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研究报告汇总九篇

浏览

7080

范文

9

篇1:幼儿健康午睡教育方法研究开题报告_毕业设计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设计,全文共 1458 字

+ 加入清单

幼儿健康午睡教育方法研究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本课题研究以培养和提高幼儿健康的午睡习惯方法为研究重点,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让幼儿在午睡时间,有着良好的入睡方式,午睡姿势正确,能够较快的安静入睡的好习惯。让家长对于幼儿午睡活动有科学正确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提高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午睡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从医学保健角度分析,幼儿午睡的时候,身体各部位和脑神经系统都在进行调节,氧和能力的消耗最少,利于恢复疲劳,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增加3倍,所以,睡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学习状况。

但我园是农村幼儿园,大多数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他们对于幼儿园为什么一年四季要安排幼儿午睡表示不理解,甚至有的家长认为根本就没有必要让幼儿午睡。基于此,我确定了“幼儿健康午睡教育方法的研究”课题,就如何“培养幼儿养成健康的午睡习惯”进行实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睡眠除了具有调节幼儿正常的生理机能的作用外,对幼儿的生长发育也是至关重要的。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对幼儿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们幼儿教师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研究意义

幼儿身体正在发育之中,早晨至中午,由于参加集体教育活动和各种游戏活动,身体一定很疲劳,午睡尤其重要。饭后需静养,使食物得以消化,午睡有益于幼儿身心的发展。午睡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体需要而设置的,对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研究内容

1、如何创设适宜的午睡环境,幼儿睡前活动的组织。

2、幼儿午睡时的睡姿要正确,教师如何对待不午睡的幼儿。

3、教师怎样做好和家长的沟通,让午睡成为幼儿一种长期的生活习惯。

五、研究目标及要解决的问题

1、研究目标

让幼儿在午睡时间,有着良好的入睡方式,午睡姿势正确,能够较快的安静入睡的好习惯。让家长对于幼儿午睡活动有科学正确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提高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

2、要解决的问题

解决农村幼儿家长对于幼儿园安排幼儿午睡活动的误解,以及培养幼儿正确的午睡姿势和习惯,提高教师组织管理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边实践边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反思总结。

2、调查法: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家长问卷来搜集信息,并进行反馈。

3、案例研究法:不断总结得失经验,收集经验材料,整理归纳。

七、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

1、课题准备阶段:(XX年12月-XX年1月)

制定研究计划,整理相关资料,了解幼儿在家午睡情况,分析解决教师在午睡管理上的误区,思索研究如何能够让幼儿安静的午睡,在此基础上制定方案。

2、实施研究阶段:(XX年2月-XX年9月)

深入调查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对幼儿自身,家庭午睡情况的调查和综合分析,通过家长园地,网络等和家长交流,在园进行午睡环境的创设,睡前活动的组织等。调查现状,总结经验,个案记录。

3、成果总结阶段(XX年10月-XX年11月)

整理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论文,申请成果鉴定。

八、预期成果

1、通过研究,转变家长对于幼儿午睡活动认识和重视,从而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2、增强教师对于幼儿午睡活动的管理,纠正幼儿不良的午睡姿势,从而安静的入睡,提高幼儿午睡的质量。

3、课题研究论文《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幼儿教学实践研究报告_研究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教研,全文共 8674 字

+ 加入清单

幼儿教学实践研究报告

幼儿教育是为一个人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的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教育,为大家分享了幼儿教学实践的研究报告,一起来看看吧!

内容提要:传承礼仪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需要,养成礼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开展礼仪启蒙教育是推进幼儿素质教育的需要。开展礼仪教育应优化教育环境,营造文明礼貌的良好氛围;注重言传身教,树立文明礼貌的行为榜样;在教学中渗透,丰富礼仪认知;开展实践活动,内化礼仪品质;家园互动教育,养成幼儿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礼仪教育,使幼儿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幼儿园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幼儿教育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策略,礼仪行为

本课题从20xx年9月申报, 11月由市教育局批准立项、开始课题实施,于20xx年11月结题,顺利完成了为期三年的课题实验研究。三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园积极开展幼儿文明礼仪教育,课题组老师团结协作,扎实研究,深入推进,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具有我园特色又系统规范的礼仪教育,受到了家长,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一、课题背景

我国自古素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称,礼仪文化源远流长,从最初的原始起源到保守礼仪的形成、革新和衰落,再到现代礼仪的形成与发展,它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零散到完整的渐进过程,形成如今的中华礼仪。中国教育史上,统治者、思想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儿童早期礼仪教育。在课程设置中充分体现“礼”的主导地位。孔子规定弟子学习礼、乐、射、御、书、数。他指出:“不学礼,无以立。”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以前多年的科举教材四书五经中,礼仪占有重要地位。有学者认为:用礼仪教育打造儒雅公民。有的认为:礼仪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尊重,礼仪素质集中体现在人的言谈和行为上。

礼仪美德是立身处世的基本要素,也是个体文明的重要体现,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有助于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于是,我们确定以礼仪教育为突破口开展礼仪教育专题研究,力图通过此项专题研究,有针对性地对全园幼儿进行生活礼仪、交往礼仪、学习礼仪和公共场所礼仪教育,让幼儿从小养成遵循行为准则和交往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

基于以上的学习与考虑,我园于20xx年10月申报了《幼儿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市级课题。

二、课题界定

礼仪是一种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也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新世纪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前期的幼儿,可塑性强,是文明礼仪习惯养成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亚里士多德说过“幼年时形成的习惯可以改变一生”。对幼儿进行卓有成效的礼仪启蒙教育,促进幼儿道德品质的发展,对幼儿今后的学习乃至整个人生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目前,教学理论界对礼仪教育的研究与实验已取得了不少成果,发表了一些研究性论文,但对幼儿礼仪教育的研究与实验却很少,认真探讨这一课题,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专业发展,对促进幼儿礼仪教育改革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课题针对目前幼儿礼仪教育的现状和幼儿礼仪行为的实际情况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展开研究,通过开展《幼儿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对幼儿礼仪教育进行一些探索并力争在幼儿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方面取得一批研究成果,以促进幼儿礼仪教育和谐、全面发展。

三、研究的要义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转变教师观念,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

2、研究幼儿礼仪教育的适宜目标与内容,培养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途径、方法,提高教师组织礼仪教育教学活动能力。

3、培养幼儿遵循行为准则和交往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建立礼仪课程管理体系(相关制度的确立),保证课题实施扎实有序、有效地开展。   2、幼儿园礼仪教育教学目标、内容适宜性研究。

3、组织幼儿礼仪教育教学活动指导策略研究。

4、日常生活中幼儿礼仪教育的指导策略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礼仪教育之前,每个班的教师发放调查表或利用家访、入园接待等机会调查幼儿的礼仪教育情况。

2、观察法:教师结合幼儿来园、离园、一日生活活动、学习活动、游戏和户外活动的时间,有意识地观察幼儿的文明礼貌及行为习惯,及时记录,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策略。

3、榜样示范法:教师、幼儿家长成为幼儿礼仪教育的楷模,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4、游戏法: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利用创设的情景使幼儿身临其境,在角色游戏、表演游戏中懂得礼仪、学习礼仪,实践礼仪。

5、实践体验法: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公共场所中自觉地运用礼仪知识,在实践中学礼、知礼、懂礼、用礼。

此外,运用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辅之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

1、全面整合原则:

我园礼仪课题研究与园本课程建设相结合,与幼儿园园本文化建设相结合;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保守礼仪教育精髓,又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研究效果。

2、生活性原则

充分体现“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发展;教育即生活,在发展中生活”的课程理念。强调生活中的养成教育,强调幼儿在礼仪文化氛围中,自然习得礼仪习惯,学习礼仪规范、提高礼仪素质。

3、尊重性原则

研究过程中,充分尊重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幼儿、每一个家庭的文化背景;尊重每一位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实践中的努力和发明。

4、实践性原则

第一、教育目标“小一点”

在为幼儿园的幼儿设计礼仪教育活动时,要充分尊重小朋友的身心发展规律,确定合适的活动目标,切忌贪多(内容多)、贪深(幼儿理解困难的礼仪)

第二、教育内容“近一点”

活动的内容涉及个人生活、家庭邻里、幼儿园、社会等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基本礼节,如教育主题活动:在幼儿园、在家里、在公园、在超市、在游乐场、在医院。

第三、养成习惯“实一点”

