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铁人

铁人范文专题栏目,提供与铁人相关内容的范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铁人问题。

分享

浏览

68

范文

7

矿山铁人记羊场湾煤矿劳动模范杨自录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煤矿,全文共 1921 字

+ 加入清单

矿山铁人-记羊场湾煤矿劳动模范杨自录

矿山“铁人”杨自录

——记羊场湾煤矿劳动模范杨自录

(通讯员:梁雪峰)在羊场湾二矿采煤二队有一位身高不足一米七的矮个队长,别瞧他其貌不扬,可认识他的人没有不竖起大拇指的,对这位红脸汉子的敬佩之情也在人们的言谈之中广泛流传。

今年40岁的杨自录有着开阔而饱满的前额,鹰隼般的眼睛,行事风格强硬且锋芒毕露。有人说他过于狂傲,有人说他铁腕独断,但没有人否定他不同凡响的业绩。

曾经是来自灵武农村的贫寒青年,自从踏上煤矿的那一天,就决定了他一生的归宿,当面对百米井下阴暗潮湿的艰苦环境时,他没有退缩,反而更加激起坚韧不拔、咬牙坚持到底的品格。从一个最基层的攉煤工到采煤班长,到工长,再到副队长,所有这些成长的历程见证了他脚踏实地的辉煌成绩,从石沟驿煤矿到灵新矿到浅二小井到建井处再到羊场湾二矿,二十年时间转战了五个矿井,每到一处,杨自录的奋斗足迹和精神特质让每一个熟悉他的人都被这位钢铁汉子所感染。

“他是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是一个不计较个人得失,忘我工作的人,是一个团结同志、敢于吃苦的人”,有人这样评价他,多少年的摸爬滚打,他和他的工友们练就了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作风。在对羊场湾二矿y252(1)采面初采初放期间,他们就以昔日练就的硬功夫经受住了考验,赢得了矿领导的高度赞扬。

XX年10月1日,伴随着羊场湾二矿阵阵鞭炮的脆响,杨自录率领全队职工进入y252(1)采面,展开了紧张的初采初放工作。140多米的工作面,时常都能看到他繁忙穿梭的身影,不时地指挥作业人员更换卸压支柱、给支柱测压、察看戗柱是否齐全、支柱角度是否符合规定贩贩贩,随着生产进度的推进,采空区也不断远离工作面,而杨自录的心也象悬着的顶板一样提到了嗓子眼,多年采煤经验告诉他,顶板垮落的一瞬间,意想不到的事故都可能发生。所以,他一方面加强工作面支护质量,一方面根据顶板变化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终于,在正常生产三个循环后,顶板全部垮落,初采初放阶段顺利完成,此时的杨自录悬着的一颗心才象块石头一样落了地,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但这笑容也仅仅保持了不到二十天。由于工作面伪顶松软,放炮后随即垮落,不仅给作业人员带来了生产困难,还造成了煤质灰分超标,不但煤质科对此做出了处罚,连矿领导也高度重视,三令五申要控制伪顶,确保煤质。为了控制住伪顶,杨自录往返工作面已不知多少次,在仔细观察了顶板动态后,果断下令:采用少装药、少联炮、缩小放炮段的方法来控制伪顶。并利用班前会时间教育职工控制伪顶与职工收入息息相关的思想工作,作业现场,杨自录与职工一起铺网、挑梁,亲自示范操作,调动了职工控制伪顶的积极性。仅用了五天时间,全工作面控制伪顶达到93%以上,确保了煤质质量和作业中带来的困难,与此同时,也被全队职工和矿领导认可走上了区队长的职位。

