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壮族

壮族范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壮族相关内容的范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壮族问题。

分享

浏览

30

范文

8

2024年壮族三月三放假通知

范文类型:通知,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家长:

您好!

根据上级教育部门有关通知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xx年“壮族三月三”放假的通知》与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政府第98号政府令精神,“壮族三月三”放假时间为: 4月8日(星期五)、4月9日(星期六)、4 月10 日(星期日)、4月11日(星期一)共4天;4月12月(星期二)正常上课。

节假日期间,请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孩子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做好防火、防交通事故、防煤气中毒、防盗、防溺水、防触电、防传染病、防食物中毒等卫生安全教育工作,同时同时结合清明节、“壮族三月三”等传统节日,培养孩子对民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过一个文明、祥和安全的假期。

祝家长、孩子们节日快乐!

xx小学

20xx年4月7日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壮族三月三放假通知

范文类型:通知,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各单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xx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xx〕18号)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xx年“壮族三月三”放假的通知》要求,经学校研究决定,现将20xx年清明节、“壮族三月三”放假安排通知如下:

一、x月xx日至10日放假调休,共8天。

二、x月2日(星期六)补4月5日(星期二)的课;4月xx日(星期一)补4月xx日(星期三)的课;4月xx日(星期六)补4月7日(星期四)的课。

三、放假前,各学院要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有关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要下课堂进行检查。节后全校师生要按时返校,遵守课堂纪律,保持良好教风学风,克服节假日后的松懈心理。如有因放假影响教学任务进度的情况,任课教师可与教务处和学院联系另行安排补课。

四、请各单位做好值班安排并做好安全稳定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全校师生员工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假期。

特此通知

校长办公室

20xx年3月16日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壮族三月三放假通知

范文类型:通知,全文共 912 字

+ 加入清单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通知精神,现将20xx年端午节放假安排通知如下:

5月28日至30日放假调休,共3天。5月27日(星期六)上班。

节假日期间,各单位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xx年5月23日

20xx年端午放假安排:

端午放假注意事项

安排好宝贝的一日生活

合理安排假期的作息,尽量不要让孩子睡太晚,坚持午睡,控制看电视时间,可安排一些户外健康的活动让孩子参加,并加强孩子安全意识,远离危险。

美食要控制

1、粽子美味,但由于是糯米制作,不易消化,且含过多的脂肪、盐、糖,不可让幼儿多吃。建议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以帮助肠胃蠕动。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哦~

2、不要吃过于生冷的食物。夏季炎热,不少小朋友贪凉喜冷,喜食生冷瓜果,各类冷饮,容易引起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因此尽量不要吃刚从冰箱取出的水果,冷饮也不要一次大量进食,避免刺激肠胃。

3、增加孩子饮水量。儿童本身基础代谢率高,到了夏季,出汗很多,不显性失水也增加。幼儿自己往往因为贪玩不注意饮水。所以一方面要给孩子增加饮水量,另一方面也要增加含水量多的食物,比如稀饭、果汁、西瓜、西红柿、黄瓜等。

健康安全不能忽视

1、天气转热,家里空调开放注意温度适宜。

2、最近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等传染病高发期,请您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卫生、作息习惯,提醒孩子多喝水、勤洗手。尽量不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3、天气转热,很多泳池和水上游乐开始启用,放假期间请家长务必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不要让孩子单独玩水、游泳。

4、加强防火安全教育,教育幼儿不要玩火。

外出游玩防晒要到位

出行衣服尽量穿散热快、款式宽松,便于透风的衣服。浅色衣服吸热慢、散热快、不易中暑,而黑色或蓝色的衣服吸热快、穿着闷热,容易中暑。特别是在夏日的中午,小孩子出门时要注意带上遮阳帽,撑上遮阳伞,穿透气性良好的长袖薄衫。

陪伴是最好的

假期多点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可以一起孝敬老人,做做家务,阅读图书,走进大自然等,给孩子的成长增加幸福的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壮族节庆礼仪的饮食习俗简介_礼仪常识_网