让幼儿从用好礼貌基本用语、用好体态用语等基本礼仪行为开始。

5、多元互动性原则

互动是课程实施、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战略。强调教师和家长一起营造文明和谐的礼仪文化氛围,在与幼儿一起生活中积极地影响幼儿,幼儿在与同伴、环境、成人良性互动中健康生长。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包括课题申报、课题学习、做好课题前测、制定研究方案等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xx年1月---20xx年6月):组织幼儿开展礼仪教育活动,开展礼仪教育课题研讨活动,收集整理礼仪教育资料,构建礼仪园本课程。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1月):对课题成果进行总结、评估、交流、表彰。

四、研究过程

(一)加强课题的领导,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

1.加强领导,建立课题组织机构

我园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教研副园长为副组长,各级骨干教师为课题组成员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

2.广泛动员,加大课题宣传力度

自课题立项以来,我们进行了全面动员,在全园师生和家长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明确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形成共识。形成了幼儿园、家庭、社会为一体的文明礼仪教育网络,达到了教育的同步性、一致性和整体性。

(二)改善办园设施,创设协调的礼仪教育环境

近年来,我们在资金与人手异常困难的情况下,采用自己挤一点,向上级要一点,对供货商和工程队欠一点的做法,总投入40余万元对园舍进行整修和改造,并添置与更新设施设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积极改善办园条件,为课题的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1)外部环境方面:教学楼重新刷新了墙面、更换了窗户、搭建了铁皮房,操场重新铺设地板砖等。

(2)设施设备方面:幼儿活动设施——添置了足够的桌面玩具、户外活动玩具、区域游戏材料;教学活动设施——添置了三台简易多媒体,三台电脑,两架钢琴。这些教学设施的改善,为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积极营造和谐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努力让校园每一处都成为教育的场所,使每一堵墙都发挥潜在的教育作用,无声地、静态地传递着不同场合的文明礼仪知识,为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提供环境支撑。

(三)狠抓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礼仪教育水平

要实施科研兴园,更好地做好课题实验研究工作,必须拥有一支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课题组成员加强培训,提高科研水平。因此,我园采取多种方式培训教师。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把握研究方向

在课题实施之前,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思想,如学习《校园礼仪》、《金正昆礼仪》、《好习惯、好性格》、《教师文明礼仪规范》、《幼儿文明礼仪规范》、《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希望通过学习,让理论来指导实践,融礼仪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使课题研究的方向更加明确,理论依据更加充分。

2.加强外出培训学习,开拓教师视野

近年来,我园共组织教师二十多人次分别到广州、泉州、福州、厦门、武夷山等地学习、观摩,通过“走出去”开拓教师眼界,拓展课改思路。同时,为了提高外出学习的实效性,我园采取了外出教师回园反馈、上汇报课等形式向没有外出学习的教师进行二级培训,并组织全体教师根据反馈记录或看带回的VCD上模拟课,根据我园实际在本班开展尝试和研究。这样,使所有教师都能学习到外面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充分发挥了外出学习的实效性,提高了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

3.倡导“文明礼仪,教师先行”

我们努力把“以德为先,全面发展,养正品行,终身受益”的理念转化为教师自觉的行动,让教师树立职业的责任感、成就感。因此,文明礼仪教育,我们注重从园本培训做起,教师先行一步。

(1)倾听讲座,参与培训。

(2)观摩研讨,学习交流。

(四)注重引导实践,开展丰富的礼仪教育活动

1.重抓四项工作

(1)抓晨间接待工作。我们设立了“晨间礼仪岗”,每天早上由保安、值日教师和四位小朋友“站岗”,向来园的小朋友、老师和家长问好。

(2)抓情景教育。通过故事表演、儿歌表演、角色游戏、音乐游戏等使幼儿从情感上懂得礼仪行为的意义。

(3)抓区角活动的开展。通过娃娃家、建构区、益智区等区角活动培养了幼儿间的合作、谦让、协商的能力。

(4)抓一日生活环节教育。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处处渗透幼儿礼仪教育,并注重了随机教育。

2.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1)比赛活动。如:唱礼仪歌曲、念礼仪儿歌、讲礼仪故事、经典诵读比赛等。

(2)评比活动。如:每周的文明宝宝评比活动,每月的文明宝宝和文明班级评比活动。每学期的文明教师、文明家长、文明幼儿等评比活动。

(3)国旗下礼仪活动。每周一的升期活动,除了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外,还对上周各班的文明之星进行表彰,披上授带,并鼓励全园幼儿向他们学习。

(4)节日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妇女节、劳动节、教师节、国庆节、 “六一”儿童节等节日,对幼儿进行了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集体的教育,激发幼儿爱的情感,学会关爱、孝敬和感恩。

(5)“学礼仪、知礼仪”家园互动活动。

①理念为先,开设讲座。

②组织交流,分享案例。

③网上沟通,发表见解。

(6)定期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在学习中反思和进步。

礼仪课题在我园的实施过程是充满尝试性和探索性的,每一位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都有一种严谨的科研精神,课题组根据实验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分时间段分别组织班主任、配班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每周一下午班主任、每周二下午配班教师),就各年段子课题开展情况、礼仪教育在幼儿一日活动和各领域中的渗透情况、各班礼仪课程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研讨,每位教师详实记载教研组过程性研究活动情况,形成了全员参与教、科、研的良好发展态势,从而全面优化礼仪课堂教学结构、提升我园的礼仪教育水平。

教师每学期开展一次公开观摩的课题实验课,通过课前说课、组织教学、课后撰写教学反思、教育随笔等形式进行,课后听课教师每人发表意见和建议,学习各教师的亮点并对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措施,使教师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从中倡导教师树立“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改进即效果”的教研理念,让教研真正走入我们的每一个领域,渗透到每一个活动,从而全面优化礼仪课堂教学结构、提升我园的礼仪教育水平。

此外,教师们还在幼儿园的飞信平台交流平时的反思和心得,大家相互学习,为自己支持的反思回帖或投票,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教师参与的热情和激情。

五、研究成效

(一)构筑了幼儿礼仪教育的有效策略

1、创设礼仪教育环境,营造文明礼貌氛围

全方位的礼仪教育环境——首先我园创设了礼仪大型宣传版面,利用该版面向家长宣传礼仪教育方面的一些新观点,新内容,新动向。其次,是巧妙利用悬梁布置悬挂式的礼仪宣传环境;第三是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认知和审美特点,结合礼仪教育内容设计走廊礼仪环境,如:小班布置成了礼仪儿歌长廊,中班布置成了三字经故事长廊,大班布置成了弟子规长廊,三年来这些礼仪走廊宣传不断向孩子们宣传着礼仪方面的各种知识。

多层次的礼仪教育环境——从总体上来看我们的礼仪环境面向不同的人群,有面向家长的礼仪共享平台,有面向老师的教师礼仪版面,有面向全园孩子的礼仪宣传长廊,也有面向各班孩子的班级专题研究展示版面。

互动型的礼仪教育环境——在环境的创设中我们打破“环境布置”的旧观念,在环境的创设上注重了幼儿和环境之间的互动,比如:在小班门口创设了学做能干宝宝的操作区域,既激发了孩子动手的积极性,又无形中教育孩子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图书区张贴上文明阅读规则儿歌,既给孩子们创设了自由阅读的空间,又提示孩子们要学会爱惜图书,文明阅读。

2、构建礼仪教育目标体系,完善礼仪教育评价体系

礼仪教育目标体系涉及:生活礼仪、交往礼仪、学习礼仪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又细分为多个培养目标,每个目标中又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提出了不同的具体评价要求,这一目标体和评价体系的完善对于幼儿礼仪教育的成果测试提供了依据,真正让礼仪教育的成果变得具象、客观。

小班以生活礼仪为主——引导幼儿学习用餐礼仪和仪容仪表礼仪,促使幼儿学会正确的用餐姿势,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内的干净与整洁;初步学会与别人共餐时的礼节。在仪容仪表礼仪上,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坐、立、走;能养成保持身体和服装整洁、卫生的习惯。

中班以交往礼仪为主——引导幼儿学会与同伴分享,并使用礼貌用语与人交往;不影响他人,会尊重和原谅别人;同伴间能互相帮助等。

大班以学习礼仪为主——引导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做到举手回答问题、认真倾听,服从活动规则;在活动室内做到三轻;能尊重长辈,懂得孝敬和感恩;学会商量,能尊重别人的意见,有爱心等。

3、开设园本礼仪课程,实施礼仪教育于孩子

每周各班开展礼仪课程,在课题研究中各班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级礼仪课题研究计划,小、中、大班课题研究各有侧重。

