 路面设计

(2周)

XX年5月2日——5月13日 工程预算

(2周) ★ 集中辅导1次

(指导老师5月15日

提交工程预算部分成绩)

第三阶段

毕业设计

答辩 XX年5月16日——5月20日 修改、完善所有毕业设计成果,准备毕业设计答辩 指导老师5月24日提交参加第一次答辩学生名单。

不参加第一次答辩者需提交书面申请。

XX年5月25日——5月27日 第一次毕业设计答辩 指导老师审查合格并同意参加答辩者方可参加答辩。

XX年6月2日——6月3日 第二次毕业设计答辩 第二次答辩通过者,成绩一律评为“及格”并在毕业设计鉴定表上注明:

“该生第二次答辩合格”。

九、毕业设计的管理与成绩评定要求

1、在学校规定的上课时间应在规定的教室做设计,外出者必须事先向指导老师说明情况并按学校规定办理请假手续。点名缺勤达到30%者(含请假、迟到、早退),取消毕业设计答辩资格。

2、本毕业设计分为三个阶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成果撰写、毕业设计答辩。毕业设计成果撰写阶段分为四个过程:路线设计、路基部分设计、路面部分设计、工程预算,在这四个过程中,需提交四次阶段性成果。

3、学生毕业设计最终总成绩由毕业设计成果撰写过程中的阶段性成绩和毕业设计答辩成绩综合评定。

4、上述四个阶段性成绩,有两次以上(含两次)成绩评为不及格者,该学生的毕业设计最终总成绩评为不及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英语毕业论文选题英语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4570 字

+ 加入清单

英语毕业论文选题英语开题报告

英汉翻译方向

On 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 of Cultural Factors in Translation (浅谈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异化和归化)

On Treatment of Cultural Factors in Translation (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Chinese (汉英公示语的翻译)

On Translation of English Names of Commendation (英语商品名称的翻译)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Difference and Translation Skill 中英文化差异与翻译技巧

An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 Poetic Image诗歌翻译的意象问题探讨

A Study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itles of English Films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研究

A Study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itles of English Novels英语小说题目的汉译问题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e Poem “ Untitled “ by Li Shangyin李商隐的诗〈无题〉的英译比较研究

Foreigniz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Idioms

On Culture Translation under Foreignization

On Faithfulness in Translation

On Fidelity and Expressiveness in Translation

Interpreting and Interpreting Skills

On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The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

Equivalenc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lation

Cultural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Through Translation

Arts in Verse Transl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English Version of Hong Lou Meng

On Translating the Passive Voice

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Long Sentence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The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Cross-cultural Translation

Exploring English-Chinese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On Chinese Translation of Journalistic English

On the Criteria of Interpretation

On the Unit of Translatio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Arts of Translation in Advertising Language

On Transformation between Parts of Speech in E-C Translation

Exploring Substitution and Ellipsis in Translation

On English Proverbs Translation

On the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The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Styl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ransla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Yeaching

Chinglish in C-E Yranslation

A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llusions and their Translation

English Neologisms in Newspaper and their Translation

On Translation of Humor in Pride and Prejudice

On Features of Journalistic English and its Translation

Cultural Discrepancies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Translation

English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Song lyrics

Translation of Address Term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On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in Translation

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Pun into Chinese

The Role of Dictionary in Translation

Thought Pattern and its Influence on Translation

Lex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egal English and Legal Lexicon Translation

Features of Foreign Trade English and its Translation Model

On Euphemism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of Metaphor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

Features of Tourism English and its Translation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影视字幕翻译的原则

影响长句翻译的因素

例析英译汉中形象语言的处理

生活中广告英语的翻译特色

对翻译原则“以信为本,求真求美”的思考

翻译中的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

南昌旅游景点中英翻译错误及纠错对策

背景知识在口、笔译中所扮演的角色

分析商务英语翻译的不对等性

英美文学

The Gift of Magi and Consumensm

A Brief Comment on An American Tragedy

An Analysis of the Source of Dichsons Death Poems

On The Call of the World

Love Tragedy and War—An Analysis of A Farewell to Arms

Sister Carrie and Jennie Gerhardt

The Evil of Mankind Portayed in Moby Dick

On Henry Heming in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Emily Dickingson and her Poems

Analysis of A Rose of Emily

The Aesthetic Interpretation of Ezra Pounds Poetry

Symbolism in The Great Gatsby

an Analysis of the theme of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On the symbolism of The Old Men and the Sea

Some English Learner’ image of America(survey and study)

Influence of the Bible on English Literature

Deviation and Foregrounding in … (using literary works for a case study)

The Language of Shakespeare’s Sonnets, or of any particular literary works

Cultural Shock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Textbooks

Deep Love And Deep Hate—A Brief Analysis On Wuthering Heights

Psychological Descriptions In Hemingway’s The Snows Of Kilimajaro

On Ernest Hemingway And His Novel The Sun Also Rises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Reflected In Social Manners

鸟的赞歌--------评英国浪漫派诗歌

《呼啸山庄》的悲剧分析

海明威英汉形象和冰山风格

《名利场》的现实意义

苔丝的形象分析

哈姆雷特的犹豫再探讨

爱伦坡小说的艺术创作成就

爱伦坡小说人物塑造

O Neill剧作对美国戏剧的影响

华兹华斯的语言风格

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诗人哈代

简述哈代的悲剧性叙事艺术On Hardys tragedy narrative art

奥斯丁与勃朗特写作风格异同The comparison between Austen and Bronte in writing style

杰克·伦敦(或某作家)《 》(某作品)评述On Farewell to Arms of Hemingway

浅析《失乐园》中撒旦的形象塑造

《还乡》的悲剧艺术特色

蓓基形象再解读

蘩漪与伯莎梅森的比较研究

爱玛形象的魅力

海明威研究——浅析海明威笔下的女硬汉子

《苔丝》的悲剧性与现代性 Tragedy and Modernity in Tess of D’Urbervilles

华兹华斯诗歌的和谐观 On the View of Harmony in Wordsworth’s Poetry

海明威小说的悲剧意识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创作特点

《红色英勇勋章》的叙述技巧分析

论《白鲸》的象征含义

论吴尔夫的《1间自己的房间》中的女权主义

论简。奥斯汀对《爱玛》主人公的塑造

《红字》中的象征

哈姆雷特的人物特征及悲剧根源

华兹华斯《孤独的割麦女》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

1.选题要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要在能综合本专业课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从本专业某些基础理论和学术问题或从科技、生产、教学和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中选定。鼓励学生选做教材、教法研究等方面的课题,鼓励学生选做结合学校科研项目方面的课题,鼓励和支持学生选做有创新特色的课题。

2.选题要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实际水平,题目大小适中,使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经努力可完成或可独立地做出阶段性成果。

