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煤矿区队长事迹材料精彩5篇

浏览

5252

范文

5

篇1:全国煤炭工业优秀露天煤矿队长事迹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煤矿,全文共 1344 字

+ 加入清单

全国煤炭工业优秀露天煤矿队长事迹

net,元宝山露天煤矿采矿二部生产作业队副队长。70年出生,91年平局技校毕业后在元宝山露天煤矿参加工作。多年来,他一直与坑下重型汽车打交道,始终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多次被评为矿“优秀党员”、“先进生产工作者”;连续两年获平煤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的殊荣;~年6月份,又光荣的出席了全国煤炭系统优秀队(工)长表彰大会。

~年,元宝山露天采矿二部承担了全年剥离480万立方米,出煤260万吨的目标生产任务,可谓历史之最。这一重任就落在了夏修武所在的生产作业队。面对日益艰难的作业条件、严重老化的生产设备和沉重的生产任务,作为生产作业队副队长、劳动模范的夏修武,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主动与主管队长分析现状,研究对策,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确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制定实施计划。同时,为规范班组管理,确保生产任务完成,他在所负责的特雷克斯车组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人员任用末位淘汰制”、“设备档案责任追究制”、“50小时强制停机保养制”、“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取消岗位制”等等。并在执行中严格认真,一丝不苟。无论是谁,只要违反规定,就严格按制度执行处罚。虽然因此得罪了一些人,但却使员工们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使班组管理工作逐渐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一年来,他所带的特雷克斯车组设备量数为采矿二部运输设备总数的18%,却完成剥离177.2万立方米,占采矿二部总任务量的39%,且未出现任何安全事故,设备的维护、保养、使用严格按规定进行,质量标准化达到部优水平。

夏修武是众所公认的技术能手。他爱学习,肯钻研,什么事都爱叫个真儿。为了满足生产需要,我矿购进了四台特雷克斯tr100(91吨)矿用自卸车。为了尽快掌握新车各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夏修武针对设备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资料,结合实际,争分夺秒的学习、钻研、探索,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经常提出一些令厂家头疼的问题。并在厂方技术人员对tr100(91吨)车司机进行培训时,就在举升缸中间安装多路卸荷阀所起的作用问题,提出了异议。厂方技术人员对他提出的异议表示怀疑,当即就打开笔记本电脑,查阅有关的资料和数据。事实证明,小夏提出的问题是正确的,厂方当即对所讲的内容作了修改。授课人员对他这种一丝不苟、笃志好学的钻研精神投以敬佩的目光。小夏不但自己发奋学习,还带领车组员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他经常组织车组人员学习和钻研设备的结构及各种技术问题,并努力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员工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使特雷克斯车组人员个个都是技术尖子,其中冯占民全年完成采剥工作量128064立方米,位居采矿二部榜首。他所在的车组全年完成生产任务48.32万立方米,是名副其实的状元车组。

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他一如既往的坚持每天都早早来到班上,做好出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后,同工人一起检查保养设备,保证每台设备都能按时出动。经常利用倒班休息时间来到班上,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排解。虽然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却保证了设备的正常出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全国煤炭工业优秀露天煤矿队长事迹[页2]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煤矿,全文共 938 字

+ 加入清单

全国煤炭工业优秀露天煤矿队长事迹

日常工作中,只要有抢险或抢修设备的任务,只要他赶上,只要他知道,就一定会义不容辞的参加。

~年1月份,为了保证充足的内排空间,加快残采速度,一外雇电铲在走车时不慎陷车,且在扶救时突然侧倾滑坡,把电铲后部埋了一半,里面还有火,情况很危急,急需反铲配合扶救。而恰巧反铲司机有急事回家了。怎么办?!义无反顾,技术全面且样样精练的夏修武马上顶替反铲司机投入了紧张的抢险中。由于作业位置有火有烟,隔着玻璃看不清电铲被埋的部位,他就开着门作业。烟呛的透不过气来,眼睛也直流泪,他全然不顾。有时实在看不清,为了安全,他就干脆爬到滚烫的煤堆上看清楚了再回来操作。他带领工友们在那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一干就是几个小时,直到完成扶救任务。