各班通过每周的礼仪教学活动或礼仪游戏活动对孩子们实施礼仪方面的教学,在三年的课题实施过程中老师们已经通过自己的积累和实践收集整理了近100篇礼仪方面的教学案例,并汇编形成了一套幼儿园的礼仪园本教材,正是这些礼仪教学活动的实施,才使得我们的孩子掌握了礼仪方面的各种知识。

除此之外,我园的园本课程中也专门增设了《三字经》和《弟子规》教学内容,孩子们通过经典诵读活动,能够更好地接触中国的传统礼仪教育的精髓。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把所学的内容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很好地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美德。

4、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内化幼儿礼仪品质

社会实践活动是让孩子们把所学的礼仪知识真正外显出来的必要途径,为了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会礼仪行为的意义,内化礼仪品质,我们经常安排孩子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20xx年12月份我园举办了“文明你我他亲子摄影大赛”活动。家长们带领孩子一起捕捉了生活中各种文明行为的镜头,通过照片的记录,把瞬间的行动转化成形象的教育;20xx年3月份,组织部分幼儿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孩子们表演了自己精心排练的文艺节目,与老人交流谈心,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温暖,同时也让小朋友从小懂得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5、家园共育同步进行,拓展礼仪教育空间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行为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因此家长自身的品德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各班通过家园礼仪教育专刊、家长会、安康家园、飞信交流等方式宣传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礼仪教育观,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同步,并开展“文明小天使”“文明家长”的评比,家园合作,形成一种文明礼仪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真正成为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幼儿。

(二)形成了富具特色的园本教材

通过课题研究,我园教师、家长、幼儿的文明礼仪素养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也积累了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成果:

1.汇编的成果集:根据课题每阶段的实施情况汇编了3本阶段成果集和结题汇报成果展1本;根据各年龄段子课题开展情况汇编了6本园本礼仪教材;选取了12个课题实验活动制作成光盘。

2.形成的文本资料:《礼仪教育手册》(教师篇和幼儿篇各一册);“教研园地”刊物;《幼儿礼仪问卷调查分析报告》;《教师、幼儿文明礼仪规范》;《幼儿礼仪教育课题实施方案》;《幼儿礼仪活动实施方案》、《文明礼仪之星评比方案》、《经典诵读方案》等。

(三)提升了幼儿的礼仪素养

在本课题开展活动前后,我们对大中小班幼儿分别对他们的生活礼仪、交往礼仪、学习礼仪进行了调查,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

种种事实表明,我们以礼仪教育为突破口开展礼仪教育专题研究,通过有针对性地对全园幼儿进行生活礼仪、学习礼仪、交往礼仪和公共场所礼仪教育,让幼儿从小养成遵循行为准则和交往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极大提升了幼儿的礼仪素养,纠正了幼儿的不良行为,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获奖方面:

(1)我园部分幼儿在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绚丽年华20xx全国美术教育成果展”活动中,有黄建斌、黄静怡、林燕等多位幼儿的作品获“二等奖”;邱奇亮、张羽等幼儿的作品获“三等奖”。邱婉苓、赖思婷参加“全国少儿书画作品展”均获金奖。

(2)在我县举办的“全县幼儿绘画作品比赛”活动中,四十余幅作品分别获奖,其中李心研、游子毅、游子宁等幼儿的作品获“一等奖”;何心怡、林敏、张羽等幼儿的作品获“二等奖”;郭浩、蓝颖、张晓丽等幼儿的作品获“三等奖”。

(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1.教师获奖情况:20xx年来,我园教师中有二十多人次分别获得各级荣誉称号,其中,陈英获“福建省骨干教师”称号,蓝春玉评为“上杭县先进工作者”,温浏英、曹凤招、王惠英等7人次评为“临江镇优秀教师”,陈爱秀、邱金兰、郭燕等8人次评为“中心校优秀教师”。

在县级组织的各项比赛活动中,我园李霞英、郭燕两位老师参加幼儿教师教玩具制作比赛分别获一、二等奖,郭燕、曹凤招两位老师参加幼儿教师技能比赛均获一等奖;

在中心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我园陈英、吴晓春两位老师参加“走进新课程岗位练兵”活动获“综合奖”,郭燕老师获“单项奖”,蓝春玉、邱金兰两位老师获“指导教师奖”;在参加“人人争当师德标兵,创建文明和谐校园”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活动中,我园郭燕、曹凤招两位老师均获一等奖。

在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绚丽年华全国美术教育成果展”评比活动中,我园蓝春玉老师指导的《机器人》、《你高我更高》分别获二、三等奖,陈爱秀老师指导的《毛毛虫一家》获三等奖,邱金兰老师指导的《我和你》、《吃蛋糕》均获二等奖。

2、教师论文发表或获奖(其中级论文6篇):蓝春玉园长的《加强“五心”教育,培养幼儿良好品德》收入《中国教育教研学会》汇编并获一等奖,《浅谈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收入《福建教育研究》汇编,;温浏英老师撰写的《幼儿礼仪教育之我见》、《运用多种方式创设语言教学情境》发表在北京级刊物《名校》杂志20xx年第七、八期,分别获一等奖;陈英老师的《让幼儿学会感恩》、《谈2~3岁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收入《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汇编。

3.幼儿园荣誉:20xx年11月顺利通过“省标准幼儿园”复评、换牌评估验收,同时被评为上杭县第十届“文明学校”,今年4月再次评为上杭县第十一届“文明学校”,20xx年6月组织幼儿参加“上杭县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书画摄影展”获“优秀组织奖”;20xx年4月评为“县绿化美化先进单位”。

六、问题思考

因幼儿园经费紧缺,近几年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较少,导致参与研究人员的理论功底还比较肤浅,一些做法和经验缺乏先进理论的引领;幼儿性格波动大,可变性快,加上社会环境对幼儿影响的不可控性,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反复性较大。如何增强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性问题应是教师们下一步探索的重点。

总之,课题实施三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全体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我园《幼儿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的亮点(功能)可归纳为八个字:导控、激励、诊断、改进。今后我们将遵循“实践-反思-研究-实践”之路,努力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改进、充实和丰富幼儿礼仪教育,积极探索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为提高幼儿的礼仪教育水平、促进幼教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农民医疗消费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_研究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916 字

+ 加入清单

农民医疗消费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我国农民医疗消费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统计学中常用的方法对已收集到的家庭预算资料中的居民医疗支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发现,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医疗支出经历了持续的增长过程,而在完全自费医疗的情况下,我国农村居民医疗支出的不平等主要源于农村居民的地区收人差异及医疗服务价格的影响,低收人农民的医疗需求不足。结论: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的医疗保障,更应该得到政府和国家的关注。以使农村医疗价格得到控制。

关键词: 医疗消费 医疗支出 农村居民 农村医疗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in medical expenses of chinas rural residents and its factor

yang dong-chang

(first clinical college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in consumption of chinas farmers and medical factors. methods: use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to analysis the collected information which on the costs of health care of chinese rural residents. results: the study found that since the 90s medical expenses of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sustained growth in total health care at their own expense, the costs of health care for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s rural population due to inequality of income differences between regions and medical services price, low-income farmers who lack medical needs. conclusion: rural residents, especially farmers in poor areas of health care, government and the country should be. so that the price of health care in rural areas brought under control.

key words consumer of health care medical expenses rural residents rural health care

引言

改革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然而居民医疗服务的公平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XX年,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卫生报告中对119个国家的卫生系统进行排序,按筹资公平性中国位于第18位(who,)。据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目前医疗卫生支出已成为我国居民继食品、教育支出后的第三大消费支出,而XX年我国有54.8%的患病农民应就诊而未去就诊,应住院而未住院的农民比重高达50.3%,其中,经济原因是妨碍农民看病的主要障碍。我国农村居民基本是完全的自费医疗,XX年我国农村居民中有97%无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障(中国卫生统计提要,)。因此,相对于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自费医疗体制下农民享有的医疗卫生服务存在明显的不平等性。医疗服务的公平性是一个国家卫生政策的重要目标,但世界许多地方居民的医疗服务存在不平等,研究认为高收人者具有更高的医疗服务需求(nmoekksimaki,);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对贫困农民提供了必要的医疗保障,而在自费医疗下低收人农民的医疗需求不足(dorr,acjqueri,1999)。目煎研究我国医疗支出不公平性的文献很少,魏众等()研究表明我国城乡及东、中西部居民医疗支出存在明显的不平等,史清华等()分析了我国农户不同收人等级及地区之间的医疗支出差异[2]。本文主要研究完全自费医疗体制下农民收人水平及不断上涨的医疗服务价格对农民医疗行为的影响,目的在于通过揭示现行医疗体制下农民医疗支出差异及影响因素,说明我国农民享受医疗服务的不平等性。