3.论文(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拟定,经教研室集体审定报学院教学院长批准,向学生公布。学生也可自定课题,经教研室主作审定后由学院教学院长批准。

4.学生确定论文(设计)选题后,要求认真填写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说明选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5.学生选题要做到一人一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土木工程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工程,全文共 3844 字

+ 加入清单

土木工程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课题名称:

厚硬顶板高压预注水弱化机理研究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科专业: 岩土工程

1 课题来源、选题依据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水平、存在问题,并附主要参考文献:

1.1 课题来源

淮南矿区已进入深部开采,厚硬顶板难冒问题突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此,淮南矿业集团高度重视,XX年组织集团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到山西等多个矿业集团考察,并邀请相关科研单位论证分析淮南矿区综采面压架机理,并决定联合有关科研单位开展“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综采工作面顶板深孔预裂爆破技术”研究。

1.2 选题依据背景情况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煤炭约占70%左右。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国家对煤炭等能源需求量越来越大。XX年我国原煤产量为28亿吨,XX年原煤产量29.6亿吨,XX年原煤产量超过30.0亿吨,XX年原煤产量为35.2亿吨,预计XX年原煤产量将达到37.9亿吨。我国煤炭浅部资或赋存条件相对简单资源日益减少,煤矿相继进入深部开采期,随之而来就面临着厚硬顶板控制问题。厚硬顶板由于整体性好、强度高,难于冒落,如不及时采取强制处理,将形成采空区大面积悬顶。大面积悬顶一旦垮落,一方面由于岩层折断时产生的强烈动载荷会损坏或推倒大量工作面支架,从而顶板常沿煤壁切断造成工作面垮冒事故;另一方面,采空区积存的大量高浓度瓦斯气体,沿风巷、机巷涌出,造成瓦斯超限,并形成破坏力很强暴风,在风暴所经过之处,其强烈的冲击作用,摧毁结构。采工作面及其邻近巷道中的支架、风门和砖墙密闭,甚至使矿车翻倒,轨道弯曲,对井下人员及设备造成严重的危害。例如,潘一矿1402(3)(压架2套)、潘一矿1602(3)、潘三矿17110(3)(压架2套)等多个工作面压架和出水现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此,淮南矿业集团XX年组织集团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到山西等多个矿业集团考察,并邀请相关科研单位论证分析淮南矿区综采面压架机理,并决定联合有关科研单位开展“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综采工作面顶板深孔预裂爆破技术”研究。

1.3 课题研究目的

以往煤层强制放顶爆破采用的是常规炸药,炸药爆破过程的重要特性是炸药通过高速的化学反应,在装药孔壁上产生巨大的气体压力,使周围的介质破坏和破碎。但它存在着施工量大;炸药消耗大、污染井下空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稍微不慎可能会造成瓦斯爆炸、煤层坍塌等重大问题。压力注水弱化顶板法就是在工作面预先向顶板钻孔注压力水,利用水对岩体的压裂和软化作用,破坏顶板的完整性和降低顶板岩石强度,当工作面采过后,顶板可正常垮落,减小来压对工作面的威胁。压力注水法具有改变顶板力学特性,变难冒为易冒,实现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提高资源回收率;同时可降低工作面粉尘含量,改善劳动环境;注水与回采作业平行,预先释放部分瓦斯等优点等优点。

1.4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水平、存在问题

我国厚硬顶板控制的研究始于60年代,已有近50年历史,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靳钟铭、徐林生、钱鸣高等通过对厚硬顶板的研究,较全面地分析了厚硬顶板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显现规律、采场来压预测预报、厚硬顶板采场支架受力分析、厚硬顶板的处理方法等;

王开,康天合等对坚硬顶板控制放顶方式及合理悬顶长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厚硬顶板合理的冒落步距计算方法;

靳钟铭[2]根据大同矿务局的现场试验结果,在总结其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顶板注水弱化的方法做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

陈荣华等[34][35]采用repa2d软件对注水软化厚硬顶板(关键层)做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随软化系数的减小和软化厚度的增加,上覆岩层初始冒落步距及来压显著减小:若厚硬岩层岩样本身能被注水软化,而实际采场由于地质构造及开采工艺的影响未必适宜单独采用注水软化法,可选用其他弱化厚岩层的方法,或注水软化法与其他弱化方法共同使用,从而有效控制采场矿山压力。

宁宇[36]等采用了有限元计算和模型试验对坚硬顶板注水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进行研究。强调顶板注水后,顶板岩体发生塑化,改变了顶板岩层中的应力分布和顶板变形位移特征。顶板岩层中的拉、压力峰值转移到了采区上方的悬顶中,从而有利于顶板在采空区上方断裂并分层次垮落,减小岩层折断时对支架的冲击载荷和传力系数,减小顶板来压强度,从理论上进一步说明了向顶板高压注水是控制坚硬难冒顶板的有效技术途径。

以上研究从模拟或实验上对注水后岩体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或从宏观上对注水软化上的机理进行了阐述,而从微观上对高压水注水的机理研究分析的较少。

1.5 主要参考文献

[1]宋永津,控制煤层坚硬难冒顶板技术[m],煤炭工业出版社,,9.

[2]靳钟铭,徐林生,煤矿坚硬顶板控制[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4.

[3]钱鸣高,石平五,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1.

[4]王桂尧,孙宗顺,徐纪成,岩石压剪断裂机理及强度准则的探讨,岩土工程学报,1996,18(4):68~74.

[5]rebinder p a,sehreiner l a,zhigach k f.h,aridness reducers in

drilling:a physico—chemical method of facilitating mechanical destruction

of rocks during[m].moscow:akad naunk,tansl.by melboune:csiro,1994.

[6]汤连生,张鹏程,王思敬,水——岩化学作用之岩石断裂力学效应的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1(6):22~27.

[7]郑少河,朱维中,裂隙岩体渗流损伤耦合模型的理论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56~159.

[8]周维垣,高等岩石力学[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90.

[9]y.p chugh,effects of moisture on strata control in coal mines,engineering geology,1981(17):241~255.

[10]康红普,水对岩石的损伤,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1994,(2):39~40.

[11]朱珍德,胡定,裂隙水压力对岩体强度的影响,岩土力学,,21(1):6l~67.

[12]闫少宏,宁宇,康立军等,用水力压裂处理坚硬顶板的机理及实验研究,煤炭学报,,25(1):32~35.

[13]a.巴内基等,a.k.雷,g.辛格,高压注水控制坚硬顶板,中国煤炭,,30(12):73~74.

[14]陈荣华,张连英,厚硬顶板采场注水软化的数值模拟,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3:85~86.

[15]陈荣华,钱鸣高,缪协兴,注水软化法控制厚硬关键层采场来压数值模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z4(13):2266~2271.