范文类型:礼仪,全文共 988 字

+ 加入清单

壮族节庆礼仪饮食习俗简介

壮族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三月三、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几乎每个月都要过节。

过春节一般在腊月二十三过送灶节后便开始着手准备,要把房子打扫得窗明几净,二十七宰年猪,二十八包粽子,二十九做糍粑。除夕晚,在丰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整煮的大公鸡,家家必有。壮族人认为,没有鸡不算过年。

年初一喝糯米甜酒、吃汤圆(一种不带馅的元宵,煮时水里放糖),初二以后方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互赠的食品中有糍粑、粽子、米花糖等,一直延续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整个春节才算结束。

三月三按过去的习俗为上坟扫墓的日子,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派人携带五色糯米饭、彩蛋等到先祖坟头去祭祀、清扫墓地,并由长者宣讲祖传家史、族规,共进野餐。

还有的对唱山歌,热闹非凡。1940年后,这一传统已逐步发展到有组织的赛歌会,气氛更加隆重、热烈。其他节日食俗也都各有讲究,各具特色,比如中元吃鸭、端午吃粽、重阳吃粑等等。

壮族的粽子分为包米粽(用浸泡后的糯米包扎)和包糕粽(经浸好的糯米水磨成浆和过滤成“糕”后再包扎。

“包菜”也称“包生饭”,是三月三、四月八(牛魂节)许多壮族地区人们爱吃的节日食品。其方法新鲜别致,即用“包生菜”的宽嫩叶包上一小口饭,放入口中嚼吃。颇有独特风味。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作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不管远亲近邻来家做客,都要以礼相迎,热情接待。

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两人从酒碗中各舀一匙,相互交饮,眼睛真诚地望着对方。婚丧嫁娶、盖房造屋,以及小孩满月、周岁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席痛饮。

一般要有扣肉、米粉肉、清煮白肉块、猪肝、白斩鸡、烤乳猪、豆腐圆、油炸蓉(用油豆腐加工而成)、笋片、鱼生等8或10道菜。实行男女分席,但一般不排座次,不论辈分大小,均可同桌。

并且按规矩,即便是吃奶的婴儿,凡入席即算一座,有其一份菜,由家长代为收存,用干净的阔叶片包好带回家,意为平等相待。每次夹菜,都由一席之主先夹最好的送到客人碗碟里,然后其他人才能下筷。壮族丧葬酒席多为素菜,只有出殡以后才能吃荤。

展开阅读全文

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264 字

+ 加入清单

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

这是一份来自崇左市政协调研组的调研结果报告。主要分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一、 我市壮族歌圩文化的历史、规模、特点及社会功能

1. 我市壮族歌圩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它是以对歌为主体的民俗活动。在我市境内,有称“歌坡”“侬垌”“陇峒”“富坡”“旦圩” “巷单”等多种称呼。我市的歌圩文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在以宁明花山岩画为代表的左江岩画中,就以粗犷有力、朴素生动的笔调,表现了先秦壮族人民聚会欢歌狂舞庆祝胜利的热烈场面。我市壮族歌圩习俗的汉字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其中,清道光年间龙州举人黎中产就写有“岁岁歌圩四月中,聚欢白叟与黄童”的诗句。每年春秋两季是我市壮族歌圩最盛行的时节,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于山脚、水边,或汇合于城厢村寨,或簇拥于指定的会场,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随着歌圩文化的流传、演变,壮族歌圩成为壮族人们相互接触、交流思想、传播知识、增进友谊的娱乐 场所。

2. 我市壮族歌圩数量多、规模大且分布广。

我市是壮族聚居区,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8.38%,是广西壮族人口最集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人称“中国壮都”。自古以来,我市壮族人民素以善唱山歌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歌的海洋”、“山歌的故乡”。各地有各种不同形式的“歌圩”流传,数量多、规模大且分布广。下面是调研组了解到的我市XX年壮族歌圩情况的数据,列表如下:

