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五大领域区域教案小班2022最新汇总 方案大全图片(实用20篇)

浏览

700

范文

330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实施方案参考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全文共 824 字

+ 加入清单

准备:

《小熊让路》故事教具一套(森林背景图一张, 人物贴绒:小熊、小兔、小羊、小猴、大狮子)

活动与指导:

1.教师出示小熊贴绒,介绍小熊的人物特点:长得胖胖的,力气很大很大。今天就讲一个关于他的故事,名字就叫——《小熊让路》

2.教师演示教具并讲故事。(故事见附录)

3.提问:

(1)故事叫什么名字?有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为什么小熊欺负小兔、小羊、小猴,而不敢欺负大狮子?他这样做对吗?

(3)力气大就可以欺负人吗?大狮子的力气比小熊大,为什么他就不欺负人呢?

(4)大狮子给小熊让了路,为什么小熊不好意思了呢?你们猜他心里怎么想?他明白了什么?以后他会怎么做呢?

4.小结: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凭自己力气大就欺负弱小的人,无论什么人都要懂礼,讲谦让、说话要和气。

5.结合幼儿日常表现,教师请幼儿自己想一想有没有欺负人的现象,今后打算怎么做?请大家互相监督和帮助,做一个礼貌、谦让、受欢迎的小朋友。

附故事:

小熊让路

小熊长得胖胖的,力气很大很大。

小熊在路上走,前面来了小兔。它站在路中间,大声说:”小东西,快给我让路!”

小兔怕小熊,只好从路旁的草丛中爬了过去。

不一会儿,小羊从前面走来。

小熊又往路中间一站:“小家伙,快给我让路!”

小羊害怕了,它一声不响地从路边的水沟中蹚了过去。

小猴呢,它更害怕小熊,很远就爬到了路旁的小树上。

小熊多得意:“哼,我的力气大,谁都怕我!”

小兔、小羊和小猴,一起去找大狮子,请大狮子来治小熊。

大狮子笑了笑,点了点头。

大狮子走在前面,小兔、小羊和小猴跟在后面。

小熊看见大狮子走过来.心想:这可不得了,我得赶快让路,它站在小路旁,请大狮子先走。

大狮子走到小熊跟前,站在路边说:“小熊,你先过去吧!”

小兔、小羊和小猴听了,都愣住啦:大狮子也怕小熊啊!

小熊低着头,不好意思地从大狮子身边走过去┄

打着以后,小熊看见小兔、小羊、小猴来了,马上站在路旁,让它们先过。

这下,小兔、小羊、小猴明白了,大家都说:“大狮子真有办法,小熊变得有礼貌啦!”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方案_科学领域活动方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目标

1、老师引导下,愿意克服害怕心理,大胆尝试。

2、愿意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心理体验。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挖有各种洞的大箱子两个(内装各种玩具)、音乐

活动过程

一、营造轻松气氛,带幼儿来到草地上。

二、一次探宝。(伴有恐怖的声音)

1、发现宝贝,引导幼儿尝试自己动手摸。

2、大胆表述自己的心理感受。

3、揭示箱子,发现宝贝,体验快乐。(紧张心理的释放)

三、二次探宝(实验验证)

1、发现第二个箱子,愿意自己去摸吗?

2、幼儿尝试自己伸手摸宝贝。

3、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欢庆舞,带着宝贝回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幼儿园小班礼仪教案方案实用

范文类型:礼仪,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目标:

1.体验和教师在一起的快乐。

2.能主动走进教师,与教师交朋友。

3.知道被人帮助了自己时,要说"谢谢"。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教师与幼儿建立亲密关系。

2.纸屑;插塑玩具。

3.阅读材料2《我和老师做朋友》;操作材料2《做朵红花送老师》。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讨论。

(1)教师自我介绍,表达自己希望与全体幼儿做朋友的愿望: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我们是好朋友?(拥抱、亲吻、握手)

(2)鼓励愿意和教师做朋友的幼儿勇敢走到前面来,握握老师的手(拥抱、亲吻)

2.师创设背景,寻求幼儿帮助。

(1)我的身上有很多的纸屑,用什么办法帮助我弄干净呢?

(2)我两只手上都拿着东西,__掉在地上了,怎么办呢?谁来帮助我?

(3)你帮助了我,我该怎么说、怎么做呢?

3.师幼一起玩游戏。

(1)教师躲在幕布后面和幼儿说话,请幼儿猜猜是哪两位老师。

(2)教师从幕布下面露出鞋子,请幼儿猜猜是哪位老师。

(3)教师提供插塑,提问:谁愿意请老师一起玩?(教师尽量和每组幼儿玩一会儿)

活动建议与提示:

1.这个活动也可当作游戏来开展,主要是为了增进幼儿与教师的情感,增进幼儿对班级保育老师的认识与了解,让幼儿接纳自己班级的教师和保育老师。

2.提供阅读材料2《我和老师做朋友》,指导幼儿阅读,说说、试试图书中的内容。

3.指导幼儿从操作材料2《做朵红花送老师》中取下花,用棉签给花朵涂上红色,作为礼物送给教师。

4.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多与幼儿亲密接触,使幼儿尽快消除陌生感,和教师成为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实施方案参考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全文共 1272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目标:

1.了解筷子的种类和作用,知道筷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餐具。

2.学习使用筷子,做到持筷姿势正确,能挑、拨、夹东西。

3.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筷子的特点和作用,了解不同材料的筷子。

难点:学会正确地使用筷子。

活动准备:

1.收集废旧的一次性筷子若干,并涂上颜色,幼儿每人一双。

2.每组幼儿的桌子上摆放玻璃球、杏(话梅)核、小纸团、玉米粒等,供幼儿练习持筷夹东西。

3.几种常见的筷子(竹筷、木筷、铁筷、塑料筷、不锈钢筷等)。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出筷子:“兄弟俩,一样长,是咸还是淡,它们先来尝。”引导幼儿猜出谜底后,教师出示各种筷子。

