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南京的导游词怎么写热门19篇

浏览

6473

范文

70

2024南京夫子庙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895 字

+ 加入清单

古时立学必祀奉孔子,其各地的孔庙,属于国家祀典内容之一。所以孔庙的特点是庙附于学,和国学、府(州)县学联为一体。庙的位置或在学宫的前部,或偏于一侧。

南京夫子庙是前庙后学的布局。孔庙、学宫与东侧的贡院(通过考试来取士的考场)组成三大文教古建筑群。古时候的孔庙有一定的布局形式。

一般前设照壁、棂星门和东西牌坊形成庙前广场,棂星门前设以半圆形水池,称为“泮池”。泮池是孔庙的特有形制,源自于周礼,而夫子庙凿秦淮河为泮池,是唯一利用天名河道作为泮池的遗例。岸北为石栏,有“天下文枢”牌坊,游人至此可凭栏小憩,浏览秦淮河风光。

夫子庙的大照壁位于秦淮河南岸,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全长110米,为中国照壁之最。

泮池边的石栏为明正德九年1520xx年所建,现也修饰完整。东有奎光阁,西有聚星亭,象征文风昌盛;庙前广场东西两侧立石柱,上书“文武大臣至此下马”,以示对“至圣文宣王”的崇敬之意。庙门前有“天下文枢”柏木牌坊一座,牌坊后面为“棂星门”,系丈余高石牌坊,六柱三门,中门刻有“棂星门”三字篆文。三门之间嵌有牡丹砖刻浮雕,柱头皆有云雕,形即华表。这是帝王出巡朝圣祀孔的通道,非一般官员百姓所能出入的。平日用木栅栏封闭。

街东西旧有“道冠古今”、“德配天地”两坊,民国以后被拆除。广场左右原有“聚星”、“思乐”二亭。聚星亭重檐六角,夫子庙于1983年复建;思乐亭今移建于东市小广场。

棂星门由三座单间石牌坊组成,石坊之间墙上嵌有牡丹图案的浮雕,中间石坊横楣刻有“棂星门”三个篆字,造型朴实无华。

入棂星门,东西两侧各有持敬门,中间为大成门,又称戟门。在封建时代,每逢朔、望(农历初一、十五)朝圣和春秋祭典,府县官员、教谕、训导学教官由大成门进,士子走持敬门,不得逾矩。下阶为丹墀,东西并立三碑,东为元至顺二年(1331年)封至圣夫人碑,西为四亚圣碑,再西为清康熙修学宫碑记。丹墀左右为两庑,外有走廊通正殿。两庑供奉孔门的七十二贤人牌位。

正中是为“大成殿”,外有露台,是春秋祭奠时舞乐之地,三面环以石栏,四角设有紫铜燎炉,燃桐油火炬,祭祀多在午夜子时,光如白昼。殿内正中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之位”,左右配享四亚圣——颜回、曾参、孟轲、孔汲。殿的东边有小门通学宫。

明清时代的大成门为五间,两侧为耳房,供执事人等休息之用,中为三门,门内陈列戟,东设鼓,西置磬,每逢朔望朝圣和春秋祭典,府县官员由大成门(中门)进,士子执事人等分走旁门。此门 与大殿同毁于日军兵火。1986年新建的大成门面宽三间,门内正中有汉白玉屏风,上镌刻“重修夫子庙记”,树立四块古碑,其中齐永明二年的“孔子问礼图碑”是由南京市人民政府院内迁至此处的一块重要的碑铭。

入大成门循甬道丹墀而上,便是夫子庙的主殿大成殿。现大殿是按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的建筑为蓝本修建的,取消了原孔庙的后墙,使之与学宫融为一体。大殿七间,高18米,重檐歇山顶。原殿内正中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牌位,两旁配享四亚圣。现殿内有孔子铜像,两旁配有孔子十二弟子汉白玉像。殿前有宽敞的露台,四周绕以石栏板,它是古时祭祀举行乐舞的地方。殿前两侧有廊庑相连,原是供奉孔门七十二贤人和历代大儒,及存放祭器的地方。现改作碑廊,墙上镶嵌陈列当今名流的书法碑石30多块。

孔庙院墙与学宫之间,东西北三面有宽畅的通道,曾种植几百棵柏树,古木参天,郁郁苍苍。那时,在庙外的文德桥上凭栏眺望,大成殿的黄色琉璃瓦屋顶在绿荫丛中显得金碧辉煌,雄伟壮观。殿后为“明德堂”,相传匾额为南宋文天祥楷书,后由曾国藩改为篆书。堂后为“尊经阁”,阁原为教谕讲课讲堂,楼上藏有大量儒教典籍的刻板和诸多圣贤画像。清嘉庆年间又遭战火破坏。

清同治八年(1869年)曾国藩、李鸿章二人相继重修扩建,恢复旧貌。然而,孔庙的主要建筑均于1937年毁于日本侵略军的炮火。解放后,原学宫部分作为秦淮区人民游乐场,“名宦乡贤祠”则改为夫子庙小学;大成殿遗址辟为夫子庙广场。“文化大革命”中,剩余建筑又遭破坏。1983年,政府拨款重建夫子庙古建筑群,主体建筑大致恢复旧貌。

夫子庙两侧的东西市场,原是学宫前甬道。东甬道为学宫正门,门前有坊,上书“泮宫”。坊东为明清两朝状元、榜眼、探花题名牌坊。坊西为会元、解元题名牌坊,坊的背面是武科题名牌坊。东西甬道旁,原各有三祠两署。民国以后废科举,兴学堂,学宫遂渐衰落,祠、署分别改为学校、教育局、图书馆等,学宫甬道也成为摊贩市场,东西市场的名称便从那时开始。

现东西市场于1987年建成,总建筑面积为4400平方米,吸收了我国传统的商业街道的空间形式和尺度,采用明清时代的街市风格,以石板铺地,店铺采用“青砖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店、庙、市、街合一,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尊经阁在明德堂后,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为上下两层各五间,清嘉庆以后曾在此设尊经书院,楼上藏书,楼下讲学。1987年重建的尊经阁高三层,18.7米,重檐丁字脊歇山顶,底层五间,二层、三层均为三间。底层辟为“秦淮彩灯馆”,二层为“秦淮文物古迹陈列室”,三层备有茶座,可供游人休息并眺望夫子庙全景。

位于学宫东侧的“贡院”,始建于宋乾道四年(1168年)。它是当时建康府、县学考试的场所,范围甚小。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集乡试、会试于此,考生众多,不敷应用。明成祖永乐年间在此重新兴建,贡院始具规模。虽永乐十九年(1420xx年)成祖迁都北京,但此地仍为江南乡试所在地,清承明制,一如其旧,道光年间曾重新修建。咸丰年间文庙、学宫俱遭兵火,贡院却独能幸存。同治时又重扩建,范围更大,考棚号舍有2万余间,居中国各省之冠。

当时贡院东起今姚家巷,南至贡院东等和贡院街,西至贡院西街与夫子庙隔街相望,北至今建康路。整个贡院成正方形,内有号舍(俗称考棚)20644间,一人一间,每次考试可容纳2万多人。当时贡院正门在今永和园及秦淮剧场之间。

大门外街之东、西各有木牌坊一座,即东、西辕门。大门外东西有石狮子一对及两座石牌坊,轴线上有门三道,分别称“贡院”、“开天文运”及“龙门”。

龙门后依次有明远楼、至公堂及戒慎堂。堂后有门,门后有飞虹桥。桥之南属外帘,飞虹桥是内外帘的分界线。最后为衡鉴堂,是主考官阅考卷、评定名次的地方。考试期间内外帘分隔很严,不得擅自出入。整个贡院四周围以高墙,墙外为街道,街道另一边为店铺民居。自光绪三十一年(1920xx年)废科举后,贡院即闲置无用。民国7年决定拆除贡院,开辟市场,只保留了明远楼、飞虹桥和明远楼东西少数号舍及明、清碑刻22方。

明远楼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道光年间重建。平面正方形,三层木结构建筑。底层四面为墙,各开有圆拱门,四檐柱从底层直通至楼顶,梁柱交织,四面皆窗。登临四顾,整个贡院一目了然。它是考试期间考官和执事官员警戒、发号施令的地方。明远楼内已辟为科举制度陈列馆——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展出了100多幅反映中国科举制度的珍贵文献资料、图片,并按原样复建了40间号舍。原安放在贡院内的22方明清碑刻,现集中陈列于明远楼东西两侧,它是研究明清贡院建制沿革和科举情况的实物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南京莫愁湖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59 字

+ 加入清单

胜棋楼—郁金堂—莫愁女雕像—粤军殉难烈士墓

胜棋楼是莫愁湖公园的主要建筑,相传当年的明太祖朱元璋和中山王徐达经常来这里下棋。每次都以徐达失败而告终,朱元璋非常明白徐达的用意,是怕胜君有罪。有一天,朱元璋事先要求徐达拿出真水平来下一盘棋。结果,徐达不但胜棋,且棋局摆得十分巧妙,用棋子摆成了“万岁”两字,朱元璋由惊转喜,暗暗地佩服徐达棋艺之高超,非但认输,还将这座楼连同莫愁湖一起送给了徐达以资表彰,胜棋楼由此得名。现今的“胜棋楼”匾,书法苍劲有力,是清代状元梅启照亲笔。旁有对联写道;“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烟雨;王侯事业都如一局棋杯。”楼上陈设古朴,中堂的南北壁分别挂有朱元璋和徐达画像及现代著名书法家书写的“钟阜开基,石城对弈”对联。堂前摆放一张专供下棋的棋桌。

位于胜棋楼左侧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相传这里就是莫愁女居所,因莫愁女喜欢郁金花,所以称之为郁金堂。不过,原有建筑已毁于兵火,现在的郁金堂是1795年重建的。院内有梁武帝萧衍为莫愁女所作的《河中之水歌》诗碑,清代绘刻的莫愁女石刻像和郭沫若题写的《莫愁歌》。室内陈设古朴,庄重典雅。墙上挂有许多文人墨客有关莫愁女的诗画。

在郁金堂两侧,红栏曲廊环抱着的一方水池中立有一尊根据历史资料精心雕塑的汉白玉莫愁女雕像,发会高绾,素裙垂地,手挎桑篮,亭亭玉立,神态自若,栩栩如生,是根据《河中之水歌》中的“十四采桑南陌头”的诗意雕刻而成的。方池四周,曲廊、赏荷亭、四方亭、光华亭等建筑,相衔相生、巧妙连接,显得格外雅致、洁净。

莫愁湖南岸,有一座占地约370多平方米的粤军殉难烈士墓。墓建于1912年3月,毁于抗战期间,1947年重修,1979年再次重修。这座墓是为纪念在与封建余孽张勋企图复辟帝制的战斗中英勇牺牲的粤军烈士而建立的。墓前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建国成仁”墓碑,碑阴刻有黄兴所撰墓志。

园以水胜,路因园名。与莫愁湖邻近的还有一条名叫莫愁路的街道。过去人们常说,不到夫子店与莫愁路,就等于没有来过南京。夫子庙是因曾是一个灯红酒绿的风月场所而出名,而莫愁路则因“黑市”而闻名。据说,莫愁路上的“黑市”在明代已出现,当时一些破落官家变卖财产,怕人耻笑,就在黑夜之间拿来这里交易脱手。这里所交易的物品,既有小商贩从民间收购来的废旧物品,也有小偷、扒手的赃物和贪官污吏所侵吞的物资。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取缔了这一带的“黑市”。

在莫愁路中段,能见到一座高大的石坊,里面保存有明初大典前的习仪场所——朝天宫遗址。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我的讲解到此结束。祝愿大家游玩愉快.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南京夫子庙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727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光临南京夫子庙

夫子庙地处城南秦淮河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方便,是南京人引以为自豪的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是新兴的文化、商业、游览中心和庙市合一的繁华之地。

夫子庙,又叫孔庙、文庙,是祭祀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地方。

孔子在古代被人们尊称为孔夫子,故其庙宇俗称“夫子庙”。

由于儒学的正统地位,它的创始人孔子备受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士子们的尊崇,祀奉他的孔庙遍布全国各地,有的地方还不只一个。

夫子庙作为封建士子崇拜的场所,大多与教育设施(如学宫、贡院等)布置在一起,即所谓的庙附于学,一般是在学宫的前面或一侧。

历史上,南京城区的夫子庙曾有三处,一处在今市政府大院内,另一处在朝天宫。

现在我们要参观、游览的,是第三处,也是最有名气的一处。

它是宋景佑元年(1034年)从朝天宫迁来的,初为建康府学,元为集庆路学,明初为国学,后为应天府学,清迁出府学,改为江宁、上元两县学。

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年间(1869年)重建,抗战中为日军焚毁。

现存夫子庙为80年代初重建。

它采用前庙后学,孔庙在前,学宫在后,后来设立的贡院被布置在学宫的左侧。

因此,南京夫子庙比较完整的格局包括三部分,即孔庙、学宫、贡院。

以大成殿为中心的南北中轴线及两侧的主要建筑和以明远楼为中心的江南贡院陈列馆成为夫子庙地区最主要的旅游观光点。

夫子庙地区由于悠久的历史、方便的水上交通,使其在夫子庙出现之前,就已成为古代南京比较有名的“佳丽地”和名士聚居地,因此除了以上所述主要景点外,还有吴敬梓故居、古桃叶渡、萃苑、百年老店一条街、文德桥、王谢故居、乌衣巷、媚香楼等景点。

现在我们已站在夫子庙中轴线的起点部分—夫子庙广场。

环顾四周,南有泮池、照壁、木坊,东西两侧有聚星亭、魁光阁及商业区,北有中轴线上主要建筑大成殿和分布于孔庙东西两侧的东、西二市,形成了夫子庙地区区别于其他城市孔庙的独特氛围,即历史上形成的庙市合一的格局。