从统计表看,全市共有各类歌圩点349个,分布在全市的57个乡镇254个(社区)屯,可谓壮乡到处有歌圩。歌圩的活动时间主要在每年1—4月份新春季节和8—10月秋收季节。活动规模在1000人以下的占38.6%,1000—10000人的约占57%,10000人以上的约占4%。大新县下雷霜降歌圩、天等县向都霜降歌圩、宁明县纳利坡花炮节、龙州县伏波诞、江州区左州金山节、壶关歌坡等均超过3万人。

3. 我市壮族歌圩活动丰富、民族特色鲜明。

一是歌圩中“传歌择偶、绣球传情”最具壮族文化魅力。原生态的歌圩中最热烈、最吸引的是对唱山歌、抛绣球活动。姑娘小伙们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开展情歌对唱,以歌谈情、挑选意中人,最后姑娘们把绣球抛向她看中的小伙子,如果他中意,便能把礼品绑在绣球上,抛还女方,五颜六色的绣球来回飞舞,这是我市歌圩中 最有诗意、最具魅力的活动。

二是歌圩中饱含丰富情感的山歌对唱,美妙动听,耐人寻味。山歌调虽然是基本固定 的,但它能表现不同的思想感情。演唱方法为独唱、重唱、领唱、合唱等方式,无论是支声式、和声式或者复调式,都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其中,高亢激昂的大新高腔山歌、多情浪漫的宁明明江山歌、朗朗上口的天等西部山歌、神奇飘逸的龙州山歌等尤为动听,具有令人回味无穷、叹为观止的比喻美、比兴美;一挥而就、出 口成章的流畅美;整齐严谨、朗朗上口的辞藻美和押韵美。很多山歌已经成为现代的民族文化经典作品,世代流传,久盛不衰。

共6页,当前第1页123456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壮族三月三活动总结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为弘扬“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三月三”的壮族文化魅力,4月20日下午,化工学院在化生楼401召开了“壮族三月三”主题教育总结交流会。该院党总支副书记黄科瑞、教研室主任周伶俐、学业导师黎远成、班主任刘真珍、蒙君荣、辅导员林敏锋、黄兴忠及各个班级学生代表参加了交流会。

首先,各班级学生代表以PPT的形式展示了家乡“三月三”的民俗风情,介绍家乡有关“三月三”各具特色的民俗活动,让同学们享受了一场广西各地“三月三”的民俗盛宴。

其次,由前往那坡县黑衣壮“走访壮乡”实践活动的同学讲述那坡民俗风情及自身体会,介绍了那坡居民穿戴的黑衣壮服饰、居民的生活习俗,分享了在那坡与居民山歌对唱、游戏等活动内容,使参会人员领略了那片黑色的万种风情及黑壮人的热情好客。

再次,黄兴总老师发表讲话,指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我们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同学们应该加深对壮族的文化的了解,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之中。

最后,黄副书记对会议进行总结。他肯定并鼓励了同学们对三月三节特色民俗的深入了解和参与,并指出:在此次那坡壮乡之旅,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认真了解了少数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希望此次活动能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壮乡文化的了解和向往,使同学们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通过此次交流会,同学们感受到了我区“三月三”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加深同学们对“三月三”的民俗风情的认识,有利于引导同学们维护民族团结、保护壮族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壮族的礼仪禁忌_商务礼仪_网

范文类型:礼仪,适用行业岗位:商务,全文共 3732 字

+ 加入清单

壮族礼仪禁忌

壮族(旧称僮,壮文:Bouxcuengh,英文:Cuengh(Zhuang)越南文:Tày-Nùng),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以下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壮族的礼仪禁忌,欢迎大家阅读!

一、待客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二、平常礼数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奶奶”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并送到分手处。

结婚的男子和女子,只要见到见到长辈,男的就要叫“爹”,女的就要叫“妈”。在学堂里一般见到老师都自称学生,与老师或比自己年长的长辈谈话中很少带“我”字或尽量避免。

三、禁忌

有关社交方面的禁忌:公公不能进儿媳妇的卧室.识字人不敢给人写离婚书。有客人在家女人不上桌同吃。下一代不能陪同客人慢慢喝酒。哥哥不能同弟媳随便交谈.

