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天坛介绍风景导游词推荐20篇

浏览

5718

范文

1000

北京天坛导游词4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曹宇翔。

下面我要给大家讲讲天坛的传说,现在大家抬头看一下这就是美丽的天坛,从远出看是个八角形宝塔。

天坛是王屋的主峰,高峰耸寺深古纵横,一峰突起,万峰臣伏,唯我独尊,从南向北看中间高,两边低,好似屋顶像王者之屋,称王屋山。天坛原名叫琼林台,因皇帝在山顶设坛祭天,后人为了纪念,该为天坛。为了纪念皇帝老师华盖对皇帝指点,把天坛峰前的山叫华盖峰。

我们走过天坛,又来到了望景寺,这里可以这人观赏天坛的风景。

天坛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明保护单位。于北京正阳门,东南方自,为明清两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寿年专用祭坛,是世界上现在规模最大,最完美的古代祭天建筑群。总面积273平方米。1920xx年作为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坛为三层圆形石台,坛区占地20万余平方米。因此;明清时期北京的天坛与历朝代郊坛有一脉相承的渊源。

天地坛遂改称为天坛。消沿明制,天坛一称沿用至今。从乾隆八年1743年起,对天坛建筑进行了多次修理,天坛终于形成了南北两坛,规制严谨的盛郎风貌。

天坛到处有美丽的风景,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细细游赏。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介绍承德避暑山庄概况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今天由我来做你们的导游,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地方是承德避暑山庄,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避暑山庄的大门外,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康熙皇帝亲题的“避暑山庄”四个大字。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的帝王宫苑,它是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它始建于一七零三年,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八十九年建成。与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我们大家现在要依次排好队,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有名的皇家园林吧。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些宫殿,请大家绕过回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有名的四知书屋。皇帝上朝前后,都会在这里更衣,有时也在此召见王公大臣和少数民族首领。

跨过曲桥,我们现在到达的地方就是闻名遐尔的热河泉。泉边上这块石碑,写着“热河”两个大字。因为泉水温热,又有上游的温泉水汇入,所以冬天也不结冰。尤其是周围白雪皑皑时,这里的湖面却热气蒸腾,实为奇观。我们现在继续往前走,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有名的月牙河,你们知道它名字的来历吗?你们大家可以蹲下来往下看,你们是不是看到了像月亮一样的月牙,这就是月牙河名字的来历了。今天我们的旅程就到此结束了,很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希望大家下次还能来避暑山庄游玩,我还做你们的导游好不好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介绍湖南炎帝陵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瞻仰炎帝陵

炎帝陵为举世闻名的始祖三陵之一,它位于湖南省炎陵县城西鹿原陂,陵区面积5平方千米,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祭祖朝圣、旅游观光的胜地。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创始者,为中华民族的始兴和繁衍作出了开创性的伟大贡献。炎帝生于湖北的隋州,长于宝鸡姜水,名叫姜石年。晚年巡视南方,体察民情,为民宣医疗疾,因误食断肠草而“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的炎陵县鹿原陂。史载汉代以前有帝陵,唐代奉祀以昌,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宋太祖登基夜梦炎帝,遂于鹿原陂找到帝陵,“立庙陵前,肖像而祀”,至清朝末年,历代帝王祭祀炎帝陵200多次。炎帝陵历经一千零三十几年,经过20多次大的修葺,1954年春节因香客失火,主殿、行礼亭全被焚毁。

现在的炎帝陵大殿就是1986年整修的,1996年被列为全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常州南山竹海风景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据己有资料研究表明,茶叶的化学成分有500种之多,其中有机化合物达450种以上,无机化合物近50种。有机化合物中含量较高的有蛋白质、氨基酸、茶多酚、糖类、生物碱、类脂类及磷、钙、钾、镁、铁、锌、碘等80种微量矿物元素。这些都是人体中必不可少的,所以饮茶也就成了最快捷、方便摄入这些营养元素的方法。当然茶叶的药理作用也不可小视。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脂、清心除烦、解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除湿、治痢疾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都具有一定的药理功效。由此可见,茶叶药理功效之多,作用之广,是其它饮料不可替代的,我们各位可一定要多饮喔!

大家看,湖对岸是被誉为“古刹新辉”的报恩寺。它的原址在我市市区夏桥。它始建于南朝梁代天监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报恩寺寺名源于佛教“四报恩”即“报佛祖恩、报国君恩、报师傅恩、报父母恩”。在溧阳民间,报恩寺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秦公寺。在南宋初期,大奸臣秦桧杀害岳飞,他的大哥秦梓和母亲深感无颜再见家乡父老就相携在溧阳隐居。当时他们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出资整修了当时已经破败的报恩寺,并请当时的宰相撰写了寺匾。当地百姓为感谢他母子善行称此寺为秦公寺。报恩寺历经沧桑,在清嘉庆年间大雄宝殿,藏经阁等毁于大火。全寺所余建筑也在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中夷为平地。现唯一能证明该寺庙年代的物品是寺内的那个驮碑乌龟,其实它为龙子之一“屃赑”,它有1200多年的岁数了。92年溧阳市落实宗教政策将原寺迁址到天目湖畔的东陵山上,和它后面的幽香茶园组成了宗教文化区,新建的报恩寺是泰国式寺庙的建筑风格而内部的布局仍旧是按中国传统汉传佛教的格局安排的,甚称是中外合璧交相辉映。不过因为我们今天的行程中没有这个景点的安排,还请各位下次有机会的话再到那儿去参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江西篁岭景区风景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景区,导游,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现在参观的是一幢官厅,叫“树和堂”。官厅是供权贵人物遂行祭拜奠仪之地,村庄有人在外为官,回故里修建官厅,既显身份又备奠仪之用。这座官厅建于清嘉庆年间,它的主人是曹鸣远,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进士,官至江西才子之乡抚州府临川知县。

根据徽州民居的传统,这个院落里种了梨树、枣树,“梨”在婺源话的谐音为“利”,意为吉祥、吉利之意;“枣”寓意“早生贵子”。以前的男主人在外出经商前会在院子里种下梨树,或带走一捧土,寓意离乡不离土。

砖雕门楼被称为“文化门”,这官厅虽属常见的字匾门,但整体月眉形窗罩搭配八字形窗,门罩飞桅戗角,瓦当勾连,彰显气势。水磨青砖精雕细刻,花边人物应有尽有,“杰应歧灵”的门额则显示了主人“英雄不问出处”的境界。徽式民居两边院墙要略高一些,因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又称封火墙。

树和堂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进门有一块石雕,是以游龙飞凤构成福字,代表福临门,大福大贵之意。官厅内饰较为简单,一般都会有天井,主要是采光通风,天井下摆了一口缸,缸里的水主要起到消防的作用。而这水是天上的雨水,又称无根水,所以又有天降鸿福之意。下水道是古代铜锁状,寓意锁住水源,锁住财源,四水归明堂,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有幅对联“金石其心芝兰其室,仁义为友道德为师”,意思是说做任何事都要有持之以恒之心,让仁爱和正义做自己的朋友,良好的行为准则成为自己的老师和做人的标准。我们再来看中堂的摆设,堂名为“树和堂”,意为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家人和睦,以前只有大户人家才会有这样的堂匾。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有没有名堂的来历,就是说它是一个有名字的堂。高悬匾额下是中堂字画,“高花风堕赤玉盏,老蔓烟湿苍龙鳞”,为曾国藩题写,此人是晚清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死后谥号为文正,后人称之为“曾文正”或“文正公”。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北京天坛导游词12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80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皇穹宇。这里是在祭天大典后存放皇天上帝及其它诸神牌位的地方,即皇天上帝和诸神的寝宫,除大典外,其余时间,众神便在这里休息,即人间的“天堂”。皇穹宇建于公元1530年,位于圜丘坛之北,整组建筑由一堵圆形的墙所环绕,院内有三座建筑,即存放皇天上帝牌位的正殿---皇穹宇及存放日月星辰、风云雷电诸神牌位的东西配殿。

