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乡镇平安建设汇报(合集20篇)

浏览

7636

范文

338

篇1:江西省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4711 字

+ 加入清单

江西省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江西省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一、考察的基本情况

3月2日—8日,省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发懋同志亲率考察团,赴江西省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考察期间,张厅长一行沿途听取了江西省建设厅和有关市、县建设局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介绍,并实地考察了南昌市蛟龙镇下罗村、高安市八景镇上保蔡家村、吉安县永和镇锦源村和青源区渼陂村、兴国县高兴镇长迳村、赣县南塘镇石院村、景德镇市竟成镇里冲坞村等村庄。这些村庄各有特点,有的是城郊拆迁后统一规划、设计、建造的新村,各家各户都是独门独院的小别墅,起点比较高;有的是在原有村庄布局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开展“三清三改”综合整治,即“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有的是明清时期遗留至今的古老村落,虽年代久远,但保护得非常完整,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所到村庄的共同之处就是,村容整洁,管理有序,乡风文明,生态和谐,村民们能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用沼气灶、住整洁房、洗热水澡……

二、江西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土地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300万人。全省有11个设区市,99个县市区,1428个乡镇, 18万个自然村,70%的人口在农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近年来,该省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深入开展“三清三改”,在建设新农村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他们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是:

(一)在组织上,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

江西省在村庄整治中,政府部门扮演了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没有包办代替,更没有强迫命令,而是把动员和组织群众贯穿始终,把着力点放在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一是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向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农民宣传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参与的自觉性。二是物力财力支持。市、县财政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并把村镇规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免费为村庄和农户建房提供规划。同时,采取财政投一点、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倾斜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减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县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国土资源、规划建设等与村庄整治相关的部门参与其中,并分别制定支持参与方案。各个乡镇成立建设管理所,负责村镇规划建设的具体管理工作。四是做好技术服务。组织编印《村庄规划优秀设计实例》、《农民住宅推介图集》等技术资料,免费发至各乡镇村,指导村庄规划编制和农民建房,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城乡规划知识培训,增强领导干部的规划意识,提高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素质。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具体表现在:一是维护和实现农民群众对村庄规划和整治的参与权。如进行村镇规划时,吸收村民代表参与,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将结果向全体村民公示,既加强对农民的规划意识教育和规划知识培训,又提高农民对规划的认同感和执行规划的自觉性。二是鼓励农户自主申报改造项目。在村庄整治过程中不搞一刀切,把村庄是否整治的决策权交给农民,以全体村民投票的方式决定是否纳入整治示范点,对群众自愿申报率达不到60%的村庄,不列入整治改造范围。三是鼓励农民投资投劳。把政府的物资和资金支持,与农户自己完成的工作量挂钩,以物代资,以奖代补,多完成多补助,少完成少补助,不行动不补助。四是成立理事会负责运作。在党支部、村委会领导下,成立新农村建设村民理事会,作为社会服务型组织,主持村庄整治和调解矛盾纠纷。理事会成员按照“五有”标准(有公心、有热心、有能力、有精力、有一定经济基础),由群众民主推选的“五老” 组成(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军人),这些人德高望重,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和号召力,是联系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可以起到农民意愿“代言人”、政府主张“传递人”和矛盾纠纷“调停人”的积极作用。

(二)在思路上,坚持科学切入,循序渐进。

新农村建设内容繁杂,村庄数量多、范围广,底子薄、要求高,不可能一开始就全面铺开,也不可能一步到位。江西省选择典型示范,科学切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工作思路。在村庄整治的范围上,开展“十百千”活动(即:省市县三级建设部门分别抓好10个示范镇、100个示范村和1000个重点村),培植具有指导作用和启发效果的示范点,以典型引路带动面上工作。在村庄整治的内容上,选择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农民群众最迫切希望做好的“三清三改”起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三清”工作,简便易行,立竿见影,彻底整治了农村脏、乱、差,实行人畜分离,美化净化村容村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清”起步后,重点抓好村镇规划,分期分批推进改路、改水、改厕的“三改”工作,实现乡镇村村通公路,村内户户门前道路硬化,家家用上山泉水或井水,村村建有无害化水冲式厕所。“三清三改”的巨大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使村庄整治乃至整个新农村建设比较顺利地走进了千家万户。“三清三改”取得阶段性成果后,他们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村庄规划建设上来。这种工作思路符合江西的实际情况,也符合村庄整治的客观规律。