[16]宁宇,陈晖,坚硬顶板注水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的有限元计算和模型试验研究,煤炭学报,1990,15(1):83~92.

[17]刘东燕,严春风,陈彦峰,压剪应力作用下岩体裂纹扩展概率模型研究,岩土工程学报,1999,21(1):56~59.

[18]孙广忠,岩体结构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 课题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理论和应用方面的意义,完成课题的条件(包括个人业务水平、所在系或学科组的技术、设备条件)和拟采取的技术措施和办法:

2.1 课题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理论和应用方面的意义

本项目拟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计算机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的综合研究方法,开展对淮南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厚硬顶板综采面高压预注水弱化砂岩顶板技术研究,使坚硬顶板弱化,使难冒顶板转化为可冒落顶板,改善坚硬顶板的冒落性,减少采空区的悬顶面积,从而减轻周期来压对工作面支架的影响,保证本工作面的安全顺利回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水对裂隙岩体强度的影响,重点讨论水对岩石的化学损伤机理和压力水作用下岩体的断裂强度。

(2)研究水在岩体中的渗流问题,建立流固耦合的渗流方程,并用有限元法对建立的流固耦合模型进行求解。

(3)研究定向水压致裂的机理,为在坚硬顶板中采用高压水定向分层提供理论依据。

2.2 主要技术路线

2.3 完成课题的条件(包括个人业务水平、所在系或学科组的技术、设备条件)和拟采取的技术措施和办法:

本人在本科阶段主修土木工程,在理论分析上对地上、地下结构,以及煤矿等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研究生阶段,在导师的指导和带领下,专门学习了煤矿岩巷、煤巷掘进理论知识和亲自到掘进工作面松动爆破实践,并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另外,国内关于坚硬顶板控制资料相对较多,基于目前国内外对高压注水的研究成果、我国煤矿掘进爆破工程实例以及我国能源政策的大力支持,给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足够的理论和实践资料。

在课题准备阶段,在导师徐颖教授的指导下,以上各项条件均为本课题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3 课题工作量及进展计划(包括各阶段计划完成的内容和所需的时间等)。

(1)XX年2月~4月:资料收集、查阅文献资料等;

(2)XX年5月~8月:厚硬顶板高压预注水机理研究分析

(3)XX年8月~10月:对高压注水破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得出结论

(4)XX年6月~XX年1月:论文编写;

(5)XX年2月~4月:论文修改;

(6)XX年4月~5月:论文送审,准备答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软件工程硕士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_论文致谢信_网

范文类型:致谢词,适用行业岗位:工程,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软件工程硕士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

在硕士论文完成之际,我在此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过我的人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我最想感谢的是我的导师**教授,导师渊博的学术知识、严谨的治学作风、对科学前沿敏锐的洞察力令我深深叹服,他高屋建瓴的学术眼光、对事业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勤奋不辍的精神将使我受益终生,是我终生学习的榜样。从刘云老师那里,我不但学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还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为我以后的工作和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三年的学习中,老师一直给我细心的指导,在生活中也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他教给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此衷心感谢老师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我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要向辛勤培养我的**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另外,实验室的王传旭老师和张祥光老师对我的科研工作和论文的都提出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我的同学,感谢他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给与的帮助和支持:感谢实验室的所有师弟师妹们共同营造了实验室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我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顺利完成课题。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在生活上精神上对我的支持与鼓励,他们的支持是我不断进取的力量源泉,使我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没有他们的支持,我是不可能完成学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土木工程建工方向毕业实习报告_实习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工程,全文共 1082 字

+ 加入清单

土木工程建工方向毕业实习报告

3月开始,土木工程专业开始了为期五天的毕业实习。

这次实习安排在毕业设计之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毕业设计贯通整个本科四年所有专业知识,将平时所学的零散知识点第一次完完整整的串联起来,第一次让我们最真实的体会结构设计的方法和过程,对本专业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和继续深造具有深远的影响。而这次实习过程中,建筑、结构、施工的老师还有现场技术负责人在全程中给予指导,带领我们从实际工程中去认识书本知识的现实存在。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设计当中取长补短,借鉴他人的先进设计思想和经验。

这次实习期一共五天:结构和施工四天,建筑一天。

实习的工程项目有:x办公楼、枢纽、x学院新校区、xx大学xx校区图文信息中心和学院综合楼、xx大学建筑馆

结  构

一、结构选型

本次实习工程项目多为多层结构。对于多层结构而言,在xx地区,采用框架结构既能满足受力需要,功能需要而且相对而言经济性好,因此结构形式多选框架结构或者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目前结构选型中常用的形式,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有机结合。框架结构易于形成较大的自由灵活的使用空间,以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剪力墙则可提供很大的抗侧刚度,以减少结构在风荷载或侧向地震作用下的侧向位移,有利于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二、结构布置

1、平面布置

结构的平面布置是指在结构平面图上布置柱和墙的位置以及楼盖的传力方式。从抗震角度看,最主要的是使结构平面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相重合或者尽可能靠近,以减小结构的扭转反应。xx地区主要的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因此建筑物是需要考虑抗震要求的。在这次实习中,所有的建筑平面都并不规整,不满足平面布置的要求。但是结构设计者通过灵活的设缝和柱网的布置,将不规则的建筑平面分割成多个规则的平面,从而使各个单独的分体系满足了抗震要求。

在抗震地区设缝应为防震缝,平面形状复杂时,用防震缝划分成较规则、简单的单元。但对高层结构宜尽可能不设缝。

2、竖向布置

竖向布置的要求是:结构沿竖向(铅直方向)应尽可能均匀且少变化,使结构的刚度沿竖向均匀。由于本次参观的工程项目都属于多层建筑,因此在竖向布置上的要求体现得并不多。

三、基础设计

任何建筑物都建在地层上,因此,建筑物的全部荷载都由它下面的地层来承担,受建筑物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称为地基,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称为基础。

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必须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设计等级、建筑布置和上部结构类型,充分考虑建筑场地和地基岩土条件,结合施工条件以及工期、造价等各方面的要求,合理选择地基基础方案。

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土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工程,全文共 2855 字

+ 加入清单

实习目的】

认识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必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对建筑工地的实地参观,使我们通过实践对土木工程的施工现场和施工体系进行考查,了解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施工的基本知识,建立起初步的工程意识,激发我们对土木工程专业后续课程的求知欲,为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土木工程专业,培养专业兴趣爱好,增加学习和从事本专业的自信心。

【实习内容】

认识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机械。了解某些结构的施工工艺。辅导老师讲解理论知识。初步认识建设施工图。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

晨晖帝景府、天河小区望江郡、陕理工在建工程、汉江新城、陕理工单层工业厂房

【实习总结】

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认识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必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对建筑工地的实地参观,使我们通过实践对土木工程的施工现场和施工体系进行考查,了解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施工的基本知识,建立起初步的工程意识,激发我们对土木工程专业后续课程的求知欲,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习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晨晖帝景府。在这里,经验丰富的何工给我们做了很多介绍。他告诉我们塔吊有什么用途,脚手架上钢管的间距,还有各种情况的锚固长度。他们基本上以每月四到五层的施工速度进行着。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工地上需要掌握的东西太多了,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我必须得加倍努力啊!