方法

据统计,199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人为686.13元,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为10.9元,出院者住院人均医疗费用为473.3元;至XX年,相应的农民人均纯收人为2963元,门诊病人及出院者住院人均医疗费用各为117.7元、4283.7元,三者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9%、18.5%和17.0%。根据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见表1),1990年代以来我国中部与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医疗支出差异不大,而东部地区居高,1990年、XX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医疗支出分别是西部地区的1.58倍与1.38倍。从医疗支出的年均增长率来看,西部地区最高,为20.15%,东部地区最低,为17.82%;从平均医疗消费倾向看,XX年东西部分别为3.83%和4.26%,反映了低收人农民,随着收人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需求平均倾向提高。

表1990年代以来我国农户医疗支出地区比较

年份 医疗费(元/人) 医疗费/纯收人(%)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部 中部 西部

1990 19.71 13.22 10.67 1.76 1.86 1.70

1995 33.27 26.00 28.45 1.75 2.53 2.89

1998 97.79 69.19 69.93 2.85 3.57 3.72

1999 103.98 73.75 76.61 2.90 3.87 4.71

106.28 73.25 91.52 2.96 3.75 5.09

114.13 81.89 87.75 3.09 3.83 4.55

133.48 92.32 96.59 3.38 4.0 4.62

年均增长率(%) 17.28 17.58 20.15 — — —

以上资料来源:农业部固定观察点办会室《全国农村社会经济典型调查数据汇编),转自史清华、顾海英《农户消费行为与家庭医疗保障》,华南农业大学学报XX年第3期。

19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医疗支出的地区差异(用医疗保健支出标准差系数表示)经历了较大的增长过程,XX年医疗支出差异趋于平稳但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XX年地区差异扩大,标准差系数增长至0.65,是1993年标准差系数0.39的1.76倍。因此,如果以最高省份的医疗支出为参照,我国部分农村居民医疗需求明显不足。乐章()调查发现我国农民一般小病不上医院、不吃药的比例高达75.3%。这与我们的观察结果相同[5]。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企业经济的影响_可行性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企业,全文共 2815 字

+ 加入清单

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企业经济影响

为什么要做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企业经济又有什么影响?赶快一起来看看吧!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可行性研究是以市场供需为立足点,以资源投入为限度,以科学方法为手段,以一系列评价指标为结果,它通常处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确定项目在技术上能否实施,二是如何才能取得最佳效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用途可分为审批性可研报告和决策性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性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项目立项时向政府审批部门申报的书面材料。根据国家投资体制改革要求,我国大部分地区,企业投资类项目采取项目备案制和项目核准制(编制项目申请报告);政府性项目,使用财政资金的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因为其自身的优势,对企业各类可行性研究内容侧重点差异较大,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投资必要性。主要根据市场调查及预测的结果,以及有关企业的产业政策等因素,论证企业所经营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

2、技术的可行性。 主要企业从事项目实施的技术角度,合理设计技术方案,并进行比选和评价。

3、财务可行性。主要从企业经营项目及企业投资者的角度,设计企业合理财务方案,从企业理财的角度进行资本预算,评价所选择的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进行投资决策,并从金融主体(企业)的角度评价股东投资收益、现金流量计划及债务清偿能力。

4、组织可行性。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设计合理组织机构、选择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等,保证项目顺利执行。

5、经济可行性。主要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项目的价值,评价项目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增加供应、创造就业、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效益。

所以企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细致入微包括许多方面,可以评析出企业的各方面发展因素和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的经济发展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一、促进企业经济建设发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如何制定

制定有关企业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要缜密入微,包括企业多方面的建设,从而促进企业全方位的发展,可以综合概括成八部分,分别是

(一) 项目总论:总论作为企业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企业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企业建设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和合理的准备要求,为促进企业建设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二)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也可称作企业建设产品的市场预测,包括:

1、企业建设项目产品市场调查

1)产品国际市场调查2)产品国内市场调查3)产品价格调查4)产品上游原料市场调查5)产品下游消费市场调查 6)产品市场竞争调查

2、产品市场预测

企业建设产品的市场预测是市场调查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延续,是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信息资料,根据市场信息资料分析报告的结论,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市场需求量及相关因素所进行的定量与定性的判断与分析。并在企业建设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场预测的结论是企业制订生产产品的方案,确定企业项目建设规模所必须的依据。包括:

1)企业建设推广产品的国际市场预测

2)企业建设推广产品的国内市场预测

3)企业建设推广产品的价格预测

4)企业建设推广产品的上游原料市场预测

5)企业建设推广产品的下游消费市场预测

6)企业建设推广产品的加工项目发展前景综述

(三) 企业建设项目所需的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等情况

(四)设计方案:

1、企业建设项目产品规划方案:建设产品产能规划的方案;企业建设项目产品的工艺规划方案中的加工产品设备选型,产品说明,产品生产流程等。

2、加工项目产品营销规划方案

1)营销战略规划

2)营销模式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格的销售模式,争取扩大市场份额,稳定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市场营销模式进行研究:投资者分成;企业自销途径分析;某些企业所建设的项目还可适应国家的需求,涉及国家部分收购方面;企业建设项目的经销人代销及代销人情况分析等。

3)促销策略,包括企业建设项目的产品广告设计,营销办法等的分析与总结。

(五) 建厂条件与厂址方案:这个部分在企业建设的可行性报告中即可适当补充,也可看情况而定省略不加以分析。

(六)环境保护:环保、节能与企业员工劳动安全的方案分析

在企业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据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认为对影响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企业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出企业改革技术、促进经济发展,且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企业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企业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七)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估算数):在企业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促进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八)企业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如何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利于企业的招商引资、投资合作、政府立项、银行贷款等领域的决策,主要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如何实施、相关技术方案及财务效果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从而促使企业找好建设项目,抓住本企业经济发展的最佳时机。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利于企业对设计建设的项目进行管理。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企业进行项目初步设计和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企业判断项目是否可行,是否值得投资,还利于企业对自身项目进行反复比较,寻求最佳建设的方案,避免项目方案的多变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和时间的延误。

(二)可行性报告的研究及设计有利于企业节省工程项目的建造的成本

企业如果设计项目管理早一点介入到建设前期,在设计前就对项目设计提出一些功能要求,设计中的变更工作量就会减少,设计周期就会缩短。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有效分析以上企业建设项目出现的问题,减少企业的进一步调查建设的成本,从而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总之,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从各个方面分析企业在经济建设方面出现的多种问题,并使企业及早的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实验工作报告_工作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1413 字

+ 加入清单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实验工作报告

这是一篇关于工作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

我们研究的市级“”规划课题“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到目前已运作两年,这期间在区教科室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校领导及校教科室的指导下,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历两年的思考、研究和实验,已达到预期效果,初步完成了研究任务,现就实验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和关心支持是搞好课题研究的动力。

科研兴校,科研兴园已在北门小学唱响,领导非常支持教师参与课题实验工作,从我园课题立项以来,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教科研室每学期都进行科研督导、检查、验收,并请区教科室专家进行指导,如实验方案的修改,资料的汇编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我们明确了研究的方向、目标,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更广更深的指导。

二、落实组织机构,保证课题的开展。

1、成立课题小组

刘真园长:主要负责课题的行政领导,组织管理资金疏通等工作。

孙玉梅:负责撰写实验阶段性计划、总结、实验报告、工作报告、收集汇编资料。

2、实验教师分工明确

中、小班一线教师主要负责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

大班一线教师主要负责幼儿学习习惯,交往能力,文明礼貌等习惯的研究。

三、加大资金投入,为课题实施提供保障 为了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提供理论学习机会,学校为每人提供100元的订阅杂志,鼓励教师自费订阅杂志。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创设更多的条件和机会,学校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投资50多万元,每班配备电脑,提供教师收集信息的条件,又配备了综合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科学发现室,充实各班区角活动内容,幼儿在这里学习合作、交往、学习、帮忙、分享和探索,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里渐渐萌发—实践—形成,老师在这里观察、记录、调整自己的实验方案,写了许多的教育活动笔记和活动观察记录,为教师的论文写作提供了大部分素材。

