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报告500字
一、演示目的
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二、原理
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这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与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关。导体上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电荷积聚越多(尖端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强,空气层被击穿。反之越少(球型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弱,空气层未被击穿。当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时,其间的电场较弱,不能击穿空气层。而此时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最近,放电只能在此处发生。
三、装置
一个尖端电极和一个球型电极及平板电极。
四、现象演示
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接着让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放电在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发生
五、讨论与思考
雷电暴风雨时,最好不要在空旷平坦的田野上行走。为什么?
更多相似范文
篇1: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一:
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来了解弧光放电的原理
实验原理:给存在一定距离的两电极之间加上高压,若两电极间的电场达到空气的击穿电场时,两电极间的空气将被击穿,并产生大规模的放电,形成气体的弧光放电。
雅格布天梯的两极构成一梯形,下端间距小,因而场强大(因)。其下端的空气最先被击穿而放电。由于电弧加热(空气的温度升高,空气就越易被电离, 击穿场强就下降),使其上部的空气也被击穿,形成不断放电。结果弧光区逐渐上移,犹如爬梯子一般的壮观。当升至一定的高度时,由于两电极间距过大,使极间场强太小不足以击穿空气,弧光因而熄灭。
简单操作:打开电源,观察弧光产生。并观察现象。(注意弧光的产生、移动、消失)。
实验现象:
两根电极之间的高电压使极间最狭窄处的电场极度强。巨大的电场力使空气电离而形成气体离子导电,同时产生光和热。热空气带着电弧一起上升,就象圣经中的雅各布(yacob以色列人的祖先)梦中见到的天梯。
注意事项:演示器工作一段时间后,进入保护状态,自动断电,稍等一段时间,仪器恢复后可继续演示,
实验拓展:举例说明电弧放电的应用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二:
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避雷针
一、演示目的
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二、原理
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这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与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关。导体上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电荷积聚越多(尖端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强,空气层被击穿。反之越少(球型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弱,空气层未被击穿。当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时,其间的电场较弱,不能击穿空气层。而此时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最近,放电只能在此处发生。
三、装置
一个尖端电极和一个球型电极及平板电极。
四、现象演示
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接着让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放电在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发生
五、讨论与思考
雷电暴风雨时,不要在空旷平坦的田野上行走。为什么?
篇2:机能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Ach对离体家兔小肠运动作用
摘要
目的:观察乙酰胆碱对离体家兔小肠肠肌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将离体小肠固定在离体小肠灌流装置里,在保证各影响因素不相互干扰的情况下,分别给予家兔离体肠肌标本生理盐水(Nacl)、Ach、阿托品、阿托品+乙酰胆碱刺激,完成每次刺激并出现明显现象后用38℃的台氏液冲洗肠肌标本,观察其收缩活动的特点并记录。结果:结果显示当滴加生理盐水(Nacl)刺激离体肠肌时,张力曲线没什么变化;当用乙酰胆碱刺激离体肠肌时,张力曲线则明显上升,且频率加快;当滴加阿托品刺激时,张力曲线明显下降,且频率减慢;当滴加乙酰胆碱加上阿托品刺激时,张力曲线变化较不规则。结论:乙酰胆碱(Ach)对离体家兔肠肌有增强其运动的作用,且作用于M受体。 中文关键词:离体家兔小肠肠肌;乙酰胆碱;张力曲线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cetylcholine on the influence and mechanism of intestinal muscle of rabbit small intestine in vitro. Methods: in vitro small intestine in vitro intestinal perfusion device fixed, in guarante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ach influence factor does not interfere with each other, in vitro intestinal muscle specimens were given the rabbit saline (Nacl), Ach, atropine, atropine + acetylcholine stimulation, complete with 38 ℃ after each stimulus and a significant phenomenon of Chinese Taiwans fluid colonics muscle specimens and obser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contraction activities and record.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add saline (Nacl) stimulation in vitro intestinal muscle, nothing change tension curve; When using the acetylcholine stimulation in vitro intestinal muscle, tension curves are obvious rise, and the frequency to speed up; When add atropine stimulation, tension curve decreased obviously, and slow frequency; When add the acetylcholine and atropine on, tension curve is irregular. Conclusion: acetylcholine (Ach) on in vitro rabbit intestinal muscle has enhanced the role of the movement, and the effects on M receptor.
[Key words]:Isolated rabbit intestinal muscle;Acetyl choline;Tension curve.
引言
消化道平滑肌与骨骼肌、心肌一样,具有肌肉组织共有的特性,如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等。但消化道平滑肌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富有伸展性,具有紧张性、自动节律性,对化学、温度和机械牵张刺激较敏感等特点。给予离体肠肌以接近与在体情况的适宜环境,消化道平滑肌仍可保持良好的生理特性。Ach能激动M受体,而阿托品能阻断M受体。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家兔、HSS-1(B)型恒温浴槽、台氏溶液、生理盐水、Ach、阿托品、通气机、超级恒温器、张力换能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
1.2方法:(1)实验装置准备和仪器参数设置:把台式液在恒温器中加热并保持到38℃左右,然后在麦氏浴槽中加入一定量的38℃左右的台式液。通气管接95%O2+5%CO2混合气体。用螺丝夹调节气体管道的气体流量,调节至浴槽中气体一个个逸出为止。换能器输出线接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设置好相关仪器参数;
(2)离体家兔十二指肠标本制作:取家兔一只,用木槌击其头部至晕,立即剖开腹腔,找到
十二指肠,取出十二指肠,置于冰冷的氧饱和的台氏液培养皿中,沿肠壁除去肠系膜,用5ml注射器取台氏液将肠内容物冲洗干净,然后将十二指肠剪成1-2cm数小段,换以新鲜,通入95%氧气和5%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的台氏液备用。把十二指肠管置于有台氏液的培养皿中,然后穿线结扎2cmz左右肠肌的两端,然后把通混合气体的机制放在浴槽中一会;
(3)标本固定:肠管一端连线系于浴槽固定钩上,然后放入38℃HSS-1(B)型恒温浴槽中,再将肠管另一端系结在张力换能器的悬梁壁上,调节肌张力1.87g,在其中加入20ml的38℃的台氏液; (4)实验观察:离体肠管在浴槽中稳定适当时间后,记录一段正常张力曲线。然后滴加0.2ml的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其曲线张力,反应稳定换液冲洗,以此方法依次做如表1.的添加实验;
(5)数据的记录:将实验所得的一组曲线进行选择,将曲线变化明显且能够较好反应实验结果的曲线进行编辑,并记录收缩频率、幅度等值,做成文档保存并进行拷贝。
2.结果
在正常情况下,离体肠肌收缩的幅度、频率、张力、时间及间隔都相对稳定,波形没有明显的变化;加入生理盐水后,离体肠肌张力曲线没有什么变化;加入Ach后,离体肠肌张力曲线明显上升,收缩幅度减小,频率加快;加入阿托品后,离体肠肌张力曲线下降,振幅减小,频率减慢;加入乙酰胆碱和阿托品混合液后,离体肠肌张力曲线变化不规则。 2.1生理盐水对离体家兔肠肌运动的影响
2.2乙酰胆碱对离体家兔肠肌运动的影响
2.3阿托品对离体家兔肠肌运动的影响
2.4阿托品5个波后加乙酰胆碱对离体家兔肠肌运动的影响
3.讨论
3.1在恒温通气的情况下,离体小肠平滑肌能自发地有节律地进行收缩,其收缩的幅度、频率、张力、时间及间隔都相对稳定,波形没有明显的变化。在此条件下,肠段生活的环境与在体内的环境相似,所以它的表现正常;
3.2乙酰胆碱(Ach) 对离体肠运动的影响:Ach是一种神经递质,能特异性的作用于各类胆碱能受体。Ach可明显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使其收缩幅度、张力、蠕动增加。其作用机制是:Ach作用于十二指肠M受体,使平滑肌Ca2+通道开放,Ca2+内流,Ca2+胞浆浓度增加,平滑肌收缩加快加强。表现为收缩力变大,频率增强;
3.3 加入阿托品,曲线快速下降,收缩频率变慢,幅度减小,离体小肠活动减弱。肠道主要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小肠有一个复杂的壁内神经丛,它的终末神经元属于胆碱能,主要与运动有关,可被阿托品阻断,从而使运动受到抑制。阿托品对胆碱受体都有高度亲和力,都可
以和受体产生可逆性结合,产生竞争性拮抗作用,阿托品与受体结合后,对节后胆碱能神经支配的效应细胞上的M受体有阻断作用,所以平滑肌收缩频率和收缩张力都减小。M-胆碱受体拮抗剂,能阻断节后胆碱能神经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上的M受体,故可对坑Ach及拟胆碱药的M样作用。
3.4因为阿托品阻碍了Ach与M受体的作用,导致肠肌收缩的变化不规律。在实验的过程中,在滴加Ach和阿托品混合液时,离体肠肌的张力曲线没有明显的变化且不规律,有可能是因为加入的Ach和阿托品滴加顺序问题,使得两种液体没有很好的混合。
4.结论
一定浓度的Ach可以促进肠肌的运动,而且促进的作用是作用于M受体。
5.参考文献
5.1[1]陆源、林国华、杨午鸣.机能学实验教程.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160~1625.2[2]张志雄.生理学.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105~111
