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调整上班时间的报告(汇集20篇)

浏览

1161

范文

21

篇1:工作调整申请报告_申请报告_网

范文类型:申请书,汇报报告,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工作调整申请报告

区教育局领导:

首先感谢教育局领导多年来对我的关注和培养,同时也感谢领导在百忙中审阅我的申请报告。

本人,现年**岁,中共党员,现任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副科级。工作**年来一直用忘我精神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取得了成绩也做出了贡献。

因区文物管理所所长退休,本人申请接替这一工作。本人的专业是美术,又因家父的言传身教和熏陶感染,对这一工作性质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相关的业务知识有一些初步的掌握,相信自己能够胜任这一职务。特此申请,批准为盼。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申请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工作调整的报告范文及格式_报告写作指导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751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工作调整的报告范文及格式

工作调整的报告申请书怎么写?这个问题苦恼了许多需要申请岗位调动的朋友。那么,有无工作调整的报告范文可供参考?小编与您分享工作调整的报告范文大全及格式如下:

一、岗位调动申请书格式:

岗位调动申请书主要应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标题,“岗位调动申请书”

2、申请书接收部门称谓,通常为人事部门或单位领导

3、申请书正文

正文内容可包括以下5部分:

(1)简单谈下自己之前在现岗位的工作情况、工作热情和对本单位的热爱。

(2)说明你觉得现在这个岗位不适合你的理由,注意要有说服性。或者是你在这个岗位面

临的难处。

(3)谈谈自己想调到那个岗位,并说明原因。

(4)再次表达自己努力工作的态度和决心,并对领导之前的帮助聊表谢意。

(5)表达请领导考虑自己的申请的意愿。

4、落款

落款可包含二方面内容

(1)敬语(此致、敬礼)。此部分也可省略。

(2)申请人、申请时间。(非常重要)

二、岗位调动申请书范文

(一)

公司人事部:

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抽空阅读此申请书。 我叫,于xx年xx月份进入公司工作至今。现想申请调动目前岗位到岗位。 在公司工作xx年多的时间里,我都是在岗位工作,不但学到了较多的专业知识,更是培养了我吃苦耐劳、勇于接受挑战的精神,还使我学到了更多做人的道理。在此,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培养,感谢同事们对我的帮助。 本人现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为了未来能够更好地展开工作,更好地为公司服务,打算继续求学深造。但鉴于本人求学的学习时间(夜大,需长期晚上上课)与现在所工作的时间有冲突(岗位需要实行三班倒工作)。为了不影响工作,同时考虑到本人对工作有极大的兴趣,现特向领导提出申请,调到岗位工作。 我是个比较外向的人,无论对生活还是工作,我都充满了忱,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使我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同时也使我充满了动力,良好的人格和性格使我与公司的同事们相处愉快,让我懂得更多与人相处的道理和技巧,所有这些,我相信,都对我将来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有很大帮助。

我很喜欢我们公司,在公司里工作感觉很幸福。我也很喜欢这份工作,或许没有工作

经验是我最大的不足之处,但这也是我最大的前进动力,我会努力学习,我相信,在公司的

培训和我的勤奋努力下,我会在新的工作岗位做得更加出色的。 恳请能得到领导的指导,并殷切盼望领导对于我的申请能够给予批准。再次对您百忙中

抽空阅读本人的申请书表示感谢!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x年xx月xx日

(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叫陈湘民,男,金称市村人。20xx年6月邵阳师范毕业,并通过了湖南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等自学考试,属同时获得中专,大专双学历文凭的学生,20xx年又获得湖南师大自考本科文凭。20xx年9月至20xx年6月分别在罗家完小,金河学校教书,并担任金河学校教导主任。20xx年9月至今在芙蓉中学任教,并20xx年3月兼芙中团委书记。

爱人刘李香20xx年6月邵阳师范毕业,现已出外打工。我们夫妻俩是大龄晚婚青年,小孩已有四岁多,面临着快要上学了,我们不在身边,缺少父母的关爱;家里还有退休教师且年过古稀的老父和老母生活需要我个人照料。

为了妥善解决单位工作和家庭生活的矛盾,特写此报告,请求将我调到金称市中学工作。这样才能做到教书育人,扶老养小两不误,利国利民又利家。敬请诸位领导关心我的实际困难,在下不胜感激之情!

此致

敬礼!

申请人:陈湘民

20xx 年6月22日

(三)

尊敬的领导: 我叫,现年 35 岁,大专文化,1997 年毕业分配到民政府 工作,20xx 年调至人民政府工作到现在,在工作的十多年里, 我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 兢兢业业、 吃苦耐劳、 爱岗敬业、 兢于奉献。这些年来,一直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 现在由于家住,距离单位较远,每天早晨我 6 点多钟就起 床,要转车 3 次才能够赶到单位,在途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有 时交通堵塞就无法准时上班,下班也是很晚才能够到家,感到非 常疲劳。丈夫又不在附近工作,年小的孩子生活和学习得不到应 有的照料,给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诸多困难。所以,希望领导能 够对我的工作地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尽可能距离住家近一点,这 样也有利于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最后,请求领导考虑到我的实际困难,将本人调到离家较近 的单位工作。谢谢!

此致敬礼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调整工资申请报告_申请报告_网

范文类型:申请书,汇报报告,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调整工资申请报告

尊敬的领导:

承蒙肖总、刘总关照,我到公司上班已近三个月。虽说在公司坐班的时间只有上午或下午,但不管是上班还是下班,不管是人在公司还是人没有在公司,我忙的想的几乎全是公司的工作。查找工程造价管理文件,起草成本控制管理办法,审核工程预算,核对合同条款,与工程建设部进行工作协调,协助招商部查找招标法律法规、合同示范文本等等,无论份内份外的工作,我都竭尽全力地完成。最繁琐的并不是这些工作本身,而是还要按现行法律、法规和规范,一遍又一遍地向经办人员耐心解释。通过三个月的辛勤努力,成本控制部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得到了领导、同事们的认同。

公司领导为我提供了很好的工作环境,成本控制部与公司其他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工作联系。三个多月的时间,我不仅已完全融入到了公司的工作中,而且完全掌握了成本控制的重点和目标。我想投入更多的时间,为公司的发展做更多的工作,请领导根据我工作的实际,酌情提高我的工资待遇,以便我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更好地完成成本控制工作。我有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会计师三个执业资格,一个高级职称:高级审计师,两个中级职称:会计师、工程师,恳请参照专业技术人才的水准确定我的工资待遇。

申请人:

申请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工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情况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工业结构调整调查情况报告

调查目的: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自1989年下半年以来,全国机械电子工业生产下滑,效益下降,至今机电产品市场疲软、企业开工不足的状况上尉根本改变。然而云南机电工业却能在经济调整中,保持生产和效益的持续稳定增长。从1980年到1989年,云南机电工业年增长13.4%,比全国机电工业的平均发展速度高1.3个百分点。……

云南机电工业实现稳步发展的根本原因何在?我们专程赴云南进行了实地调查。我们发现,云南机电工业发长快的原来刊印是多方面的,但最关键的一条,是……。他们的经验是很值得重视的。

(一)云南省在机电公里业结构调整中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

第二,……

第三,……

(二)云南省机电工业的成经验,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从全国来看,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件事情。

1、进一步提高结构调整对机电工业作用与意义的认识。……

2、保持地方优势特色,不盲目追求自成体系。……

3、调整产品结构,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增加有效供给,不要盲目追求产值、速度。……

4、要围绕产品结构的调整,相应地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

5、调整产品结构要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要着眼于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提高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晋冀豫三省产业结构调整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7001 字

+ 加入清单

晋冀豫三省产业结构调整考察报告

晋冀豫三省产业结构调整考察报告

2001-09-11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八五”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部署,采取了系列措施加速结构调整步伐。省政府先后成立了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结构调整两个领导小组,开展了百名专家调研,制定下发了全省上业结构凋契规划和义施入案,纵织实施了“龙虎计划”、“百家优势企业活动”、名牌战略和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等活动,并根据国家制定的有关产业政策。结合河北实际,相继制定民《河北省地方钢铁产业政策》等一系列地方性产业政策及有关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结构凋整的意见等有关件。去以来,省委、省政府为贯彻落实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组织实施“十五”计划,又制定下发了《关于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意见》、(关于加快主要工业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河北省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远作实施办法》、《河北省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河北省地方国有工业企业战略性改组规划指导意见》、《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等多个配套文件,为推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到2000年,河北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076亿元,是1995年的1.76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60元,由1995年的居全国第13位上升到11位。二次产业结构由1995年的22.2:46.4:31.4调整到2000年的16.1:50:33.9。第产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种植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林牧渔业稳定增长、粮食、棉花、油料、猪牛羊肉等主要农产品产只属全国前列,乡镇企业保持快速增长,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第二产业调整步伐加快,冶金、建材、化工医药、机械、食品等支柱产业及纺织、轻工等优势产业在改革调整中不断提高,一批优势企业和名牌特色产品逐步发展壮大;交通通信、商贸、旅游、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行业门类齐全、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第二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

河北省有关部门认为,河北产业结构虽然发生了积极变化,但仍存在一些突山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三低”:一是产品档次低。主要工业品种初级品多,动密集型产品多,而市场需求旺盛的精深加工和名优新特产品少。全国260种最具竞争力的居民主要消费品中河北仅有3种,新产品产值率仅为3%,低于全内2.1个百分点。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度低。一产内部种植业比重过大,约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8.8%。二产中采掘业和基础原材料工业占重工业的比重高达64.5%,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仅占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0.7%。第二产业整体水平不高,新兴服务业发育缓慢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不强。二是整体竞争力低。重点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开始得比较早,从70年代末就围绕建设能源重化工某地着手结构调整。选入90年代、省委、省政府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摆在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1996年省委七届二次全委会通过了《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产业结构的实施意见》,提出全面调整产业结构是振兴山西经济的关键。经过二十年的调整,山西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0.7:58.5:20.8调整到1998年的12.9:53.5:33.6。但山西产业结构目前仍存在突出的问题:一是产业素质低,产品低级化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二是支柱产业单一化,煤炭、冶金所占比重过高;三是与沿海发达省份比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传统产业优势逐渐消失,新的优势产业尚未形成,好的不大,大的不好,缺乏新经济增长点,国内的比较优势越来越小。河南省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顺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二三,到1986年变化为二一三,1992年进一步调整为二三一。特别是“九五”期间,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稳定实现了增加粮食生产能力500万吨的目标。高效经济作物比重和畜牧养殖业比重进一步上升。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版效,培育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企业集团,产业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旅游、房地产等服务业发展较快,正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2.6:47:30.4。当前河南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是产业层次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

二、下一步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1、河北产业的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河北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结构的大调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的推动作用,抓住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这个关键,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度;加大资产重组和强强联合力度,培育一批参与国际竞争的“四跨”型大型企业集团;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巩固壮大已有的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积极培育主导未来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充分发挥环京津、环渤海的区位优势,坚持外资、外贸、外经“三措并举”,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全力推进河北经济国际化进程。力争经过5--10的艰苦努力,全面提升河北产业结构的层次,使产品档次明显提高,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和经济发展水平实现进位,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逐步构筑起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互补、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产业结构新格局。

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坚持的原则:一是市场运作与政府推动相结合。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竞争中进行结构调整,又要允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各种有效手段,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综合运用计划、金融、税率、产业政策等经济与法律手段,积极引导结构调整。二是深化改革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企业机制,增强企业内在发展动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加快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要坚持突出重点,明确方向,选准重点,率先突破,以此带动和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广大农户和企业为主体,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巩固加强农业,改造提高工业,大力发展服务业,重点抓好15个龙型经济,在结构调整中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件转变。一是加速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深化农村改革,完善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本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实施种子工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创汇农业、节水和旱作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改造壮大一批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批高新技术产业,压缩淘汰一批落后生产能力,加快能源交通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产品精深化、规模合理化、市场国际化。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为方向,以强化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积极构筑有利于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机制和环境,改造提高商贸流通、交通通信市政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金融、保险、证券、会计、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社区服务、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

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重点抓好15个龙型经济。所谓龙型经济,即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企业(市场或中介组织)为龙头,以利益关系为纽带,形成有较长产业链、较强辐射带动作用、较高市场占有率和较好发展前景的系统性经济组织,发展龙型经济的条件 名牌产品、知名企业、知名企业家、加名市场。龙型经济的特点--市场化、规模化、一体化、集约化。龙型经济的一般形式--公司、基地+农户,市场+基地+农户,市场+企业+农户,市场+中介组织+农户。为什么要发展龙型经济--河北经济的主要问题是结构层次低、经济效益低、外向度低。发展龙型经济的好处--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营;抵御市场风险,增强综合竞争能力;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集约化经营;解决城乡分割的矛盾,增加财政和城乡居民收入。发展龙型经济抓什么--省政府4次开会专题研究,确定从15个方面重点突破,即为畜牧业、蔬菜业、果品业、食品加工业、钢铁工业医药行业、新型建材、机械制造化学工业、旅游业、城镇建设、商贸流通、非义务教育、文化产业、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围绕培育壮大15条龙,省长、副省长已明确分工,各部门、各市正在认真研究、细化,制定方案,落实措施。

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一是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结合政府机构改革,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使企业成为结构调整的主体。二是以企业为中心,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加大技术开发资金投入,加速建立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三是大力培养和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到冀建功立业。四是集中重点投入,为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持。五是加速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企业压力,为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环境。六是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加强市场管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为结构调整营造良好的市场空间。七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结构调整提供有力保障。八是加强宏观指导,建立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服务体系。

2、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方针是:坚持科教兴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发展潜力产品为切入点,大力扶持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全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突出战略性调整,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再造山西优势,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调整产业结构须坚持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力量扶优扶强。坚持优先调整产品结构的原则,大力开发和培育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大的优势产品。坚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原则,努力增强山西经济发展的后劲。处理好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的关系,以增量调整起步,通过增量调整引导和带动存量调整。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企业的关系,既要发挥政府强有力的引导和规划作用,又要坚持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投资主体的作用。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既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又要大力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培育“―增三优”。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是经济增长的“亮点”。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既是调整产业结构的着力点,也是各项经济工作的重点。“三优”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体现了市场选择和优胜劣汰的法则,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新的增长点的形成,主要是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发展壮大的结果。大力培育“一增三优”,就必然会出现一大批学习、追随“三优”的群体,带动大批企业、产品的发展和产业的成长,从而带动山西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重点培育和扶持的优势产业:选择优势产业的标准是,市场前景广阔,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经济效益好,能支撑和带动山西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总量中占有较高比重或目前比重虽然不大但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根据山西产业结构现状和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山西将重点培育和扶持7个优势产业,即清洁能源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及相关产业、特钢和铝镁为主的冶金产业、重矿机械产业、建筑房地产和新型建材业。

为了加快山西工业结构调整步伐,确保实现调产“一年起步,两年入轨,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省政府以培育“一增三优”为主攻方向,在企业申报、部门审核、银行充分衔接的基础上,于2000年11月编制了《山西省2000年“361”,工业调产计划》。“361”工业调产计划,即2000年省重点扶持36个重点调产项目,省政府筹措6亿元贴息入股资金,带动银行贷款及社会资金100亿元。省级扶持资金由省政府从省级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中统筹安排,按现有的资金管理渠道,主要从基建、技改煤炭和财政预算资金中筹措。2000年6亿元资金的筹措渠道是省经贸委安排25亿元,支持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的省重点调产项目;省计委安排1亿元,支持发展高新技术的省重点调产项目;省煤炭局安排25亿元,支持煤炭洗选加工和清洁能源及相关的省重点调产项目;省长基金中安排0.5亿元,用于支持动态调整的省重点调产项目。“361”工业调产计划以不锈钢、电解铝、高技术机电产品、精细化工产品、特色纺织品、生物制品及医药新产品、高性能磁性材料、高浓度化肥、煤炭深加工产品及超细粉体材料等l0大类优势产品为重点,具有标志性的里点项目有50万吨不锈钢、40万吨电解铝、80万吨高浓度化肥、2000万吨机焦、5000吨高性能磁材、55万吨“绿色”液体洗涤剂等。全部36个项目均已经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批准立项,投资基本落实,产业规模突出商场前景趋好,企业实行改制,前期工作比较扎实,有的已经开工,有的已基本具备开工条件。项目总投资104亿元,其中银行贷款61亿元,上市募集13.5亿元,发行企业债券1.5亿元,配股资金6.1亿元,利用外资3.5亿元,企业自筹18.4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55.7亿元,利润25.6亿元、税金11.3亿元。并推进全省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山西优势产品上规模、是水平、上档次,培育出一批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值在现有基础上提高7%。

3、河南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针对河南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培育、改造和提升支柱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增强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到“十五”末,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到20:15:35。

第一,巩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增加农业投人,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在保持现有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和优质专用粮食作物,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加快发展畜牧养殖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深化农村改革,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第二,优化工业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工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加快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优势资源转化和深加工,拉长产品链条,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十五”期间,河南确定了五大支柱产业:以粮食、畜产品和果品深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以建设全国重要铝工业基地为主的有色金届工业,以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为主的煤化工和石油化学工业,以输变电和成套设备为主的机械装备工业,以造纸、烟草和纺织产品升级换代为主的轻纺工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优势企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顺应科技发展趋势,重点培育具有明显市场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努力把电子信息和生物技术产业逐步培育成为河南新的支柱产业。改造提高钢铁、建材、医药等行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创汇能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三,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进程,着力发展成长性强和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拓宽服务领域,优化服务结构,提高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在全社会就业人员中的比重。一是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发挥河南旅游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尽快把河南建成文化旅游大省,把旅游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统筹规划,在进一步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同时,积极开发以人文和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资源。力争“十五”期间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2%,2005年达到630亿元,相当于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8%以上。二是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金融与保险业。大力发展城镇社区服务业,推动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托幼养老、职业介绍等产业健康发展。积极发展会计、法律、价格、咨询等社会中介服务;适应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加速转移和高效后勤服务社会化需要,兴建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多规格、多档次的公寓式住房;发挥河南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发展和完善各种专业市场,形成全国和区域性的商品物流中心。

作者: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来源:《咨询与决策》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沭阳县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农业,全文共 5251 字