正殿皇穹宇象一把巨大的雨伞,其殿顶呈圆形,基座为圆形,院落的围墙也是圆形,这些“圆”都是敬天礼神的象征,但也正是这些“圆”及建筑,造就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即皇穹宇院内的三大声学现象。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这院落的圆形围墙,它就是闻名中外的建筑——回音壁。那么回音壁有何神奇之处呢?其现象是这样的:如果两人站在两座配殿后的围墙下,均面部朝北对墙小声说话,都能非常清晰地听到对方所讲的话。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呀,整个围墙是圆形的,又磨砖对缝,墙面十分光滑,再加上围墙顶部盖有檐瓦,声音不宜散失,于是声波便沿着圆墙连续反射而产生回音。各位可以试一试,我们五分钟后到皇穹宇前集合。

下面请各位看看第二个有趣的现象。请看皇穹宇丹陛下有三块石头,如果站在第一块石头上拍手,会听到一次回音;如果站在第二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二次回声;如果站在第三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三次回音,故称此石为三音石。其实据声学专家测量,如果这里足够安静,在三音石上拍手,其回声是无限次的,只是我们人类只能听到三声。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如果你站在三音石上环顾一下四周,你会发现,噢!原来我站在了整座院落的中心,那里是回声产生的最佳位置。

第三个有趣的地方是从丹陛上往南数的第十八块石头,它被称为对话石,其奇特之处是:如果一人站在该石板上,另外两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的西北角及东北角,那这三个人轻声说话就象打电话一样清晰,这是因为他们三人所处的位置恰巧是一个边长为36米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尖上,故产生了这种奇特的现象。在这个充满神奇的小院里,可能还会有其它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也许您就是发现者,好!下面请各位感受一下三音石及对话石的妙趣,5分钟后我们在门口集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介绍西双版纳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位于云南之南,自古至今都是中国遥远边获的西双版纳,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通过一条条幽深、险峻的茶马古道来完成的。

在西双版纳这一条千百年来的古山道——茶马古道上走一遭,感受千百年的历史在脚下走过“青石板上的马蹄印、密林里的古茶树、草窠里深藏的清代诰封碑……”。

古人都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少数民族算得上是最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不仅居住在“竹”楼里,吃着“竹”筒饭、喝着“竹”筒酒,真是比神仙还逍遥。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有竹子种类逾百,满山遍野,竹浪起伏,而各民族村寨也是凤尾竹掩映,十分秀丽。

在西双版纳傣族的民歌里更是有“有寨就有竹林绿,有竹就有人家住”的佳句,描述了这里各民族与竹子的密切关系。这里的人们对于竹子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来西双版纳感受这独特的竹子文化。

“水花放,傣家狂”,“泼湿一身、幸福终生”!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

泼水节是西双版纳一年中最盛大的民族节日。每年的公历4月1 2日举行,被称为“波水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介绍云南热门景点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落水村--分为上落水和下落水,公路西侧、房屋较矮小的一片屋群叫上落水,这里的民居较古老;公路东侧紧依湖畔且房屋高大的一片屋群叫下落水,这里因旅游业的发展,都已是几层楼的现代民居了。而无论上落水的老民居,还是下落水的新民居,它们都是全木结构的房屋,四壁用削皮后的圆木,两端砍上卡口衔楔垒摞而成,屋顶则用木板铺盖,上压石块,整幢房屋不用一颗钉子,也不用砖瓦,它不仅冬暖夏凉,而且用衔楔整架结构而特别防震。这就是摩梭人的木楞房。

下落水湖边有条弯曲的砾石小路,路边的摩梭人都把自己家改建成旅社,随小路一溜排开的木楞子房一幢比一幢漂亮而有特色,有酒吧、百货店和土产店等设施,加之小路旁有湖畔垂柳、木舟细浪等迷人风光,这里自然成为旅游者的大本营,小路也被冠以“摩梭风情路”的雅称。住在“风情路”上的摩梭家庭旅社,是好旅游的一个好开始。置身湖光山色中,你能清晰感觉到,纯净的空气慢慢沁入每一根血管的过程。你可以细细观赏木楞子房;可以走进神秘的母房看一看;或到酒吧里听听古老的“阿夏婚”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西安钟楼介绍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367 字

+ 加入清单

Good morning, everyone. Welcome to the ancient city of Xian. Nice to meetyou. Im your tour guide this time. My name is Xu chenxuan. Just call me Xu Daoor Chen Xuan. Now lets start the journey of Xian ancient city wall!

First of all, I would like to briefly introduce the ancient city wall ofXian. The ancient city wall of Xian is also called Xian Ming city wall. It islocated in the central area of Xian, Shaanxi Province. The height of the wallis 12 meters, the top width is 12-14 meters, the bottom width is 15-18 meters,and the outline is a closed rectangle with a perimeter of 13 meters. 74kilometers. The city wall is used to be called the ancient city area, with anarea of 11 square meters. With an area of 32 square kilometers, the famous belland Drum Tower in Xian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ancient city.

In front of us is the main gate of the city wall. There are four gates likethis: Changle gate (East Gate), Yongning gate (South Gate), Anding gate (WestGate) and Anyuan gate (North Gate). The four gates were the original gates ofthe Ming city wall. Because of the military and defense needs at that time, theywere all single door caves, and they all built three walls, and Weng city wasformed between the two walls. So far, except Yongning gate, only two walls areleft in the other three gates.

OK, heres your free time. Please gather here in an hour.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介绍云南木府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78 字

+ 加入清单

昆明以及周边的城市,有许许多多旅游胜地,比较有名的有“滇池”、“石林”、“大观楼”、“云南民族村”、“世博园”、“翠湖”等等,各有特色。

翠湖公园是昆明的名胜之一。所以,翠湖公园是我们计划中的第一站。

一进翠湖公园,一棵棵立在湖边的垂柳,就像一个个苗条的少女在湖边梳理秀发,给人美的享受。

走在湖边,眺望一波碧水、真令人心旷神怡。数只游船、从水上悄悄划过,留下一路波纹。湖水澄清,都看得到水里的鱼儿嬉戏。

在公园的西南方有一个湖心小亭,被层层垂柳包围着,掩映在绿阴和湖光之中,显得更加古朴、典雅。

夏秋之交,湖面上大片大片的荷花开出白色、粉色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一片片荷叶就像一个个翠玉大圆盘,有的高出水面,有的贴在水面。

翠湖多美啊,乘一小舟,荡漾在翠湖上,尤如进入了仙境一般。

湖的东岸是苇塘;南岸是闲圆,凉亭,北岸有花厅;西岸是儿童乐园,里面的娱乐玩具各种各样。这五光十色的儿童世界,真叫人流连忘返。

我们到达“翠湖”那天,正赶上“荷花节”,那满池塘满池塘的荷花,让我看花了眼,妈妈更是拿个相机拍过不停,看见这里,觉得漂亮,看到那里,更漂亮,让我不由的想起了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真是太美了!