第二天,我们的目的地是天河小区望江郡。进到施工区,我们一眼就看到了建筑物的结构主体,它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不好看。在二楼我们看到了砌体砖,它有多种用途,可以用来做隔墙,有隔音、保温的作用,质轻,但是造价较高。老师还告诉我们构造柱的做法和作用,卫生间与走廊标高要有一定的高差。

在工地的门口,贴着许多安全规范,建筑物的主体外面也写着一些警示标语,还有随处可见的防护网,时刻告诉人们: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下午,我们参观了学校在建的工程,让我们了解了打基础以及变形缝的一些知识。

第三天早上,不到七点就起床了,匆匆吃过饭就来到了汉江新城的工地。这项工程是一座18层的建设筑,占地1、97万平方米,造价1300多万。

在施工现场外,老师介绍道:“黏土砖经过干烧制成,既占土地,又耗能,还污染环境;而水泥砖则无污染,生产周期小,效率高。”进入建筑主体结构以后,我们看到了泵送混凝土,它可以送到100米以上,好的甚至可达200米,每小时输送20~40立方米。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建筑的顶层,也是正在施工的现场。在这里我们了解到现浇楼层的施工过程。看到一些高低不同的钢筋,老师告诉我们那是花架,为了美观装饰用的。钢筋的连接有两种方式:焊接和套接。他们常用的是焊接,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用成本较高的套接。

第四天,我们来到了北区的单层工业厂房。为了保持现场的良好秩序,我们班排队进入。两个厂房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由牛腿柱、屋架梁、吊车梁、托架、制动桁架和挡风柱等组成。最后,我们来到了原土建系的基地。参观之后,这次的认识实习就结束了。

每次参观结束后我们都做了很认真的总结,把自己在参观时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也同时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明白老师讲解的所有知识,但终归是学习的过程,不同程度上都会有收获。而实习的意义也在于此。首先,通过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通过参观,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厂房的结构,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比如,钢筋的绑扎,底层基础钢筋的绑扎首先要放样,每一跨度里钢筋的接头数只有25%,即4根钢筋里只有一个接头,另外,接头要尽量放在受压区内。又比如单层工业厂房整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梁上设有吊车的槽钢轨道,为了使整体结构稳定,在厂房的第一段,最后一段是有桁架结构的水平支撑,在进深超过六十米时,中间的某一关也要加上水平支撑。竖直支撑则是在沉重的梁上起加固作用。而对于建筑工地,我的体会就更深了,无论是对施工过程还是对施工工艺我都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的主要部分,他关系到建筑的安全,可靠的程度,还有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现在的建筑结构是从解放的时候继承下来的,所以,有很多东西虽然还是适合建筑,但是,却不适合时代的发展了,所以,建筑结构的设计有待提高。首先,要从建筑结构安全的角度来提高,其次,在从建筑结构的材料、使用方面来提高,建筑结构的提高将会给我们国家的建筑业的发展带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常说百年大计,这是建筑的年限,和你的身体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的骨骼非常的结实,那么他会是一个健康的人,也是能够提供很多的劳动力,反之,则会给社会带来很多不便。同样,建筑的结构和人的骨骼是一个概念的两种事物。我们提倡全民健身运动的目的就是要我们的都有个健康身体来适合这个社会的发展,所以,建筑结构的发展也同样会带来建筑业的发展。

建筑的发展历史是悠久的,从原来的草棚到后来的用木头做房子再到用石头及其他的材料,这样的发展过程;每一次的发展都带来一次新的社会的变化,一种是社会制度变化,一种是社会的科技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现在就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是如果在现在的社会中找到一种适合人民生活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建筑,因为,我们人类一直居住在一个能够遮风挡雨的地方,原来人们想的是如何能够生活的温暖和不受外界动物的侵袭,而现在,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变化,现在,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居住的环境要舒心才行,所以说,建筑业有待于发展,现在我们已经发现一种建筑正在来临,那就是——人工智能建筑。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心理趋向的一个产物,所以,它是合理的。我们现在就应该想一下现在的建筑是不是真的要走向人工智能,是不是下面还有更加先进的建筑等待我们,我们面临着这样一个社会就不能推辞什么,只有,为了建筑业的新发展去努力,才是我们当前应该做的。不难看出,建筑业的发展不是单一方面的问题,而是,需要很多方面的协助才能有所发展的,对于,我们应该勇于探索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我国的建筑能够成为国民的满意产品,也同样成为国际市场的抢手产品。

几天的实习,让我大开眼界,也学会了不少东西,也让我对自己今后要从事的行业有所思考。原来的那种心高气傲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学习的决心和信心。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读书固然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途径,但是多一些实践,徜徉于实践当中接触实际的工作,触摸一下社会的脉搏,给自己定个位,也是一种绝好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选择。希望我的经验和体会能够在以后的道路上指导我走向成功,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没有实力就变成别人是你的精彩,而不是你是别人的精彩。

这次实习,意义重大,我们从中学到、体会到很多东西。只能用一句话概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土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5000字_实习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工程,全文共 5705 字

+ 加入清单

土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5000字

一 实习概况

1.1 实习概况

1.1实习目的

1、通过学习,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整个施工过程和监理的基本知识体系有较清晰的了解,巩固课本上的知识。

2、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深入理解已学的理论知识,并为以后课程的学习积累感性知识,积累经验。

3、通过亲身参加施工实践,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用理论联系实际,为将来参加工作作好准备。

4、通过实习和劳动,了解施工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生产技术规范的监理细则。

5、了解目前我国过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管理与监理的实际水平,联系专业培养目标,树立献身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建筑施工水平的远大志向。

6、与工人和基层生产干部密切接触,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

7、 虚心学习,了解具体施工细节,学习工人师傅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的宝贵经验。

8、通过接触和参加实际工作,充实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培养综合应用的能力实习报告,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1.1.2 实习时间

XX年2月21日——XX年3月18日

1.1.3 实习工地

某大学新校区 32#学生公寓楼

1.2工程概况

1.2.1 工程建设概况

本工程为学生公寓住宅楼,位于某大学新校区。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27083.6㎡,占地面积4627.2㎡,建筑总高度20.15㎡,宿舍间数706间,总容纳2820人,本工程由2幢多层砖混结构楼组成,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建筑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建筑屋面防水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