请看广场前的这一条河,它叫秦淮河,是南京人民的母亲河,全长110公里,孕育了早期的南京文明。

流经广场的这一段是内秦淮河的一部分,建庙时被改造为泮池,因曲阜孔庙泮水流过而得名。

南岸的一堵红墙,是建于明万历(1575年)年间的大照壁,长达110米,气势磅礴,为全国照壁之最。

照壁起遮蔽和装饰作用,是整个夫子庙建筑群的开始。

泮池北岸石栏则为明正德(1514年)年间所建,是历经了沧桑变迁之后,成为夫子庙建筑群中唯一保存最好的古代建筑小品,抗战前曾加以修整。

游人至此,凭栏小憩,观览秦淮秀色,心旷神怡。

泮池西侧的文德桥现为汉白玉桥。

因儒家提倡文章道德而得名。

因为桥向与子午线方向一致,所以每逢农历11月15日子时左右,皓月当空,凭栏俯视,在桥的两边分别可看到桥影将河中明月分成两个半月,被称为“文德分月”。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一书中就有记述,如果您有机会的话,不妨在农历11月15日来文德桥边看一看。

文德桥南乌衣巷口的一组徽派建筑群,为“王谢古居”。

作为东晋豪族王谢两大家族聚居区,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唐刘禹锡名作《乌衣巷》的诗句,使乌衣巷、王谢旧居变得非常有名,现为“南京六朝历史文化陈列馆。“大家有时间可以进去参观参观。

现在我们看石栏北侧是新复建的天下文枢坊,表明此处为天下文化中心。

三门四柱,颇为壮观。

在古代,它与后面的棂星门对应,用于帝王出巡朝圣祀孔,中间高门坊是皇帝幸临的御道,左右供郡亲王出入,一般的官员臣民不能通行,因而平时都用木栅栏封闭起来。

庙前广场西侧的聚星亭,六角飞檐、古朴大方,外表看双重飞檐翘角,貌似两层结构,其实只有一层,亭名取群星聚集、人才荟萃之意。

再请看东边,临水而立的小院子是魁光阁,阁内的魁星亭,三层六面,下临秦淮,景致独特。

古有“奎主文章”之说。

奎星即魁星,是文运兴旺之兆,是科举时试夺魁的象征,因而魁星被历代学子奉为神灵。

魁光阁与聚星亭东西犄角相望,互为呼应,融为一体。

庙前广场北面的石砌坊门,是孔庙第一道大门—棂星门,六柱三门,古朴优美,中间横楣刻有篆文“棂星门”。

棂星是古代天文学中的“文星”,取名之由是要表示天下文人学士集学于此的意思。

三门之间镶嵌有牡丹图案的砖刻浮雕,精雕细琢,美仑美奂。

石柱顶端皆用云板,即华表之意,作为一种标志。

此乃皇帝祭孔的仪门。

走过棂星门,我们就来到大成殿的大成门前。

大成门,又称戟门,是夫子庙的正大门,两旁为持敬门。

封建时代只有官员可以由大成门出入,一般士子只能从旁门进出。

进入门内,左右分别树有四块古碑:东边有元至顺二年(1331年)的《封至圣夫人碑》和(封四氏碑),西边有公元1330年的残碑《集庆孔子庙碑》和由市政府迁来的甫齐永明二年(484年)的《孔于问礼图碑》。

以《孔子问礼图碑》为著。

院落甬道两旁排列了孔子十二门生中的八位,即闵损、冉耕、冉求、端木赐、冉雍、宰予、言偃和仲由,均由汉白玉雕刻而成,状甚虔诚,栩栩如生。

向前看,大成殿前的平台为丹墀,俗称露台,高1.4米,东西宽21.8米,南北长“14.0米,四周围以石栏,有云头望柱24根,台前两角设有石灯笼。

此露台用作祭祀和歌舞。

露台中央的孔于雕像格外引入注目,青铜质地,达4.18米,重乙37吨,做工精细,维妙维肖,体态丰盈,面部慈祥、深沉,眉宇间透露出伟大思想家特有的睿智,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露台两旁原是两庑,是供奉孔门七十二贤人牌位和存放祭祀、仪礼、佾舞用具的处所。

现缩为小两庑,改为碑廊,陈列有赵朴初、林散之、武中奇等著名书法家墨迹的碑石30余块,供游人欣赏。

露台尽头即为巍峨庄严的夫子庙主殿—大成殿,高16.22米,宽27.3米,进深27.9米,是重槽歇山顶的仿古建筑。

正面屋檐下海蓝色竖匾,上书“大成殿”。

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大成”当指孔子。

“大成”一词,源出《札记.学记》,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又见于《孟子.万章》。

“孔子,圣之时者也。

孔子之谓集大成。

”屋脊鸱吻中有造型精美的“双龙戏珠”立雕,这在国内同类建筑中属首创之作;屋面覆盖青色小瓦所体现的轻秀之势,与北方孔庙屋面采用黄色琉璃瓦的富丽恢宏之势明显不一样,更显随和、入俗之意,这亦是南京夫子庙更接近俗文化的表现之一,亦或称之为“入乡随俗”吧。

整座建筑重檐飞翘,斗拱交错,气势雄伟;殿堂七楹,殿廊环立26根仿木圆柱;前后花格长门16扇,内殿藻井枋檩,素雅肃穆。

殿中央陈列有高6.5米、宽3.5米的国内最大的孔子画像,画像前二侧还有12位门生中的另4位,即孟子,孔汲,曾参、颜回,前面还陈列有柷、琴、卧箜篌,编磬,编钟、古筝、鼓等古代乐器。

四周墙壁悬挂了38幅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镶嵌壁画,称为“孔子圣迹图”,是由浙江乐清2OO匠师采用取自浙江、福建,内蒙古、辽宁、青海、广西、广东等省(区)的内玉石,鸡血冻、寿山石,翡翠绿、周村冻等石中名晶及黄金、珠宝、罗钿等贵重的珠宝饰件,耗3年之功雕成,总投资580万元人民币。

画面采用中国古典全景式构图方式,辅以考证有据的细部描述,做工精细,色泽自然,富有立体感,给人以逼真神奇之感。

每幅面高2.5米,宽1.3米,画中 共有人物408位,造型面目自然、栩栩如生。

38幅壁画分别是圣迹之图、题首前言、尼山致祷、麒麟玉书、二龙五老、钧天降圣、俎豆学礼、职司委吏、命名荣贶、职司乘田、问礼老聃、在齐闻韶、晏婴沮封、退修诗书、夹谷会齐、归田谢过、诛少正卯;女乐文马、因膰去鲁。

匡人解围。

丑次同车之一,丑次同车之二、宋人伐木、楛矢贯隼、适卫击磬、学琴师襄、西河返驾、灵公问陈、子路问津、在陈绝粮、子西沮封、作歌丘陵,杏坛礼乐、跪受赤虹、西狩获麟、梦奠两楹、治任别归、汉高祀鲁。

体现了孔子“万世师表”的光辉典范形象,这恰如殿中对联所写“气备四时兴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真乃谓“德侔天地道贯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由大成殿东庑北门出,经东市即进入学宫区。

东市和西市是由原来进出学宫的东、西甬道改成,用作秦淮河上往返船只经销商品的场所,现已成为夫子庙地区最具特色的工艺美术晶、文化用品销售场所和文化活动场所。

学宫是封建时代培养人才的场所,有不同层次,如县学、府学(路学、州学等)和国学,都与孔庙毗邻,以示儒学立国,修身的正统地位。

学宫包括明德堂、尊经阁、敬一亭、崇圣祠和青云楼等单体建筑。

走进学宫大门,就是古风盎然的明德堂,是士子们每月朔、望日朝圣(即孔子)之后,集中听训导师宣讲圣教和上谕(伦理和政府法令)的场所,以培养学子们忠君爱国的思想。

对于明德堂的名称,可能有的游客要问,各地夫子庙建筑群中只有“明伦堂”,何以南京夫子庙例外,叫作“明德堂”?确实,南京夫子庙内,明德堂原来也称“明伦堂”,只是当年元军即将攻克南京之时,身陷囹圄的民族英雄南宋宰相文天祥,为了表明他宁死不屈的决心,亲自手书,改“明伦堂”为“明德堂”以明效忠国家、报效民众之志气,故保留至今。

明德堂后的尊经阁,始建于明朝中期,高三层,18.7米,重檐丁字脊歇山顶,气象非凡,是当年存放儒家典籍、教谕讲课的讲堂,现为民俗风情陈列馆。

与尊经阁并排而立的是崇圣祠和青云楼,尊经书院分置尊经阁后两边。

崇圣祠祀孔子父母,现为梨园;青云楼清时改为图书馆;尊经书院为讲课之所,相当于现在的教室。

尊经阁后小高地,叫卫山,建有敬一亭,天下文庙皆有敬一亭始于明嘉靖时,亭内立皇帝御题的“敬一箴”,作为生员士子的座右铭。

所谓“敬一”就是对孔学的敬业之意。

游完学宫,向东过贡院西街走数十米,就是江南贡院。

利用这一段时间,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夫子庙的其他情况。

夫子庙地区除了夫子庙自身建筑之外,还有更为引人注目的民风民俗、特色市场和风味小吃。

其一,南京人向有过灯节的习俗,六朝时期佛兴灯旺,作为帝王之都的南京,每至元宵节,灯火满市井,为全国之冠。

明朝时放灯时间延长,正月初八为上灯节。

十八日为落灯节,是我国历史上为时最长的灯节,那时南京人几乎“家家走桥,人人看灯”,由此,延至清代以及近代,南京灯节都极为隆重,以夫子庙地区为最盛。

建国以后,夫子庙灯会在政府的支持和组织下,每年的正月,夫子庙的大街小巷、店堂铺面、河房屋顶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彩灯,前来观赏的人群络绎不绝,熙熙攘攘,煞是壮观,其规模之大、延续时间之长、灯彩式样之多,在全国同类灯会中均名列前茅。

其二,夫子庙除了它的文化特色外,其商业文化也比较发达,首先是夫子庙建筑群两侧的东、西二市就以其丰富的工艺美术晶、古玩、字画及其他文化用品交易而显示出文化的商业性价值,其次在夫子庙还有小商品市场、花鸟虫鱼市场和古玩、珍藏品交易市场,体现了南京人的一种闲适心态和文化品位。

夫子庙已成为现代商品云集的商业中心区之一。

其三,夫子庙还是南京四时茶食的发源地,随着各种节令的更替和食俗的形成,夫子庙秦淮小吃因时更新,各种茶食店铺,摊贩小吃,应有尽有,成为我国东南地区历史最久、最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旅游区。

从泮池文德桥至文源桥方圆百米左右的市面,风味饮食店就有数十家之多。

可谓咸甜荤素风味迥异;东西南北各有千秋。

最著名的店面有百年老店永和园、六凤居、老正兴、奇芳阁、蒋有记等,风味名点和小吃有数百种,极大地强化了夫子庙的区域性特征。

好,我们已到了始建于1168年的江南贡院遗址。

江南贡院是专门用来考试的场所,起初规模并不大,只供府、县学考试之用。

明初乡试、会试集中在此举行。

后贡院规模扩大,待到清朝,正式定名为江南贡院,已经是规模空前,形成东起姚家巷,西至学宫、孔庙,南临秦淮河,北抵建康路的方形整体,其号舍达两万多个,在当时全国贡院中首屈一指。

民国之后,贡院冷落,只有明远楼等,作为历史文物被保留下来。

我们现在看到的明远楼,上下三层,四四方方,飞檐出甍,面面皆窗,它本是贡院举行考试期间用来警戒和发号施令之所。

如今楼下拱门内保留的明、清和民国年间的石碑,详尽记载了江南贡院的盛衰历史。

为有效地保存封建时代科举考场的情景,80年代中期,有关部门在此建立了“江南贡院陈列馆”,复建了以“千字文”命名的部分号舍,陈列了神态各异的应试学子的塑像,供人们参观。

同时,游人们还可以亲自体会一下“金榜题名”的古趣。

各位朋友,您不想试一试?

游罢夫子庙的主要观光点,我们大概可以把夫子庙的特点归纳为以下两点。

第一,夫子庙是一个庙市合一的活动场所,这是其最大特色,而其他城市的孔庙建筑及其文化氛围通常与商业文明、市井文化相隔离。

在夫子庙,一方面是围墙内严谨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是围墙外、秦淮河两岸充满活力的商业文明,如工艺美术品、小商品、花鸟及现代商场、批销中心,以及业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俗文化,如传统的民风民俗—秦淮灯彩、秦淮风味小吃、云锦工艺、南京白局等,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夫子庙的繁华和与众不同。

学宫、孔庙与市场(东西市等)、俗文化(秦淮民风民俗等)和谐相处,高雅的儒学文化与通俗的市井文化、商业文化相互兼容、共同发展,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秦淮文化。

第二,夫子庙建筑布局中有许多中国之最。

如象征南京母亲河—秦淮河的长达110米的高大照壁,是全国最大的;泮池是以天然河道秦淮河的一段改作的,是所有孔庙中独一无二的。

由此可知,秦淮河在夫子庙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南京夫子庙学宫明德堂的名称在全国也是少有的;大成殿“三宝”—孔子画像、雕像和孔子生平事迹壁画,堪称全国之最。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南京夫子庙的与众不同,地方政府和国家旅游局自80年代以来,开发并形成了以夫子庙为中心的秦淮风光带。

在东起东水关、西迄西水关的十里秦淮,发掘出那些被历史湮没的秦淮胜迹,如瞻园、白鹭州、中华门城堡以及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和沿河景观,即所谓的“四点一线”,形成了集山水、园林、市街、河房河厅和民风民俗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现已布局井然,初具规模,景致独特,美不胜收,成为全国旅游景区四十佳之一。

基于此,有关部门还开辟了“夜泊秦淮”水上游旅游线路和陆上游一条线,成为继“湖南路灯光夜市”后又一颗照亮南京一片天空的“夜明珠”,使得夜晚的南京城更显魅力。

各位朋友,夫子庙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南京玄武湖的导游词500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42 字

+ 加入清单

玄武湖兼有皇家园林的壮丽气势和江南山水的精巧雅秀。玄武湖总面积472公顷,北京颐和园是290公顷,西湖是560公顷,它介于二者之间,风景不殊,自有独到之处。说到那里,有的游客可能要问,为什么没有颐和园西湖名气大我能够告诉大家,自六朝之后,玄武湖是千年含羞深闺,此刻—-8显露芳容,便令人惊叹不已。下面的游览就会证明我言不虚。