翠湖就是昆明春城的一颗明珠。有时间来欣赏一下翠湖的荷花和它那引人入胜的风景。

从翠湖出来,我们又乘坐公交车到“云南民族村”去逛逛。

到达目的地后,我们看见绿油油的爬山虎包裹着石墙,远远望去,像用绿砖铺成的,石墙上刻着五个苍劲有力的烫金大字“云南民族村”。

进入民族村后,听妈妈说:“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共有五十六个民族,云南声的少数民族就有三十二个,几乎占了中国的一大半。”“哇!”我听了感觉很惊讶,没想到云南的少数民族这么多。我们在民族村逛了逛,里面有许多少数民族的村寨。还有一家唯一的“傣味馆”,那里全是一些稀奇古怪的食物。我们点了一道炸蜂蛹来吃,是真的蜂蛹来炸的,我都不敢吃了。

在不知不觉当中,我们来到云南旅游的第一天就结束了。在云上四季连锁酒店(昆明宝善店)休息一晚,明天我们就要踏上去丽江的旅程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介绍福建景点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团友:

这是日光岩寺新修的山门,让我们先看前方巨石上的三幅石刻,这好像一个人写的,其实是三人所书。鼓浪洞天是明万历年间(1573年)泉州同知丁一中写,已经400多年了,是日光岩上最早的题刻;鹭江第一是清代道进士林缄所写,也有100多年了;天风海涛是民国4年(1915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写的。在如此高大的石头上凌空崖刻,气魄很大。

各位团友,日光岩寺原名莲花庵,是厦门四大名庵之一,实际是一石洞,以石为顶,故又叫一片瓦,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万历十四年(1586年)重建。因为每天凌晨,朝阳从厦门五老峰后升起,莲花庵最先沐浴在阳光里,因此得名日光寺。又传说当年顾成功来到晃岩(日光岩的别称),看到这里景色远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为日光岩。日光寺屡毁屡建,清同治年间,建圆明展,祀弥勒。1917年建大雄宝殿。解放后,圆明殿改成念佛堂。改革开放后,落实宗教政策,日光寺得到政府的扶持,接受海内外十方善信的捐赠,大兴土木,翻修了大雄宝殿,新建了山门、钟鼓楼、旅游平台、法堂、僧舍、小卖部和膳堂,寺庙焕然一新。日光寺是一座精巧玲珑袖珍式的寺庙,大雄殿、弥陀殿对合而设,是全国唯一的。由于环境优越,历代高僧不断,著名的弘一法师1936年曾在这里闭方便关8个月。

日光山又称龙头山,与厦门的虎头山隔海相望,一龙一虎把守厦门港,叫龙虎守江。这里原有一亭名旭亭,早已毁圯。中国台湾文人石国球写了一篇《旭亭记》,描写日光岩山罗海绕,极目东南第一津,水光接天,洪波浴日,皆为梵刹呈奇,磴道巨石夹峙,森严壁立,有九夏生寒之意,凉意自然来自鹭江龙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洛阳重渡沟风景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早就听说洛阳栾川县境内的重渡沟是个有名的避暑胜地,山清水秀,犹如仙境一般,这个暑假我终于有机会到那里领略一番了。

走进重渡沟我就被眼前的美景迷住了,雄伟的山,碧绿的树,山谷中绿阴如盖,道路两旁还有一排排苍翠的竹子,这些竹子又给重渡沟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一条清澈的小溪从山上哗哗流淌下来,我忍不住把手伸进水里,冰凉冰凉的,让人立刻就有了精神,外面是炎炎烈日,景区内阵阵凉风扑面而来,让神清气爽,真不愧是避暑胜地呀!

我们走进金鸡河景区,俨然走入了一个巨大的森林氧吧,忽然眼前一亮,一条瀑布自上而下倾泻而下,原来这是景区内最大的瀑布——泄愤崖瀑布,这条瀑布一波三折,被分成三个部分奔流直下,溅起一朵朵水花,据说站在泄愤瀑前,所有的烦恼忧愁都会随着瀑布奔流而去,我也试着站在瀑布前,真灵呀,果然留下的都是好心情。

走过泄愤崖瀑布,我们来到“靠背石”只见游人们一个个的争先恐后的靠在一块大石头上,这块石头被靠出来个人形,据说靠一靠会给人带来好运,我也忍不住走过去靠在靠背石上,一定会有好运气呀。

重渡沟的山、水、竹、瀑布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在这炎热的夏季给我带来一丝清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介绍天津五大道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85 字

+ 加入清单

天津的五大道是指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区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与南京路交口以西的一片长方型地区。共有22条道路,总长度为17公里,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历史上曾是英租界的“墙外推广界”,地势低洼,后被填平,各国建筑师纷纷在此建造房屋,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天津城建部门为了统一管理,按照由北至南的顺序,将这一地区东西走向的成都道、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及马场道等统称为“五大道”地区。如今,“五大道”已经成了天津小洋楼的代名词。五大道地区的地名有三个特点:一是独立宅邸多,里巷数量少,而名人名楼概以门牌为标识,不另命名,不设匾牌张。二是街巷通名以“里”为主,“胡同”之名在这里已销声匿迹。三是出现了“大楼”、“别墅”、“村”、“坊”一类公寓庄园的通名,如:香港大楼、马场别墅、剑桥大楼、安乐村、育文坊等。

马场道是五大道地区修筑最早、最宽、最长的马路。马场道121号小洋楼,原为英侨学者达文士居住,称“达文士楼”,这座典型的西班牙花园别墅,是五大道上最早的建筑。坐落在马场道上的还有原北疆博物院和工商学院。北疆博物院是中国早期博物馆之一,创建于1920__年,建筑为平面“工”字形,具有罗马建筑风格。天津工商学院(现为天津外国语大学)建于1920__年,主楼三层带地下室,外檐大块蘑菇石墙面,曼塞尔式瓦顶,圆形大钟,为法国罗曼式建筑风格。

睦南道,长2.08公里,有风貌建筑74幢,名人故居2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道路两旁绿树掩映着风格各异的小洋楼,漫步其间,使人感到路、房、树的空间尺度恰到好处。睦南道20号为孙殿英旧宅。建于1930年,为三层带地下室的西洋古典公馆,颇为豪华气派。24号为中国近代外交家颜惠庆旧居,建筑具有欧洲古典建筑风格。28号的罗马柱廊意式公馆为天津八大家“李善人”的后代李叔福旧居,李曾任天津殖业银行经理。50号为张学良二弟张学酩旧居,红砖清水墙,坡瓦顶,具有英国庭院别墅风格。

大理道3号、5号的蔡成勋旧居。3号是主楼,外观法国罗曼式,内装修使用中式木雕。5号为中式四合院家庙,垂花门及门窗隔扇,砖、木、石雕,无一不精。是中西合璧的公馆。

重庆道55号庆王府。为清朝庆亲王载振的公馆,主楼平面由二层楼的四合院构成,西式外檐,中式天井和装修,顶层为祖先堂。庭院东部为中式花园,有假山、石洞和六角凉亭。也是中西合璧的公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北京天坛导游词4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天坛。我是你们的导游丁培尔,大家可以叫我丁导。

天坛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始建于明朝,是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9处景观之一。下面请大家跟着我,一起去参观天坛的主体建筑——祈年殿。

祈年殿建于1420xx年,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也是北京旅游的标志。1751年修缮后,改名为祈年殿。1889年毁于雷火,数年后按原样重建,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祈年殿四周的围墙是方方正正的,而祈年殿本身从下至上都是圆形的,这代表了“天圆地方”。殿中有28根柱子,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最长也是最精美、红色雕金的四根柱子,位于中央,叫“龙柱”,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第二种是位于中圈朱红色的十二根柱子,叫“金柱”,代表一年中的十二个月。第三种是位于外圈与殿身成一体的十二根巨柱,叫“檐柱”,代表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第二种加第三种24根柱子代表了一年中的24个节气,三种总共28根柱子代表了28个星宿。据说祈年殿是仿照古代明堂设计建造的。天坛的美景说也说不尽,看也看不完,大家可以细细欣赏。

