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先进村

先进村范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先进村相关内容的范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先进村问题。

分享

浏览

7

范文

5

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党工团,全文共 1554 字

+ 加入清单

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有人说,“宁带一个军,不领一个村”,意思是说村干部难当。然而诸往镇马陵村党支部书记姜云勇却凭借一颗为民的赤诚之心,赢得了百姓的一致拥戴和关爱,成为他们心中鲜红的旗帜。

7月3日,记者走进马陵村时,看到大街小巷平坦而洁净,房屋错落有致,路旁绿树成荫,一排笔直的路灯伸向远方。在村北的石子厂,47岁的姜云勇听说要采访,不禁显得腼腆起来,说自己普通得要命,做的只是份内的事。

XX年前的马陵村经济发展缓慢,村容村貌破乱,且负债累累,当年两委换届时,群众的视线不约而同地投向石子厂办理得红红火火的姜云勇。大家认为他不仅有能耐,而且在省委党校学习过农经管专业,有大专文凭,选这样的村支书准没错。最终,姜云勇以满票当选为马陵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

抱着一颗平常心的姜云勇没有想到,村民对自己如此信任,遂立下誓言,一定不负众望,让村里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

姜云勇认为,“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通过为群众办实实在在的事体现出来。”马陵村的自来水管道年久失修;主要街巷大部分是黄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不少地方杂草丛生;村民房前屋后没有排水渠,汛期水淹街头时有发生。上任后,姜云勇在党员大会上承诺:“首先把吃水难、行路难解决好!”他的决心感染了大家,在场的人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但也有不少人沉默持有疑义:村里实在太穷了,粗算一下,光铺进村路就需要近10万元,加上改造自来水、大街小巷的硬化,大约需要近30万元,到哪里筹足这笔巨款?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心无钱难办事。姜云勇琢磨了好几个晚上,终于想到了“借鸡生蛋”的办法。他一一走访村里的7家石子厂业主,把群众的愿望、缺钱难处和盘托出。7名老板被打动,共同捐出了20多万元,剩下的部分姜云勇自己承担。

改造自来水时,姜云勇从外地聘请专家,在村周围勘探了五天,打了一口120米的深井,村民们从此喝上了干净水。年终召开党员扩大会议时,他把筹资经过、资金支付、工程质量一一汇报。话音刚落,“哗——”台下同时鼓起掌来:“看得出,姜书记是一心为咱办实事!今后就跟着他干了!”掌声经久不息,虽然是寒冬腊月,大家心里却都热乎乎地充满劲头。

“群众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这句被姜云勇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得到了印证。接下来,他又自己出挖掘机,出钱雇工程队,整修了5公里多山路,方便了群众运输、灌溉;村里几座危桥全部进行了改造,村民们再也不用为老人孩子的安全担心了;村旁的多米主河道不仅修起了标准化堤岸,而且岸上全都栽上了树,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水淹良田了;自XX年开始,姜云勇个人出资为全村村民缴纳医疗保险共10万多元,替群众交纳小麦保险2500元,赢得高度赞扬。

580多户的村庄美丽了,村民的心更齐了,但姜云勇没有满足于现状。依托临近铁厂的优势,他鼓励村民大力发展石子加工业、运输业,村里一切提供便利。XX年,村民姜涵利上石子加工项目时,姜云勇跑前跑后,帮其选择场地、拉电线,为购置设备当参谋。石子厂建成后,第一年就获利不薄,带动村里先后又上了三家,吸纳劳动力200多名,人均月工资达1500元以上。村民姜清勤动情地说:“姜书记心里始终装着群众,一心扑在为群众办好事上,他那一片赤诚之心让我们感动。”

姜云勇的一颗善心,很多事都能表现出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个人立即捐款1万元。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党员群众捐款近5万元。后来,他又带头交纳特殊党费5000元,获威海市委颁发的“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担任村支书8年来,姜云勇为群众付出了多少,他从没计算过,但百姓对他的敬重和拥护却有目共睹。眼下,他又在积极谋划,将村里超过3米宽的道路全部硬化,并于7月底开工。可以预言,有这样的好干部,马陵村必将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省级文明村工作先进村申报材料_申报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2071 字

