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端午节的传统作文【20篇】

浏览

4456

范文

1000

篇1:传统端午节个人收获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一到这时,人们都会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戴红丝线等 习俗。

端午节是祭奠屈原的。我相信你们家里的粽子堆得像山一样了吧!我家也不例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聚 在一起吃粽子。“老爸、老妈吃粽子的时间到了没有啊?我都快饿死了!”我垂头丧气地说。“好了,好了!吃吧! ”奶奶一边端着粽子,一边用河南话说。我高兴地说:“哎呀!终于好了!让我先尝尝吧!”我先拿了一个粽子,揭 开皮,就吃了起来,我吃了一口有吃一口,一边吃、一边称赞道:“真好吃呀!”家里人一听到我的称赞都赶紧跑过 来,大口大口的吃,我吃得更是津津有味了!奶奶边吃边说:“我们国家今天要祭奠大诗人屈原,所以我们要张开大 嘴,尽情的吃!”我笑眯眯地说:“奶奶,我们还刚学了一篇课文叫《端午节的由来》呢!”“是吗?那就更应该吃 多了!”爷爷说。

那天晚上,我们家里有说有笑,热闹极了!这20__年的端午节就快到了,你准备做什么事情来祭奠大诗人屈原呢 ?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传统端午节个人收获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你瞧。。。。。。

做粽子一定要有准备的。原来,姐姐已准备好浸泡了3个小时的糯米,同时也买好了粽叶,这样准备就让我大吃一惊了。

我把米放在叶子里,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气极了。姐姐对我说:“你要把叶子做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然后再把米放进去啊!”

于是,我按照姐姐说的步骤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边那个盘子中间放的是什么?原来是肉馅哦!我在糯米中间挖了一个小洞洞,把肉馅弄成圆状,塞入糯米中,让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么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翘起来的一片叶子按下来,并用绳子用力的扎紧。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个。现在就要下锅了,先是把水烧开,然后把粽子放下去。

过了一会儿,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我把绳子解开,正想把叶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烫着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来。我吹着吹着,把让热气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将叶子掀开,吃起了自己亲手做的香喷喷的粽子来——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间,包着一团鲜汁可口的肉馅,放入口中,不油不腻,又有嚼劲,感觉太好了!

端午节就这么过去了,嘴里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想着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这真是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是传统节日,在莆田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传统端午节个人收获范本,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传统端午节个人收获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在众多的节日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节日就是——端午节

记得端午节的那一天,我们正好在学习“端午节的来历”这篇课文,我从书本中既知道了爱国的屈原,有知道了 我最爱吃的粽子是从何处来的。屈原忠诚爱国的做法不停地在我脑海中像电影一样播放着。这天妈妈正好单位发了三 斤粽子。等粽子煮熟后,我口水早以流了起码三尺长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拨开苇叶,呈现在我眼前的是 一个散发着浓香的粽子。无论你怎样看,粽子的每面都是三角形。真是不知道包粽子的人是怎么包出这样的粽子呢。 我看着粽子,却不知从何下口了,这么漂亮的粽子被我咬一口,就不完美了。我干脆咬了咬牙,轻轻地抿了一小口, 顿时满嘴“流油”。粽子咬在嘴里甜甜的,粘粘的,好吃极了。慢慢品味,我仿佛体会到了爱国的屈原却遭到诬陷后 的悲愤的心情。

我把自己的想法讲给了爸爸,爸爸说:“嗯不错,有这种想法很好,奖一个粽子。:”说着,将一个粽子扔了起 来,我连忙用嘴接,正好接住了。爸爸我看着我那模样,忍不住笑得前仰后合,我放下粽子也跟着笑了起来。

就这样,端午节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传统端午节个人收获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又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吃。我家也不例外。端午节的前一天,爷爷奶奶就包好了粽子,那一个个粽子可 谓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三角体,长方体。听奶奶说,这些粽子的馅有许多种:白糖馅、黑芝麻馅、蜜枣馅、菜馅。 听了奶奶的一番介绍,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忙让奶奶煮粽子。等呀等呀,大概过了几个小时,粽子终于煮好了, 开锅。粽子刚盛上来,我就拿起了一个粽子,剪开了线,又解开了粽叶,把粽叶里的糯米团放到碗里,拿来了一双筷 吃了起来。我手里的那双筷子不停地在碗与嘴中间挥舞。