天坛公园是文化遗产、名胜古迹,游玩时请注意爱护文物,不要乱涂乱抹,并注意环境卫生。两小时后我们大门口见,祝大家玩得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介绍随州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37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朋友:

您们好!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光临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很荣幸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小李,或者李导,我的手机号是。首先我代表炎帝景区为大家的远道而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就由我全程陪同大家一起畅游炎帝神农故里景区,我将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一起解读炎帝的历史,丰富充实大家的随州之旅。

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位于随州市随县厉山镇,属于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它处于市区西北角,离市区18公里,三一六国道、汉丹铁路穿境而过,是去襄阳三国古隆中、十堰武当山道教圣地的必经之路,交通十分便利。景区现拥有神农照壁、四牛石雕、圣火台、神农文化广场、神农大殿、神农雕像、神农纪念馆、神农碑、百草园、神农洞等20余处人文和自然景观。

首先,各位朋友,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据史载,炎帝神农是我国古时期的一个强大、先进的部落首领,他同黄帝轩辕氏共同创造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古代文明。早在5000多年以前,炎帝神农就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疗民疾,实现了男耕而食、女织而衣、日中为市。炎帝神农也因此同黄帝轩辕一道并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所有华人也自豪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悠悠华夏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九十年代初至今,各层多次举办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专家们用详实的材料、确凿的证据、科学的论证,除去了粘附在炎帝神农身上的尘埃,恢复了炎帝神农诞生于随州、炎帝的南方属性、炎帝和黄帝不可分割的关系的本来面目。并揭示炎帝神农文化的精髓就是开拓进取、发明创造、生生不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那么我们现在的所处的位置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炎帝神农诞生地——烈山。烈山,顾名思义就是用火烧山的意思。炎帝神农又称“烈山氏”,这是后人为了纪念他刀耕火种的发明。烈山拥有九岭,九岭拱成烈山。炎帝神农故里景区就位于这九岭之间。景区上世纪80年代开始修复,20__年扩建,核心景区1.71平方公里,为国家4A级景区。历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此地举办,深受国家、省、市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也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胜地。

前面的这块照壁是有中国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所题字的炎帝神农故里五个金边打字。代表着我们炎帝神农故里欢迎各位的到来。我们中有许多朋友可能知道:在风水学里有一种说法:“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视为不吉利”。避免气冲的方法,就是在房屋大门前砌一堵墙,但是,为了保持“气流通畅”,这堵墙又不能封闭,所以便诞生了中国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建筑结构——“照壁”,用以“避邪藏福”。比如故宫的九龙照壁等等。。

好,请各位随我转过身来!大家看,从照壁到前方的神农大殿是整个景区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位于正南北方向。据考古发现,早在炎帝神农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按照坐北朝南的方向修建房屋了。而且从科学上讲,坐北朝南才能取得最长的日照时间。

现在我们脚底下走的通往大殿的路名为迎宾大道。在迎宾大道不远处。大家看这个呢便是我们炎帝神农故里的四牛石雕。四牛或昂首向前或埋头耕耘,形象栩栩如生,可以说是我们纪念始祖炎帝神农“首创农耕、驯养家畜”功绩最恰当的表现形式。

好,大家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尤其是炒股票的朋友,到了这里沾到灵气,你手中的股票一定会牛气冲天,一路飙升,财源滚滚来。

四牛雕像前面即为九孔桥。九孔桥采用赵州桥的构造理念构造而成。九在古代是最大的数字。咱们的这个桥共有九个孔,因此呢被称作九孔桥。大家顺着我的手指往前看,前面古朴大气的石门就是华夏始祖门,门上雕刻反映早期炎帝农耕时代的风情图案。走过华祖门我们来到的这个像“火”一样的建筑是圣火坛。一年一度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开幕式的火种就是在圣火台上点燃。数千年来,华夏子孙,薪火相传,以他们的聪明才智缔造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

圣火台底座为正方形,上端刻有火焰图腾,底座周边刻有龙腾雕纹,相传有神龙相守,供奉华夏最初之火种。很多华人朋友到这里,都会从圣火台的底座穿过,他们说:圣火台中走一走,红红火火全都有。朋友们,你们也来走一走,这样今后咱们的生意会红红火火以后的日子也会红红火火。

在我们的眼前便是七步登天台,共七七四十九个台阶,分7节大台阶,每节大台阶又有七个小台阶。七步登天台根据天上的北斗七星设计而成,从上到下依次为“日、月、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北斗七星的七个星君,而北斗七星的七大星君代表着不同的福运。例如“文曲星”代表人的文运,“禄存星”则代表人的官运。贯通天地的七步登天台带我们靠近炎帝,让大家感受到来自始祖炎帝的灵气,所谓“七上八下”,踏上七步登天台,每踏一步,福运相互连接,踏完七大台阶,福运全部汇聚在一起,相信各位今后的人生一定会迈大步、行大运。

我们现在步入的便是气势恢弘的谒祖广场,广场边长117米,呈正方形,占地面积13689平方米,数字也呈九的倍数,整个广场可容纳2万余人。历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的开幕式暨拜祖大典就是在这里举行。

游客朋友们,现在伫立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气势雄壮的“洞穴式”建筑,便是亿万炎黄子孙向往的精神圣殿——炎帝神农大殿。殿前有12级台阶,它象征着一年十二个月份。大殿里供奉着的这尊坐像就是炎帝神农圣像,他面容刚毅而慈祥,身躯强健而有力,一手捧着稻谷,一手握着灵芝,喻义着“幸福和健康”,也象征着始祖在开创农耕和医药方面的两大主要功绩。整个雕像高4.26米,寓意炎帝农历4月26日的生辰。这尊炎帝神农像是根据清代著名画家吴承砚绘制的始祖像雕刻而成的。在1987年11月,美籍华人周共王德樵,一位不会讲华语的青年,远涉重洋,不远万里寻根到时厉山。在厉山镇政府,他把一幅用重金从美国华岗博物馆复制的炎帝神农画像交给当时历山镇领导。他说,此举是我家三代人的心愿。原来,这幅炎帝神农像一直藏在故宫。19世纪未被八国联军抢走,存放在美国华岗博物馆。他祖父得知后,几经周折,花巨资取得了复制权,临终前嘱咐他一定要将此画像送回炎帝神农的诞生地。为了不违祖命,他凭着一本英汉对照字典和古厉山地图,终于找到了烈山。来到烈山半腰,在明朝“炎帝神农氏遗址”石碑前,周共王德樵撸起裤管,指着自己的膝盖骨泪流满面地说,我可是正宗的炎黄子孙啊!然后顶礼膜拜。

在神农大殿的两侧,分别放有铜钟和皮鼓。古训说的好,烧香不撞钟,等于一场空。古人认为,钟就是聚集在地下的阳气,敲钟就是唤阳气,滋养万物。所以,“撞钟纳福”就成为人们表达自己喜悦和祝愿的祈福方式。

刚刚我们膜拜了炎帝神农坐像,站在此地我们就可以看到远处一个高大的雕像,是核心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它就是炎帝神农立像,位于神农文化广场正中央。相信很多游客在刚进入随县县城就已看到这尊巨像。大像面朝东南,316国道、环城路是大家寻根谒祖的必经之路,而始祖炎帝就屹立在这里注视着前来寻根谒祖的炎黄子孙。

炎帝神农站立像与大殿里的炎帝神农坐像同为中国美院设计,全像海拔高度157.6米。底座为正方形,边长56尺(约18.67米),意为中华56个民族;底座高度为42.6尺(14.2米),代表着炎帝神农的诞生之日为农历4月26日;像本身高95尺(约31.67米),寓意炎帝神农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__之尊地位。说到这里,小x又忍不住要说到始祖的灵气。炎帝神农巨像最后一块石材安装完毕,人们纷纷前来敬香放炮。香未燃尽,炮声刚落,奇迹出现了,数百只小鸟聚集在一起,围绕大像持续飞行了足足5分钟的时间,有的人说,那是小鸟误将始祖手中的稻谷当成了真的,而更多的人则相信那是始祖显灵了。