四、健全制度,强化激励机制、规范研究过程。

在开展课题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前期有规划,中期有记录,后期有总结,积累原始资料,立足本园实际实际进行实践,以实践—理论—再实践来验证我们的过程。

(一)健全制度。

1、管理制度:

a课题研究过程包括开题、计划分解、操作实施、中期总结汇报、补充拓展、材料收集。

b市级课题每学期不少于6节实验课。

c接受校教科室对课题研究过程的监督、检查,并定期向校教科室汇报课题进行情况接受其指导。

2、目标考核制度:我校不仅将教师的教育教学常规纳入年度考核目标,还把课题按省、市、区等级别纳入考核制度。

3、学习制度:课题组成员定期进行理论学习、培训,写出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4、资料收集制度:由专人负责收集资料、验收并归档。

(二)规范研究过程。

实验资料反映了实验研究的过程,是原始资料,是以后实验效果推广的依据,实验课题一启动,就布置每学期资料。每位教师每学期不少于10000字段理论笔记,每周一篇教育活动笔记,一篇观察笔记,每周一上一节养成教育课,每学期至少追踪调查一名幼儿,一篇有关幼儿行为习惯的论文,一篇实验总结或经验交流,两篇有理论价值的中心发言,每位实验教师每学期好要收集一名养成教育的名言,一首儿歌,一首歌曲,或者一幅图片,一个谜语等,还要根据本班幼儿实际情况自编一首儿歌。两年下来,经过教师的辛勤努力,我们编了幼儿养成教育教师使用的大班、中班、小班的手册(见附录),以及家长使用手册等,更好地指导教师、家长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从而也更加规范了实验过程的实效性。

共7页,当前第1页1234567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课外辅导对小学生学习兴趣影响的调查研究_社会实践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小学,学生,全文共 1302 字

+ 加入清单

课外辅导小学学习兴趣影响调查研究

一、引言

在国家、地方、学校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各种形式的课外辅导市场如培训中心、培训学校、辅导中心、家教等也在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对此,教育界质疑呼声一直不断,但它始终吸引着大批的家长,课外辅导已经成为大多数小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对此展开研究,有助于国家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有助于人们对学习理念、教育投资理念的更新与转变,有助于课外辅导行业的规范与良性发展,有助于我国小学生更科学地学习。

虽然跟课外辅导有关的研究很多了,但每次一开学或者放假,课外辅导的话题又会在教师和家长之间被激烈的讨论。大体上说,在目前课外辅导的作用还是积极的,但是它的发展还处在早期的阶段,仍有许多的问题等待着我们去思考和解决。笔者就之前的科研题目利用实习期间,对所在的龙泉小学进行一次有关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情况的调查。

二、调查实施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选取的对象是湖州市吴兴区龙泉小学二、四、五三个年级中有参加课外辅导的学生。

(二)调查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课外辅导、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概念,以及这两者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探究。主体部分在调查过程,笔者根据已完成的调查问卷,通过分析、讨论,最后对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家长在教育孩子以及如何正视课外辅导提出我们的建议。

(三)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利用此方法了解当前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情况以及课外辅导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趋向。

(四)调查步骤

10月20日    发放问卷

10月25--28日    统计、分析调查结果

10月29日    深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问卷共发了100份,回收率1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96%以下是我对有效问卷的分析结果。

整张问卷我们总共设了7道题目,第一题和最后一道题是主观题,其他的都是客观题。首先,对主观题进行分析:

第一题:小学生参加课外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低段(二年级):从幼儿园开始参加的同学有20%,一年级开始的有44%,二年级开始的是36%。

中段(四年级):四年级总共回收有效问卷29份,其中6.9%的学生在幼儿园就开始参加课外辅导,一年级开始参加的占31%,二年级占到34.5%,三年级占到20.7%,同样6.9%的是从四年级开始。

高段(五年级):其中2.4%的学生在幼儿园就开始参加课外辅导,一年级开始参加的占28.6%,二年级占到16.7%,三年级占到35.7%,四年级占14.2%,五年级有2.4%。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课外辅导在逐年的增加且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时间都在提早,五年级的学生大多三年级才开始上课外辅导,而四年级大多集中在二年级开始,到了现在的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有44%的学生在一年级就开始参加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觉得课堂上的学习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希望通过课外辅导来进一步提高成绩。

第七题:你认为参加课外辅导班是否增加你的课业负担,有请说明原因。

经过统计知道,有个别小学生反应课外辅导增加了学业负担,作业量超出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从而相应的缩短了自主安排的时间。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影响的量化研究综述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技术,全文共 1892 字

+ 加入清单

技术贸易壁垒及其影响量化研究综述

刘红梅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 本文对国内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量化研究的方法和利用这些方法所作的一些研究成果沿贸易导向和福利导向进行分析和总结,从中可了解到当前国际上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量化研究的进展,分析研究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我国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壁垒  标准  法规  福利

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国内外学者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但与传统贸易壁垒相比较,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本身的复杂性和隐蔽性、数据收集的困难以及很难从其他关税、非关税壁垒中剥离等特点,如何量化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仍倍受困扰。“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可以想象得到的最难量化的非关税壁垒之一”(deardorff and stern,1998),如何量化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影响成为当前学术界探讨的热点。不少学者主要是国外学者为有效测度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进行了各方面的尝试,相应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量化方法。但总的来说,由于受数据和方法等条件的限制,有效的量化方法仍处在探索中。

一、度量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分析框架

roberts,josling和orden(1999)提出了一个非关税壁垒的分析框架,总结了之前各类学者的研究,他们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有三种经济效应。

一是“法规保护”效应,指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加了外国供应商的成本,限制了进口。单从这种效应来看,主要侧重的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贸易的影响。但同时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就像关税一样会给进口国带来了很大的损失。由于没有关税收入,损失要比关税等价更大。这也表明关税等价仅适于测量贸易量效应而不能反映福利变化。

二是“供给移动”效应,主要包含进口对国内生产者的影响和技术法规本身可能的收益效应。其他学者在此基础上又补充了一些特征:法规对大型和小型企业的成本影响不同、改变了竞争结构或市场规模、引起价格上涨和产生租金(neven,;fisher和serra,);maskus,wilson和otsuki()通过出口国的过剩供给曲线和进口国的过剩需求曲线的相对移动说明了法规的歧视性。

三是“需求移动”效应,指法规所带来的信息及增加了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大量产业组织方面的文献对此也作了阐明。bureau,marette和schiavina(1998)专门说明“需求移动”效应的信息方面:法规可避免“柠檬市场”问题、消除质量不确定性和减少消费者寻求产品的成本。casella(1996)以及fisher 和serra()阐明了法规的公共物品效应,有些法规和标准可引致交易成本减少。roberts,josling和orden(1999)提出的分析框架可扩展至多个市场情况,标准和法规可使需求替代弹性变大、带来网络外部性、甚至规模经济及其他贸易便利(harrison,rutherford和tarr,1996;maskus,wilson和otsuki,)。

roberts,josling和orden(1999)采用局部均衡分析阐明了非关税壁垒的三种不同效应即非关税壁垒对福利的影响,许多学者在此分析框架基础上作了很多发展。然而,在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分析框架和经验估计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供给的影响、引致的额外成本、国内外产品价格差异是模型模拟的关键,但这些方面的信息都是不完全的。而且,其他更复杂的信息和贸易便利方面的效应就更难量化了,比如标准对消费者信心、支付意愿等方面的影响都是不确定的。从理论上,应用一般均衡模型可以说明技术规定对贸易的效应;但实践中,许多模拟只是在总量水平上完成的粗略估计,很多时候结果是值得商榷的。

纵观国内外学者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贸易和福利影响的分析上,为此对其的量化研究也大致分为贸易导向和福利导向两大类。从国内政策和国际政策的制定上看,福利分析更为全面客观,但由于国际谈判一直以来都强调对贸易的影响,所以研究成果相对较多。下面就各种相关研究从贸易导向和福利导向两个方面进行介绍和评述。

二、贸易导向度量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影响的方法及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经济学界普遍承认,技术性贸易壁垒在限制贸易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maskus与wilson()、baldwin()等学者为主,试图从贸易导向的角度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定量测算,在此基础上就其对贸易的限制效果进行检验。从贸易导向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有三类度量方法。

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大庆市幼儿体育现状调查报告与对策研究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3586 字

+ 加入清单

大庆市幼儿体育现状调查报告与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通过对大庆市3-6岁幼儿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为学前教育工作者如何更好地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庆市;幼儿体育;现状调查