有关生产方面的禁忌:阴历五月份属龙日不能挑粪、倒尿。六月六日忌下田做活。开工建房要看历书。如果历书上有“不宜动土”的意思,就另择吉日。

有关迷信方面的禁忌:春节忌说不吉利的话。正月初一不准吹火,不准扫地,不得串门,禁止舂米、洗衣服和动刀斧,不准外借东西.除夕前要还清借款和借物。不能坐门槛,不能用脚踩灶台和火塘上的三脚架,不能抬着锄头或戴着斗笠进家,不能攀爬或砍伐龙山上的树木。

有关妇女方面的禁忌:结婚之家,孕妇不准看新娘.家有产妇时,门上挂草帽1顶,暗示外人不能人内.出嫁的妇女回到娘家时,不能取祭坛上的东西.不准在孕妇的厨房顶上盖新瓦.妇女生孩子不满3天,卧室内不得点灯.产妇的衣服不能和男子的放在一处洗.大年初一女人不能梳头。

四、家庭

壮族由一夫一妻组成家庭,解放前有个别多妻情况。家庭内多许三代同堂,儿子婚后有能力的另盖新房分居。父母习惯留最小的儿子在老屋安家.小儿子有孝养父母及继承祖房的权利和义务,其它财产则由全家儿子平分。妇女和男子作为家庭中的成员,共同操持家务,在生产劳动中男子多承担耕犁、运肥、和修房盖屋等工作,妇女多担负插秧、除草、种棉、收棉、纺织及饲养畜禽等工作。

壮族的家族观念较深,只要打听到祖辈弟兄们居住的地方,再远都要去攀亲联系。最先立寨的姓氏受到尊敬,该姓的长辈常被推举为村寨的“长老”,主持调解民事纠纷和全村的祭祝活动。

五、节日

春节被壮族视为1年之中的大节.腊月中旬修路和打扫房屋、采办新衣。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近似汉族的“送灶”。小年之后,家家户户开始筹办节日食品,杀鸡宰猪,做年糕,泡米花糖,河口一带还要包粽粑.大年初一,争先恐后地挑新水,边走边拖着草扎的象征牛、马、猪、鸡等的头,口里模仿六畜叫声,以求“六畜兴旺”。有的地区初一或初三清早祭祖后,要让儿童读一会书,家长拨弄一下算盘,妇女则拿少量肥料、谷种撒到田里,以示新年百业兴旺,生计有成.河口县居住在红河和南溪河畔的多为“黑旗军”的后裔,正月二十九日还要过“小年”,又叫“吃立节”(壮语意为过晚年)。相传中法战争时期,因战争繁忙不得如期过春节,战争胜利后已是正月二十八,人们方补过春节,共庆胜利.自称“侬人”的每年到农历二月初一、初二要进行拜年活动。

元阳县“故密给”节,每年过两次,第一次是旧历正月或2月属牛日前10天,准备1只小母鸡、l只公鸡、l条狗,用山草扎成草人,并用红纸剪成衣裳穿上.由寨老抬着草人在前引路,选择4个结实精干的汉子拖着猪、狗,提着鸡跟在后边,沿着村里的主要街道转一圈.把草人和拖着的猪、狗等送到村寨东边固定的石头或树脚下,搭起茅草房,将猪、狗、鸡等宰杀,拿去献祭.第二次在旧历7月,属龙口将大路修好,属马日“打扫寨子”.这次祭扫除杀鸡代替狗之外,与上次祭扫活动相同.祭扫这天,凡是村里的农户都要派1人参加.肉食必须当场吃完,不得带回村里.认为把寨子打扫干净,把妖魔鬼怪驱赶出村,人畜就会免受灾难,庄稼才会长好.