1.2.2结构设计概况

本工程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系数1.0,抗震设防烈度7度。本工程图纸上所标注的尺寸除标高以m为单位外,其余均以mm为单位。设计室内地面标高±0.000,室内外高差0.75m。建筑物的伸缩缝、沉降缝及抗震缝内的施工垃圾应全部清除干净,充分保证设计所要求的缝宽上下贯通。

二 实习的工作和内容

2.1 实习内容

在实习期间遵守实习单位和学校的安全规章制度,出勤率高,积极向工人师傅请教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工地技术员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对基础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有了很具体的了解,同时对部分工程进行实践操作。

2.1.1基础工程

由于基础是整幢楼最为关键的部分,所以也是工程的重中之重,做好基础至关重要,基础工程包括了土方开挖,打桩,断桩处理,承台、地基梁的施工等等。 由于整个工程的土方开挖和打桩已经基本结束,实习期间没能接触到。所以以下只做简单的介绍。主要介绍一下工程上比较常用的人工挖孔桩的做法: 首先介绍一下断桩的处理流程。打完桩,做完静载实验后,做动测实验,动测报告出来以后就知道桩断在几米深的地方。若动测报告显示桩断在4m左右,然后进行人工挖孔。在人工挖孔的过程中必须十分注意安全,洞口的保护至关重要。围护结构一般有二种,一种为-0.00 m ~ -1.50m之间,用砼作为围护结构,再往下一般用钢护筒作为围护结构。待挖至断桩处再深20cm~50cm,用吊车将桩断的部分取出,将预制好的钢筋智笼吊下去,较正以后,开始浇筑砼。整个浇筑过程需要混凝土搅拌车、吊车、挂篮一起配合,工人还得用振动棒加以振动。

在浇筑桩的过程中,将钢护筒拔出要有相当的技术,大约浇筑2~3挂篮的砼时,就应将铁护筒取出。

断桩处理完则进入下一个流程为浇筑桩蕊和浇筑承台垫层,在这一流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是混凝土标号的控制,用来浇灌的混凝土需要添加膨胀剂,因为这样待混凝土凝结以后可以使承台和桩更好的连接在一起。承台的模板也需引起特别的注意,由于体积比较大,所以承台模板的加固体系间距应比较小,防止胀模的发生。承台和地梁钢筋安装也比较复杂,特别是交接处的地方,由于属于隐蔽工程,所以应做好检查验收工作。

2.1.2钢筋工程

钢筋使用必须坚持先检查后使用的原则;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按国家规范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钢筋在现场加工,制作加工工序为:钢筋机械安装→钢筋对焊→锥螺纹加工→弯曲成型→钢筋绑扎。

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骨架,依靠握裹力与混凝土结合成整体。钢筋工程乃混凝土结构工程的三大工程之一。

钢筋的分类一般可以按生产工艺的不同,直径大小,钢筋的强度进行分类。生产工艺与一般可分为热扎钢筋,冷扎钢筋,冷拉钢筋,冷拔钢筋。按不同的直径主要有以下几种钢筋:8mm、10mm、12mm、14mm、16mm、18mm、20mm、22mm、25mm等。在强度上钢筋可分为hpb235、hpb335、hpb400、rrb400级钢筋。其中hpb235、hpb335为最常用的两种钢筋。

因为混凝土浇筑后,钢筋的质量难以检查,因此钢筋工程属于隐蔽工程,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检查,并建立起必要的检查与验收制度。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在使用阶段正常工作钢筋工程施工时,钢筋的规格和位置必须与结构施工图一致。

一般的钢筋工程的施工过程如下:结构施工图→绘钢筋翻样图和填写配料单→材料购入、检查及保管→钢筋加工→钢筋连接与安装→隐蔽工程检查验收。钢筋的安装对工人的看图能力要求较高,钢筋的型号,数量,位置要求很高,一般应和图纸一致。

工程中钢筋往往因长度不足或因施工工艺的要求等必须连接。所以钢筋的连接在钢筋工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以下是学习的三种连接方式:

1、绑扎连接:绑扎是目前仍为钢筋连接的主要手段之一。采用绑扎连接时其位置和搭接长度必须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204-)中的规定,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接头。钢筋的绑扎接头是采用20~22号火烧丝或镀锌丝,按规范规定的最小搭接钢筋长度,绑扎在一起而成的钢筋接头。本工程中在梁、板钢筋的连接上通常使用绑扎,但当钢筋的直径过大时则不能采用绑扎连接,因为这样会产生偏心作用的不良效果。 2、焊接连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钢筋的接头宜优先采用焊接接头。焊接接头的焊接质量与钢材的焊接性、焊接工艺有关。焊接又分为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其中闪光对焊以及电渣压力焊在工程上使用较为频繁。本工程中柱筋的连接通常采用电渣压力焊,而梁筋中直接较大的钢筋则采用闪光对焊。

3、机械连接:钢筋机械连接是通过机械手段将两钢筋端头连接连接在一起。本工程中地下室的梁筋连接全部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机械连接质量上会优于焊接,但是在造价上处于劣势,成本较高。

2.1.3模板工程

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及支架在混凝土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等作用下胀模(变形)、跑模(位移)甚至坍塌的情况时有发生。为避免事故,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提出了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维护和发生异常情况时进行处理的要求。

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工程,是混凝土成型施工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所说的模板其实包含了两部分,其一是形成混凝土构件形状和设计尺寸的模板:其二是保证模板形状,尺寸及其空间位置的支撑系统。模板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混凝土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的侧压力作用下不破坏,不变形。支撑系统既要保证模板的空间位置的准确性,又要承受模板、混凝土的自重及施工荷载,因此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保证在上荷花载的作用下不沉陷,不变形,不破坏。

模板在材料与种类上也有很大的区别。一般可分为本模板、钢模板、胶合板,本工程多数使用胶合板模板。

模板的作用便是在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刚从搅拌机中拌和出来的混凝土呈液态,需要浇筑在与构件形状尺寸相同的模型号内,这样砼凝结硬化之后,才能形成所需要的结构构件,模板就是使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成型的模型。

2.1.3混凝土工程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m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混凝土工程包括制备、运输、浇筑、养护等施工过程,各施工过程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任一过程施工不当都会影响混凝土工程的最终质量。 混凝土的制备包括了混凝土的配制与混凝土的搅拌,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混凝土的配制还包含了混凝土的设计配合以及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是根据实验室的设计配合比提高一个数值,并有95%的强度保证率。混凝土施工配料计量必须准确,才能保证所拌制的混凝土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其偏差不得超过规范规定。施工配合比与实验配合比的差别在于含水率的区别。由于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由于实验室在试配混凝土时的砂、石实际含水率。为保证现场混凝土准确的水灰比,应按现场砂、石实际含水率对用水量予以调整。

混凝土的搅拌,要获得均匀一致的混凝土,必须对其原材料充分搅拌,使原材料彻底混合。工程中混凝土的搅拌一般采用机械搅拌,一般要注意搅拌时间的控制,以及送料机时间的控制。