【注】:因电脑死机导致小组实验操作数据丢失导致实验失败,故小组各自分散进入别的小组进行实验操作。本实验报告数据来自于第八组。
1.从收缩的幅度越来越小可以看出细胞的兴奋性越来越小,也可能是台氏液冲洗肠肌标本不充分,导致药品液的混合,从而刺激作用不明显;
2.适量浓度的肾上腺素和盐酸有抑制肠肌细胞兴奋的作用,适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有促进其兴奋的作用。
篇3:c语言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实验一 上机操作初步和简单的C程序设计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C语言运行环境Turbo C++3.0
2、会简单的程序调试
3、熟悉C语言各种类型数据的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方法
4、掌握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二、 实验内容
1、 上机运行本章3个例题,熟悉所用系统的上机方法与步骤。(习题1.7)
2、 编写一个C程序,输入a、b、c 3个值,输出其中最大者。(习题1.6)
3、 设圆半径r=1.5,圆柱高h=3,求圆周长、圆面积、圆球表面积、圆球体积、圆柱体积。用scanf输入数据,输出计算结果,输出时要求有文字说明,取小数点后2位数字。注意:在Trubo C++ 3.0中不能输入汉字,只能输入英文或拼音。(习题4.8)
4、 运行如下程序,写出运行结果。第一┆范文网www.diyiFANWEN.com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include
void main()
{
int a=1,b=2;
a=a+b; b=a-b; a=a-b;
printf("%d,%dn",a,b);
}
三、 实验步骤与过程
四、程序调试记录
篇4:质壁分离实验报告范文_实验报告_网
一、实验原理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根据扩散作用原理,水分子会由细胞液中渗出到外界溶液中,通过渗透作用失水;由于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细胞壁伸缩性较小,而原生质层伸缩性较大,从而使二者分开;反之,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则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分离后的质和壁又复原。
二、目的要求
1.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方法;
2.理解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理。
三、重点难点(实验报告不写这一点,可适当调整添加在“注意”这一部分)
1.初步掌握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方法;
2.临时装片的制作;
3.低倍显微镜的使用。实验器材: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刀子、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滤纸代替,滤纸可分为剪开几条)、显微镜;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或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清水。
四、方法步骤
临时装片制作:
1选材:选用紫色特别深的洋葱外表皮;说明:在实验之前,最好将洋葱放在水中浸泡一下,可以使洋葱吸水多一些,而且代谢也比较旺盛,实验效果明显。
2:将洋葱的外层剥去两层(因为处于最外的可能已经死亡)。取表皮:在洋葱的外表皮上,用刀片划“井”字,用镊子轻轻撕取一小块;(关键:最好撕取单层细胞,如果撕的太厚,则会使细胞重叠,严重影响实验效果;)
3制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上一滴清水,然后将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在水中,平展开来;加上盖玻片。(注意:1:洋葱表皮不能卷曲起来;2:不能带有气泡;3加盖玻片时,要从一侧大约45°角放下,在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充满了清水,以便挤出空气。)
4盖玻片一端滴入糖水,于另一端用吸收纸重复几次吸引(可重复几次滴糖水和吸引的过程)。
质壁分离实验后可接着进行质壁复原
质壁复原实验
处理
取下临时装片,在一侧滴入清水,另一侧再用吸水纸重复几次吸引,以确保洋葱表皮细胞完全浸在几乎是清水中;(注:无吸水纸可先用滤纸代替)
观察
先在低倍镜找到一个质壁分离现象比较明显的细胞,然后观察,可见和刚才相反的现象,中央液泡渐渐变大,颜色变浅,最后原生质层又和细胞壁紧紧地贴在一起;若质壁分离没有复原,则证明外界溶液浓度过高,导致细胞死亡。三 总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分离实验特例
如果外界溶液是葡萄糖、硝酸钾、氯化钠、尿素、乙二醇等,质壁分离后因细胞主动或被动吸收溶质微粒而使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会吸水引起质壁分离后的自动复原。
注:质壁分离与复原结构示意图
篇5:节能照明灯安装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为了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节能生产,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经采油厂生产运行科安排,在采油大队开展陕西省中生科技有限公司节能照明灯实际节能实验,现将安装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安装基本情况
2010年6月5日,经生产运行科安排,采油大队长负责,在x大队开展陕西省中生科技有限公司照明灯节能效果实际实验,该实验实际灯具安装由中生科技有限公司于6月10日完成,设计单灯单表数据计量。
安装后由采油大队长负责,采油区队长具体落实,使用井站负责人详细记录,经过实际实验分析,证明节能效果相对比较明显。
二、实际实验对比
节能灯具照明实验效果对比分析汇总表
安装地点
灯具类型
额定功率(w)
使用时长(h)
单位时间耗电量(kw/h)
照明效果(lux)
耗电数量(kwh)
对比节电量(kwh)
检查站
普通灯
200
135
0.45
560
61.7
26.5
节能灯
120
135
0.26
1450
35.2
2x-40
普通灯
200
124
0.17
320
21.6
16.5
节能灯
85
124
0.04
750
5.1
2x-29
普通灯
200
290
0.2
320
58
29.0
节能灯
40
290
0.1
900
28.1
2x-19
普通灯
200
63
0.23
320
14.5
11.4
节能灯
120
63
0.05
1450
3.1
1号注水站
普通灯
250
271
0.38
200
103.6
71.1
节能灯
120
271
0.12
750
32.5
三、实验效果分析
2x-40井、2x-19井安装的节能灯为室内照明灯,检查站、1号注水站、2x-29井安装的为室外防爆照明灯。
根据实际实验对比分析
1、在亮度方面,节能灯额定功率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其照明亮度是普通灯的3—5倍。
2、在耗电量和费用方面,相同使用时间内,室内照明节能灯平均单小时耗电量为0.064 kw/h,普通照明灯的平均单小时耗电量为0.2 kw/h,单小时节电0.136kw/h;室外防爆照明节能灯平均单小时耗电量为0.26 kw/h;普通防爆照明灯的平均单小时耗电量为0.45kw/h,单小时节电0.19 kw/h。
在相同使用时间内:
(1)室内照明灯费用对比
一个普通照明灯全年费用=单小时耗电量x实际日平均使用时间x使用天数x电价=0.2 kw/h x4h/天x360天x0.79元/kw/h =227.52元
一个节能照明灯全年费用=单小时耗电量x实际日平均使用时间x使用天数x电价=0.046 kw/h x4h/天x360天x0.79元/kw/h =52.33元
单灯全年节约175.19元
(2)室外防爆灯费用对比
一个普通防爆灯全年费用=单小时耗电量x实际日平均使用时间x使用天数x电价=0.45 kw/h x11h/天x360天x0.79元/kw/h =1404.78元
一个节能防爆灯全年费用=单小时耗电量x实际日平均使用时间x使用天数x电价=0.26 kw/h x11h/天x360天x0.79元/kw/h =813.38元
单灯全年节约591.4元
(3)计算
设:每宗井场有2个照明灯,1个防爆灯
单井普通灯年耗电费=227.25 x2+1404.78=1859.28元
单井节能灯年耗电费=52.33 x2+813.38=918.04元
单井年节约电费=1859.28-918.04=941.24元
注:采油大队共有井场144宗,投资为49.1万元,年节约电费为13.55万元,三年半后投资和节约持平,在保质期剩余的1.5年内可节约费用为20.4万元
3、在使用年限方面,相同使用时间内,普通灯的使用寿命平均为1年,节能灯的使用寿命厂家直销,保5年。
4、在商品价格方面,普通照明灯价格为2元/个,节能灯价格为680元/个,是普通灯的340倍;普通防爆灯价格为368元/具,节能防爆灯价格为2050元/具,是普通防爆灯的5.6倍。
5、在体积大小方面,节能灯的体积比较大,普通灯的体积相对比较小,节能灯的体积约为普通灯的4倍。
6、在产品重量方面,普通灯泡的重量约为0.05kg,节能灯的重量为0.25kg,其重量是普通灯的5倍。
四、综合实验评价
(一)优点
1、有节能的效果,室内照明灯平均单灯节约电量0.15/kw/h,防爆照明灯平均单灯节约电量0.19/kw/h,可以降低采油厂生产成本费用。
2、在功率相同的情况下,节能灯的照明亮度是普通照明灯的3—5倍,照明亮度比较高。
3、厂家在安装后,负责质量跟踪服务,从使用日起,五年内质量保证,除人为因素外损坏可以更换,且不在收去费用。
4、厂家负责安装,可以减少本单位人员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二)缺点
1、价格特别高,引进使用时前期投资比较大。
2、体积比较大,安装使用、运输占用空间相对比较大,且整体外形不美观,影响整体审美效果。
3、室外的节能灯与普通灯一致,都缺少防水和保护装置。
4、重量比较大,悬挂在空中易掉落后损坏。
其它详细情况需要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继续实验。
篇6: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_实验报告_网
一、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时间:年月日
探究预备:
1. 不一样, 质量大的水时间长
2. 不相同, 物质种类不同
探究目的: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不同. 培养实验能力.
提出问题: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相同吗
猜想与假设:不同
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
1. 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 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 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2. 设计表格, 多次实验, 记录数据.
3. 整理器材, 进行数据分析.
实验器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水、食用油
资料或数据的收集
分析和论证: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 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不同. 评估与交流:
1. 水的比热容较大, 降低相同的温度, 放出较多的热量, 白天把水放出去, 土地吸收相同热量, 比热容小升高温度较快.
2. 新疆地区沙石比较多, 比热容小, 吸收(放出)相同热量, 升高(降低)的温度较多, 温差比较大.
二、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时间:年月日
探究预备:
1. 串联:用电器顺次连接在电路中的电路
并联:用电器并列连接在电路中的电路
2. 串联:用电器顺次连接
并联:用电器并列连接
探究目的:学生正确连接串、并联电路, 明确开关作用.
提出问题:在串、并联电路中, 开关的作用相同吗
猜想与假设:开关的作用不同
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
1. 设计串、并联电路图, 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2. 观察开关控制两灯泡亮暗程度
3. 改变开关位置, 观察控制情况.
实验器材:小灯泡、电源、开关、导线
资料或数据收集:
1. 串联电路中, 开关无论放在哪一个位置, 都能控制小灯泡
2. 并联电路中,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支路开关只能控制所在支路的灯泡.