2.引导幼儿观察筷子,了解筷子的特点、制作材料和作用,并提出问题。

(1)筷子是什么样子的?(先引导幼儿回答后,老师小结:筷子像两根小棍儿,上边粗、下边细,上面是方的、下面是圆的,有的筷子上下都是圆的,筷子的表面很光滑)

(2)老师这里有几种筷子?(有木筷、竹筷、所料筷、铁筷等,筷子的颜色也各不相同)

(3)这些筷子是干什么用的?(先引导幼儿回答后,老师小结:木筷、竹筷、塑料筷、不锈钢筷是人们吃饭用的,铁筷子一般是帮助人们夹一些如蜂窝煤、焦炭等比较烫的物品,长的木筷或竹筷大多用来夹刚炸好的油条,以免烫伤)

(4)为什么吃饭用筷子更好?(幼儿回答,老师小结:筷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餐具。长期使用筷子吃饭,能锻炼手指动作,使手部活动灵活,并能开发智力。外国人吃饭一般都用刀、_)

3.启发幼儿联想。

(1)你还见过或知道有什么样的筷子?(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小结: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悠久,所以筷子的种类也比较多,有一些筷子比较名贵和讲究,如过去皇宫里使用的象牙筷、骨筷、银筷等,现在已陈列在博物馆保存,供人们欣赏)

(2)出示一次性筷子,让幼儿了解一次性筷子虽然使用比较方便、卫生,但为了保护树木,国家已禁止生产一次性筷子。并让幼儿想一想,一次性筷子用完后还可以做什么用?(练习夹东西、拼摆图形、涂上颜色做筷子操、回收造纸等)

4.老师讲解用筷子的方法,并示范:两根筷子都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中间,大拇指在连根筷子的上面,食指抵住一根筷子,中指在两根筷子中间,无名指抵住另一根筷子,小拇指在无名指下面。

5.幼儿练习拿筷子:每个幼儿用右手拿一双筷子,按老师讲解的方法学拿筷子,练习用筷子夹、挑、拨桌上准备的东西,比一比谁夹得多、夹得快。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动作,并启发幼儿说一说:什么东西好夹,什么东西不好夹?为什么?是拿筷子的上面好夹?还是拿下面好夹?为什么?(玻璃球和玉米粒等因为光滑且小难夹,杏核和小纸团有棱角好夹)

6.引导幼儿讨论:

(1)哪种筷子好用?为什么?(竹筷、木筷好用,因为竹筷、木筷不滑,好夹东西)

(2)用筷子吃饭时应注意什么?(不咬筷子、不用筷子击桌子、击碗,不拿筷子玩等)

活动延伸

1.用旧挂历纸自制纸筷子,供游戏时用。

2.收集旧的一次性筷子,和老师一起涂色,制作筷子操器械。

3.学做筷子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实施方案参考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全文共 1090 字

+ 加入清单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在不断成长变化,体验成长带来的快乐。

2、幼儿能找出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展示。

3、初步认识自己的不足,并明确努力方向。

二、活动准备:

1、准备幼儿成长阶段幻灯片、录像。

2、人手一张表现自己主要优点的绘画记录。

3、记录表(教师了解掌握幼儿近期主要的能力发展情况,选其中三项作为调查记录)、贴贴纸幼儿人手三张。

4、准备一些供幼儿展示的材料:扫把畚斗、跳绳、悠悠球、钢琴、呼啦圈等。

三、活动过程:

1、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时间过得真快呀!不知不觉你们又大一岁了,你们还记得小时候的样子吗?

2、了解成长过程。

师:今天,傅老师带来了几张照片,我们来看一看!

(1)、出示一婴儿图片,说说这时候的宝宝会干什么?

师:看,(图一)这是一个月大的宝宝,一个月大的宝宝会干什么?(这时候的宝宝刚出生不久还没学会什么本领。)

图二:再看看一岁宝宝,他们学会了什么本领?(一岁宝宝会坐、会爬、学走路了)

图三:宝宝们上幼儿园小班啦!小班宝宝学会了什么本领?(小班宝宝开始学画画、搭积木、会玩好多种玩具了。)

图四:宝宝们一天天地长大,不断地学习新本领,瞧!现在你们都成大班哥哥姐姐啦!我们来看看大班小朋友有哪些进步?(会骑车、做手工、会表演、还会帮妈妈做家务。)

3、交流表达现阶段所学会的本领。

(1)、结合自己的绘画记录表与同伴说说现在你新学了什么本领。

师:我们大班小朋友学会的本领可多啦。前几天,老师让小朋友们回去用画画的方法记录自己新学的本领。等会儿,小朋友可以拿着这张记录表去和同伴们说说你的本领。

(2)、拿着记录表去和客人老师介绍自己所学的本领。

师:客人老师也想知道你们都学会了哪些本领,去和客人老师也说一说吧!

(3)、将记录表放置展台,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新本领。

师:刚才,小朋友们在下面说得很好。现在,谁能上台介绍自己的本领!

4、展示现阶段所学会的本领。

(1)、播放录像,看看日常生活中小朋友是如何大胆展示自己的本领的。

师:很多小朋友在平常生活中就很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本领。我们来看看吧!(当主持人、播报员、小旗手、值日生)

(2)、请个别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本领。

师:谁能上台为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新本领啊?

4、幼儿用记录方式表示近期所掌握本领的情况。

师:开学时,老师向你们提出了几项要求(跳绳、扫地、早晚刷牙),不知道现在你们做得怎样了。请小朋友们用三种颜色贴纸表示每项本领的掌握情况。哪项本领你已学会就在表上贴上相应的贴纸,若还没学会就把贴纸贴到自己椅子靠背上。

5、根据记录表中的统计情况,幼儿找出自己的不足。

明确下阶段努力的方向,争取不断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1613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与共同阅读,了解大熊不擅长和擅长的事,知道大熊的坏习惯以及大熊如何陪伴宝贝的。

2.让孩子懂得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缺点,我们要友好相处,相互喜欢。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了解并尝试讲述出大熊不擅长和擅长的事,知道大熊的坏习惯。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一套:PPT《宝贝的大笨熊》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引出课题

出示图一,“小朋友,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

我们一起同宝贝问好!