~年6月生产会战阶段,5#电铲作业位置前有一块露头煤需要开采。由于水大严重影响了工作进程,小夏主动带领班组人员连夜挖沟、通管、排水、并按渗水点布设了排水沟,几个小时的苦战后,问题解决了,生产正常了,他才感觉到在泥水中浸泡了几个小时的双脚又涨又痛,但他没有去休息,继续指挥生产。

~年7月的一天,正准备下夜班的夏修武得知要抢修3#91t后轮,这又将是一次苦战。 他和工友们一起投入了紧张而艰辛的抢修工作中。为了加快检修速度,他带领大家中午不休息,不吃饭,连续作战,一直到晚上8点多钟设备恢复正常。而此时小夏已连续工作了近28个小时。

小夏令人佩服的事儿比比皆是。阴雨天道路泥泞,为了保证车辆安全行驶,他一刻也不闲的在整个采区转,危险路段他就守在那指挥车辆安全通过,遇有积水他就及时疏通;6#电铲走车,遇到红粘土区,且撑子面有水,稳定性较差,他就在前面走着指挥,让设备一点一点安全通过;寒冬腊月的一天,破碎站出料口被大块卡住生产不能正常进行。虽然他已下班回家,已是夜间11点多了,但他立即赶到现场,在情况危急的情况下,亲自下到出料口,扒在冰冷的出料铁板上,凭着胆略和经验,沉着冷静的指挥处理……

夏修武就是这样,为了工作,早来晚走,连班加点已是常事。在他年复一年的工作日历中,几乎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多年来,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努力工作,默默奉献,就像那地层深处的滚滚乌金,无怨无愧的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共2页,当前第2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煤矿优秀区队长发言材料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演讲稿,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煤矿,全文共 1449 字

+ 加入清单

煤矿优秀区队长发言材料

勤勉自强,掌握新科技;奋勇争先,驾驭刨煤机

尊敬的各位领导、全矿职工家属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许晋斌,我汇报的题目是:勤勉自强,掌握新科技;奋勇争先,驾驭刨煤机。~年4月1日刨煤队成立时,我被矿上聘为队长。作为一队之长,两年来,我亲眼目睹和感受了刨煤队在凤凰山矿母亲怀抱中从诞生到成长的艰难历程;作为队里的一员,我与工友们朝夕相处,患难与共,其间,一些工作片断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久久不能忘怀,并为之深深地感动和激励着……

进入xx年,我矿3#煤优势资源濒临枯竭,9#煤开采成本居高不下,多经三产令人堪忧。凤凰山矿出路何在?站在事关矿山长远发展的高度,立足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为了延长矿井服务年限,集团公司领导~远瞩,科学决策,投资近亿元,引进了德国dbt公司刨煤机,以加大我矿9#煤的回采力度,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早在集团公司一届四次职代会报告中袁董事长就郑重指出:凤凰山矿3#煤已濒临枯竭,充分发挥刨煤机效能,尽快实现与成庄配煤,已成为解决凤凰山矿未来发展的一个关键。矿党政也明确要求:刨煤队不仅要建设成为一支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化采煤队伍,同时要建设成为一个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基地和学校。

肩负着集团公司二次创业的神圣使命,带着全矿万余名职工家属的千斤重托,~年4月1日,在矿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刨煤队正式组建成立了。成立之初,全队共有34名员工,全部都是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从300余名报名者中层层选拔而出。但要驾驭迄今世界最先进的刨煤机,作为队长,我不禁心头一颤,悄悄地问自己,你能行吗?这毕竟是全国引进的第四套,集团公司引进的第一套全自动化刨煤机,它代表着当今世界最前沿的采煤技术,其科技含量和技术难度你清楚吗?