(三)在模式上,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一是突出农村特色,不用城市的标准要求农村。比如,在编制规划时,坚持“一个保持、两个突出、三个不搞、三个配套”的原则。即保持农村传统文化特色;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突出农村田园风光;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基础设施配套,社区服务配套,房屋设计配套。在绿化方面,提倡种树、种果、种菜,反对种花、种草。二是突出地方特色。比如,赣州以白墙黛瓦的徽商建筑居多,在新建房屋时,保持和传承这种建筑形式,从而形成地方特色。三是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动态管理,不搞一刀切,形成百花齐放的格局。比如,在村庄改造整治时,根据各村的不同情况,实行“一村一策”。对存在较多破旧不堪且无人居住危旧房屋的村落,按照一户一宅的标准,拆除破旧房屋,腾退流转宅基地,实施“空心房”整治;对规模小、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村庄,平整道路,美化环境,实施村庄整修;对具备条件的村庄,全部拆除旧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实施整体拆旧建新;对人口集中、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庄,整体规划设计,建设农民社区新村;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的村庄,保持其田园风光和文化特色,建设自然生态农庄。

(四)在机制上,坚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艰巨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参与。科学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形成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这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所在。江西省创新工作机制,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动员和组织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尽其所能为村庄整治提供支持和服务,形成合力推进的格局。比如,赣州市在编制村镇规划的过程中,通过“整合现有的,动员本地的,借助外面的”,多渠道寻求人力和物力支持;通过开展对口帮扶活动,动员社会各界捐资捐物;结合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市、县、乡万名干部下基层帮助新农村建设,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该市还将按一村一名的标准,大规模培训和下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指导和帮助新农村建设。

三、收获与体会

这次考察,时间虽短,但大家都感到收获颇丰,归纳一下,至少有三:其一,统一了认识,理清了思路。通过实地观摩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对建设新农村重大意义的认识,思想更加解放,思路更加开阔;进一步明确了村庄整治,到底是整什么、怎么整、整成什么样。其二,学习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我省和江西地域邻近,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其经验有很强的借鉴价值。有了别人的经验作先导,可以避免走弯路,形成后发优势。当然别人的经验不能照抄照搬,一定要结合我省各地的实际,有选择地吸收应用,学其“神”而非其 “形”。其三,增强了搞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江西的这些做法与经验的确可看、可信、可学,不是脱离实际,不是高不可攀。在某些方面,我们也有优势,完全可能也完全应该做得更好。下一步,如何做好我们的工作,真正让江西的经验在我省开花结果,以下几点体会值得总结和汲取。

(一)统一一个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从“百镇千村”抓起。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建设新农村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哄而上,到底该从哪里着手?就我省来说,当前就是要建设好“百镇千村”示范工程,通过“百镇千村”的示范效应,达到全面实现农村面貌改观的目的。全省建设系统上上下下都要统一这个认识,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这个观点,要集中力量办大事,要把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各部门的注意力吸引到“百镇千村”上来,把主要工作精力转移到“百镇千村”上来,把主要资金投入到“百镇千村”中来,在“百镇千村”上建功立业。

(二)突出一个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村庄整治为重点。

江西有部分村庄在整治中,花钱不多,但变化很大。建设新农村,不是推倒重来,不是拆旧建新,而是以村容整洁为目标,以现有村庄为基础,以完善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为重点,营造新的村容村貌、养成新的生活习惯、培育新的民约风尚。要坚决反对盲目攀比、贪大求洋,反对增加农民负担、举债搞建设,反对形式主义、搞花架子。在个别有条件地方,结合开发还建,也可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的模式,实施整体拆迁新建,但这绝不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主流和重点。

(三)抓住一个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农民为主体。

农民是村庄整治的决策主体,也是实施主体和受益主体。建设新农村不能搞强迫命令,政府可以做农民的思想工作,向他们宣传政策,但不能搞行政干预,必须坚持农民自愿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建设新农村虽有政府出资,但不是由政府包办代替,需要农民积极响应和配合,需要农民出资投劳。要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和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参与新农村建设,主动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搞好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防止产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四)发挥各方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