幼儿体育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体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幼儿的体质,增进幼儿的健康。科学的、适合于幼儿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最积极、最有效的因素,也是增进幼儿健康的一种积极手段。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大庆市市区25所幼儿园体育活动情况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幼儿园园长、教师、幼儿家长发放问卷。由于所调查的幼儿园小班(3岁前)的体育活动基本以手拉手的走步为主,其它形式较少。因此本研究所调查的体育活动主要指中班、大班(3-6岁)的幼儿体育活动。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查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从中国知网以幼儿、学龄前儿童、幼儿体育活动等为关键词,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由此了解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前沿水平,为本课题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目前,全市共有3-6岁幼儿91583人,学前教育机构总数1132个。按管理分,政府幼儿园57个,企业幼儿园95个,民办幼儿园659个(含无证幼儿园434个),学前班321个。本文采用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大庆市(萨尔图区、让胡路区、红岗区、大同区、龙凤区)25所幼儿园,对幼儿园园长、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当面发放和上门回收的方式,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检验性剔除。其中,园长发放25份、回收25份,教师发放100份、回收98份,家长发放500份、回收458份。回收问卷有效率均在90%以上,能满足本研究的需要。

二、结果与分析

(一)园长、教师与家长的幼儿体育观

1.园长对幼儿体育活动的态度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要实行园长负责制。园长对体育活动经费投入多少、对教师体育技能再培训机会的多少,直接反映他们对幼儿体育活动的态度。调查显示,在经费投入中75%的幼儿园少于1万元,对于教师体育技能再培训中教师的选派,偶尔选派的占30%,根本不选派的占70%。不难看出绝大部分园长对幼儿体育活动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大庆市幼儿园的体育观还主要停留在“体质论”的认识水平上。

2.幼儿教师对体育兴趣的程度

在幼儿体育教学中,幼儿教师自身的影响力对幼儿的影响远远大于单纯知识的传授,所以教师对体育活动兴趣程度直接影响着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统计显示:85%以上幼儿教师喜爱跑步、有氧健身操。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的人数占62.35%,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在1-3次的人数占69.41%,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天数1-3天的占70.59%。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占28.24%。不难看出,随着社会发展,幼儿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率的提高间接反映了他们对体育活动兴趣程度在加大,这对幼儿体育活动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3.家长对幼儿体育活动的了解和认同

《纲要》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研究表明,不同文化程度的家长对幼儿体育的重视程度差异显著,文化程度高的要比文化程度低的了解程度要好。因此,提高家长的文化水平,普及幼儿体育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家长与班级实施同步教育,更好的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二)幼儿体育活动状况

1.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械设施

从表一调查结果看,大庆市幼儿园用于体育活动的球类、跳绳等比较充足,户外大型器械不够齐全。单独的室内体育活动室5所,教室合用25所,户外活动场地都有,但塑胶场地只有10块、水泥场地25、草地6块、沙地8块,更为严重的是,在所调查的25所幼儿园中,只有一所幼儿园有嬉水池,大庆市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类型中,水泥地面积所占比例最大,约等于草地、沙地、和塑胶面积的总和。不难看出目前大庆市幼儿园体育场地设施和大庆市经济发展速度不相匹配。

2.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

大庆市幼儿体育教育主要组织形式一般有早操活动、体育课、户外体育活动和运动会四种形式。幼儿园体育活动主要为田径、球类、体操、武术、游泳、轮滑等项目。统计显示,武术、游泳、轮滑、远足、赤足、水浴、园际间运动会开展不够理想分别为:20%、8%、12%、8%、12%、8%、0%。这说明大庆市幼儿体育活还是以传统的幼儿园体育活动中走、跑、跳、投、钻、爬、攀登等基本动作为活动内容的主体,武术、游泳、轮滑、远足、赤足、水浴、园际间运动会没有放在重要位置。而现代学前体育理论指出,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不仅仅是指幼儿在运动时走、跑、跳、投、钻、爬、攀登等动作要协调灵敏,还包括身体对自然环境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具备各种安全的意识和相应的身体活动技能等等。

3.幼儿体育活动的时间

《纲要》规定:“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

统计显示:大庆市幼儿园体育活动时间较充足,100%的幼儿园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体育活动2小时以上占20%,1-2小时占80%,基本符合《纲要》精神。但在走访时注意到,幼儿体育大部分是以小班、中班、大班为单位,几个班级同时开展活动,由于场地器材缺乏,使课外活动的形式受到限制,许多幼儿园采用轮换方式,规定活动内容。

(三)师资情况

1.幼儿教师的性别结构

在所调查的幼儿园中,幼教老师均为女性。传统的观点认为,女性在从事幼儿以及初级教育的时候具有一定的性别优势,因为女性的温柔、细心、体贴等心理特点更适合幼儿教育的需要。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幼儿园引进男性教师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平等的两性角色意识,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幼教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和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2.幼儿教师的年龄结构

统计显示,其中35岁以下的有49人,占总数的49%;36-40岁的有13人,占总数的13%;41-45岁的有11人,占总数的11%;46岁以上的有27人,占总数的27%。由以上数据可知,大庆市市区幼儿园教师队伍在年龄结构上趋于两极分化。轻年教师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敢于创新,有示范动作的能力,但业务水平相对不足;年长教师有丰富的经验,有将知识构造化的能力,但与幼儿互动不足。这种年龄结构对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有一定制约作用。

3.幼儿教师的学历结构

《幼儿教育纲要》要求从事幼儿教育人员必须经过幼儿教育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才能上岗。统计显示大专学历的有41人,占总数的41%;中专学历的有25人,占总数的25%;大学及以上学历的有34人,占总数的34%。教师的学历层次较高。他们绝大多数毕业于幼儿师范学校,虽然了解幼儿身心发育的一般特点和基本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舞蹈技能,但缺乏基本体育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学习。统计结果同时显示,非学前专业毕业教师占15%,其中体育院校毕业生0人。由此可以看出,大庆市幼儿园的体育专业教师配备显然不合理,体育专业教师过少的情况不能适应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发展需要,严重影响了大庆市幼儿体育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三、结论

(一)大庆市幼儿体育活动开展不够理想,幼儿在幼儿园的教育中不能有效地提高基础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这将对他们的发育生长带来一定影响。

(二)幼儿园园长不同程度存在轻视幼儿体育活动的现象,且在对幼儿体育活动经费投入上力度不够。

(三)幼儿园教师学历水平较高但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相当贫乏,专职体育教师少,大部分教师体育技术较粗糙,幼儿体育活动创新方面较少。

(四)幼儿园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有一定组织形式和内容,幼儿园幼儿体育活动时间基本能够按照《纲要》规定时间执行,加上幼儿教师对体育兴趣程度提高、幼儿家庭对幼儿体育作用均有认同感,这些社会因素对幼儿体育活动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幼儿园体育活动内容还是以传统的幼儿体育活动基本动作为活动内容的主体。对于现代学前体育教育理论指出的,应开展武术、游泳、轮滑、远足、赤足、水浴、园际间运动会等。

四、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幼儿园体育认识,强化“健身为主,全面发展”的幼儿园体育价值观。

(二)加大政府投资的力度,明确幼教经费的比例,确保幼儿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械设施的基础建设。

(三)合理构建幼儿园体育课程。

(四)加强师资培训,注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中规定的比例配备幼儿教师。

(五)建立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化的幼儿体育新理念。

参考文献

[1]刘馨,张霁虹,幼儿体育教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3.

[2]邓秀菊,幼儿体育与素质教育[j].聊城大学学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挡风墙的疏透度对列车运行安全的影响研究_开题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6733 字

+ 加入清单

挡风墙的疏透度对列车运行安全影响研究

以下是一篇关于挡风墙的疏透度对列车运行安全的影响研究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浏览!