各位游客,我们此刻走的大道叫翠虹堤,一路花坛首尾相连,四时鲜花不绝,湖边花柳夹道,仿佛彩虹飞跨,翠带铺陈。走完这段堤,即到了环洲。环洲是较早构成的湖中之岛,长如环臂,拥青抱绿,岸柳依依,烟水迷离,最具浓郁的清代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后湖烟柳”的景观特色,故名环洲烟柳。烟柳二字就是风景欣赏中的朦胧美,“绿杨烟外晓寒轻”,碧玉妆成,遥烟近无。许多著名景点如瘦西湖的长堤春柳、西湖的柳浪闻莺都以柳命名。大家从两侧看过去,右边堤岸上,柳、樟高大成行,绿荫压水,休息座椅,卧花迎风,一派西湖风光,左边是翠虹堤的延伸,桐、柳参天,枝叶婆娑,不亚苏堤春晓。

大家看,我们正面是一组富有中国园林特色的大假山和奇峰妙石,假山以湖石堆就,高达6.7米,山形如云卷飞走,也似鹰博狮吼,气势嵯峨,流瀑飞下,叠落泉池,山径曲折,盘曲绕环,是假山叠石中的佳作。假山前的二块孤峰巨石“童子拜观音”,童子高4。2米,宽0.8米,形态虔诚恭敬,观音石高超6米,宽但是0.9米,顶如披巾,身形玉立,恰似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俯察世情,布施救苦救难之善,可谓神意天成。这块奇石和江南名石

——苏州留园冠云峰、上海豫园玉玲珑、杭州竹素园绉云峰同为中国园林山石中的极品,都具有“皱、瘦、透、漏”的山石审美特点,均为“花石纲”遗物。什么叫“花石纲”呢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园林艺术,我不妨介绍一下。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治国无能,书画有道,生性风流,精于游乐,他下令全国征集奇峰名石进贡朝廷,运至开封,建造寿山艮岳,是历史上有名的假山杰作,这次贡石活动就叫“花石纲”。江南太湖一带,山灵毓秀,水溶石穿,自古多出奇石,称太湖石,在花石纲中也出产最多,在征集运输过程中有的船沉落水,有的被官员私留,散人民间,为历代高官巨商造园所追逐,引以为镇园之宝。此块观音石即为当时的遗物,明初为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寻得,立于府邸花园,建国后从徐府遗址庭院中移到那里,昔日朝廷贡品、王府奇玩成为人民大众的欣赏对象。我还告诉大家假山奇峰是中国抽象艺术的表现作品,比西方近代流行的抽象派艺术要早几百年,不要小看这些石头,可大有来头大有学问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南京夫子庙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这是我小时候对夫子庙的第一认识。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如果你是一名旅游爱好者,曾经来过南京,但是没有去过夫子庙,那真是等于白来了!

夫子庙是南京的着名景点,历史悠久。夫子庙靠着秦淮河,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就像中国的长江与黄河一样。秦淮河上碧波荡漾,波光粼粼,水里不时跃出来可爱的小鱼,坐在夫子庙的画舫上看风景,别有一番滋味。

看夫子庙,一定要在晚上来。这时夫子庙灯火通明,霓虹灯五光十色,把城市的上空找的宛如发生了极光一般,十分华丽,此时此刻,人们也不顾着夜晚的疲惫,都来夫子庙闲逛。饿了?哈哈,没问题!FOLLOE ME!鸭血粉丝汤,鸡汁汤包,羊肉串,不够再去KFC!麦当劳也有!还有南京的臭豆腐等经典小吃……对了!还有盐水鸭!盐水鸭可是南京的特产!欢迎品尝!盐水鸭的其中一种叫桂花鸭,在盐水鸭的层次上精益求精,含着桂花的清香。夫子庙当人不是“二号狮子桥”光是吃,也有许多时尚的商铺任你逛。当然,你的眼球也是不会闲着的,夫子庙是很久以前的一个古建筑,蕴含着老南京风味,那墙壁上的精雕细刻,屋顶的绚丽国花纹,美不胜收。还有,那夜晚的秦淮河也更是美丽,那清澈的水面倒映着繁星点点的夜空,绿树,建筑,还有那五颜六色的灯光,把秦淮河照的五彩缤纷。

到了元宵节,夫子庙更是人山人海,大街小巷里都有卖花灯的小店,有可爱的兔子灯,古老的走马灯、孔明灯。除了花灯,在元宵节那几天里,夫子庙里还有许多的元宵店。元宵有大有小,大的里面有芝麻,小的泡糖水,都十分好吃。

我们相信,不仅视夫子庙,更是南京,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未来会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南京夫子庙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73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秦淮河畔,河中的画防都是仿照明代建筑风格制造的,船头挂有大红彩球和红灯笼。每当元宵节南京人习惯来这里游玩赏灯。这种风气在明代就已盛行,据说明朝建都后,朱元津微服巡察京城。当他来到秦淮河畔,看到两岸绿树成荫,河水清澈,亭台楼阁,风景宜人,随口说了句:“惜河中缺游船。”皇帝开了金口,左右就连夜差人赶造画舫,以博取皇帝欢心。从此,秦淮画访成了这里的一大特色。尤其到了中秋佳节时分,更是河上水灯万盏齐放,两岸龙灯飞舞,歌声、鼓声、欢声、笑声,连绵不绝,通宵达旦,真可谓“秦淮灯火甲天下”。难怪南京有“家家走桥,人人看灯”的民谚。

我们眼前的这段秦淮河,自宋以后就成了夫子庙(孔庙)成泮池,又称月牙他。古时候皇帝讲学的学宫叫辟雍,诸侯讲学成学宫叫泮宫,夫子庙的学宫相当于诸侯讲学的地方,所以这池称“泮池”。泮池上一般建有三座石桥,按等级而论,县官、学官走中间一座,秀才走两边的桥。相传古时候有位秀才误上中桥,有犯上作乱之罪,进退两难,只好自己跳进了泮池。

再请各位看河对岸的一段朱红色石砖墙,这就是夫子庙的照壁。照壁建于明万历三年(历泽年),长达110米,为全们照壁之冠。各位游客:这座夫子庙始建于东晋成帝咸康三年(337年),当时成帝采纳了王导的建议:“治国以培育人才为重”,决定立大学于秦淮河畔。原来只建有学宫,孔庙是宋仁宗景拍元年(1034年)在学富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所以夫子庙是一个由文教中心演变而成的繁华闹市,它包括夫子庙、学宫和贡院三大主要建筑群,其范围南临秦淮河北岸,北抵建康路东端,东起姚家巷,西止四福巷,规模庞大。夫子庙虽屡遭破坏,但各代都加以兴修扩建,到清末民初,其楼阁、殿宇的结构和布局堪称东南之冠。现在的夫子庙建筑,~部分是清代末年重建的,一部分是近几年重建的。请大家回头看,这座楼阁式建筑,叫做奎星阁,它初建于清乾隆年间。这座临街傍水的建筑曾两次被毁,1985年重建。

现在我们来到了清代开辟的庙前广场,广场东西两端竖有两块碑,高有一丈许,上面刻有满汉两种文字“文武大臣至此下马”,表示对圣人孔子的崇敬。左侧的这座六角重檐亭子叫“聚星亭”,“聚星”取群星集中,人才荟萃之意。建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也曾几经兴废,到清同治八年(1869年)才由江宁乡贤朱芙峰等人筹资重建。这是一座在日军炮火中惟一幸存的清代建筑,可惜在1968年被当作“四旧”拆除,1983年又得以重建,恢复了原来的风貌。广场正中的这座牌坊,叫“天下文枢坊”。请大家继续随我往前走。这座门叫棂星门,这是孔庙的庙门。据传榻星是天上主管教化的星宿,他得人方便高兴。门是石结构的,六柱三门,建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后来被毁,又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不过,现在所见到的极星门是1983年再次重建的。极星门东西两侧便是东市、西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南京阅江楼英语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026 字

+ 加入清单

Yuejiang tower in Nanjing, Yellow Crane Tower in Wuhan, Yueyang Tower inYueyang and Tengwang Pavilion in Nanchang are known as the four famous buildingsin Jiangnan. It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of Nanjing City, adjacent to theYangtze River. The building is 52 meters high and has seven floors. It is one ofthe four famous buildings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with blue tiles,Zhuying, cornice, zhufengfei and Tongye. After Zhu Yuanzhang became emperor, heonce again visited Lulong mountain in 1374. He wanted to build a toweringPavilion on the mountain, so he personally wrote Yuejiang Lou Ji, which ismagnificent and full of maneuvers. Because of Lulong mountains "abrupt peak,lingyanxia and invading Han Dynastys exterior, short-sighted from a distance,the real lion dragon (the alias of lion)," he changed its name to lion Zishan.In the spring of that year, Zhu Yuanzhang ordered his officials to write morethan 100 pieces of Yuejiang Lou Ji, among which Song Lian, a great scholar,wrote the most excellent one, and was recorded in Guwen Guanzhi, which washanded down to the world together with Zhu Yuanzhangs Yuejiang Lou Ji. ZhuYuanzhang built "Pingdi" for Yuejiang building, but it was not built for variousreasons.

"One river runs thousands of miles to the sea, two records of hulou sixhundred years.". This wonderful couplet is a true portrayal of the six hundredyears of vicissitudes of Yuejiang building in Nanjing. When you climb theYuejiang tower and look far away, you can see the vast river rolling eastward.Its like a panoramic view of the six hundred years of rain and smoke sinceZheng Hes voyages to the West. Yuejianglou staff said that Zheng He Pang

The big fleet came out of the Xiaguan Longjiang River in Nanjing and sailedfrom here to Liujiagang anchorage in Taicang.

Yuejianglou scenic area covers a total area of 31 hectares, of which wateraccounts for 1 / 3, land accounts for 2 / 3, and the green coverage rate reaches85%. There are more than 30 historical sites in the scenic area, such asYuejiang tower, Wanxian Pavilion, ancient fort, Sun Yat Sens Yuejiang place,Wujun tunnel, ancient city wall, dizang temple, wuse Tu, Jinghai temple, etc. itis a national famous tourist attraction integrating cultural landscape andnatural landscape. It is a national AAAA tourist attraction. Yuejiang building,with the theme of Ming culture, is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parts of"unification, opening up and development"; it shows the statues of 16 emperorsof Ming Dynasty and the territory of Ming Dynasty. There are also five "nationalbest" porcelain paintings in the scenic area, such as the complete picture ofZheng Hes voyages to the west, the double-sided embroidery of the four famousbuildings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white jade carving of Yuejiangtower, the tripod of Yuejiang tower, and the relief of Shiling Yuejiang, whichare novel in conception, exquisite in workmanship, and unique incharacteristics, fully reflecting the long history and rich cultural heritage ofYuejiang tower.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南京夫子庙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505 字

+ 加入清单

夫子庙的东边有座江南贡院,是当年科举考试场所,也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试的遗。科举制度发源于隋唐时期,当时有号20644间。科举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等级。在院试中考中的是生员,也就是“秀才”,秀才参加第二级考试“乡试”,考中的人称“举人”,举人参加第三级考试“会试”,会试考中是“贡士”,贡士有资格参加最高一级的考试“殿试”,由皇帝主考,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

在夫子庙周围还有一些著名的景点,东晋书法家王献之迎接爱妾桃叶的桃叶渡;吴敬梓故居陈列馆;东晋名望族王导、谢安古居及乌衣巷;明末传奇风尘女子李香君媚香楼等。好,游客们,今天的游览至此结束,再见!

问答

1、孔子生平及主要著作?

孔子,鲁国人,名丘,字仲尼。出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

年,享年73岁。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编订了《诗》《书》《礼》易》《乐》《春秋》,其中《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他还编写了现存最早的偏年史《春秋》

2、夫子庙在我国众多孔庙中有哪些特点?

庙市合一,它先有学宫后有孔庙,有全国最大的照璧(长110米,高10米),有唯一用天然河道形成的泮池,有全国最大的孔子铜像,画像。

3、夫子庙的建筑特色及旅游特点是什么?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阁窗”的典型徽派建筑风格,集庙、市、景合一。

4、什么是泮池,照壁有什么作用?

所谓天子之学为“雍”,诸侯之学称为“泮”。当年鲁国于泮水河畔建学宫,后人纷纷效仿,在孔庙前修一水池称为泮池。南京夫子庙前的泮池是利用天然河道内秦淮河而形成的。照壁起遮蔽和装饰用。

5、夫子庙的泮池和寺庙前的放生池有什么区别?

相同点是古代的木结构建筑易起火,泮池和放生池都是便于防火救火。 不同点:夫子庙前的泮池为月牙形,沿袭传统,教化黎民百姓像流水一样源远流长。

寺庙前的放生池为圆形或半圆形,是供寺庙内和尚放生用的。

6、桃花扇是一部什么样的书?讲述了什么故事?

《桃花扇》是一部以南明王朝的兴亡为内容的历史悲剧,共40出,故事内容是以复社名士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深刻地反映了南明王朝灭亡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面貌,揭露了南明王朝政治的腐败和衰亡原因,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和观众。

7、国子监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

明代的国子监是当时我国最大的国立大学,他们除了教学授课外,还整理编订了世界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国子监学生最多时多达9972名。

8、“文德桥的栏杆—靠不住院”是什么意思?