教师演示讲述:宝贝儿有一只熊,好大,好大,好大。

出示图二,瞧,宝贝抱着大熊在睡觉,看看宝贝的脸蛋,猜猜看,它喜欢大熊吗?到底喜欢还是不喜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今天,周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叫《宝贝的大笨熊》。咦,大熊怎么是一只大笨熊呢?这么笨的熊,宝贝还会喜欢吗?赶紧去看看。

二、师幼共同欣赏学习故事(活动重难点)

(一)学习了解大熊不擅长的事情

1.教师讲述

出示图三

(1)师:宝贝用勺子吃豆豆,一勺一勺地吃,一碗豆豆很快吃光光啦!

(2)“看,大熊是怎么吃豆豆的?

师:大熊一粒一粒的吃豆豆,一碗豆豆要吃好长、好长、好长时间,原来大熊根本不会用勺子。

2.引导幼儿自由讲述

(1)出示图(四)教师用等待的方式引导讲述:“瞧,勺子对于大熊来说,一点也没有用,瞧,它用?吃冰淇淋,(丰富爪子)嗯,弄得到处都是冰淇淋。

(2)出示图(五)“大熊除了不会用勺子,连数数也只会数到?(幼儿回答“1”)教师指着说:有时候连“1”也会数错哦!

(3)出示图六(1)师:大熊还不会干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点击马桶,这是什么?——点击宝贝用马桶嘘嘘,丰富“马桶”(启发幼儿自由看图讲述这三个内容(不会用马桶,不会刷牙,不会梳头)

3.环节小结,情感体验

进行第一次环节小结:“大熊不会用?(勺子)不会?(数数)不会?(便盆)不会?(刷牙)不会?(梳头)——分别出示这些画面,“它真的是一只大?笨熊哦!

“你们喜欢这只大笨熊吗?(幼儿进行情感体验)

(二)学习了解大熊的坏毛病

1.启发用三个句子连贯讲述

师:大笨熊除了很笨,还有许多坏毛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图(七)“大笨熊喜欢干什么?大笨熊喜欢……喜欢……喜欢……(启发用三个句子连贯讲述)

2.进行第二次的情感体验

师:唉,都是一些坏习惯,小朋友,你们还喜欢这只大笨熊吗?“猜猜宝贝是不是还喜欢它呢?我们再赶紧去看看!

(三)了解大熊最最能干的事情

师:大熊也有最能干的事情哦!

1.出示图八(1)教师讲述:“宝贝告诉我说:我的大熊还会蹦起来呢!蹦的好高——好高——好高!

图八(2)“我的大熊会?师:拍手的时候声音大的像打雷!(可请幼儿试试)

师:响不响?本领好大哦!

2.出示图(九)“我的大熊还会?”

3.进行第二次环节小结:

(1)用等待的声音让孩子回答“三个会”,会……会……还会……

(帮助幼儿梳理内容)

(2)进行第三次情感体验

师:大熊真了不起,你们喜欢大笨熊吗?

(四)了解大熊是怎样陪伴宝贝

教师讲述宝贝做的事情,孩子讲述大熊做的事情

(1)出示图九,教师讲述:宝贝说,我爬到大熊头上,拽它耳朵的时候,大熊不会生气

(2)师:我跟它讲有趣的悄悄话时,它会?

(3)出示图(十)师:我给它吹泡泡的时候,它会?

(4)出示图(十一)师:当大熊抱着我的时候,好舒服、好温暖,我会忘记所有不开心的事。

(5)出示图(十二)教师讲述结尾:当大熊不再和宝贝在一起的时候,当大熊离开的时候,我们都是最想念它的人……

(6)“宝贝喜欢大熊吗?你们呢?(进行第四次情感体验)

师:虽然大熊有时候很笨,身上有许多坏毛病,但是它也有很多本领哦,还能陪宝贝玩,我们大家都喜欢它。

三、思想教育:

引出实例,教育。

教师小结: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坏毛病,可是每个人身上也有可爱的地方,所以我们都要互相的友好相处,喜欢对方哦!

活动延伸:

师:活动结束后,可以跟你的好朋友一起来完整的讲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_中班科学领域教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教研,全文共 1324 字

+ 加入清单

设计意图:

生活中有很多琐碎的事情,其中往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科学现象。如:“糖和盐不见了”这一活动作为小班的幼儿,也是经常见到的,但幼儿没有真正的去了解这种现象。此活动提供给幼儿实践操作机会,既满足幼儿动手操作探索的欲望,又能在活动中让幼儿充分的去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如:幼儿在活动中观察溶解过程和了解溶解现象,激发了幼儿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发现糖和盐能溶解于水的现象,同时发现搅拌能加快溶解。

2、使幼儿知道有的物体在水里能溶解,有的物体在水里不能溶解。

3、培养幼儿对溶解这一现象产生好奇心和激发幼儿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一个杯子,一把小勺。

2、每组一个大盆、一把大勺、抹布两条。

3、实验材料:白糖、红糖、盐、奶粉、果汁粉、大米、大豆、石子、温水。

活动过程:

一、情景故事“小鸭子买糖”导入。

故事内容:一只小鸭子相帮妈妈做事,妈妈让她帮忙买一袋白糖,小鸭子答应了。小鸭子高高兴兴地买了白糖,到了河边,一不小心,把糖袋子弄破了,糖都撒倒了河里,小鸭子会游泳,连忙到河里去捞,可是她在河里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白糖,小朋友你知道白糖到哪里去了吗?