分析和论证:串联电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并联电路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
评估与交流:
1. 拆除法:观察用电器是否相互影响;判断电流路径
2.图1:串联 图2:并联
四、练习使用电流表
时间:年月日
探究预备:
1. 测量流过用电器的电流大小, 符号:
2. 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 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探究目的:会正确使用电流表,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提出问题:使用电流表应注意哪些问题
猜想与假设: 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 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
1. 画出电路图, 标出电流表正、负接线柱
2. 按图连接实物
3. 更换不同规格小灯泡多次测量
4. 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小灯泡、电流表、导线
资料或数据的收集:
分析和论证:
1. 连接方法:①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2. 电流表读数:认清量程、分度值.
评估与交流
:
1. 明确量程,分度值
2. 测量通过L2的电流
3. 选择0-3A量程, 读数为1.6A
五、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
时间:年月日
探究预备:
1. 用电流表测量
2. 分别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
探究目的: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
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有什么关系呢
猜想与假设:处处相等
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
1. 设计电路图, 连接实物
2. 设计表格, 记录数据
3. 换用不同规格小灯泡,重复以上操作
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开关、导线
资料或数据的收集
分析和论证: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评估与交流:
1. 处处相等
2. 注意电流表量程选择, 正确连接, 多次实验, 得到普遍规律.
六、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时间:年月日
探究预备:
1. 用电流表测量
2. 电流表分别串联在干路、支路上
探究目的: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何关系
猜想与假设: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
1. 设计实验电路图, 连接实物
2. 闭合开关, 进行测量
3. 设计表格, 记录数据
4. 换用不同规格小灯泡,多次实验
5. 整理器材, 分析数据
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导线、开关、电流表
资料或数据的收集:
分析和论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评估与交流:
1. A1测干路电流,A2测通过L2、L3的总电流,A3测通过L3电流
篇7:化学实验报告的范例_实验报告_网
化学实验报告的范例【1】
化学实验报告格式
例一定量分析实验报告格式
(以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为例)
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
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实验方法:
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用台式天平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200ml蒸馏水,摇匀。
准确称取0.4~0.5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二、h2c2o4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0.5g左右草酸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20ml蒸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0ml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做三次。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一、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实验编号123备注
mkhc8h4o4 /g始读数
终读数
结果
vnaoh /ml始读数
终读数
结果
aoh /mol·l-1
naoh /mol·l-1
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
二、h2c2o4含量测定
实验编号123备注
aoh /mol·l-1
m样 /g
v样 /ml20.0020.0020.00
vnaoh /ml始读数
终读数
结果
ωh2c2o4
h2c2o4
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
实验结果与讨论:
(1)(2)(3)……
结论:
例二合成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题目:溴乙烷的合成
实验目的:1. 学习从醇制备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
2. 巩固蒸馏的操作技术和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
实验原理:
主要的副反应:
反应装置示意图:
(注:在此画上合成的装置图)
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
实验步骤现象记录
1. 加料:
将9.0ml水加入100ml圆底烧瓶,在冷却和不断振荡下,慢慢地加入19.0ml浓硫酸。冷至室温后,再加入10ml95%乙醇,然后在搅拌下加入13.0g研细的溴化钠,再投入2-3粒沸石。 放热,烧瓶烫手。
2. 装配装置,反应:
装配好蒸馏装置。为防止产品挥发损失,在接受器中加入5ml 40%nahso3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却,并使接受管(具小咀)的末端刚好浸没在接受器的水溶液中。用小火加热石棉网上的烧瓶,瓶中物质开始冒泡,控制火焰大小,使油状物质逐渐蒸馏出去,约30分钟后慢慢加大火焰,直到无油滴蒸出为止。
加热开始,瓶中出现白雾状hbr。稍后,瓶中白雾状hbr增多。瓶中原来不溶的固体逐渐溶解,因溴的生成,溶液呈橙黄色。
3. 产物粗分:
将接受器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将下层的粗制溴乙烷放入干燥的小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浸于冰水浴中冷却,逐滴往瓶中加入浓硫酸,同时振荡,直到溴乙烷变得澄清透明,而且瓶底有液层分出(约需4ml浓硫酸)。用干燥的分液漏斗仔细地分去下面的硫酸层,将溴乙烷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30ml蒸馏瓶中。
接受器中液体为浑浊液。分离后的溴乙烷层为澄清液。
4. 溴乙烷的精制
配蒸馏装置,加2-3粒沸石,用水浴加热,蒸馏溴乙烷。收集37-40℃的馏分。收集产品的接受器要用冰水浴冷却。无色液体,样品+瓶重=30.3g,其中,瓶重20.5g,样品重9.8g。
5.计算产率。
理论产量:0.126×109=13.7g
产率:9.8/13.7=71.5%
结果与讨论:
(1)溶液中的橙黄色可能为副产物中的溴引起。
(2)最后一步蒸馏溴乙烷时,温度偏高,致使溴乙烷逸失,产量因而偏低,以后实验应严格操作。
例三性质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题目: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和步骤现象解释和化学反应式
篇8:质量控制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系
小组成员:02613126 樊有赟
02613136 彭芳琪 02612135 杨欣
指导教师:肖锋
地点:机械楼工业工程实验室
日期:20xx.10.22
数据的定量分析
一、 实验目的
1、 利用计算机应用软件绘制质量管理工具图。 2、 应用质量管理理论对绘制的工具图进行分析。
3、 依据质量管理理论和相关国家标准对所检验批进行判断。 4、 提高用计算机软件分析和处理实际数据的能力。 5、 加深对质量管理理论的认识。
二、 实验设备及仪器
一毛钱硬币若干、游标卡尺、计算机等。
三、 实验步骤
1、 用游标卡尺随机抽样测量36枚一毛钱硬币的直径并记录数据。 2、 建立所测数据的minitab数据集。
3、 利用minitab软件对所测数据绘制直方图和控制图。 4、 根据数据及图表进行分析。
四、 实验数据及分析
1、 测量数据(单位cm)
2、 直方图
3、 控制图
4、 分析
排除测量时的误差,由以上数据和国家硬币直径标准可以看出这些硬币的制造时相当严格的,误差极小,平均直径为1.80cm,可见国家对货币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
篇9:工程力学实验报告
拉伸实验是测定材料在常温静载下机械性能的最基本和重要的实验之一。这不仅因为拉伸实验简便易行,便于分析,且测试技术较为成熟。更重要的是,工程设计中所选用的材料的强度、塑形和弹性模量等机械指标,大多数是以拉伸实验为主要依据。
实验目的(二级标题左起空两格,四号黑体,题后为句号)
1、验证胡可定律,测定低碳钢的E。
2、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强度性能指标:屈服应力Rel和抗拉强度Rm。
3、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塑性性能指标:伸长率A和断面收缩率Z
4、测定灰铸铁拉伸时的强度性能指标:抗拉强度Rm
5、绘制低碳钢和灰铸铁拉伸图,比较低碳钢与灰铸铁在拉伸树的力学性能和破坏形式。
实验设备和仪器
万能试验机、游标卡尺,引伸仪
实验试样
实验原理
按我国目前执行的国家GB/T 228—20xx标准——《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的规定,在室温10℃~35℃的范围内进行试验。
将试样安装在试验机的夹头中,固定引伸仪,然后开动试验机,使试样受到缓慢增加的拉力(应根据材料性能和试验目的确定拉伸速度),直到拉断为止,并利用试验机的自动绘图装置绘出材料的拉伸图(图2-2所示)。
应当指出,试验机自动绘图装置绘出的拉伸变形ΔL主要是整个试样(不只是标距部分)的伸长,还包括机器的弹性变形和试样在夹头中的滑动等因素。由于试样开始受力时,头部在夹头内的滑动较大,故绘出的拉伸图最初一段是曲线。
1.低碳钢(典型的塑性材料)
当拉力较小时,试样伸长量与力成正比增加,保持直线关系,拉力超过FP
后拉伸曲线将由直变曲。保持直线关系的最大拉力就是材料比例极限的力值FP。
在FP的上方附近有一点是Fc,若拉力小于Fc而卸载时,卸载后试样立刻恢复原状,若拉力大于Fc后再卸载,则试件只能部分恢复,保留的残余变形即为塑性变形,因而Fc是代表材料弹性极限的力值。
当拉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试验机的示力指针(主动针)开始摆动或停止不动,拉伸图上出现锯齿状或平台,这说明此时试样所受的拉力几乎不变但变形却在继续,这种现象称为材料的屈服。低碳钢的屈服阶段常呈锯齿状,其上屈服点B′受变形速度及试样形式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而下屈服点B则比较稳定(因此工程上常以其下屈服点B所对应的力值FeL作为材料屈服时的力值)。确定屈服力值时,必须注意观察读数表盘上测力指针的转动情况,读取测力度盘指针首次回转前指示的最大力FeH(上屈服荷载)和不计初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的最小力FeL(下屈服荷载)或首次停止转动指示的恒定力FeL(下屈服荷载),将其分别除以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S0)便可得到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
即ReH=FeH/S0 ReL=FeL/S0屈服阶段过后,虽然变形仍继续增大,但力值也随之增加,拉伸曲线又继续上升,这说明材料又恢复了抵抗变形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为材料的强化。在强化阶段内,试样的变形主要是塑性变形,比弹性阶段内试样的变形大得多,在达到最大力Fm之前,试样标距范围内的变形是均匀的,拉伸曲线是一段平缓上升的曲线,这时可明显地看到整个试样的横向尺寸在缩小。此最大力Fm为材料的抗拉强度力值,由公式Rm=Fm/S0即可得到材料的抗拉强度Rm。
如果在材料的强化阶段内卸载后再加载,直到试样拉断,则所得到的曲线如图2-3所示。卸载时曲线并不沿原拉伸曲线卸回,而是沿近乎平行于弹性阶段的直线卸回,这说明卸载前试样中除了有塑性变形外,还有一部分弹性变形;卸载后再继续加载,曲线几乎沿卸载路径变化,然后继续强化变形,就像没有卸载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材料的冷作硬化。显然,冷作硬化提高了材料的比例极限和屈服极限,但材料的塑性却相应降低。
当荷载达到最大力Fm后,示力指针由最大力Fm缓慢回转时,试样上某一部位开始产生局部伸长和颈缩,在颈缩发生部位,横截面面积急剧缩小,继续拉伸所需的力也迅速减小,拉伸曲线开始下降,直至试样断裂。此时通过测量试样断裂后的标距长度Lu和断口处最小直径du,计算断后最小截面积(Su),由计算公式ALuL0SSu100%Z0100%L0S0、即可得到试样的断后伸长率A和断面收缩率Z。
2 铸铁(典型的脆性材料)
脆性材料是指断后伸长率A<5%的材料,其从开始承受拉力直至试样被拉断,变形都很小。而且,大多数脆性材料在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上都没有明显的直线段,几乎没有塑性变形,也不会出现屈服和颈缩等现象(如图2-2b所示),只有断裂时的应力值——强度极限。
铸铁试样在承受拉力、变形极小时,就达到最大力Fm而突然发生断裂,其抗拉强度也远小于低碳钢的抗拉强度。同样,由公式Rm=Fm/S0即可得到其抗拉强度Rm,而由公式ALuL0 L0100%则可求得其断后伸长率A。
实验结果与截图
篇二:力学实验报告标准答案
1、 为何在拉伸试验中必须采用标准试件或比例试件,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延伸率是否相同
答:拉伸实验中延伸率的大小与材料有关,同时与试件的标距长度有关.试件局部变形较大的断口部分,在不同长度的标距中所占比例也不同.因此拉伸试验中必须采用标准试件或比例试件,这样其有关性质才具可比性.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通常情况下延伸率是不同的(横截面面积与长度存在某种特殊比例关系除外).
