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范文专题栏目,提供与维吾尔族相关内容的范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维吾尔族问题。

分享

浏览

8

范文

2

和田维吾尔族的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529 字

+ 加入清单

和田维吾尔族导游词

和田,位于新疆最南端,古称于阗,藏话意思为“产玉石的地方”。新疆和田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素有“玉石之都”的美名。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和田维吾尔族的导游,方便大家学习。

和田维吾尔族的导游1

500年无花果王位于和田县拉依喀乡政府后果园内,距和田市区22公里。无花果属小乔木类,维吾尔称"安桔尔",花藏在花托里,不易发现,所以又称"神秘之果",当地群众称其为"福寿之果"。年接果2万多个,从6-10月都能吃上新鲜果子,果大鲜嫩,色泽鲜黄,不但味道甜润爽口,令人回味无穷,而且具有强身健脑、延年益寿之效,被人们誉为人间"仙果"。无花果王历尽沧桑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像这样历史久远而又异常硕大,生机蓬勃的灌木不仅在新疆乃至全国也实属罕见。无花果王虽然年代久远,古老的无花果王毫无龙钟之态,但一年三茬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树冠像一丛巨大而别致的绿色蘑菇,占地面积达0.1公顷,周围的新枝根连根,相互撕扭,

盘根错节,爬地百生,向四周蔓延,如蛟龙起舞,银蛇出洞。古无花果树历史悠久,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于阗有一个名叫艾则孜阿洪的农民,早年取美貌妻子,夫妻相爱,生活幸福,唯一遗憾的是婚后多年未育,于是他四处求医,未果。一日遇一老者,老者甚为所动,逐将西王母所赐手杖转赠与他,并再三嘱咐将此杖栽于庭院内,用三十三个葫芦装满喀河源头圣水,春夏秋冬各浇一次。艾则孜阿洪回家后遵老者之意,精心呵护,三年后的一天,神杖萌发嫩芽,次日即枝繁叶茂,第三日未见花而结果。艾则孜阿洪喜而食之,次年便添贵子。

科学研究表明,无花果具有广泛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不含或极少脂类和胆固醇;矿质含量极高;可食纤维含量居果类之冠。己知可溶性可食纤维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和降低血胆固醇,有助于防治心脏病和中风以及某些癌症,还有显著减肥作用,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扶贫政策的帮扶下,拉依喀乡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无花果种植、栽培热潮,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全乡无花果种植面积达到了1100亩,每棵无花果树收益达到了300元,作成果酱或者干果后市场前景更加广阔。成为了拉依喀乡农民增收又一亮点。

每逢春、夏、秋季,来此观光的中外游人络绎不绝,是和田重要旅游文化景点之一。景区基础设施完备,现有四星级厕所一座,周围环境优美,是夏季避暑、乘凉、观光旅游的好去处。该景点距县城近,交通便利,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和田维吾尔族的导游2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地。建国后,推广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现两种文字并用。

维吾尔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维族舞蹈等闻名中外。维族传统舞蹈有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等;维族民间舞蹈有赛乃姆、夏地亚纳;民间乐器有“达甫(手鼓)、“都他尔”和“热瓦甫”等。维吾尔民族医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吾尔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吃完饭后,由长者领作“都瓦”,待主人收拾食具完,客人才能离席。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共盘吃抓饭时,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饭毕,如有长者领作“都瓦”,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立起。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为那样不礼貌。

男女青年结婚时,由阿訇或伊码目(均为宗教职业者)诵经,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白头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铺上洁白的饭单,最先摆上馕、喜糖、葡萄干、枣、糕点、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饭。

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初雪节等。维吾尔族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古尔邦”节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宰羊、煮肉、赶制各种糕点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卖,除将羊皮、羊肠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职业者外,剩余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过肉孜节时,成年的教徒要封斋1个月。封斋期间,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白天绝对禁止任何饮食。