混凝土的浇筑是混凝土工程的重中之重,也只有合格的浇筑,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符合设计的要求,才能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尺寸准确,才能保证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

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而且还检查模板的尺寸,轴线及其支架承载力和稳定性。浇筑质量还以浇筑工人的技术水平有密切的关系。若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够很容易产生离析现象,而且容易产生蜂窝、麻面,甚至产生露筋现象。

施工缝的留置也是混凝土浇筑的一种特殊工艺,由于某些原因,不能连续将结构整体浇筑完成,且停歇时间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则应预先确定在适当的部位留置施工缝。一般施工缝应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的部位,应用时考虑施工的方便。

2.2 施工技术 2.2.1 木工

1、模板的种类及制作方法; 2、各种结构模板安装的质量标准; 3、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质量标准; 4、现浇结构模板拆除的时间和顺序; 5、模板拆除的注意事项;

6、模板的清理,堆放和维修的方法及要求;

2.2.2 钢筋工

1、钢筋的种类及外形特征; 2、钢筋的焊接方法及质量要求; 3、钢筋冷加工的方法及工艺; 4、钢筋的绑扎的方法及质量要求; 5、钢筋绑扎的搭接长度要求

6、各种构件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方法; 7、掌握隐蔽工程记录方法及主要内容;

2.2.3 混凝土工

1、搅拌机的种类,规格,拌和的原理; 2、震动器的种类,适用范围;

3、施工配合比的换算及标志牌的内容; 4、施工缝的留设及其处理方法;

5、混泥土的养护方法及要求;

6、混泥土表面缺陷产生原因及预防处理方法; 7、混泥土工程的质量检查内容;

三 实习总结

3.1 问题与不足

不实习很多问题都考虑不到,实习后才知道什么情况都可能遇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像刚刚走出校门的实习生实践经验还很不丰富,但理论中的东西要是也什么都不会,那在实习过程中就吃不开了。到了施工现场经过一个月时间的实习,虽然不长,但体会到并不是课本中学的东西用不上,而是要看你会不会用,懂不懂得变通和举一反三的道理。本次实习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1、对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例如:混凝土、砂浆试块的养护时间,做试块时应该振捣到什么程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养护温度、养护时间,另外对混凝土出现裂缝分析不出原因等等。

2、熟悉图纸的能力差,对平面的图形想象不出立体的样子。致使不能明确的判断出施工的对错。

3、对于最新的施工规范不知道,致使不能很快的判断出施工的对错。 4、对于一些施工顺序还不太明了,对每一个施工过程的操作不了解。 5、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差。对于建筑方面的一些出新了解太少。

3.2 认识与收获

首先说实习对我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因为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也经历过很多的实习,但这次却又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实习将全面检验我各方面的能力:学习、生活、心理、身体、思想等等。就像是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也是我建立信心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对它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紧张的一个月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在这一个月里我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实习结束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首先,通过一个月的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旁站,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

本此实习的另一个收获就是学会了适应环境。虽说以后不一定去工地工作,但有了这段时间的锻炼,不论以后做什么工作心中都有了一种吃苦耐劳的毅力,也学会了适应环境。另外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一些与学校不同的问题,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怎样去和工人交流等。

工地锻炼的是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例如:墙体也会发生偏移,楼梯支模时楼梯间的高度不够,阳台、凸窗的尺寸标高有微小变动等等很多问题,都是工程中可能发生的一些问题。只有通过实践后才能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另外,通过帮助资料员填写部分资料,使我对填写施工资料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什么时候该填什么资料,需什么人签字等,这些是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的。

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工程,设计,全文共 3928 字

+ 加入清单

2019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1 目的: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毕业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我们可以通过毕业设计这一事件较长的专门环节,培养我们综合应用所学基 础课、技术基础课及专业课知识和相应技能,解决具体的土木工程设计问题所需的综合 能力和创新能力。

1.2 意义: 和其他教学环节不同,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系统的完成一 项工程设计,解决与之相关的所有问题,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 践中的常用方法,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显著特点。因而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 强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

通过这次的整个毕业设计,由我们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了这一复杂的课 题,对于我们即将走出学校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必定是对于将来极其深远的一课。这不 仅是对我们大学四年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理解掌握,而且也帮助我们这些在校大 学生迅速成长和成熟。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打牢基础知识,吸收更多的 专业知识,更好的运用所学知识来创造我们的未来。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建筑设计遵循“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进行建筑设计、结构设计。

主要内容包括:

1、建筑工程规模及功能设计;

2、平面布置、立面设计及防火疏散组织设计;

3、初步装饰设计;

4、结构体系选择、结构布置;

5、框架结构荷载计算和效应组合;框架截面设计;

6、建筑、结构施工图绘制;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为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的基本建设投入还在逐年增加。如何用好这笔投资,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优美的教学、活动、生活、交往、休憩的校园环境和校舍环境空间,使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成为不可缺少的育人要素,它以成为当今教育界、建筑界共同关注的问题。重视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教学室内空间;合理利用地形及屋顶平台布置活动场地和庭院绿化;重视建筑造型的多样化,使建筑外观形象具有新颖、简洁、轻快活拨的风格和浓厚的时代气息。

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日益深化;于此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多媒体时代,并广泛应用到教学活动中。这些变革必然对学校建筑各类用房的配置、布局、环境、空间、设施等在满足原有的功能基础上,又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同时更多地具有创造开发学生智力的有利因素,使未来的学校建筑智能型、多功能、高效能发展。校园环境空间将是学生生理、心理、行为、文化、艺术方面的综合体现;校舍环境空间将更趋向于使用、舒适和完善;建筑风格更具有文化性、科学性和时代性。总之,学校建筑的整体环境将更好地广大师生在物质、精神、社会以及视觉诸方面的需求。