不一会儿,一块粽子便进入了我的肚皮,真好吃。这粽子里有糯米的饭香;粽叶的清香;花生的香甜以及蜜枣的 蜜甜。这些味道交织混合在一起,让人回味无穷。吃着吃着,我实在忍不住了,一下子在碗里放了五个粽子。大口大 口的吃了起来,一边吃还一边咕哝道:“好吃,真好吃。”不一会儿,五个粽子便进入了我的肚子。我的脸上也粘了 不少饭。可我却乐不亦乎。没想到这小小的粽子竟那么好吃!我也知道:“这每个粽子都代表着长辈们对子女的爱呀 !”将来长大了,我也要为长辈们包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传统端午节个人收获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初一吃糕;初二吃粽子;初三吃螺;初四持艾草;初五吃一天。

唱着这首不很和谐的童谣,又迎来了端午节

端午是传统节日,在莆田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节,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粽子了。粽子长得玲珑可爱,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对于肉粽子不感兴趣,却对糯米粽情有独钟,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枣子,家里自己做的总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蛋草叶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过端午,奶奶动要包上N个粽子让我这只馋猫大饱口服。街上也有到处吆喝的,不过卖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却很贵,糯米粽里的枣子也不大,貌似插俩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时嘴馋了,就道街边买一个解馋,却再也没有那种余香了。

除了香喷喷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锅热水沐浴,然后再换上新衣,显得格外清爽。虽然我穿的依旧是穿过N次的衣服,不过香味仍然无法抵挡。

我们这儿瞧不见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不过我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乐子――举办砸蛋大赛。端午节的蛋不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砸的,或两两相碰比谁的更硬,有或者拿来当子弹,瞄准射击。当砸蛋大赛落下帷幕时,只留下满地疮痍,一股腥臭,确实其乐无穷。

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后挂在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节就顺利闭幕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传统端午节个人收获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我想起这首儿歌,我就想起了家乡那丰富多彩的端午节,我给大家说说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吧!

到了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就是端午节了。这一天,人们可忙碌了。一大早,他们就忙着把黑、白、蓝、红、黄五种颜色的丝线系在自己孩子的手腕上,并在门上插一些艾草,(我们这儿只插艾草,有些地方还要插菖蒲、龙舟花等)据说是为了避邪,还有驱蚊的作用,因为古代没有蚊香,要用艾草驱蚊。对了,在端午节的这一天可千万别忘了吃粽子,粽子有很多口味的,有甜的、本味的、香的、五味的等,吃起来粘粘的,可好吃了。粽子是人们用家乡的竹叶或芦苇叶包上糯米做成的。听妈妈说,有些地方的人还要喝雄黄酒,用来辟邪。有一些靠近湖泊的地区,还要在水上举行赛龙舟比赛。要往水里撒粽子,不让里面的鱼和螃蟹吃屈原的尸体。

怎么样,端午节的习俗有趣吧!欢迎老外到我们中国过端午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传统端午节个人收获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传统文化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有过年的倒福、中秋节、还有端午节,现在我就给你介绍一下端午节。

传说楚国的皇上是一个昏君,只顾吃喝玩乐,屈原却说无效就投江自尽了,他投江时候还抱着一块巨大的石头,因为这样他一下江就沉下去,在也上不来了。

屈原投江以后两岸的老百姓划龙舟去救屈原,人们把江都找遍了,但是还是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在这个紧张危险的时候,突然有一位百姓站出来,他说我们就不了屈原不要紧张,我们可以丢鱼和虾爱吃的东西比如:粽子、雄黄酒、蛋等东西去江里......

从此,人们把这一天作为端午节,人们一到端午节就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

时间慢慢长久了,传统文化也慢慢流传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传统端午节个人收获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吗?那端午节有哪些活动呢?对啦!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等活动,其中最盛大的活动是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它在我国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的一种活动。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端午节那天,我们家乡的万江河举行赛龙舟比赛。河岸到处彩旗飘扬,看龙舟赛的人,真是人山人海,人们在欢欣鼓舞、击掌喝彩。只听枪声一响,十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在水面上飞行,龙舟在你追我赶。互不相让,不甘示弱。每条龙舟上的指挥员站在船头,随着铿锵有力,节奏鲜明,悦耳动听的锣鼓声,双手挥着葵扇,双脚不停地跳动。划桨健儿使尽力气,木桨在上下飞舞,动作整齐一致。敲锣鼓的也在一旁呐喊助威。