房屋建筑:住房一般为土木结构的平房,经济条件好的住房讲究,设有廊房,并雕花纹或绘图案。

和田维吾尔族的导维游3

今天,我要介绍的是新疆维吾尔族的一些风俗。

维吾尔族有特色的是他们的花帽。他们戴花帽很有讲究,不同年龄,不同场合,要戴不同的花帽。男性老年人一般都戴巴旦姆花帽和吐鲁番花等。巴旦姆花帽是用巴旦核变形和添加花纹的一种图案,其纹样姿态丰富多样,多是黑底白花,感觉庄重、古朴、大方。吐鲁番花帽的特点是花大底空小,而且颜色火红鲜艳、艳丽夺目。姑娘、妇女都很喜欢再尔花帽,即金银线盘绣花帽,所绣的花多是立体的,在阳光下熠熠闪耀,给人以华贵端庄之感。伊梨花帽,是流行在伊梨地区的一种大方、雅致,小男孩、小女孩都喜欢的花帽。五瓣花帽,维吾尔语称为“白西塔拉多帕”。一般的花帽是四瓣拼缝成的,而这种花帽比一般花帽多了一瓣,帽子较小,纹样比较简单。

维吾尔族住的房子,一般都是用泥土建成的。用天窗采光,屋里设有壁炉,屋顶平坦,可以晾瓜果和粮食。饮食以面食、玉米和大米为主。日常的食品有:烤饼、瓜果、面条、抓饭、茶、奶等。

维吾尔族是个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民族,我喜欢新疆维吾尔族。

和田维吾尔族的导游4

泱泱华夏绽放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在那蜿蜒起伏的天山脚下,聚居着一个独具特色的民族——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的人们能歌善舞。小伙子个个英俊潇洒、姑娘们个个天生丽质。他们的民族服饰独具特色,尤其是维吾尔族姑娘头上戴的那顶小花帽,是那么的精巧别致、引人注目。

小时候,看电视里维吾尔族姑娘们头上戴的那一顶顶光鲜艳丽小花帽。我就会很羡慕,目不转睛的盯着它看,梦想着有一天能拥有一顶。终于,四年级时表姐从新疆回来送给我一顶维吾尔族的小花帽。让我欣喜若狂了好一阵子。

我的这顶小花帽带着扑面而来的民族气息,是那么的引人注目让人爱不释手。它周身布满玫红色的小花,帽子的后面缀有几根彩色的羽毛显得分外别致。在羽毛下还有一条红色的纱巾,它为整个帽子平添了几分异域风情。

看着这顶小花帽,我仿佛又看到了维吾尔族姑娘在瓜果丰收的时节尽情舞蹈。那如春燕般的轻盈潇洒、如火般热情奔放的舞姿、如花朵般的迷人笑容、那如银铃般的动人笑声、那如彩蝶般飞舞的裙摆,让人沉醉其中。远远望去,好似一只美丽、可爱的精灵在翩翩起舞,让人不禁也想随她一起舞动。

戴上这顶小花帽,跳起自己编排的舞步来。闭上双眼,仿佛自己已经来到这个瓜果飘香的地方,我穿上了维吾尔族姑娘特有的服饰。头戴小花帽站在葡萄架下尽情的舞蹈,是那样的陶醉。

小花帽,不仅是一种美丽的服饰。也是维吾尔族富有特点的民族象征。在新疆游人如织的集市上,观光的客人离开时都会带走一顶维吾尔族的小花帽以表达对维吾尔族风情的留恋。

维吾尔族的小花帽代表着民族独有的特征,跟随着八方游客把维吾尔族的民风、民情传遍了华夏大地的每个角落!

和田维吾尔族的导游5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句话说的真对,许多民族的风俗是与我们与众不同的,我们新疆维吾尔人的风俗都能让我们感觉到那么奇特,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

维吾尔族人热情好客,只要有客人去维吾尔族人家做客,他们就在门外接待客人,并把右手放在左胸前,点头、鞠躬并说“萨拉木里坤”(“祝福”之意)。妇女见面,相互拥抱,互贴右脸颊,并说“萨拉木”(“祝福”的意思),老人则会吻小孩的脸蛋和额头。

古尔邦节、肉孜节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共同的节日。在节日之前,每家每户都要打扫住房和院落,准备丰盛的节日食品。节日这天,人们会穿上盛装,载歌载舞庆祝节日。

进了他们家以后,他们就会宰羊宰牛。还会上他们的特产“香馕”和窝窝馕,还有油塔子和羊肉粉汤,也颇受人们的欢迎。吃完喝完以后,维吾尔人们就收拾干净,妇女们端上来了特产。有巴旦木,有核桃、葡萄干、糖、瓜子、花生、打瓜子,无花果、还有奶茶和饼干,还有各种各样的水果。

去了维吾尔族人家做客以后,我得到的启示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热情好客,以诚待人,我们要学维吾尔族这样热情好客的精神,我们要把这样的精神继续发扬下去,维吾尔族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终身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维吾尔族老党员的思想汇报_党员思想汇报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党工团,全文共 1599 字