因文德桥在每年的阴历十一月十五子时,月正当头,人立桥头自顾无影,桥的东西水面各有一半牙儿的倒影,相传古人在桥上争看这一奇景,曾数次将桥栏杆挤塌,故有此说,现在这句歇后语形容好说大话,吹牛皮的人。

9、 为何何孔庙的门都叫“大成门”,大殿都叫“大成殿”

表示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

10、 大成门内四块碑的名称,内容是什么?

a)孔子问礼图碑:记载孔子抱着兴国安邦,济世访贤的愿望,从山东曲阜前往洛阳寻求巩固鲁国政权的办法,图上绘的是孔子跪在洛阳城门外,向坐在马车上的老子请教。

b) 《集庆孔子庙碑》撰写碑文的是元朝翰林院学士卢挚,内容是“诏以兴学作士为王政”强调教育及培养人才是立国之本。

c) 《封四氏碑》:是元文宗加封孔子最有成就的弟子颜回、曾参、孔伋、孟轲为四亚圣,刻于1331年

d) 《封至圣夫人碑》是元文宗加封孔子夫人的碑,因孔子在元朝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所以加封孔子夫人为至圣夫人,刻于1331年。

11、 中国科举制度始于何年,终于何年?始于隋朝,终于清末1905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南京明孝陵英文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142 字

+ 加入清单

Ming Xiaoling Mausoleum is the first emperor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queen Zhu Yuanjin Ma burial tomb,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foot of the purple mountain long Fu play in Mount Everest, Nanjing is the largest and one of the best preserved imperial tombs.So far more than 600 years of history.

The emperors in ancient China chose the site of the mausoleum very carefully, and paid special attention to choosing the land of "Ji Di", that is, the place of geomantic omen.Every time I go out the site, in addition to sending one or two court officials, but also absorb the knowledge of geography, will see the alchemist in Feng shui.After selecting the mausoleum, the emperor had to examine the scene himself and was satisfied with it and was finally finalized.Soon after Zhu Yuanzhang ascended the throne, he was concerned about the "paradise" after his death, and began to pla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usoleum.It is said that he has called Liu Bowen, Xu Da, Tang He, and other ministers to discuss site selection.Five people agreed to write their respective best burial sites on paper and then open them at the same time.The results are written, Great minds think alike., Dulong Fu Mount Everest ".So the site of the tomb of Zhu Yuanjin was thus fixed.Dulong Fu is a hill located beneath the Zijin Mountain peak, 150 meters high, about 400 meters in diameter, is like a huge natural grave.Chinese feudal emperor often put themselves as sons of the heaven, to build the tomb in Dulong Fu, is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feudal superstition.

Ming Xiaoling Mausoleum Yu Wu nine years (1376) began to build, build competent mausoleum engineering enterprises is "Dudu Fu Li xin.At that time, a large number of migrant workers were employed, and dozens of temples were left behind by their predecessors.Since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and the Southern Dynasties, Buddhism has been widely spread in China. The emperor of Wu even regards Buddhism as a national religion, so the temples in Nanjing are numerous.In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there were more than 300 Buddhist temples, nearly 500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and 100 thousand monks.His poetry in the Tang Dynasty: "in the four hundred and eighty temple, how many loutai yanyu."It was the portrayal of the flourishing Buddhist temples in Nanjing.In addition to moving to the temple, even moved a lot of previous tombs.But when moving to the Three Kingdoms, the tomb of Sun Quan (now on Mount Mei Shan in Nanjing), Zhu Yuanjin said, "Sun Quan is a true man, keeping him as a gatekeeper."."It was not removed.Hongwu fifteen years (1382), the first phase of the project completed, coincided with the empress Mas death, Zhu Yuanjin held a grand funeral for her, and the coffin burial tomb, called her "Xiaoci Queen", which is also the name of the tomb.In 1383, the main project of the tomb built hall.In 1392, the crown prince ZhuBiao died and was buried in the tomb of the East, called dongling.Hongwu thirty-one years (1398) built "Ming Tomb magic holiness monu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usoleum engineering ended, the project took 23 years.Before the death of Zhu Yuanjin, had left a testament; "funeral to frugality, no Jin, change because of the tomb and the world, three subjects are released, as marriage."This is obviously Zhu Yuanzhangs trick of buying peoples hearts.The whole Ming Xiaoling Mausoleum building, Xiaolingwei East, South to West Fang Weigang dismount, the walls of the city, north of Longgang only halfway up the mountain, a radius of more than 20 km, is a grand scale.In the long 23 years of construction, depletion of the flesh and blood of the people.At that time, there were ten thousand trees planted in the tomb area, thousands of deer kept and 5700 guards.Its wide range, large scale, before the Ming Dynasty is rare.But Zhu Yuanjin was buried, there are 40 concubines to bury, in which 2 people were buried in the tomb of the East and west sides, 38 people from the buried in the tomb.This China exposed the feudal ruling class was cruel, they not only to enjoy the splendor rich, after death still "death", the burial, at the people life.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南京夫子庙导游词_导游词范文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144 字

+ 加入清单

南京夫子庙导游词

位于南京市健康路以南,主要指的是孔庙、学宫、贡院三 大建筑群,看看下面的导游词吧!

南京夫子庙导游词【1】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光临南京夫子庙。

夫子庙地处城南秦淮河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方便,是南京人引以为自豪的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是新兴的文化、商业、游览中心和庙市合一的繁华之地。

夫子庙,又叫孔庙、文庙,是祭祀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地方。

孔子在古代被人们尊称为孔夫子,故其庙宇俗称“夫子庙”。

由于儒学的正统地位,它的创始人孔子备受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士子们的尊崇,祀奉他的孔庙遍布全国各地,有的地方还不只一个。

夫子庙作为封建士子崇拜的场所,大多与教育设施(如学宫、贡院等)布置在一起,即所谓的庙附于学,一般是在学宫的前面或一侧。

历史上,南京城区的夫子庙曾有三处,一处在今市政府大院内,另一处在朝天宫。

现在我们要参观、游览的,是第三处,也是最有名气的一处。

它是宋景佑元年(1034年)从朝天宫迁来的,初为建康府学,元为集庆路学,明初为国学,后为应天府学,清迁出府学,改为江宁、上元两县学。

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年间(1869年)重建,抗战中为日军焚毁。

现存夫子庙为80年代初重建。

它采用前庙后学,孔庙在前,学宫在后,后来设立的贡院被布置在学宫的左侧。

因此,南京夫子庙比较完整的格局包括三部分,即孔庙、学宫、贡院。

以大成殿为中心的南北中轴线及两侧的主要建筑和以明远楼为中心的江南贡院陈列馆成为夫子庙地区最主要的旅游观光点。

夫子庙地区由于悠久的历史、方便的水上交通,使其在夫子庙出现之前,就已成为古代南京比较有名的“佳丽地”和名士聚居地,因此除了以上所述主要景点外,还有吴敬梓故居、古桃叶渡、萃苑、百年老店一条街、文德桥、王谢故居、乌衣巷、媚香楼等景点。

现在我们已站在夫子庙中轴线的起点部分—夫子庙广场。

环顾四周,南有泮池、照壁、木坊,东西两侧有聚星亭、魁光阁及商业区,北有中轴线上主要建筑大成殿和分布于孔庙东西两侧的东、西二市,形成了夫子庙地区区别于其他城市孔庙的独特氛围,即历史上形成的庙市合一的格局。

请看广场前的这一条河,它叫秦淮河,是南京人民的母亲河,全长110公里,孕育了早期的南京文明。

流经广场的这一段是内秦淮河的一部分,建庙时被改造为泮池,因曲阜孔庙泮水流过而得名。

南岸的一堵红墙,是建于明万历(1575年)年间的大照壁,长达110米,气势磅礴,为全国照壁之最。

照壁起遮蔽和装饰作用,是整个夫子庙建筑群的开始。

泮池北岸石栏则为明正德(1514年)年间所建,是历经了沧桑变迁之后,成为夫子庙建筑群中唯一保存最好的古代建筑小品,抗战前曾加以修整。

游人至此,凭栏小憩,观览秦淮秀色,心旷神怡。

泮池西侧的文德桥现为汉白玉桥。

因儒家提倡文章道德而得名。

因为桥向与子午线方向一致,所以每逢农历11月15日子时左右,皓月当空,凭栏俯视,在桥的两边分别可看到桥影将河中明月分成两个半月,被称为“文德分月”。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一书中就有记述,如果您有机会的话,不妨在农历11月15日来文德桥边看一看。

文德桥南乌衣巷口的一组徽派建筑群,为“王谢古居”。

作为东晋豪族王谢两大家族聚居区,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唐刘禹锡名作《乌衣巷》的诗句,使乌衣巷、王谢旧居变得非常有名,现为“南京六朝历史文化陈列馆。“大家有时间可以进去参观参观。

现在我们看石栏北侧是新复建的天下文枢坊,表明此处为天下文化中心。

三门四柱,颇为壮观。

在古代,它与后面的棂星门对应,用于帝王出巡朝圣祀孔,中间高门坊是皇帝幸临的御道,左右供郡亲王出入,一般的官员臣民不能通行,因而平时都用木栅栏封闭起来。

庙前广场西侧的聚星亭,六角飞檐、古朴大方,外表看双重飞檐翘角,貌似两层结构,其实只有一层,亭名取群星聚集、人才荟萃之意。

再请看东边,临水而立的小院子是魁光阁,阁内的魁星亭,三层六面,下临秦淮,景致独特。

古有“奎主文章”之说。

奎星即魁星,是文运兴旺之兆,是科举时试夺魁的象征,因而魁星被历代学子奉为神灵。

魁光阁与聚星亭东西犄角相望,互为呼应,融为一体。

庙前广场北面的石砌坊门,是孔庙第一道大门—棂星门,六柱三门,古朴优美,中间横楣刻有篆文“棂星门”。

棂星是古代天文学中的“文星”,取名之由是要表示天下文人学士集学于此的意思。

三门之间镶嵌有牡丹图案的砖刻浮雕,精雕细琢,美仑美奂。

石柱顶端皆用云板,即华表之意,作为一种标志。

此乃皇帝祭孔的仪门。

走过棂星门,我们就来到大成殿的大成门前。

大成门,又称戟门,是夫子庙的正大门,两旁为持敬门。

封建时代只有官员可以由大成门出入,一般士子只能从旁门进出。

进入门内,左右分别树有四块古碑:东边有元至顺二年(1331年)的《封至圣夫人碑》和(封四氏碑),西边有公元1330年的残碑《集庆孔子庙碑》和由市政府迁来的甫齐永明二年(484年)的《孔于问礼图碑》。

以《孔子问礼图碑》为著。

院落甬道两旁排列了孔子十二门生中的八位,即闵损、冉耕、冉求、端木赐、冉雍、宰予、言偃和仲由,均由汉白玉雕刻而成,状甚虔诚,栩栩如生。

向前看,大成殿前的平台为丹墀,俗称露台,高1.4米,东西宽21.8米,南北长“14.0米,四周围以石栏,有云头望柱24根,台前两角设有石灯笼。

此露台用作祭祀和歌舞。

露台中央的孔于雕像格外引入注目,青铜质地,达4.18米,重乙37吨,做工精细,维妙维肖,体态丰盈,面部慈祥、深沉,眉宇间透露出伟大思想家特有的睿智,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露台两旁原是两庑,是供奉孔门七十二贤人牌位和存放祭祀、仪礼、佾舞用具的处所。

现缩为小两庑,改为碑廊,陈列有赵朴初、林散之、武中奇等著名书法家墨迹的碑石30余块,供游人欣赏。

露台尽头即为巍峨庄严的夫子庙主殿—大成殿,高16.22米,宽27.3米,进深27.9米,是重槽歇山顶的仿古建筑。

正面屋檐下海蓝色竖匾,上书“大成殿”。

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大成”当指孔子。

“大成”一词,源出《札记.学记》,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又见于《孟子.万章》。

“孔子,圣之时者也。

孔子之谓集大成。

”屋脊鸱吻中有造型精美的“双龙戏珠”立雕,这在国内同类建筑中属首创之作;屋面覆盖青色小瓦所体现的轻秀之势,与北方孔庙屋面采用黄色琉璃瓦的富丽恢宏之势明显不一样,更显随和、入俗之意,这亦是南京夫子庙更接近俗文化的表现之一,亦或称之为“入乡随俗”吧。

整座建筑重檐飞翘,斗拱交错,气势雄伟;殿堂七楹,殿廊环立26根仿木圆柱;前后花格长门16扇,内殿藻井枋檩,素雅肃穆。

殿中央陈列有高6.5米、宽3.5米的国内最大的孔子画像,画像前二侧还有12位门生中的另4位,即孟子,孔汲,曾参、颜回,前面还陈列有柷、琴、卧箜篌,编磬,编钟、古筝、鼓等古代乐器。

四周墙壁悬挂了38幅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镶嵌壁画,称为“孔子圣迹图”,是由浙江乐清2OO匠师采用取自浙江、福建,内蒙古、辽宁、青海、广西、广东等省(区)的内玉石,鸡血冻、寿山石,翡翠绿、周村冻等石中名晶及黄金、珠宝、罗钿等贵重的珠宝饰件,耗3年之功雕成,总投资580万元人民币。

画面采用中国古典全景式构图方式,辅以考证有据的细部描述,做工精细,色泽自然,富有立体感,给人以逼真神奇之感。

每幅面高2.5米,宽1.3米,画中 共有人物408位,造型面目自然、栩栩如生。

38幅壁画分别是圣迹之图、题首前言、尼山致祷、麒麟玉书、二龙五老、钧天降圣、俎豆学礼、职司委吏、命名荣贶、职司乘田、问礼老聃、在齐闻韶、晏婴沮封、退修诗书、夹谷会齐、归田谢过、诛少正卯;女乐文马、因膰去鲁。

匡人解围。

丑次同车之一,丑次同车之二、宋人伐木、楛矢贯隼、适卫击磬、学琴师襄、西河返驾、灵公问陈、子路问津、在陈绝粮、子西沮封、作歌丘陵,杏坛礼乐、跪受赤虹、西狩获麟、梦奠两楹、治任别归、汉高祀鲁。

体现了孔子“万世师表”的光辉典范形象,这恰如殿中对联所写“气备四时兴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真乃谓“德侔天地道贯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由大成殿东庑北门出,经东市即进入学宫区。