+ 加入清单

沭阳县实施农业结构调整考察报告

沭阳县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考察报告

我们赴江苏省宿迁市挂职学习小组,在市委组织部统一领导和宿迁市委组织部、沭阳县委、县政府及有关乡镇(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实地挂职、主动参与、调查了解、展开座谈、走访部门等多种形式,对沭阳县近年来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不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进行了考察学习,并对了解的情况有了初浅认识和体会。

一、基本情况

沭阳县位于江苏省北部,南北55公里,东西60公里,地形西高东低,平均海拔5米左右(全县最高峰海拔70米)。全县国土面积22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4万亩,水面45.28万亩,荒滩 13.5万亩,为江苏省陆域面积第一大县。该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4.2℃,年均降水量910毫米,年均日照总时数2291.6小时。沭阳县交通便利,京沪高速公路、新长铁路、205国道、324、326、245省道穿境而过,全县乡乡通柏油路,总里程约450公里。

沭阳县现辖37个乡镇、1个农场,总人口174万人,非农人口46.98人,为全国人口第一大县,城镇化率27%。该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县,是有名的“杨树产业之乡”,先后三次被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2000年被评为全国绿化百佳县。这里是闻名全国的“花木之乡”,拥有花卉品种3000余种,颜集镇2001年被中国花木协会评为“中国花卉之乡”,新河镇2000年被省花木协会评为“花木之乡”。

到2002年底,沭阳县国内生产总值77.0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8.14亿元,第二产业26.53亿元,第三产业22.35亿元。工业总产值27.1亿元,实现财政收入306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44元。该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三分之一。204万亩耕地面积,复种指数为2。2002年粮食播种面积229.1万亩,总产量84.7万吨;棉花面积9.46万亩,总产0.76万吨;油料总产量5.97万吨;蔬菜、瓜果面积59.9万亩,花卉面积22.5万亩,食用菌面积0.5亿平方尺。生猪饲养量156万头,家禽1513.7万只,水产养殖面积15万亩,特种养殖6万亩,水产品产量2.9万吨,实现渔业产值2.15亿元。以木材、蔬菜、禽肉类等为主的大中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近20个,各类专业批发市场26个,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专业协会80多个,农民经济人达到了3万余人;全县共有市、县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5个。全县成活林面积累计59万亩,农田林网达200万亩,四旁植树3000余万株;活立木总蓄积量380万立方米,木材林覆盖率达27.9% ;绿化苗木面积近16万亩,年产值近6亿元,销售收入5亿多元。全县木材加工企业和大户发展到2300余户。

二、主要经验与做法

沭阳县把农业结构调整放在了全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衡量一个乡镇农业结构调整是否调出成效,就看这个乡镇在结构调整中是否形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为此,全县上下对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的乡镇,实行做大规模,扩大影响,促大效益的办法;对尚无优势项目或优势不明显的乡镇,一方面在本地寻找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增收亮点,加以放大。另一方面尽快组织乡村干部和种养大户走出去,学习借鉴先进乡镇和外地经验,筛选项目,把规模抓上去,把主导产业抓出来,真正地使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明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他们的主要经验与作法是:

1、坚持科学规划,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沭阳县的许多乡镇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特别注重区域种植和规模养殖,从计划到落实,再到督促检查验收,每个环节都少不了对照规划抓落实。在这个县的许多乡镇,单从农业结构调整规划意见就可以看到, 种植什么,养殖什么,都做了具体规定。对未按规划实施的包村干部、村支书、村主任要追究责任,以约束干部的从政行为。花木产业是该县潜力巨大的特色产业,种植花木的效益与种植粮食等作物相比,一般在10:1左右甚至更高,扩大花木种植面积,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为此,他们采取的办法首先是大力巩固老区,花木生产老区新河、颜集两镇,按照“走花路、念花经、发花财、奔小康”的指导思想,不断扩大种植规模,面积达到8万多亩,占全县花木总面积的35.6%,形成了盆景制作、常青类苗木、草坪、月季、花果立体种植等五大生产基地。其次是积极拓展新区。按照“统一规划、形成规模、发展精品、提高效益”的总体思路,在四个乡镇扩大花卉苗木面积近4万亩,新建苗木生产基地10多家。第三是建立花木生产带。按照“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展示花木大县形象”的发展思路,在205国道、京沪高速公路建立花木生产基地9个,使交通要道成为展示沭阳花木形象的“窗口”。

2、立足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他们把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作为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的关键措施来抓,用发展主导产业带动农业结构调整。 到目前,全县已形成了四大特色主导产业。一是花卉产业。全县花卉苗木总面积达到22.5万亩,品种3000余种,盆景80余万盆,花卉专业市场10余个,花木协会8家,花木企业20余家,花木经济人1万余人,年销售花木收入10亿元。年内花木将实现25万亩,明年30万亩的目标。花卉产业基地重点分布在颜集、新河、扎下、庙头和潼阳五个镇。二是蔬菜产业。全县瓜菜面积近60多万亩,其中反季节蔬菜25万亩,西甜瓜10万亩,总产值达6亿元。到2004年,瓜菜复种面积发展到80万亩,其中设施栽培达到30万亩,产业基地重点分布在潼阳、茆圩、庙头、华冲、吴集、万匹等乡镇。三是林木产业。全县成片林面积达到59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380万立方米,木材加工企业2000余家,从业人员5.4万人,总产值33多亿元。林木产业覆盖了全县37个乡镇、1个农场,林木覆盖率达到27.9%。四是食用菌产业。该产业由2001年的不足300万平方尺,发展到今年的1亿平方尺,耿圩、北丁集、陇集、悦来、七雄、沂涛等乡镇的面积都突破了700万平方尺。主要品种为蘑菇、平菇、草菇,同时又积极发展了具有出口创汇潜力的香菇、茶树菇、竹荪、猴头菇等。

3、活化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结构调了,伴随着农副产品数量和质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为此,只有通过产业化经营才能参与大市场竞争,着重在壮大龙头企业、搞活市场流通上下功夫。在壮大龙头企业上,重点扶持了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规模效益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如先后成立了苏北花木盆景公司、花卉林果总公司、绿化花木集团公司等集园艺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花木实业公司,这些公司年产值均在千万元以上,其中二级资质企业3家。为了提高沭阳花木、西瓜等农产品的知名度,促进农产品销售,他们实施了“品牌战略”。全县共有九大类农产品申报了44个品牌,品牌农产品的种植面积达5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申报注册的“虞姬”牌花木、“蜜蜜”牌西瓜、“高墟”牌大米等闻名遐尔。在投资100万元资金改扩建的新河镇周圈花卉盆景长廊和大营中心花园,带动花木生产的农户达2800余户,户均收入4万元,拉动了全镇4万亩花木业的发展,使新河镇成为沭阳首家无粮镇,被誉为“花卉第一乡”。在搞活市场流通上,由过去单一抓生产为既抓生产又抓流通。为了加快信息传播渠道,市、县两级分别在《宿迁日报》、《沭阳资讯》、《沭阳通讯》等报纸刊物上刊登农产品有关信息,帮助农民通过了解掌握农产品价格行情指导生产经营。不断加快专业特色市场建设,注重培育和发展与花卉、木材、蔬菜、食用菌主导产业相接的农村市场。全县37个乡镇、1个农场,乡乡都有2——3个专业特色市场。如潼阳镇有花生专卖市场、粮油营销市场,十字镇有水产品专卖市场,贤官镇有木材市场和大葱蔬菜批发市场等。

4、实施科教兴农,增强发展后劲。一是信息服务。各乡镇各相关单位建立农业信息服务机构,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建立相应的网站网面,定期发布、交流有关生产、技术、销售信息。收集国内国际全局性的中长期市场信息,进行整理,准确预测、预报, 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二是技术服务。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提高农技服务水平。大力推广诸如耕地净化技术、投入品无害化技术、轻型栽培技术、秸杆返田技术、精准施肥技术、人工授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高效养殖技术等一批适用新技术。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加大新技术的普及力度,通过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专业技术讲座,全面提高农业经营者的素质。 三是流通服务。进一步深化粮食、供销、外贸等涉农流通部门的改革,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经营观念、经营模式、经营手段,为农产品物畅其流创造条件。新建改建一批特色明显,功能齐全的专业市场,开拓大中城市的外埠市场。同时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协会、农村经济合作社和其他农业经营服务组织,培育和壮大农村经济人队伍,使之成为现阶段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的生力军、 主力军。四是政策服务。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使土地向种养大户手中集中,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在税收、资金、土地、供电等方面制定并采取优惠政策,努力营造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宽松环境。通过加大对调整的资金扶持力度,增加信贷额度,同时增加项目投资,缓解农业结构调整资金不足的矛盾。

三、几点体会

赴沭阳挂职学习,时间虽短,但体会较多,感触颇深:

体会之一,坚持科学规划是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规划是有序做好多项工作的前提。只有科学的规划,才能使工作有循可遵、有的放矢。而科学的规划、认真的落实,必然会带来良好的效应。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必须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实事求是地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发展模式,并要进一步强化落实,将有关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基层和田间地块。对于农业内部的各业也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切忌“一刀切”,但总的都应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并充分发挥地区特色和区位优势,发展适合本地生产,又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品种和产业。

体会之二,强化技术服务是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哪里的科学技术运用的好、运用的多,哪里的生产力就发展迅速。不断强化农业技术服务是有效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最直接的方式,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器,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要多渠道、多形式地对农民进行栽培技术、养殖技术、管理技术、营销技术等方面的培训。要采取请专家学者举办培训班、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巡回讲解、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组织村干部、种养殖大户现场观摩先进典型等多种形式,为农民传授技术,解决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体会之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卖出去”战略的根本。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外联市场、内联基地(农户),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方式。通过“公司加农户”、“市场带农户”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户按照市场经济准则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合同化销售,最终实现农产品递次增值。要制定、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现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升农产品质量档次,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要积极发展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其在生产和流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使之成为开拓市场、搞活流通的主力军。要培育品牌、创新品牌,通过全面实施品牌战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要提高和完善现有各类批发交易市场建设,促其上规模、上档次,并新建一批特色明显、功能齐全的专业市场,重点在完善市场软环境建设、健全市场体系上下功夫。

体会之四,坚持群众观点与群众利益是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立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各项改革的决定性力量。调整农业结构是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和要求,是群众在实践中的客观需求。要把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结合起来,尊重农民意见,支持农民意见,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实施群众意见。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重要思想,把群众认为是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树立好、宣传好、发挥好。要注重农业结构调整的整体效益,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大限度地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

体会之五,加强组织领导是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保证。农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需长期坚持的重点工作,必须切实把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摆到农业发展的突出位置,确保领导到位、精力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要明确要求,加大领导责任,通过压力传递,把主要领导一个人的压力变成一支队伍的压力,一支队伍的压力变成广大干部群众的压力。要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进程与衡量干部工作能力强弱、政绩大小挂起钩来,通过严格的督导检查,发现干部、培养干部、锻炼干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有一个大的跨越。要组织召开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典型观摩会,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为农业结构调整树立样板,建立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物理实验报告《分光计的调整和三棱镜顶角的测定》_实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863 字

+ 加入清单

物理实验报告《分光计调整三棱镜顶角测定

【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学习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2. 利用分光计测定三棱镜的顶角;

【实验仪器】

分光计,双面平面反射镜,玻璃三棱镜。

【实验原理】

如图6所示,设要测三棱镜AB面和AC面所夹的顶角a,只需求出j即可,则a=1800-j。

图6 测三棱镜顶角

【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分光计的调整

(一)调整要求:

1.望远镜聚焦平行光,且其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

2.载物台平面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

(二)望远镜调节

1.目镜调焦

目镜调焦的目的是使眼睛通过目镜能很清楚地看到目镜中分划板上的刻线和叉丝,调焦办法:接通仪器电源,把目镜调焦手轮12旋出,然后一边旋进一边从目镜中观察,直到分划板刻线成像清晰,再慢慢地旋出手轮,至目镜中刻线的清晰度将被破坏而未被破坏时为止。旋转目镜装置11,使分划板刻线水平或垂直。

2.望远镜调焦

望远镜调焦的目的是将分划板上十字叉丝调整到焦平面上,也就是望远镜对无穷远聚焦。其方法如下:将双面反射镜紧贴望远镜镜筒,从目镜中观察,找到从双面反射镜反射回来的光斑,前后移动目镜装置11,对望远镜调焦,使绿十字叉丝成像清晰。往复移动目镜装置,使绿十字叉丝像与分划板上十字刻度线无视差,最后锁紧目镜装置锁紧螺丝 10 .

(三)调节望远镜光轴垂直于分光计中心轴(各调一半法)

调节如图7 所示的载物台调平螺丝 b 和 c 以及望远镜光轴仰角调节螺丝13,使分别从双面反射镜的两个面反射的绿十字叉丝像皆与分划板上方的十字刻度线重合,如图8(a)所示。此时望远镜光轴就垂直于分光计中心轴了。具体调节方法如下:

(1)将双面反射镜放在载物台上,使镜面处于任意两个载物台调平螺丝间连线的中垂面,如图7所示。

图7 用平面镜调整分光计

(2)目测粗调。用目测法调节载物台调平螺丝7及望远镜、平行光管光轴仰角调节螺丝13、29,使载物台平面及望远镜、平行光管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大致垂直。

由于望远镜视野很小,观察的范围有限,要从望远镜中观察到由双面反射镜反射的光线,应首先保证该反射光线能进入望远镜。因此,应先在望远镜外找到该反射光线。转动载物台,使望远镜光轴与双面反射镜的法线成一小角度,眼睛在望远镜外侧旁观察双面反射镜,找到由双面反射镜反射的绿十字叉丝像,并调节望远镜光轴仰角调节螺丝 13 及载物台调平螺丝 b 和 c ,使得从双面反射镜的两个镜面反射的绿十字叉丝像的位置应与望远镜处于同一水平状态。

(3)从望远镜中观察。转动载物台,使双面反射镜反射的光线进入望远镜内。此时在望远镜内出现清晰的绿十字叉丝像,但该像一般不在图8(a)所示的准确位置,而与分划板上方的十字刻度线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8(b)所示。调节望远镜光轴仰角调节螺丝13,使高度差 h 减小一半,如图8(c)所示;再调节载物台调平螺丝b 或c,使高度差全部消除,如图8(d)所示。再细微旋转载物台使绿十字叉丝像和分划板上方的十字刻度线完全重合,如图8(a)所示。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图(8) 各调一半法

(4)旋转载物台,使双面反射镜转过180°,则望远镜中所看到的绿十字叉丝像可能又不在准确位置,重复(3)所述的各调一半法,使绿十字叉丝像位于望远镜分划板上方的十字刻度线的水平横线上。

(5)重复上述步骤(3)(4),使经双面反射镜两个面反射的的绿十字叉丝像均位于望远镜分划板上方的十字刻度线的水平横线上。

至此,望远镜的光轴完全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此后,望远镜光轴仰角调节螺丝13不能再任意调节!

二、三棱镜顶角的测定

1.待测件三棱镜的调整

如图9(a)放置三棱镜于载物台上。转动载物台,调节载物台调平螺丝(此时不能调望远镜),使从棱镜的二个光学面反射的绿十字叉丝像均位于分划板上方的十字刻度线的水平横线上,达到自准。此时三棱镜两个光学表面的法线均与分光计中心轴相垂直。

图9 三棱镜的调整

2.自准法测定三棱镜顶角

将三棱镜置于载物台中央,锁紧望远镜支架与刻度盘联结螺丝 22 及载物台锁紧螺丝 8 ,转动望远镜支架 15 ,或转动内游标盘 16 ,使望远镜对准 AB 面,在自准情况(绿十字叉丝像和分划板上方的十字刻度线完全重合)下,从两游标读出角度  和  ;同理转动望远镜对准 AC 面,自准时读角度   和  ,将结果填入表2中。由图9(b)中的光路和几何关系可知,三棱镜的顶角

(2)

【数据记录及处理】

表2 自准法(或反射法)测顶角数据表格

次数 游标1 游标2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如何强化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的调查与思考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行政,财务,全文共 1401 字

+ 加入清单

行政规模调整后如何强化村级财务管理问题调查思考

村级组织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组织,它不是一级政权组织,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它属于自治组织。但它既要自主履行村务管理职能,更重要的是又要协助政府从事许多行政管理工作。在此情况下,村级组织的状况,特别是财务管理状况,直接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一方的社会稳定。近年来,上级有关部门对农村财务问题愈来愈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措施,在全市全面实施村务公开、乡镇代理记帐和财务信息电算化网络等,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但毋须讳言,一些村在财务管理上仍然存在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章不循等现象,导致村民来信来访不断,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农村工作举步维艰,极大地牵制了党委、政府和领导的精力,影响了经济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在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力求通过强化财务管理,实现村干部宽心,农民放心,发展齐心的新局面。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行政村一级预决算制度执行不够,特别是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各村年初的预决算基本就是“推倒”,村级财务开支随意性大,基础设施投入盲目,没有做到量入为出。

(二)村级资产一时难理顺。一是新村资产“空壳”,难以开展各项工作。在行政撤并后,村级集体资产如何处置是村民最敏感、最关心的问题。部分村干部认为,行政村撤并后规模变大了,工作量多了,管理和服务面广了,特别是中心村规划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群众关心的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又缺乏资金来源,在一定的程度上约束了新村两委干部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作中他们感到力不从心,压力很大。二是原旧村资产清理难度较大。群众认为新村合并后新村资产来源在哪里和旧村的资产如何处理、债务如何偿还心中无数。特别是富村并穷村,认为新村合并后,他们的资产被“合并”,从而产生“吃亏”、“心里不平衡”思想。少数村民也因此想出种种理由,不切实际地向村干部提出要求上项目。

(三)发包、出租欠规范。近几年,山林土地、果园渔塘、房屋设施等集体资产的发包出租已成为集体经济主要收入的支撑点(例如xx村XX年的发包收入占全年收入的67.7%),但在此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不容忽视。1.程序欠规范。个别村主要干部自己说了算,即使开了会,个别干部也擅自变更集体决定。2.手续欠规范。主要表现在:口说为凭,书面合同少;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明,为日后纠纷的处理埋下隐患。3.“寅吃卯粮”。由于集体收入少支出大,于是只好提前收缴承包款和租金,村集体资产被严重“透支”。

