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贴心

贴心范文专题栏目,提供与贴心相关内容的范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贴心问题。

分享

浏览

23

范文

3

合作医疗工作汇报:探索为患者贴心服务的之路_汇报材料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服务,全文共 1784 字

+ 加入清单

合作医疗工作汇报:探索患者贴心服务的之路

XX年两会的春风温暖了民生中国,在这个让人温暖的春天里,民生一词久久的回荡在人大代表的各项讨论议题之中。作为百姓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医疗卫生体系的完善意义重大。近年来,党和国家在关注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也把更多的目光集中到了广大的农村,如何提高农村的基础医疗服务水平,让占我国人口较大比重的农民切实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健康素养与观念,成了党和国家民生政策在农村生根发芽的关键之一。作为北京市平谷区xx镇“离百姓最近的医院”,平谷区马坊医院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思想政策,在为村民患者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方面不断探索,力求走出一条新路,实现为马坊地区百姓提供“最贴心,最实在”的优质医疗服务。自$2马坊医院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之后,在院长屈永成和医院党组织的带领指挥之下,马坊医院在服务模式上进行了符合本地区情况的深入探索,在给社区农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开设患者教育大讲堂--提高意识水平,增强患者对疾病的防治观念

由于马坊地区患者基本医疗卫生观念的局限,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常见病的发生常常被忽视,治疗也并不规范,很多患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所患病症对自身机体健康的危害,“小病不求医,大病来不及”成为了很多患者患病治疗的写照。为了改变马坊地区民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更多百姓了解预防疾病的知识,提高患者规范治疗的依从性,自XX年起,在屈永成院长的指导和支持下,马坊医院开设了“患者健康教育大讲堂”,医院的健康宣讲师每周以一个自然村为宣讲基地,在主动与村委会协调沟通之后,最大程度上的组织广大村民,通过深入浅出贴近生活的讲解,配合图片,视频,动画和实例让村民了解必须的卫生常识与疾病知识,涉及的疾病领域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脂肪肝,哮喘等等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病症。并且,在每一次的活动中,为前来听讲的村民进行免费体检,项目包括检测血压,血糖和肺功能等,详细记录结果信息,建立健康档案,对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做重点记录,留下联系方式,进行跟踪治疗。自XX年4月20日在平谷区xx镇东店村的第一次宣讲开始,截止到今,“患者健康教育大讲堂”已经成功举办了370余场,发放宣传材料20种10万份,覆盖了xx镇所有的22个行政村。群众对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从不足5%上升到62%,93%参与的村民表示对所讲的内容“非常感兴趣”。从最开始医院健康宣讲师逐门逐户的动员,十五位村民到场听课,到现在每一次讲课现场座无虚席,村民主动积极参与,马坊医院“患者健康教育大讲堂”已经成为了百姓认可,口口相传的“办实事”品牌项目,成为了村民生活的一部分,使马坊地区广大民众对自身健康卫生知识的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满足。-

制作医患联系卡---与患者零距离的及时沟通-

为了满足患者健康咨询的需求,使患者得到及时,细致,科学的用药指导和医疗卫生政策信息,马坊医院屈永成院长在与临床医师商议后,安排建立了24小时“健康通”咨询热线,并批准印制“马坊医院医患联系卡”,“联系卡“上醒目的印有马坊医院健康咨询师,临床主治医师张亚荣主任的电话号码,并在“患者健康教育大讲堂”现场发放,或委托村委会通知村民免费领取。一张小卡片的用心设计,使广大村民更容易在第一时间咨询预防、保健、用药方面的知识,使广大村民获得“家庭医生”的贴心服务,医师与患者的沟通“更快,更及时,更方便”。“马坊医院医患联系卡”印制发放以来,接通健康咨询热线640余次,回应村民健康咨询数千次,进行针对个体患者的用药指导数百例,

建立便民服务队---将医疗服务送上家门

XX年5月,在国家新农合政策和社区医院直报制度的大好政策下,马坊医院在医疗服务模式上再次探索创新,正式成立“xx镇医疗保健便民服务队”,改装流动诊疗车,车上配备常用医疗检查设备、急用和常用药物,服务队员乘车带着常用设备下到村落为村民问诊治病,使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得到疾病诊疗和用药指导,缓解交通不便,时间限制等因素对百姓求医问药的影响,并采用医疗费用现场直报的方式,将报销手续变得更加简化,为患者提供便利。对行动不方便的患者,“服务队”更是主动上门进行检查、送药。XX年送药上门230次,“便民服务队”为上千民患者提供了服务。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乡党委副书记贴心群众先进个人事迹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党工团,个人,人事,全文共 1459 字

+ 加入清单

乡党委副书记贴心群众先进个人事迹

“喂,,现在伤好些了吗?祝你早日康复!”