东市和西市是由原来进出学宫的东、西甬道改成,用作秦淮河上往返船只经销商品的场所,现已成为夫子庙地区最具特色的工艺美术晶、文化用品销售场所和文化活动场所。

学宫是封建时代培养人才的场所,有不同层次,如县学、府学(路学、州学等)和国学,都与孔庙毗邻,以示儒学立国,修身的正统地位。

学宫包括明德堂、尊经阁、敬一亭、崇圣祠和青云楼等单体建筑。

走进学宫大门,就是古风盎然的明德堂,是士子们每月朔、望日朝圣(即孔子)之后,集中听训导师宣讲圣教和上谕(伦理和政府法令)的场所,以培养学子们忠君爱国的思想。

对于明德堂的名称,可能有的游客要问,各地夫子庙建筑群中只有“明伦堂”,何以南京夫子庙例外,叫作“明德堂”?确实,南京夫子庙内,明德堂原来也称“明伦堂”,只是当年元军即将攻克南京之时,身陷囹圄的民族英雄南宋宰相文天祥,为了表明他宁死不屈的决心,亲自手书,改“明伦堂”为“明德堂”以明效忠国家、报效民众之志气,故保留至今。

明德堂后的尊经阁,始建于明朝中期,高三层,18.7米,重檐丁字脊歇山顶,气象非凡,是当年存放儒家典籍、教谕讲课的讲堂,现为民俗风情陈列馆。

与尊经阁并排而立的是崇圣祠和青云楼,尊经书院分置尊经阁后两边。

崇圣祠祀孔子父母,现为梨园;青云楼清时改为图书馆;尊经书院为讲课之所,相当于现在的教室。

尊经阁后小高地,叫卫山,建有敬一亭,天下文庙皆有敬一亭始于明嘉靖时,亭内立皇帝御题的“敬一箴”,作为生员士子的座右铭。

所谓“敬一”就是对孔学的敬业之意。

游完学宫,向东过贡院西街走数十米,就是江南贡院。

利用这一段时间,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夫子庙的其他情况。

夫子庙地区除了夫子庙自身建筑之外,还有更为引人注目的民风民俗、特色市场和风味小吃。

其一,南京人向有过灯节的习俗,六朝时期佛兴灯旺,作为帝王之都的南京,每至元宵节,灯火满市井,为全国之冠。

明朝时放灯时间延长,正月初八为上灯节。

十八日为落灯节,是我国历史上为时最长的灯节,那时南京人几乎“家家走桥,人人看灯”,由此,延至清代以及近代,南京灯节都极为隆重,以夫子庙地区为最盛。

建国以后,夫子庙灯会在政府的支持和组织下,每年的正月,夫子庙的大街小巷、店堂铺面、河房屋顶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彩灯,前来观赏的人群络绎不绝,熙熙攘攘,煞是壮观,其规模之大、延续时间之长、灯彩式样之多,在全国同类灯会中均名列前茅。

其二,夫子庙除了它的文化特色外,其商业文化也比较发达,首先是夫子庙建筑群两侧的东、西二市就以其丰富的工艺美术晶、古玩、字画及其他文化用品交易而显示出文化的商业性价值,其次在夫子庙还有小商品市场、花鸟虫鱼市场和古玩、珍藏品交易市场,体现了南京人的一种闲适心态和文化品位。

夫子庙已成为现代商品云集的商业中心区之一。

其三,夫子庙还是南京四时茶食的发源地,随着各种节令的更替和食俗的形成,夫子庙秦淮小吃因时更新,各种茶食店铺,摊贩小吃,应有尽有,成为我国东南地区历史最久、最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旅游区。

从泮池文德桥至文源桥方圆百米左右的市面,风味饮食店就有数十家之多。

可谓咸甜荤素风味迥异;东西南北各有千秋。

最著名的店面有百年老店永和园、六凤居、老正兴、奇芳阁、蒋有记等,风味名点和小吃有数百种,极大地强化了夫子庙的区域性特征。

好,我们已到了始建于1168年的江南贡院遗址。

江南贡院是专门用来考试的场所,起初规模并不大,只供府、县学考试之用。

明初乡试、会试集中在此举行。

后贡院规模扩大,待到清朝,正式定名为江南贡院,已经是规模空前,形成东起姚家巷,西至学宫、孔庙,南临秦淮河,北抵建康路的方形整体,其号舍达两万多个,在当时全国贡院中首屈一指。

民国之后,贡院冷落,只有明远楼等,作为历史文物被保留下来。

我们现在看到的明远楼,上下三层,四四方方,飞檐出甍,面面皆窗,它本是贡院举行考试期间用来警戒和发号施令之所。

如今楼下拱门内保留的明、清和民国年间的石碑,详尽记载了江南贡院的盛衰历史。

为有效地保存封建时代科举考场的情景,80年代中期,有关部门在此建立了“江南贡院陈列馆”,复建了以“千字文”命名的部分号舍,陈列了神态各异的应试学子的塑像,供人们参观。

同时,游人们还可以亲自体会一下“金榜题名”的古趣。

各位朋友,您不想试一试?

游罢夫子庙的主要观光点,我们大概可以把夫子庙的特点归纳为以下两点。

第一,夫子庙是一个庙市合一的活动场所,这是其最大特色,而其他城市的孔庙建筑及其文化氛围通常与商业文明、市井文化相隔离。

在夫子庙,一方面是围墙内严谨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是围墙外、秦淮河两岸充满活力的商业文明,如工艺美术品、小商品、花鸟及现代商场、批销中心,以及业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俗文化,如传统的民风民俗—秦淮灯彩、秦淮风味小吃、云锦工艺、南京白局等,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夫子庙的繁华和与众不同。

学宫、孔庙与市场(东西市等)、俗文化(秦淮民风民俗等)和谐相处,高雅的儒学文化与通俗的市井文化、商业文化相互兼容、共同发展,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秦淮文化。

第二,夫子庙建筑布局中有许多中国之最。

如象征南京母亲河—秦淮河的长达110米的高大照壁,是全国最大的;泮池是以天然河道秦淮河的一段改作的,是所有孔庙中独一无二的。

由此可知,秦淮河在夫子庙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南京夫子庙学宫明德堂的名称在全国也是少有的;大成殿“三宝”—孔子画像、雕像和孔子生平事迹壁画,堪称全国之最。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南京夫子庙的与众不同,地方政府和国家旅游局自80年代以来,开发并形成了以夫子庙为中心的秦淮风光带。

在东起东水关、西迄西水关的十里秦淮,发掘出那些被历史湮没的秦淮胜迹,如瞻园、白鹭州、中华门城堡以及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和沿河景观,即所谓的“四点一线”,形成了集山水、园林、市街、河房河厅和民风民俗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现已布局井然,初具规模,景致独特,美不胜收,成为全国旅游景区四十佳之一。

基于此,有关部门还开辟了“夜泊秦淮”水上游旅游线路和陆上游一条线,成为继“湖南路灯光夜市”后又一颗照亮南京一片天空的“夜明珠”,使得夜晚的南京城更显魅力。

各位朋友,夫子庙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合作!

南京夫子庙导游词【2】

各位游客。

在昨天的游程中,我为大家安排游览了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总统府旧址等名胜古迹。

今天,我将带大家到秦淮河、夫子庙去游览。

秦淮河旅游区,位于南京老城区城南,从市区出发,坐汽车约需20分钟才能到达。

它是一个以夫子庙为中心,集游览、购物、品尝风味于一体,展示古城风貌和民族风情的旅游地。

【秦淮河的由来和历史变迁】

秦淮河,是一条曾对古城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河流。

相传秦淮河是秦始皇下令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

秦始皇东巡会稽,经过南京时,为方便船只行驶,曾下令开凿方山,使淮水与长江沟通,因而这段河道得名“秦淮河”。

但据地质考察证明,秦淮河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天然河流,当时这条古老的河流确是曾从方山经过,但由于地理变迁,河流改道,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河道。

历史上的秦淮河,河道宽绰。

自五代吴王杨行密在长干桥一带筑石头城以后,河道开始变窄,并被分隔成内、外“秦淮”。

内秦淮河由东水关人城,经夫子庙,再由水西门南的西水关出城与外秦淮河汇合。

河流全长10公里,这就是古往今来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赞美倾倒、寻迹访踪的“十里秦淮”了。

唐朝大诗人李白、刘禹锡、杜牧等都曾为她写下诗篇,孔尚任的《桃花扇》和吴敬样的《儒林外史》中,也都对“十里秦淮”有过生动的描写。

古老的秦淮河与流经南京城北的长江相比,显得十分渺小,但是它与南京城的诞生、发展,以及南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人类繁衍生息。

迄今为止,沿河两岸发现的原始村落遗迹多达五六十处。

六朝和明初封建朝廷一直把它作为都城的一道天然屏障和皇宫所需的天然通道。

东吴孙权定都建业(南京)后,曾在秦淮河两岸作“栅塘”,既可御敌,又可防洪。

从六朝时起,夫子庙一带的秦淮河两岸已是居民密集、市井相连的繁华之地,秦淮河充当了南京地区对外贸易的主要航道,河中舟船穿梭,一派繁荣。

据说,旧时的秦淮河两岸歌楼酒肆林立,河房水阁争奇斗艳,游艇画防灯火通明,富豪贵族在这里过着寻欢作乐、纸醉金迷的生活,劳动人民,特别是广大妇女却是以泪洗面,饱尝了人间的辛酸。

那时南京的大多集中在秦淮河两岸。

清代戏剧家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描写的不畏权贵的名妓李香君,她就居住在秦淮河南岸的文德桥畔。

美丽的秦淮河曾流淌过蛮荒时代的寂寞,六朝以来的繁华和奢靡,旧社会的污垢和劳动人民的血泪,甚至还溶有南京大屠杀的血腥。

然而,今天的秦淮河,经过了历史的沉淀和人民的改造,已散发着健康文明的馨香,展现了清澈动人的风姿。

它是南京历史的见证,难怪人们惯于把“秦淮”当作南京的代名词。

【秦淮画舫—伴池—夫子庙照壁—庙前广场—棂星门】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秦淮河畔,河中的画防都是仿照明代建筑风格制造的,船头挂有大红彩球和红灯笼。

每当元宵节南京人习惯来这里游玩赏灯。

这种风气在明代就已盛行,据说明朝建都后,朱元津微服巡察京城。

当他来到秦淮河畔,看到两岸绿树成荫,河水清澈,亭台楼阁,风景宜人,随口说了句:“惜河中缺游船。

”皇帝开了金口,左右就连夜差人赶造画舫,以博取皇帝欢心。

从此,秦淮画访成了这里的一大特色。

尤其到了中秋佳节时分,更是河上水灯万盏齐放,两岸龙灯飞舞,歌声、鼓声、欢声、笑声,连绵不绝,通宵达旦,真可谓“秦淮灯火甲天下”。

难怪南京有“家家走桥,人人看灯”的民谚。

我们眼前的这段秦淮河,自宋以后就成了夫子庙(孔庙)成泮池,又称月牙他。

古时候皇帝讲学的学宫叫辟雍,诸侯讲学成学宫叫泮宫,夫子庙的学宫相当于诸侯讲学的地方,所以这池称“泮池”夫子庙导游词夫子庙导游词。

泮池上一般建有三座石桥,按等级而论,县官、学官走中间一座,秀才走两边的桥。

相传古时候有位秀才误上中桥,有犯上作乱之罪,进退两难,只好自己跳进了泮池。

再请各位看河对岸的一段朱红色石砖墙,这就是夫子庙的照壁。

照壁建于明万历三年(历泽年),长达110米,为全们照壁之冠。

各位游客:这座夫子庙始建于东晋成帝咸康三年(337年),当时成帝采纳了王导的建议:“治国以培育人才为重”,决定立大学于秦淮河畔。

原来只建有学宫,孔庙是宋仁宗景拍元年(1034年)在学富基础上扩建而成的。

所以夫子庙是一个由文教中心演变而成的繁华闹市,它包括夫子庙、学宫和贡院三大主要建筑群,其范围南临秦淮河北岸,北抵建康路东端,东起姚家巷,西止四福巷,规模庞大。

夫子庙虽屡遭破坏,但各代都加以兴修扩建,到清末民初,其楼阁、殿宇的结构和布局堪称东南之冠。

现在的夫子庙建筑,~部分是清代末年重建的,一部分是近几年重建的。

请大家回头看,这座楼阁式建筑,叫做奎星阁,它初建于清乾隆年间。

这座临街傍水的建筑曾两次被毁,1985年重建。

现在我们来到了清代开辟的庙前广场,广场东西两端竖有两块碑,高有一丈许,上面刻有满汉两种文字“文武大臣至此下马”,表示对圣人孔子的崇敬。

左侧的这座六角重檐亭子叫“聚星亭”,“聚星”取群星集中,人才荟萃之意。

建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也曾几经兴废,到清同治八年(1869年)才由江宁乡贤朱芙峰等人筹资重建。

这是一座在日军炮火中惟一幸存的清代建筑,可惜在1968年被当作“四旧”拆除,1983年又得以重建,恢复了原来的风貌。

广场正中的这座牌坊,叫“天下文枢坊”。

请大家继续随我往前走。

这座门叫棂星门,这是孔庙的庙门。

据传榻星是天上主管教化的星宿,他得人方便高兴。

门是石结构的,六柱三门,建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后来被毁,又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

不过,现在所见到的极星门是1983年再次重建的夫子庙。

极星门东西两侧便是东市、西市。

【大成门—大成殿—学宫】

各位游客:走过棂星门,便是孔庙的正门,叫大成门,也叫戟门。

门内侧有石碑四块。

第一块是《孔子问礼图碑》,刻于南朝齐永明二年(484年)。

记载了春秋末年奴隶制衰亡之际,孔子出于对周王朝礼乐制度的崇拜,抱着兴国安邦、济世访贤的愿望,于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从家乡曲阜去周王城洛阳考察典章制度,寻求巩固鲁国奴隶主政权办法的经历。

碑的上半部有“孔子问礼图,吴敬恒题”的题字。

图中是二人驾车,一组身穿古装人物在城门前欢迎的场面,还有“永明二年,孔子在鲁人周门礼周流”的字样。

这块碑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图文仍清晰可辨,是难得的珍贵文物。

第二块碑是《集庆孔庙碑》,碑文是元朝至大二年(1309年)重建孔庙时由卢挚撰写的,到元至顺元年(1330年),由纯斋王公书写刻石。

第三块碑是《封四氏碑》,讲的是元至顺二年,文宗皇帝诏示:加封颜回、曾参(孔子的两个弟子)、孔极(孔子的孙子)、孟轲(孔子的再传弟子)为四亚圣之事。

第四块碑是《封至圣夫人碑》,讲的是元至顺二年(1331年),文宗皇帝颁旨加封孔子之妻为至圣夫人之事。

庙院两侧是碑廊(原来是供奉孔门七十二贤人牌位的地方),廊内陈列了当代书法名家的碑刻30块。

现在,请大家随我从中间的石雨道走。

在进大成殿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殿前的这个露天台子,这是祭祀和歌舞的地方。

古时每年二月、八月的第一个丁日和孔子诞辰这一天(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地方官吏都要在孔庙举行盛大的祭扫活动。