村庄整治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单靠哪一个部门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的。修路需要交通部门的支持,改水需要水利部门的支持,建沼气池需要农业部门的支持。建设部门是一个牵头部门,工作的重点是搞好村庄规划的编制,环卫、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指导农民建房,选好示范点,做好检查、督导、考核工作。因此,必须调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分清各自事权,形成“各负其责,各展其能,各建其功”的良好氛围,各部门都应围绕“百镇千村”出主意,想办法,见成效。要因势利导,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积极鼓励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志愿者以多种方式联系村庄和农户,进一步形成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要顺势而为,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人才、智力、资金等资源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开创各方面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局面。

(五)提高投资效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最大限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建设新农村,投入是关键。政府要发挥公共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落实一定的启动资金和补助资金,把资金、物资用到农民直接受益的项目上,建设好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解决单家独户不好办也办不了的事情,有效激活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要改变过去政府资金“撒胡椒面”的平均分配方式,在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上,实行差异化分配,以奖代补,加大实物补贴的比重,引导和激励农民投资投劳。统筹安排和集约投放各类支农资金,集中有限资金分类分步投入到重点项目、重点村庄,做到扶持一个,见效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平安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汇报报告,全文共 952 字

+ 加入清单

安全无小事,安全是底线。学校安全工作事关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确实加强我校的安全工作,保证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创建平安校园,我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时刻紧绷安全之弦,时刻做到警钟常鸣。我校具体做法如下:

一、建立各项组织机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学期初,我校增加了教师食堂,对此建立了食堂管理组织机构,增加了食堂卫生三项制度,即:购买制度,保管制度,卫生制度。在生楼火前,增加了生火安全制度,并张贴在烟囱旁边。同时,对原来的制度进行了修订,并组织教师学习,是教师有章可循。

二、思想重视,认识到位,责任到人,严把关口。

我校以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为目标,人人高度重视,校长为安全第一责任人,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学校与班主任、班主任与代课教师、教师与学生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校长、值周教师坚持目送制度,送学生回家,迎学生上学。坚持晚上、双休日、节假日值班制度,形成安全网络管理机制,对学生实行跟踪管理,做到万无一失,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想安全,抓安全的良好氛围。

三、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加强安全教育。

1、开学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周,第一月为安全教育月,我校在安全周、安全月里,制定计划、开展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其次开展了一次平安校园我爱你演讲活动,和建设平安校园签名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

2、为了增强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对学生进行了两次安全知识讲座,两次法制教育讲座,使学生在防水、放电、防意外事故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四、采取各种各样措施,增强安全意识。

1、坚持一日三查、一日三清制度。即:对学生非学习用具坚持每天三次检查,对学生人数坚持每天三次清点。防微杜渐,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隐患。

2、全体教师从校门口到校内各个角落进行了一次排查。

3、生火前,学校对炉子安装进行了细致的检查,不合格不准生火。

4、杜绝了学生骑自行车。

5、进一步强化了学校设施安全管理,体育活动安全防范工作。

6、健全资料,建立安全档案,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安全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此项工作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我校全体师生在共同努力下,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2403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xx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创建小康生态文明村和文明户活动,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积极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脏、乱、差的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基本情况

xx市是个农业大市,辖区有26个乡镇,7个社区,425个村,全市人口170多万,农村的比例占城区的85%以上。随着近年来xx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加快了城区建设的步伐,同时,城乡联动、共创文明的氛围也逐渐形成,据统计,全市有自治区级文明村6个,贵港市级文明村10多个,县市级文明村80多个,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市有文化活动室300多个、卫生室280个、体育健身场所250多个,农村通达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涌现出金田镇理村、中沙镇上国村、石咀镇小汶村等一批村级创建典型,农民的整体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