2、 分析比较两种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及断口特征.
答:试件在拉伸时铸铁延伸率小表现为脆性,低碳钢延伸率大表现为塑性;低碳钢具有屈服现象,铸铁无.低碳钢断口为直径缩小的杯锥状,且有450的剪切唇,断口组织为暗灰色纤维状组织。铸铁断口为横断面,为闪光的结晶状组织。.
3.分析铸铁试件压缩破坏的原因.
答:铸铁试件压缩破坏,其断口与轴线成45°~50°夹角,在断口位置剪应力已达到其抵抗的最大极限值,抗剪先于抗压达到极限,因而发生斜面剪切破坏。
4、低碳钢与铸铁在压缩时力学性质有何不同结构工程中怎样合理使用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材料
答:低碳钢为塑性材料,抗压屈服极限与抗拉屈服极限相近,此时试件不会发生断裂,随荷载增加发生塑性形变;铸铁为脆性材料,抗压强度远大于抗拉强度,无屈服现象。压缩试验时,铸铁因达到剪切极限而被剪切破坏。通过试验可以发现低碳钢材料塑性好,其抗剪能力弱于抗拉;抗拉与抗压相近。铸铁材料塑性差,其抗拉远小于抗压强度,抗剪优于抗拉低于抗压。故在工程结构中塑性材料应用范围广,脆性材料最好处于受压状态,比如车床机座。
5.试件的尺寸和形状对测定弹性模量有无影响为什么
答: 弹性模量是材料的固有性质,与试件的尺寸和形状无关。
6.逐级加载方法所求出的弹性模量与一次加载到最终值所求出的弹性模量是否相同为什么必须用逐级加载的方法测弹性模量
答: 逐级加载方法所求出的弹性模量与一次加载到最终值所求出的弹性模量不相同,采用逐级加载方法所求出的弹性模量可降低误差,同时可以验证材料此时是否处于弹性状态,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7.试验过程中,有时候在加砝码时,百分表指针不动,这是为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检查百分表是否接触测臂或超出百分表测量上限,应调整百分表位置。
8.测G时为什么必须要限定外加扭矩大小
答:所测材料的G必须是材料处于弹性状态下所测取得,故必须控制外加扭矩大小。
9.碳钢与铸铁试件扭转破坏情况有什么不同分析其原因.
答:碳钢扭转形变大,有屈服阶段,断口为横断面,为剪切破坏。铸铁扭转形变小,没有屈服阶段,断口为和轴线成约45°的螺旋形曲面,为拉应力破坏。
10.铸铁扭转破坏断口的倾斜方向与外加扭转的方向有无直接关系为什么
答:有关系。扭转方向改变后,最大拉应力方向随之改变,而铸铁破坏是拉应力破坏,所以铸铁断口和扭转方向有关
11.实验时未考虑梁的自重,是否会引起测量结果误差为什么
答:施加的荷载和测试应变成线性关系。实验时,在加外载荷前,首先进行了测量电路的平衡(或记录初读数),然后加载进行测量,所测的数(或差值)是外载荷引起的,与梁自重无关。
12.画出指定A、B点的应力状态图.A点 B点σx σx τ τ
13.DB DB测取弯曲正应力测取扭转剪应力
14.压杆稳定实验和压缩实验有什么不同答:不同点有:
1、目的不同:压杆稳定实验测临界力,压缩实验测破坏过程中的机械性能。
2、试件尺寸不同:压杆试件为大柔度杆,压缩试件为短粗件。
3、约束不同:压杆试件约束可变,压缩试件两端有摩擦力。
4、实验现象不同:压杆稳定实验试件出现侧向弯曲,压缩实验没有。
5、承载力不同:材料和截面尺寸相同的试件,压缩实验测得的承载力远大 于压杆稳实实验测得的。
6、实验后试件的结果不同:压杆稳定试件受力在弹性段,卸载后试件可以反复使用,而压缩件已经破坏掉了,不能重复使用。
篇三:力学实验报告标准答案
目 录
一、 拉伸实验···············································································2
二、 压缩实验···············································································4
三、 拉压弹性模量E测定实验···················································6
四、 低碳钢剪切弹性模量G测定实验·······································8
五、扭转破坏实验····································································10
六、 纯弯曲梁正应力实验··························································12
七、 弯扭组合变形时的主应力测定实验··································15
八、 压杆稳定实验······································································18
一、拉伸实验报告标准答案
实验目的: 见教材。 实验仪器 见教材。
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例:(一)低碳钢试件
强度指标:
Ps=__22.1___KN屈服应力 ζs= Ps/A __273.8___MPa P b =__33.2___KN强度极限 ζb= Pb /A __411.3___MPa 塑性指标:
伸长率L1-LL100%AA1A
33.24 %面积收缩率
100%
68.40 %
低碳钢拉伸图:
(二)铸铁试件
强度指标:
最大载荷Pb =__14.4___ KN
强度极限ζb= Pb / A = _177.7__ M Pa
问题讨论:
1、 为何在拉伸试验中必须采用标准试件或比例试件,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延伸率是否相同
答:拉伸实验中延伸率的大小与材料有关,同时与试件的标距长度有关.试件局部变形较大的断口部分,在不同长度的标距中所占比例也不同.因此拉伸试验中必须采用标准试件或比例试件,这样其有关性质才具可比性.
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通常情况下延伸率是不同的(横截面面积与长度存在某种特殊比例关系除外).
2、 分析比较两种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及断口特征.
答:试件在拉伸时铸铁延伸率小表现为脆性,低碳钢延伸率大表现为塑性;低碳钢具有屈服现象,铸铁无.低碳钢断口为直径缩小的杯锥状,且有450的剪切唇,断口组织为暗灰色纤维状组织。铸铁断口为横断面,为闪光的结晶状组织。.
教师签字:_ _______
日 期:___ _____
二、压缩实验报告标准答案
实验目的:见教材。 实验原理: 见教材。
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例:(一)试验记录及计算结果
问题讨论:
分析铸铁试件压缩破坏的原因.