祭祀采用的是酉周奴隶主祭天地鬼神的礼仪,在大成殿前摆上仿青铜器做的祭器,上供牛2头、猪16头、羊16头,以及大量布帛菽粟、干鲜果品、香纸蜡烛等。

主祭人要穿特制的古装祭服,宣读祭文,向孔子及“四配”(孔子高徒)、“十二哲”(孔家子弟)牌位行三拜九叩礼,还配有乐队和舞队表演,以歌颂孔子,所以大成殿前要设舞台。

现在请各位游客随我进人孔庙主殿——大成殿。

这是一座气势巍峨,重檐庑殿顶,屋脊中央有双龙戏珠立雕的建筑。

这种规格的建筑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

“大成”意思是孔子集古圣先贤思想之大成。

大成殿内原先正中供奉的是孔子和他的四位高徒,两旁是孔家子弟塑像十二尊。

现在的大成殿已被辟为“南京乡土文化博物馆”。

请大家再往前走,这里便是夫子庙的学宫。

门楣上方原来有“学宫”匾额,门外柏木牌坊,牌坊上题有“东南第一学”。

牌坊的北面是四周围有木栏的花圃,左右有四书斋,是学子自修读书的地方。

这四斋名称分别是“志道”、“据德”、“依仁”、“游艺”。

后面是明德堂,这座建筑建于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堂名为文天祥所书。

明德堂是学子集会的地方,每月朔望(农历初一和十五)朝圣后,学子在此集会,训导师宣讲圣教和上谕。

东墙有“卧碑”,就是训教的法规。

左右横梁上悬挂着江宁府所属六县举贡员生题额。

我们眼前的这座建筑是梨香阁,原来是祭祀孔子父母的崇圣祠,现改为游乐场了。

东面那座建筑是青云楼,它建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是供把历代督学使的祠堂,初建时为三层楼,因为临近贡院,为防止有人从楼上偷看贡院,清代时改建成二层楼,上层用作藏书,下层是阅览室。

清末废除科举后,改为小学,民国初年改为江宁县教育会,抗战时被用作开茶馆、歌场,战后曾先后作为民众教育馆和南京市通志馆夫子庙导游词导游。

这也是旧学宫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建筑之一。

各位游客:参观完学宫建筑后,我们再去参观一下夫子庙的另一座古建筑群——贡院。

【贡院街—贡院—明远楼】

现在我们所站的地方便是贡院街,那条与贡院街相交的南北向街道就是贡院西街,贡院街北面就是古代时南京规模庞大的考试场——贡院。

贡院建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是县府考试场所。

明太祖朱元津定都南京后,这里成了乡试、会试场所。

明永一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但南京仍作为陪都,加上江南又是人文基本之地,考试仍在这里按期举行。

明成祖继续派人建造江南贡院,明清两代对贡院不断扩建,到清光绪时,贡院规模之大,已成为当时23个行省的贡院之最。

对此,我只要告诉大家一个数字,你就可想而知了——到清代同治年间,已建供考试用的“号舍”有20644间,且还不包括司考官员、职司人员的办公住宿用房。

可惜现存贡院建筑已屈指可数,明远楼就是保存下来的贡院建筑之一,而其他大部分已被辟为市场。

现在,我们所见的这座三层建筑,就是明远楼了。

楼呈四方形,四面设窗,地处贡院中心,在此可以监视考生和贡院内执役人员。

“明远”的意思就是“慎终追远、明德归原”,封建王朝教育士子以“孝梯忠义”为立身之本。

考生考完后,“金榜”就张贴在前面的贡院街

清末废除科举后,贡院也随之失去了原来的作用。

1919年除留下明远楼和一部分号舍建筑用以陈列历史文物外,其余一并拆除,辟为市场。

明远楼下的《金陵贡院遗迹碑》详细地记载了这一史实。

各位游客:关于夫子庙我就介绍到这里。

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逛一下夫子庙的东市、西市,同时也可选购一些喜爱的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还可以去西街一带品尝夫子庙的风味小吃,夫子庙可谓是全国闻名的小吃荟萃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南京栖霞山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千佛岩在凤翔峰西南麓。闻名遐迩的“东飞天”就在中102号佛龛中。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明僧绍之子与智度禅师合作开凿三圣像以纪念明僧绍。梁大同六年(540年)三圣像佛龛上出现佛光,惊动齐梁贵族,于是纷纷前来凿石造像,从南朝齐永明二年至梁天监十年(484-511年)逐渐开凿而成。又据传,栖霞寺创建人僧绍曾梦见西岩壁上有如来佛光,于是立志在此凿造佛像。

他病故后,其子在南齐永明二年(484年)开始与僧智度禅师在西壁上凿佛龛,镌刻了三尊佛像,这三佛合称“西方三圣”,该殿也称“三圣殿”。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龛,或七八尊一室。佛像始有515尊,分凿于294个佛龛中,望之如峰房鸽舍,号称千佛崖。

后来,唐、宋、元、明各代相继在纱帽峰都有开凿,连南朝在内,共有700尊。佛像大者高数丈,小者仅盈尺。其中“大佛阁”为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石窟,凿于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正中无量寿佛坐像高达12米。

20__年南京旅游界要说有什么大事恐怕只有栖霞山发现“东飞天”,各大媒体更是抓住这一热点进行大量报道,学术界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使“东敦煌”、“东飞天”蜚声海内外,很多人慕名而来。“东飞天”位于中102号佛龛中。

这个洞龛非常小,共有5座佛像,洞顶的两组飞天为橙色,线条清晰可辨,中间佛像头顶的火焰隐约可见。虽然仅有这么两对飞天,但这是我国所发现的最东部的“敦煌遗迹”。最近又传来消息称在千佛岩旁的舍利塔上又发现了飞天浮雕,其所用技法和人物线条皆与敦煌相似,据有关报道称,这一发现进一步丰富了"东敦煌"的文化内容。

舍利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始为木塔,后毁于唐武宗会昌年间。现存之塔系南唐时高

越、林仁肇建造。从栖霞寺南侧围墙外山路向东行不远,就可看到舍利塔,该塔用白石砌成,五层八面,高约18米。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态生动传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南京海洋馆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一进海底世界的大门,首页映入眼帘的是一直巨大的鲸鱼的标本,这只鲸鱼油2米宽,3米长,一看到这只鲸鱼标本,我就想到人们肯定费了不少劲,捉住它,并把它制成标本。我们大家又迫不及待地进入了下一个展厅。这里的水族箱内,五彩斑斓的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小丑炮弹”和“炮弹鱼”厥着嘴巴,鱼鳍一抖一抖,十分笨拙。“魔鬼刀”乌黑乌黑,身体扁扁的,从头到尾,越来越窄,尾巴尖尖的,整个身体就像一把可怕的魔鬼刀。电鳗对我们虎视眈眈,好像要发出高压电流,把我们通通赶走。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另一个展厅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一条条不知名的鱼在我们眼前游泳,无忧无虑。

下一个展览馆里有什么动物呢?我们好奇地走了进去,原来,这里是企鹅馆。你瞧,那一只只远道而来的小家伙,似乎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自由自在地玩耍着。继续前进,我们来到一个小展厅,别看这里小,却又奇特的海生动物——鲨。鲨很有用,它的肉可以吃。鲨的形状很有趣,硬硬的壳,一对小眼睛,甲壳两边长着许多小刺,还有一条尖尖的笔直的长尾巴。

要进模拟的海底走廊了,我第一个进去,只见小鱼成群从我们身边有过,鲨鱼不时从我们头顶掠过,海龟背着厚厚的盔甲,扇着已经退化的四肢在水中漫游。不多一会儿我们走出了长廊,我真想在看看海底走廊,可是时间有限,我们只能依依不舍地踏上归程。

再见了,美丽的南京海底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年江苏南京夫子庙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088 字

+ 加入清单

Situé au sud de Nanjing Healthy Road, il se réfère principalement à troisgrands groupes de b?timents, à savoir le temple Confucius, le Palais desétudiants et la Cour dhommage. Cependant, les rues autour de ces trois grandsgroupes de b?timents sont généralement appelées Temple Confucius.? lest dePingjiangfu Road et à louest de Zhanyuan Road, il y a plus de 300 magasins, 2thé?tres et de nombreux h?tels et terrains de jeux, et il y a une ruecommerciale souterraine denviron 10 000 mètres carrés.On peut dire que letemple Confucius est un centre de services multifonctionnel qui intègre letourisme, la culture, les affaires, la restauration, les divertissements,etc.Pendant les vacances et les vacances, le nombre de personnes a dépassé 150000, ce qui a été plus grand que jamais pendant la Fête de la lanterneJinling.Dans la troisième année de xiankang dans la dynastie Jin orientale(337), le Premier Ministre Wang Dao a construit un palais détudes sur la rivenord de la rivière Qinhuai, qui était le premier b?timent du templeConfucius.

Dans la première année de la dynastie Song Ming Dao (1032), Song Renzong aconstruit le temple Confucius et le temple mifuzi devant le Palais delécole.Après la guerre, plusieurs destructions, plusieurs reconstructions.Leb?timent actuel a été reconstruit en 1984.Il a recréé le paysage du marché deJiangnan dans les dynasties Ming et Qing, une école dantiquités.Le templeConfucius est le lieu de culte de Confucius, couvrant une superficie de 26300mètres carrés.Zhao Bi est situé sur la rive sud de la rivière Qinhuai, avec unehauteur de 10 mètres et une longueur de 110 mètres. Son sommet est recouvert depetits carreaux cylindriques verts et ses quatre coins sont légèrement inclinés.Sa longueur est la plus longue de Zhao Bi en Chine.

Sur la rive de Hebei, il y a une piscine en forme de lune courbée et unerangée de stalles sculptées de la dynastie Ming.? lest de la cl?ture en pierrese trouve le pavillon kuiken avec trois étages et six coins volants. Au nord setrouve latelier Wenshu avec quatre colonnes et trois portes. Au milieu, il y aquatre caractères dor gravés "Tianxia Wenshu". à lOuest se trouve le pavillonjuxing avec des coins volants de crête sculptée avec des avant - toits lourds.Devant la porte Dacheng, il y a la porte qiaoxing avec six colonnes et troisportes en pierre.Tous les b?timents ici portent le mot "étoile", ce qui signifieque les étoiles littéraires et musicales du monde entier sont rassemblées ici.Laporte Dacheng est un ancien b?timent en forme de godet à poutres, avec une crêtede dragon inclinée. Les trois portes se tiennent c?te à c?te. Il y a 45 clous deporte et des anneaux de tête sur chaque porte.? lintérieur de la porte setrouvent quatre stèles en pierre des dynasties nanqi, yuan et Song, et desgaleries relient la salle Dacheng des deux c?tés de la cour intérieure.DachengHall est le b?timent principal du temple Confucius. Il mesure 16,2 mètres dehaut, 27,3 mètres de large et 20,9 mètres de profondeur. Il a sept cornicheslourdes, quatre pentes et cinq crêtes. La sculpture verticale de deux dragonsjouant avec des perles sur la crête principale est la première en Chine. Enoutre, il ya 56 pierres géantes dans toute la salle. Il est magnifique.Devant letemple se trouve la statue en bronze de Confucius, qui mesure 4,18 mètres dehaut et est la Couronne du pays.? lextérieur des murs des deux c?tés de lEstet de lOuest se trouvent les marchés de lEst et de lOuest qui sontsoigneusement planifiés et con?us selon le style des dynasties Ming et Qing,principalement pour lexploitation de jade antique, quatre trésors de la salledétude, calligraphie et peinture célèbres et souvenirs touristiques.Situé àlarrière de la salle Dacheng, le Palais de lécole se compose dun groupe deb?timents tels que la salle Mingde, le pavillon zunjing, le temple chongsheng etla tour Qingyun. Cest la plus haute école de lancienne capitale de l?tat. Lasalle Mingde est la salle principale du Palais de lécole et est maintenantouverte comme terrain de jeu.

Tournez à gauche de wenshufang à lest pour voir un b?timent en bois carréde trois étages avec des avant - toits vo?tés - b?timent Ming Yuan.Cest leb?timent central de lancien palais dhonneur de Jiangnan. Cest lendroit poursurveiller les candidats et donner des ordres pendant lexamen.Sur les deuxc?tés de la Cour derrière le b?timent se trouve la salle dexamen impérialimitant les dynasties Ming et Qing. La salle dexamen impérial mesure environ1,5m de long et na que deux planches en bois, la table supérieure et letabouret inférieur.Quelques jours après lexamen, les candidats mangent, boiventet dorment tous dans cet espace étroit, la nourriture quils apportent doit êtrevérifiée, même le pain cuit à la vapeur doit être ouvert pour éviter latricherie.? son apogée, lAcadémie dhommage du Sud de la rivière Yangtzecouvrait une superficie de plus de 70 000 mètres carrés, avec 20 644 maisons, laplus grande échelle de lAcadémie dhommage du pays.Le b?timent Ming Yuan estmaintenant connu sous le nom de ? site de la Cour dhommage du Sud de la rivièreYangtze ?, qui est une unit é provinciale de protection des reliquesculturelles.Dans lhistoire, le temple Confucius était autrefois une villeanimée, en particulier dans les dynasties Ming et Qing, où des dizaines demilliers dexaminateurs (jusquà 20 000 personnes) se réunissaient à chaque foisque lécole était ouverte. Ainsi, des librairies, des maisons de thé et desauberges ont vu le jour, et les maisons de prostitution des tavernes se sontmultipliées et se sont répandues.? cette époque, certaines rues et ruelles de larive sud de la rivière Qinhuai étaient des ? villages doux ? et des ? Grottesdor ? pour les enfants des familles riches.Il y avait aussi beaucoup deprostituées célèbres, comme Li xiangjun, Dong Xiaowan et ainsi de suite,appelées "huit Yan Qinhuai".Aujourdhui, au 38 chaoku Street, la tour meixiang aété reconstruite et ouverte aux visiteurs en tant quancienne résidence de Lixiangjun.