摘 要:随着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列车与空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得更加强烈。强侧风对高速列车所产生的强大的气动力将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行,对于高速列车在强风用作下的气动力特性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借助大型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对侧风作用下高速列车的气动特性和外部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通过对模拟计算结果的理论分析,本文阐述了列车表面压力在风场中分布的原理,得到了强风作用时,侧向力、侧倾力矩、侧偏力矩等重要参数的变化规律。而且在来风一侧增建挡风墙,并得到各种疏透度挡风墙防护下的列车气动力性能,以及列车重要参数随挡风墙疏透度的变化规律。并通过优化分析提出了对列车防护效果最好的挡风墙方案。本文对高速列车防风安全工程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挡风墙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速列车;安全性;侧风;数值模拟;侧倾力矩;挡风墙;疏透度

近年来,因侧向风导致的行车安全事故在世界各国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仅在中国的新疆地区就曾经发生过大风吹翻列车13 次,总计翻车79 辆的风环境事故。在大风段铁路迎风侧修建挡风墙对列车安全运行有很好的防护效果。本文中借助计算流体软件fluent 作为研究工具,针对不同疏透度的挡风墙结构,对侧风环境中高速列车在有挡风墙保护下的空气动力特性进行研究。希望能通过对问题进行的模拟研究,为高速列车处于特殊环境下安全运行提供依据,为改造高速列车的挡风墙积累数据,并为相关科研问题的试验研究指引方向。

1 物理模型及计算方法

1.1 列车动力学模型

一列完整的列车由机车和许多节车辆组成,长度较长。本文将采用三节车的模型进行模拟,即整个列车模型由一节头车、一节中间车和一节尾车组成。头车和尾车具有一样的外形,本文列车模型由头车(25m)+中间车(25m)+尾车 (25m)组成,列车长、宽、高分别为75m、3.2m、3.2m。为了分析出高速列车中容易发生危险的部位,我们有针对的把头车、中间车、尾车每大节都分成5 小节。每小节5m。共15 小节。进行细致化的分析可以得到细致化的结果。由于离车头一定距离以后,列车中部的流场结构基本保持稳定,所以,缩短成三节的列车模型和完整列车模型相比,其流场的基本特征变化不大。这是目前国内外处理高速列车问题的常用简化手段。

为了研究挡风墙对高速铁路的防风效果,采用了使用最为广泛的2.5m 高度,1m 宽度的l 型板式挡风墙,挡风墙在来风一侧,挡风墙距离两轨中心为3.5m。沿轨道方向挡风墙形状、高度和位置均一致。

再把挡风墙每隔5m 留出来一个缝隙。通过改变缝隙的大小来控制挡风墙的疏透度。通过模拟计算找到最佳的疏透度,使列车运行最安全。

1.2 计算区域

本论文所选取的计算区域为:列车前部距计算区域长度达到125m,列车尾部距计算区域长度达到250m。区域总长450m(z 方向)。列车上部距计算区域高度达到30m,路堤高度为2m,列车底部与路堤之间狭缝为0.2m。区域总高度35.4m(y 方向)。列车两侧计算区域宽度都为30m。区域宽度为63.2m(x 方向)。此时,列车和周围流场基本达到充分发展,计算区域更大时,计算结果改变很小。

1.3 计算网格

网格的划分既要考虑到模拟计算收敛的时间、计算机计算能力的限制,又要充分考虑高速列车在挡风墙保护下强风环境中外流场特性模拟的准确性,根据高速列车在强风作用下外流场的特点,列车与挡风墙之间的空气流场变化最为剧烈,这个区域和列车周围的区域和挡风墙周围区域是本次模拟研究主要关注的区域,因此这三个区域的网格要求最为严格。离列车稍远的区域,列车运动对这个区域空气流场的影响趋于平稳,因此网格的尺寸可以适当的放大。根据离列车越远流场就越平稳的原则,网格的尺寸应该随与列车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增大。这种由密逐渐变疏的计算区域网格可以使得模拟计算在列车附近真实反映空气动力特性,又严格的控制了网格的数量,从而减少了对计算机资源的占用,缩短了计算时间,提高了计算效率。

根据以上原则,对列车与挡风墙周围流场区域,单元线长度为0.25m,从靠近列车侧向外侧发散区域的单元线长度从0.25m 扩大至1m,直至模型最外侧,单元线长度扩大至4m。整个计算区域的网格数约100 万。

1.4 数学模型

高速列车和外流场中流体简化为黏性、不可压缩、定常、绝热流体,对应的时均方程组包括: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k 方程、e 方程,这6 个方程和一系列壁面函数就构成了本次模拟计算完整的数学模型。

1.5 边界条件

模拟计算中,设定列车是静止不动的,入口风速采用合成风。合成风是列车速度与风速矢量的叠加。由于在不同风向角下,相同车速和风速的合成速度并不相同,即车辆受到的气动力不仅与列车运行速度、环境风速度有关,还与环境风的风向角有关。侧风与火车运行方向之间的风向角α 分别取0°,15°,30°,45°,60°,75°,90°,105°,120°,135°,150°,165°,180°。外来风速分别取10m/s,20 m/s,30 m/s 和40 m/s 四种情况。40m/s 的风速基本达到自然风速的最大值。列车运行速度选定为75 m/s(270 公里每小时)。边界条件设定为:

1:入口边界条件:列车和侧风合成速度人口;

2:出口边界条件:自由出流;

3:列车表面边界条件:固体壁面边界;

4:地面与挡风墙边界条件:相对列车的速度为反方向的列车运行速度。

2 计算结果分析

为便于分析列车受气动力作用后的偏转趋势,对列车气动力和气动力矩在直角坐标系中进行分解,从头车指向尾车方向为z 方向,竖直向上的从地面指向天空的方向为y 方向,水平面上与列车运行方向垂直的方向为x 方向。形成x 方向侧向力、y 方向升浮力、z 方向阻力。为了研究侧风对列车倾覆危险性的影响,对列车细分成的15 个小节的每一小节,都以背风侧钢轨的中点为原点,对列车的每一小节以各自的原点分别取矩。得到对x 轴的仰俯力矩、对y 轴的侧偏力矩、对z 轴的侧倾力矩。

x 方向侧向力是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该力越大,列车侧向危险性越大。y 方向升浮力是影响列车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该力越大,列车漂浮感越大,稳定性越小。z 方向阻力对列车运行安全影响较小。x 轴的仰俯力矩对列车的影响较小,因为列车重力较大,通过仰头翻的可能性较小。y 轴的侧偏力矩对列车稍有影响,它会导致列车因为扭头出轨发生危险。z 轴的侧倾力矩对列车影响最大。侧倾力矩过大直接导致列车翻车。为了避免侧倾力矩过大造成危险。应该对该项参数进行重点分析。

首先我们分析无挡风墙时的列车气动力情况。车速保持75m/s(即270 公里每小时的高速列车)不变。在风速为40m/s 时,列车受到的z 轴的侧倾力矩。当风向角确定时,侧倾力矩沿车身方向的变化规律为:在第1 小节侧倾力矩较小,第2 小节侧倾力矩最大,从头车第3 小节到尾车第13 小节侧倾力矩比较平稳。第14,15小节侧倾力矩急剧减小。列车气动力矩随风向角的变化为:随着风向角从0°到90°的增大,侧倾力矩逐渐增大,风向角在90°的时候达到最大。随着方向角从90°到180°的增大,侧倾力矩逐渐减小。侧倾力矩是列车安全运行最值得关注的因素。如何防止因为侧倾力矩过高而发生危险是改善列车运行环境的主题。由图中我们发现在头车第1 小节与尾车第15 小节,侧倾力矩不如车身处大,不是发生危险的主要部分。而第2 小节是列车因为侧倾力矩过大发生危险最有可能的地方。通过现有的办法,使之减小,是使列车运行安全的有效办法。沿着车身方向,侧倾力矩比较平稳,如何使这个沿着车身方向稳定的侧倾力矩减小也是使列车运行安全的主要因素。