二、主要成绩

xx市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的热情,农民以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积极投身其中,认真搞好村庄规划,进行改水、改厕、改灶、改房、改路,绿化、美化村庄、庭院,硬化乡村道路和户间道路,积极配合做好村村通公路和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全市已建沼气池4万多个、卫生厕所约5万多个,初步实现了道路畅通、庭院净化、村庄绿化美化,取得了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新发展,带来了农村人居环境、群众精神面貌和党群干群关系的新变化,促进了城乡共同繁荣,经济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特色经济得到发展。在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中,xx市积极发展农村生态经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按照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绿色品牌,发展特色、无公害产品和"农家乐"特色旅游等,增加农民收入。如中沙镇上国村以企业为龙头,带动村中第三产业的发展,拉动村级经济发展;金田镇理村利用傍山依水、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绿化、美化村庄,搞生态旅游,发展旅游经济,取得满意的效果;石咀镇小汶村搞生态农业示范园,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效益显著。

2、农民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不断进步。首先,从总体上说,农民健康文明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已初步形成。随着近年来xx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各类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优秀党员等这些主题突出,参与性强的创评活动入村入户,《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人心,农民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文明程度大大提高。其次,政策意识、科技意识、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由于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和广泛开展宣传政策法规及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农民的政策、法制、科技意识不断增强,运用政策、法律、科技的自觉性不断提高。竞争意识、开放意识、风险意识在农民的思想观念中也日益增强。

3、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各乡镇、村、街道均建立和完善了包括党员活动室、文化站(室)、图书室、文化娱乐中心、录像室、音像电子信息馆、体育活动场所等农村文化设施,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组织开展农民文艺调演、卡拉ok比赛、象棋比赛、乒乓球比赛、篮球赛、书画展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老少皆宜,趣味性强的文体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的文化阵地。

4、农村村居环境有所改观。近年来,特别是在党的xx大精神鼓舞下,各村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分期实施"的要求和"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整治村容村貌,抓好村边环境、村内环境和农户家中环境建设,从农民反映强烈、生产生活急需解决也有条件解决,又最能凝聚民心的硬化道路、净化庭院、绿化村庄的"三化"入手,并以此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突破口。抓好村中道路硬化,修建水泥路、柏油路、沙石路甚至砖路,硬化连村公路及串户道路;净化庭院,治理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等"二乱"现象。绿化村庄,在庭院和村道两侧植树,在各个角落种植经济林木,利用荒山荒坡、废弃地营造环村林带。经过努力,农村"三化"取得明显成效,如中沙镇上国村和金田镇理村成为xx市文明村建设的两张靓丽的"名片"。

三、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xx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创建活动开展不平衡。部分乡镇领导认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分散精力,影响农业生产,影响农民经济收入,因此,对创建工作不够重视,走过场。二是整合社会力量不佳,齐抓共创力度需加大。创建工作涉及很多相关的部门,这些部门有的各自为政,对创建工作不是那么热心和尽力。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靠许多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创建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把创建活动引向深入,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齐抓共创的局面,不断探索新的创建形式。三是创建资金不足,硬件建设跟不上。创建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硬化村道,绿化、美化村庄,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房,但由于xx市财政比较艰难,没能安排创建专项资金,致使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在今后的创建工作中,应多渠道筹集资金,坚持以项目资金为依托,实行财政补贴一点,群众投资投劳出一点,社会各界捐资一点的多元投入方式,积极探索市场运作模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xx年,我们要再接再厉,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xx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努力开创xx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影响新农村建设原因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462 字

+ 加入清单

影响新农村建设原因调查报告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面小康的重大举措。党的xx大继续号召,要统筹城 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xx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贫困山区新农 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局中的重点和难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难保证,人才难解决,环境难保护,陈规陋习难根除。因此,调查研究并设法解决贫 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困难和问题意义重大。

**月,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我被选派到忙怀乡村党支部担任第一书记,机会难得,到任后,我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就在今后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对策进行了调研。

一、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 基础环境和条件恶劣。一是地理劣势。山区群众常说“看到屋,走得哭”,真实地反映了山区沟渠纵横、山高坡陡的地理特征,这一特征使农业生产生活异常困难。 二是土壤贫瘠。土壤肥力差、保水能力弱,不少地方仍沿袭刀耕火种,产出效益低。三是自然灾害频繁。山洪、干旱、风雹、地质滑坡等自然灾害年年发生,仅丫口 组目前就有15户农户居住在滑坡危险地带,而农民抗御灾害能力较差。四是人居分散。山区大部分人口多为散居,密集度不高。据实地调查,村的人口密度仅为 168人∕平方公里,很显然,村新农村建设的聚集动力非常弱。