20多年来,在井下艰苦的环境中,杨自录坚持出满勤,干满点,不休工,头痛脑热坚持上班,家中的大事小事交给妻子,一心扑在工作中,从未因家庭锁事误过工,做到了全年全月出满勤,全年累计平均出勤 360多个工以上,以忘我的工作热情,投身到煤炭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同事们称其为"闲不住的人",他用20多年的工作实际证明,在困难和危险面前如何做,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今年四月份,全矿的重点工作是风巷抬底和井底出渣、井口下料,在副井底车场、风井筒内所承担的井巷工程及采区运输系统的履行中,大量繁重项目必须在综采设备安装前完工,为了使整个运输系统不滞后,杨自录挂帅担任了现场指挥。风井筒大巷1000余米的巷道标高超出40厘米,必须抬底保持同一标准,他调来队组及设备,用风镐凿破底岩一点点地抬底,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由于长时间使用风动工具,至今他的手臂仍有震颤的感觉。在工期较为紧张的时候,他时常连轴作业在井下,每天沿10度近千米的斜巷走几个来回,为了工程在高质量、高标准、高速度前提下得到完成,他对所有铺设、调整的巷道逐一排队验收检查,特别是工程期间,他的孩子因急性扁桃体炎症,持续高烧,说不出话来,他也顾不上休班照料孩子,他患了肠炎,连早饭也没有吃就来上班,他爱人心疼他,来队里找他回家吃饭时,人们才知道他是带病来坚持上班的,同志们心疼他,让他回家休息,可他却想,现在井口任务紧,人员少,特别是有经验的职工少,误了工期将给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我怎么能回家休息呢?于是表面答应了妻子的要求,可人们来到工作现场时,发现他又在不停地默默工作着,忙碌着……杨自录就是靠着坚定的信念,抓住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要务,有的放矢,勤奋务实地送走了一个个充满硕果的昨天,迎来了带着希望的今天和明天。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铁人影片观看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847 字

+ 加入清单

茫茫沙漠,石油汉子日夜不歇;酷暑冰霜,一路挫折勇往直前;饥寒交迫,报效祖国永不言苦……我看着看着银幕上的《铁人》,不知不觉地被吸引了,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的荒漠,饥饿和寒霜袭向我瘦弱的身躯。电影里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场面,我都牢记在心、历历在目。这一切的一切,让我铭记至深,感动至深,思索至深。

渺无人烟的沙漠,无边无际,大雪纷纷,狂风萧萧。大伙儿喝进的是冷风,吐出的是白烟,穿破衣,吃稀粥,躺地板。没有现代化的设备,只有一双双粗糙的手。40多吨的庞然大物,全靠一股股蛮劲。当钻井将要垮下的千钧一发之际,王进喜奋不顾身地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当起了“人肉搅拌机”。他瑟瑟发抖,任冰般的霜水侵袭着他,为了钻井的成功,为了祖国的发展,他熬住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熬住了!说他是铁人,他没有铁的身躯,却有铁的灵魂,铁的胆魄,铁的坚韧!黑白转成了彩色,昔日换成了现代,时空穿梭了数十年,但不变的,是铁人坚如铁的精神。刘思成,“小知识份子”刘文瑞的儿子,为了完成父亲的重托,不知疲倦地工作。无论日日夜夜,无论春夏秋冬,干完了自己的,便去干别人的。无数人嘲讽他是“傻子”,他不屑一顾,坚持心中的信念,继续向前、向前……

从牙牙学语起,一切都是鸟语花香,我在小溪里安逸地畅游,无忧无虑。没有一望无垠的沙漠,没有饥寒相迎的考验,我的心早已淡化了。但,漫漫人生路,永不会风平浪静,总会有困难,有挫折,有失败。淡化的心就如惊弓之鸟,只能望而却步,在岔路口徘徊、徘徊,等待着更大的失败……优胜劣汰是永恒的,失败者定被淘汰,成功者继续拼搏。也许,自己的起跑线被拉远了,只能看着别人展翅高飞。可,懒造就虫,勤造就龙。培养出铁的精神,在失败面前永不放弃,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听狂风怒吼,迎波涛汹涌。那么,毫无疑问,你将是胜利者!走出去吧,走出家门,走出世界,走出宇宙,当你披荆斩棘,用铁的精神战胜一切困难,成功的彼岸便近在咫尺。

入睡了,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息。我仿佛也成了一个铁人,我奋战着,我不退缩,我不言败,直到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铁人影片观看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1031 字

+ 加入清单

本周实业部开展的“弘扬铁人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是孟部长在普遍管理人员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对工作拖拉成风的状态下做出的一项思想教育的重大举措。

虽然以前已经很多次在各类书刊、网络和电视媒体上看到“铁人精神”,能够说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早已烂熟于心。但是,当我再次观看时还是使我受到新的震撼,铁人的誓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这句话仿佛让我想到了“奋斗一百天、精彩一辈子”建设时期。感叹以前在施工现场自然环境恶劣、食宿条件较差、业余生活单调的状况下,实业部全体人员都吃住在现场,坚守在一线,早晨8点上班,晚上12点下班,放弃一切节假休息日,打破作息常规,与时间赛跑的工作精神哪去了。

如果说发自肺腑地感受到铁人精神的伟大是学习铁人的一个“初级阶段”,那么如何将铁人精神转化为我们立足本岗、做好工作的内在动力和实际行动,则是学铁人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目标。作为一名管理人员,透过学习铁人精神,对照自身的不足,今后我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