看赛龙舟,每一条龙舟都牵动着千万观众的心。我的心就像大海里的波涛时起时伏,激动不已。快看,有一条龙舟遥遥领先,成了群龙之首,终于夺得了冠军。一时,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响遍了万江河上下。

就这样,赛龙舟活动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但那催人奋发的锣鼓声仍在我耳边回荡¨¨¨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传统端午节个人收获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971 字

+ 加入清单

夏季最期待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看着那三角形状的粽子,就直馋人;闻着艾草淡淡的香味,却也沁人心脾,划龙舟,赶鸭子,都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娱乐。雄黄酒的传奇故事,熏苍术的祝福,无不透露着节日的喜庆。

端午节吃粽子是从古传承至今的一个重要习俗。包粽子主要是用荷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都统称为粽叶。粽子的传统形状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人们都会根据粽馅为粽子命名,全是糯米的叫糯米粽;糯米里掺合小豆的叫豆棕;掺枣子的是枣棕。在很久以前的考试当中,家长大多都会给孩子包几个枣棕带上,因为枣棕又叫“早中”。剥开那层墨绿的外衣,露出里面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早已将我的馋虫勾起来了。甜糯的粽子,这是端午节味道。

端午节在门上挂艾叶,蒿草,白芷等植物,也是端午节的一个传统习俗艾叶、蒿草、白芷都是属于中药的。先煮两个鸡蛋,等鸡蛋煮好以后,从中间剥开蛋白,取出蛋黄,在原本蛋黄的位置放入用艾草或蒿草包住一件银饰品,合上鸡蛋,用纱布包住,塞到嘴里,可以驱寒、治咳嗽。艾叶,蒿草的清香是端午节的味道。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河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船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在我的家乡每年都会举行赛龙舟比赛,还会在江面放置许多鸭子,几个龙舟队伍相互竞争,那个队伍抓到的鸭子多,那个队伍就获胜。每年,我都会站在江边,看着江面上龙舟队伍的奋勇激进,看着他们的比赛。龙舟对屈原的纪念,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传授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薰苍术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活动之一,就是民间传统用苍术消毒空气;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会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雄黄的传奇,薰苍术的祝福,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千年的传统延续至今,每一样习俗都被传承,端午节的味道也被记忆。甜糯的粽子;奋勇激进的赛龙舟;清香的艾草;传奇的雄黄;神奇的薰苍术。这都是我记忆中端午节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传统端午节个人收获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的端午节都是和父母在公园度过的,但是今年的端午节却是在农村度过的。而且,这次端午节我也过得与众不同。

早上两点多钟时,我起床穿好衣服后走出门去。一般在这个时候,人们都会起床去踏青。但是我想:一到端午节就踏青未免太没意思了。所以我突发奇想——去放羊。

我拿起鞭子,大舅在前面领着羊,很像一只“头羊”带着羊群。我在后面挥动着鞭子,赶着羊群。不一会儿,就到草地了。羊们一头扎进草地里吃着那些绿油油的草;大舅则坐在一旁听着收音机。我望着那大片的草地,那绿色美得让人无法形容。这种绿色在城里是看不到的,在城里甚至连草也看不见几颗。我看的如醉如痴,禁不住躺在了草地上睡着了。

早上五点多时,我回到了大舅家,早餐是粽子和煮的自家鸡下的鸡蛋。我突然想起了小时候过端午时拿鸡蛋和小朋友们比赛的情形:上小学时,班级里举行了敲鸡蛋的比赛,拿鸡蛋小的那一头互相敲击,赢得那个鸡蛋会被我们称为“鸡蛋王”,然后,“鸡蛋王”会在我们的注视下被他的主人吃光。想罢,我拿起鸡蛋互相敲击,然后,我将剩下的那个赢了的鸡蛋吃得一干二净。

傍晚时我和大舅一起去接舅妈。舅妈在温室大棚里摘了一天的豆角。一到了那儿,我就钻进了大棚,那豆角秧已经顶到了棚顶,豆角也已经长得很长了。大舅把豆角都装上车后,没有了我坐的地方,我也就只好坐在了“豆角车”里。可是我觉得还是躺着比较舒服,便躺了下来。一路上的颠簸就犹如坐过座山车一样刺激,像要掉下去一样。