建筑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出的物质空间环境。根据使用功能的要求,结合物质技术、环境条件确定房间的形状、大小、高低,并进行房间的组合。而室内空间与外部体型又是互相制约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房间外部形象反映建筑内部空间的组合特点,美观问题紧密地结合功能要求,这正是建筑艺术有别于其它艺术的特点之一。因此,各类建筑由于使用功能的千差万别,室内空间全然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必然导致不同的外部体型及立面[2]特征。体型是建筑物的轮廓形状,它反映了建筑物总的体量的大小、组合方式以及比例尺度等。立面是指建筑物的门窗组织、比例与尺度、入口及细部处理、装饰与色彩等。体型和立面是建筑统一体的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建筑外型设计中,可以说体型是建筑的雏形,而里面设计则是建筑物体型的进一步深化。因此只有将二者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意考虑,才能获得完美的建筑形象。民用建筑类别繁多,体型和立面千变万化。但无论哪一类建筑、尽管在体型和立面的处理上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方法,但基本的构图原则是一致的。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建筑功能、材料和结构等的制约因素,运用前面所讲的构图法则,从体型入手,逐步深入到每个立面,进行进行反复推敲,不断修改,使体型和立面相协调,达到完美同一。体型和立面设计不能脱离物质技术发展的水平和特定的功能、环境而任意塑造,它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使用功能、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经济条件及周围环境的制约。因此,每一幢建筑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形式和特点。一幢建筑物从整体到立面均由不同部分、不同材料组成,各部分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它们是通过一定的规律组合成为一幢完整统一的建筑物。这些规律包含有建筑构图中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韵律、对比、比例和尺度等法则。建筑体型的造型组合,包括单一体型,单元组合体型、复杂体型等不同的组合方式。在特定的环境下,根据功能与造型需要,采用主附体结合,以附体陪衬主体,或局部体量升高等方式进行转折与转角处理,不仅可以扩大组合的灵活性以适应地形的变化,而且可以使建筑物显得更加完整统一。体量的组合设计常采用直接咬接、咬接,以走廊或连接体相连等连接方式。立面设计中应注意:立面比例尺度的处理,立面虚实与凹凸处理,立面的线条处理,立面的色彩与质感处理,立面的重点与细部处理。

建筑设计本着“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经综合所学知识和查阅大量文献和工程实例,大学综合楼建筑物一般包括办公室、普通教室、多功能厅、会议室、多媒体教室、仓储和辅助生活用房等,设计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大学综合教学楼建筑规模约为6000平米,层数4-5层。建筑设计需考虑以下方面内容:建筑物满足功能要求;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与协调;防火要求(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

多层综合教学楼结构一般选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钢框架结构,经济、适用,可灵活安排大、小空间。框架结构是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形成的骨架结构。框架结构的特点是由梁、柱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墙仅起维护作用,其整体性和抗震性均好于混合结构,且平面布置灵活,可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也可构成丰富多变的立面造型。框架结构可通过合理的设计,使之具有良好的延性,成为“延性框架”,在地震作用下,这种延性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9]。随着结构高度增加,水平作用使得框架底部梁柱构件的弯矩和剪力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给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正常使用,在材料用量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4]。

楼板选用肋梁楼板结构体系。结构设计内容和步骤包括[5]:结构体系选择;初选构件尺寸;结构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及组合;构件截面设计(楼板、梁柱和基础[8]等)。框架内力分析分别计算各荷载下结构内力,竖向荷载下内力分析采用弯矩分配法[6];水平荷载下内力分析采用底部剪力法。最后将各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进行组合,得到各构件内力设计值,进行截面配筋设计,并符合规范构造要求。最终形成结构设计图纸和设计计算书。

框架的特点是由刚节的梁和柱来传递竖向和侧向荷载[7],墙体仅起围护作用。在建筑上具有大空间,便于布置各种尺度不同的房间的灵活性;在结构上则有构件分工明确,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由于梁柱的连接是杆件的交叉,使节点构造便于检查和施工。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教学楼功能布置设计;平面及立面布置;防火设计

2、框架结构荷载计算、内力组合方法及构件截面设计。

研究思路和方法

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要求,设计内容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两部分内容。

通过之前的毕业实习大量参观相关工程实例,搜集工程资料应用于毕业设计。设计过程中,再总结并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图集、规范等),请教指导老师和有关专家,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本课题的进度安排

建筑设计(四周)

方案比较、分析、确定(1.5周)

绘制建筑施工图(2周)

编写建筑设计说明书(0.5周)

结构设计(8周)

结构选型及结构布置(1周)

主要框架的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及组合、截面设计(3周)

基础、楼板、楼梯、雨篷的计算(1周)

绘制结构施工图(2周)

整理计算书(1周)

机动(1周)

根据进度情况,酌情安排上机设计计算校核。

准备答辩(1周)

整理、打印装订计算书,整理图纸,准备答辩。

参考文献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6

建筑构造图集,山东省标准图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

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

【5】茹恩华,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

【6】程文瀼,康谷贻等,混凝土结构(上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8】 h. f. 温特科恩,方晓阳主编. 基础工程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社出版社,1989

【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11】james g. macgregor, reinforced concrete mechanics and design, 2nd edition. prentice 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1992

【12】arthur h. nilson and george winte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11th edition. mcgraw-hill inc. 1991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优秀篇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工程,设计,全文共 4366 字

+ 加入清单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优秀篇)

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或设计方案比较、选型分析等)

毕业设计是集理论与实践一体,是大学四年里最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一个系统的回顾与总结。通过一个完整的毕业设计,对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相关设计规范、手册、制图标准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有较系统地认识了解。

此次毕业设计我做的课题为四川宜宾育才中学教学楼设计,这不仅能使我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得到应用,同时也能让我了解现代框架结构的特点,使我对建筑结构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十分迅速,框架结构以坚固耐用而著称,被广泛应用,其结构外表可以设计的多元化,既美观又实用,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使用空间大,延性较好,所以被广泛应用。

框架结构是由梁柱板系构成,能够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的承重结构体系。一般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均宜采用刚接模式。抗震设计时,为协调变形和合理分配内力,框架结构不宜设计成单跨结构。

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筑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以梁受弯为主要受力特点,梁端弯矩和跨中弯矩成为梁结构的控制内力。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柱承担水平剪力和柱端弯矩,并由此产生水平侧移,在梁柱节点处,由于协调变形使梁端产生弯矩和剪力,因此产生于柱上下端截面的轴力、弯矩和剪力是柱的控制内力。

教学楼的主要功能是满足教学要求,其主要功能分为教学空间、办公空间和交通空间。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产品的要求即安全、经济、实用、美观,教学楼作为公共建筑,在适应时代需求的同时,不仅有与其他公共建筑的共性,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其总体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楼一般为多层建筑,多层建筑的防震能力强,它的平面类型较多。

(2)主体采用框架结构,以满足教学建筑的大开间、大进深要求。材料上多采用钢筋混凝土,以满足承受自重、活荷载以及教学用具荷载,并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3)为减轻结构自重,现代框架结构内部填充墙多采用加气砼砌块,外墙多采用非承重黏土空心砖。

(4)教学楼为满足学生课间活动要求,一般布置为外廊式,竖向则布置多部楼梯。

(5)作为特殊的公共建筑,作用也因功能的不同而各异,因此在设计时还应充分考虑便于各功能部门的服务要求。

(6)教学楼中有一些特殊用途的房间,如合班教室,自然教室,史地教室等,由于其建筑面积很大,且内部要求空旷,不能布置柱,因此在结构设计中式难点,需要特别重视,重点考虑。

(7)教学环境的好坏会影响教学效率的高低,因此现代教室应充分考虑保温隔热,消音通风等要求,采用新型无毒装饰材料,减少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

