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弟学妹

弟学妹范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弟学妹相关内容的范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弟学妹问题。

分享

浏览

10

范文

2

给考研的学弟学妹们一点小建议_征文演讲_网

范文类型:建议书,征文,演讲稿,全文共 2575 字

+ 加入清单

给考研的学弟学妹们一点小建议

最近有很多大三的学弟学妹咨询我,对于你们准备考研的热情和决心,我表示深深地感动和鼓励,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现在能为考研做些什么?为此我也表示深深的担忧啊!“我要笨鸟先飞,火速开始正式的考研复习!”或者是“考研还早呢,不急,到时候再说!!”等等都是不合适的想法,接下来的几天里小斑将就这个问题并且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敬请期待更新哦!!

首先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看过我之前发过的一个帖子,小获征文三等奖哦  //www.diyifanwen.com/ 里面有一些关于我的故事,如果有时间有兴趣可以去支持小看一下。不知道大家什么时候有的考研的想法,说实话,我自己去离家很远的地方去读本科的初衷就是那个学校学风很好,考研率很高。这是当时报志愿时的想法,当然大家不要误会我是那种相当励志的大神级别的人物,什么从大一开始就准备考研啊,什么刻苦学习啊,这些表述都和我没有半毛钱关系。总而言之,本科基本维持在全班十名的水平,但很可惜是倒数十名。。所以是没有人会看好我能考上一个还不错的不分数的,但是我为什么考到了呢?我这里主要是说一说我在考研前做的一些事。

首先我相信一点,就是在学习的某些方面,比如突击期末考试,短期速成我可能不如别人,但是像考研这种需要良好方法,需要坚持,需要毅力,需要合理计划的持久战或许我会比别人更能胜任,可能真的不是我学习能力有多强,而是那些学习能力强的人很多都没有坚持到最后!!

有点跑题了,因为刚进大学就是有考研的想法,但是这只是埋在心里,并没有任何行动,也没有什么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之类的,但是平时总是抱着手机的我会时不时的看看关于考研方面的一些常识之类的东西,权当科普,无聊时看看,就像某些小说帝看小说一样。。所以这样之后在正式复习之前我可以说已经看过大量的关于考研方面的信息资料了,所谓地已经很“懂”了,所以在正式开始复习后我会少走很多弯路,方法也相对合理。那时候旁边的很多同学有关于考研方面不懂的地方已经开始问我了,我基本都能解答!!后来有学弟学妹们说我“厉害”,想法特别多,特别善于思考,自己比不了什么的,其实我想说,我想法多也是建立在看过很多信息的基础上的,只有看过很多好的正确的信息,经验等才能有很多想法,或者说是才会有很多正确的想法!!

所以建议大三的同学现在不要着急开始复习,一定要把多看各种信息,什么各式的经验帖啊,多看一些,人家能考高分复习方法肯定是有独到之处的,多看一些,里面大家都有的方法显然就是良方的,大家都提醒不要去做的地方显然就是弯路了,这样的话再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计划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到正式开始复习对一些考研常识还不懂,更不要说好的经验了,而只是跟着别人(别人的方法说不定也是错的,且不一定适合你)真的很担心会走很多弯路!!

那么这些东西哪里获取?最好的地方当然是本坛:考研论坛,好东西太多了,进入某版块点击精华,里面的东西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还有就是一些考研方面的常识除了论坛以外还有就是官方网站:研招网(度娘一下),然后关于学校的信息,可以在论坛的对应学校版块或者学校的官网,研究生院网,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等处查到你有用的信息。。

一个很急迫的事,在这里不得不提,就是关于辅导班,最近很多人问我要报什么班,报哪个班,因为现在辅导班的宣传很凶,特别吸引人,让人不知所措,但事实是怎样的呢?      很多人在介绍经验的时候,当被问到说要不要报辅导班,很多学长学姐们的回答是:“这个因人而异,看你适不适合自主学习,如果不适合那么可报班,如果感觉自己学习能力很强可以不报班!!”

我觉得以上的回答和没回答一样,且不说很多人不清楚自己是不是有那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未开始复习前),就算觉得还可以的,一去听辅导班的宣传讲座,就一下子崩溃了,最后还是会犹豫,或者毫不犹豫的选择相信辅导班。。。。