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火炕上,围着饭桌,吃着饺子,感到非常开心。

今年的端午节给我留下了许多快乐而又很美好的回忆,他已经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永远也忘不掉。我很希望明年的端午还能在农村度过,它虽然不像南方一样热闹,却使我无法忘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传统端午节个人收获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伴随着骄阳似火的五月如期而至。端午这天最重要的就是吃粽子,我最喜欢吃粽子了,那又甜又粘的 糯米,美味可口的陷料,让人一想起来就流口水。

端午节还没到,我就嚷嚷着让妈妈给我买粽子吃,我专门挑我最喜欢的“叉烧”味粽子,一下子买了一大袋。到 了端午节那天,我家“召集”了超市里的所有种类的粽子,什么“薏米果仁”啦,“蜜枣山药”啦,等等等等,应有 尽有。

妈妈先端上来了一盘“三全龙舟棕”,我哪里顾得面子,只是抢。爸爸好像早有预谋,也没有伸手拿粽子,清清 嗓子,慢条斯理地说:“今天我们别只顾吃,来点新花样,咱们来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能说出来的,就可 以吃粽子,说不出来的,就不可以吃粽子。”我心里闷闷不乐:吃个粽子嘛,干嘛搞那么多条件。唉,父命难违,为 了吃到美味的粽子,我只好讲一段了。于是,我放下了刚抢到手的粽子,便眉飞色舞:“粽子源自于屈原。屈原是春 秋时期楚国人,在楚国当宰相,可是由于当时楚王昏庸无能,听信奸臣的挑拨离间,把屈原放流到了江南一带。屈原 在江南教人们读书,给人们分发他那仅有的一点积蓄,当地人都是分爱戴他。当屈原得知楚国灭亡后,十分悲痛,就 怀抱一块巨石跳江自杀。当人们知道后,连忙驾船到江上打捞屈原的尸体,可是怎么也捞不到,只好失望的回到了岸 边,可人们又怕河里的鱼虾吃屈原的尸体,就用芦苇包了几个饭团投入江中,让鱼和虾饿了就吃饭团,千万别吃屈原 的尸体。这就是我们现在要吃粽子的原因。”

听完我的演讲,连爸爸都给竖起了大拇指,不过我才不关心呢,我只是埋头吃那令我朝思夜想的粽子,过了一会 儿,妈妈又端上来一盘粽子,我一看,不禁大叫一声:“我的妈呀,这也算是粽子?”原来这几个粽子又长又粗,还 是圆筒形的,不论大小还是形状都酷似我最爱吃的“天冰小神童”冰淇淋。我拿起一个尝了尝,味道还不错呢!

品着这独具风味的粽子,我真为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传统端午节个人收获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了,妈妈要给我编五丝线,还要包粽子呢!

妈妈拿了五种颜色的丝线,分别是红、黄、绿、蓝、白。她先把这五种线捋好平放在桌子上,然后再搓成小绳,还巧妙的打了一个结。四根五丝绳做好了。妈妈告诉我这叫“长命缕”,她又小心翼翼的分别给我戴在手腕和脚脖上。还特意嘱咐我说:“要爱惜,等戴上后下第一场雨的时候,摘下来扔进雨水里。这样长命缕就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通过端午习俗的小事,我体会到了妈妈的良苦用心。

接下来要包粽子了,我见妈妈拿了竹叶,包上糯米,中间还放上两颗大枣。然后又熟练地折叠竹叶包裹糯米。还用五丝线捆扎起来,妈妈一连包了十几个。

妈妈又把包好的粽子放到了锅里,蒸上了十五分钟。蒸好的粽子放到盘子里,还没等吃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我围着盘子闻了又闻,着急的等待着粽子降温。过了一会儿,终于可以下口吃了。我剥开竹叶,白里透红的馅儿玲珑剔透,我咬了一口,粘甜滑爽,好吃极了!我们一家人边吃边笑,因为我们都看到了彼此嘴上的白胡子。

粽子吃完了,爸爸说:“端午节是有说道的,就这个名称就五花八门,夏节、玉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蜡、诗人节等等。”

妈妈说:“除了吃粽子,戴长命缕之外,还有插艾草、撒白糖、赛龙舟……等习俗。”