Wu Jingzi, un écrivain célèbre de la dynastie Qing, a vécu sur les rives dela rivière Qinhuai pendant 19 ans et a écrit un chef - d?uvre célèbre,lhistoire extérieure du confucianisme, qui a attaqué le système dexamenimpérial.Sur le site du pavillon de leau de Qinhuai, son ancienne résidence, ily a maintenant un b?timent de style salle de la rivière dans les dynasties Minget Qing.? lintérieur, il y a une salle de collecte dair, un mariage antique etdautres activités folkloriques.En visitant le temple Confucius, vous pouvezégalement déguster des collations de saveur Qinhuai en passant. Actuellement,plus de 100 variétés de collations traditionnelles ont été découvertes, plus KFCet McDonalds, ce qui permet aux visiteurs de profiter de la nourriture.JinlingLight Club est plus célèbre de loin et de près. Il sappelle la lampe dudouzième mois lunaire et la lampe du dix - huitième mois lunaire. En fait,depuis le début de lannée, les gens qui achètent, vendent et regardent la lampesont comme la marée. Il ya des dizaines de types de lampes de différentescouleurs qui rendent les gens confus et éblouissants.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南京旅游概况导游词精选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旅游,导游,全文共 1782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拥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近2620xx年建城史和近520xx年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跨度最长的古都,跨度长约1820xx年。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其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之多、门类之全、跨越时间之长,位居全国前列。

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过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南京是中国古代都城的重要代表,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历史上曾有十二个朝代定都或迁都于南京,故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在中原被异族所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通常汉民族都会选择南京休养生息,立志北伐,恢复华夏。大明、民国二次北伐成功;东晋、萧梁、刘宋三番北伐功败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以显匡复中原之图,惜宋高宗无意北伐而定行在于杭州,但迫于舆论仍定金陵为行都。即使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亦以驱除异族统治为动员基础和合法性。故而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深远的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故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尝以为中国古都,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文物制度,照耀千古者,长安、洛阳而外,厥推金陵。北京虽为辽、金以来帝王之都,然史迹不过千年,非若金陵建都之远在南北朝以前也。他若汴京、临安,一开都于五代,继于北宋;一肇建于吴越,偏安于南宋,其为时较短,而历史遗迹,亦不若长安、洛阳、金陵、北京之众。而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与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金陵古迹图考·序》……论者每谓金陵形势,偏于东南,都其地者,往往为南北对峙之局,不足以控制全国,统一宇内。故三山驻师,终鼎足割据之势。五马渡江,开南朝偏安之局。

实则金陵一隅,实中国民族思想之策源地。《世说》所谓“过江诸人,暇日辄至新亭,周觊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王导曰:当共戮力王室,何至作楚囚对泣耶?”其民族意识之浓厚,可以想象。自后明祖奠都金陵,以伐胡元,终成一统之业;太平天国虽未成功,然亦以金陵相号召;近者如辛亥革命,国军北伐,皆莫不以南京为策源地。金陵之于中国,亦犹Frankfurt a.M.之于德,Orleans之于法,Moscow之于俄;虽未必尽为全国中心,然有事之秋,登高一呼,天下响应。此郑成功之所以海道千里,直薄金陵,恸哭孝陵,以图恢复也。况时移势异,古今未必尽同;昔日中原群雄角逐之场,关中沃野千里天府之国,今皆化为贫瘠,全国财赋之汇,趋于东南,经济重心,厥在江浙。

长安形势虽佳,终不过位列陪都而已。至于北京,固为千馀年来帝王之都,且与东北边防,关系尤重,然形格势禁,殊难恢复首都地位。诚能以金陵为国都,长安为西京,北平为北京,番禺为南京,励精图治,不遑宁处,据龙蟠虎踞之雄,依负山带江之胜,则中兴我民族,发扬我国光,其在兹乎!--《金陵古迹图考·金陵之形势》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天下山川形势,雄伟壮丽,可为京都者,莫逾金陵,至若地势宽厚,关塞险固,总扼中原之夷旷者,又莫过燕蓟。虽云长安有崤函之固,洛邑为天下之中,要之帝王都会,为亿万年太平悠久之基,莫金陵、燕蓟者也。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

南京城的气魄,无与伦比,深深铭刻着南北交战的宏大的悲剧性体验。--《五城记--南京》我第一次来南京,就寻寻觅觅,走过了太多古迹。我去寻找乌衣巷、朱雀桥、我走过胭脂井想起张丽华,秦淮烟波那么多的故事,紫金山下看看滚滚长江淘尽千古英雄……我们生活在南京这个地方,受到的文化濡染涤荡还少吗?这座城市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悲情的城市,它也是真正的繁盛帝王都。中国前一千年的历史你看西安,后一千年的历史看南京。所以,真正看懂西安和南京,中国历史中的血脉沧桑变化也就都了解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南京旅游概况导游词精选范文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旅游,导游,全文共 1487 字

+ 加入清单

远古人类的足迹,随着时代推移而遍及今日的南京。东郊汤山出土了距今约30万~50万年的“南京猿人”完整的头骨化石;溧水县神仙洞发现了距今l万年以前的“溧水人”遗址。

距今6000多年前,南京鼓楼岗西北侧的北阴阳营和玄武湖畔、长江岸边开始出现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村落,聚居着南京的初民。3000多年前,沿江河地带,已经相当密集地分布着青铜时代的居民聚落,以秦淮河中游的湖熟镇一带较为集中,称为“湖熟文化” 。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中华门西南侧建城,开创了南京的城垣史。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大败越国,于石头山筑城置金陵邑,金陵之称亦因此而得名。秦汉时

期,南京地区随经济发展而建县渐多。汉末三国鼎立之初,公元220xx年,孙权在武昌称帝,9月即迁都于此,称作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公元320xx年,晋琅琊王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以建康(今南京)为国都,这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此后,南朝宋、齐、梁、陈相继定都建康,史称“六代豪华”,南京由此有“六朝古都”的美称。公元937年,南京成为南唐的首都,称为江宁府,这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期。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明朝,以“应天”为“南京”,第一次成为一统天下的全国首都。由此,南京城市发展进入又一高峰期,南京都城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于此,改名天京。1920xx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0xx年,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

“金陵自古帝王州”,从中古到近现代,继孙吴之后,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以及中华民-国先后定都南京,共455年,史称“十代故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文化遗产。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1952年9月,南京为江苏省省辖市。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南京为江苏省省会。1994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明确南京的行政级别为副省级。

南京是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南京的电子、化工生产能力在国内城市中居第二位,车辆制造规模居第三位,机械制造业的技术、规模居国内领先地位,家用电器业、建材工业也都具有较大规模。南京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大运量的交通运输网络,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拥有现代化的通讯体系。南京是全国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国重要的高教、科研基地,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被国家9个部委列为中国投资硬环境 “四十优”城市之一。先后被评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第五名、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10佳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环境保护和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

古老的秦淮河玉带般蜿蜒舒展,站立桥头,眼前宛然是历史在悠悠流过;点缀两旁的玄武湖和莫愁湖静如处子,似在幽然倾诉;钟山、栖霞山迤逦悠长,“神龙”般延续着千年的守卫;金陵古城默然而立,城内的沧桑繁华刻写着它的年轮。

南京文化古迹遍布,从中可以探寻历史的源头:中山陵依山而建,结构严整,观之而生一股浩然之气;夫子庙建筑群古色古香,漫步其间,让你体味明清时代的市井繁荣;中华门气势宏伟,设计巧妙,置身城内,壁垒森然,耳边似有战马嘶鸣;此外还有灵谷寺、石象路、三国东吴所筑石头城遗址、明代朱元璋的陵墓(明孝陵)以及革命纪念地雨花台等,引人遐思无限。

古老悠久的文化遗产,现代文明的经济都市,与蔚为壮观的自然景观构成了南京独特的园林城市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年江苏南京夫子庙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422 字

+ 加入清单

Chers visiteurs.Au cours de la visite dhier, jai organisé une visite dumausolée Zhongshan, du mausolée mingxiao, du temple linggu et de lancien sitedu palais présidentiel.Aujourdhui, je vous emmènerai visiter la rivière Qinhuaiet le temple Confucius.Qinhuaihe River Tourism Area, located in the South ofNanjing Old City, from the City, takes about 20 minutes to reach by car.Cest untemple Confucius comme centre, la visite, le shopping, la dégustation de saveurdans lun de laffichage de la ville antique et les coutumes nationales de ladestination touristique.

[origine et évolution historique de la rivière Qinhuai]

La rivière Qinhuai est une rivière qui a joué un r?le important dans ledéveloppement politique, économique et culturel de la ville antique deNanjing.On dit que la rivière Qinhuai est un canal artificiel que lempereur QINShihuang a ordonné de creuser.Qin Shihuang a visité lEst et a ordonné le foragede la montagne Fang pour communiquer avec la rivière Yangtze afin de faciliterla circulation des navires en passant par Nanjing. Par conséquent, cette sectionde la rivière a re?u le nom de "rivière Qinhuai".Cependant, selon létudegéologique, la rivière Qinhuai est une rivière naturelle avec une longuehistoire. ? cette époque, lancienne rivière traversait la montagne Fangshan,mais en raison des changements géographiques, la rivière a été détournée et aprogressivement formé le cours actuel de la riviè rivière Qinhuai danslhistoire a un large cours deau.Depuis que Yang xingmi, roi de Wu dans lescinq dynasties, a construit la ville de pierre autour du pont changgan, larivière a commencé à se rétrécir et a été divisée en "Qinhuai" intérieur etextérieur.? lintérieur de la rivière Qinhuai, la rivière Qinhuai est reliée àla rivière Qinhuai à lextérieur de la ville par le col de leau de lEst, letemple Confucius et le col de leau de lOuest au sud de la porte de leau del longueur totale de la rivière est de 10 km, ce qui fait quedinnombrables érudits et érudits célèbrent et jettent des louanges et destraces de "dix Li Qinhuai".Les grands poètes de la dynastie Tang, comme Li Bai,Liu Yuxi et du Mu, ont écrit des poèmes pour elle. Dans le fan de fleur de pêchede Kong shangren et lhistoire extérieure du confucianisme comme Wu Jing, ilsont également écrit des descriptions vives de "dix Li Qinhuai".

Lancienne rivière Qinhuai est très petite par rapport à la rivière Yangtzequi traverse le nord de la ville de Nanjing, mais elle est étroitement liée à lanaissance et au développement de la ville de Nanjing, ainsi quau développementpolitique, économique et culturel de la région de Nanjing.Au début de l?genéolithique, il y a cinq ou six mille ans, lhumanité sest développéeici.Jusquà présent, jusquà 50 ou 60 vestiges de villages primitifs ont ététrouvés le long des deux rives de la riviè Cour féodale des six dynastieset du début de la dynastie Ming la utilisé comme barrière naturelle de lacapitale et comme passage naturel pour le Palais impérial.Après la constructionde la ville de dingye (Nanjing), Sun Quan, dans lest du Wu, a été appelé "étangde barrière" sur les deux rives de la rivière Qinhuai, qui peut à la foisrésister à lennemi et à linondation.Depuis les six dynasties, les deux rivesde la rivière Qinhuai dans la région de fuzimiao ont été un endroit animé avecdes résidents denses et des marchés connectés. La rivière Qinhuai a servi deprincipal canal de commerce extérieur dans la région de Nanjing. Les bateaux onttraversé la rivière et une faction a prospéré.On dit que les anciens b?timentsde chant et de vin sur les deux rives de la rivière Qinhuai étaient bondés, lesmaisons de rivière et les pavillons deau rivalisaient pour la beauté, et lespeintures de yacht étaient à lépreuve des lumières. Les riches et les noblesvivaient ici à la recherche de la joie et de lengouement pour le papier. Lestravailleurs, en particulier les femmes, se lavaient le visage avec des larmeset go?taient lamertume du monde.? cette époque, la plupart des prostituées deNanjing se concentraient sur les deux rives de la rivière Qinhuai.Kong shangren,dramaturge de la dynastie Qing, dépeint Li xiangjun, une prostituée célèbre quina pas peur des puissants et des nobles dans peach blossom fan. Elle vit prèsdu pont Wende sur la rive sud de la rivière Qinhuai.

La belle rivière Qinhuai a traversé la solitude de lépoque sauvage, laprospérité et le luxe des six dynasties, la saleté de lancienne société et lesang et les larmes des travailleurs, et même le sang du massacre deNanjing.Cependant, la rivière Qinhuai daujourdhui, après la sédimentation delhistoire et la transformation du peuple, a émis un parfum sain et civilisé, amontré un style clair et émouvant.Cest un témoignage de lhistoire de Nanjing,pas étonnant que les gens soient habitués à "Qinhuai" comme synonyme deNanjing.

【 Qinhuai painting boat - danchi - Confucius Temple zhangbi - Temple frontSquare - fengxing gate】

Visiteur: maintenant nous sommes arrivés au bord de la rivière Qinhuai. Lespeintures et les défenses de la rivière sont faites selon le style architecturalde la dynastie Ming. Il y a de grandes boules de couleur rouge et des lanternesrouges accrochées à lavant du bateau.Chaque fois que le festival des lanternes,les Nanjing sont habitués à venir ici pour profiter des lumières.Cetteatmosphère a prévalu dans la dynastie Ming. Il est dit que Zhu yuanjin a visitéla capitale après la construction de la capitale dans la dynastie Ming.Quand ilest arrivé au bord de la rivière Qinhuai, il a vu lombre des arbres sur lesdeux rives de la rivière, la rivière est claire, les pavillons et les pavillons,le paysage est agréable, et a dit, "chérir la rivière manque de bateau decroisière."Lempereur ouvrit la bouche dor, et envoya des hommes à gauche et àdroite toute la nuit construire un bateau à peinture pour gagner la joie delempereur.Depuis lors, la visite de la peinture Qinhuai est devenue une grandecaractéristique ici.En particulier au Festival de la mi - automne, il y avaitdes milliers de lanternes deau sur la rivière, des Lanternes de dragon dansantsur les deux rives, des chansons, des tambours, des acclamations et des rirescontinus, qui ont duré toute la nuit, ce qui a vraiment été appelé "Qinhuailanternes dans le monde".Il nest pas étonnant que Nanjing ait un proverbepopulaire selon lequel ? chaque famille marche sur un pont et tout le monderegarde la lumière ?.