一是善于思考问题。做为实业部的领导,他每一天要应对许多的问题,根本没有太多的精力来逐一思考处理每一件事。遇到的问题先自己思考并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然后再向领导汇报,让领导来决定哪个方案更合理,可行性更强。这样,我本人的潜力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不断提高,领导也能在“做选取题”的过程中逐步认可我的潜力,从而使我成为一个受到上级欢迎和赏识的下属。

二是多做一点,多走一步。在现状和目标之间,存在诸多流程,诸多环节。流程和环节中就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作为管理者去规范,去标准化。从这个好处上来说,我们作为管理人员,就就应比别人多想,多做一点,多走一步。

三是要敢于突破。坚决不能再受他人影响而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四平八稳、得过且过等混日子的态度和做法。要勇于吃螃蟹,因为等不是办法,干才有期望,不能把什么都寄期望于上级的照顾、关心、支持上。

四要勇于落实。领导安排的工作,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不能担心因工作跟踪就得罪张三或李四而不去做。抓落实是达成工作目标的必经程序,是一个有效的执行过程。没有落实,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成败的关键不仅仅在于解决那些起关键作用的细节问题,成败的关键还在于落实。抓落实,是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我们职责。所以我们要立足岗位,履行职责,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我做起,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实,把每一件事做细做精,不辱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铁人影片观看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1025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铁人》分回忆和现代两条线,回忆自然是以王进喜等自愿参加大会战的石油工人在大庆发生的事情,现代则是刘烨饰演的石油子弟刘思成在大庆沙漠工作,在思考自己的目标,父亲的目标等事情上得到成长。

每个时代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也都需要一个英雄,一个楷模。王进喜自然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他不顾病痛,永久都奋战在第一线,以身作则,坚守自己的岗位,安抚不安的同事们,为了让徒弟们吃饱不辞辛苦的筹备粮食,他在工作上严肃,私下里却很可亲,他对自己的徒弟严格,却也真心疼爱他们,刘思成的父亲刘文瑞最后熬不住站上的辛苦,偷偷坐上了回程的火车,王进喜在得知消息后,急得四处寻他,却在望见他留下的眼泪,说出那一句熬不下去了之后,将那一句留下的话咽了回去,把得之不易的粮食塞给他,告诉他要好好活。这一刻,王的怒其不争,他的心疼表露无遗,王进喜的形象最后丰满起来。

电影开头,大片大片满天的黄沙,黄渤一人此刻沙堆上大声呼喊着刘烨,镜头一转,之后便是刘烨沉默的身影,大红色的工服套在身上,与身后的漫漫黄沙行成了鲜明的比较,画面虽然是彩色的,却总显得暗淡。没演几分钟,剧情就进入了回忆,回到1960年,一辆破旧的火车载着王进喜和整个大会战的队伍来到大庆,黑白的画面处理带来那个年代特有的历史厚重感,那是怎样的环境呢?荒芜的土地不见人烟,低矮的茅草房,呼气成白烟的寒冬,匮乏的物资,没有先进的器械,没有熟练的技术,井架甚至要靠人拉,绳子断了,继续靠蛮力推上去,我很佩服这些人,为了这样或那样的信念,甘愿去往这样的地方,为中国的石油行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而在现代,身为刘文瑞的儿子,刘思成一向以自己是铁人一代的后代而自豪,父亲告诉他自己是病退,父亲的老寒腿就像士兵的伤疤一样让他骄傲,但是这一切在他得知父亲逃跑的真相后破坏的支离破碎。他觉得无地自容,觉得愤怒,可这些又随着父亲的离世不见殆尽,只留下对父亲的尊重。在这个故事里,没有英雄,又也许有英雄,刘思成为了寻找使用的赵一林和小米奋不顾身的进入满天黄沙,赵一林对刘思成的维护安慰,亦或者每个奋斗在石油行业的人都是英雄。

那是怎样的年代呢?我对大庆的印象是中国最大的油田,在我的心中,大庆,就应是一片瑰丽大气的土地,与黑白大荧幕上下着鹅毛大雪的荒地是那么的不同,那些人身上脏的看不出色彩的棉衣,黝黑的脸庞又与如今身着大红色工服被日头晒的脸红通通的石油工人又有着这样那样的区别。

在困难面前,像铁人一样,绝不言败,绝不退缩,这大概就是真正的铁人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铁人影片观看心得体会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全文共 93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公司组织全体员工观看了电影《铁人》,铁人王进喜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忘我拼搏的精神震撼了每一位观众。电影《铁人》时空交替着让我们品味了20世纪60年代、新时期两代劳模创业拼搏的精神,岁月如歌,栩栩如生的人物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向全社会彰显了人类灵魂的崇高和美好,感动着你我。