我想,这个传统节日还有不少的学问哩!这个端午节不仅仅吃到了粽子,还增长了不少见识。

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传统端午节个人收获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初五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每当到了端午节,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艾草、菖蒲、挂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写“王”字,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国大夫知道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最后,他们抱着一块大石头跳江了。当地的老百姓知道后,就往里面扔粽子,希望鱼儿不吃屈原,只吃他们扔的粽子。所以就有了吃粽子这个习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比赛龙舟,赢了就上岸把粽子扔进江里,所以就有了赛龙舟这个习俗。那在家门口挂艾草和菖蒲高享 ,还有挂香袋和在孩子身上写“王”字,又是怎么回事?在家门口挂艾草、菖蒲和香袋是因为古时候没有蚊香,花露水和纱窗,所以人们就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在孩子身上挂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虫子来咬。在孩子身上写“王”字就是虫子中的国王,虫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黄酒是为了让蛇不来咬,就又有这个习俗了。

最后,胡老师给我们包粽子。首先,她拿出做粽子的皮和用开水泡过的米,认真地包着,一粒粒米粒从做粽子的皮里漏了出来。她先把做粽子的皮包成一个圆锥形,把米粒放进圆锥形的粽子皮里,然后把“口”堵住,用线把它包住,粽子就做好了。胡老师的表情从高兴到皱眉头一切都很好玩。

今天的作文可真有趣,我真高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传统端午节个人收获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如期而至,这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啦!不仅如此,端午节的习俗也有很多。比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做香袋、喝雄黄酒……我渐渐长大了,懂得越来越多。我知道了屈原的故事,这样一个忠贞爱国的诗人,在我心中愈发高大起来!那么,今年我想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他的仰慕和追思。

那就动手包粽子吧!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催促姥姥准备做粽子的材料。姥姥笑眯眯地说:“准备好了,瞧,在那里呢!”我跑到厨房一看:“啊!泡了一晚上的红小豆,雪白的江米,腌制好的肉块儿,碧绿的粽子叶,暗红色蜜枣……我好像闻到了粽子的香味了!”

姥姥先把粽子叶放在开水里煮了大约五分钟,马上把它们从热水里捞出来,放到冷水里冷却。姥姥从冷水中捞出两片叶子,将它们一上一下地排好,沾上水,双手抓住叶子,向后对折成漏斗形,左手托住卷好的粽子叶,右手拿勺倒入三分之一的米。在姥姥指导下,我在“馅”里放入甜丝丝的大蜜枣,盖上一层江米后,右手抓起粽子叶的上半部,左手拍打粽子叶的底部。听姥姥说这么做是为了让粽子的“漏斗”装得更多些。咦!包粽子,还有这么多“学问”啊!

最后,我和姥姥用多余的叶子盖上顶部,再用马莲捆绑结实,在粽子上系一个蝴蝶结。哈哈,大功告成啦!

过了一会儿,将包好的粽子全都倒进了锅里,盖上锅盖,大火烧十分钟后,高压锅发出“咝咝”声,再盖上阀门,改换成小火,这时,满屋就已经开始飘动着粽子的香味儿,真让人垂涎欲滴啊!一个小时后,一个个充满清香的粽子新鲜出炉了!我一边品尝着粽,一边想着老百姓用这个形式来祭奠屈原的故事,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赛龙舟的盛况,挂艾草的风俗,让端午节变得热闹而生动起来。我想,端午节,我们吃的不仅仅是粽子,更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神食粮——滋养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的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传统端午节个人收获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

今天我家的风俗就是传统的北方特点,我妈妈今天给我们包粽子、煮大蒜等等。

今天姥姥和妈妈都在我家包粽子。见姥姥拿起一片粽叶,卷呀卷,卷呀卷卷成一个漏斗形的,然后就把糯米放到了里面,一叠,用细线一裹,就扔进了锅里。我也蠢蠢欲动,想试试怎么包粽子。我也拿起一片粽叶,卷呀卷,卷呀卷的,卷成一个漏斗形。我把米放进去,可是,我放进去的米一会儿就漏光了。姥姥说:”楠楠啊,你都没有把粽叶卷好就把糯米放了进去,你不漏光谁漏光啊?”我一看妈妈,真的,下面一点都没有缝隙,再一看我的,一个小洞。怪不得咧!我又拿起一片,卷的好用力好用力。终于没有了缝隙。我终于自己做了一个粽子,吃起来一定很香!