(四)部分村忽视了村级财务管理的监督与监控。工作侧重于事后监督,对事前、事中缺乏有效的手段进行监督。特别是少部分村干部的自律意识淡薄,不能接受监督;乡镇一级对村主要干部侧重于使用,忽视监督和管理;村财务管理人员碍于情面和怕得罪人,不愿监督;村民主理财小组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认真监督,因而使村的财务管理出现边清边乱的现象。

二、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是重视不够。一方面对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行政村一级没有必要搞预决算,只要自己不贪污,再加上财务已公开,只要钱用在集体事业上,怎么用都没关系;另一方面村级财务预决算执行严肃性不够,虽有预决算,但流于形式,执行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往往偏离原预决算轨道。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公司员工工资调整申请报告_申请报告_网

范文类型:申请书,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企业,职员,全文共 1033 字

+ 加入清单

公司员工工资调整申请报告

药业有限公司

关于调整员工工资的请示报告

集团公司董事会:

集团公司乘着改革的东风,奋力拼搏,稳健发展,至目前已经成为我县县域经济的强势企业。为落实靳总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打造“百年金甲”更好地做出贡献。针对现行员工工资偏低,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特请求对我公司员工现行工资标准进行调整。

一、调整的原因

1、药业公司近五年来工资标准一直未动,五年前的工资标准远远低于目前的工资水平,已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2、现行公司标准和集团内部各子公司之间不平衡,差距过大。

3、过低的工资标准,严重地影响到员工队伍的稳定。

二、调整的原则

1、兼顾企业、员工二者利益的原则;

2、与集团内部各子公司基本平衡的原则;

3、充分体现人尽其才、按劳取酬的原则;

4、优化设岗、以能定岗、以岗定责、以岗定薪的原则;

5、便于操作和执行的原则。

三、调整的方法和标准

1、经营管理人员以责任和职位定为四级

一级:经理;

副经理;

二级:科长;

副科长(车间主任);

三级:工段长;

四级:带班长。

2、一线员工根据技能高低和思想表现定为三个岗档:

a、核心岗档,(占总人数的15左右);

这部分员工为公司的核心技术骨干,能全面掌握生产技术,工作认真负责,在员工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b、骨干岗档,(占总人数的30左右);

这部分员工为主要技术骨干,能熟练掌握岗位技能,能妥善地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工作踏实认真,能带领一班人共同工作,完成工作任务。

c、一般岗档,(占总人数的55左右);

这部分员工,能够胜任本职工作,服从领导,能够完成本职工作任务。

3、以上各级别、岗档,据我们调查,我公司现执行的标准比集团公司各子公司相应标准普遍低30-50左右。请集团公司予以平衡。

四、附则

1、工龄工资

仍执行集团公司原工龄工资标准,记入本人月工资额。

2、职称工资

通过自学等方法,取得国家承认专业技术职称的,按中级职称每人每月增资10元,高级职称每人每月增资20元计发工资。

3、岗位变动

①行政人员的提升和降职;②岗位业绩考评后升岗和降岗;③新进员工的转正定级,都应按其实际岗位的变更,对其工资标准进行相应的变更。

4、新员工上岗,试用期为3个月,试用期月工资标准300元,试用期满,按其进入实际岗位的相应工资标准执行。

5、对员工的岗位档次,每年进行一次集体评议,优胜劣汰,能上能下,充分激励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以上报告妥否,请批示!

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

二0xx年元月八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调整工作岗位的申请报告_申请报告_网

范文类型:申请书,汇报报告,全文共 1019 字

+ 加入清单

调整工作岗位的申请报告

尊敬的支队领导:

我于1989年3月入伍,XX年转业后分配到长沙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工作,现任长沙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特警二大队三中队中队长。20多年来,无论组织和领导安排我干何种工作、做何种事情,我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履责尽职,无愧于身上的警服和头上的警徽,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均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同事的好评。

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年龄的增大和家庭情况的变化,我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需要领导给予温情关照。

目前我遇到的困难和麻烦主要有:我母亲刘玉仙已年逾八旬,患有严重的冠心病和老年白内障,行动十分不便,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差,且随时有病情恶化需要送医院紧急抢救的情况发生,需要我就近照顾;我爱人也身患多种疾病,常年与“药罐”药丸相伴,经常要去医院做检查;我小孩则寄读于长郡中学河西新校区,每天需要接送,因目前单位距离学校太远,加之特警工作待命备勤时间长,给接送带来了不便;我自己的年龄偏大,身体状况也不如前,已不太适应做需要超强体力的特警工作。由于家庭住址和工作单位相距较远,加上我是家中的体力和精神支柱,为保证工作和家庭两不误,我常常顾此失彼,难以应付;也常常累得精疲力竭、倦怠不堪。

鉴于家庭的实际情况,我老母和我爱人从内心深处都希望我尽快调动工作,到距离家庭近一点的地方上班执勤,但她们深明大义,含辛茹苦,鼓励我安心工作,负重报国。感动给人以激励,责任凝聚我力量。为了不给领导添麻烦,她们都没有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口,而我也一直想用一种自我牺牲精神兼顾“两头”,所以也一直没有向领导提出调动的申请。但家庭情况的变化尤其是母亲身体的每况愈下,已经由不得我维持目前的状况。原因是前几年虽然我母亲失去了父亲,但家庭的事务及其对母亲的照顾和对我孩子的照看,都是由我姐姐方美华承担。姐姐出嫁之后,她有了自己的一家一担,我的家就再也没人照看了。想起母亲内心的孤单和对我的养育之恩,内疚之意常常困扰着我,总觉得在母亲一生的最后旅程,我作为和她一起生活的儿子,有义务尽到我做儿子的孝心和本分。为了尽可能做到“忠孝两全”;尽可能做到工作家庭两不误,特向领导提出申请,想请领导根据我的实际情况,将我调到离我家较近的开福巡警大队工作,以便让我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方便我能更好地尽到我对家庭对母亲的责任和义务。

如果领导批准我的请求,我将不胜感激,并一定用加倍努力工作的实际行动,来回报领导和组织对我的关怀。

再次感谢领导!

此致

敬礼 !

申请人:

申请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浅谈干部平级调整中的考察工作报告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部长,全文共 2215 字

+ 加入清单

浅谈干部平级调整中的考察工作报告

在目前的干部调整中,由于职数的限制,更多的调整是平级调整,平级调整可使干部工作面更广,锻炼机会更多,有利于干部成长,所以久在一地工作的干部渴望被调整。要想做到人尽其才,才适其位,实现领导人才的科学配置,就必须尊重群众意愿,从人品、人格、能力、素养等多方面全方位考察,不断提高干部考察质量,做好干部考察工作,防止失准、失察问题的发生。

一、从干部政绩入手,突出考察中的“准”字

凭政绩用干部,任人唯贤,是我们选拔考察干部的首要条件。只有准确了解掌握了干部的政绩,才能更好的人尽其才,量才而用,从而对党对社会多做贡献,是金子就要他发出强烈的光芒。在考察过程中,首先抓好干部述职关。开展干部述职活动,是掌握和了解干部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具体情况的一条重要渠道。在述职活动中,被考察对象首先要客观详实地撰写述职报告,然后在全体干部会议上述职。在此基础上,与会人员对被考察对象述职情况的真实性作出评价。

述职报告要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考察对象本人的实际情况,除包括被考察对象成长经历、家庭情况,近年来的思想、工作、作风情况,主要不足和努力方向外,被考察对象还要就八小时以外的个人爱好、生活习惯、社会交往、婚丧嫁娶、家庭经济状况、及对家属、子女的要求等情况,逐一作出详细的说明。

二、从 “八小时以外”入手,突出考察中的“全”字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干部在“八小时以外”出问题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八小时以外”成为干部考察的重点和难点,是干部考察工作的薄弱环节之一,因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召开由组织部、本人单位、被考察对象配偶所在单位、被考察对象驻地派出所、居委会等有关部门和单位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和吸收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干部八小时以外的情况。

二是通过对被考察对象社交圈中与之来往比较多、关系比较密切的同志了解情况。全面了解被考察对象的个人爱好、生活习惯、家庭成员、为人处事等情况。并通过这些同志及被考察对象身边工作人员、单位同事,进一步掌握与其来往较多的人员名单,拓宽了解情况的范围和渠道。

三、从尊重群众意愿入手,突出考察中的“细”字

对被考察对象进行公示,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对拟平调到重要岗位的干部进行公示,是干部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干部选任中充分发扬民主,加强民主监督,提高考察质量的有效途径。可以尝试两个公示,即对考察任务、考察的指导思想、考察内容、考察方法、考察组联系电话的公示和对被考察对象初步人选的公示。第一个公示的做法是:请有关领导同志会见考察组,形成新闻稿,在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有关媒体上报道,希望社会各界支持和监督考察组的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可以随时向考察组反映。第二个公示的做法是:以组织部的名义,通过新闻媒体公布被考察对象名单,对这些同志有何意见、看法,欢迎社会各界反映。

为提高公示效果,要注意完善三方面的配套措施。一是对公示期间群众来电、来信、来访问题,尤其是涉及被考察对象比较具体的问题,要认真了解清楚;对其它反映被考察对象的问题,要注意结合干部考察工作进行了解核实。二是选聘一些老同志作为考察组的信息员,明确考察组的电话及通讯地址,欢迎他们在考察期间及以后,随时反映情况。三是在对被考察对象工作实绩等的把握上,既通过实地考察了解,还要到干部所抓战线的对口县直有关部门了解情况。

对公示后社会各界的反响,要注意听取谈话同志的意见,要注重听取乡党委主要领导的意见。然后综合各方面的反映情况再下定论,使公示充分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特别是在扩大民主方面,要从领导干部扩大到全社会,从干部推荐阶段延伸到考察阶段,使发扬民主落到实处。这样做的积极意义是:增加了任用干部工作中的透明度,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参政权、选择权;加大了对被考察对象监督的力度;可以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被考察对象的情况;对被考察对象可以起到教育和鞭策作用;有利于克服干部工作中的一些不正之风和干部任用中的随意性。

对被考察对象公示取得了积极效果之后还有许多工作亟待完善。因此,公示要注意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被考察对象的工作。注意向被考察对象讲清公示不是定终身,干部管理是动态的,要求他们正确对待组织考察,不要因为等着调整而不敢大胆工作,也不要找人跑关系影响工作。二是注意做好公示人选的培训、使用工作,坚持备用结合的原则,提高公示的权威性。三是做好被考察对象所在班子成员的思想工作,使大家理解和支持被考察对象的工作,要求大家不能因此而闹矛盾,并以此作为对班子成员党性修养的一次实际检验。四是做好考察情况反馈工作。把了解到的被考察对象的主要优点、不足、努力方向同本人见面,以利于被考察对象改进、提高,轻装上阵。五是做好分清是非,保护干部的工作。对来电、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注意妥善处理,既查清事实,不让有问题的人蒙混过关,又注意保护干部,不让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

对公示期间群众来电、来信、来访反映被考察对象的问题,尤其是署名或来访反映,应尽可能做到件件有答复,增进群众对公示的信任感,保护群众的参与热情。应在公示中更多地公布被考察对象的一些情况,如最好增加被考察对象的简历、照片,必要时可请被考察对象在报纸和电视台简要述职,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及敏感问题,阐述主张,以便于群众检验被考察对象的政见优劣,全面了解其德才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将有利于提高外资利用水平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5012 字

+ 加入清单

税收优惠政策调整有利于提高外资利用水平

●“两法合并”后,我国对外资的税收优惠政策不会取消,但会改进和调整,使其进一步合理化。     ●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税收优惠过多,普惠性倾向突出而实际规则紊乱;二是政策目标不明确,区域优惠和照顾困难企业过多冲淡了产业性目标;三是部分优惠政策有失公平,妨害内资企业竞争力;四是税收优惠方式以直接减免为主,容易受限和扭曲。     ●优惠政策调整的出发点是以 “特惠制”取代 “普惠制”,提高规范性与透明度。     ●对外资优惠政策的调整总体上将有助于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其依据,一是税收优惠并非吸引外资的首要因素;二是没有税收饶让,外资并没有真正享受到我们给予的政策优惠;三是“两法合并”后的新所得税制对外资仍有吸引力;四是流转税的平稳并轨实践证明政策调整得当不会影响外资进入。     ●目前是推出“两法合并”改革的最好时机,应与改革联动,尽快推出“两法合并”改革,既可以节约改革成本,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党的xx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下一步我国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其中,“统一各类企业的税收制度”是重要任务之一。为此,有关方面拟定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合并方案(以下简称“两法合并”),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从反馈的意见来看,多数人都对“两法合并”给予积极的肯定,并希望能尽快实施,但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认为对外资优惠政策的调整会影响吸引外资。本文就此提出我们的一些看法。 一、“两法合并”后,我国对外资的税收优惠政策不会取消,但将合理化     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也是面对经济全球化各国为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而纷纷采取的策略。为了吸引其他国家(地区)的经济资源流入本国(地区),近20年来,各国先后调整法律制度,实施特别政策,而给予税收优惠即是各国普遍采取的一种应对措施。从1986年到XX年,26个经合组织国家的最高公司所得税率平均下降了9个百分点,由41%下降到32%,而美国则下降了11个百分点,由46%降到35%。如果将地方税率也考虑进去的话,那么从1996年到XX年,30个经合组织国家的最高公司所得税率平均下调了6个百分点,由37.6%下降到31.4%,而同期美国的最高公司所得税率一直维持在40%没有变化。我国周边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国家也将其公司所得税率降到了28%-35%之间(oecd,)。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税收竞争,我国不会也不可能取消对外资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因此,在总结我国20多年来吸引外资政策的经验及教训的基础上,“两法合并”改革方案继续肯定了给予外资税收优惠政策的做法,并积极考虑其合理化,作了相应的明确而具体的规定。那种认为“两法合并”改革将取消对外资的税收优惠政策的看法是没有根据的。 二、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必要进行改进和调整 继续对外资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并不意味着对现行的优惠政策原封不动地全部保留。党的xx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既要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更要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更好地发挥外资的作用。”我国的改革开放已实行了25年,社会经济形势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经济发展因保持持续而快速的增长而受到世界的瞩目,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根本性的改善,中国在国际经济、政治中的话语权日益增强。在这种形势下,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国际经济政治发展的新动向,对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既包括对外资优惠政策的调整,也包括对内资优惠政策的调整),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明智的,还是履行入世承诺的必要举动。 调整税收优惠政策针对的是现行优惠政策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缺陷。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所得税优惠政策,是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陆续制定实施的,主要的优惠方式包括:免税、减税、加速折旧、亏损结转、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等;主要的优惠对象包括: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第三产业、利用“三废”生产加工的企业、农林牧渔企业、安置失业人员的企业及社会福利企业等;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各类开发区、各类开放城市、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老少边穷地区等。其中对外资的优惠幅度大,期限长,在整个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具有特殊地位。上述优惠政策在调节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经济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不容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税收优惠过多,普惠性倾向突出而实际规则紊乱 为了支持企业发展,解决企业在改革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国家不断出台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以至优惠政策的范围越来越宽,数量越来越多。时至今日,谁也说不清企业所得税到底有多少优惠政策,仅中央出台的优惠政策就高达100多项。据有关方面的不完全统计,XX年我国全国税收(不含关税和农业税)的减免额为901亿元,其中涉外企业的减免额为357亿元(周华伟等,)。当多数企业都能享受或多或少的优惠时,优惠政策便成为一种“普惠制”,而在“普惠制”下,企业名义上处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等于大家都没有优惠,实际上则运用不规范形式争取五花八门的“吃偏饭”的优惠,“潜规则”盛行。结果,国家支付了高昂的财政代价,却未收到税收优惠预期的政策效应。而且优惠政策过多、过滥,不仅肢解了税法,对税制造成了严重的侵蚀,而且还会扭曲人们的思想认识,形成“要改革和发展,首先要靠争税收优惠”的倾向。 2. 政策目标不明确,区域优惠和照顾困难企业过多冲淡了产业性目标 我国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是分别根据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吸引外资政策、进出口政策和社会政策等来制定的。由于政策目标之间缺乏系统筹划,决策的多元化往往导致政策目标的多重化,造成过渡性、临时性和特定性的优惠大量存在,很难保证制度性政策目标的实现,甚至会引发政策目标间的相互冲突,造成优惠政策效率的降低。正如世界银