“故密给”节这天,村里人要到寨子上边固定的树林里,在选定的树脚下立一块石头,杀猪祭神.献祭寨神的“寨主”需选择五官端正、四肢齐全、有儿有女、夫妻双全的人担任.“老祭主”要先带领两个助手和其他6个人把树林打扫干净。猪头、猪脚在祭把时煮吃,其余的猪肉、糯米和白酒每户分一份带回家里,认为是“密给”分给的酒肉,这一份酒肉各家都要留到种棉花和开秧门那天带到棉花地头和稻田里去献祭.节目有孕妇或刚死了人的农户,只能在围墙外边等候,由其他人送出酒肉来.主持祭祀的“老祭主”和助手在节日的头两天,必须到温泉洗澡,不得与妻子同床,7天前不准吃牛肉、狗肉、鱼等腥物.过节这天,在划定“密给”的树林外放一盆香面水,凡进入场内的人,先要用香面水洗手.杀猪烫猪的水,刮下来的猪毛,全部要挖塘深埋,如埋得不深,引来苍蝇,就认为这年村里的苍蝇蚊子会多.当天,要搞“赶豹子”活动,即由参与“密给”的人中挑选1名当“豹子”,在吃饭之前、天快黑的时候,端碗肉给“豹子”.“豹子”抬着这碗肉提着一根火柴头正反绕三圈,众人便高声叫喊,意为追赶“豹子”。当“豹子”的人当天吃饭后不再返回和大家共餐,也不许出门串寨,否则就认为当年村里的人畜会遭害。节期,家家户户都要蒸黄、红糯米饭,煮颜色蛋给孩子们吃,还用松树砍成小马给孩子们拖着在村里跑。这天,外村人不得进村,本村人不许上山背柴,当天早上不到水井洗菜,违犯者寨老按规定处罚。节日期间互相请客,全村休息4~5天。男女老少穿上新农,白天男女青年到山上对歌,晚上在村子里跳乐作舞。

吃新米.每年在谷子收割前到稻谷黄熟后,各家自己选定吃新米饭的日子.谷子成熟后,到田里选割4~6把稻谷背回来加工成米,杀一只红公鸡,做水豆腐,煮熟新挖回来的芋头,抬到供桌上献神及在饭桌上献老祖宗。去割谷子的男子要早起,吃饱再下田,如饿着肚子割新谷,被认为当年全家要饿肚子。在往返路上,碰到人不准答话.吃新米饭时要把出嫁的姑娘接回来。长辈先吃一口后,其他的人才能去添饭。第一碗饭不能泡汤.

“土佬满年”。个旧、蒙自等地旧历九月二十八日,为当年去世的老人过“满年节”.节目前,老人的女儿同女婿要带着鸡、酒回娘家烧纸、献饭,请亲友上坟献祖宗。过去,“满年节”要连续举行3年,现在一般只做1年。“满年节”民间有两种传说:一是古时有1个皇帝,请壮族厨师做御膳.有一天皇帝问他:世上什么最甜?”厨师说“盐最甜”.皇帝一怒之下杀了厨师,又另请了1个厨师.这个厨师做菜不放盐,皇帝问厨师:“为什么不放盐?”厨师回答:“皇上说盐不甜,所以不敢放.”皇帝才知道错杀了人,就给杀错的厨师做“满年节”。二是古时有1个皇帝的妃子,是个土佬女子.有1年,妃子的母亲去世.她选好启程的日子(九月二十八)回家给母亲送丧.皇帝说:“天下雨,你不回去.”妃子说:“再大的雨也要去.”皇帝说:“天要下雨,天要下雨.”到了这天真的下雨了.据说,后来每到九月二十八日这天都会下雨,不下雨也要阴3天,天不阴,收成就不会好.