二、实验操作:溶解现象。

1、教师示范实验

(一):观察糖在水里的溶解现象。

小朋友想一想,小鸭子袋子里的白糖和盐哪儿去呢?(河水里去了)⑴先用小勺舀一勺白糖放入空杯子里,让幼儿看看杯子里的白糖颜色和形状。(白色的、颗粒状。)⑵让幼儿尝尝温水的味道,是无味的。再向盛白糖的杯里倒入温水,让幼儿观察白糖在水里,教师用小勺搅拌几下,这时幼儿观察,白糖有啥变化?(白糖不见了)那白糖到哪儿去了呢?(跑到水里了)⑶让幼儿尝尝杯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变甜了)⑷教师小结:白糖在水里过一会不见了,水变甜了,我们就说白糖在水里溶解了。

(二)幼儿操作进行实验。

1、认识操作材料。教师介绍桌面上的材料。(红糖、果汁粉、大豆、大米、石子、奶粉、温水、杯子、小勺子、盆子、大勺子、抹布等)2、幼儿动手操作实验,进一步探索。

⑴教师提出操作要求:老师为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个杯子、一把小勺。每组都有好多实验材料放入碗里,一大盆温水,一把大勺。操作实验时自己自由选择一样材料放入杯子里,每组的小朋友所选的材料应不同,在向杯里倒入温水,用小勺搅拌,看这些东西在水里是不是像白糖和盐一样,在水里就不见了,溶解了。操作时要注意互相合作,不要争抢。

⑵教师提醒幼儿把盛有在水里能溶解的东西的碗放在老师桌子的左上角,把盛有在水里不溶解的东西的碗放在老师桌子的右上角。

⑶每组选两名幼儿,说说各组实验探索结果。(谁在水里溶解,谁在水里不溶解。)⑷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都发现了有的东西能在水里溶解,有的东西不能在水里溶解。

三、各种糖的试验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糖呢,你在吃过什么糖?

老师出示各种各样的糖,请小朋友来试一试,他们在水里会不会溶解呢?

幼儿实验,说一说做一做,最后请幼儿把糖水喝掉。

四、活动结束: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像糖和盐这样在水里能溶解的东西有好多;像大豆、大米、石子这样在水里不能溶解的东西也有好多。在生活中,请小朋友们观察哪些东西也能在水里溶解,与你的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幼儿园小班礼仪教案方案创意篇

范文类型:礼仪,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1256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目标〕

1、知道歌曲的名称,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2、能想办法帮助小蚂蚁克服困难;

3、喜欢演唱,愿意大胆的表演。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感受歌曲,理解歌词的内容。

欣赏《蚂蚁搬豆》的课件,提问:

出示第一幅图

1、一只蚂蚁在洞口眼睛瞪的好大,他发现了什么?

引出歌词(一只蚂蚁在洞口找到了一粒豆。)

出示第二幅图

2、哦,小朋友看一看他自己能办动吗?为什么?

引出歌词(用尽力气搬不动急得直摇头)

出示第三幅图,小蚂蚁在想办法。

引出歌词(左思右想好一会想出好办法)

出示第四幅图

让我们来看一看,他想的什么好办法?

启发幼儿动脑子想办法......

后引出歌词(回洞请来好朋友,合力抬着走)

最后蚂蚁把豆终于搬回家了。

二、播放课件欣赏歌曲

三、幼儿学唱歌曲。

1、播放课件,幼儿欣赏歌曲。

2、教幼儿说歌词,讲解歌词含义。

3、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4、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

四、学习歌表演

师友共同表演《蚂蚁搬豆》

反复表演,注意纠正幼儿动作。

提问:为什么一只蚂蚁搬不动豆子呢?帮助幼儿理解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五、随音乐放松结束。

〔活动延伸〕

户外活动时,做体育游戏《蚂蚁搬豆》,进一步体会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小班音乐活动《蚂蚁搬豆》

教学反思

我执教了一堂音乐活动《蚂蚁搬豆》,歌曲的内容诙谐有趣,深得幼儿喜爱。活动开始我利用了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等特征以及灵活多变的方法,将小蚂蚁是怎样搬豆的情景通过游戏的手段一一展现在幼儿的面前,创设相适宜的音乐情境,营造氛围,让幼儿感受、体验音乐。其次让幼儿在欣赏完故事后,幼儿对歌词已经有了很好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学唱歌曲,幼儿掌握起来就比较容易了。因为有了对歌曲的理解和喜爱,幼儿也特别乐意去尝试表演,如:蚂蚁急得直摇头,想出好办法后,大家一起将豆子抬着走等,活动效果比较好。

在活动中,我让幼儿展开讨论:你有什么好办法帮蚂蚁把豆子搬回洞中?孩子们都纷纷讨论开了,积极帮小蚂蚁想办法。有的说:“把豆子切成一小块一块的,小蚂蚁就能搬回洞中了。”有的说:“小蚂蚁可以去请小动物来帮忙,”有的说:“可以让小蚂蚁去找一辆车来,然后把豆子装上车,拉回洞中。”正当大家讨论的热烈的时候,小马语出惊人:“你们想一想,小蚂蚁的洞口那么小,豆子这么大,怎么把豆子弄到洞里去呀?”小朋友又开始想办法。小轩说:“小蚂蚁可以在洞口就把豆子都吃光了。”……总之,孩子们充分开动起了自己的小脑筋,想出了许多许多的好办法。在这次活动中,我没能较好地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有些幼儿思维活跃,有很好的语言表达、歌舞表演能力,他们是幼儿中的佼佼者,对于新的学习内容接受较快,但也有几个幼儿平时不善言语、表演、自信心不足,接受较慢,所以应该更加注重这类幼儿的培养。

通过本次活动帮助幼儿知道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初步理解一个人的力量小,有困难要找同伴帮忙,用音乐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让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以此来促进幼儿之间的友好交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幼儿园小班公开课教案方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设计意图:

喜爱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还会经常把小动物当做是自己的朋友。小班的孩子最喜欢那些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喜欢模仿他们的动作、声音。孩子们对小动物有极大的兴趣,可是对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一些细微的器官不了解。从孩子爱小动物的兴趣出发,我设计了本次的语言活动《鸡妈妈的翅膀》,加深幼儿对小动物的关爱,并在模仿小动物的活动中获得快乐,感受妈妈对宝宝的喜爱。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散文的主要内容,欣赏散文的语言美。

2、初步理解和学说重叠词“乌黑乌黑、金灿金灿、雪白雪白”。

3、乐于欣赏散文,感受散文中鸡妈妈对小鸡的爱。

活动准备:

1、鸡妈妈、小鸡的图片黑、黄、白色若干张。

2、教学课件:《鸡妈妈的翅膀》。

3、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鸡妈妈和小鸡的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小动物?你喜欢他们吗?