行专家韦特•p•甘地等人所指出的:“税收优惠在实现所有目标时,并非同等有效”,“一般说来,当税收优惠所包含的目标非常广泛时,税收优惠政策将不会有效”(许建国等,1993),我国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属于区域性优惠和照顾困难企业的优惠政策过多,不但冲淡了产业性政策目标,甚至可能与产业性政策目标相背离。例如,当产业调整目标与就业目标交织在一起时,一些限制性产业就很难关停并转。 3.部分优惠政策有失公平,安排不当,妨害内资企业竞争力 从企业所得税优惠来看,存在着内外资企业、行业、地区、规模类型等多种差别。其中,以内外资优惠政策的差别最大。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采取全面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的国家之一,优惠之多,范围之广,鲜有国家能比。对外资给予“超国民待遇”,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是必要的,到如今也不违反wto的有关规定,但其负面影响却日渐显现:一是严重削弱了内资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在竞争性生产领域,内资企业从一开始就处于下风。而我国的经济建设从根本上说还是依靠众多的内资企业,如果作为主力军的内资企业的发展受阻,绝对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安全。二是外资享受的优惠政策是通过在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等特殊区域设立而取得的,而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又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从而形成东部地区对外资的“超捕捞”或“超吸收”现象(徐菁,),加大了中西部地区引进外资的难度,扩大了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三是“两免三减”的优惠方式更多吸引的是中短期外资项目,虽然在当期实现了外资流入,但从长远看却潜伏着未来外资流出的问题,未必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四是优惠政策设计不当导致外资的结构不尽合理。不同性质的企业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反应是不同的,有的偏好降低成本的激励措施,有的喜欢资产处理的激励办法,有的则更关注利润分配的相关政策。而现行的优惠政策更多的是刺激引资的规模,而对外资的结构缺乏引导力,造成引进的外资中,中小型企业较多、国际大财团、跨国公司较少;亚洲国家及港澳台的投资居多,欧美发达国家的投资相对偏少;一般加工工业的投资较多,基础产业、高科技产业、农业、交通业等投入较少,甚至有些外国公司把环境污染重、影响员工身体安全、资源高消耗的产业转移到我国(郭永芳,)。五是税收优惠的政策效益不甚理想。我国以牺牲租金和税收为代价给予外资“超国民待遇”,但外资的财务效益不如内资企业,比如XX年外资工业企业每百元销售收入所交为3.37元,而同期国内工业企业则为4.64元。而且,外商投资企业关联交易多,常使用内部转让定价手段避税。据专家估计,跨国公司每年在我国的避税高达300亿元以上(于保平,)。六是全面优惠政策导致了外资的鱼目混珠。外资并非铁板一块,也是良莠不齐的。我们引进的目标是具有高科技和先进技术的外资,但在全面优惠的政策下,不仅技术平平的外资大量涌入,而且“假外资”成为中国特有的现象,它们不但消耗了我国有限的资源,而且对内资产生“挤出效应”,加剧了内资企业的人才流失和下岗失业。 4.税收优惠方式以直接减免为主,容易受限和扭曲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优惠主要是采取直接优惠方式,基本上局限于税率优惠和定额减免这样一种事后利益的减免,较少采取国外普遍通行的间接优惠方式,如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加大费用列支等减少税基的事前利益上的优惠。税收优惠方式的单一,一方面使得优惠的规模往往受制于政府财力的多少,使需要优惠的企业不能及时得到政策上的支持,削弱了税收优惠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另一方面许多直接优惠措施还易于被纳税人利用来进行偷逃避税,这样就扭曲了税收优惠的引导作用。 上述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不仅不利于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调整税收优惠政策,不仅是税制本身完善的需要,也是进一步贯彻改革开放政策、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吸引高端资本进入的需要。 三、优惠政策调整的出发点是以合理的“特惠制”取代紊乱的“普惠制”,提高规范性与透明度 优惠政策的激励作用就在于以政策的差别来“人为”地改善受惠者的条件,增强它的竞争能力,从而起到鼓励扶持的作用。显然,受惠面越窄,优惠政策的激励作用就越大,反之,受惠面越宽,优惠政策的激励作用就越弱。此番“两法合并”改革对优惠政策的调整,其基本出发点就是以“特惠制”取代“普惠制”,即税收优惠政策不再泛泛地给予各类企业,而是集中在国家战略发展和产业政策明确倾斜的产业或企业(既包括外资企业,也包括内资企业),并且优惠的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很明显,特惠制更有利于吸引新兴产业和高端技术的外资进入我国,减少引进外资的盲目性,有利于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 税收优惠政策之所以要进行这种调整,是基于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随着国家经济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资本融合速度加快,不同性质企业之间相互参股、控股情况非常普遍。同时,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共同发展,使我国经济成份趋于多元化和企业资本“混合化”, 客观上要求制订统一、规范的市场规则,对不同的经济成份应一视同仁。在此情况下,必须打破现行以经济类型为基础建立的税收优惠制度,制定规范、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否则其执行效果会大打折扣并将难以继续实施。 其次,从国际上看,各国税收优惠的政策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普遍强调刺激投资、扩大出口、鼓励科技开发、支持农业和基础产业,以及促进区域开发和扩大社会就业等。在税收优惠方式上则具有不同特点,发展中国家一般采用定期减免、优惠税率等简单的直接优惠方法,发达国家一般采用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增加税前扣除项目、提高扣除标准等间接优惠办法。上述两种税收优惠方式各有利弊,直接减免税短期效果较好,政策优惠易于计算,适合区域经济开发的要求;间接减免税长期效果好,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可以体现国家产业政策,适合全国性推开。鉴于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已从重点区域率先发展向不同地区全面发展推进,因此,我国税收优惠也应从直接方式为主转到以间接方式为主上来。 第三,作为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产业结构调整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5436 字

+ 加入清单

产业结构调整考察报告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八五”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部署,采取了系列措施加速结构调整步伐。省政府先后成立了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结构调整两个领导小组,开展了百名专家调研,制定下发了全省上业结构凋契规划和义施入案,纵织实施了“龙虎计划”、“百家优势企业活动”、名牌战略和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等活动,并根据国家制定的有关产业政策。结合河北实际,相继制定民《河北省地方钢铁产业政策》等一系列地方性产业政策及有关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结构凋整的意见等有关件。去以来,省委、省政府为贯彻落实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组织实施“十五”计划,又制定下发了《关于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意见》、(关于加快主要工业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河北省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远作实施办法》、《河北省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河北省地方国有工业企业战略性改组规划指导意见》、《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等多个配套文件,为推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到2000年,河北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076亿元,是1995年的1.76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60元,由1995年的居全国第13位上升到11位。二次产业结构由1995年的22.2:46.4:31.4调整到2000年的16.1:50:33.9。第产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种植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林牧渔业稳定增长、粮食、棉花、油料、猪牛羊肉等主要农产品产只属全国前列,乡镇企业保持快速增长,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第二产业调整步伐加快,冶金、建材、化工医药、机械、食品等支柱产业及纺织、轻工等优势产业在改革调整中不断提高,一批优势企业和名牌特色产品逐步发展壮大;交通通信、商贸、旅游、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行业门类齐全、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第二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

河北省有关部门认为,河北产业结构虽然发生了积极变化,但仍存在一些突山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三低”:一是产品档次低。主要工业品种初级品多,动密集型产品多,而市场需求旺盛的精深加工和名优新特产品少。全国260种最具竞争力的居民主要消费品中河北仅有3种,新产品产值率仅为3%,低于全内2.1个百分点。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度低。一产内部种植业比重过大,约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8.8%。二产中采掘业和基础原材料工业占重工业的比重高达64.5%,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仅占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0.7%。第二产业整体水平不高,新兴服务业发育缓慢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不强。二是整体竞争力低。重点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开始得比较早,从70年代末就围绕建设能源重化工某地着手结构调整。选入90年代、省委、省政府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摆在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1996年省委七届二次全委会通过了《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产业结构的实施意见》,提出全面调整产业结构是振兴山西经济的关键。经过二十年的调整,山西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0.7:58.5:20.8调整到1998年的12.9:53.5:33.6。但山西产业结构目前仍存在突出的问题:一是产业素质低,产品低级化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二是支柱产业单一化,煤炭、冶金所占比重过高;三是与沿海发达省份比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传统产业优势逐渐消失,新的优势产业尚未形成,好的不大,大的不好,缺乏新经济增长点,国内的比较优势越来越小。河南省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顺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二三,到1986年变化为二一三,1992年进一步调整为二三一。特别是“九五”期间,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稳定实现了增加粮食生产能力500万吨的目标。高效经济作物比重和畜牧养殖业比重进一步上升。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版效,培育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企业集团,产业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旅游、房地产等服务业发展较快,正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2.6:47:30.4。当前河南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是产业层次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

二、下一步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1、河北产业的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河北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结构的大调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的推动作用,抓住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这个关键,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度;加大资产重组和强强联合力度,培育一批参与国际竞争的“四跨”型大型企业集团;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巩固壮大已有的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积极培育主导未来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充分发挥环京津、环渤海的区位优势,坚持外资、外贸、外经“三措并举”,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全力推进河北经济国际化进程。力争经过5--10的艰苦努力,全面提升河北产业结构的层次,使产品档次明显提高,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和经济发展水平实现进位,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逐步构筑起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互补、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产业结构新格局。

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坚持的原则:一是市场运作与政府推动相结合。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竞争中进行结构调整,又要允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各种有效手段,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综合运用计划、金融、税率、产业政策等经济与法律手段,积极引导结构调整。二是深化改革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企业机制,增强企业内在发展动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加快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要坚持突出重点,明确方向,选准重点,率先突破,以此带动和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广大农户和企业为主体,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巩固加强农业,改造提高工业,大力发展服务业,重点抓好15个龙型经济,在结构调整中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件转变。一是加速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深化农村改革,完善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本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实施种子工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创汇农业、节水和旱作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改造壮大一批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批高新技术产业,压缩淘汰一批落后生产能力,加快能源交通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产品精深化、规模合理化、市场国际化。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为方向,以强化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积极构筑有利于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机制和环境,改造提高商贸流通、交通通信市政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金融、保险、证券、会计、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社区服务、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

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重点抓好15个龙型经济。所谓龙型经济,即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企业(市场或中介组织)为龙头,以利益关系为纽带,形成有较长产业链、较强辐射带动作用、较高市场占有率和较好发展前景的系统性经济组织,发展龙型经济的条件 名牌产品、知名企业、知名企业家、加名市场。龙型经济的特点--市场化、规模化、一体化、集约化。龙型经济的一般形式--公司、基地+农户,市场+基地+农户,市场+企业+农户,市场+中介组织+农户。为什么要发展龙型经济--河北经济的主要问题是结构层次低、经济效益低、外向度低。发展龙型经济的好处--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营;抵御市场风险,增强综合竞争能力;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集约化经营;解决城乡分割的矛盾,增加财政和城乡居民收入。发展龙型经济抓什么--省政府4次开会专题研究,确定从15个方面重点突破,即为畜牧业、蔬菜业、果品业、食品加工业、钢铁工业医药行业、新型建材、机械制造化学工业、旅游业、城镇建设、商贸流通、非义务教育、文化产业、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围绕培育壮大15条龙,省长、副省长已明确分工,各部门、各市正在认真研究、细化,制定方案,落实措施。

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一是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结合政府机构改革,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使企业成为结构调整的主体。二是以企业为中心,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加大技术开发资金投入,加速建立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三是大力培养和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到冀建功立业。四是集中重点投入,为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持。五是加速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企业压力,为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环境。六是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加强市场管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为结构调整营造良好的市场空间。七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结构调整提供有力保障。八是加强宏观指导,建立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服务体系。

2、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方针是:坚持科教兴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发展潜力产品为切入点,大力扶持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全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突出战略性调整,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再造山西优势,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调整产业结构须坚持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力量扶优扶强。坚持优先调整产品结构的原则,大力开发和培育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大的优势产品。坚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原则,努力增强山西经济发展的后劲。处理好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的关系,以增量调整起步,通过增量调整引导和带动存量调整。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企业的关系,既要发挥政府强有力的引导和规划作用,又要坚持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投资主体的作用。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既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又要大力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培育“―增三优”。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是经济增长的“亮点”。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既是调整产业结构的着力点,也是各项经济工作的重点。“三优”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体现了市场选择和优胜劣汰的法则,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新的增长点的形成,主要是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发展壮大的结果。大力培育“一增三优”,就必然会出现一大批学习、追随“三优”的群体,带动大批企业、产品的发展和产业的成长,从而带动山西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为了加快山西工业结构调整步伐,确保实现调产“一年起步,两年入轨,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省政府以培育“一增三优”为主攻方向,在企业申报、部门审核、银行充分衔接的基础上,于2000年11月编制了《山西省2000年“361”,工业调产计划》。“361”工业调产计划,即2000年省重点扶持36个重点调产项目,省政府筹措6亿元贴息入股资金,带动银行贷款及社会资金100亿元。省级扶持资金由省政府从省级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中统筹安排,按现有的资金管理渠道,主要从基建、技改煤炭和财政预算资金中筹措。2000年6亿元资金的筹措渠道是省经贸委安排25亿元,支持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的省重点调产项目;省计委安排1亿元,支持发展高新技术的省重点调产项目;省煤炭局安排25亿元,支持煤炭洗选加工和清洁能源及相关的省重点调产项目;省长基金中安排0.5亿元,用于支持动态调整的省重点调产项目。“361”工业调产计划以不锈钢、电解铝、高技术机电产品、精细化工产品、特色纺织品、生物制品及医药新产品、高性能磁性材料、高浓度化肥、煤炭深加工产品及超细粉体材料等l0大类优势产品为重点,具有标志性的里点项目有50万吨不锈钢、40万吨电解铝、80万吨高浓度化肥、2000万吨机焦、5000吨高性能磁材、55万吨“绿色”液体洗涤剂等。全部36个项目均已经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批准立项,投资基本落实,产业规模突出商场前景趋好,企业实行改制,前期工作比较扎实,有的已经开工,有的已基本具备开工条件。项目总投资104亿元,其中银行贷款61亿元,上市募集13.5亿元,发行企业债券1.5亿元,配股资金6.1亿元,利用外资3.5亿元,企业自筹18.4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55.7亿元,利润25.6亿元、税金11.3亿元。并推进全省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山西优势产品上规模、是水平、上档次,培育出一批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值在现有基础上提高7%。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农业,全文共 13974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调查报告

为找准下一步农业结构调整着力点,把握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受市委、市政府的委托,从5月21日-5月31日,我们农业结构调查组分别对我市的金田、石咀、马皮、木圭、蒙圩、白沙、下湾、大洋、麻垌、罗秀等10个乡镇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组通过听汇报、看现场、解剖典型、走访企业、了解农户和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初步总结出近年来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成功经验,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全市农业结构调整方向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我市农业结构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决策,按照“高效的种植业、发达的畜牧业、一流的园艺业、先进的加工业、活跃的流通业”工作思想,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达到了减劣调优的调整目标,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得到了初步缓解,农民收入有所增加。

(一)、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成绩

1、农业结构调整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广泛重视。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农业结构调整,把农业结构调作为农民增收的重中之重的措施去抓,因地制地开展农业结构调整。

金田镇紧紧抓住本镇经济支柱的淮山做文章,采取三条针对性措施:一是积极搞好招商引资,发展淮山深加工,促进淮山增值。镇政府3月底参加了上海环太平洋商贸洽谈会,分别与美国、新西兰的一家公司签订了淮山无硫脱水加工和深加工项目意向书;二是由镇政府牵头,到工商部门注册“金田牌”淮山商标,下一步将依据商标的有关法律法规,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淮山打假活动,以提高金田淮山的品质和知名度,带动整个金田淮山市场价格的提升;三是大力开展淮山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的革新,全面提高金田淮山的单位面积产量。

白沙镇围绕市委、市政府“3+3”工程开展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在“一条蔗、一头猪、一条鱼和一片林”上做文章,首先是稳定和发展甘蔗这一支柱产业,其次是提升畜牧水产养殖业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巩固和发展畜牧水产养殖基地,重点发展二无杂母猪和优质水产鱼类养殖,三是发展种植速丰桉。全镇今年甘蔗面积达到了1.52万亩;发展母猪6000多头(其中二元杂4000多头),年产仔猪20万头以上;速丰桉生产也由原来的XX亩发展到5000亩。

下湾镇农业结构调整中,做好山上、平原两篇文章,山区村屯重点发展果树生产,沿江平原重点抓好蔬菜和畜牧业生产。特别是以下湾村为中心,引进广东鹏生蔬菜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去年冬种种下法国荷兰豆500多亩,小甘兰、大白菜、小椰菜等约50亩,另外种植毛节瓜、大肉苦瓜250亩。其中荷兰豆平均亩产400公斤,总产值26万元,平均投入180元,净收340元;毛节瓜平均亩产4000-5000公斤,平均单价0.2元/公斤,产值800-1000元;苦瓜平均亩产-3000公斤,平均单价0.7元/公斤,亩产值1400-2100元。目前蔬菜基地已扩大到贝团、龙岭等村,逐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麻垌镇在抓好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重点抓好荔枝的流通工作,确保今年荔枝增产农民增收。采取四条措施促进流通:一是开支3万元在交通区扭地带的桂平大转盘,建立100平方米的荔枝广告牌;二是通过网上广泛发布麻垌荔枝供求信息,开展招商引客工作;三是在中央二台经济频道刊登介绍麻垌荔枝信息;四是镇政府计划在6月上旬初组织100多人的老板经纪人队伍到区外跑市场,宣传麻垌荔枝。这些具体措施,必将加快麻垌镇荔枝流通步伐。

2、优质谷推广取得新突破,农民收入明显增长。XX年全市推广优质谷面积48.71万亩,XX年优质谷面积达到了84.195万亩,比上年增加35.485万亩,优质谷覆盖率由原来的36.97%提高到67.56%,提高了30个百分点。优质谷比一般稻谷每50公斤增收15~20元,亩增收60~80元,全市推广优质谷这一项,可增收5000万元以上。

3、特色经济作物种植获得较大发展,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针对我市特色经济作物有品牌无规格,相对效益虽高,但对农业整体经济拉动不大的特点,我市把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上,变无规模为有规模,小规模为大规模,逐步形成规模化、基地化生产。为了解决特色经济作物规模种植问题,全市共调减了7万多亩水田用于改种扩种如甘蔗、淮山、粉葛、荔浦芋、瓜菜等经济作物,逐步形成了以白沙为中心的西区糖料蔗生产基地,以金田为中心的淮山生产基地,以寻旺、蒙圩为重点的蔬菜生产基地,以麻垌、南梧二级公路沿线乡镇为中心的荔枝、龙眼生产基地,以大湾为中心的速丰林生产基地等。

4、畜牧水产和特种养殖业形成新格局,畜牧水产业比重增大。在畜牧水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以实施生猪品改的“三三一”工程,推广二元杂母猪饲养,发展三元杂仔猪生产和瘦肉型猪生产,积极推广“公司+农户”模式发展养猪,推广普及科学饲养技术,使养殖业跃上了新台阶。XX年全市出栏肉猪82.4万头,同比增长2.94%,存栏59.57万,同比下降1.82%,其中瘦肉型猪出栏39.4万头,占肉猪出栏的47.81%,同比坟长11.3%。在家禽方面在抓好“三黄鸡”传统家禽养殖的同时,发展狮头鹅等草食型动物。XX年全市家禽出栏826.8万羽,增长1.66%,家禽存栏575.14万羽,增长0.37%,其中三黄鸡出栏480万羽,增长11.62%。野猪、果子狸等特种养殖取得新的进展,特别是畜牧局寻旺特种野猪试验场通过技术攻关,攻克了野公猪人工采精技术难关,为大规模工厂化养殖特种野猪提供了广阔前景。水产养殖业也有了新的发展,名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迅速扩大,产量、产值及全市渔业科技含量有了新的提高。全市在抓好“四大家鱼”传统养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种名贵渔类的养殖,特别是以黄沙鳖、七星鱼等特种经济鱼类的养殖有了较大发展。XX年全市水产放养面积92230亩,渔业产量35680吨,产值2.48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6.9%和9.7%。其中黄沙鳖400亩、土塘角鱼1500亩,七星鱼200亩,全市名优经济鱼类放养面积1.26万元,近2.1万户,产值1.1亿元。