答:铸铁试件压缩破坏,其断口与轴线成45°~50°夹角,在断口位置剪应力已达到其抵抗的最大极限值,抗剪先于抗压达到极限,因而发生斜面剪切破坏。
篇10:电动涡轮增压后的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电动涡轮增压后的实验报告
五一黄金周跑了一趟北戴河,去了趟盘山,又到昌平长陵北面延庆山区玩了玩,总共跑了1281公里,加油 126.57升(共加两次93号油 第一次73.9升跑747公里,第二次52.67升跑534公里)平均油耗百公里9.9升。
电动增压刚开始调到2000转或100公里时速时打开,后又调到1800转 90公里时速时打开。
安装后的主要感觉,马力有所增加,扭力增大了,油耗没有增大还是保持100公里10升以下。
我平时开车过了60多公里就挂5挡,保持80公里均速。高速行驶也就保持110公里以下,声音也好听。这次由于做实验主要实验在打开电动增压时的效果。当我在5挡时保持80~90公里时速,遇到上坡或需要加速超车时往往要减挡增大扭力加速。
这次实验打开电动增压时,车子好像有了一股闷劲,不用减挡稍一加油就挺过去了,低中速扭力增大了。在山区行驶时感觉也是这样。平常3~4挡爬坡时感到扭力不够时赶紧换挡,这次实验脚下稍一加油发动机似乎闷劲十足,不慌不忙就上去了。由于控制电动增压开关连动在油门上,油门开启到一定成度就打开了。急加速时它也会根椐需要及时起动增压,效果不错。
我本人还比较满意。平时用车时它不启动也不影响正常进气。由于增压装置改装在车头前进气量大.空气凉爽.密度大.所以效果不错。当然涉水时就不行了,喜欢涉水的同志可改装涉水器喉管。
460){this.style.width=460;}" border=0>
460){this.style.width=460;}" border=0>
460){this.style.width=460;}" border=0>
460){this.style.width=460;}" border=0>
460){this.style.width=460;}" border=0>
460){this.style.width=460;}" border=0>
460){this.style.width=460;}" border=0>
460){this.style.width=460;}" border=0>
460){this.style.width=460;}" border=0>
篇11:初二物理实验报告模板_实验报告_网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实验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更好总结本学期实验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特对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在学期初,首先制定了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计划,以实验计划指导本学期的物理教学工作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圆满的完成了实验计划所布置的任务。
1、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把每一个演示实验演示,在演示材料不很完全的条件下,经常自制一些教具或取得另外相近或相似的教具来完成演示实验,让每个学生能够有观察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达到认识理论的目的。
2、对于学生分组实验,学期初,我们物理教师首先对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有学习小组长,小组长在学习上和动手能力上都是比较强的学生,在小组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学生实验,每个学生都能认真、规范、积极动手,认真观察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和操作,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在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教师对学生认真辅导,还注意巡视学生进行实验的情况,发现操作不规范的不认真的,教师认真辅导指正,并且作其思想工作,对认真规范的同学,并提出表扬,增强学生的成功感。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操作技能。从而使学生学会了许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3、课外的小实验。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本学年我们还不断的提倡学生进行课外小实验小制作的活动。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
4、实验报告的填写: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积极的鼓励学生完成实验报告,通过实验的观察和操作,使学生能够把观察的实验直观的操作与理论相联系,从而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本学期的物理实验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和上级的实验教学要求还有差距,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努力探索创新,使实验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篇12:微波顺磁共振、核磁共振实验报告
摘要:
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缩写为ESR,又称顺磁共振(Paramagnetic Resonance)。它是指处于恒定磁场中的电子自旋磁矩在射频电磁场作用下发生的一种磁能级间的共振跃迁现象。这种共振跃迁现象只能发生在原子的固有磁矩不为零的顺磁材料中,称为电子顺磁共振。1944年由前苏联的柴伏依斯基首先发现。它与核磁共振(NMR)现象十分相似,所以1945年Purcell、Paund、Bloch和Hanson等人提出的NMR实验技术后来也被用来观测ESR现象。目前它在化学、物理、生物和医学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极其广泛的应用。用电子自旋共振方法研究未成对的电子,可以获得其它方法不能得到或不能准确得到的数据。如电子所在的位置,游离基所占的百分数等等。
1939年美国物理学家拉比用他创立的分子束共振法实现了核磁共振。1945年至1946年珀赛尔小组和布洛赫小组分别在石蜡小组分别在石蜡和水中观测到稳态核磁共振信号,从而在宏观的凝聚物质中取得成功。此后,核磁共振技术迅速发展,还渗透到生物、医学、计量等学科领域以及众多生产技术部门,成为分析测试中不可缺少的实验手段。
关键词:电子自旋共振 共振跃迁 铁磁共振 g因子
引言:
顺磁共振(EPR)又称为电子自旋共振(ESR),这是因为物质的顺磁性主要来自电子的自旋。电子自旋共振即为处于恒定磁场中的电子自旋在射频场或微波场作用下的磁能级间的共振跃迁现象。研究了解电子自旋共振现象,测量有机自由基DPPH的g因子值,了解和掌握微波器件在电子自由共振中的应用,从矩形谐振长度的变化,进一步理解谐振腔的驻波。
铁磁共振和顺磁共振、核磁共振一样是研究物质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的有效手段本实验采用扫场法进行微波铁磁材料的共振实验。即保持微波频率不变,连续改变外磁场,当外磁场与微波频率之间符合一定的关系时,可发生射频磁场的能量被吸收的铁磁共振现象。微波铁磁共振在磁学和固体物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微波铁氧体物理学的基础。微波铁氧体在雷达技术和微波通信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顺磁共振
1、实验原理:
一、 电子的自旋轨道磁矩与自旋磁矩
原子中的电子由于轨道运动,具有轨道磁矩,其数值为:
e
2me?lPl 负号表示方向同Pl相反
在量子力学中Pl?
l?e?B 其中?B?e?2me称为玻尔磁子。
电子除了轨道运动外还具有自旋运动,因此还具有自旋磁矩,
其数值表示为:?semePs?由于原子核的磁矩可以忽略不计,原子中电子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合成原子的总磁矩:?jge2mePj 其中g是朗德因子,g?1?j(j?1)?l(l?1)?s(s?1)2j(j?1)
在外磁场中原子磁矩要受到力的作用,其效果是磁矩绕磁场的方向作旋进,也就是Pj绕着磁场方向作旋进,引入回磁比ge
2me,总磁矩可表示成?jPj。同时原子角动
量Pj和原子总磁矩?j取向是量子化的。Pj在外磁场方向上的投影为:
Pj?m? m?j,j?1,j?2,j
其中m称为磁量子数,相应磁矩在外磁场方向
?jmmg?B m?j,j?1,j?2,j
二、电子顺磁共振
原子磁矩与外磁场B相互作用可表示为:Ej?Bmg?BBm?B
不同的磁量子数m所对应的状态表示不同的磁能级,相邻磁能级间的能量差为?EB,它是由原子受磁场作用而旋进产生的附加能量。
如果在原子所在的稳定磁场区又叠加一个与之垂直的交变磁场,且角频率?满足条件 g?BB即EB,刚好满足原子在稳定外磁场中的邻近二能级差时,二邻
近能级之间就有共振跃迁,我们称之为电子顺磁共振。
当原子结合成分子或固体时,由于电子轨道运动的角动量常是猝灭的,即Pj近似为零,
所以分子和固体中的磁矩主要是电子自旋磁矩的贡献。根据泡利原理,一个电子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若电子轨道都被电子成对地填满了,它们的自旋磁矩相互抵消,便没有固有磁矩。通常所见的化合物大多数属于这种情况,因而电子顺磁共振只能研究具有未成对电子的特殊化合物。
三、弛豫时间
实验样品是含有大量具有不成对电子自旋所组成的系统,虽然各个粒子都具有磁矩,但是在热运动的扰动下,取向是混乱的,对外的合磁矩为零。当自旋系统处在恒定的外磁场H0中时,系统内各质点的磁矩便以不同的角度取向磁场H0的方向,并绕着外场方向进动,从而
形成一个与外磁场方向一致的宏观磁矩M。当热平衡时,分布在各能级上的粒子数服从波耳兹曼定律,即:
N2
N1?exp(?E2?E1kT)?exp(EkT)
式中k是波耳兹曼常数,k=1.3803×10-16(尔格/度),T是绝对温度。计算表明,低能级上的粒子数略比高能级上的粒子数多几个。这说明要现实出宏观的共振吸收现象所必要的条件,既由低能态向高能级跃迁的粒子数比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粒子数要多是满足的。正是这一微弱的上下能级粒子数之差提供了我们观测电子顺磁共振现象的可能性。
2、实验装置
微波顺磁共振实验系统由三厘米固态信号发生器,隔离器,可变衰减器,波长计,魔T,匹配负载,单螺调配器,晶体检波器,矩形样品谐振腔,耦合片,磁共振实验仪,电磁铁等组成,为使联结方便,增加了H面弯波导,波导支架等元件
三厘米固态信号发生器:是一种使用体效应管做振荡源的信号发生器,为顺磁共振实验系统提供微波振荡信号。
隔离器:位于磁场中的某些铁氧体材料对于来自不同方向的电磁波有着不同的吸收,经过适当调节,可使其哦对微波具有单方向传播的特性。隔离器常用于振荡器与负载之间,起隔离和单向传输作用。
可变衰减器:把一片能吸收微波能量的吸收片垂直与矩形波导的宽边,纵向插入波导管即成,用以部分衰减传输功率,沿着宽边移动吸收可改变衰减量的大小。衰减器起调节系统中微波功率以及去耦合的作用。
波长表:电磁波通过耦合孔从波导进入频率计的空腔中,当频率计的腔体失谐时,腔里的电磁场极为微弱,此时,它基本上不影响波导中波的传输。当电磁波的频率满足空腔的谐振条件时,发生谐振,反映到波导中的阻抗发生剧烈变化,相应地,通过波导中的电磁波信号强度将减弱,输出幅度将出现明显的跌落,从刻度套筒可读出输入微波谐振时的刻度,通过查表可得知输入微波谐振频率。
匹配负载:波导中装有很好地吸收微波能量的电阻片或吸收材料,它几乎能全部吸收入射功率。
微波源:微波源可采用反射式速调管微波源或固态微波源。本实验采用3cm固态微波源,它具有寿命长、输出频率较稳定等优点,用其作微波源时,ESR的实验装置比采用速调管简单。因此固态微波源目前使用比较广泛。通过调节固态微波源谐振腔中心位置的调谐螺钉,可使谐振腔固有频率发生变化。调节二极管的工作电流或谐振腔前法兰盘中心处的调配螺钉可改变微波输出功率。