二、配乐朗诵,完整欣赏散文。

鸡妈妈和小鸡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散文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问题:听一听?散文里面都有谁?

幼儿回答(出示鸡妈妈图片贴在黑板上)

三、出示完整课件,完整朗诵散文,幼儿熟悉作品问题:鸡妈妈的翅膀是什么样的?鸡妈妈的翅膀下藏着什么?这些小花花是什么?

四、出示分句课件,朗诵散文指着鸡妈妈图片:鸡妈妈的翅膀是怎样的?鸡妈妈的翅膀下藏着什么?

这些小花花是什么?

幼儿回答出示小黑花图片:为什么它叫小黑花呢?(学习重叠词“乌黑乌黑”)出示小黄花图片:为什么它叫小黄花呢?(学习重叠词“金灿金灿”)出示小白花图片:为什么它叫小白花呢?(学习重叠词“雪白雪白”)师幼接说散文五、师再次朗诵,出示完整课件问题:你喜欢散文中的那一句?请你记住它,请你说一说六、分句出示课件,师引领幼儿完整说散文问题:为什么小花花会唱歌会跳舞呢?

七、幼儿自己看图完整说散文问题:鸡妈妈爱小鸡吗?你从哪看出来的?

八、师幼分角色朗诵散文师扮演鸡妈妈,幼儿分组扮演小黑鸡、小黄鸡、小白鸡(图片粘在椅子上,幼儿站堆儿说)

结束: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小花花,跟随鸡妈妈一边走一边表演,去草地上玩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学策划方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教研,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情感大都表露于外,常常处于激动状态,且容易变化,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而大部分幼儿对妈妈十分的亲近也很依赖妈妈,什么事都会跟妈妈说,碰到事也会第一个告诉妈妈,但很少能体会妈妈的辛苦,或为妈妈做一些小事。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也决定着他们在享受别人爱护的时候,不会考虑到去关爱他人。因而,在引发孩子充分体验妈妈的关爱的时候,更应该激发孩子关爱他人的意识。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尝试请妈妈或奶奶一起来园与孩子进行亲子活动,让幼儿感受妈妈、奶奶爱的同时,学会表达爱的情感,增进母子亲情。

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妈妈、奶奶们的节日。

2、乐意与妈妈、奶奶一起游戏,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重点:体验与妈妈、奶奶一起游戏的快乐。

难点:乐意用简单的语言和行动表达对妈妈和奶奶的爱。

活动准备:

1、歌曲磁带,如《我的好妈妈》等。

2、通知妈妈参加活动。

3、区角材料准备。

活动过程:

(一)歌曲表演《我的好妈妈》

1、播放录音带,引导幼儿跟着音乐哼唱歌曲。

2、请妈妈或奶奶坐在椅子上,宝宝跟着音乐边唱歌边亲亲妈妈或给妈妈捶捶背,揉揉肩。

3、请个别孩子和妈妈上来跟随歌曲表演。

(二)亲子游戏

1、教师示范,介绍游戏玩法。

2、请幼儿和家长尝试玩一遍。

3、亲子合作游戏。

(三)礼物送给好妈妈(分组区域式活动)

1、介绍各区域的活动内容及材料。

2、请家长和幼儿选定自己想制作的内容。

3、制作完成,引导孩子给妈妈和奶奶送上贺卡和郁金香,并学说祝福的话,如“妈妈您辛苦啦!”“妈妈,祝你节日快了!”“妈妈我爱你”等。

4、拍照留念:和妈妈、奶奶一起留下美好的瞬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班美术教案设计方案幼师必备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美术,设计,幼教,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短弧线连接和涂染的方法画云朵,初步表现云朵多彩多姿的特征。

2、培养幼儿喜欢画画和大胆表现画面内容的能力。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教师和家长带孩子到户外观察云的变化,感受多彩多姿云朵的美。

物质准备:云朵的图片及课件,变化有趣的云朵。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入。

二、观看云朵的图片和课件,感受多姿有趣的云朵美。

1、师幼一起看云朵图片,引导幼儿说说云朵像什么?感受云朵多姿多彩的美。

2、再次观看变化有趣的云朵,引导幼儿欣赏云朵的趣味性。

三、幼儿学画多姿有趣的云。

1、激发幼儿想画云朵,说说想画什么云朵。

2、师重点讲解示范“短弧线连接画云朵的方法”。

3、提出作画要求:

①小画家可用短弧线连接或涂染的方法画云朵。

②大胆想大胆画,画出多姿有趣的云。

四、幼儿作画,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幼儿用短弧线连接画云朵,鼓励幼儿大胆想大胆画,画出多姿有趣的云。

五、互相交流,分享绘画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学策划方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教研,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大小,引导幼儿给物体进行大小分类。

2、学说:“大苹果放到大篮子里,小苹果放到小篮子里”。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并体验其乐趣。

活动准备:

1、布置场景:挂满苹果的苹果树两棵。

2、大小篮子各一个,录音机,音乐磁带《摘苹果》

活动过程:

1、感知苹果的大小。

师:“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农民伯伯种的苹果丰收啦!今天我们一起到果园里去看看好不好?”(出示课件1:丰收的苹果)哇,树上结了许多红苹果,农民伯伯开始摘苹果了,一摘,摘了一个苹果;再摘,又摘了一个。看!摘了几个苹果?它们一样吗?(一个大,一个小)

2、摘苹果。

师:“刚刚,农民伯伯在果园里摘苹果了。老师这里也有两棵苹果树,我们也来摘苹果好不好?但要听好了要求:每个小朋友摘两个不一样大小的苹果,摘好了就坐到位置上(可以和边上的小朋友讲一讲你摘了几个苹果,哪个大,哪个小)。

3、分苹果。

出示两个篮子。

师:“你们说说看,这两个篮子有什么不一样?”(一个篮子大、一个篮子小)

“我们要把摘到的苹果放进篮子里,你们说,大苹果应该放在哪个篮子里?小苹果呢?”