“,等你伤好后,我们给你接风。”

在**县人民医院,一个个暖心的问候通过手机从数十里外传进了他的心里,顿时,他泪流满面,“谢谢乡亲们的牵挂!”

他,就是对工作一丝不苟、对群众充满真情的**县**乡党委副书记建。

工作岗位的“明星”

“建既任党委副书记,又任乡纪委书记和人大副主席,事务工作多,但他都完成得非常出色!”**乡党委书记刘光会说,“建在工作上确实是一把好手,敬业精神强。”

**乡有7个非公煤矿企业和数百名煤矿工人,如何在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是**乡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难题,作为分管党务工作的建创造性地破解了这道难题。针对该乡非公企业规模大、党员少、分布散、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建采取“先易后难、示范带动”的方法,在楠木沟煤矿先建立党支部,将条件稍欠缺的忠心水库作为第2批建立支部对象,其余5家煤矿作为第3批。为了消除煤矿业主们的顾虑,建便深入调研,作宣传工作,提出了“围绕效益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并对非公企党组织给予了明确定位:忠诚服务,到位而不越位,参与而不干预,引导而不领导,赢得了煤矿业主们的理解和支持。忠心水库煤矿业主吴忠明主动要求在自己的煤矿建立党支部,并表示不但自己要入党,还要动员自己的女儿争取入党,并多次邀请建到矿讲授党课。

作为人大副主席,面对部分单位办理代表建议不力、代表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建探索建立了“代表建议办理结果测评”制度。对在人代会上代表提出的建议,承办单位在办理答复之后,由主席团组织部分代表对办理结果进行无记名测评,对“不满意”的重新交办。实行这项制度后,XX年**乡6件代表建议的办理经测评,代表满意率达100%,代表们都说:“这个办法好哇!”

建工作头序多、任务重,但每一项工作都完成得较为出色。但在成绩的背后隐藏着许多感人的故事。

2011年4月25日,父亲仕林因重症肺炎,在成都市住院,但由于工作太忙,他只好将照顾父亲的“差事”交给姐姐,在父亲住院一个多月时间里,建没有去照顾过父亲一次,只是在晚上睡觉前给姐姐打个电话问问情况。姐姐不但没有责怪建,反倒安慰起他:“有姐姐在,你就放心,爸爸叫你安心工作。”每一次通电话,建都泣不成声。

岳父苏尚权患有食道癌,2011年9月16日癌细胞扩散至颈部淋巴,第三次入院作手术,但建都因为工作忙而无法照顾护理。9月28日儿子患重感冒发烧住院,儿子在迷糊中一直喊着“爸爸”,而这时,建正在山上打击非法煤窑……

非法煤窑的“克星”

“说实话,我没有分管打击非法煤窑工作,但党委决定要我上,我就应该把工作做好。”是的,建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9月20日,建带领相关人员前往洞口村打击非法煤窑,一非法煤窑正在采煤,建立即命令业主把矿内所有的工人叫出来,并庚即安排对非法煤窑进行炸封。“,我的矿你不要炸,行吗?”“不行,为了工人们的安全,为了国家资源不流失。”

“那你炸轻点啰!”