魔 T:魔 T是一个具有与低频电桥相类似特征的微波元器件,如图(2)所示。它有四个臂,相当于一个E~T和一个H~T组成,故又称双T,是一种互易无损耗四端口网络,具有“双臂隔离,旁臂平分”的特性。利用四端口S矩阵可证明,只要1、4臂同时调到匹配,则2、3臂也自动获得匹配;反之亦然。E臂和H臂之间固有隔离,反向臂2、3之间彼此隔离,即从任一臂输入信号都不能从相对臂输出,只能从旁臂输出。信号从H臂输入,同相等分给2、3
臂;E臂输入则反相等分给2、3臂。由于互易性原理,若信号从
反向臂2,3同相输入,则E臂得到它们的差信号,H臂得到它们
的和信号;反之,若2、3臂反相输入,则E臂得到和信号,H臂
得到差信号。
当输出的微波信号经隔离器、衰减器进入魔 T的H臂,同相
等分给2、3臂,而不能进入E臂。3臂接单螺调配器和终端负载;
2臂接可调的反射式矩形样品谐振腔,样品DPPH在腔内的位置可
调整。E臂接隔离器和晶体检波器;2、3臂的反射信号只能等分给E、H臂,当3臂匹配时,E臂上微波功率仅取自于2臂的反射。 右图 魔T示意图
样品腔:样品腔结构,是一个反射式终端活塞可调的矩型谐振腔。谐振腔的末端是可移动的活塞,调节活塞位置,使腔长度等于半个波导波长的整数倍(l?p?g/2)时,谐振腔
谐振。当谐振腔谐振时,电磁场沿谐振腔长l方向出现P个长度为?g/2的驻立半波,即TE10P模式。腔内闭合磁力线平行于波导宽壁,且同一驻立半波磁力线的方向相同、相邻驻立半波磁力线的方向相反。在相邻两驻立半波空间交界处,微波磁场强度最大,微波电场最弱。满足样品磁共振吸收强,非共振的介质损耗小的要求,所以,是放置样品最理想的位置。 在实验中应使外加恒定磁场B垂直于波导宽边,以满足ESR共振条件的要求。样品腔的宽边正中开有一条窄槽,通过机械传动装置可使样品处于谐振腔中的任何位置并可以从窄边上的刻度直接读数,调节腔长或移动样品的位置,可测出波导波长?。
3、实验步骤:
1、连接系统,将可变衰减器顺时针旋至最大, 开启系统中各仪器的电源,预热20分钟。
2、将磁共振实验仪器的旋钮和按钮作如下设置: “磁场”逆时针调到最低,“扫场” 逆时针调到最低,按下“调平衡/Y轴”按钮(注:必须按下),“扫场/检波”按钮弹起,处于检波状态。(注:切勿同时按下)。
3、将样品位置刻度尺置于90mm处,样品置于磁场正中央。
4、将单螺调配器的探针逆时针旋至“0"刻度。
5、信号源工作于等幅工作状态,调节可变衰减器使调谐电表有指示,然后调节“检波灵敏度”旋钮, 使磁共振实验仪的调谐电表指示占满度的2/3以上。
6、用波长表测定微波信号的频率,方法是:旋转波长表的测微头,找到电表跌破点,查波长表——刻度表即可确定振荡频率,使振荡频率在9370MHz左右,如相差较大,应调节信号源的振荡频率,使其接近9370MHz的振荡频率。测定完频率后,将波长表旋开谐振点。
7、为使样品谐振腔对微波信号谐振,调节样品谐振腔的可调终端活塞,使调谐电表指示最小,此时,样品谐振腔中的驻波分布如图7-4-5所示。
图7-4-5 样品谐振腔中的驻波分布示意图
篇13:空气质量简易检测实验报告范文_实验报告_网
铜鼎中学地处江南水乡,这里山清水秀,但由于森林的过度砍伐,水土流失,整体环境恶化,这里的山不再有往日的郁郁葱葱,这里的水不再有往日的清澈见底,这里的天不再有往日的湛蓝清新。为此,我们课题研究小组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和具体实验。
我们课题研究小组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我乡进行了调查走访,了解我乡以往空气质量状况。据上了年纪的老人讲,以前我乡森林多,村边田头到处是高大的树木,不像现在山头只有矮小的灌木林,难见高大的树木,清风送爽,天空瓦蓝瓦蓝的,不像现在天空时时是灰朦朦的,难得一见天空的湛蓝。虽然铜鼎的空气质量状况比较好,但与以前相比,要差很多了。
空气质量状况的好坏,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如果空气中含有过量的污染物,就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影响,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我们课题研究小组分成四个小组,带着空气采样机对我乡多个地方进行了空气采样,在森林边、河水边、村落旁、闹市区、学校等地方进行了空气采样,通过空气采样机得出的具体数据,并把这些数据带回了实验室进行分析。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有关资料介绍,室内空气往往比室外空气污染更严重,而我们人类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因而,室内空气污染比室外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更大,所以,我们在进行了室外空气采样之后,又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了检测。我们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带着空气采样机、甲醛检测仪、苯检测仪等仪器对教室、寝室的空气进行了采样和检测,并把实验时局带回了实验室进行了综合分析。
经过我们课题研究小组的检测,我乡室外空气质量状况总体来说较好,空气污染指数小于50,达到了一级标准,但闹市区和村落的空气质量状况不容乐观,空气污染指数53,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而我们生活学习的教室、寝室的空气质量,总体来说状况较好,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甲醛、苯、甲苯等含量很低,有的甚至不含有,居住条件好,只是物理指标欠佳,新风量低于标准值,寝室相对湿度较大。
空气质量状况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大自然的和谐发展,关注空气质量,保护空气的清洁,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针对我们发现的问题,我们的建议是:
1、发动广大群众,广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保持森林覆盖率,是提高空气质量的的重要措施。
2、工业废气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是治理空气污染的重要举措。
3、工业燃料、生活燃料尽量使用清洁能源,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4、在室内装修尽量使用无污染的装修材料以减少室内的化学污染,如甲醛、苯等的污染。
5、勤洗澡,讲究自身卫生和保持室内外卫生,防止室内的生物污染。
6、经常开门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篇14:钳工实训实验报告书
周的实习结束了,至于总体的感觉只能用八个字来概括“虽然辛苦,但很充实”。在这三周里,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工人们的辛苦和伟大,钳工实习是我们机电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也许我们以后不会真正的从事工业生产,但这三周给我留下的宝贵经验是永远难以忘怀的,并将作为我可以受用终生的财富。
刚开始的时候,感觉时间好漫长呢,三个周呀,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熬过这实习的日子。可是,转眼间,最后一个周已经来到了,最后一天即将向我们招手,不知怎么的,原来一直盼望的最后一天,可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的时候,我们突然对实习产生一种强烈的难以割舍的情愫,真的不愿和你分开――钳工实习,你让我们在快乐中获取无尽的知识。
在实习期间我有很深的感触,很感谢学校能给我们提供这个实习的机会,让我们提前体验到学工科的不易,获得了课堂里边得不到也想不到的知识,也许将来不会走上这个岗位,但是现在所学的知识和感受却是终生难忘。虽然脏点累点,这些都无所谓,重要的是我们有了收获、也有了成果。
刚开始劳动的时候,弯着腰,躬着背累得满头大汗,不时地手上还会出现一些红色的“图案”。但回头看看自己的劳动成果,则感觉与自己的付出不成正比,就感觉越来越烦躁。被老师发现后,经过耐心的讲解,才知道自己的加工的姿势和部位均有错误之处。经过调整以后才算慢慢进入了状态。但还是漏洞百出,一会儿忘记尺寸公差的控制,一会儿又忘记了平面度、垂直度的协调。每出现错误的时候,老师总是悄悄地来到身边进行正确地指导。使这样的错误在心中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错误。就这样完成了第一个零件。当拿到老师那里检测时,好多错误的地方经老师分析后才恍然大悟。但每次的分析指导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依次完成了第二件,第三件……。每一次都有进步,但每一次都仍有错误,只不过错误越来越少而已。这则说明我的钳工正在一步步向更高层次的迈进,使我又多了一份自信。
四周看似漫长,其实也很短暂。其间有休息时师生共同的开怀大笑,也有工作时严肃的面孔。每天的五个小时很快的就过去了。直到下班时才感觉到累,但内心却充实了许多。虽然每天只有五个小时,但它让我感受到了工作的氛围,工作环境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感受。
每一天,大家都要学习新的技术,并在5小时的实习时间里,完成从对各项工种的一无所知到制作出一件成品的过程。在老师们耐心细致地讲授和在我们的积极的配合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实习要求,圆满地完成了三周的实训。实训期间,通过学习钳工。我们做出了自己设计的工艺品。钳工是最费体力的,通过锉刀、钢锯等工具,手工将一个铁块磨成所要求的形状,再经过打孔、攻螺纹等步骤最终做成一个工件。一个下午下来虽然很多同学的手上都磨出了水泡,浑身酸痛,但是看到自己平生第一次在工厂中做出的成品,大家都喜不自禁,感到很有成就感。这次实训给我的体会是:第一,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二,培养和锻炼了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强化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第三,在整个实训过程中,老师对我们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同时加强对填写实习报告、清理工作台、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要求,对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培养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第四,实训老师将我们加工产品的打分标准公布给我们,使我们对自己的产品的得分有明确认识,对于提高我们的质量意识观念有一定作用。
篇15:实验报告
20xx年X月X日
目录
利用PGP进行加密、解密和数字签名PGP实现电子邮件安全在windowsXP下加密文件和文件夹数字证书签发安全电子邮件操作防火墙的设置口令破解软件使用实验一
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实验五实验六实验七实验八
实验(一)利用PGP进行加密、解密和数字签名实验时间:同组人员:实验目的
掌握对文件加密和数字签名的方法,对加密理论知识加深理解。
实验内容
在网上查找“PGP教程”,先认识PGP软件的安装和使用;然后查找“PGP加密原理”,认识PGP的加密原理。
实验步骤
1.生成密钥
2.导出并发送公钥
发送给对方
接受到对方发来的公钥导入
3.文件加解密
生成
4.解密文件
发送给对方
5.数字签名
对某公钥进行数字签名
对文件进行签名或签名和加密
生成
接受到对方
实验结果分析
掌握对文件加密和数字签名的方法,对加密理论知识理解加深。当输入了一次私钥之后,会存在缓存,当短期再次解密时不需要再次输入。
指导教师评阅
1、实验态度:不认真,较认真,认真2、实验目的:不明确,较明确,明确3、实验内容:不完整,较完整,完整4、实验步骤:混乱,较清晰,清晰5、实验结果:错误,基本正确,正确6、实验结果分析:无,不充分,较充分,充分7、其它补充:总评成绩:
评阅教师(签字):评阅时间:
实验二PGP实现电子邮件安全
实验时间:同组人员:实验目的:
了解基本原理,学会基本操作,并能熟练使用
实验内容:
1、创建一私钥和公钥对
使用PGPtray之前,需要用PGPkeys生成一对密钥,包括私有密钥(只有自身可以访问)和一个公有密钥(可以让交换email的人自由使用)。
2、与别人交换公钥