教师请个别小朋友来放,边放边说:“大苹果放到大篮子里,小苹果放到小篮子里。”

4、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小朋友不仅帮农民伯伯摘苹果,还会将大苹果放在大篮子里,小苹果放在小篮子里,进行分类。真能干!其实,我们的周围也有很多大的东西和小的东西,我们一起找一找,好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精编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方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小草的特征,培养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

2、使幼儿学会爱护小草。

活动准备:

在散步和户外活动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小草。

选一块安全的自然状态的草地。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小草的特征。

“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请你拔一根小草看看是什么样的?在草地上爬、滚,趴下闻闻,感觉是怎样的?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小草?(凡是有泥土的地方就有小草)

2、引导幼儿讨论小草与人及动物的关系。

“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你喜欢在草坪上干什么?为什么人们要在公园里、学校里种上小草?我们应该怎样爱护美丽的小草?长在河边的小草有什么用?请你扒开小草,看看下面有什么?它们为什么藏在草丛里?还有谁喜欢小草?为什么?

3、小结。

草对人和动物都很重要,许多动物都要吃草,没有草就会饿死,人们种了很多草坪,让大家休息。我们要爱护草坪,使草坪更美。 插入交流分享。

1、幼儿坐下来休息,说说小草的特征与感受。

谁来说说刚才你和小草是怎么做游戏的?你的脚(手)碰到小草有什么感觉?

(1)请幼儿回答,孩子们共同感受小草的特征:小草是软绵绵的、小草的尖尖头碰到手时还感到有点刺刺的、痒痒的。

(2)感受小草有弹性的特征。

教师:刚才我看到你把小草轻轻地压下去,你发现小草会怎么样?(弹起来)小草真厉害压下去,还会弹起来。我们也来试一试时,看看小草会不会弹起来。

(3)感受在草地上运动时不容易受伤又很快乐。

教师:你和小草是怎么做游戏的?在小草上打滚感觉怎么样?

小朋友,你们知道踢足球的叔叔阿姨们都在哪里举行足球比赛的吗?(出示图片)为什么一定要在草地上踢足球?是呀,草地就像绿色的大床、绿色的地毯,我们在上面玩又舒服又不容易受伤。

(4)感受小草的清香味。

教师:谁闻到小草的味道了?我们一起闻一闻,感觉怎么样?老师告诉你们,小草发出的清香味还能使我们身体健康。所以幼儿园里有许多草地,还有许多地方也有草地,想想,你们在哪里见到过草地呢?(小区、公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创意实用篇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设计,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有关火车的一些常见的知识,认识火车,了解火车的外形。

2、学习儿歌《开火车》,掌握儿歌的内容。

3、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在游戏中学习,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4、理解儿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火车,了解火车的外形。

难点:掌握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活动准备

火车运行视频、火车拼图图片、东南西北四个城市图片(布置于教室内)、自制火车头

活动过程

1、观看火车运行视频。

2、教师提问:“火车是怎样叫的?”、“火车开起来怎样?”、“你看到的火车是怎样的?”(教师演示火车的拼图)、“火车会开去哪里?”老师也开来一列火车,看看开去哪些地方?

3、(出示儿歌挂图)教师念儿歌一遍,提问:“这列火车是怎样的?”(小板凳,四条腿,一张一张接起来,排成一列小火车)“怎样开?”(呜呜呜呜向前开)“开到哪里去了?”(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去北京,往哪儿开?”“去广州,往哪儿开?”“去上海,往哪儿开?”“去重庆,往哪儿开?”

4、教师完整地念儿歌一遍。

5、幼儿跟老师学念儿歌。

6、游戏“开火车”,边念儿歌边做游戏。

7、游戏“和爸妈一起去旅行”。

开火车

小板凳,四条腿,

一张一张接起来,

排成一列小火车,

呜呜呜呜向前开。

去北京,往北开,

去广州,往南开,

去上海,往东开,

去重庆,往西开,

四通八达开得快。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和游戏活动,幼儿对火车有进一步的认识,知道火车的本领很大,它可以全国各地跑。而《和爸妈一起去旅行》的游戏,让幼儿获得一些乘车的经验,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进一步加深对儿歌的印象。但由于儿歌的内容太长对四个城市的地名掌握不是很好,在儿歌中应适当减少城市地名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教研,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在活动室、午睡室等场所应保持安静。

2.学习轻轻走路、轻轻说话、轻放物品。

3.喜欢安静的环境。

活动准备:

1.教具:小猫、小羊、小兔、小朋友手偶各一个。教学图谱、录像一段、音乐《我叫轻轻》。

2.学具:老鼠胸饰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手偶表演,初步感知小动物们会轻轻地做哪些事情。

1.教师出示手偶,进行表演,幼儿观看。

2.幼儿讨论表演内容。

教师:刚才你们看到了谁?他们都说自己叫什么?

小猫做什么事情轻轻的?(走路,出示图片)我们来学小猫轻轻走路。

小羊做什么事情轻轻的?(放玩具,出示图片)学小羊轻轻放玩具。

小兔做什么事情轻轻的?(做游戏,出示图片)学小兔轻轻做游戏。

小朋友做什么事情轻轻的?(敲门,出示图片)学小朋友轻轻敲门。

教师:轻轻走路、轻轻放玩具、轻轻说话、轻轻敲门好不好?为什么?

3.小结:轻轻做事,不影响别人,是有礼貌的好孩子。

(二)观看录像,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1.观看录像:吃饭、看书、喝水、做游戏。

教师:我们平时在幼儿园是不是轻轻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是不是轻轻的?