现在大家经过的便是我们景区为纪念炎帝神农尝百草而建的百草园。上古时期多瘟疫,炎帝神农为救黎民百姓,敢为天下先,遍尝百草,先后发现各种可以治病的中草药,而这其中,首推生姜。据传,炎帝神农在劳作的过程中,突感头痛发热,呼吸也越来越急促(即中暑),就在这命悬一线之际,他发现身边有一丛长的绿油油颇似竹子的植物,顺手便拔了一株,刮去根茎上的泥土,塞了一块在口中,嚼来味道虽然辛辣,但马上头晕症状就慢慢减轻、呼吸顺畅,不适的感觉逐渐消失,因为这种植物再造了自己的生命,炎帝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便用自己的姓为这个植物命名,取名为“生姜”。现在,百草园内种植着各种不同的中草药。一方面是为了纪念炎帝神农遍尝百草的奉献精神,另一方面,为以后景区建设养生馆作准备,利用这些中草药,前来这里谒祖观光的游客可以有病治病,无病防身。

大家请抬头仰望,在我前面的秦汉风格的建筑群就是功德殿。功德殿建筑群坐落于九龙山的第四座山头——五帝山顶,这里也是景区海拨最高的位置。整个功德殿占地10320平方米,建筑面积2466平方米,由主殿、广场和连廊三部分组成,由外到内分别有日月门、天门和功德殿大门三门,这里是展示炎帝神农生平和功绩的主要场所。也是许多游客重要的许愿地之一。在这里,工作人员准备了花

篮、许愿瓶和许愿灯,大家可以将自己的心愿写在许愿纸上放入许愿瓶或将自己的名字贴在许愿灯或花篮上,敬献在始祖膝下,相信各位的心愿一定能实现。大家可以在这里感恩始祖或合影留念。

在我们的左、右边墙壁上,有许多的竹简,右边的竹简介绍的是炎帝神农的生平(注: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简介炎帝神农氏为少典氏之子,其母安登感龙而生神农于烈山石室,湖北随州厉山镇有神农洞、炎帝碑为证,故号烈山氏、厉山氏等。世代以农历四月二十六日为其生日,并以祀之。神农泽被南方,位列三皇,善于用火,号火德王,尊为炎帝,以牛为图腾,以姜为姓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为民疗疾,遍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因误尝“断肠草”,崩于茶陵,即今湖南省炎陵县,炎帝陵园柏翠松青。

朋友们,现在我们即将跨过的便是天门,大家可以看到,天门由内外两幅楹联构成,内楹联由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曹克定先生撰写,右联为:种五谷兴农,尝百草回春,总系苍生福祉。左联为:创手工成业,始贸商为市,首开社会文明。外楹联由曾为南京总统府景区楹联题字的马来西亚著名楹联作家林声耀先生撰写,右联为:华夏史长馨,任万世溯宗,天涯常系随州梦。左联为:人文根已续,纵八方寄迹,海外总牵赤子情。这两幅楹联都由衷的表达了炎黄子孙对华夏始祖的拳拳赤子之情以及对炎帝丰功伟绩的追思和赞美。

跨过天门,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日月门和天门之间的连廊区,两边的墙壁上共有36块文化浮雕。包含国家领导人的提词、知名书法家或社会名流颂炎帝神农的书法作品、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颂炎帝文、清朝画家所画炎帝神农像、古厉山镇地图以及炎帝神农的八大功绩和八大传说,还有后人歌颂炎帝神农的诗词及神农祭。

大家穿过日月门,拾级而上,看到的就是神农碑亭了。亭下的神农碑是明代万历年间随州知州杨存愚为祭祀始祖炎帝神农而立,是我们景区最古老、最具价值的文物,也是炎帝神农诞生在随州厉山最有力的实物证明。碑由玉石凿成,高2米,宽1米,重数吨,碑座用108块青石板砌成,距今已有430多年的历史,碑上刻有“炎帝神农氏遗址”几个字,现在仍清晰可辨。

一路前行,我们来到神农洞,也就是始祖炎帝神农诞生的地方。人们常说:“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可见,我们都是龙的子孙。可是,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好了,让我们轻松一下,听我讲一段有趣的传说吧!

相传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龙被分到了天上,蟒则被置于地下。蟒因升不了天,就在人间兴风作浪。玉皇大帝知道后,就派天兵天将搬来99座山,把那兴风作浪的99条蟒全都镇压在山下,一字儿排开,就成了现在随州至枣阳的99重山冈。可玉皇大帝还不放心,又命东海龙王派他的9个龙子来镇压99条蟒。9个龙子遵从父命,腾云驾雾来到镇压99条蟒的地方,选中了中间的九座山住了下来。所以这九座山又叫九龙山。再后来,九龙山下兴起了一个氏族部落,部落里有一位牧羊女名叫安登,她天天上山放羊和采集食物。有一天,她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穿过树林,在半山腰里发现了一个洞穴,便进入洞里歇息,不一会就睡着了。可哪知这个洞是七龙子住的地方,七龙子因参加蟠桃宴会,多喝了点酒,就忘了关洞门。第二天早晨,七龙子醒,发现了美丽的安登,顿生爱意,就抱起她亲热起来。于是,第二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六日,安登便在洞中生下了一个胖小子。这个胖小子就是后来教种五谷、品尝百草的炎帝神农,他出生的这个山洞后来就叫做了“神农洞”。看来,我们还真是“龙的传人”呢!既然如此,可得好好地在洞前拜拜,也好沾染一下我们伟大始祖的灵气呀!

沿着台阶向下,大家现在看到的便是景区独有的百家姓台阶,全段台阶共有108阶,各台阶两侧栏杆上分别雕刻着两个姓氏,共刻有中国百家姓中的前216姓。炎黄后裔遍布世界各地,这216个姓便是为了方便华夏子孙在始祖故里认祖归宗。大家可以在栏杆上找寻自己的姓氏,台阶向下的回廊处,有专门的百家姓研究人员为大家讲解各自姓氏的起源和迁徙历程。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时间过得真快,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的游览到这里就要结束了,谢谢大家一路上对我的工作的支持。在刚才讲解过程中,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朋友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华夏同始祖,天下共烈山”,我们相信每一位炎黄子孙不管身在何方,都是心心相印、血肉相连。同时,我们也相信,通过这次与始祖近距离的接触,大家一定沾到了始祖的灵气,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帆风顺,万事如意。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介绍承德避暑山庄概况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旅客,大家好!很高兴能够成为你们的导游,我的服务希望能够给你们带来方便,带来快乐!现在,你们看到的是: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这个景点已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宫殿区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占地十万平方米,由正宫、松鹤斋、万壑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湖泊区在宫殿区的北面,湖泊面积包括州岛约占43公顷,有8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州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

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为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100余处。它最大的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避暑山庄与北京紫荆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去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一个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同时又具有不同风格的强烈对比,避暑山庄山清水秀,周围寺庙金碧辉煌。这是清帝处理民族关系重要举措之一。由于存在众多群体的历史文化遗传,是避暑山中及周围寺庙成为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全国十大名胜和四十四处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承德也因此成为全国首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

游了一天的承德避暑山庄,希望这次旅游能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介绍青海茶卡盐湖的导游词范文_青海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599 字

+ 加入清单

5篇介绍青海茶卡盐湖导游词范文

茶卡盐湖,别称茶卡或达布逊淖尔,是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的天然结晶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海的盐;“达布逊淖尔”是蒙古语,也是盐湖之意。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青海茶卡盐湖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青海茶卡盐湖的导游词范文(一)