+ 加入清单

省级文明村工作先进村申报材料

我们——村地处——市——区——东路底,——高速、227省路贯通本村南北,全村总面积6.55平方公里,总人口5124人,计1426户,35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党员146名,设六个党支部(其中非公经济党支部二个)。目前全村拥有民营工业小区三个,各类私营企业158家,外来务工人员15230人。村党委从XX年以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文明办的具体指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全村以高标准创建省级文明村为目标,成立了创建文明村领导小组,并专门设立了办公室,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起安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村“两委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村民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具体我村的创建工作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转变观念,明确责任,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建设,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任务,是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为此,我村特成立了以村党委书记陈建荣为组长,村委会主任徐秀英为副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成员由两委成员组成。创建领导小组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发挥模范作用,使创建活动做到制度化,经常化。

建设新农村,不仅需要漂亮的房屋、宽阔的道路、现代化设施,更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需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与新农村相适应新的思想文化观念。我们增加农民收入,减小城乡贫富差距,促进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进步,需要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需要共同的理想信念;构建和谐——,需要革除陋习树立新风,转变传统生活习俗,等等。一旦这种观念形成并使之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广泛的、稳定的、持久的影响,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引导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抓好经济,促进发展,为创建文明村提供有力物质保障。

经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村党委会和村委会认识到,经济是形,文化是神,只有形神结合,才能建设好现代化新农村。为此,村“两委”班子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思想道德建设为突破口,以文明创建为最佳载体,全面提高宽裕型小康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村民道德素养,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全力以赴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总体工作思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组织全村干部群众投身于经济建设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XX年我村实现销售收入2.73亿元,上交国家税收政策1058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433万元,XX年完成销售收入3.046亿元,上交国家税收政策1283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450万元。为开展创建文明村提供了经济后盾,XX年十二月成立了——村股份合作社,把全村的资产量化到每个村民手中,年终进行分红,使村民充分感受物质文明带来的成果。

三、心系群众,多办实事,努力改善我村基础设施

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资本积累的增多,村党委会首先想到的是加大公益事业投资,为民办实事,先后投资150万元改造了农村低压线路,投资200万元硬化全村道路9500米,投资250万元引进太湖自来水工程,让村民全部用上洁净的太湖水,投资100万元建造二座防洪水闸,投资100万元维修阳澄湖及吕池内河驳岸,为取缔露天粪坑投资90万元建造公共场所6座,三格式化粪池98只,投资25万元改造——老农贸市场,并在井亭工业区新建农贸市场一个,大大方便了外来务工者。全村98的村民家里安装了闭路电视和电话。村民福利方面,一是对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除享受退休金外,在重阳节、春节发放补助金250元,村里对60岁、70岁、80岁、90岁老人专门订做了生日蛋糕,送到老人手里,祝老人健康长寿;对60岁以上的党员给予按每年基数500元,党龄每年24元生活补助;二是对在村担任过正职、副职、条线的离退干部给予退休金;三是村民如遇“白事”以村委名誉上门吊唁,给予500元的丧葬费,并敬献花圈,对党员过世的以村党委和村委名誉给予1000元的丧葬费,并敬献花圈;四是对精神病患者村积极主动帮助联系康复医院进行治疗,对贫困户每年给予300—30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并优先安排困难户到注册在我村的企业工作;五是村党委专门设立了扶贫帮困基金,对全村困难户进行一帮一的扶贫帮困结对,使他们感受党的温暖。六是全村100的村民纳入农村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年计划生育先进村事迹材料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材料案例,全文共 946 字

+ 加入清单

年计划生育先进村事迹材料

今年以来,我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镇党委、镇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指导下,在镇计生办的大力协助下,村两委班子和计生专干齐抓共管下,以提高村民对人口计生工作满意度为出发点,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主线,结合实际找问题、根据问题理思路、对照思路出实招,各项计生服务扎实有效推进,取得了一定成绩,具体总结如下:

一、务求一个“清”。对辖区内全员人口信息进行了上门逐户摸底。重点对育龄夫妇和流动人口计生有关情况进行了核查。对新婚待孕、二胎待孕、上凡和结扎对象以及计划外生育对象分别建立台账,做到:分门别类、一清二楚,情况熟悉、心底有数。同时,对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也进行了核查和摸底,了解了打工地点和联系电话。每个村民计生服务都纳入了服务的视线内,及时沟通,及时服务。本村流出育龄夫妇21人,都能按季度寄回有效真实的透凡证明书。

二是、落实一个“勤”。计划生育政策是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服务,关键要做到“三勤”——嘴勤、手勤和脚勤。嘴勤,就是经常做好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员和咨询员,从优生到提倡晚育,从少生快富到“二女”户优惠奖励政策,育龄对象人人皆知,为自觉做好计生服务营造了良好的政策和舆论氛围;手勤,就是在走访中,发现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做好记录,以做好跟踪服务;脚勤,就是经常深入农户家里和田间地头,与育龄夫妇和村民沟通和交谈,了解计生对象最新情况。

三是、坚持一个“公”。村民对各项服务工作都信服一个“公”字,计生工作更不列外。对早婚的,对计划外生育的对象,根据有关计生管理办法,该罚款就要罚款到位,该结扎就要结扎到位,做到一个标准罚款,一个结扎对象不漏,在村民中坚守“一视同仁”的服务原则。这样,村民口服心服。为了抓好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我们村干部不分昼夜上门做工作,不厌其烦、推心置腹,用“情”和“理”来开导和感动罚款对象。今年共完成双全户结扎9列,社会抚养费完成4.5万。

总之,我村干部,在村支部的直接领导下,不等不靠、主动服务;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迎难而上、负重拼搏,在计生宣传和各项服务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我们更清醒地意识到与上级服务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勇于创新服务思路和举措,力争使我村计生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县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新农村建设纪实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573 字

+ 加入清单

县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新农村建设纪实

春日的孤山村,一片生机盎然,到处充满着活力与激情。新建漂亮的党员活动室是该村最醒目的标志,一条条进村入组水泥路,一座座干净美丽的农家小院,养鸡、养猪大户,充分展现出这个村在发展的征程上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这片刚刚解冻的土地上,勤劳朴实的孤山人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劳作,掀起了新一年新农村建设的热潮。

孤山村是麻坪镇的南大门,与城关镇接壤,全村9个村民小组,269户,1072人,耕地面积1360亩,区域面积345.1公顷,XX年人均纯收入达2072元。XX年市、县把该村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后,麻坪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市、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通过孤山村全体群众的苦干实干,该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上均取得了可喜成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群众生活日新月异。XX年孤山村党支部被市委命名为标杆支部,该村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文明村镇、被洛南县政府评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先进村。

一年来的成绩

——基础设施全面改善,生活条件下不断提高。一年来,改造高压线路300米,解决了全村人的用电问题;硬化6个组级水泥路XX米,彻底改变了群众出行“晴天一身尘,雨天一身泥”的困境;投资6万元,建成五间标准化村级党员活动室。投资7万元,硬化活动场地700平方米,修建了篮球场;去年该村遭受2XX年一遇特大暴雨袭击,但全村群众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自力更生,不等不靠,修复水毁农田200亩,水毁河堤1100米,水毁道路800米。

——主导产业逐具规模,农民收入有效增加。该村优质良种核桃建园达540亩,中药材种植100亩,新发展的280亩优质柿子建园已全部挂果。全村发展千只以上养鸡大户45户,养鸡达5万余只,产值300万元,净收入100万元;10头以上养猪大户15户,年出栏达1500头,产值120万元,净收入30万元。有序组织剩余劳力外出务工,全村年劳务输出400余人,人均年收入5000元,劳务收入达200万元,净收入达150万元。XX年全村总产值达到550万元,人均纯收入2072元。