创建了密钥对之后,就可以同其它PGP用户进行通信。要想使用加密通信,那么需要有他们的公钥。而且如果他们想同你通信他们也将需要你的公钥。公钥是一个信息块,发布公钥:可以将公钥放到密钥服务器上,也可以将公钥贴到文件或Email中发给你想与交换Email的人。
3、对公钥进行验证并使之有效
当你获取某人的公钥时,将它添加到你的公开密钥环中。首先确定公钥的准确性。当你确定这是个有效的公钥时,你可以签名来表明你认为这个密钥可以安全使用。另外,你可以给这个公钥的拥有者一定的信任度表明
4、对E_mail进行加密和数字签名
当你生成密钥对而且已经交换了密钥之后,就可以对email信息和文件进行加密和数字签名。如果使用的email应用程序支持plug_ins,选择适当的选项进行加密;如果email应用程序不支持plug_ins,就可以将email信息发送到剪贴板上从那儿进行加密。若还想包括一些文件,可以从WindowsExporer上进行加密和数字签名。然后再挂到email上进行发送。
5、对E_mail进行解密和验证
当某人给你发送了加密的email时,将内容进行分解,同时验证附加的签名来确定数据是从确定的发送者发送过来的并且没有被修改。如果使用的email应用程序支持plug_ins,选择适当的选项进行加密;
如果email应用程序不支持plug_ins,就可以将email信息发送到剪贴板上从那儿进行加密。将信息拷贝到剪贴板上,并进行解密工作。若还想包括一些文件,可以从WindowsExporer上进行解密。
实验步骤:
1、创建一私钥和公钥对:私钥导出公钥
2、与别人交换公钥
3、对公钥进行验证并使之有效
4、文本文件加密解密:接收对方文件解密
5、用PGPtray的剪切板加密功能加密邮件
接收对方加密邮件
实验结果分析
了解基本原理,学会基本操作,并能熟练使用。
在解密对方邮件的时候出现了乱码,然后第二次对方发送解密成功。掌握用PGPtray的剪切板加密功能加密邮件。
指导教师评阅
8、实验态度:不认真,较认真,认真9、实验目的:不明确,较明确,明确10、实验内容:不完整,较完整,完整11、实验步骤:混乱,较清晰,清晰12、实验结果:错误,基本正确,正确13、实验结果分析:无,不充分,较充分,充分14、其它补充:总评成绩:
评阅教师(签字):评阅时间:
实验三在windowsXP下加密文件和文件夹
实验时间:同组人员:实验目的
通过在Windows20xx/XP下加密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掌握一些数据、信息、文件保护的简单方法,并且能够做到举一反三,逐渐掌握利用专业工具保护数据的完整性、机密性的各种方法。
实验内容
在Windows20xx资源管理器中,选中待设置加密属性的文件或文件夹进行加密操作。
实验步骤
1.在D盘中选择名为“D5”的文件夹,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选项。
2.在【属性】对话框窗口中,单击“常规”选项卡中的【高级】按钮,启动“高级属性”对话框。图7.8“常规”选项卡中的【高级】按钮
3.选择【加密内容以便保护数据】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可完成文件夹的加密。
图7.9文件夹加密高级属性设置
4.系统将进一步弹出“确认属性更改”对话框。要求确认是加密选中的文件
夹,还是加密选中的文件夹的子文件夹以及其中的文件
补充:用WINRAR给文件夹加密
1右键单击你想加密的文件夹,选择“添加到档案文件”。2选择“高级”页面,点击“设置密码”。
3在空白文本框输入你想设置的密码。点击“确定”。4再点击“确定”,OK了。
5你想打开的时候,双击该文件,会弹出让你输入密码的对话框,你输入密码后点击“确定”。
6以后还可以向里面添加别的文件。
实验结果分析
掌握在WindowsXP下加密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掌握一些数据、信息、文件保护的简单方法。实用性较高。但是使用winrar加密大文件时效率低下。
指导教师评阅
15、16、17、18、19、
实验态度:不认真,较认真,认真实验目的:不明确,较明确,明确实验内容:不完整,较完整,完整实验步骤:混乱,较清晰,清晰实验结果:错误,基本正确,正确
20、实验结果分析:无,不充分,较充分,充分21、其它补充:总评成绩:
评阅教师(签字):评阅时间:
实验四数字证书签发安全电子邮件操作
实验时间:同组人员:实验目的
(1)掌握免费个人数字证书申请、安装、导入和导出。(2)掌握OutlookExpress的配置。
(3)掌握使用数字证书签发安全电子邮件的流程。
实验内容
数字证书签发安全电子邮件操作
实验步骤
(一)免费数字证书的申请安装操作
1.申请安装操作
2.在线填写申请表
3.下载并安装证书
4.数字证书的查看
(二)数字证书的导出和导入操作指导
1、备份证书和私钥的操作步骤
导出证书
2、导入证书及私钥的操作步骤。
(三)、利用数字证书对电子邮件进行数字签名和加密
1、配置Outlook,建立自己的账号
实验结果分析
基本掌握数字证书签发安全电子邮件操作,但是配置outlook遇到了困难
指导教师评阅
22、实验态度:不认真,较认真,认真
23、实验目的:不明确,较明确,明确
24、实验内容:不完整,较完整,完整
25、实验步骤:混乱,较清晰,清晰
26、实验结果:错误,基本正确,正确
27、实验结果分析:无,不充分,较充分,充分
28、其它补充:
总评成绩:
评阅教师(签字):
评阅时间:
实验五防火墙的设置实验时间:同组人员:实验目的
1.了解防火墙的原理和功能;
2.能够用某种防火墙来防护计算机;
3.能根据自身的需求对防火墙进行合适的设置。
实验内容
1.实训环境:Windows20xx/XP主机。有Internet的上网环境作为测试参考。
2.实训工具:LooknStop(或其他免费个人防火墙)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分析
基本了解防火墙的原理和功能;能够用某种防火墙来防护计算机;能根据自身的需求对防火墙进行合适的设置过滤等。
指导教师评阅
29、实验态度:不认真,较认真,认真
30、实验目的:不明确,较明确,明确
31、实验内容:不完整,较完整,完整
32、实验步骤:混乱,较清晰,清晰
33、实验结果:错误,基本正确,正确
34、实验结果分析:无,不充分,较充分,充分
35、其它补充:
总评成绩:
评阅教师(签字):
评阅时间:
实验六口令破解软件使用实验时间:同组人员:实验目的
1.了解口令破解的原理
2.口令破解工具的使用
实验内容
1.实训环境:Windows20xx/XP主机。有Internet的上网环境作为测试参考。
2.实训工具:officekey解密工具及其他工具
实验步骤
设置密码
(1)使用暴力破解
再建立2个word文档,密码长度分别为4位(纯字母)密码及5位(数字和字母组合密码),调整相关的设置,破解word文档
(2)使用字典破解法来破解OfficePowerPoint文档
破解
实验结果分析
基本了解口令破解的原理;掌握口令破解工具的使用,越详细的约束条件,破解效率越高。
指导教师评阅
36、实验态度:不认真,较认真,认真
37、实验目的:不明确,较明确,明确
38、实验内容:不完整,较完整,完整
39、实验步骤:混乱,较清晰,清晰
40、实验结果:错误,基本正确,正确
41、实验结果分析:无,不充分,较充分,充分(
42、其它补充:
总评成绩:
评阅教师(签字):
评阅时间:
篇16:"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开题报告[页16]_开题报告_网
4.《德育》读本深化研究的基本要求
总的要求是:要密切关注教育部正在制定的新的课程标准,并以此为基本依据,研究编写新的德育实验教材.
(1)小学的课程标准已经把思想品德课与自然,生活,社会等课程综合起来,小学一,二年级定名为《品德与生活》,小学三,四,五,六年级定名为《品德与社会》.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编写理念和原则是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和生活化,这与我们《德育》读本的德育理念和编写原则基本一致.这说明"九五"课题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部关于德育课程改革的决策,同时也说明德育课程的特点和规律逐渐被大家所认识并形成共识.这种情况使小学《德育》读本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实现"并轨"成为可能.因此,我们才提出《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要"以国家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新的德育实验教材.以国家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整体构建为特色的新编实验教材要争取通过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这样将为总课题组和实验区,实验校的长远目标开辟更广阔的前景.
(2)初中,高中的新课题标准正在招标.我们要密切关注,积极参与,抓住机遇,争取使初中,高中《德育》读本与未来的新课程标准实现"对接"和"并轨".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后的德育教学大纲和教材已经出台,我们为此已经做出了贡献.中职的《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要在与之"配套"和"补充"上下功夫.
(3)高等职业学校(其中包括高等专科学校,重点大学的高职学院,优秀中专学校升格,民办高等学校四部分)是近几年教育结构调整出现的新生事物.它的"两课"建设尚未定型.我们要抓住机遇,填补空白,深化研究,努力编写出适合高等职业学校特点的"两课"实验教材,为教育部决策提供依据,为高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模式.普通高等
学校的"两课"教材,经过几年努力已经比较完善.我们要在教学方法改革和配套读物上下功夫,为增强"两课"教学的现代化和实效性做出贡献.
(4)各学段新编德育实验教材的启动时间和编写进度 要以教育部新制定的课程标准的颁布时间为依据.幼儿阶段是个空白,可提前操作;小学可能在今年底启动;中学可能推迟到明年才能开始,高职可参考普通高校"两课"教学大纲,结合高职特点,尽快启动.
(三)《成长册》的深化研究
1.《成长册》深化研究的基础
"九五"期间,我们以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以建立思想品德为核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目标,以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审美艺术,劳动技能和个性特征,创新能力,自育能力(亦即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健心,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创新,学会自护等八个方面为评价内容,以培养学生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研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为基本理念,研究编写了《成长册》(小学,初中,高中,中职每学年一册,共15册).《成长册》在部分实验学校进行了1~2轮实验,受到了实验学校师生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评价,对引导和激励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十五"深化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成长册》深化研究的总体思路
以《成长册》为基础,以建立和完善思想品德为核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目标,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20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为新的生长点,对《成长册》进行修订,研究制作与之配套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脑软件,为教育部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提供决策依据,为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模式.