畜牧水产业成为了继种植业之外的又一大支柱产业。XX年畜牧业总产值达5.02亿元(不变价),比上年增长3.7%,占农业总产值的32%,全市畜牧业使农民人均新增加纯收入32元;XX年水产养殖业总产值2.4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5.8%,水产养殖业使农民人均新增纯收入达到了8.6元。畜牧水产业总产值达到了47.8%,占了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

5、“吨粮田”、“万元田”和“吨糖田”的“三田”建设取得新突破,为发展高效农业树立了样板。XX年全市实施“三田”面积35.5万亩,比上年增加14万亩。其中“吨粮田”面积30.2万亩,比上年增加10.2万亩;实施“万元田”4.3万亩,比上年增加2.8万亩。在万元田建设中,引进和筛选了一批效益较好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金田、江口等乡镇的“丝瓜+沙姜+淮山”、“豆角+沙姜+淮山”,蒙圩镇的“西瓜+西瓜+冬菜”、“椒+稻+菜”,寻旺的全年种菜等模式亩产值都在万元左右。

6、名特优林果开发取得较大的突破。XX年以来我市抓住冻后果树嫁接的契机,大力推广大果石硖、白露、储良、妃子笑、糯米糍等优质品种,高接换种4.8万亩,同时新植名优水果3.5万亩,使我市果树品种的良种率有了较大提高。全市水果面积达到了44.8万亩,投产面积26万亩。其中荔枝22.1万亩,投产面积达到了14.7万亩;龙眼16.3万亩,投产面积6.5万亩;其它水果6.4万亩,投产面积4.8万亩。XX年全市水果总产达到了3.78万吨。今年预计超过5万吨(其中荔枝3.5万吨,龙眼1万吨)。

(二)我市农业结构的主要特点:

1、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化

短期调整与长期调整相兼顾、适应性调整与战略性调整相结合,使得我市农业结构由粮油主导型向多元复合型转变。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在保障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围绕农民增收目标,采取“压粮扩经”、“压常规扩优质”、“抓新抓特”等措施,粮经比、粮饲比以及多种经营在大农业中的份额等多层次结构趋于合理。XX年,粮食与经济作物(含其它农作物,但不包括水果)的比例达到了1.76:1。

多种经营占比不断提升。金田镇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比例达到了1:1。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内部结构也不断得到优化,全市实施了生猪改良“331”工程、水产养殖“3211”工程,使畜牧水产养殖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XX年在继续抓好白沙镇二元杂母猪生产基地的基础上,按照集中连片、区域推进、辐射吸引的原则,把油麻、罗秀、金田、垌心等乡镇作为推广二元杂母猪重点乡镇,通过抓重点,建基地,形成了油麻、白沙、罗秀三个超头二元杂母猪的示范乡镇。

2、产品趋于优质化

农副产品已由单纯产量型转向优质高效型,基本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全市大宗农产品品质逐步调优。在水稻中,良种普及率达到了95%以上,优质率早稻达到55.12%,晚稻达到了80%以上,以西山油占、桂香占、桂小占为主的优质谷品种推广逐年增加。蔬菜、瓜果及其它经济作物品种不断推陈出新。下湾镇发展无公害蔬菜,引进国外先蔬菜良种,使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竟争力;石咀镇利开农业高新示范园,引进名贵蔬菜品种和优质提子种植,其种植的蔬菜成为南百超市桂平分店的主要鲜菜供应商。

在畜禽生产上,生猪向三元杂交商品瘦肉猪方向发展,二元母猪占比例不断上升,特种养殖出现了新的热潮,特种野猪、黄沙鳖的养殖规模逐步扩大。

3、农业生产大格局基本形成。

全市种植业格局有了新的变化,“三带两基地”有了新的发展,全市基本形成了“南荔北园东西蔗”的种植业格局。新的基地不断增加,比较突出的有:以南木、江口、石咀、白沙、下湾、寻旺乡镇为主的10万亩优质谷生产基地;以白沙、厚六为龙头的甘蔗生产基地;以金田为中心的淮山生产基地;以蒙圩、白沙为中心的万亩冬椒生产基地;以下湾为中基础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在基地建设上,加强资金、劳力、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联合,注重规模、特色和品牌,努力实现建一个基地、树一个名牌、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4、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经济作人不断涌现。

调查表明,由于经济和技术利益的趋动,我市农民合作组织逐步增多,出现了水果协会、荔枝协会、龙眼协会、养蚕协会等等的民间生产流通协会组织10多个。据初步了解,承包100亩以上的林果农场主达100多人,承包种植100亩以上的承包人也有20-30人。在养殖方面,全市养殖母猪超过百头以上的猪场达到了七家。如木圭镇的徐立日开办猪场,饲养二杂母猪发展三元杂仔猪生产,目前母猪饲养量达到了318头,年出栏三元杂仔猪7000多头,产值超过200万元,三元杂仔源源不断畅销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金田镇黄泽全培育三元杂仔猪450头,大洋镇覃建树承包大洋供销社猪场,发展二元杂母猪198头(其中盛产母猪98头),年出栏三元杂仔猪超过1000头;木圭镇四德黄沙鳖养殖场,商品鳖饲养量超过1万头,产值超过360万元;西山镇长安村岭口屯队干部何烘佳、黄石枢、何延艺带头饲养三黄鸡,在他们的带动下XX年全屯72户农民养鸡10万羽,仅养三黄鸡人均增收达800多元,使长安村成了小有名气的养鸡专业村。石龙石排综合养殖场有83个养鸭专业户,利用渔塘搞立体养殖,每户养鸭3000-5000只蛋鸭,每日平均有25万只鸭产蛋,日产值4.68万元,在这些专业户带动下,石龙、白沙、蒙圩等乡镇的农民跟着干,形成凡有鱼塘必有鸭的养殖结构新景象。

5、 农民的商品意识、市场意识正在提高。

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商品市场大潮的熏蒸下,我市农部的商品意识、市场意有所增强,各类农民经纪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活跃于田头及各大中城市农贸市场,为提高我市农副产品商品率力下汗马功劳。据调查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商品率较高的金田镇,各类经纪人有1000多人,其中仅在广州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长期驻扎的就有300多人。麻垌镇从事荔枝中介的经纪人达300多人,在荔枝盛产期,参与荔枝购销流通的各类经纪人达多人。据初步统计,XX年全市共有各类农产品流通组织4809个,其中营业额在10万元以上的流通组织856个,营销人员24608人,交易量29.74万吨,交易额28652万元。

6、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重要的渠道。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渠道。据不完全统计,XX年全市外出务工的人员为175914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0%以上,占全市劳动力总数的25%,全市每10人中平均有一个是外出务工的。外出务工人员不仅学到了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为桂平市带来了巨大财富,据统计,XX年全市外出务工总收入52700万元,人均达3000元。

二、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的突出问题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通过调查,我们深感这场调整任重道远,有许多新的课题亟待研究,也有许多问题和困难必须迅速得到解决和克服。比较突出的障碍因素有: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足。一些水利设施基本上都是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修建的,目前已超期服役和老化,根本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从而阻碍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我们在调查过程中看到,农业基础设施的落后,不仅大大降低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而且从根本上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靠天吃饭”还是我市大部分地区农业的根本现状。今年蒙圩官桥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将全村4000多亩水田的XX亩改种辣椒,但由于生产条件太恶劣,有近1000亩没有旱涝保障措施,导致辣椒的商品率很低,虽然种出了产品,但产量低,成不了商品,农民仍然得不到应得的收入。

2、资金不足,财政投入少。形不成较大的规模生产和加工销售,没有充分发挥名牌产品优势。如桂平市的优质米曾扬名海内外,荔枝、龙眼。蔬菜等也有一批比较优质的名牌品种,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生产加工形不成规模,没有发挥出名牌效应。由于资金严重不足,对科技的投入更少,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商品不高的问题更加突出。如今年我市的辣椒科技含量明显低过钦州、广东雷州半岛一带的辣椒,商品率和价格一般都比外地的低一至两个档次。我市金田淮山生产的科技含量也不高,因此产量很低,效益不高,成为障碍淮山产业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3、农业服务体系受到严重挑战。我市机构改革前,全市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机干部职工人数为841人(其中种植370人、畜牧226人、渔业6人、农机239人)仅国家定编人数891人的94.39%,其中县级276人,乡镇级565人。机构改革后,乡镇级多的12人,少的8人,平均10人左右,全市乡镇农业技术干部大约290人,占改前乡镇人数的51.32%,精简率达到了50%。在种植业中,机构改革前乡镇农技干部206人,平均每个乡镇7人,平均每万亩耕地有乡镇农业技术干部1.98人,机构改革后大约137人,平均每个乡镇4.7人,平均每万亩耕1.31人。机构改革后,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得不到及时理顺,服务网络出现了“线断、网破”的境地,以畜牧兽医为例,这次机构改革,将乡镇兽医站(人、财、物)全部划归乡镇政府管理,形成上下脱节,市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没有下属单位,乡镇兽医站没有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市畜牧主管部门有什么大小事均要通过政府、乡镇政府去传达贯彻实施,人为地增设了诸多环节,不利于管理,不利于推广科学饲养技术,更不利于畜禽的防疫、检疫工作。我们到过的乡镇都普遍反映,现在乡镇兽医站只有2个人,小的乡镇只有一个人,不要讲防疫、检疫和推广科学饲养技术,就是连每天对上市的仔猪、肉猪检疫收费都忙不过来,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改变,不仅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而且会使畜牧业出现大衰退,最终影响到农民的增收和整个桂平经济的发展。种植、渔业、农机等也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

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不足也是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市乡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基层农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甚至有不少乡镇农技人员的基本生活待遇都难以保证,为此不少基层农技人员忙于各类经营,而忽略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以XX年为例,全市乡镇农技站225人在职人员,财政总拨款为1209923元,人均人头经费5062元,占应拨款的62%左右,若扣除人均1000元/年的养老保险金,人均经费4062元/年,平均338.5元/人.月,工资之低是其它行业少见的,真可谓是“有钱养兵,无钱打仗”。在畜牧业中,这个问题也十分突出,1994年前市财政不仅不要市畜牧局上交调节金,而且每年还拨出专款支持畜牧业的发展,1994年以后每年都要上交调节金,少的每年几十万元,多的去年达到了130万元。农业局几年来每年也接到财政局上交10多万元调节金的任务,这种经费倒贴的不正常现象极不利于农业科技推广的发展。

4、缺乏龙头带动,生产规模小。农业结构调整就是促进农业的良性循环,形成一个长产业链,龙头企业就是它的火车头,龙头企业水平越高、规模越好,其牵动力就越强,规模就越大,结构调整的成就就越好,调整的步伐就越快。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龙头企业的发展是产业化发展的关键,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也是现代农业前进的方向。我市涉农龙头企业屈指可数,除粮油贸易公司,桂平糖厂,桂平食品总公司等几家龙头企业外,其它加工型涉农龙头企业更少,由于缺乏加工企业和龙头企业带动,使农产品生产形不成规模,市场没有保障,这种缺馅严重制约了桂平市农业结构的开展。

5、市场信息环节十分薄弱。农业产业链被割裂、信息不通、农工商分离、产加销脱节、城乡分隔、多部门“条条”管理体制等,严重阻碍了农业结构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多数农民是渴望得到政策信息、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的,但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农民得到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形成“技术缺乏不敢调,信息不灵不会调,观念陈旧不想调”的现象比较普遍,少部份农民虽然开展了结构调整,但往往是跟帮学样照搬别人的套路,往往是一轰而上,市场俏是缺,市场饱时改,产品往往不得价。这种单家独户创市场,影响了我市农业结构调整、仍至整个农业的发展。

6、土地权属不够明确,土地纠纷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土地权属遗留问题十分突出,土地使用权纠纷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农业结构调整,而且关系到社会稳定问题。

7、农民科技素质、商品质量意识有待提高。我市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科技素质不高。全市每年外出务工的近20万劳力,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剩下在家务农的都是386170部队(妇少老弱人员)居多,这些人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较差,新技术的推广难度大,生产出来的东西也因品质不高而没有市场。我市几个传统品牌的蔬菜,很难销到大中城市,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科技含量不高、产品形不成规模,同时农民不太注意产品质量,污染物或者有害物质超标,而难登入城市的大雅之堂。我市的肉猪销售曾在广东、海南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由于生猪品改进展不快,商品猪都是些大肥猪为主,目前仅免强还可以销往海南,广东市场已经没有销路。畜牧部门曾经到广东一带考察,仅广州天河屠宰场一天就要屠宰3000多头肉猪,以前桂平肉猪在这里有一定份额,而现在根本无法见到桂平产的肉猪进入这个市场了。可以讲我们的生猪市场越来越狭,若再不加快生猪的品改步伐,我们失去不仅是市场,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民心,失去了跟上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好机遇。

三、加快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建议措施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虽然我们自已跟自的过去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周边地区乃至全区全国先进地区比,我们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因此,奔起直追,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今后我市农业结构调整乃至整个农业的唯一出路。通过认真调整分析,我们调整组认为,加快桂平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必须认真调查研究,根据我市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我市的地方特长,理清思路,找准切入点抓住着力点,加快发展。

(一)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我们认为,加快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必须要突破三大难题,简单地讲就是要找到调整的“卖点”,瞄准调整的“亮点”,把握调整的“重点”。

1、寻找调整的“卖点”。

农业发展这么快,为什么农民富不起来?原因很简单,产品没有变成货币。正如一些专家所说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如同遭受一场灾难”。长期以来,人们片面强调增加食物总量,忽视食物质量,产品卖不出去,或者卖不出好价格,它就不能变成较多的财富,农民怎么发得了、富得快。农产品“卖难”的出现,既有生产的不适应,也有市场的不适应。往往是人们想买的东西买不到,农民欲卖的东西又卖不掉;国外需要的,国内无货源;国内积压的,国外又不要,如此等等。可见,寻找调整的“卖点”,就是开拓农产品市场,突破“卖难”的困境。过去搞自给农业,只有先把生产抓起来,才有东西吃饱肚子。如今大量农产品“卖难”,促使人们进行深刻的反思,各地不得不选择“先市场、后生产”的新思路。过去农业生产路子是:资源—生产—自给。现在要走出一条:市场—资源—生产—市场的新路子。农产品从短缺到丰盛,从内销到外销,在各地都有一个由产品和市场构成的动力源。根据市场趋势开发产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根据市场变化摒弃产品,这就是农业开发的“法宝”。实践证明:哪里市场组织得好,那里的农业就振兴,哪里的市场销量大,那里生产就上得快,农民收入就增加多。农业结构调整的最终出路,就在于能为农产品找到市场。卖出去才是硬道理,卖好价格才是真功夫。因此,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建立一支庞大的营销队伍,引导农民参与流通,这也是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一项紧迫工作

寻找调整的“卖点”,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抓信息。信息是打开市场的“钥匙”。只有捕捉可行的信息,才能把握市场忽冷忽热的“寒暑表”。农民对外交流少,市场信息渠道窄,难以及时准确掌握农产品市场需求善的变化,在调整中感到无所适从,渴望能够及时得到信息指导。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充分发挥所处的层次高、手段先进、信息渠道广的优势,广泛搜集市场信息,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及时为农民提供准确可行的信息,为农产品找到更多更广的“卖点”。

2、瞄准调整的“亮点”

找到了“卖点”,就能拉动“亮点”的发展。“亮点”是什么?三个字。首先是突出一个“优”字。要求优化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生产结构、内部品种结构和优化产品的品质结构,提高产品优质率。其次,是注重一个“高”字。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率,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第三,着眼一个“强”字。调优调高,就是为了增强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的农业经济实力,从而提高农业整体素质。这三个字告诉我们,调整农业结构,要面向国内外大市场,依靠科技进步,发挥本地区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三高”农业,把农业的发展切实转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为农业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这三个字的运用,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尊重群众意愿,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从当前情况看,经济作物产品“卖难”,已经大大超过“卖粮难”,如果我们在调整时不去认真调查市场需求,片面追求那么一点特产税,一再盲目发展“卖难”的经济作物产品,那就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卖难”困境。对于那些销路不好的产品,进行更新,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发展国内外大市场销路好的农产品。这样做,不但可以使农民挽回一部分经济损失,而且使经济作物和果蔬生产调整提高一个档次。因此,调整必须在“优、高、强”三个字上大做文章。一方面注重引进市外、省外甚至国外的优良新品种,采用新的栽培方法,发展高价值的具有特色的经济作物产品;另一方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大抓果、茶、菜、药材等等产品的保鲜、储藏、加工、营销等产后环节服务,以及传统和特种养殖业发展。这不仅解决是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需要,而且也是实现“卖得出、卖得好”的选择。这就是以产后来引导、推动产前、产中的调整,提高市场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只要把经济作物结构调到“优、高、强”的的层次上,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我们的农业结构调整就大有希望了。

当前在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的新形势,不仅需要我们拿出过硬的拳头产品,而且需要我们拿出来的拳头产品有一定的批量,有一定的规模,它要求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都能基本满足市场的需求。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没有质变也就没有农业的升级。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调整是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搞的。市场是动态的,发展也是变化的,因而没有一劳永逸的调整,也没有一成不变的调整。因此,当前农业结构的调整,一定要瞄准“优、高、强”这个远大的目标,从而使农业结构取得更大的成效,农民获得更多的增收。

3、把握调整的“重点”。

农业结构调整的最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增加农民的收入。要使农民增加更多的收入,我们必须把握的“重点”。我们农业的“重点”究竟在哪里?经过调查论证,我们认为“重点”还是“种—养—加”。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早,人有我优,人优我转”。因此,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思路上,要把眼光放远一点,思路放宽一点,层次放高一点。

(二)搞好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对策

1、尽快制订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调整和优化战略。要充分利用“入世”机遇和当前主要农产品供应比较充裕的有利时机,制订一条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调整和优化战略。根据桂平的实际情况,其调整和优化的战思想是:以市埸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改良品质为重点,依靠科技、优化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稳定基本政策,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为原则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把农业的发展切实转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建设“高效的种植业、发达的畜牧业、一流的园艺业、先进的加工业、活跃的流通业”,达到“结构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