+ 加入清单

维吾尔族老党员的思想汇报

我叫热合曼·塔依尔,男,维吾尔族,今年73岁,1978年入党。自加入党组织以来,我在党旗面前宣过誓,也给村党支部写过许多思想汇报,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向党组织汇报几十年来我们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一、种地不缴税

我家世代是农民,土地就是我们农民的命根子。柯坪县过去穷的出了名,是国家重点扶贫县。我们这里十年九旱,土地碱化严重,全村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仅靠一条细毛渠,水碱性太大基本用不成,种啥啥不成。我经历过土地改革和大锅饭时期,那时我们一家五口人,一个月发不到一公斤面粉,生活极其困难,全家人只能依靠省吃俭用过日子。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分到了11亩地,由于自己不会种,产量很低,家里还是没有存粮。为解决我全家吃饭的问题,县里乡里派农业技术员手把手教我怎样科学种地。但我还是不相信技术人员的话,把政府发给我的地膜拿到家里遮晒东西,把政府发的化肥偷偷拿到巴扎(集市)上换酒喝。乡里知道这种情况后,对我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为引导农民用科学方法种地,还在村里专门搞了10亩试验田,种棉花给我们做示范,年底试验田亩产450公斤籽棉。而我靠土办法种的棉花一亩只产150公斤左右,这下我才相信技术员的话了,主动上门请教科学种地的知识。在党和政府耐心的帮助下,我的生活慢慢地变好了,有吃有喝了,家里还有了存粮,现在又给我们农民免税了,所有的农业税都不用缴了,村里好多上年纪的老人说:"党和政府的政策对我们农民真是好到家了。"县上不仅掏钱给我们修建了3公里防渗渠,平整了土地,替我们购买了优质良种和化肥,鼓励我们调整产业结构,种密植红枣,还免费从外地引进种羊让我搞养殖业。为减少资金投入,县上一亩地还补贴40公斤尿素和200公斤油渣。现在我家的存粮已达到2吨半了,人均收入也从30年前的不足50元到现在的4000元。

二、上学免交费

解放前,我们村的教育基本上是空白,整个乡都没一所像样的学校,文盲占总人口的90%以上,好多维吾尔族村民连维吾尔文都不会写,只能在纸上用画画或画圈来沟通。人们的思想也特别落后,好多娃娃长大只能放羊或种地。由于没有文化知识,好多小巴郎子(小孩)过早就结婚了,当时新疆流行着一句玩笑话:"小巴郎子一顶帽子打不倒,阿訇(宗教人士)就可以念尼卡宣布结婚了"。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为我们村新建了很漂亮很大的小学,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和"三免一补"政策,现在全村的娃娃都能上得起学了。今年村里几个娃娃考上大学和内地高中班,县里还给了奖励和助学补助。我家的孙子今年上小学五年级牞家里一分钱都不掏,全部由政府出钱上学,中午学校还管娃娃一顿饭。去年我们村还开设了"双语"教学班,我的孙子现在也懂几句汉语了,我感到很开心牞我决心让我孙子以后上内地高中班,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为新疆作贡献。

三、盖房领补贴

我们村以前住的房子都是用土坯垒成的,刮风下雨时老百姓都睡不着觉,有些还住在"地窝子"里面。柯坪县是地震多发区,一旦遇上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我们只能眼看着房子被震倒、冲垮也没办法。这几年,党和政府为改善我们南疆少数民族群众住房条件,提高抗震性能,从XX年开始,由中央和自治区提供3000元-5000元补助资金给我们建抗震房。当初我老婆很不愿意地说:"咱们家的土坏房刚建好没几年,也很结实,冬暖夏凉挺好的。"但我没听她的意见,第一个在村里报名建抗震房。柯坪县今年发生了5.2级地震牞村里好多土坏房都震倒了牞而抗震房都好好的在那儿"站"着呢,尤其是在8月19日又发生了柯坪百年不遇的特大冰雹洪水灾害,我很担心我们家房子会倒,结果全村没建抗震房的房屋好多不是倒塌就是裂缝,抗震房全好好的。我家现在的房子不仅结实抗震,县上还给我们装了自来水,修了沼气池,有了洗澡房还搞了庭院经济……农民发自内心地说:"住上抗震房,不忘共产党!"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