水映天,天接地,人在湖间走,宛如画中游,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天空之境,茶卡盐湖,今天有我带领大家游览,大家可以叫我小妤。

茶卡盐湖,与青海湖,塔尔寺,孟达天池齐名,称青海四景,被评为人生必去的55个地方。

茶卡盐池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柴达木盆地的东部边缘,北依巍峨的完颜通布山,南靠旺秀山,东濒茶塘盆地,是一个富饶而美丽的天然盐池。“茶卡”是藏语,意为盐池,茶卡盐湖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早在西汉时期,当地羌族人就已经知道采盐食用。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茶卡盐极易开采,人们只需要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就可以从下面捞取天然的结晶盐,茶卡盐湖是天然结晶盐湖,因其盐晶中含有矿物质,使盐晶呈青黑色,所以称“青盐”。其盐粒晶大质纯,盐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盐。这里的盐除供应青海各地外,还畅销全国20余个省区及出口日本、尼泊尔、中东等地区。

茶卡盐湖气候温凉,干旱少雨,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湖面海拔3100米,呈椭圆形,雨季时总面积可达105平方千米。相当于杭州西湖的十几倍。而盐湖的形成是由于地壳运动,青藏高原曾是海洋的一部分,经过长期的地壳运动,就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结果一些海水留在了低洼形成了许多盐湖和池塘,茶卡盐湖就是其中一个,茶卡湖内的盐几乎无穷无尽,因为雨水会将更多的盐从周围的山上带下。

放眼望去整个盐湖就像一片白色的海洋,脱下鞋子,漫步在盐滩上就会感受到像细沙一样盐,非常舒服车上、地上、甚至空气里都有醇香的盐味,来到茶卡盐湖,一定要走一走那条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铁轨。空旷的盐湖,笔直的两条铁轨,让人心旷神怡。仿佛会忘记一切烦恼。

而我们两旁的每一座盐雕都是都是茶卡盐湖的“守卫者”,每一座盐雕都在诉说着一个沧桑而又美丽的故事... .或是神话传说,或是英雄事迹,每一座都演绎着不同的风情... ...而现在一切美丽的景色只属于你... ...

我的讲解就到这里了,下面大家就可以自行游览了,当然也一定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谢谢大家,祝大家旅行愉快哦。

5篇介绍青海茶卡盐湖的导游词范文(二)

茶卡盐池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东部边沿,乌兰县茶卡镇南侧。北依巍峨的完颜通布山,南靠旺秀山,东濒茶塘盆地,是一个富裕而漂亮的天然盐湖。茶卡是蒙语,意为“盐海”。茶卡盐湖的湖水面积,水深显著受香节影响,雨季湖水面积可达104平方公里,相称于杭州西湖的十多少倍,干季湖水面积显明减少。湖水属卤水型。底部有石盐层,个别厚5米,最厚处达9.68米,湖东南岸有长十几公里的玛亚纳河注入。其它注入盐湖的水流很小,且多为节令性河流。该盐湖为天然结晶盐,晶大质纯,盐味醇香,是幻想的食用盐。因其盐晶中含有矿物资,使盐晶呈青玄色,故称“青盐”。初步探明的储量达4亿4千万吨以上。茶卡盐极易开采,人们只消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就能够从下面捞取自然的结晶盐。开采过的卤水,几年之后又从新结晶成盐层。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盐湖中景观万千,有采盐风光,盐湖日出,盐花异景等,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茶卡盐开采历史长久,最早可推到秦汉时代。《西宁府新志》上有过这样的记录:“在县治西,五百余里,青海西南……四周有二百数十里,盐系天成,取之无尽。蒙古用铁勺捞取,贩玉市口商业,郡民赖之”。清乾隆二十八年已定有盐律。解放前,马步芳政权在这里设有盐场,每年出产近千吨原盐。解放后,古老的茶卡盐池经由一直的建设和发展,初步实现了采盐机械化,建有茶卡盐厂,已开发出加碘盐,洗涤盐,再生盐、粉干盐等十多个种类,每年生产几十万吨优质原盐,除供给青海各地外,还畅销全国20余个省区及出口日本、尼泊尔、中东等地域,受到人们广泛欢送。盐湖的形成是因为灾害或地壳活动,青藏高原从前是大陆的一局部,经过长期的地壳运动,这块地面抬起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成果海水留在了一些低高地带形成了很多盐湖跟池塘,茶卡盐湖就是其中一个,茶卡湖内的盐简直无限无尽,由于雨水会将更多的盐从周围的山上带下。茶卡盐湖,已有3000多年的开采史。游客在此既可欣赏盐湖景色,又可参观机械化采盐功课,这是一个盐的世界,车上、地上、甚至空气里都有盐味,远处有挖盐船在挖盐;近看这些盐,是像水晶状的晶体;尝一尝,滋味与食盐略有不同。假如你足够荣幸的话,白天可以看到在这些河面上构成的空中楼阁。这些由阳光经水汽折射造成的奇观,有的是屋宇,牛群,甚至如羊群在湖面上游泳。

5篇介绍青海茶卡盐湖的导游词范文(三)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来青海茶卡盐湖参观考察。茶卡盐湖,别称茶卡或达布逊淖尔,是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的天然结晶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海的盐湖;“达布逊淖尔”是蒙古语,也是盐湖之意。茶卡盐湖气候温凉,干旱少雨,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41,年平均降水量210.4毫米。湖面海拔3100米,长15.8千米,宽9.2千米,呈椭圆形,总面积105平方千米。茶卡盐湖与塔尔寺、青海湖、孟达天池齐名,是“青海四大景”之一,被旅游者们称为中国“天空之镜”。茶卡盐湖景区是生态游与工业游并举的景区,20xx年被评为AAA级旅游景区。20xx年,景区单日最高游客量突破4万人次,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原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各位游客朋友,茶卡盐湖的形成,是由于板块运动,原被海水所覆盖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逐渐隆起为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中,部分海水积留在低洼地带,形成了许多盐湖和池塘,茶卡盐湖就是其中之一。大约10万〜13万年前,茶卡盐湖当时是一个外流湖,向东流人共和盆地、注人黄河,后来发生构造隆起,使得茶卡盐湖变成了内陆湖。在晚冰期时,茶卡盐湖为一淡水湖。自全新世起,茶卡盐湖开始萎缩,出现盐类沉积,即便是在全新世中期的气候适宜期,茶卡盐湖仍表现为进一步的萎缩状态。全新世晚期,盐湖的萎缩咸化进一步加剧,温度的作用对于茶卡盐湖的形成演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对于晚冰期,全新世温度增高引起盐湖的蒸发^增大,远大于降水量。于是就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茶卡盐湖。

各位朋友,茶卡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最东段、茶卡盆地西部、祁连山南缘新生代凹陷的山间自流小盆地内,南面有鄂拉山,北面为青海南山与青海湖相隔。茶卡盐湖夹在祁连山支脉完颜通布山和昆仑山支脉旺尕秀山之间。两山常年积雪,雪山倒映在湖面,形成水天相交、盐湖与雪峰交相辉映的青藏高原独特自然风光。

各位朋友,茶卡盐湖呈椭圆形。湖水面积、水深受季节影响明显,雨季湖水面积可达104平方千米,相当于杭州西湖的十几倍,干季湖水面积明显减少。盐湖每年10月至翌年4月枯水季节无湖表卤水,每年5〜9月为丰水季节。茶卡盐湖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湖泊,主要入湖水量为河水,每年总计人湖河水量为60立方米,泉水涌水量为2.8立方米,主要出湖水量为湖面上蒸发水量,年蒸发量为124立方米,其次为人工采盐所耗水量为每年为2立方米。