2、突出优势产业,扩大优势品种。

(1)、种植业。

①在粮食生产上要调减与市埸需求不相适应的劣质早籼稻面积,将部份高坑田、水尾田、望天田改种玉米及其它经济作物。总的要求是“高田走旱路、低田走水路、连片走新路”的思路进行调整。早稻66万亩,可调减至60-62万亩,把调减出来的面积,发展高产饲料玉米或经济作物。加大优质谷基地建设,扩大优质稻面积,提高优质稻比例,力争在3-5年内使全市稻米品质有一个根本性改变。扩大加工能力,改进包装,扩大出口,使优质稻生产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形成产业化经营。

②油料作物适度扩大花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和总产。花生面积由99年的16万亩,调至18-20万亩。

③经济作物要在巩固传统名牌品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优新品种,开展立体种植,打时间差、空间差。

a.甘蔗生产。要集中优势,优化布局,建设“吨糖田”,提高糖分含量。甘蔗生产主要在白沙、厚六、大湾、下湾、蒙圩、石龙等西区及部分南区乡镇发展,形成具有优势的糖料蔗生产基地,大力推广高产、高糖的新台糖22和桂糖22等优良品种。

b.水果生产。一是抓好荔枝、龙眼大宗水果发展的同时,引进和发展名优稀水果品种,适当发展时令小水果;二是全面实施品种改良,提高水果的优质率。加快实施荔枝、龙眼高接换种和新植名特优水果步伐。特别是要正确搭配好荔枝、龙眼早、中、迟品种,防止因品种单一而导致熟期过于集中,造成运输、销售上的压力,力争在今后3—5年内使桂平市水果品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

c.蔬菜生产。要围绕冬菜和反季节蔬菜两大特色优化品种布局。全年种菜面积要稳定在30万亩以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适宜什么,发展什么,不搞一刀切。要加大扶持力度,搞好基础设建设,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做强做大下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紫荆野生菜生产基地。同时,大力发展蔬菜加工业,增加农产品的高附加值。

d.其它经济作物

我市有特色的经济作物很多,如金田的淮山,油麻的玉桂,下湾芹菜,蒙圩西红柿、辣椒,寻旺的苦麦菜等等,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应注意做好引导、确保质量。还有烤烟、黄红麻、西山茶等,应根据市埸的需求,按计划发展。应对桂平的地方优势品进行开发立项,有计划地进行开发和招商工作,使地方品牌更好地打出市门、国门。与此同时抓好“万元田”建设,前几年我市各地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成功模式,如:市农科所、蒙圩、罗播等乡镇的“西瓜-西瓜-冬菜”模式,寻旺福寿村的“稻-稻-菜”模式,金田镇的“稻-淮山+菜”、“果园+养殖”等模式,产值接近或超过了万元,应大胆探索和发展。

(2)、畜牧业。

重点抓好瘦肉型生猪品种改良和草食性畜禽的养殖。生猪品改继续实施好“三三一”工程,当前首要任务就是要巩固此前取得的品改成果,在做好政策引导、对罗秀、木圭、木乐、白沙、厚六等边远交界地区实行税费优惠灵活政策,加大技术推广普及力度的同时,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优势办好2-3个乡镇3-5个村的集约化生猪品改工作。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从次资金上、技术上扶持和扩大经济能人、养殖专业的养殖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以带动整个桂平养殖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抓好草食性畜禽养殖和特种养殖业的发展,大力引进优良品种,进一步抓好疫病的防治工作。

(3)、水产养殖业。

重点抓好名贵渔类的引进和示范养殖工作,大力推广小水泥池高密度养殖、多品种混养、综合性立体养殖模式。充分利用传统优势,在抓好传统四大家鱼养殖基础上,抓好黄沙鳖、土塘角以及其它有市场、有销路的名贵鱼类和水产品的养殖,以适应市场需求,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效益。

3、抓好区域布局的优化。

以城区为中心,将全市划分为东南西北区,各区突出重点。

①东区的寻旺、社坡等乡镇除继续发挥桂平粮食主产区优质谷生产基地优势外,还应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如寻旺福寿的的苦麦菜、大玉菜,社坡的马铃薯等优势品种。大力发展以社坡为中心的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传统的腐竹加工业,以此带动本镇及邻近乡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据统计,以社坡镇为中心的腐竹加工业,高峰时参与腐竹加工业的有10100户,为加工腐竹生产服务的黄豆、煤炭、运输、塑料包装厂、纸箱厂、收购部等530多个店(户),从业人员2500多人。全镇腐竹产值243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6.68%。腐竹加工后还可利用豆渣养猪。每年社坡镇养猪超过10万头,养猪业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51.8%。社坡腐竹加带动了当地及邻近乡镇黄豆、煤炭、运输、包装等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带来了现实的收入,并为减轻就业压力作出了贡献。

②南区主要是以麻垌、罗播、大洋、大湾、木根、社步、油麻等乡镇为中心,发展以荔枝为主导产品,八角、玉桂、烤烟等为辅助产品的林果业。

③西区要抓好南梧公路沿线“吨粮田”示范带建设。石咀、石龙、蒙圩、白沙、厚禄等乡镇要发展以龙眼为主导产品的林果业。

④北区除发展适合当地气候的龙眼种植外,还要以金田为中心,发展有规模的淮山种植。

4、加强领导,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

①抓观念更新。“农民愿种什么就种什么,什么值钱就种什么”,不等于撒手不管。既要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又要积极引导农民适应市场。既要更新上层领导干部的观念,又要更新基层干部的观念。在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上,要从过去的只注重抓催耕催种转到抓信息、抓科技、抓流通、抓服务上来;从催粮收款为主转到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上来;从围着田埂转,转到围着市场转,切实为农民解决“怎么卖、卖个好价钱”的问题。

②抓基地规模。立足大市场、大流通,调整农业结构,改变了过去那种“有传统,无规模”的状况,真正形成商品生产基地,使农产品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区域化方向发展。抓好优质稻基地,淮山基地,黄麻基地,蔬菜基地以及林果业的“三带两基地”建设。在养殖业上,抓好以瘦肉型猪、三黄鸡以及水产新品种养殖的基地建设,在巩固的基础上,扩大基地规模,提高效益。

③抓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结构调整的基础,要做好以水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改善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④抓龙头带动。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加强龙头加工销售企业建设与发展。紧紧围绕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生产基地,使农业经济转变到以市场为纽带的规模化生产、区域化经营的新领域,形成“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经营模式和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创出“小商品、大市场,小品种、大产业,小农户、大基地,小投入、大效益”的农业经济特色。

⑤抓优质服务。一是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在当前机构改革中,要妥善处理好农技人员的分流、转岗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以确保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基本稳定,确保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技术到位率;二是强化技术培训指导。要组织开展大规模的送科技下乡和技术培训活动,达到每户有一人以上熟练掌握一门以上的适用技术。使各项新技术及时传送到位;三是灵活开展示范样板。使群众有得看,有样学。

⑥抓搞活流通。一是成立销售机构,帮助农民搞好农产品销售工作;二是建立批发交易市场。依靠批发交易市场,组织大集大散、大吞大吐;三是设立外销窗口。乡、镇、村主动出击,抢占外地市场,到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门面、摊位,建立固定销售渠道;四是组建农民销售大军。通过各类中介服务组织抓销售,引导农民参与流通;五是建立绿色通道,取缔各类关卡,创造良好的农产品流通环境,确保农产品运销一路绿灯,让农产品顺利走进大城市、闯进大市场。要积极探索路子,走“订单农业”、“合同农业”之路。六是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尽快完善全市农业信息网络,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农产品市埸信息网。

⑦切实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资金投入力度。在完善投入机制和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前提下,利用项目资金和国家的特殊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扶持优质、高产、高效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转化。

⑧切实加强对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认真研究农业新形势新特点,把握机遇,把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摆到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及时研究部署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支持和关心这项工作。

5、抓好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大力加强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文化、科技水平非常重要。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培训力度,确保每户有一名技术“明白人”,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

6、加强农业的法制建设以及监督管理工作,引导和保证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预算调整请示范文_请示报告_网

范文类型:请示,汇报报告,全文共 2469 字

+ 加入清单

预算调整请示范文

经过批准的各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原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部分变更。对于申请预算调整的编写,大家可以参考小编整理的三篇范文哦!

预算调整请示范文篇一:

上级领导:

我校因接受20xx年省市督导评估,标准化学校建设,投资较大,今年又迁入新的宿舍楼,这样就使我校20xx年预算没有把握好各项指标,故此恳请领导将我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预算予以调整。调整:办公费2万元、取暖费8万元共计10万元,用以补充到购置费中,解决我校变压器增容6万多元、学生用床2万9千余元、无塔供水、复印机、打印机等设备的购置。

妥否

请批示

天宫寺中学

20xx年10月12日

预算调整请示范文篇二:

县人民政府:

我委现有机关工作人员36人,其中24人在职在编,5人借用人员。内设办公室、投资科、产业科、农业科、重点办、价格收费科、能源局、认证中心、节能中心等9个股室及物价局、价检局、信息中心等三个副科级单位和城市转型办一个正科级单位。随着工作量的不断增加,物价水平的上涨,经费缺口大。为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特请求县财政增加下列预算经费。

一、财政预算增加政务网运行维护费20万元,互联网出品资源费4万元(付移动公司)。

二、财政预算增加业务费,此项业务费还是十多年前的标准,请由20xx年的2.5万元,增加到20万元。

三、财政预算增加行政事业单位年审费30万元,国家发改委规定,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年审不能收取年审费,年审费应由同级财政列入预算。

四、财政预算增加涉案物品认证服务费20万元,国家发改委规定,涉案物品认证不能收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五、为加大跑项目、争资金工作力度,确保工作经费,列跑项目、争资金工作经费300万元,专项用于差旅费、招待费、资料费、评审费等。

特此报告,敬请批准。

预算调整请示范文篇三:

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本次会会议报告关于20xx年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请予审议。

一、今年1-10月份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一)收入

全市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2.51亿元,同比增收10.13亿元,增长14.0%,完成市人代会预算101.36亿元的81.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7.42亿元,同比增收6.69亿元,增长11.0%,完成预算81.35亿元的82.9%;非税收入完成15.09亿元,同比增收3.44亿元,增长29.5%,完成预算20.01亿元的75.4%。

(二)支出

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总支出112.16亿元,同比增支5.22亿元,增长4.9%,完成市人代会预算150.36亿元的74.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7.73亿元,同比减支1.38亿元,下降2.0%,完成预算的79.6%;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4.44亿元,同比增支3.60亿元,增长17.3%,完成预算的62.9%;社保基金预算支出20亿元,同比增支3亿元,增长17.6%,完成预算的75.8%。

二、全年财政收支及财力预测情况

(一)财政收入预测

综合当前收入形势,预计全年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0亿元,比上年增收9.85亿元,增长10.9%。其中:税收收入预计完成82亿元,比上年增收9.37亿元,增长12.9%;非税收入预计完成18亿元,比上年增收0.48亿元,增长2.7%。

(二)预算内财力预测

根据全年财政收入预测,按照现行财政结算体制,预计20xx年当年预算内财力为149.03亿元(不包括上级专项追加及上年结转),具体构成如下:

1.公共财政预算财力合计83.80亿元

⑴ 税收财力66.07亿元。其中:市本级财力36.87亿元,镇区分成财力29.20亿元。

⑵ 非税财力9.23亿元。其中:市本级财力7.23亿元,镇区财力2亿元。

⑶ 国有资产列支财力8.50亿元。

2.基金预算财力合计65.23亿元

⑴ 政府性基金预算财力38.83亿元。其中:市本级财力16.23亿元,镇区财力22.60亿元。

⑵ 社保基金收入26.40亿元。

全年预计财力149.03亿元,比市人代会预算财力150.36亿元减少1.33亿元。主要因素:一是税收增长及结构高于预期,税收财力增加0.67亿元;二是国有资产收入减少财力1.57亿元;三是非税收入减少财力0.43亿元。

(三)预算内支出预测

全年预计预算内支出149.03亿元(不包括上级专项追加和上年结转),比市人代会预算支出150.36亿元减支1.33亿元,主要是由于公共财政预算减支1.33亿元。其中: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财力分成增加支出0.24亿元,国有资产列收列支减少支出1.57亿元。

三、20xx年财政预算调整方案

(一)收入预算

20xx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算原为101.36亿元,现调整为100亿元,减收1.36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0.9%,完成市人代会预算的98.7%。其中:税收收入原为81.35亿元,现调整为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完成预算的100.8%;非税收入原为20.01亿元,现调整为18亿元,比上年增长2.7%,完成预算的90.0%。

(二)支出预算

20xx年预算内安排支出预算原为150.36亿元,现调整为149.03亿元,减支1.33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4%,完成市人代会预算的99.1%。

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原为85.13亿元,现调整为83.80亿元,减少1.33亿元。其中:

⑴ 市本级预算支出原为43.86亿元,现调整为44.10亿元,增支0.24亿元。

⑵ 国有资产列收列支预算原为10.07亿元,现调整为8.50亿元,减少1.57亿元。

⑶ 镇区预算支出原为31.20亿元,现仍为31.20亿元,不作调整。

2.基金预算支出原为65.23亿元(含社保基金预算支出26.40亿元),现仍为65.23亿元,不作调整。

(三)收支平衡

20xx年预算财力原为150.36亿元,现调整为149.03亿元,预算支出调整为149.03亿元,收支平衡。

以上20xx年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请市人大会予以批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调整农村和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农业,全文共 2645 字

+ 加入清单

调整农村和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领域

调整农村和农村经济结构,  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及土木工程专业 石磊  7月22日我们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组一行14人来到平度市崔家集镇周家村,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周家村的五天中,我们开展了许多活动,和小学生联欢、与当地青年座谈、为小学生义务辅导功课,深入农民之中调查研究等等。在农村里,我们学到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也看到了一些问题。这是我们这些大学生第一次如此热衷于农村问题,并且如此深入地思索农村问题。其中大家关心最多,也是讨论最多的,就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将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对农业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的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业市场,才能支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十五计划纲要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做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  靠天吃饭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祖祖辈辈唯一的谋生手段,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业生产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市场风险增加。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根据?quot;思想,周家村两委在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上做文章。吸引外资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带领全村人走上了致富之路在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必须对农产品的品种结构进行调整,面向市场,依靠科技,进一步加强优质品种的引进、选育、繁育和推广工作,尽快淘汰和压缩劣质品种,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他们为村民们联系了南韩的育种辣椒和西瓜,辣椒XX元/亩,西瓜4000元/亩,西葫芦5000元/亩,环绕村子还重了5000棵柿子树,每棵树收入200多元,年人均收入3800元。  虽然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但村两委并没有固步自封,他们清楚地知道地,也就种成这样了,要想再发展农村经济,还是要想办法,上项目。我觉得要想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还要在以下三点上想办法:  (一)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鼓励农民服务组织创新,培育经纪人队伍,加强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加快制订或修订农业行业标准和重要农产品质量标准,推广采用国际标准,创建一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有计划地兴建或扩建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科技、劳务等要素市场。搞好农业服务,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引导农民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搞好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和培训,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户,及时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推进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  1、鼓励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要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从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为龙头企业搞好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和科研单位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2、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农产品的转化主要是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水平还很低,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实行对初级产品的深加工,还可以为农产品的增长提供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要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积极促进初级农产品的转化和加工,不断开发名、优、特、新品种,搞好优良品种的繁育。  3、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创汇农业。十五期间,我国将加入世贸组织,要以此为契机,千方百计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农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重点扶持和扩大畜禽、水产品、水果、蔬菜、花卉及其加工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特色产品和有机食品的出口。有计划地组织劳务输出,参与国外农业开发、水利工程承包等。   (三)积极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从种植业向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转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必由之路,也是使农村丰富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需要。  1、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引导农民更多地从事非农产业,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行业,加快改造传统工业,积极发展商业、运输、饮食服务、旅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2、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充分调动投资者、经营者的积极性,引导乡镇企业加快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加快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名、优、特、新产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乡镇企业的科技水平和竞争能力。   3、加快发展小城镇。小城镇是转移农民的基地,是二、三产业的载体,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有选择的培育一批重点的中心集镇,努力在城镇投资体制、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使小城镇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4、鼓励、支持和组织农民开展劳务输出。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组织起来,到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务工经商,加快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步伐。   这次三下乡活动虽然早已结束,但

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使我们这些读圣贤书的人也开始关心窗外事。它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在生活着九亿多农民的广大农村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问题,那里的经济还不够发达,那里的政治体制还不够健全,非常需要我们这些大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尽自己应尽的一份力,作出自己应做的一份贡献!