(8)随着现在能源的日益紧缺,建筑作为能源消耗大户,也应充分考虑环保要求。现代教学楼建筑多采用新型、环保技术和材料,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

主要参考文献:

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 50105-)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bj94—)

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

9)《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上、下册)》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编委会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0)《混凝土结构计算手册》建筑结构计算手册丛书编委会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1)《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2)《建筑结构构造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3)《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李宏男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4)《工民建专业毕业设计手册》杨志勇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15)标准图集

a、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图集 (西南 g-231, 西南 g-232)

b、平表法标准图集 ( 11g101)

16) 教材

2、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

(1)课题任务

本毕业设计题目属建筑、结构、施工三段式类型,三个阶段的时间分配分别为建筑3周,结构6周,施工3周。要求各阶段的工作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建筑设计--总平面布置图,建筑平、立、剖面图,部分大样详图及技术指标。结构设计--结构荷载计算,计算模型选择,内力分析计算,截面配筋计算,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绘制部分结构施工图、楼梯等结构详图并完成结构计算书。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部署,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工具、机械、设备计划,劳动力安排计划,质量、安全和节约措施,经济分析,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布置。要求图纸用手绘制部分达到要求比例数量,其它部分图纸用计算机cad绘制。该题目要求完成的工作量饱满,能锻炼综合应用所学专业课程的能力。

(2)重点研究内容

一、建筑设计:

1、根据建筑指导教师下发的地形图,完成“中学教学楼”毕业设计题目的建筑方案。要求总建筑面积4000~5000平方米,层数3~5层;采用内廊式或外廊式;主要横向承重框架方向跨数含走道一般按3跨设计,柱网尺寸为6.6m~8.4m;

2、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不设电梯,主结构考虑不设缝(设计主结构纵向长度宜控制在55m内);

3、满足基本功能、流线通畅、造型简洁;

4、建筑设计的最后一周,学生应在建筑专业教师指导下完成总平面图,建筑平、立、剖面图及部分建筑大样图、设计说明等要求(具体按建筑指导教师的要求);

二、结构设计:

1、设计条件

(1) 建筑物3~5层,其中需手算的承重框架3~4跨,柱网尺寸为6.6m~8.4m。

(2)建筑场地为ⅱ类,环境类别为i类;

(3)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无软弱粘性土层,地下水位很低,设计时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4)基础可采用独立基础,基础底面持力层为中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400kpa;

(5)楼、屋面板均现浇。

(6)根据建筑的性质、特征、地理位置等条件,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和抗震设防标准;

2、结构方案

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楼、屋盖为现浇钢筋混凝土。

3、设计计算内容及要求

1)根据建筑方案及设计条件确定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2)结构平面布置

a.根据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确定承重框架方向并进行梁柱板的布置;

b.结合抗震要求确定结构平面及竖向布置(考虑平面形心与质心位置、高宽比限值、竖向刚度变化等);

c.确定是否设温度伸缩缝、沉降缝及是否将其作为防震缝等;

3) 手算

a.选取计算单元(具有代表性的框架):一榀横向(或纵向)承重框架

b.确定计算简图

荷载计算并分别绘出各荷载简图:

竖向荷载(恒荷载、活荷载);

水平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

估算梁柱截面尺寸;确定柱计算长度,梁计算跨度;确定梁、柱截面形状;

计算梁、柱线刚度、抗侧刚度、刚度分配系数。

c. 内力计算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恒荷载作用下,采用分层法;

活荷载作用下,采用满布荷载法(梁跨中弯矩放大1.1~1.2)。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地震作用采用底部剪力法,其中重力荷载代表值按手算框架近似计算;

风荷载及地震作用下结构效应采用d值法。

d. 荷载组合、内力组合

求出各构件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内力以进行构件的设计。

e. 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结合构造要求,由控制截面的控制内力进行构件的截面设计;

若设计条件需要,进行1个框架节点核芯区的抗震验算;

正确给出节点区的钢筋锚固与搭接长度。

f. 抗震变形验算

进行风载及地震作用下的框架侧移限值验算。

g 基础设计

独立基础

确定基础底面尺寸、基础高度,进行抗冲切验算、抗弯计算,确定基础配筋。

h 楼梯设计

选取1部两跑楼梯进行设计。

4)电算

a、对手算的横向框架采用pk程序进行计算机复核

b、采用satwe程序对结构进行空间受力分析

4、绘制施工图(1号或2号)

1)施工图要求

设计说明 1张,机画

手绘框架施工图(立面、剖面和钢筋表) ≥1张,手画

柱平法配筋图 ≥1张,手画;

楼、屋面梁配筋图(平法表示) ≥2张,其中一张必须手画;

楼、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包括板配筋图) ≥2张,其中一张必须手画;

基础施工图 1张,手画;

楼梯施工图 手画。

2)打印内容

a、pk手算框架验算

恒载下的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

活载下的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

风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

弯矩包络图、剪力包络图

b、satwe整体结构计算

各层构件布置及截面尺寸;

各层构件配筋图

5、完成结构计算书(按毕业设计要求,不允许用计算机打印)

三、施工设计:在施工专业教师指导下完成工程量计算,编制施工组织计划,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及施工进度计划图等(具体指标及设计成果要求由施工设计指导教师做出详细规定)。

(3)实现途径

本设计分为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设计。建筑设计主要是进行方案设计,使建筑设计达到房屋设置合理,使用方便,交通安全。结构设计首先是根据建筑技术、使用条件、场地条件和抗震设计等要求,合理进行结构选型、结构布置和基础形式等,绘制结构布置图;然后进行结构计算,采用框架结构近似计算法,求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用弯矩分配法;求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有d值法等。求水平地震作用的时候采用底部剪力法;然后进行结合所学过的知识、通过查阅参考资料初步设计,再交指导老师审查,审查通过后,利用autocad 、和手工完成绘图,利用excel、word等完成设计说明书及其他内容的编写。

3、进度计划

进 度 安 排

1毕业实习第四周至第四周

2确定建筑方案,确定建筑总平面,平面,立面及剖面形式第五周至第五周

3深入建筑方案,细化初步设计,为结构设计提供必要条件第六周至第七周

4确定结构方案,进行结构平面布置,基础布置,荷载计算第八周至第八周

5建立计算简图,进行横向框架的内力及变形计算;进行梁、柱荷载组合,内力组合,进行配筋计算,进行梁、柱的节点验算;进行基础的设计计算; 进行一部现浇楼梯的设计计算第九周至第十周

6上机进行结构电算第十一周至第十一周

7绘制基础施工图,楼、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节点大样图第十二周至第十二周

8绘制横向框架(手算框架)的模板及配筋图;绘制楼面板配筋图、楼梯施工图;整理计算书及施工图图纸第十三周至第十三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