2.引导幼儿说说还有什么时候需要轻轻的。

(三)开展“老猫睡觉醒不了”的游戏,幼儿练习轻轻做事。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在区角中提供“轻轻示意图”,提示幼儿在活动中注意轻轻活动,不影响他人。

2.家园共育:请家长配合在家以身作则,做事说话注意轻轻,共同养成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精编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方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劳动和辛苦,初步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2、了解粮食来之不易,养成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照片:幼儿吃饭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幼儿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吃的饭。

2.启发思考:如果我们一顿不吃饭,会感到怎样?

(引导幼儿知道粮食对人的重要性)

二、展开

1.幼儿欣赏儿歌,了解一粒米是怎样来的?

教师:你们知道我们吃的粮食是怎样来的吗?

听一听儿歌里是怎样说的。

(1)幼儿欣赏儿歌《一粒米》。

(2)提问:粮食是谁种出来的?(引导幼儿知道是农民伯伯)

2.讲述《一粒米》,简单讲述一粒米的生长过程。

(引导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

教师:你们知道农民伯伯是怎样种粮食的吗?

(1)利用照片为幼儿讲述一粒米的生长过程。

(2)农民伯伯种粮食,先做了哪些事情?

(松土,播种)

播种后,农民伯伯还要做哪些事情?

(施肥、浇水、喷洒农药等)

粮食成熟以后,还要做什么?

(收割)

小结:农民伯伯多辛苦呀!一粒米长大,他们要做这么多的事情,

流许多汗。它们不停的劳动,小朋友才能吃上白白的米饭,

我们一起谢谢农民伯伯吧!

3.游戏:种粮忙。

游戏玩法:一半幼儿模仿小种子在泥土里,另一半幼儿模仿农民伯伯种粮食。

在松土、播种、

浇水。种子慢慢长大,破土而出。

两组幼儿交换角色。

4.出示照片,幼儿进行行为判断,学会爱惜粮食。

教师:农民伯伯种粮食这么辛苦,大家看看图中小朋友吃饭是怎样做的?

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谁做得对?

我们吃饭时应该怎样做?

小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应珍惜他们的劳动果实。

吃饭时不挑食、不剩饭,爱惜每一粒粮食。

三、结束

1.装饰标志牌,宣传爱惜粮食。

教师为幼儿提供不同形状的标志牌,并帮助幼儿写好“请爱惜粮食”的警示语。

2.幼儿涂色,添画简单的图案。

一粒米

小小一粒米,别把它看不起

一粒一粒米呀,来的不容易

农民伯伯早起晚睡,每天种田地

一粒一粒米呀,来的不容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篇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设计,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目的:

1,了解月饼的基本形状——圆形。

2,能够画出自己心中的月饼。

3,体会画出美丽月饼的乐趣。

活动准备:铅笔,彩色笔,橡皮擦,画纸,胶布。

活动重难点:画出规整的圆形,自己设计月饼内部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前几天,我们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节,小朋友们怎么过的呢?

幼儿自由表述自己的中秋节。

二,引出月饼。

哇,小朋友们都吃过月饼呀?那么,月饼是什么样子呀?

恩,看来小朋友们吃过的月饼都不一样呀。老师刚刚从小兔家里回来,小兔告诉我,他中秋节没有吃到月饼呢。他们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没有吃到过月饼呢,小朋友们,我们要怎么帮帮他呢?

三,画月饼送给小动物。

恩,有的小朋友呢,想出了去给小动物们买月饼这个主意。小朋友们真棒,愿意跟小动物们分享我们的东西,但是呢,老师这里有一个不花钱,小动物们也能够收到小朋友们的心意哟。

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画画本,我们在纸上画一个大大的漂亮好吃的月饼,然后送给小动物,班上这么多小朋友,没人画一个,小动物们就够吃啦,好不好?

四,画月饼。

五,点评。

对孩子们画的月饼表扬,除非有特大失误,不批评。

六,送月饼。

小朋友们把自己的月饼交到老师这里,老师放学啦就帮大家送到兔子家里,让他给森林的小动物发月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方案_科学领域活动方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观察感受夏季的主要特征和现象,并学会用语言表达。

2、激发幼儿对自然季节现象的兴趣。

3、使幼儿掌握一些夏季生活基本常识。

4、了解夏季的基本特征以及人们的活动。

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活动准备:

在散步或一日生活中带领幼儿观察园内附近的夏季景色,夏天教学挂图,幼儿活动材料第19页。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与小朋友谈谈夏天的感受。

1、老师:小朋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夏天)你觉得夏天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热、出汗、树上的知了声,还有太阳的灼热等)

2、夏天的时候你们最想干什么?(喝水、吹风扇等)

二、认识夏季的特征。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小结夏季的特征:夏季的太阳晒在身上为辣辣的,天气很热,我们只能穿短衣短裤,夏天的树长得很茂盛,小草长得很高,各种花都开放了,知了叫了,蜻蜓飞来飞去,苍蝇、蚊子也多起来了……

三、如何健康的度过夏天。

1、夏天这么热,我们怎么过呢?能不能到太阳底下晒很长时间呢?夏天应多喝什么?(温开水)

2、吃水果应该怎样做?(水果都应该洗干净)

3、老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重点介绍夏天应多喝温开水,少吃冷饮,吃多了冷饮对人体有害,夏季应特别注意卫生,不喝生水,不吃小摊上不干净的食品,吃水果应清洗干净,要勤洗澡,不在烈日下曝晒。

4、引导幼儿看活动材料《夏天的活动》

四、结束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创意实用篇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设计,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目标】

1、愿意跟随老师双脚向前跳。

2、乐于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兔子头饰若干;

2、用硬纸板做成的红萝卜若干。3户外场地放至三把小椅子。

【活动过程】

一、引题

教师和幼儿带上小兔的头饰,教师手拿萝卜扮演兔妈妈,请幼儿做兔宝宝和妈妈一起送萝卜到兔奶奶,兔爷爷和兔妹妹家。

二、给兔奶奶送萝卜

1、教师带幼儿跳到奶奶家,伸手做前门的动作,边敲边说,“笃笃笃,兔奶奶在家吗?”