在感动中,我们品味到了人生价值观。“戏文里怎么说的?财主跟财主比钱,举人跟举人比乌纱。我们比给地球戳洞洞,比谁戳得猛戳得直,比谁油浆子喷得快……”铁人就是用这样人生价值观的“罗盘”指引着他做事,做人的方向。

在感动中,我们品味到了责任。“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是干什么的?共产党员是家里的孝顺儿子,是下地干活儿的壮劳力!上有老下有小,风里来雨里去……你是受苦受累的命,你就认了吧!……”这就是铁人用最朴素的语言诠释着共产党员的意义,诠释着责任的本质。

在感动中,我们品味到了坚强。当时会战的条件是设备严重不足,铁人带着他的团队用人力将数吨重的泥浆泵拖上井架。众人用撬杠抬,用大绳拽。在整齐划一的号子声中,大绳却接二连三地绷断,眼看着功亏一篑。铁人站了出来。“挺起来!没长脊梁骨啊?”于是,挺直了的石油工人用脊梁骨战胜了危机,石油工人的劳动号子荡气回肠——石油汉子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在感动中,我们品味到了奉献。外部设备意外失控,地下压力喷薄而出,井喷了!没有搅拌机,压井喷的水泥比重过大,容易凝固,分散不开。怎么办?铁人拖着受伤的脚,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水泥池子里,充当“人体搅拌机”。当时的情景,铁人不可能思绪万千,这是一种本能,一种融入血液的“宁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人生追求。

在感动中,我们品味到了温情。最器重的徒弟在最困难的时候当了逃兵,他疯了似的到处去找。当终于在火车上找到了徒弟时,徒弟泪流满面地说“师傅,我熬不住了……”铁人面对“背叛”自己的爱徒,嘴里吼着“熬不住就给我滚!”却给徒弟留下了当时稀缺珍贵的三个馒头和一袋干粮。铁人也是普通人,铮铮铁骨下也有着似水柔情。

这就是铁人精神给我们带来的感动。面对现在多元化的社会,我们看到铁人精神在今天仍然是罗盘,它提倡的艰苦奋斗、创新奉献,提倡的在爱岗敬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依然有着熠熠闪光的崇高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铁人王进喜同志纪念馆导游词_黑龙江导游词_网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880 字

+ 加入清单

铁人王进喜同志纪念馆导游词

各们朋友,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都知道这样两首诗吗?

《 誓夺头号大油田》            《 天大困难也不怕》

北风当电扇,               石油工人一声吼,

大雪是炒面,               地球也要抖三抖。

山南海北来会战,           石油工人干劲大,

誓夺头号大油田!           天大困难也不怕。

干!干!干!

这就是我们的铁人王进喜同志的两首诗,下面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铁人王进喜同志的经念馆.

铁人王进喜同志纪念馆位于大庆市红岗区解放二街8号。1971年7月1日首次对外开放,目前规模是1989年在原“铁人王进喜英雄事迹陈列室”的基础上扩建的。全馆占地面积5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950平方米,展览面积2500平方米。建馆以来,共接待国内外观众近150万人次,1994年被中共黑龙江省委,政府命名为黑龙江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被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授予“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评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全馆分为两个展区:

纪念馆展区

展厅陈列200余幅照片和300多件珍贵实物。形象生动地再现了“铁人”光辉的一生和大庆油田近40年来在铁人精神的鼓舞下,油田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情景。

第一展室,在前言中概括了铁人精神的丰富内涵。展室的版面集中反映了“铁人”在大庆石油会战中创造的英雄业绩。

第二展室,展示了王进喜同志当了领导干部以后直至逝世前夕的主要经历。

第三展室,介绍了大庆党组织在发现和树立“铁人”的同时,不间断地组织广大工人,干部学习,继承和发扬铁人精神,推动大庆的各项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情况。

第四展室,一组栩栩如生的泥塑,形象地反映了大庆石油会战初期人拉肩扛卸钻机,端水打井保开钻,克服重重困难,誓夺头号大油田的情景;环顾四壁,人们还可以欣赏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界知名人士来馆题词的真迹;在此,人们还可以聆听到铁人发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豪迈誓言的录音。看到展示铁人为制服井喷用身体搅拌泥浆的气壮山河的气概的录象资料。