妈妈又在煮蒜了,我一看就没有了胃口。蒜那么辣,怎么可能一口气吃下去一个蒜呢?姥姥、爸爸、妈妈、姥爷,甚至我那可爱的弟弟——笑笑吃的也那么香。我尝试性的拿起一个,小心翼翼的剥开,放进嘴里一嚼,嗯……面面的,甜甜的,还有一丝辣味。真好吃!我吃了一个又一个,总是吃不腻,真好!

姥姥往笑笑受伤挂香包,一会儿也给我做了一个。姥姥说:“你必须戴完今天,不然就不吉利了。”我顺从的点了点头,说:“遵命!”姥姥和大家都笑了。

我们又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传统端午节个人收获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那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哦。对了,就是划龙舟、吃粽子、撞蛋、包薄饼……

中午我去外婆家,我过去的时候,大家已经开始包薄饼,我看她们包得那么尽兴,所以我也加入了她们的队伍。下午妈妈又把我和哥哥带去看龙舟。啊,看龙舟的人可真多啊!人来人往,水泄不通啊。乘着人们的呐喊声、欢呼声和”隆隆“的击鼓声,龙舟快速地向我们驶来。他们整齐划一地用力划船,全身都湿透了。

晚上妈妈又教我编蛋袋,还和妈妈撞了几个鸡蛋呢。

啊,端午节实在太开心了!我希望明年的端午节快点来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传统端午节个人收获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220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吃粽子﹑赛龙舟的时间又来了。

端午节那天,我和妈妈来到深圳看龙舟,长长的龙舟前有一个打鼓的人,大家听到鼓声,就按着节奏划船。这场比赛真是太精彩了。

看完龙舟之后,妈妈带着我来到东湖公园的游乐场玩游戏,我玩了许多游戏,有:“打气球”、“青蛙跳”、“袋鼠跳”、“摩天轮”……我最喜欢的游戏就是“青蛙跳”,“青蛙跳”这个游戏是坐在 机器椅子上,一会儿跳得很高,一会儿从高处落下来,就行一只青蛙一样,很刺激。

今天,我玩得可真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传统端午节个人收获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乐清人特别重视这个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而划龙舟是端午节的重头戏。

每当到端午节前夕,偶尔河面上传来稀稀疏疏的几声锣鼓声;人们路过河边时,常常看到河面上会有几只龙舟“飞奔”而去。他们大概在为端午节的比赛备战吧。到了“开战”的那一天,银溪河边站满了观众。有的老人搬了凳子坐着悠闲自得地看着;有的大人将孩子背在肩上一起观看;有的年轻人站在最后,踮起脚观望;还有的人用尽全力向上跳,希望能看见一点。河面的起点上有序地停着一只只来自乐清不同地区,各色各样、五光十色的龙舟。一声令下,只见四五只龙舟飞奔而去,锣鼓声叫喊声响成一片。河两岸的观众也呐喊助威。龙舟在河面上像几条水蛇,麻利的向前冲。快接近终点了,选手们的喊声越来越激烈,一只只龙舟先后冲破终点。慢慢的,船停了下来,喊声渐渐平息了,喧闹的人群暂时安静了下来,接着观看下一场比赛。

端午节除了划龙舟以外,就属包粽子,吃粽子最开心。

端午节,在外婆家过,一进门,就看见许多人围着桌子包粽子。外婆先用粽叶做一个三角体,在底部放上糯米,然后把陷放上去,再盖一层糯米,包上粽叶,最后捆上线,放在一边等候进竹笼。这边动工,那边早早已经下锅了。一开锅,一股清香迎面飘来,我们扑了上去抢粽子。外婆叫:“别烫着!”我专挑吃金丝枣陷、赤豆陷,因为甜。而大人则喜欢吃咸的肉馅。我们都只吃个新鲜,图个团圆热闹。

希望每年的端午节都那么热闹,也希望的习俗代代相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传统端午节个人收获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796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传统节日的端午,它留给我的美好印象源自儿童时代。

那时的乡下,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粽子好吃,可包起来并非易事,每当妈妈开始着手包粽子时,我便不由自主凑了上去,先盯着她包粽子的姿势,随后便比葫芦画瓢,模仿起她来。

我先是用左手拿起粽叶并将其弯过来,卷成一圆锥形状,再用右手向圆锥里放米,待米放入一定量时,将其压紧抹平后用棕叶覆盖严紧,再用细线捆扎结实,这样,一个状如三角形的粽子就搞定了。虽说这包粽子的工艺并不算复杂,但你可别轻视了这不起眼的手头功夫。如果我在遭遇妈妈多次数落之后,没有屡败屡试的胆识和勇气,恐怕至今还不会包粽子呢。

包粽子时,如果在糯米中掺入一些大枣、红豆、花生之类的东西,就可包出口味不同、各具特色的粽子来。妈妈包粽子时,最爱把红枣掺入糯米以图大吉大利。妈妈说,吃枣粽多的小孩,聪明伶俐,能早中状元。因此,每年过端午节,我都没少吃枣粽,虽说学习在年级不是数一数二,但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从没低于前十,这倒是真的。谁能说这其中没有枣粽的功劳呢?