我的建议是:我不建议报辅导班!!!!当然我不会说辅导班一点作用都没有,但是市面上确实存在某些辅导机构(注意以下说的都是某些,我不想乱棍打一片,虽然某些已经占了很多了)存在很多问题,他们的宣传讲座很具有煽动性,他们一定是一个好的演讲者,一个好的老师一定是一个好的演讲者,但一个好的演讲者不一定是一个好的老师,去听几场他们的讲座你们自己对比一下是不是都是在吹牛自己辅导班有多么多么厉害,自己本人有多么多么牛x,而且正是在这个时候,因为很多大三的同学都还对考研的很多常识不懂,然后他们会帮助说明一些问题,算是科普,于是就在潜意识里会认为他们很权威,他们说的话是对的,加上各种预报名优惠,各种送书,于是很多人就这样报了!!!等到最后自己清醒了再想退,呵呵,就没那么容易了……首先预报名的优惠,实际上很多辅导班,比如政治是比较晚开始上课的(基础班就是扯,政治要四月份开始复习?),到最后很多辅导班没招满人甚至会有团报或者降价;送书?他们送的什么书呀?是经典教材吗??复习全书?还是黄皮书?都不是,而是从来没人买的甚至在市面上不流通的书,用这种书估计没什么太大的帮助,或者其实你自己后来也肯定会买复习全书,黄皮书之类的经典书籍,而不会用他们的……我记得我在另一帖中有提到辅导班的部分:5ykj 之后有人回帖:cc  楼主辛苦。辅导班确实如你所说,去上课的基本回来都骂街,定力好的话自学效率很高   事实确也如此,我就看到旁边的同学在聊天:“你今天不是有课吗?”“一直在那听他吹牛,瞎扯有什么意思” 最后其实不是说辅导班真的有多大作用或者没用,而是辅导班会大大压缩你自己宝贵的复习时间和大大的影响你自己的复习计划,而听课效果真的只能呵呵了。。最后的结果是不去上课觉得自己花了钱很亏,去上课又浪费时间的囧境!!!   非常的不划算。。。      那么我有没有去听他们的宣传讲座?我当然有去听,但是关于吹牛的自我表演的部分我直接权当笑话,但是对于一些我可能从中获取一些关于考研的常识的东西,我就能记住,尤其是在较早的时候,还有就是诸如一定要考研,考研之后前景多么多么好的打鸡血的话我也会选择相信他,这对考研都是有好处的。。去听这些讲座的前提是提前就已经知道辅导班的各种东西,关于吹牛的部分一笑而过,只听自己不懂的地方,更加不要受其蛊惑盲目报名……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学弟学妹们:高三,我们是这样学习的_高三寄语_网

范文类型:寄语,适用行业岗位:高三,全文共 1355 字

+ 加入清单

弟学妹们:高三,我们是这样学习

明天,清华大学的大一新生就要报到了,今天,张春晖、徐斐、庄曙逸等同学已踏上了新一段的求学路,过不了几天,党颢也要到上海交大报到了。

高三已离他们远去,高考已离他们远去……

但是高三的生活是他们一生难忘的记忆,高三的学习经验他们愿意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他们,愿学弟学妹们高三苦并快乐着。

文科的功力,更在于细水长流,厚积薄发。还有,与积累一样重要的是知识的消化与吸收

徐斐( 毕业学校:北郊中学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 )

作为一名文科考生,积累尤为重要。与理科天马行空式的奇思妙想相比,文科的功力,更在于细水长流,厚积薄发。平时按兵不动,临阵调兵遣将的“突击法”,也许只存在于战场中,而不适合于考场。日积月累,水滴石穿,政史如此,语数外也概莫如此。每天掌握一些字音字型、几个成语、一道错题、一个语法……在不知不觉中,知识就被累积起来,逐步构建成了体系。与积累一样重要的是知识的消化与吸收。食而不化,对一个学生来说,同样是一种致命的弱点。

这就谈到了悟。很多读文科的同学往往会否认悟的存在,更缺少悟的过程。其实文科科目的学习,也远不是靠死记硬背就可以解决的。有些同学书背得很熟,可是考试成绩却很不理想。个中缘由,很可能是因为领悟不够。记忆的过程是学的过程,而领悟的过程就是思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文字题的应答思路、叙述重点,相关课本知识的应用,选择题的准确判断,都必需自己寻找到相关的特点与模式,也就是通常讲的答题技巧——这不仅仅是靠老师的讲解就能为你所用的。所以上课听讲、课后作业以及测试,都应该成为用心思考、主动参与、开启思路、促成领悟的过程。从这个道理来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题不在多,有悟则灵,从而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得不提到的另一个词是效率。所有的老师在高三都会反反复复地说到它。是的,效率是通往成功的捷径。所谓效率不是比谁熬夜熬得晚,而是比谁在相同时间内的收获更大。与其心猿意马地开夜车,求个心理安慰,倒不如全神贯注地抓紧课堂与晚自习,这样才是应付高三超强度学习的长宜之计。最后的冲刺阶段则不必各门科目平均用力,而应注重策略,有取有舍,有进有退,以短期内提高分数为原则。这也是抓效率的一种方式。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及高考考场上,我也出现了失误。现在说出来,以做前车之鉴。

首先是应该尽早进入临战状态,时不我与,在精神上要有紧迫却又奋进的感觉。依然记得我在考前三百天的时候埋怨自己暑假的时间浪费;在两百天的时候又在后悔自己之前的松懈,最后一百天,五十天,二十天……焦灼感与倦怠感同在,并充斥着对自己的愤恨:为什么不抓紧过去的时间呢!所以请大家切记复习要先紧后松,千万不要等待明天,有一句俗话说得很实在:先紧后松,早做早歇。

其次希望大家做自己的主人。这包含二个方面意思。其一,了解自我。必须清楚自己的成绩状况、学习状态。其二,规划自我。高三时,我曾一度疏懒于拟订学习计划,抱着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侥幸心理,但是很快就觉得心里发慌: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心中无数,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心中无底,有迷失方向,浑浑噩噩之感。而这绝对是学习大忌。所以提醒大家,特别是在各种重大考试接踵而至的时候,不要忽视自我状况的及时审视,以及中、短期计划的制定。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