La rivière Qinhuai sous nos yeux est devenue le temple Confucius (templeConfucius) depuis la dynastie Song.Dans lantiquité, le Palais des conférencesde lempereur sappelait Pi Yong, le Palais des conférences des princessappelait Pan Palace, et le Palais du temple Confucius était équivalent àlendroit où les princes donnaient des conférences, de sorte que ce poolsappelait Pan pool.En général, il y a trois ponts en pierre sur le lac PAN. Entermes de grade, les fonctionnaires du comté et les fonctionnaires de lécolemarchent au milieu, tandis que les érudits marchent sur les deux c?tés dupont.Il est dit que dans lantiquité, un érudit sest égaré sur le pont central,a commis un crime de désordre, un dilemme, a d? sauter dans Pan Chi.

Sil vous pla?t, regardez le mur de brique rouge cramoisi de lautre c?téde la rivière, cest le mur du temple Confucius.Zhao Bi a été construit dans latroisième année de la dynastie Ming Wanli (lannée de Lize) et a une longueur de110 mètres. Cest la Couronne de Zhao Bi pour tout le monde.Visiteur: ce templeConfucius a été construit pour la première fois dans la troisième année dexiankang (337) de lempereur Cheng de la dynastie Jin orientale. ? cette époque,lempereur Cheng a adopté la suggestion de Wang Dao: "gouverner le pays enmettant laccent sur la culture des talents", et a décidé de créer uneuniversité sur les rives de la rivière Qinhuai.? lorigine, il ny avait que lePalais de lécole. Le temple Confucius a été construit dans la première année dejingpai de lempereur Renzong de la dynastie Song (1034) sur la base delapprentissage et de la richesse.Par conséquent, le temple Confucius est uneville animée qui a évolué du Centre culturel et éducatif. Il comprend le templeConfucius, le Palais de lécole et la Cour dhommage. Il est situé sur la rivenord de la rivière Qinhuai au Sud, à lextrémité est de la route Jiankang auNord, de la ruelle yaojia à lEst et de la ruelle Sifu à lOuest, avec unegrande échelle.Bien que le temple Confucius ait été endommagé à plusieursreprises, il a été reconstruit et agrandi dans toutes les dynasties. ? la fin dela dynastie Qing et au début de la République de Chine, la structure et ladisposition de ses b?timents et temples étaient les plus célèbres du Sud -Est.Les b?timents actuels du temple Confucius ont été reconstruits en partie àla fin de la dynastie Qing et en partie au cours des dernières années.Sil vouspla?t regardez en arrière, ce b?timent de style pavillon, appelé pavillonkuixing, il a été construit pour la première fois dans la dynastie QingQianlong.Le b?timent en bordure de la rue a été détruit à deux reprises etreconstruit en 1985.

Maintenant, nous sommes arrivés à la place devant le temple, qui a étéouverte par la dynastie Qing. Il y a deux stèles à lEst et à louest de laplace, et il y a un Zhang Xu haut. Il est gravé avec les mots Manchu et Han "Lesministres de lart et des arts martiaux descendent ici" pour montrer leurrespect pour Confucius.Le pavillon à double avant - toit hexagonal sur le c?tégauche sappelle le pavillon juxing, qui rassemble les étoiles et les talents.Ila été construit dans la 14ème année de Wanli (1586) de la dynastie Ming, et aété reconstruit par Zhu Fufeng et dautres dans la 8ème année de Tongzhi (1869)de la dynastie Qing.Cest le seul b?timent de la dynastie Qing qui a survécu àlartillerie japonaise. Malheureusement, il a été démoli comme "quatre vieux" en1968 et reconstruit en 1983 pour restaurer son apparence originale.Larche aucentre de la place sappelle "larche du Centre culturel du monde".Sil vouspla?t, suivez - moi.Cest la porte du temple Confucius.On dit que létoile ducanapé est létoile de lillumination dans le porte est en pierre, sixcolonnes et trois portes, construite dans la 16ème année de la dynastie MingChenghua (1480), détruite plus tard, et reconstruite dans la 9ème année deTongzhi (1870) de la dynastie Qing.Cependant, la porte polaire que nous voyonsmaintenant a été reconstruite en 1983.Les deux c?tés est et ouest de la portedes étoiles polaires sont East City et West City.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南京栖霞山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天禄与麒麟仅限用于帝陵,辟邪则专用于王侯墓前。

位于栖霞区狮子冲陈文帝陈倩永宁陵前的天禄、麒麟,是帝陵石兽的代表作。

它们相向而立,造型矫健灵活,雕刻手法细致圆熟,已脱尽汉代简朴作风,给人以挺拔、丰满的印象。

而位于仙鹤门张家库村的梁临川王萧宏墓,墓前的辟邪雄浑简练,雕刻技法娴熟,造型的整体和局部皆十分和谐,显示出一种匀称美,是王侯墓前石辟邪的代表作。

神道石柱又称华表,以栖霞十月村吴平忠侯萧詹墓的碑文保存最为完整。

南朝立碑较少,千百个碑毁散湮没,流传极少,而此碑巍然独存。

石碑通高5.16米,分碑首、 碑身、龟趺三部分。

碑身镌刻当时著名书法家贝义渊所书2840多字的楷体碑文,是十分罕见的书法艺术珍品。

南朝陵墓石刻上承秦汉,下启隋唐,而与同时代的北朝石窟艺术遥相媲美,在中国石雕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杰作,也称得上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禄、麒麟雕刻

精美者,当属位于栖霞镇狮子冲的陈文帝永宁陵石刻。

天禄又称“天鹿”,也称“挑拨”、“符拨”,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与“天命”和“禄位”有关。

麒麟是传说中的“仁兽”,它的出现,往往被附会为圣贤的降生,是太平盛世的象征,永宁陵现存石天禄、麒麟各一只,昂首而立,凌空欲飞,富有动感,给人以挺拨、丰富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南京概况导游词俄语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571 字

+ 加入清单

конфуций сказал: "есть друзья, приехавшие издалека, это не радость", преждевсего позвольте мне от имени китайского туристического агентства нанкина горячоприветствовать вас в нанкине туризма. Моя фамилия ван, наш гид. Я считаю зачесть сделать экскурсию для вас, я и водитель Ван Шифу обязательно служить вам,постарайтесь удовлетворить ваши требования, помочь вам решить проблемы итрудности, чтобы вы наслаждались радостью и вернуться домой. надеюсь, благодарямоей презентации, старый и красивый нанкин произвел на вас незабываемоевпечатление. желаю вам приятного путешествия!

А теперь я хотел бы кратко познакомить вас с нанкином. нанкин, известныйкак нин, находится на юго - западе провинции цзянсу, находится в золотом поясенижнего течения реки янцзы, пересекая обе стороны реки Янцзы. город нанкинплощадь около 6 597 квадратных километров, население около 8 миллионов человек,11 районов и 2 предместья, является политическим,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м и культурнымцентром провинции. климат субтропический, круглый год четко, идеальное место длятуризма.

нанкин имеет долгую историю, является одной из четырех древних столиц нашейстраны. всегда существовала "провинция цзяаньнань, царства цзиньлин". с 472 - гогода до нашей эры, когда Вьетнам начал осуществлять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о "Вьентьяна",более 2400 лет была построена история города. История официально построена внанкине с востока у сунь чжунмоу, а затем и восточные Цзинь, Сун, ци, лян и Чэньпостроили здесь. Поэтому нанкин имеет название "шесть древних столиц". С тех порздесь были построены южная тан, тайпинская армия небесн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а,Китай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поэтому нанкин сказал "Десять династий".

сегодня, в условиях реформы и открытости, нанкинская экономика находится вподъеме, нанкин туризма активно развиваются, Нанкин стал комплекснойпромышленной базой на востоке страны, Основными отраслями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являются: электроника, автомобильная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ь, нефтехимия, металлургия,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етика. нанкин увеличивает инфраструктуру города, улучшает условиядля иностранных инвестиций в Нанкине. нанкин является также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паркгорода, лучший туристический город,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город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и такдалее. в нанкине есть более двух сотен туристических достопримечательностей,привлекающих туристов из разных стран и за их пределами. нанкин. городхарактеризуется серией "люди и зелень" как единое целое. Поэтому нанкин станетболее динамичным и культурным развитием, более яркими культурными особенностями,более красивой, более гармоничной в социальном отношении современной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й гуманитарной зелен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南京夫子庙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912 字

+ 加入清单

秦淮河,是一条曾对古城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河流。相传秦淮河是秦始皇下令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秦始皇东巡会稽,经过南京时,为方便船只行驶,曾下令开凿方山,使淮水与长江沟通,因而这段河道得名"秦淮河"。但据地质考察证明,秦淮河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天然河流,当时这条古老的河流确是曾从方山经过,但由于地理变迁,河流改道,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河道。历史上的秦淮河,河道宽绰。自五代吴王杨行密在长干桥一带筑石头城以后,河道开始变窄,并被分隔成内、外"秦淮"。内秦淮河由东水关人城,经夫子庙,再由水西门南的西水关出城与外秦淮河汇合。河流全长10公里,这就是古往今来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赞美倾倒、寻迹访踪的"十里秦淮"了。唐朝大诗人李白、刘禹锡、杜牧等都曾为她写下诗篇,孔尚任的《桃花扇》和吴敬样的《儒林外史》中,也都对"十里秦淮"有过生动的描写。古老的秦淮河与流经南京城北的长江相比,显得十分渺小,但是它与南京城的诞生、发展,以及南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人类繁衍生息。迄今为止,沿河两岸发现的原始村落遗迹多达五六十处。六朝和明初封建朝廷一直把它作为都城的一道天然屏障和皇宫所需的天然通道。东吴孙权定都建业(南京)后,曾在秦淮河两岸作"栅塘",既可御敌,又可防洪。从六朝时起,夫子庙一带的秦淮河两岸已是居民密集、市井相连的繁华之地,秦淮河充当了南京地区对外贸易的主要航道,河中舟船穿梭,一派繁荣。据说,旧时的秦淮河两岸歌楼酒肆林立,河房水阁争奇斗艳,游艇画防灯火通明,富豪贵族在这里过着寻欢作乐、纸醉金迷的生活,劳动人民,特别是广大妇女却是以泪洗面,饱尝了人间的辛酸。那时南京的妓·女大多集中在秦淮河两岸。清代戏剧家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描写的不畏权贵的名妓李香君,她就居住在秦淮河南岸的文德桥畔。美丽的秦淮河曾流淌过蛮荒时代的寂寞,六朝以来的繁华和奢靡,旧社会的污垢和劳动人民的血泪,甚至还溶有南京大屠杀的血腥。然而,今天的秦淮河,经过了历史的沉淀和人民的改造,已散发着健康文明的馨香,展现了清澈动人的风姿。它是南京历史的见证,难怪人们惯于把"秦淮"当作南京的代名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南京栖霞山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00 字

+ 加入清单

闻名遐迩的“东飞天”就在中102号佛龛中。

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明僧绍之子与智度禅师合作开凿三圣像以纪念明僧绍。

梁大同六年(540年)三圣像佛龛上出现佛光,惊动齐梁贵族,于是纷纷前来凿石造像,从南朝齐永明二年至梁天监十年(484-511年)逐渐开凿而成。

又据传,栖霞寺创建人僧绍曾梦见西岩壁上有如来佛光,于是立志在此凿造佛像。

他病故后,其子在南齐永明二年(484年)开始与僧智度禅师在西壁上凿佛龛,镌刻了三尊佛像,这三佛合称“西方三圣”,该殿也称“三圣殿”。

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龛,或七八尊一室。

佛像始有515尊,分凿于294个佛龛中,望之如峰房鸽舍,号称千佛崖。

后来,唐、宋、元、明各代相继在纱帽峰都有开凿,连南朝在内,共有700尊。

佛像大者高数丈,小者仅盈尺。

其中“大佛阁”为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石窟,凿于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正中无量寿佛坐像高达12米。

20__年南京旅游界要说有什么大事恐怕只有栖霞山发现“东飞天”,各大媒体更是抓住这一热点进行大量报道,学术界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使“东敦煌”、“东飞天”蜚声海内外,很多人慕名而来。

“东飞天”位于中102号佛龛中。

这个洞龛非常小,共有5座佛像,洞顶的两组飞天为橙色,线条清晰可辨,中间佛像头顶的火焰隐约可见。

虽然仅有这么两对飞天,但这是我国所发现的最东部的“敦煌遗迹”。

最近又传来消息称在千佛岩旁的舍利塔上又发现了飞天浮雕,其所用技法和人物线条皆与敦煌相似,据有关报道称,这一发现进一步丰富了"东敦煌"的文化内容。

舍利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始为木塔,后毁于唐武宗会昌年间。

现存之塔系南唐时高越、林仁肇建造。

从栖霞寺南侧围墙外山路向东行不远,就可看到舍利塔,该塔用白石砌成,五层八面,高约18米。

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态生动传神。

塔基上刻着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依次是托胎、诞生、出游、苦行、坐禅、说法、降魔、涅般。

该塔为五级八面密檐式石塔,高18.04米。

塔基上浮雕释迦八相图和海石榴、鱼、龙、凤、花卉等图案;塔身刻有高浮雕天王像、普贤骑象图和文殊菩萨像,像上还刻有“匠人徐知谦”等题名。

塔檐下雕飞天、乐天、供养人等像。

第二层以上每面都刻两个圆拱形龛,均内雕一酋跏趺坐佛,共计64尊,雕刻精细,甚为生动。

全塔造型典雅、秀美,雕刻细腻、精湛,装饰华丽,为佛教艺术在江南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