端午节这天,爸爸妈妈一大清早便起床,他们除了要把房前屋后仔仔细细地打扫干净,还要准备上一顿与平时不同的早餐——煮粽子。

妈妈煮粽子时,还要在锅里放上鸡蛋、鸭蛋,粽子煮好了。鸡蛋、鸭蛋自然也就早熟了。大家吃过拌糖的粽子之后,还必须吃上煮熟的鸡蛋、鸭蛋各一个。爸爸说,吃了端午节粽锅里煮的鸡蛋,这个夏天就不会生疮;而吃了粽锅里煮的鸭蛋,这个夏天头就不会痛。

其实,端午节这天最忙的应该是我们这些小孩子。天不亮,我们就结伴先去村外的树林里找艾蒿,将其拔掉后,在太阳出来之前必须赶回家,然后在门楣、窗口等处,全都插挂上艾蒿。爷爷和奶奶都说这样做可以驱魔祛鬼,保障家人平安。小孩子做这些事既要起早又要受累,但我们每个人都乐此不疲,并未感觉到累。

如今,又到端午节,坐在考场里的我,不禁回想起童年时过端午的一幕幕情景来,仿佛那些事就发生在昨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传统端午节个人收获

范文类型: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个人,全文共 859 字

+ 加入清单

初夏时节,迎来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这次,我们到奶奶家过端午节。

刚走进奶奶家门口,奶奶就迎了上来,笑眯眯对我和哥哥说:“今年我们不买粽子,自己动手包粽子吃。”说着就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粽叶、红枣、腌肉、生糯米和细绳等。我拿起一片长长的粽叶,好奇地问:“一片粽叶可以包一个粽子吗?”奶奶马上回答说:“要两片粽叶才能包一个粽子。你先看看我是怎么包粽子的。”奶奶先把两张长长的粽叶围成一个三角形漏斗的样子,然后装上一些生糯米,再把里面装上一颗红枣,最后用粽叶一圈一圈的缠绕起来,包得严严实实的,再用细绳紧紧扎上,一个可爱的小粽子就包好了。奶奶可真厉害!包粽子又快又好。

“您包得真好呀!我也要包!”我和哥哥兴奋地喊了起来,迫不及待地拿起粽叶,妈妈赶紧提醒说:“小宝贝们,这里有红枣、腌肉两种菜,包的时候只选一种就行了,红枣只放一颗就够了,不然会太甜的。”我照奶奶的方法先包了一个红枣粽子,可我包的这个粽子经常漏出几粒米来,样子瘪瘪的,比奶奶包的粽子差多了。这时我看到哥哥手里拿着刚包好的粽子,看起来像个金字塔,感觉和奶奶包的差不多,我包的粽子完全不能和他比。一下子,我又伤心又着急,奶奶急忙安慰我说:“别难过,我小时候第一次包还没你包得好呢!你再多包几个就好了。”我听了奶奶的话,立刻信心满满,包了一个又一个,看上去真的一个比一个好,甚至比奶奶包的还好,顿时心花怒放,开心极了。

感觉时间只过了一会,粽子就包完了,好大一盆,有好几十个呢!不一会儿,粽子浓浓的香气充满了房间,馋得我直流口水。我饿极了,香喷喷的粽子一上桌,我就头也不抬地大口吃了起来,甜甜的粽子可真好吃啊!这时,我问爸爸:“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要干什么?”爸爸眉开眼笑地说:“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喝雄黄酒,划龙舟。”我突然想起了屈原的故事,就跟奶奶讲了一遍,奶奶夸奖我故事讲得很精彩。

今年的端午节过得真开心啊!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还明白了做事情要一次次尝试,不断积累,才能真正做好。回家的时候,我对奶奶说:“自己包的粽子比买的粽子好吃多了,明年端午节我还要包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