各位朋友,茶卡盐湖镶嵌在雪山草地间而非戈壁沙漠上,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盐湖卤水矿化度每升322.4克,相对密度1.2178,pH值7.8,水化学类型为硫酸盐型硫酸镁亚型。茶卡盐湖因盛产“大青盐”而闻名,其盐粒晶大质纯,盐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盐但不可直接食用。湖区年降雨量小,故每年能注人其中的水量特别少,加上蒸发强烈,故其含盐量极高。因其盐晶中含有矿物质,使盐晶呈青黑色,故称“青盐”。丰水季节卤水中氯化钠含量较枯水季节的高,是开采石盐的最佳时期。枯水季节卤水中的钾盐和镁盐含量较丰水季节的高,是开采钾、镁盐的最佳期。枯水季节湖水中氯化钾含量最高值达2.01%,平均值为1.15%,已达单独开采的品位。开采过的卤水,几年之后又重新结晶成盐层。截至20xx年4月,茶卡盐湖储盐量达4.48亿吨,氯化钠含量高达94%。

各位朋友,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茶卡盐极易开采,人们只需要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就可以从下面捞取天然的结晶盐。

据《西宁府新志》记载:“在县治西,五百余里,青海西南……周围有二百数十里,盐系天成,取之无尽。蒙古用铁勺捞取,贩玉市口贸易,郡民赖之。”早在公元前206—公元20xx年的西汉时期,当地羌族人就已经知道采盐食用。《汉书•地理志》记载:“金城郡临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室、仙海、盐池”。仙海即今青海湖,盐池就是茶卡盐湖。

自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始,官方就已有组织地方对盐湖进行大规模开采,并定有盐律。光绪三十四年(1920xx年),设立了丹噶尔厅盐局,标志着茶卡盐纳人了有序经营管理轨道。

各位朋友,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茶卡盐极易开采,人们只需要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就可以从下面捞取天然的结晶盐。

据《西宁府新志》记载:“在县治西,五百余里,青海西南……周围有二百数十里,盐系天成,取之无尽。蒙古用铁勺捞取,贩玉市口贸易,郡民赖之。”早在公元前206—公元20xx年的西汉时期,当地羌族人就已经知道采盐食用。《汉书•地理志》记载:“金城郡临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室、仙海、盐池”。仙海即今青海湖,盐池就是茶卡盐湖。

自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始,官方就已有组织地方对盐湖进行大规模开采,并定有盐律。光绪三十四年(1920xx年),设立了丹噶尔厅盐局,标志着茶卡盐纳人了有序经营管理轨道。

5篇介绍青海茶卡盐湖的导游词范文(四)

被称为天空之境的茶卡盐湖,仿佛拥有将时间凝固的魔法,只感觉到蓝天白云悠悠,在如梦似幻般。尤其是在夜晚,仿佛抬手就可以触及到星辰。

今天我们终于到了茶卡盐湖,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盐雕群。瞧,那儿有个大大的西王母宝瓶,上边有许多像钻石一般闪闪发光的东西,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十分华丽……

我们悠闲地走到了盐湖深处,远处蓝天白云,无尽的草原,有盐船在采盐;近处,一望无际的湖水,水晶状的晶体盐洁白刺眼。啊!空气中散发着一阵阵咸味,摸摸自己的头发、衣服,真的感受到了一股咸味,听小姑说这里的盐经加工后可供全国人民食用65年之久呢。我欢快的走在雪白的盐滩,如同走在冬天茫茫的大雪山,这种感觉让我非常开心。小姑给我和姐姐在这美丽的盐滩留下一张张照片,如果我不说这是茶卡盐湖,光看照片,你肯定会误以为这是我冬天拍的照片吧!

在盐湖时我看见了一面长牌子,上面写着:“小心溶洞坍塌。”往盐湖深处走去,这里果然有一些大小不同的溶洞。小姑说:“小心溶洞,不要靠近。”我带着疑问说:“小姑这么小的洞口怎么会把人掉进去呢?”小姑说:“里面大,外面小。中间是空的,随时会坍塌要小心呀!”我们玩的时候,又看见一个牌子:“为了不影响盐湖水质,请勿穿鞋套下湖。”我和姐姐说:“别人都穿着鞋套下湖我们也可以呀。”小姑说:“我还是不穿鞋套了吧!”我和姐姐一起说:“你不穿鞋套会后悔的!”我第一个下去没有穿鞋套,脚刚踏入湖中。“呀!好扎呀!”小姑进去试了一下。刚刚走了一圈就跑了回来。嘿嘿我就说:“我们说过吧,不穿鞋套会后悔吧。”我一边在玩一边在想,为什么不让穿鞋套下湖还要游客买鞋套呢?

太阳照射在湖面,晶莹的盐粒反射出刺眼的亮光。小姑说这里热倒是不打紧,主要是紫外线很强。说着小姑就把她的太阳帽给了我,结果这“毒辣”的紫外线把小姑的鼻子给晒的脱皮了。出于好奇我捏了一点盐晶放到嘴里,感觉和我们吃的盐一样啊。这时小姑看见了赶紧叫住我说:“欣欣,这盐现在还不能吃,等它加工后才可以食用的。”正是因为我吃了没加工的盐,还把盐晶抹到脸上,导致我的嘴巴肿了起来。如果把盐湖之水不小心弄到衣服或身上只能用干净的水洗,不然的话就会水干了留下白色的盐印迹。

一路走一路玩,装了一瓶茶卡盐湖的盐巴准备带回家留个纪念。湿了裙子的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茶卡盐湖,离开了这个带给我们好奇与欢乐的盐湖,我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够旧地重游。

5篇介绍青海茶卡盐湖的导游词范文(五)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

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

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象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湖水平均深约19米多,最大水深为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比两个东岳泰山还要高。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左中,是理想的避暑消夏的胜地。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间。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而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象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青海湖的不同的季节里,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节,当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披上绿装的时候,青海湖畔山青水秀,天高气爽,景色十分绮丽。辽阔起伏的千里草原就象是铺上一层厚厚的绿色的绒毯,那五彩缤纷的野花,把绿色的绒毯点缀的如锦似缎,数不尽的牛羊和膘肥体壮的骢马犹如五彩斑驳的珍珠洒满草原;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而寒冷的冬季,当寒流到来的时候,四周群山和草原变得一片枯黄,有时还要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开始结冰,浩瀚碧澄的湖面,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象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终日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青海湖以盛产湟鱼而闻名,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很值得提及的是,这里产的冰鱼较为著名。每到冰季,青海湖冰封后,人们在冰面钻孔捕鱼,水下的鱼儿,在阳光或灯光的诱惑下便自动跳出冰孔,捕而烹食味道鲜美。

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和鸟岛都是游览胜地。海心山又称龙驹岛,面积约1平方公里。岛上岩石嶙峋,景色旖旎,自古以产龙驹而闻名。著名的鸟岛位于青海湖西部,在流注湖内的第一大河布哈河附近,它的面积只有0.5平方公里,春夏季节却栖息着10万多只候鸟。为了保护岛上的鸟类资源,这里还设有专门机构,负责鸟类研究和保护工作。

青海湖岸边有辽阔的天然牧场,有肥沃的大片良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里冬季多雪,夏秋多雨,水源充足,雨量充沛,对发展畜牧业和农业有着良好的条件。早在遥远的古代,这里就是马、牛、羊等牲畜的重要产地。青海湖一带所产的马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很出名,当时被称为“秦马”。古代名著《诗经》曾描写过“秦马”的雄壮和善驰。以后,隋唐时代,这里产的马经过与“乌孙马”、“血汗马”交配改良,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良马。它不仅以神骏善驰而驰名,而且以能征惯战而著称。