六、丧葬

壮族曾实行木棺火葬。旧志载:“土僚”“人死掘窖,置棺于上,乱击之,名日击土鼓,三日舁出而焚之.”“沙人”“死用薄棺葬,女媳盛妆罗立,曰站场,毕,舁于野,焚而掩之.”“依人”“亲死,素食麻衣,土巫卜朝火葬,不拘日月,岁终即除.”近代壮族普遍和汉族一样实行木棺土葬。唯蒙自称“依人”的分姓戴孝,如伍姓戴白帽,穿白色短衣;张姓包白头,穿白色长衣;沈姓、陆姓戴麻布帽,穿麻衣;王姓,人死棺木横停。“浓人”人棺前要先用筛子筛灰于棺底,然后用手拍击棺木查看灰有无异样痕迹,以断定死者魂魄是否离家妇于祖宗处.死者的枕头,要用三角形的白布装进筛净没有谷稗的大米。元阳壮族送葬时,长于肩挂装有谷子、稻花的黑布包,抱1只母鸡,跪在棺前,头上放一把长刀,刀口朝内,叩头3次后把刀抖落在地下看刀口方向,朝内表明死者不愿出门,还要继续叩拜,朝外说明死者已无牵挂.死者子女直至下葬后1个月内都要反穿孝衣.下葬后的第三天和第30天要杀鸡到坟上献祭.河口“沙人”死3年以后,要择吉日从棺木中把尸,骨捡出来,装在瓦缸中重新安葬.弥勒的壮族人死,即敲起铜鼓,村民听到鼓声,便知死讯.女人死,须待娘家主要亲人到场方装棺木,来者携祭帏、猪羊等。男人死,只须其同胞兄弟赶到即可人棺.无论男女死后人棺,均以糯米面仿做成牛、羊、房屋等置棺前祭奠,以供死者“受用”.守孝之子,l年内不得理发、刮胡子.包头孝布只可留为孙辈做衣服之用。

展开阅读全文

学校开展壮族七月三系列活动总结范文_月工作总结_网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适用行业岗位:学校,全文共 982 字

+ 加入清单

学校开展壮族七月三系列活动总结范文

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民族特色文化引进校园,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我们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xx市xx学校4月15日—17日举行“壮族三月三·嘉年华”民族风情文化系列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壮文化的绚丽多姿。

“三月三”抛绣球趣味运动

“玩”趣味运动

“加油!加油!”xx市xx学校的体育场上,助威呐喊的声音响彻天际。4月15日—16日下午,xx市xx学校举行“三月三”趣味运动,活动分高年段和低年段举行。

高年段的运动项目是三人板鞋和“无敌风火轮”,对于高年级的同学来说,这两项运动都不难,但要注意配合。活动中因为默契不够、经验不足闹出的小笑话让在场的老师同学们捧腹大笑,为比赛现场增添了不少欢乐。相比而言,低年段的运动项目就更加趣味十足了——抛绣球和旱地龙舟。通过这次趣味运动,让同学们提前收获了三月三节日的快乐,更收获了同学之间的友情,增进了班级的凝聚力。

老师们展示民族服装

“唱”壮乡民歌

为更好地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进一步加深少年儿童对“三月三”节庆风俗的了解与认同,4月15日-16日下午,xx市xx学校还举行了“三月三”唱壮歌活动。

整个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同学们的身着民族服装、佩戴民族饰品,歌声款款,为我们献上了一场视听盛宴。伴随着规定曲目和自选歌曲的优美旋律,各个班级八仙过海,各显其能。那厢你班唱罢,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厢我刚登场、缓缓抒情、歌声动听。同学们通过唱壮歌,加深他们对壮族民族文化的认知,增强少年儿童的民族认同感,激发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民族自豪感。

“三月三”校园美食节

“品”壮族美食

每年的“三月三”总少不了要品尝壮乡的各种美食,4月17日下午,xx市xx学校举行“三月三”美食节活动,壮族特色的五色糯米饭以及家长和同学们亲手制作的各色食品,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不少同学在心仪的美食前驻足品尝。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美食节活动还穿插了民族服装的展示环节,老师、家长和孩子们穿着颜色鲜艳的民族服饰,自信大方地秀出了壮乡服饰的美,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此外,游园活动也融入其中,一些趣味十足的壮族特色小游戏,也引来了众多的青睐者,老师、同学们都沉醉在一篇节日的欢乐气氛中。

通过本次活动,让全体师生进一步增进了对壮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也激发了同学们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