[1]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学校构造调整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学校,全文共 6744 字

+ 加入清单

学校构造调整调研报告

2019年,我县实施完成了第一轮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有效改善了办学条件,而且进一步优化了师资配置,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同时也加快了中小学校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促进了寄宿学校管理体制的形成。第一轮布局调整距今已经八年多,教育形势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我县学生生源不断减少,学校规模不断缩小,现有的学校布局能否适应新形势?学校的布点到底需要不需要进一步调整?如何调整?布局调整如何让群众满意?带着这些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我县基础教育现状

2019年3月底,我县基础教育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5所,其中:高中1所,职中1所,初中6所,中心小学13所、完小12所、初小24所,幼儿园28所;在校学生25747名,其中:高中在校学生3284名,职业中学在校学生1302名,初中在校学生7164名,小学在校学生9998名,在园幼儿3999名。教职工2270名。

1.从办学性质分:公办学校55所,占学校总数的64.7%,在校学生21919名,占学生总数的85.1%;民办学校30所,占学校总数的35.3%,在校学生3828名,占学生总数的14.9%。其中:民办小学3所,在校学生535名,民办幼儿园27所,在园幼儿3293名。

2.从教育结构分:高中阶段教育学校2所,占学校总数的2.4%,在校学生4586名,占学生总数的17.8%,其中:普通高中1所,占学校总数的1.2%,在校学生3284名,占学生总数的12.8%。职业中学1所,占学校总数的1.2%,在校学生1302名,占学生总数的5.1%;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学校55所,占学校总数的64.7%,在校学生17162名,占学生总数的66.7%;学前教育,幼儿园28所,占学校总数的32.9%,在园幼儿3999名,占学生总数的13.6%。

3.从义务教育阶段分: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学校55所,占学校总数的64.7%,在校学生17162名,66.7%。其中:初中6所,占学校总数的7.1%,在校学生7164名,占学生总数的24.4%;完全小学25所,占学校总数的29.4%,在校学生9804名,占学生总数的38.1%;初小24所,占学校总数的28.2%,在校学生194名,占学生总数的0.8%。

4.从学校规模分:在校学生在900人以上的学校7所,占学校总数的8.2%;540—900人的学校2所,占学校总数的2.4%;270—540人的学校8所,占学校总数的9.4%,270人以下学校67所,占学校总数的78.8%。

5.从区域分:城区学校9所,占学校总数的10.6%;城区在校学生11754名,占学生总数的45.7%。高中、职中、公办幼儿园全部在县城区;初中:城区1所,占初中总数的16.7%,学生3312名,占初中学生总数的46.2%;完全小学:城区5所,占完全小学总数的20%,学生4143名,占小学总数的41.4%。

二、第一轮学校布局调整以来学校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1.教育内部的变化。总体呈现以下特点:学校总数量下降,呈现城区略有增加,农村大量减少,尤其是农村初级小学;学校规模整体缩小,呈现城区扩大,农村缩小向两极发展的趋势;学生总数量减少,呈现高中大量增加,初中基本稳定,小学急剧下降。学生流动增加,呈现农村学生向乡镇学

校流动,乡镇学生向城区学校流动。

(1)学校数量呈现减少的趋势。2019年布局调整后,全县共保留学校163所(不包括幼儿园),其中:高级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中心小学13所,完全小学6所,初级小学136所。

2019年3月底,全县共有公办学校54所(不包括幼儿园),其中:高级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中心小学13所、完全小学9所、初级小学24所。共减少109所,全部为农村初级小学。

(2)学校规模呈现城区扩大,农村缩小趋势。2019年布局调整后,高中规模:在校学生1470人。初中规模:在校学生7372人,校均1228.7名,其中:城区桥山中学2318名,乡镇初中校均1010.8名;小学规模:在校学生20193人,其中:完全小学在校学生15407名,校均811.2名;初小在校学生4706名,校均34.6名。

2019年3月底,高中规模:在校学生3284人,是2019年的1.23倍,净增加学生1814名;初中规模:在校学生7164人,校均1194名,其中:城区桥山中学3312名,较2019年扩大了42.9%,净增学生994名。乡镇初中校均770.4名,较2019年缩小了23。8%,校均减少学生240.4名;小学:在校学生9998人,其中:完小9804名,完小校均392.2名,较2019年缩小了51.7%,校均减少学生419名;初小194名,校均6.8名,较2019年缩小了80.3%,校均减少学生27.8名。

学校规模的变化表现为,高中规模扩大趋势显著,现在的规模是2019年的1.23倍,随着高中阶段普及率的提高,继续呈扩大趋势;初中规模整体缩小,但城区桥山中学规模呈扩大趋势,而乡镇初中学校规模呈现缩减趋势,小学整体缩小明显,城区缩小幅度较小,农村缩小幅度较大。

(3)学生数量呈现下降趋势,且向城区流动趋势明显。2019年至今,全县学生数量变化表现为,高中大量增加,初中基本稳定,小学急剧下降。学生向城区流动的趋势明显。

2019年布局调整后,全县在校学生28955人,其中:高中1470人;初中7372人,其中:城区在校学生2318名;小学20193人,其中:城区在校学生3741名。

2019年3月底,全县在校学生21748人(不包括幼儿园)。高级中学在校生3284名,增加了1814名;初级中学在校生7164名,较2019年总数减少了208名,而城区学校在校学生3312名,却增加了994名;小学在校生共9998名,总数减少了10115名,减少幅度为50.3%。而城区3856名,增加了115名(不减反而增加的原因是有大量的学生流入)。如果按全县的下降幅度计算,实际净增加1335名。

2019年全县学生总数较2019年减少了7207名,而城区却增加了2923名。在校学生总体数量呈下降趋势,主要是低年龄段的学生,年龄段越低下降的幅度越大。农村学生向乡镇学校流动,乡镇学生向城区学校流动趋势明显。年龄段越高,流入城区的就越多。

(4)学生上学费用(义务教育阶段)减少,家庭负担减轻。2019年,初中学生每学期的费用包括:书本费110元(平均值)、杂费54元、文体卫生费10元、班费5元、取暖费26元等,合计205元,每学年共计410元。住宿学生还包括住宿费150元,伙食费600元(平均值),交通费120元(平均值),合计1075元,每学年共计2150元。小学学生每学期的费用包括:书本费50元(平均值)、杂费36元、文体卫生费10元、班费3元、取暖费26元等,合计125元,每学年共计250元。住宿学生还包括住宿费100元,伙食费500元(平均值),交通费120元(平均值),合计970元,每学年共计1940元。

2019年,因为实行“两免一补”政策,走读学生没有费用,住宿学生只有伙食费200元,交通费120元(平均值)。初中走读学生每学年减少410元,住宿学生每学年减少1830元;小学走读学生每学年减少250元,住宿学生每学年减少1620元。家庭供养学生的负担明显减轻。

2.群众认识的变化。通过调研,可以明显感到群众对教育的认识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由过去的追求就学方便,到现在的追求优质的教育资源;由过去的供孩子上学担心增加经济负担,到现在的担心孩子到学校后生活条件不好。2019年开始布局调整时,家长因为孩子上学路远了,住校增加了伙食费和交通费了,对布局调整有看法,是布局调整的主要阻力之一。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为了能让孩子上好的学校,不惜在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特别是近年来,群众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加之“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供孩子上学的费用,已不再成为家庭的主要负担。

3.产生以上变化的主要原因分析。从以上特点来看,学生不断减少和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是变化的主要原因:

(1)生源的减少,使学校的数量不断减少,学校的规模不断缩小。尤其是农村学校数量减少和规模缩小的幅度较大。在五所农村初中中,只有店头中学和隆坊中学的规模符合国家规定的“初中在校生应为900—1200人”的要求。田庄中学(453人)、侯庄中学(336人)和仓村中学(208人),均远远低于国家规定“初中在校生应为900—1200人”的要求。农村完全小学(包括中心小学)22所,校均在校学生392.2人,规模最大的为店头小学(1106人)和隆坊小学(1002人),其余19所,学校规模均在720人以下,规模最小的学校是回乐堡小学(77人)和惠家河小学(71人)。低于国家规定“小学在校生应为720—960人”的要求。压缩学校数量,扩大学校规模势在必行。

(2)经济收入的提高,“两免一补”政策的实行,追求教育目标的改变,是引发群众教育观念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调研,可以明显感到群众对教育的认识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过去关注的是方便就学和经济负担,现在关注的是能否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享受良好的管理与生活环境。在调研中,发现群众最关注的是自己的孩子能否受到好的教育,最担心的是孩子在学校的生活环境及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群众的教育观念已不再成为学校布局调整的主要阻力。2019年至今,全县生源总体减少了3649人,主要是低年龄段的学生,年龄越低减少的幅度越大。目前,在城区初中与小学中,非学区的学生约为700余名,主要是农村学生流入,农村学生向城区流动的趋势是,年龄段越高,流入城区的就越多。向城区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城区的优质教育资源集中。优质教育资源是引导学生流动的主要原因。加大对农村学校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稳定生源的主要因素。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农村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环境,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已成为群众的迫切愿望。

三、今后学校布局调整的思路

依目前我县的教育现状,很难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一是从国家的政策来看,初中有50%的学校,小学有87.5%的学校,不符合国家“高中在校生应为900—1500人,初中在校生应为900—1200人,小学在校生应为720—960人”的规定;二是从教育规律来看,学校规模太小,不利于学校管理,办学效益不能很好体现;三是从教育现状来看,农村学校管理体制不顺,办学条件基础太差,教育资源分散,不利于我县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四是办人民满意教育来看,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公平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无法满足人民群众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愿望;五是从我县的教育发展来看,教育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薄弱,学前教育滞后,特殊教育短缺,难以实现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必须对现有学校布局做进一步调整,整合现有教育资源,集中有限财力,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全县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1.布局调整的基本思路。布局调整的基本思路:加强高中建设,发展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优化义务教育,完善管理体制。

(1)普通高中:依据办好一所高中的目标,按照普及高中的标准,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校舍面积,扩大高中规模。

(2)职业教育:将撤并初级中学的闲置校舍,分别建成职业中学及职教实训基地。一所以农业为主,另一所以工业为主。

(3)学前教育:县城区:在办好现有公办幼儿园的基础上,将河西小学改扩建后,设立城西公办幼儿园,规模在300人左右。改造润良幼儿园,设立城东公办幼儿园,规模在300人左右,以满足城区幼儿的入园;在每个乡镇新建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

(4)义务教育:①初级中学:撤销2—3所规模较小的初级中学,重点办好4—5所规模较大的初级中学;②完全小学:城区保留三所,店头和隆坊各保留两所,其余乡镇各保留一所;③初级小学:全部撤销,变为中心小学的教学点,按照有学生就设点,无学生就撤回的原则,确保学生方便就学;④特殊教育:建立特殊教育学校或与其他县区特殊教育学校联合办班,县财政设立特殊教育补助专项资金,资助在外就读的特教学生。

(5)完善教育管理体制:①将所有公办学校全部收归县教育局统一管理,取消县教育局和乡镇教委两级管理的体制;②将初级小学全部划归中心小学管理,撤销初级小学建制,变为中心小学的教学点;③将乡镇教委的管理职能划归中心小学,将乡镇教委的监督职能划归乡镇督导员。

2.布局调整坚持的原则。

(1)统筹规划,政府引导,适当撤并,扩大规模。

(2)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改善条件,确保入学。

(3)提高质量,强化服务,效益优先,群众满意。

3.布局调整把握的重点。

(1)把学校布局调整与“双高普九”和教育强县的创建相结合。

(2)把学校布局调整与促进教育协调发展相结合。

(3)把学校布局调整与建设特色教育相结合。

(4)把学校布局调整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

4.布局调整把握的关键。

(1)布局调整必须有利于学生就近方便入学,确保全部按时入学是关键。

(2)加强后勤建设,确保学生安全,是消除群众顾虑的关键。

(3)均衡配置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是稳定生源的关键。

(4)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是让群众满意的关键。

四、学校布局调整保障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社会方方面面,工作具体细致,任务重,困难多。广泛宣传国家政策,扎实深入做好群众和家长的思想工作,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深远意义。要抓住当前国家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重大机遇和我们已具备的诸多有利条件,使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发展观,消除撤并区的群众思想顾虑和阻挠情绪,取得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配合和支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促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顺利推进。

2.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各级政府要把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事关教育事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措施来抓,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中心工作来做。成立由政府“一把手”挂帅,教育、财政、建设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农村中小学布局领导小组,制定调整规划,搞好组织实施,加强督促检查,协调解决突出困难和问题。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目标管理责任制、任务考核奖惩制,逐级签订目标责任,分年度、分项目层层分解任务,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加强工作调研指导,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制定有效措施,典型引路带动,推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顺利实施。

3.加强师资培训和优化师资配置。制定五年师资培训规划,大力加强教师文化知识和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各级各类教师学历水平和教育教学技能,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师资保障。加强各类学校师资和干部配备的调控,加快师资补充;对规划撤并的学校,有计划地将其优秀师资向其他学校集中。多渠道增加职业教育学校专业教师和双师型教师,重视和加强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指导教师、工勤人员、校医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

4.加大投入力度,建立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认真落实中、省有关教育投入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和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使校舍维修改造工作制度化、长期化,提高保障水平。

5.加强寄宿制建设管理,提高服务保障能力。把搞好寄宿学校建设作为推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进一步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严格按照《市中小学寄宿制建设标准》,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严格寄宿制学校管理,不断完善管理办法,加强管理队伍建设,配足配强专职保育员,搞好安全和日常生活管理,及时消除各种安全卫生隐患,提高寄宿管理水平,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确保学生在校安全,解除家长后顾之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6.加强学校资产监管,确保校产不流失。凡撤并的学校校产属公有教育资源,一律归教育部门管理使用,确保继续用于教育,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撤并后的学校校园校舍经检查不属危房的,优先用于举办幼儿园、农民职业技术学校、校外活动点等。

总之,调整中小学布局结构、优化教育资源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涉及千家万户,涉及孩子的未来与希望。只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科学布局,成效会越来越明显,广大人民群众和孩子们也一定会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黄陵的教育事业也会更加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我区农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农业,全文共 9329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我区农业结构调整情况考察报告

关于农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考察报告

临淄区政府办公室  王俊涛

为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区农业结构调整,8月19日至22日,区政府分三组对河北栾城县及我省的烟台、潍坊地区有关县市(区)农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通过这次考察,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好的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外地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特点

此次考察,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大。一路上,大家边听、边看、边议,感触很深,普遍感到这些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农民积极性高,发展的规模大,速度快,势头猛,所到的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许多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视程度高,发展速度快。此次考察,感受最深的就是外地对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视程度和发展速度。到安丘市参观时,看到遍地是大葱、大姜、花生等经济作物,几乎看不到粮食作物。临朐县仅上半年就召开了五次有关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大会,还组织干部群众走出去开展大参观、大学习、大交流活动,加大力度抓调整,掀起了农业结构调整热潮。今年春夏两季全县共调增经济作物10万亩,经济作物发展到62万亩,粮经比例达到4: 6。畜牧养殖业发展极为迅速,养殖小区总面积发展到1.6万亩,奶牛存养量达1.5万头,相当于整个淄博市的奶牛存养量。栾城县自身资源优势不突出,人口仅有32万。这么一个小县,生猪存栏却是我区的两倍,蛋鸡存栏是我区的三倍,牛存栏是我区的2.5倍,畜牧业产值占到全县农业总产值的一半,可见他们结构调整的力度有多大。当然,这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他们每年都组织万余人次到外地参观学习,把县里的农业会议开到县外先进地区,能够经常性的组织大规模的农业结构调整活动,其工作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

二是农民富裕,财力增强。调查中发现,凡是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的地方,农民都变富了。栾城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长期以来,以粮食种植为主,农民增收缓慢,自97年开始,县委、县政府调整思路,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农民增收的关键,并大见成效。200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300元,其中来自畜牧、蔬菜、花卉苗木三大产业的收入分别达到778元、350元和600元。春源草业公司所在的城南镇,草坪产业平均为农民多增加收入约1200元,一些种植养殖专业村,单项种养收入占全村农民纯收入的80%以上。2000年,安丘市财政收入实现了3.3亿元,其中农业收入达到了1.4个亿,接近财政收入的1/2,农民人均纯收入3680元,农民纯收入70%以上来自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民变富了,从而更加坚定了他们奔小康乃至更加富裕的信心。目前,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农民群众结构调整的积极性高涨。

三是发展规模大,带动作用强。临朐县大力发展畜牧养殖,4处乡镇形成了千头以上的饲养规模,涌现出饲养百头以上的奶牛生产专业村19个。该县大棚西瓜也非常出名,杨善镇大棚种植面积发展到4200亩,明年可达到1万亩,仅西瓜一项,该镇农民收入就达3000多万元。莱阳的龙大集团是以农产品加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企业,现有员工13000余人,总资产10亿元,2000年共加工各种食品9.29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10.1亿元,实现利税1 .8亿元。仅在山东省内,就有5万农户为龙大搞蔬菜种植和加工。其下属企业达22家,乘车参观半个多小时还转不完。诸城外贸集团拥有资产26亿元,1.8万名职工,2000年完成工业产值32.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4.3亿元,利税1.1亿元,出口创汇2.16亿美元。其中肉鸡一体化生产体系形成年产父母代种鸡200万套、商品代雏鸡8000万只、饲料50万吨、加工冻鸡14万吨、分割出口4万吨的规模,是全国最大的肉鸡出口生产基地;玉米淀粉年生产能力106万吨,居全国同行业首位;色素提炼形成年加工色素2亿克的能力,带动基地20万亩,是全国最大的天然色素出口生产基地。2000年公司向农村投放资金30亿元,为农民增加收入2.8亿元,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四是外向度高,创汇能力强。近些年来,安丘市积极实施农业经济国际化战略,因地制宜,大力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直接与国际市场接轨,推动了创汇农业的发展。目前,安丘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078家,年加工能力185万吨,在潍坊市商检局公布的出口蔬菜企业注册登记中,该市有45家,占潍坊总数的68%,有3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得了农产品进出口经营权。出口创汇作物基地面积达到40万亩,去年通过多渠道出口农产品63万吨,提供出口货源26万吨,实现收购值21亿元,出口创汇1亿多美元。莱阳市食品加工企业已达到250家,今年1-6月份,农产品出口创汇达2.0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4%.