(二)社会服务体系不到位。一是基础建设落后。由于多年来投入不足,导致贫困山区基 础设施十分落后,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问题比较严重,普遍存在吃水难、上学难、行路难等问题。二是社会保障不完善。村卫生室形同虚设。山区群众无钱 治病,大多数农民生了病也是硬撑,小病酿成大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突出。据实地调查,村农村妇女只有15%的人生了大病才去医院就医。同时,由于 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养儿防老仍然是村最主要的养老模式,家庭成为重要支撑。三是文化生活匮乏。由于缺书少电,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 播电视难的情况较为普遍。“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村现状的真实写照。由于文化生活的匮乏,使封建迷信、赌博等乘虚而入,败坏了社会风 气,也影响了山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四是城乡人民权利不平等。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为了阻止农民进城找工作,实行了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使农村人 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民在教育、就业、卫生、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受到与城市人不平等的待遇。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并没有真正解决,现在农民进城打工 还是受到同工不同酬的歧视,甚至还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又造成了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三)农民整体素质偏 低。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但由于历史原因,村的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据实地调查,村全村共2019人,大专文化程度的只有3人,中专 的只有7人,高中文化程度的只有12人,初中文化程度的有306人,小学文化程度1390人,文盲102人,未读书的儿童199人。贫困山区劳动力文化水 平偏低。部分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在外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人或儿童,难以承担起建设新农村的重担。同时,农民培训机制在贫困山区难以建 立,有培训点也是流于形式,使农民的发展技能、思想水平与新农村还存在较大差距。山区农民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和党员干部的事,争取政府下拨资金踊 跃,自己出资出力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农村基层法律文化建设谈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3490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基层法律文化建设