2、教师扮演兔奶奶的角色,模仿开门说:小兔子们,你们有事吗?

3、师引导:兔奶奶,我们给您送大萝卜。。边说边递。

三、游戏:送萝卜

幼儿反复几次送到兔爷爷和妹妹家。

【活动反思】

活动前,全班做舒展活动,跟着音乐轻轻的运动。在轻松音乐的氛围中,小朋友非常愉悦舒展自己的身体。

下个环节,以小兔子的角色环节进行,练习双脚并拢向上跳,请个别幼儿示范,其余集体纠错模仿。

在送的环节中,一直以情景灌输,小朋友都非常愿意送给爷爷、奶奶食物,并在游戏中继续学习跳的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设计方案创意实用篇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设计,全文共 919 字

+ 加入清单

一、活动目标

1、学习一些表达的方法。

2、知道新年即将来临,在新的一年里,自己会有许多变化,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

3、乐意对周围人表达自己的祝福。

二、活动重难点

1、激发幼儿喜欢过新年的情感。

2、愿意表达自己在新年里的愿望。

三、活动准备

1、了解去年和今年自己的身高体重情况以及带若干件已经穿小的衣物。

2、每人都已收到一张来自于父母或老师或同伴的贺卡,并将其布置成一个“贺卡展”。

3、做贺卡用的厚纸和一些用来装饰的彩纸。

四、活动过程

感知经验,自己身高体重,自己穿小的衣服——激发情感,谈话——表达情感——给新年老人写信,做贺卡,送贺卡

(一)感知经验

1、准备自己的身高体重卡。

说明:事先让幼儿了解并记录自己今年与去年的身高体重的变化。其方法可以是用数字记录,也可创设一个角落,形象地记录着幼儿的身高体重变化情况。

2、与父母一起准备自己穿小的衣物。

说明:幼儿在准备过程中,获得自己已经长大了的感性经验。

(二)激发情感

1、说说我们在长大。

说明:①可以先说说自己在长大。在幼儿说出自己身高体重的变化后,说说哪里可以证明自己在长大,如“我的裤子短了”、“我的鞋子小了”,甚至可以让幼儿来穿套一下小了的衣物,和同伴共享长大的喜悦。

②可以说说别人在长大。说说同伴身体的长大和能力的“长大”。

2、记录现在的情况。

说明:记录现在的情况,等明年再来看看我们的变化。老师可以用大张的白纸,刻画孩子的身高;幼儿的手、脚沾上颜料,印画在纸上,并保存好记录,来年再用。

(三〕表达情感

1、给新年老人写信。

说明:画画自己在新一年里的愿望。

①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讨论写信格式:

a、画新年老人的头;

b、画自己的愿望;

c、画自己的头或写上自己的名字;

d、写日期。

老师可根据班上孩子的情况,或引导幼儿画新年老人头,也可老师代为画好,以激发幼儿与新年老人交流的愿望。

②介绍自己信的内容。

老师应尽量引导幼儿讲述清楚自己的愿望。

③也可将信写给亲人,如妈妈、奶奶等等,以增进孩子与成人的交流。

2、做贺卡。

说明:①引导幼儿欣赏“贺卡展”。

②谈谈自己喜欢哪一张贺卡。

老师引导:a,从卡的封面来有,可以用各种装饰纸装饰。

B、从卡的内容图画来看,知道在卡的里面画上自己的祝福。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_社会活动方案

范文类型:方案措施,适用行业岗位:幼儿园,教研,全文共 819 字

+ 加入清单

1 活动目标:

1、在了解小猪野餐的故事情景中,引导幼儿通过相关信息发现、思考和讲述。

2、萌发幼儿初步的分享意识。

活动准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大胆讲述

(一)、了解小猪要去野餐,观察小猪野餐的事物。

1、喳喳喳,喳喳喳,谁来了?(小鸟飞来了,)

2、小鸟,小鸟我有那么多东西给你吃好吗?

3、小猪想给它吃软软的、长长的、闻上去香香的的东西,猜猜是什么?(面包)

4、小鸟吃到了面包怎么说:“谢谢!”

5、小松鼠也来了,它喜欢吃什么?看看什么东西没有了?你们蒙上眼睛(教师拿走核桃)看看什么东西少了?

6、小猪真高兴,有两个好朋友来和它一起吃。

7、又来了一位小猪的朋友,朋友有长长的尾巴,是谁呢?(小猴)

8、看到小猴跟它打招呼,“小猴你好”

9、小猴说:“小猪你能给我吃点东西吗”?

10、小猪说:“好啊,你是我的好朋友”

11、小猴子会想吃什么呢?(香蕉)为什么?

12、小猴子拿到了香蕉怎么说:“谢谢!”

13、教师作闻状“好香呀”云朵也飘过来了,小猪想把甜甜圈给它,可是云朵太高了,怎么送呢?(幼儿自由讲)

14、看小猪是用了什么办法?(气球带着甜甜圈送给了云朵)

15、现在小猪还剩下几样东西?

16、为什么小猪的东西越来越少,它却很开心呢?

17、好吃的东西给谁了?给它的好朋友了它觉得很开心。

18、你们平时有没有把好吃的东西送给好朋友吃,你们高兴吗?

小结:好东西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是件很开心的事情,以后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东西都可以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三、教师出示一包食物,与幼儿一起分享。

故事:小猪去野餐PPT

喳喳喳,小鸟闻到香味飞来了。小猪胖胖送给小鸟一个大面包。

扑通!扑通!松鼠闻到香味跳来了。小猪胖胖拿给小松鼠一个核桃。

呼哧!呼哧!小猴子闻到香味赶来了。小猪胖胖递给小猴一个香蕉。

哈哈!哈哈!云朵闻到香味也飘来了。哎呀呀,云朵在那么高的地方,怎么办呢?哈哈!有办法了!就请气球帮个忙吧。

剩下的东西不多了,可小猪吃得很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