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要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我们首先从抓班子建设、制度建设入手,之后就狠抓培训,职工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我队职工宋大胖、靳守芳等在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自费购买了电脑,学习刨煤机技术。

7月11日到8月18日,刨煤队兵分三路,先后赴西山、铁法和德国dbt总部进行实地培训。短短45天的培训,不仅仅要熟悉掌握刨煤机的操作技能,还要掌握其原理和维护知识,这对刨煤队员工来说,压力之大,难以想象。45天的培训,如果用茶饭不香来形容的话,一点也不过分。在西山马兰矿实习的10名队员,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4小时以上,白天,要随当地职工同上同下,在井下摸爬滚打,晚上又要围坐在昏暗的灯光下,整理各自的工作笔记。时隔数月,一名曾在马兰矿安装服务的翻译后来又到我矿服务,一到矿首先就问:“你们这儿那个小杨在哪里?在西山的时候数他提的问题多。”有一次,在马兰矿刨煤机井下调试的关键时候,刨煤机开关出现故障开不了车,急得马兰的跟班干部和电工团团转,束手无策,我们的支部书记张德彦笑了笑说:“能不能让我试试看?”在对方狐疑的目光中,前后十几分钟时间,故障排除了,马兰矿跟班干部握着张书记的手,满是感激和羞愧地说:“晋城矿务局果真名不虚传哪!”在铁法晓南矿,为了掌握更多的技术,19名队员经常围住师傅问个不休,并想方设法寻找相关资料。一次,好不容易从工作人员手中借到一本《promos控制系统手册》,由于当下找不到复印机,对方要得又紧,他们就连夜拆开,分头抄写,趴在床铺上挑灯夜战,9个小时过去了,直到凌晨5点,才全部抄写完毕。而他们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但是看着厚厚的一本已经装订成册的特殊的“书”,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煤矿采煤队跟班队长先进个人事迹材料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煤矿,个人,人事,全文共 905 字

+ 加入清单

煤矿采煤跟班队长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现年47岁,系xx煤矿采煤队跟班队长。参加工作20余年,始终奋斗在采煤一线,有着丰富的思想工作经验。工作中敢抓、敢管、敢于负责的心态,他所在的班组连年被单位评为"优秀班组"等荣誉称号,他管辖的工作范围多年保持了"精品工程"。

在担任跟班队长期间,他每天总是坚持入井查隐患,从未因事因病休过工。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当采面遇到困难时,他就第一个冲在前面亲自干,今年8月份,邵春友所在的回采工作面遇到地质变化,走向断层最高落差达3米。在施工中,一炮向后,发生局部冒顶,断层碎石倾盆似的倒下来,顶板空顶高度达6米,在冒顶处作业的号头大小工见此情景有些茫然失措,邵春友抢先冲向漏顶区,边指挥身边的工友传递坑木,边钻进空顶部位扶正棚子架木垛护顶。干过采煤的人都清楚,处理冒顶是个既艰苦又担风险的差事,随时都有伤情和生命危险。然而,他却置险情于不顾,将一根根坑木稳妥的放进空顶区,形成"井"字木垛并牢牢接顶,从而保证了当班回采作业继续推进,顺利的完成了当班生产任务。近几年就处理重大安全隐患11起,"三违"人员逐年下降,较好地完成了生产任务,保证了安全生产。特别是在工作中他深深地认识到,班组工作和职工的安全工作都要干好很不容易,以此,他经常结合当班的安全工作要点,规职工操作行为标准,全面剖析大倾角柔掩工艺的特殊环境,如何做到安全超前防范措施,确保职工安全上岗。其次提前做好各工种的安全预防,生产鼓动,用典型引导,将上一个班责任心不强,施工质量差、瞬间违规操作等人员,点名提出批评,帮扶指导。对于各项工作的安排,都能根据采场条件的好坏,职工技能的高低和责任心,合理搭配工作,以至达到生产最佳状态。有效的提升了职工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使本班的"三违"率,"工伤率"逐年下降。