共21页,当前第16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篇17:电子政务实验报告[页2]_实验报告_网
行政部门包括维护上交基本资质材料、办事项目的添加与维护、行政部门审批、行政部门吊销企业许可证等。
企业或个人包括申请的项目、提交各项资料以办理申请、查看办事过程。
政府部门包括设立行政部门、设立办事项目、设立基本材料、设立相关法规、设立办事项目关系。
办事者包括基础设置、网上办事申请、提交相关材料、审批项目并反馈、查看结果。
五 公文传输系统
公文传输系统包括前台用户功能、后台管理功能。
前台用户功能包括文件发布和上报、文件签收、文件分类查询、会议通知发布和签收、会议材料发布和签收、会议通知和材料签收反馈、检索与统计、电子签章。
后台管理功能包括用户和群组管理、组织机构管理、用户管理、用户权限管理、文件类型管理等。
六 国有资产管理系统
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包括工作人员、资产管理员、领导。
工作人员包括资产录入申请、资产变更申请、资产注销申请、 资产入库/出库、查看资产分布情况、资产综合查询、查看公共信息等。
资产管理员包括资产录入审批、资产变更审批、资产注销审批、资产综合查询、查看资产分布情况、系统基础信息维护、异常上报、信息发布、信息编辑、资产入库/出库、查看公共信息等。
领导包括资产综合查询、查看资产分布情况、异常情况处理、系统基础信息维护、信息发布、信息编辑、资产入库/出库、查看公共信息等。
第三 通过实验有哪些收获
一 本课程追求全而务实,因此在实践教学中了解了政府内部办公和为公众服务方面等的学习。
二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可以通过把政府搬进课堂,让学生模拟政府的内部办公流程和实际业务,从而真正地了解和领悟电子政务应用的重要性。
三 丰富电子政务的实践教学案例的内容,电子政务实践教学通过大量的教学案例和多媒体教学课件,使我们学习电子政务时更加直观和易懂。
第四 你认为实验所用的系统存在哪些不足
我认为本系统总体来说是比较适合我们的,难易适中,各个模块分工明确。
美中不足的是各个模块之间独立没有联系,角色过于单一。
共2页,当前第2页12
篇18:酸碱中和滴定学生实验报告单
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用已知浓度溶液标准溶液)【本实验盐酸为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溶液(待测
溶液) 浓度【本实验氢氧化钠为待测溶液】
二、实验原理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 的酸(或碱)溶液跟 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的 ,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碱(或酸)溶液的浓度。计算公式:c(NaOH)?
c(HCl)?V(HCl)c(NaOH)?V(NaOH)
或 c(HCl)?。
V(NaOH)V(HCl)
三、实验用品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0.1000mol/L盐酸(标准液)、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待测液)、酚酞(变色范围8.2~10)
1、酸和碱反应的实质是。
2、酸碱中和滴定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但其滴定终点的变色点并不是pH=7,这样对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有没有影响?
3、滴定管和量筒读数时有什么区别?
三、数据记录与处理
四、问题讨论
2、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是什么?
篇19:铁快速生锈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文章摘要:铁生锈是一个缓慢的氧化反应,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条件使其反应速度加快。
实验原理
铁在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在有电解质存在时,铁与铁中微量的杂质碳形成原电池,发生电化学腐蚀,生成铁锈的速度会加快。
实验用品
铁丝网、食盐水、红墨水、硬质玻璃管(标上五等份刻度线)、铁架台(含铁夹)、单孔橡皮塞、导管、乳胶管、止水夹、烧杯
实验步骤
1、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用铁夹把硬质玻璃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把事先经过除锈并在清水中漂洗干净的铁丝网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先塞紧下端,用止水夹夹住下端乳胶管,并从上端向硬质玻璃管中注满食盐水,再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上端,并用止水夹夹住上端乳胶管。
3、打开两端止水夹,排净其中的食盐水后,再夹住上端的止水夹,然后把硬质玻璃管下端导管插入烧杯中红墨水液面以下。
4、大约5min就可以看到红墨水开始缓慢上升,40min左右就能明显地观察到铁丝网表面有铁锈生成,烧杯中的红墨水进入硬质玻璃管大约1/5处,效果非常明显。
注意事项
(1)食盐水浓度以饱和或接近饱和的食盐水为宜,浓度太小影响铁生锈的时间。
(2)采用酸洗方法除锈。用稀盐酸浸泡除去铁丝网表面的铁锈,再用清水洗净,根据玻璃管大小裁剪铁丝网,以绕成圆筒状正好放入玻璃管为宜。
实验优点
(1)实验现象明显,铁生锈时间短。
(3)该实验可同时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具有启发性。
篇20:运输规划的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网
运输实验报告
学生编号: 学生姓名:
所在班级: 实验编号:
实验名称: 运输实验
实验目的:
1. 熟悉并了解运输运作的基本环境和条件;
2. 了解运输公司的订单管理流程;
3. 熟悉运输的车辆调度和不同模式下运输流程;
4. 了解运输公司事物处理方式;
5. 熟悉运输公司的财务管理。
实验准备:
相关准备工作,如注册用户、申请银行帐户、设置基础数据等;
1.输入相应的IP地址,登陆到奥派物流实践平台;
2.单击“学生注册”,用相应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系统;
3.登陆运输角色,进行相应信息注册。
实战任务:
任务一:运输基础环境设置,初步掌握运输公司运作的基础环境和需要设置的数据。
1.注册运输公司;
2.设置运输公司的基础数据信息,包括:驾驶员信息、车辆信息和费用设置等;
3.仓储公司对客户的管理。
任务二:运输订单管理,掌握运输公司订单的处理流程和处理方式。
1.发货单管理以及货物设置;
2.发货单的确认以及相应的车辆路程信息设置;
3.发货单的查询。
任务三:车辆调度和运输管理,了解运输公司的车辆管理方式以及不同运输类型的不同管理过程。
1.车辆调度信息查看;
2.整车的车配货物和零担的货物配车过程;
3.车辆的在途管理,途中的状态维护和上下货操作。
任务四:运输公司日常工作处理,熟悉在日常工作中运输公司对员工和车辆的管理。
1.员工的事物处理;
2.车辆的维护管理。
任务五:运输公司财务管理,了解运输公司收益组成和财务分析。
1.运输费用查看包括运输收入和运输成本;
2.运输公司收益报表查看。
实验要求:
1.掌握注册运输公司;
2.学会管理运输公司车辆、员工、费用等基础信息;
3.掌握运输订单的管理;
4.了解运输车辆的调配信息管理;
5.掌握运输过程包括配车,配货管理;
6.学会运输途中管理,上下货处理和到达管理;
7.掌握运输公司员工日常事物处理和车辆的维护管理;
8.了解运输公司财务查询。
实验内容及步骤:
1.基础设置,作为运输角色登陆运输管理平台后首先要进行基本信息设置。
(1)设置运输公司基本信息,包括运输公司名称、法人代表、注册资金、联系方式、银行账户已经公司简介等信息。
(2)添加驾驶员。
(3)添加定时和即时发车的车辆,已经车辆的行驶路线。
(4)途中状态设置
(5)运输费用名称设置
2.订单管理
(1)新增发货单(发货单包括整车运输和零担运输两种,发货单设置包括运输信息和产品信息两部分)。
(2)审核已经新增的发货单。
3.整车运输
(1)首先,查看即时发车的车辆调度信息。
(2)其次,对整车运输的运输单进行配车设置。
(3)车辆发车。
(4)车辆在运输途中相关城市到达时间、费用管理。
(5)车辆到达管理。
4.零担运输。
(1)首先,查看定时发车的车辆调度信息。
(2)查单零担运输的发货单信息。
(3)其次,对定时发车的车辆进行配货。
(4)车辆发车。
(5)车辆在运输途中节点城市到达时间设置、节点城市上下货物设置以及相关费用设置。
(6)车辆到达管理
5.系统管理。
(1)添加员工事务名称,对员工进行事务设置。
(2)添加车辆维护名称,对车辆进行维护。
(3)查看车辆维护信息和动态信息。
6.财务管理。
(1)对未缴费费用的运输单进行催费。
(2)查看运输成本和运输收益。
7.统计分析。
(1)查看运输额度表。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书的指导和努力实践,全面的完成了本次运输实验,虽然在其中的零担运输费用管理方面出现问题,但随后顺利解决。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物流运输的定义、基本功能以及各个作业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实验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操作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此实验中,我充分了解物流企业相关的运营操作程序,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
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了解运作方式,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我们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
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掌握了不少有关物流方面的专业的东西。经过实验,让我对物流运输的操作流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掌握了物流运输系统各个环节的运行,以及企业如何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实现货物运输和物流功能的共享。同时,通过本次模拟实验亲手尝试,也拓宽自己的物流知识。
本次实验中,我更多的学到了一种物流运输思想意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物流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热门话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我国企业面临的生存竞争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改变企业现状,建立较为科学的管理体系,使之尽快向现代企业转变,已成为我国企业的基本共识。随着物流业务的范围不断扩大,商业机构和各大公司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将运输、仓储等相关业务环节交由更专业的物流企业进行操作,以求节约和高效,第三方物流由此产生,所以简单的说,第三方物流就是商品生产经营企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企业,让专业物流企业来完成自己货物运输的任务。第三方物流企业也从当了货物生产商和货物接受商之间的纽带。第三方物流可降低生产企业运作成本。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利用规模生产的专业优势和成本优势,通过提高各环节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费用节省,使企业能从分离费用结构中获益。对于生产性企业来说,物流成本在整体生产成本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另外,由于企业使用外协物流作业,可以事先得到物流服务供应商申明的成本或费用,可变成本转变成不变成本,稳定的成本使得规划和预算手续更为简便,这也是物流外包的积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