室外广场平台上耸立着高6。5米的花岗岩“铁人”雕像。雕像东侧,是一处初具规模的碑廊。在白杨与青松之间,高3米,周长120米的灰色花岗岩碑墙,黑色天然大理石碑面别具一格。碑廊的正面镌刻着毛泽东,朱德,叶剑英,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高度凝炼的内容,各具神韵和风姿的书法,不仅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而且使人们从中领悟领袖的关怀,创业的艰辛,历史的凝重,岁月的沧桑。雕像西侧,是“铁人”率队到大庆会战时,用人拉肩扛办法安装钻机,靠脸盆端水打成的第一口油井——萨55井。周围是当年打这口井时卸车台,泥浆池等历史遗迹和高达40米,重60多吨的井架和钻机。

大庆六十年代石油会战,形成了:人拉肩扛精神,干打垒精神,五把铁锹闹革命精神,缝补厂精神,回收队精神等五种精神。为了反映大庆当年会战的艰苦情景,仿建了一组“干打垒”。这组建筑共7栋,分别展现六十年代初期至七十年代,大庆干部,工人,家属用来居住和工作的房舍。

这里不仅是传播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重要场所,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而且是目前大庆市区内唯一被列入《中国名胜词典》的旅游景点。春夏秋三季,这里绿草茵茵,花团簇簇,青松滴翠,白杨挺拔;到了冬季,庄严的纪念馆,巍峨的井架,银装素裹的庭院,展现了北国油城特有的风光。

铁人谈:

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会停止跳动。工业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 ,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工段阶级的责任。

井没有压力不出油,人没有压力轻飘飘,困难越大越有干头。

江泽民总书记谈铁人

王进喜同志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铁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不仅石油战线要学习,全国的工段都应该学习,知识分子应该学习,各行各业都应该学习。

铁人广场——2000年在大庆油田中心建成的大型休闲娱乐广场

铁人广场是大庆石油管理局投资兴建的大型休闲娱乐场所,地处局办公楼正门前。由台地园,中心水池,旱喷泉,春华园,秋实园等5部分组成。主雕塑名为“腾飞”,由9级台阶组成,材料采用镜面不锈钢板,光芒耀眼,象征着大庆油田蓬勃向上的气势。台地园外墙全部是浮雕,豪迈的石油人形象栩栩如生,展现了“石油会战,油田发展,展望未来”3个主题。   铁人广场于2000年9月15日竣工。

数风云人物,还看今朝!

展开阅读全文

矿山铁人记羊场湾煤矿劳动模范杨自录[页2]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煤矿,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矿山铁人-记羊场湾煤矿劳动模范杨自录

杨自录每天总是坚持入井检查工作,即使有时去开会,他也要赶回来下井,从未因事因病休过工,~年12月份因患了胃病,疼得打滚,满脸是豆大的汗珠,可他仍然将队里的工作安排完毕才回家,第二天同事们又再三督促他休息几天,身体恢复好再上班,他硬是不肯,而且说:"没事儿,现在任务紧,我这点病不碍事。"他以顽强的毅力和忘我的工作热情,奋战在千尺煤海,为煤炭生产任务的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象蜡炬一样,为人们送去了光明与温暖,正是"甘燃自身效红烛,照得满园桃李新"的极好写照,在杨自录身上既看到了煤矿工人那种特别能战斗,能吃苦的可贵精神,也看到了他不畏困难,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同时也看到了他那水晶般的心灵……

杨自录同志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经受了重重考验,展现了劳动模范的风采,他不计时间,不计报酬,忘我工作,体现了一个劳动模范的情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矿山铁人"的赞歌。

20多年来,杨自录从来没发生一起人身事故,然而他在安全生产中,哪里有危险活他就第一个冲在前面亲自干,自99年以来,他处理重大不安全隐患7起,比如y252(1)区工作面上缺口有两个架子压力特别大,有三架开帮缺口木棚被压垮,顶板来压,两个班都没有处理好,后来杨自录亲自现场指挥职工操作,通过一个班的

苦干,顺利完成了生产任务,保证了安全生产。

扎根一线不动摇,做一名实实在在的煤矿工人,杨自录同志自1998年来羊场湾煤矿,到采煤一线工作,20多年来,从没有动摇过献身煤炭事业的信念,在这段时间里,曾经有两次亲人和朋友劝他脱离一线到地面,安排比较舒适的工作,可他说什么也不干,他说:你们的心情我理解,可你们也应该理解我的心情,我在一线工作这么多年,我要把毕生的精力献给煤矿事业,为煤炭生产贡献自己晚年的余热吧。

共2页,当前第2页1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