下面我们模拟了实心的挡风墙对列车的防护效果。为高速列车在实心挡风墙防护下的z 轴侧倾力矩。对比无挡风墙时列车z 轴侧倾力矩发现:侧倾力矩沿车身方向有一样的变化规律,即头车第2 小节最大,侧倾力矩沿车身方向变化平稳。侧倾力矩在尾车第15 小节处随着列车形状的差异变化很大。不具有代表意义。车身依然是我们研究列车安全的重点。在无挡风墙时侧倾力矩最大的小节为17.5×104nm。加挡风墙以后侧倾力矩在车身处仅有2.2×104nm。侧倾力矩减小到了八分之一以下。侧倾力矩是列车发生危险的最主要因素。如何降低它一直是研究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侧倾力矩主要是由来流直接作用在车体表面,使得列车受来流一侧的力过大造成的。还有就是来流对列车进行绕流以后,使得列车产生升浮力后失去稳定性。加挡风墙以后,来流先冲击到挡风墙,在挡风墙后形成一个大大的涡旋,列车在其中没有与流体的激烈碰撞与突变。受到了很好的保护。修建挡风墙对列车的运行安全有非常好的防护效果。因此,在列车的防风研究中,挡风墙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挡风墙的高度、厚度、距离列车的位置同行的科研成果中已给出最合理的优化。本文也是选取的防风效果最好的挡风墙。在挡风墙的高度、厚度、距离列车的位置都固定的前提下,在挡风墙内部有规律的挖出来一些缝隙。我们叫它为挡风墙的疏透度。通过这些缝隙来改变流场,使得原来来流作用在挡风墙上,在后面所形成的大大的涡旋,改变成有规律的细小平稳的涡旋,使得来流对列车所造成的危险降到更低。使得列车的运行更加安全。这个想法是否存在合理性,我们下面的工作正是去验证它。以此为出发点,我们把原来的实心挡风墙修建成了有疏透度的挡风墙。疏透度为缝隙的空间与原来实心挡风墙空间的比例。我们做了5%挡风墙、10%挡风墙、20%挡风墙、25%挡风墙、30%挡风墙、35%挡风墙、40%挡风墙。为了做比较,我们把原来的实心挡风墙,即没有挖缝的挡风墙叫做疏透度为0%的挡风墙。我们把风向角固定在90°,因为在无挡风墙时,风向角90°时,列车最危险。我们做挡风墙的目的就是降低危险。所以我们取有代表性的90°风向角进行研究。一样道理,风速越大越危险。我们去通常情况下自然风速的最大值40m/s。只把挡风墙的疏透度为变量。首先对头车第2 小节进行分析。因为在头车第2 小节,侧倾力矩是最大的,这里最容易发生危险。研究头车第2 小节的侧倾力矩在不同疏透度挡风墙的变化规律很有代表意义。给出了规律的曲线图。x 轴表示的是挡风墙的疏透度,y 轴表示头车第2小节侧倾力矩的具体指。由于发现在挡风墙疏透度为10%的时候,头车第2 小节侧倾力矩有明显下降,因此我们对7%,9%,10.5%,11%,13%疏透度的挡风墙进行了补充模拟。由图我们发现随着挡风墙疏透度的增大,第2 小节的侧倾力矩不是单调增加的,而是在7%疏透度的时候有了第一次降低,在10%疏透度的时候有了第二次降低。而且降低到比0%挡风墙即实心挡风墙时侧倾力矩更低。这就证明了挡风墙在一定的疏透度下,比实心的挡风墙防风效果更好的理论。这就使得挡风墙对高速列车防风研究中提供了新了思考。即当挡风墙有了一个合理的疏透度以后,不仅可以节约耗材,而且防风效果还能更好。

头车第2 小节是最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接下来我们对中间车的第7,第8,第9 小节进行分析。因为沿车身方向z 轴侧倾力矩没有太大变化,比较平稳。因此对中间车的三节进行分析对z 轴侧倾力矩沿车身方向的变化规律有代表意义。为各种疏透度挡风墙防护下的中间车第7 小节z 轴侧倾力矩。侧倾力矩在5%疏透度的时候有第一次降低,在9%疏透度的时候有第二次降低。这与头车第2 小节侧倾力矩随挡风墙疏透度的变化情况不一致。这说明随着挡风墙疏透度的增加,在头车与中间车z 轴侧倾力矩不是同时达到最小值。不过这没关系。我们会找到一个最佳的疏透度,使得这时的挡风墙对列车在整体上防护效果最好。当挡风墙的疏透度在超过15%以后,侧倾力矩随着疏透度的增加而单调增加。

各种疏透度挡风墙防护下的中间车第8 小节z 轴侧倾力矩。侧倾力矩在第8 小节的具体数值上与在第7 小节上的很接近,侧倾力矩在第8 小节上随挡风墙疏透度的变化规律与第7 小节上的大致相仿。在疏透度为10%的时候有唯一一次降低,也是在疏透度超过15%后,侧倾力矩单调增加。

各种疏透度挡风墙防护下的中间车第9 小节z 轴侧倾力矩。在具体数值上,侧倾力矩在第9 小节与第7、8 小节的都很接近。不过侧倾力矩随着挡风墙疏透度的变化很有规律性。侧倾力矩从0%疏透度到7%疏透度逐渐增加,到了9%疏透度开始降低,到10%疏透度的时候达到最低。而且低于0%疏透度。此时的列车第9 小节最安全。疏透度超过10%以后,侧倾力矩开始逐渐增加。从下图发现,在10%疏透度时,侧倾力矩有明显的降低。综合列车第2、7、8、9 小节。我们发现了共同的规律就是在当挡风墙疏透度为10%的时候,这些小节的侧倾力矩都比实心挡风墙的侧倾力矩更低。整体上来看,10%疏透度的挡风墙达到了各个小节侧倾力矩最合理的优化。此时的列车整体上最安全。

侧风在经过挡风墙之后,在列车周围形成了大大的涡旋,列车被包围在涡旋当中,列车顶部流体流速比较大,侧面流速比较小,列车在涡旋作用下,虽然比流体直接作用在列车上安全。但是涡旋里面流体环绕着列车运动,涡旋越大,流体的流速也越大。列车在其中运行,流体对列车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也就越大。当挡风墙有5%的疏透度以后,流体大部分还是绕过挡风墙后在列车周围形成涡旋。由于有一小部分流体从挡风墙的缝隙流过,因此绕过挡风墙在列车周围形成涡旋的流体一定减少。因此涡旋也会变小。而且从缝隙中流过的流体会对形成涡旋的流场进行冲击,使流场趋于平稳和稳定。这个时候,列车处在相对侧向流速不大,流场平稳的环境中。其运行的安全性增大。挡风墙的疏透度由5%增大到10%后,随着从挡风墙缝隙中流过的流体的增多,流过挡风墙后,环绕列车的流体进一步减少。在列车周围会形成减弱了的涡旋,但从挡风墙缝隙中流过的流体是方向垂直于列车的平稳的流体。平稳的流体会使得旋转的涡旋流体变得平稳,涡旋中旋转的流体会使得垂直于列车的流体变得环绕着列车。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列车周围流场变成了速度小、沿着车身方向的均匀的流场。在这种流场是列车运行的最佳流场。这个最佳流场的存在说明了,当疏透度再大一些,透过挡风墙缝隙的来流流场成为主流,当疏透度再小一点,绕过挡风墙在列车周围形成涡旋的流场成为主流。正是这个最佳流场的存在,使得挡风墙疏透度优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值。使得列车的运行安全系数最高。综合头车、中间车和尾车的侧倾力矩随挡风墙疏透度的变化规律。发现挡风墙疏透度为10%的时候,列车整体的安全性达到了一个最大值。这个时候的挡风墙对列车的防护效果比其他疏透度的挡风墙都好,甚至比实心的挡风墙更好。

3 结 论

本文以高速列车为研究对象,在强风环境中对挡风墙的防护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提出了改变挡风墙疏透度的办法,模拟和分析了不同疏透度的挡风墙防护下的列车气动力性能。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列车的气动力性能沿车身方向较为平稳,但是在车头部位变化较大。因此,进一步提高列车运行速度时,应更加注重车头的气动性能研究。列车的压力沿车身方向变化平稳说明了文中对列车简化为3 大节(头车、中间车、尾车)的合理性。

(2)对比无挡风墙时列车的气动性能和有挡风墙时列车的气动性能,发现挡风墙对列车的防护效果很好。列车的气动力矩在有挡风墙以后可以降低到原来的八分之一以下。大大增加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3)分析了列车的气动力性能随挡风墙疏透度的变化规律。当车速和风速一定的时候,随着挡风墙疏透度的不断增加。列车的气动力矩逐渐增加。列车运行危险性增大。但当疏透度增大到一定值的时候,列车的气动力矩开始降低,列车运行危险性降低。当疏透度达到一个最佳值得时候,列车的气动力矩最低,此时的列车运行最安全。而后,随着挡风墙疏透度进一步增大,列车的气动力矩随着挡风墙疏透度的逐渐增加单调增大。结果表明:挡风墙疏透度存在一个最佳值,使得此时的列车运行安全性最好。这时的挡风墙不仅对列车防护效果最好,而且节省了耗材。

本文通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的模拟计算,证明了防护效果最好的挡风墙不是实心挡风墙,而是10%疏透度的挡风墙。但本文的研究只是数值模拟的结果。数值模拟有其成本低,见效快的优点。但任何一项科研研究都需要实践的检验。在今后的工作,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以数值模拟为辅,实车实验为主,把这项工作在现实中开展。争取早日在我国修建出防风效果最好又能节约大量材料的挡风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