二、外地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经验

外地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借鉴。主要可以概括为“六抓”:

第一,抓龙头,着力增强农业产业化的拉动力。龙头企业上联国内外市场,下联千家万户。抓好一个龙头,就会带起一个系列;建起一批龙头,就会带起一片基地。所考察的地区无不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首要环节来抓,靠龙头拉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如,诸城市近年来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发展龙头企业,坚持不分层次,市乡村户一齐上;不分性质,国有、集体、民营一齐上;不分方式,独资、合资、合作一起上。截至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各类龙头企业已发展到900多家,年加工能力达到300万吨,全市70%的农产品得到就地加工,转化增值率在50%以上。莱阳市培植龙头企业250余家,固定资产达到了26.5亿元,年加工转化各类农产品50余万吨,其中:蔬菜30万吨、粮油16万吨、肉奶4.5万吨。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了种养业的发展,并为第三产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目前,全市有10多万劳动力参与各种食品的加工、种植、养殖等行业,占全市劳动力总数的1/4。

第二,抓基地,夯实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有了龙头,还必须建好基地,这样才能为龙头企业均衡供应大批量的优质原料,增强龙头企业的竞争力。莱阳市按照龙头企业需要什么,附近基地就生产什么,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的原则,采取措施,大力发展企业车间式基地,订单式基地,大户、合作社连接下的规模化基地等,密切加工企业与农民的关系,靠加工企业的能力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开展。几年来,在蔬菜生产方面,分别建起了10万亩芋头、10万亩大田菜和保护菜生产基地;在畜牧方面,分别建起了1万头奶牛、8万头肉牛、1400万只肉食鸡生产基地和25个千头以上规模的养猪场;果品生产方面,建起了面积35万亩的苹果生产基地,稳定发展了2万多亩的莱阳梨生产基地。诸城市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思路,大力组织专业化生产、规模种养。全市三分之二以上的耕地纳入了基地化种植,养殖大户发展到2万个,各类专业饲养场9800多处。目前,全市种养基地提供的产品占全市农产品总量的70%以上。另外,为了密切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的关系,促进基地建设健康发展,对龙头与基地农户全面推行了契约化经营、合同化管理,组织龙头企业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并经公证机关公证,以法律形式明确界定产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强化对龙头和基地的双向约束,使双方真正结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加快了基地建设,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

第三,抓市场,拓宽农业发展空间。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凡是农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成效的地方,都是开拓市场比较成功的地方。实践证明,市场也是龙头,开辟好一个市场就能带动一个产业,活跃一方经济。象诸城市皂户辣椒市场,年交易量5000多万斤,交易额2亿多元,带起了1.6万亩的辣椒基地和3000多个贩运加工户。目前,该市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发展到61处,其中兴建的龙海水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到15亿元,成为江北最大的“旱地码头”。近年来,还积极调整优化市场结构,开辟多元化市场,教育引导各龙头企业树立“站在全球搞营销”的观念,实行老市场新客户、老客户新市场、新客户新市场、大客户大市场,在巩固现有传统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南北美、欧共体、非洲和东欧等新兴市场;坚持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一齐闯,构筑多元化、多口岸的营销格局。该市外贸公司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主导产品肉鸡由日本市场扩大到新加坡、沙特等8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建立了192处直销点,内销冻鸡7万多吨,实现了内贸外贸相互补充,企业回旋余地大大增强。他们还针对市场的多样性,开发适销对路的大众化产品,抢占市场,如中康公司的大姜、圆葱、芋头、胡萝卜等保鲜品出口,在日本市场很受欢迎。去年共出口各类蔬菜9000多吨,创汇600多万美元。

第四,抓科技,提升农业结构调整的档次。农业能否再上新台阶,最终要靠科技。所考察的地区都非常重视这一点。莱阳市顺应国际、国内市场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从种子繁育、种植,到田间管理、采收等各个环节,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特别是农产品优质化生产和加工技术的引进和推广。重点抓了良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几年来,先后引进蔬菜良种40多个。目前,该市种植的基地蔬菜,大部分是从国外引进的品种。临朐县加快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建设,县政府投资成立了畜牧良种繁育中心,从国外积极引进推广波尔山羊等优良品种,加快畜禽品种的更新换代,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和效益。莱州市加快实施“科技兴农”工程。目前,该市涉农科研组织79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在推广体系的建设上,坚持政府推广、科研机构推广与民间互相学习借鉴相结合,着力构建市、镇、村三级科普网络。目前,莱州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数达到6000多人。近年来,市政府还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在电视台开辟了“农业科技天地”和“民营科技园”两个电视栏目,采取定期播出、滚动播出的方式,普及农业实用型知识,宣传依靠科技进步发家致富的典型。为了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专业技术难题,该市又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农业科技服务热线”,并成立了10个农业专家组,配备了专车,及时解答、解决农民在发展高效农业中的疑难问题,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农业科技110" 。科技推广体系的不断完善,推广方式的不断创新,服务功能的不断健全,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

第五,抓中介,架起农民通向市场的桥梁。为了切实解决好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拉长、拉紧产业化链条,使农民有组织、有秩序地进入市场,达到农民、企业、政府都满意的目的,他们采取政策引导、典型示范、政策扶持等措施,大力发展了以合作社为主的各种中介组织。依靠中介组织,把龙头企业和农户更加紧密地联结起来,增强产业化各环节之间的关联度,以此推进产业化升级。在中介组织的建设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兴办专业合作社。莱阳市围绕蔬菜、果品、畜牧、粮油等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重点发展了供应、加工、销售、服务四种类型的合作社。如该市的宇敏蔬菜供销合作社,共有社员126户,股金10多万元。2000年,合作社统一为社员供应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170吨,帮助社员销售蔬菜、大梨等产品400多吨,为社员增加收入13万元。二是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依托兴办合作社。如莱阳市的宏达食品公司,组织538户菜农成立了专门为企业组织原料生产和供应的宏达果蔬供应合作社。2000年,合作社为企业供应的原料占企业需求量的70%。三是发展各类学会、协会。诸城市箭口镇东丁家庄子村食用菌研究所,集生产、经营、服务于一体,带动起600多个食用菌专业户,户均年收入过万元。目前全市共发展各类合作组织1400多个,提高了农民的组织程度,在推进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四是培育壮大经纪人队伍。注重发挥经纪人的中介作用,把市场与农户联结起来。诸城市乡埠头村是一个偏远村庄,交通闭塞,信息不灵,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村党支部围绕发掘本村养猪的传统优势,发展了一支由45人组成的经纪人队伍,靠他们跑信息、找销路,仔猪年交易量达到5.5万头,远销江苏、青岛、胶东、高密等地,不仅把本村的传统优势变成了产业优势,而且成为全市的一个仔猪繁育、交易集散地,辐射带动了全市的仔猪生产。

第六,抓服务,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条件。一是制定优惠政策,激励农户加快调整。临朐县每年拿出50万元无偿扶持畜牧良种繁育中心。河北栾城县每年筹措2000万元财政贴息贷款,用于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高效农业发展;制定出台了《栾城县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农户担保机制,调动了农民调整结构的积极性。到目前为止,累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2795笔,总额4551万元,支持农户3055户。在发展畜牧业方面,规定年产仔猪17000头以上的养猪场每年可享受县政府40万元一年期的贴息贷款;鸡存栏1万只以上,猪存栏300头以上,牛存栏100头以上,兔存栏2000只以上的养殖场享受县政府15万元一年期的贴息贷款;对新建30头以上的养牛场,每新购一头肉牛,享受500元财政贴息贷款,每新购一头奶牛,享受1000元财政贴息贷款;对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在1000吨以上,并与养殖户订有收购合同的,享受县政府100万元一年期贴息贷款;对中介服务组织,年销售畜禽产品在500吨以上的,享受县政府20万元一年期的贴息贷款。另外,对外地区人员或企业到栾城投资兴办畜禽产品加工企业且年加工规模达到2000吨以上的,除享受上述优惠政策外,年终县政府还将额外奖励3万元。二是搞好土地流转。为解决阻碍结构调整的土地问题,栾城县采取互换、转包、出租、反租倒包等形式,促进了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动,为农业结构调整留出了宽裕的空间。1999年,结合土地调整延包,对人地矛盾突出的142个村进行了重点攻关,共留出空白地5万余亩,育林地2万亩,规划种植小区、养殖小区、工副业小区126个,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截至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8.9万亩,涉及农户16000户。三是重视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安丘市成立了农副产品价格信息服务中心,及时发布国内各大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价格信息;栾城县投资160万元建设了栾城信息港,并且基本实现了与农业龙头企业、大型农产品基地、示范园区之间的联网,通过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做到了“引导农民调、帮助农民销”。四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搞好人才服务。目前,诸城市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到25所,在校学生近万人。在办学方向和教育内容上,先后开设了种植、养殖、林果、桑蚕、食用菌、食品加工等30多个专业。近年来,共向龙头企业和农村输送中等技术人才5万多人,有3万人成为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5000多人成为农村专业户和科技带头户,为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智力支持。

三、对我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关建议

根据我区农业发展的要求,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我们认为,我区农业结构调整总的思路是:牢牢把握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环节,面向国内外市场,依靠科技,在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布局和提高加工转化水平上作文章,在项目带动,龙头拉动上下功夫,实施“科技、市场、名牌”三大战略,在重点抓好蔬菜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大力发展创税、创汇农业,从而达到结构品质调优,经济调活,产品适销对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思想解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不扫除思想障碍,突破“思维瓶颈”,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就无从谈起。尽管我区农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由于传统观念、传统种植方式根深蒂固,群众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比较淡薄,对发展效益农业不积极,特别是西部乡镇,存在不愿干、不敢干、不会干的问题,农业结构调整还有一定的难度。对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要从改变农村干部群众的传统观念入手,积极组织干部群众走出去开展大参观、大学习、大交流活动,让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进一步开阔视野,使思想观念来一个大解放,认识来一个大提高。要选派组建农村工作队,围绕农业结构调整,集中帮助村级班子抓宣传发动和观念更新,抓统一规划和品种选择,抓产前、产中、产后各项服务。特别是注重抓好典型,以期用实实在在的做法、成效引导和示范农民,让老百姓自觉主动地调。东部乡镇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调整力度,向“无粮村”、“无粮镇”方向发展,真正掀起全区农业结构调整的热潮。

(二)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从外地发展来看,农副产品的加工水平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高效农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已成为我区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今后要重点抓好齐美斯有限公司、丽华集团、蔬菜公司等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其进一步上规模、上档次,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同时,要着力挖掘和引进一批有经验有市场的能人积极来我区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有关部门要从发展农业的大局出发来制定发展农业加工企业的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通过实施扶持政策,力争培植出一批象“龙大”、“得利斯”等那样在全国叫得响、立得住的名牌,把我区的农业加工产品打入国内国际市场。同时,要积极探索完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调节机制,引导企业和农户通过多种形式合作,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格局,积极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生产和供销合同,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确保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三)下大气力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市场是高效农业的导向和载体,对实现农业商品性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富裕,离不开市场的带动。对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下大气力搞活市场流通,促进农产品销售。一是要下大气力抓好直销市场的开拓。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吸引和支持外地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来我区设立办事处。加强合作,要定期召开农产品销售洽谈会和新闻发布会,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我区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二是要大力发展农产品运销业。坚持国家、集体、联合体、个体一起上,建立起多元的运销体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注重和发挥个体、联合体在运销中的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参与农产品运销。三是利用国际互联网、参加农业博览会、外出上门洽谈等多种形式搞销售。四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的出口创汇,大力发展创汇农业。要广泛招商引资,吸引国外客商来我区创办农产品出口项目,利用这些企业,从国外引进适销对路的优新品种,提供给农民种养,建立和发展创汇基地,实行合同生产、合同收购,产品按国际市场加工后再销往国外。同时,鼓励我区蔬菜向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出口,积极开拓国外蔬菜销售市场,逐步提高我区创汇农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

(四)积极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积极推进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大力兴办多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发展,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是发展农产品销售型合作经济组织。这一合作经济组织既可以由农村种养大户牵头建立,也可以由运销能力强的个体、联合体或加工龙头企业牵头建立,既可以是一个村、一个乡镇为单位,也可以跨村、跨乡镇,其宗旨是要积极参与和组织好农产品销售。二是发展社区服务型合作经济组织。即以土地集体所有为基础,以地缘关系为纽带,以农业生产、行政管理为特征的合作经济组织,其宗旨是担负起对区域内的生产服务、管理协调、资源开发等职能。三是技术服务型合作经济组织。主要依托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吸收农民入股参与组建,其宗旨是开展以农业技术、良种繁育推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农机服务等方面的系列化服务。四是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是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和农产品的加工、销售,按照合作制的原则发展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

(五)加快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一是进一步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完善农技服务网络。尤其要稳定现有农技队伍,并制定措施,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支持和鼓励科技人员走向农业生产第一线,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科技承包等多种形式,创办农业示范项目,积极主动地参与科技的引进、转化与推广。二是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新技术。突出抓好“种子工程”,大力开发、引进、推广粮食、蔬菜、果品、畜禽等新品种,建议成立畜牧良种繁育基地,搞好品种的更新换代和优化升级。同时,要注重抓好高效养殖、模式化栽培和农产品加工、储存、保鲜等先进技术的引进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率。三是继续抓好农业科技攻关。要结合齐城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加大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力度,积极在农业生物技术、工厂化栽培与养殖等领域落实一批项目,使高科技农业实现突破性发展。同时,各乡镇也要根据各自实际,抓出一批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具有先进性和示范性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工程,推动全区农业现代化进程。四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以普通教育为龙头,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各级各类技术培训协调发展的农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吸纳运用新技术的能力。

(六)加快实施名牌战略,培植农产品名牌。现在,各地都很重视名牌效应,象安丘市短短几年建成了6个“中国特产”之乡,有48种农产品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商标,有18种农产品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我们必须强化品牌意识,通过特色和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要以蔬菜和畜产品为重点,发展一批具有竞争实力的名牌产品。为确保我区农产品质量,农业部门要引导农户向有机农业发展,要充分发挥我区被评为“全国标准化示范区”的优势,组织农户按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努力打响临淄无公害绿色蔬菜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同时,搞好农产品品牌认定,积极组织参加全国乃至世界性的农产品博览会,让更多的名牌产品走出临淄,走向世界。

(七)切实为农民群众搞好信息服务。在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的生产将由市场来决定。在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方面,市场需要什么,哪些能销出去,价格如何,未来的需求趋势怎样等等,这些市场信息成了至关重要的生产要素。广大农民群众对信息求之若渴。为此,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为农服务做为首要工作,认真研究,抓好落实。特别是搞好市场信息、技术信息服务,要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载体,及时向农民传递各类农业生产、技术、价格和供求信息,来指导农民调,帮助农民销。

(八)制定扶持政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农业结构调整是有风险的,各级都要建立完善农业的扶持、保护政策,调动农民调整的积极性。财政支农资金要重点投向结构调整,特别是对结构调整有重要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建设。要实行集中投资政策,集中精力保重点,求突破,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要研究制定农户小额贷款管理办法,完善农户担保机制,方便农民贷款。各金融部门要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并且重点扶持农业企业化经营和农副产品加工、运销龙头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浙江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工作报告_工作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683 字

+ 加入清单

浙江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工作报告

浙江省政府日前决定,再次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将最低月工资标准的最高一档调整为1860元。

从2019年11月1日起,浙江省将执行新标准:最低月工资标准分为1860元、1660元、1530元、1380元四档,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分为17元、15.2元、13.8元、12.5元四档。调整后,各档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幅度接近13%。

现行的浙江省最低工资标准是自去年8月1日起施行的。最低月工资标准分别为1650元、1470元、1350元、1220元四档,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为13.5元、12元、10.9元、9.8元四档。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市根据所辖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和用人单位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选择确定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是目前调节企业分配的两种主要手段之一。从1994年开始至今,浙江省已经15次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

拓展阅读

2019年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地区有湖南、海南、西藏、天津、深圳、北京等,其中全日制在岗职工工资最高的是深圳,达到2030元/月,而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位于全国之首的是北京,达到每小时18.7元,以下就由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

进入2019年来,先后有湖南、海南、西藏、天津、深圳、北京等地区宣布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深圳提高到2030元/月,最低工资标准首次超过两千元大关,成为目前全国最高的地区。

北京将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每小时16.9元提高到每小时18.7元。目前,北京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全国最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教育网点布局调整的工作汇报_工作汇报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486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网点布局调整的工作汇报

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对全县学校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实施城区网点布局调整的意见,着力解决城区和圩镇学校校园面积狭小、校舍紧缺、班额偏大的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新调整规划城区中小学布局。

针对城区学校入学难、班额大等问题,我局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制定了“中学整体搬迁至黄龙新校区,中学整体搬迁至现中学,现中学用于新建一所小学。新城区预留的90亩土地适时新建初中,将城区规划中预留的教育用地(原板鸭市场)适时新建一所小学”的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方案。该方案实施后,县城河北即有初中1所小学2所,县城河南也有初中1所(中学)、小学3所。同时,加大小学、小学扩建步伐,在小学、小学各新建一幢教学楼。我局已于元月16日邀请了部分家长代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校长教师代表就该调整方案召开了座谈会,充分听取各方代表的意见。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该调整方案科学合理,可行性、操作性强,将能很好的解决城区学校布局不合理问题,缓解大班额和入学难现象。

二、大力开展薄弱学校改造和标准化学校建设。

针对圩镇中小学入学难、班额大的问题,我局以薄弱学校改造和标准化学校建设为契机,一方面加紧圩镇中小学改(扩)建步伐,在圩镇中小学内新建、改建教学楼,扩大圩镇中小学容量;另一方面改善农村、偏远山区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偏远山区学校吸引力,引导农村、偏远山区学校辖区内学生就近入学。20xx年,我局向上争取资金843万元,新建校舍8幢、建筑面积达3761㎡,新建篮球场9个,装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92套……极大地扩大了圩镇学校的容量,改善了农村、偏远山区的办学条件,缓解了圩镇中小学入学难、大班额现象,解决了山区、农村适龄儿童就学难问题。

三、适当调整山区、农村学校网点布局。

因部分山区、农村学校生源少、办学效益不高,我局已于多年前将其撤并。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及就近入学的需求,撤并学校存在恢复的必要。为此,我局在充分考虑全县各乡镇人口分布、经济状况、现有布局等情况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了《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xx-20xx年)》,提出了“20xx年起恢复将池江镇杨村小学、杨柳小学、洋前小学等3所学校恢复三年级,逐年恢复池江镇板棚小学五、六年级;20xx年起逐年恢复吉村镇右源小学四、五六年级,准备新建青龙镇长里教学点;20xx年起逐年恢复青龙镇元龙小学、池江镇同心小学四、五、六年级,青龙镇同盟小学五、六年级,新建池江镇小汾教学点、路萁教学点,青龙镇留地教学点”的长远目标。届时,我县部分农村学生“就学距离过远、途中耗时长、体力消耗大”等问题将得到较好地解决。

四、县城再建一所公办幼儿园,缓解入园难、入托难问题。

全市其他县城区只有1所公办幼儿园,有的县城区至今没有1所公办幼儿园。目前我县有两所公办幼儿园,其中水城幼儿园为省级示范园,东门幼儿园为市级示范园,两所公办园均为我县学前教育起到了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20xx年投入319.92万元改扩建水城幼儿园教学楼一栋,占地面积530平米,建筑面积2600平米,建成后能增加180个左右的学位。《省基本办园标准》规定幼儿园规模不超过12个班级,即容纳360人,城区再建一所公办幼儿园也不能满足家长要入好园的需求。因此解决城区入好园难的问题,关键是要提升城区民办园的办学质量,为此,我局将解决争取资金加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近两年已争取资金近二百万元),20xx年城区已有三所民办幼儿园被评为市级示范园,城区入园难、入好园难的问题正得到有效缓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