——环境卫生规范治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农村建设中,该村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力度。一是修建了100户沼气池,将农村不用的畜粪、桔杆等原料充分利用,酵化成气,解决了粪堆乱堆、柴草乱放现象。二是投资2500元修建了5个垃圾池,对全村的生活垃圾予以集中倒放和统一清理。三是制订了卫生公约,全村划分三个卫生责任区,各负其责,道路、庭院卫生定期打扫、定期检查,形成制度,使群众在卫生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四是实施涂白工程60户。通过一系列卫生综合治理,有效改变了脏、乱、差现象。同时,倡导家家绿化、户户养花,美化庭院,对村庄中心区域进行了绿化,大力建设花果型庭院经济,每户栽植花果树木19株,全村村容焕然一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得到加强。深入开展了“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道德实践活动及“好媳妇、好公婆”评选活动。今年年初,他们又召开全村群众大会,总结去年来的成绩,安排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同时评选好媳妇、好公婆、十星级文明户及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20余人;开办农民技校,通过技术培训,使每户每个劳动力至少掌握1项专业技术。开办村民阅览室,充分利用省文化厅捐赠的5万余元书籍、光碟、乐器,组建40余人的村级乐教队,今年春节组织200余人的社火表演及文化演出,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加大村级活动室、活动场地建设力度,修建农民文艺、体育活动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投资1万元,修建科普文化长廊,定期宣传科普知识、文化知识、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这个科普文化长廊成为全村的又一个亮点。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先进村党支部事迹材料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党工团,全文共 1735 字

+ 加入清单

先进村党支部事迹材料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古佛堂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三农”,服务群众,以建立组织坚强有力、党员作用突出、工作得到促进、人民群众满意的基层党组织为目标,突出党建工作重点,不断加强党支部的自身建设,找准经济中切入点,使全村经济和各项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强班子建队伍,巩固发展基础

古佛堂村党支部充分认识到抓好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按照镇党委的统一部署,始终把支部建设作为事关全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来抓。党支部一班人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xx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和宗旨意识,把推进经济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

富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进一步增强,真正发挥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头雁”作用。党建工作走到了全镇的最前例。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活力。继续开展“党员承诺制”“党员科技示范户”“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奠定基础。使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认真抓好党员干部经常性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全村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党支部按照每年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与村两委会每位成员分别签订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办法,年末以每位成员党建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为依据,实行量化考核,将党建工作作为每位村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很注重对党员和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制定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并通过召开会议组织集中学习、利用党员电化教育设备学习等多种途径,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政治理论、农业实用技术及各种先进经验。古佛堂村严格落实“双培双示范”制度,近年来,始终坚持将致富能手作为党员培养对象,将年轻党员培养为致富能手,有效的实现了致富能手和党员之间的双向培养。为了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古佛堂村制定有专门的流动党员花名册,以便准确掌握流动党员的去向,保持定期联系。

二、助民增收走富路,努力建设新家园

一 是在产业发展方面,古佛堂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利用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县、镇级领导部门结对帮扶等有力的措施,在农民增收上想办法、出实招、谋发展。以招商引资、劳务输出、特色种养殖为主体,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二是在基层设施建设方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让群众切实感觉到新变化、新发展。三是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每年开展“文明户”及“优秀党员”的评选活动。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各项工作取信于民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障村支两委忠实为民。近 年古佛堂村进一步明确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对村党风廉政工作负总责,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为责任制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八不准”及“六个绝不允许”制度,将这些纪律的遵守情况作为每位党员、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指 标,截至目前,全村无一例违反禁令、纪律的现象,得到了 全村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推行党组织党务公开工作,增强了党组织工作的 透明度。全村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四议两公开” 制度、民主议事制度以及村务、党务、财务公开等各项制度。 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村民代表大会,汇报村两委会的工 作开展情况,研究决定村内重大事务,切实做到村里的各项 决策都能够通过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审议决定。村设有专门 的村务、党务公开栏,并严格按照上级对村务、党务、财务 公开的内容和时间要求,公开资料,提高村内各项事务的透 明度。为构建民主开放的村级党务工作新机制奠定基础。 总之,古佛堂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一致认可和全村民众的热情爱戴。主要表现在:一是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进一步增强,越来越多的人积极要求入党,基层组织力量得到了壮大;二是党员形象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双培双示范”活动中涌现出一批党员先进典型,在生产发展中涌现一批致富能手;三是支部在群众中的威信进一步提高,通过党务公开的实施,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和群众的信任度;四是村支部的工作得到了上级党委的充分肯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