青海湖周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生产也有着广阔的前景。当地人民在优先发展牧业的同时,还有计划地开垦饲草饲料基地,办起了国营农场,发展以油料、饲料为主的农作物生产,并且在昔日荒凉的寂寞的草原,相继建起了倒淌河等一批新兴城镇,接着还办起了一批工厂、矿山,其中有煤、建材、机械修理、皮毛加工、民族用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乌鲁木齐导游词介绍5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在祖国的西北部,有一个被蓝宝石般河水簇拥着的美丽城市--乌鲁木齐。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的躺在西北边陲。

乌鲁木齐是美丽的,是繁华的,更是多姿多彩的。总之,乌鲁木齐是充满魅力的。现在,让我来带你们去看一看乌鲁木齐吧!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山。红山做为乌鲁木齐的标志性景点,它满山的绿树实在令人心旷神怡。但你们知道吗,在许多年前,红山曾是一座布满红色岩石的荒山,而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一肩一肩挑土,一棵一棵种树,终于把昔日的荒山变成了如今绿树成阴的红山。一走进红山的大门,你就可以看见一座雕塑,那就是为了纪念辛苦付出的劳动人民而修建的!

接下来,我带你们去看看乌鲁木齐最高的建筑--中天广场吧!中天广场是集写字楼、商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高端建筑。远远望去,它就像擎天柱一样矗立在城市中央,仿佛一个巨人,支撑这天空。中天广场地处乌鲁木齐市最繁华的小西门地段,那里人流攒动,车辆川流不息,成为乌鲁木齐的一道亮点。

转眼间到了晚上,那就带大家去欣赏乌鲁木齐的夜景吧!夜晚的乌鲁木齐光彩夺目,五彩斑斓,像一个童话世界。五颜六色的霓虹灯闪烁出五颜六色的光茫,让乌鲁木齐成了一个不夜城。

乌鲁木齐,就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闪耀在祖国的边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北京天坛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游客们,大家好!我叫王 ,大家可以叫我王导。我是你们的导游,请大家跟好我的脚步,我们今天的景点是北京举世闻名的天坛

下面我们来到了天坛的祈年殿。祈年殿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殿有33米高大约11层楼房那么高。1887年八月二十四日,雷雨交加,祈年殿不幸被击中,烧毁。因柱为檀香木,香飘数里。

下面我们已经到达“天库”了,“天库里有三音石,”它就在黄穹宇里,只要在第一个三音石上拍一下,就回声一下,在第二个三音石上拍一下,就回声两下,在第三个三音石上拍一下,就回声三下,所以,它们才称为“三音石”。

黄穹宇里还有回音壁,你站在一端贴着墙小声说话,另一端的人只要耳朵贴着墙面就能听的异常清晰,还有立体效果哦!大家可以试试。这证明520xx年前的中国人已经能够运用声学了。是不是很有智慧呢?

现在我们来到了圆丘坛,它有两个防护墙,一些阶梯和古人的雕像。

游客们,现在你们可自由观赏,但请注意,不要乱涂乱画,带小孩的游客请管好你的小孩,两个小时后在天坛门口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北京天坛的导游词500字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小宇。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北京天坛

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xx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下面我要给大家讲讲天坛的传说,此刻大家抬头看一下这就是美丽的天坛,从远出看是个八角形宝塔。

天坛是王屋的主峰,高峰耸寺深古纵横,一峰突起,万峰臣伏,唯我独尊,从南向北看中间高,两边低,好似屋顶像王者之屋,称王屋山。天坛原名叫琼林台,因皇帝在山顶设坛祭天,后人为了纪念,该为天坛。为了纪念皇帝老师华盖对皇帝指点,把天坛峰前的山叫华盖峰。

我们走过天坛,又来到了望景寺,那里能够这人观赏天坛的风景。

天坛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礼貌保护单位。于北京正阳门,东南方自,为明清两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寿年专用祭坛,是世界上此刻规模最大,最完美的古代祭天建筑群。总面积273平方米。1920xx年作为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坛为三层圆形石台,坛区占地20万余平方米。因此;明清时期北京的天坛与历朝代郊坛有一脉相承的渊源。

天地坛遂改称为天坛。消沿明制,天坛一称沿用至今。从乾隆八年1743年起,对天坛建筑进行了多次修理,天坛最后构成了南北两坛,规制严谨的盛郎风貌。

天坛到处有美丽的风景,说也说不尽,期望您有机会细细游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介绍浙江的导游词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87 字

+ 加入清单

浙江柯岩景区座落在绍兴城西12公里处的柯山脚下,离绍兴柯桥不远,车到柯桥,老远就可见到柯岩奇异的石景。柯岩风景区是以采石遗景为特色的。

石文化景区,始于隋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至清朝,形成了著名“柯岩八景”,为越中胜景。经过现代别具匠心的园林营造,形成石佛景区,镜水湾景区,越中名士苑和圆善园四大景区,游程4-6小时,是近年来绍兴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风景旅游景区,被授予“浙江省风景名胜区优秀建设景点”和“浙江省游客喜爱美景乐园”。柯岩石景,堪与吼山相媲美,它被古人称为“绝胜”之地。

柯岩以云骨最为奇绝,号称天下第一石,是隋唐以来采石而成的一大奇观。从平地上直插云霄,形体曲折,上宽下窄,犹如一座颠倒过来的宝塔,可称奇观。云骨高30余米,底围仅4米。远观宛若一柱烟霭,袅袅升空,故又称"炉柱晴烟"。上有光绪年间所刻"云骨"两字,字比人高。顶端古柏苍翠,虬枝横斜,据考证树龄已逾千载。相传宋代大书记画家米芾酷爱石,见云骨而"癫狂",守数日乃去。距云骨约百余步为柯岩石佛,为唐代僧人依岩开凿而成,像为弥勒坐像,是利用一块高约10余丈的岩石雕凿而成的,高10.6米,法相慈祥,雕琢精美,对研究古代雕刻艺术,颇有价值。此外还有蚕花洞、七星岩、蝙蝠洞诸景,均系古代采石所留,石洞幽深,各具姿态。柯岩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开发,一批新景点相继发掘出来。莲花听音、七星岩、三聚同源、越女春晓、镜水飞瀑、越中名士苑,一个个风格各异,妙趣横生,是绍兴新的旅游胜地。

【圆善园】

唐式风格建筑,依山就势,曲折延伸,山门、合缘壁、钟楼、财神殿、弥勒殿、佛殿、手印山、罗汉院、龙腰池,气势恢弘。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仿唐建筑,其中佛殿占地1000平方米,高25米,独创重檐结构,屋檐挑出4米(九铺作),象展翅欲飞的雄鹰,翘首于柯山。园内罗汉院有18尊常人大小的石罗汉,与石文化相匹配,很有观赏性。

【越中名士苑】

以石雕的形式,展现绍兴从古到今的大禹、句践、王羲之、陆游、徐渭、秋瑾、周恩来、鲁迅、竺可桢等名人风采,与四周的奇石峭壁、绿树青草及名士纪念馆交相辉映,具有高艺术品位,是一处具有高度文化内涵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镜水湾】

集中展示了绍兴水乡风光和乡土人情,其三聚同源、少儿天地、情人谷、戏台、石竹居、杏花坡、越女池等景观将会带您进入一个情趣盎然的世界。

【石佛景点】

三国时期,这里曾是一处采石场,经历代能工巧匠的不断开凿,鬼斧神工般地造就了姿态各异的石宕、石洞和石壁。千百年来,随着宗教的介入,文人名流的渲染及后人的开发,现已形成天工大佛、炉柱晴烟、七星岩、八卦台、文昌阁、蚕花洞、莲花听音等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