为提高生产安全效益的同时,邵春友想方设法提高经济效益。每年年初,他都为自己制定一个节约计划。工作中,他从一掀煤、一根木头、一个螺丝钉做起,来实现自己的计划。日常工作中,邵春友节约材料就养成了一个习惯,他见到即将埋住的能用的物料,就回收复用。几年来,节约回收的旧料等物品,为矿节约资金达到6万余元,远远超过自定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煤矿综采队队长事迹材料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煤矿,全文共 1344 字

+ 加入清单

煤矿综采队长事迹材料

某某矿原生产技术科科长某某,多年来,敬业奉献,追求创新,带领技术科一班人攻克工作中的道道难关,当好领导的参谋,协助解决基层单位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今年3月份,他主动请缨要求外出创业,担任了新成立的平朔综采队队长,在异地创业现场继续奉献光和热,为全矿干部职工树立了榜样。

在某某同志担任该矿技术科科长期间,他深知技术创新和治理创新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去年7月,该矿34215综放工作面投产,由于该面靠近某某向斜轴心部位,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巷道压力大,变形严重,天天都要清理卧底,材料道由于没有运输设备,全靠人工清理,某某同志出主意想办法,向矿领导提建议,先后组织引进了sgb-280/11型运输机在34215综放工作面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又结合实际对该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解决了34215综放工作面因人工清理速度慢、影响生产的问题。同时,他还对工作面上下积角支护和进刀方式进行改革,并用4m长花边钢梁代替圆木,节约圆木、枇子、火工品、工人工资、运输等费用,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为矿节约资金60余万元。在推广应用综合掘进机械化施工工艺过程中,某某发现掘进机行走时导轨耕地、滑轮出轨,既不利安全,又影响进尺,他带领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改造,为拖后皮带机的行走装置加装橡胶轮胎和侧护板,解决了上述问题。在35124溜子道横贯揭煤段应用锚网梁索联合支护技术的过程中,发现揭煤段长度35m不利于安全施工和顶板治理,而且轻易出现煤炭自燃发火现象。某某通过科学论证,将揭煤段长度由35m缩短到了15m,这样有效地防止煤炭自燃,又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支护成本。近年来,某某在实践的基础上取得了多项技术成果,他组织研制的胶带自动吐带、卷带机具有效率高、装车效果好、安全性高等特点,节省了大量人力,并有自动卷带功能,减少了旧胶带存放所占地较多的问题,已申请国家专利并被受理,专利申请号:200420080326.1。他参与攻关的《深井“三软”煤层孤岛综放工作面开采综合技术研究》课题,2004年2月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

今年初,某某矿与中煤能源总公司山西平朔分公司安家岭井工矿洽谈合作项目,承包该矿综放工作面的安装、回采与拆除工程。他带领130余名职工奔赴安家岭井工矿外出创业。该矿位于山西西北部,与内地相比气候条件较差,昼夜温差大,队长某某和党支部书记陆新书一起带领职工首先对煤机、转载机和刮板运输机进行地面安装调试,他们克服材料、设备、配件到货不及时等困难,组织职工开展创新和劳动竞赛,一边学一边干,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并对设备存在的不合理处提出改进方案,受到厂家的认可和采纳,连在场的外国专家都翘起了大拇指。在支架安装过程中,负责设备运输的是井工矿的机电运输队,因为他们的合同即将到期,工作中带着情绪,比较消极,为了尽快完成安装任务、尽快投产,某某和职工一起能扛的扛,能抬的抬,大家你追我赶,不甘落后,仅用23天时间,163架支架就全部安装结束。在生产调度会上,井工矿的领导问某某,你们怎么干得这么快?某某说了这样一句话:“你们的时间是按天计算的,而我们的时间是按小时、按分秒计算的”。现在工作面已经进行正式生产。近期某某被集团公司评为“十大杰出青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