“彻底炸封非法矿,任何人都不例外!”建的回答掷地有声,随着一声炮响,非法煤窑被彻底炸封,这时已是晚上7点多钟,正是晚饭时间,但他们连中午饭也没有吃,只好饿着肚子下山。10月5日,建放弃国庆休假,带领他那个小组的干部深入暗阳坡巡查非法煤窑。建一行与非法煤窑业主斗智斗勇,采取蹲守、跟踪、堵截等办法,严格监控业主利用节假日开矿非法采煤。有的业主认为,过节嘛,他们只是来走走形式,于是想等到晚上再行动。可是,建一行一直没有撤退的意思。一位业主长叹一声:“没想到晚上也没机会!”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贴心护士先进个人事迹材料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护士,个人,人事,全文共 1432 字

+ 加入清单

贴心护士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25年来,孙玉凤无畏无惧,满腔热忱。麻风病患者称她为自己的“贴心天使”。

“麻风患者已在身体和心灵上遭遇了巨大痛苦和不幸。为他们的康复和健康而付出,我愿意!”这是荣获第43届“南丁格尔奖”称号的上海皮肤病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孙玉凤说得平平淡淡的一句心里话。

初见麻风病人她害怕过难受过

感染麻风病的人往往因病致残、面容毁损。因为偏见、恐惧和歧视,不少人会对他们“另眼看待”。孙玉凤却在1987年护校毕业后自愿选择了去当时麻风病诊疗和防治专科医院上海市遵义医院(现为上海市皮肤病医院)麻风科工作。

那时的医院有200多位麻风病患者,其中一部分是麻风年迈严重畸残休养的。面对一个个急需专业护理治疗的现症病人,一个个生活不能自理的畸残年迈的休养病人,孙玉凤一时也害怕过,也难受过,甚至一度产生了后悔的想法。“然而,他们对我们这些新来护士所表露出的欣喜神情和期待目光,又让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孙玉凤说。

年轻的她开始手把手地教病人自我护理的技能,帮助病人处理伤口和溃疡,了解病人的生活和心理需求,帮助病人进行功能性恢复锻炼。虽然期间许多同事因工作环境艰苦、收入效益低下、社会偏见歧视或婚姻家庭影响等种种原因相继离开了麻风诊疗护理岗位,但她依旧坚守在心爱的岗位上。

对付足部溃疡改良病人的鞋子

由于普遍缺乏康复知识,麻风病患者通常不懂得如何保护受影响的器官和麻木的肢体,往往进一步加重病情,导致失明、溃疡长年不愈、溃疡发生癌变甚至截肢。孙玉凤刻苦钻研,勤于学习,连续XX年参与中英麻风康复项目,并与医生密切配合,率先在医院内开展针对残疾患者的康复知识培训。

病人杨某足部溃疡20余年未愈,极其痛苦。XX年入院后,孙玉凤一方面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一方面不怕脏臭,应用专业护理技能为其清洁溃疡伤口,促使伤口愈合。同时,她与修鞋匠一同改进了病人的鞋子,避免溃疡再次发生。困扰20余年的溃疡终于治愈了!杨某不仅参加了儿子的婚礼,不久又找到了自己的生活伴侣。

有一段时间内,麻风科先后有30多位麻风伴发白内障残老病人转外院作复明手术。外院眼科医务人员对麻风不甚了解,有恐惧心理。护士长孙玉凤一面安慰病人,一方面向外院工作人员普及麻风知识,并亲自日夜护理陪伴病人。在孙玉凤和她的护士姐妹共同的精心护理下,麻风病人白内障术后无1例发生并发症。

助治愈者复工主动当起“老娘舅”

1998年,孙玉凤在城市流动人口麻风病人的调查中,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发现了一对患有严重畸残和下肢溃疡的朱姓父子。由于病人早出晚归,孙玉凤与调研团队多次起早摸黑去家访,虽屡遭拒绝,她的苦口婆心还是最终感动了父子俩,赢得了他们的信任。父子两人最终被确诊为瘤型麻风并伴有反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待病人病情稳定后,她积极联系病人原籍有关民政部门,帮助他们解决治疗和生活保障等问题,又亲自陪护患者回江苏兴化,并一一落实有关具体事项,深受患者、家属及社会好评。

孙玉凤还一腔热忱地为麻风治愈病人当好“老娘舅”。原在上海某锁厂工作的工人何某,在麻风病康复出院后不能复工,孙玉凤等多次与该厂有关领导沟通,帮助其恢复工作。最后厂方提出,你若认为他已康复,没有传染性,你能否当我们工人代表的面,在饭厅与这个人合吃一盘菜,共喝一碗汤?孙玉凤等欣然同意,工人代表们围观她们与患者共进午餐,亲眼目睹他们的餐盘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释然而去。

事后孙玉凤回忆说:“只要能让麻风病人康复后回归社会,我们所做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