法治不仅表现为实体的制度结构,亦表现为一种文化形态。法律文化是内化在法律思想、法律制度、法律设施以及人们的行为模式之中,并在精神上支配它们的一般观念、原则和价值体系,是人类追求生活秩序化和社会正义性的本质表达。在农村基层加强现代法律文化的建设,是在农村地区推进法治的基础和系统工程。     多年来,我省农村基层经过持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法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纷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正在成为更多农民的首选,农村地区的法治水平正在向建设较高层次现代法律文化的方向提升。但在一些地方,受自然经济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影响,法律文化的建设相对滞后,农民的法治观念依然比较淡漠,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社会法治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当前,阻碍我省农村地区法治进程、影响现代法律文化建设的因素主要有:     一是长期人治历史造成了人们畏法息讼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因之于我国传统人治理念的根深蒂固,一些农村地区至今缺乏现代商品社会所具有的那种民主政治的传统,一些农民的权利和平等竞争的意识比较淡漠,重传统礼俗而轻法律规范。有的农民受封建社会“法即刑”观念的影响,片面视法为惩罚的工具,视寻求司法诉讼为畏途,每遇纠纷和冲突,往往依凭“乡下事乡下了”的传统,寻求“私了”或纠缠于行政解决的途径,不习惯也不善于通过司法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有的基层干部在处理农村大量的复杂事务时,常漠视法律,依然习惯于用传统的办法息事宁人,一味以不扩大事态为目的,丢弃法治原则,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必要性和权威性尚未被人们所接受。     二是落后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法律文化建设产生消极影响。农村地区的法律文化形态是整个社会文化形态的一个重要构成,两者息息相关。作为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的乡镇所在地,其社会文化环境对法治氛围的影响十分明显。局部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对滞后,造成乡村文化生活的贫乏苍白。在一些社会文化环境较差的地方,文化设施极为缺少,文化活动的品味不高,有的地方赌风盛行,迷信成风,至于不健康书刊、黄色录像的泛滥,常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严重地毒害了社会空气,戕害了青少年的心灵,有的青少年无事而滋事以至轻微违法甚而走上犯罪之途,造成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恶者横行、弱者受欺的治安状况使善良农民少有安全感。     三是少数地方政府的随意行为造成农民对法律信仰的缺失。在农村地区,地域的间隔、农民传统上对地方行政长官的尊从,使得乡镇区域常常是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区域而存在的,这就使得乡镇执法主体的行为对区域内法律文化的状态发生重要影响。在一些社会文化落后、法治环境较差的地方,有的乡镇干部因自身文化和法律水平的局限,未能依法正确有效地行使行政权力,常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区域内依然是传统的人治氛围;有的公款吃喝成风,参与赌博成癖;有的为地方势力、家族利益所左右,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想方设法谋取私利;甚至有的干部自身违法乱纪,贪污受贿。其消极效应所及,污染了一方的社会空气,农民对法律的信仰难以养成,对法律正义的期待难有信心,影响了现代法律文化的建设。     要改变当前农村基层现代法律文化建设滞后的状况,可以设想循以下的途径加以改善:     第一,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培育农民的现代法治意识,引导他们尊重法治的理念和价值取向,营造出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使依法办事成为人们思维和行为的自觉,使法律成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可缺少的武器。法制宣传教育所具有的增强公民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质的功能,在推进法治的过程中正是承担着法律文化建设的重要职能。在普法过程中,首先要满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要求,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出发,树立人文的普法理念,从法律对农民的思维、道德、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入手,通过法律文化的传播提高农民的法律文化素质,从而形成一种依法办事、循法而动的行为定势。其次,要将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作为当前面向农民普法的突破口。法律权威的树立,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是公民自身受到法律的关怀。农民最为关切的是涉及他们自身的权益,教育农民全面深刻地理解法律“治官、治吏”的功用,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就从物质利益入手保证了实行法治得到农民最有力的支持。如负担过重是各地农民最为关切的问题,要通过普法让农民了解党和政府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政策和法律,坚决抵制巧立名目收取农民钱物。由于农民不熟悉建房、征地、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水利山林、合伙经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法律服务人员要深入到农民之中,结合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抓住农民最感兴趣的问题,围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开展法律宣传、咨询和服务,把民事纠纷往依法解决的轨道上引导,如此才能让法治精神在农民心中扎下根。再次,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法律,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实践证明,结合农民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以案说法,最易为农民所接受。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栏、有线广播、地方电视台、网络、学校、农贸集市等,开辟法制宣传教育专栏,设立法律咨询点,调解各种民事纠纷,并抓住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加快发展农村地区的社会文化事业,改善农村地区的人文环境,引导和丰富农民健康的文化生活,增加农民生活的精神内涵,从精神文明建设入手促进法治文明的进步。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法律文化的构建是其重要组成。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律文化应该是现代法治观念与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应当是继承民族精神、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的文化,它与当代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伴而生。先进文化引导农民接受文明的生活方式,开展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传播进步的思想理念,弘扬民主平等的法治精神,建构日新月异

的法治文明。在农村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应当逐步加大对各项社会文化事业的投入。要倡导培育健康的乡村文化,减少渲染暴力、~等西方腐朽文化对农民的侵蚀。我们所倡导和弘扬的法律文化,将积极促进全社会法律意识的提高,积极促进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积极推动执法环境的改善,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村乡镇的执法者更好地公正执法、严肃执法;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更好地学法、知法、守法,懂得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弘扬这样的法律文化,就是弘扬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现代法律文化只有与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才能在发展完善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     第三,改善乡镇政府的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确保乡镇各项工作的依法管理,加大对乡镇干部权力的法律制约和监督,在法治实践中努力树立法律正义。执法环节对目前农村地区法治环境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普法与执法实践脱节的问题在一些农村乡镇不同程度地存在。只有从执法这个环节入手,才能尽快提高乡村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执法水平,进而树立起农民对实行法治的信心。虽然经过了长期普法,屡次培训,但至今仍有一些地方的乡村干部法制观念不强,对法治的理解常常偏于自上而下的“治”, 即更多地将“法”作为治理老百姓的手段,未能很好地维护农民应有的物质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律在农民心中的权威地位。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乡镇、村干部的法律培训,使他们真正掌握与农民切身相关的有关法律法规,并严格考核,不过关的坚决不让上岗,以此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要通过多种渠道公开政务,提高透明度,从依法办事做起,建立起农民对乡镇干部的信赖,逐步树立起法律的权威。要采取有力的手段教育和警醒少数乡镇干部,畅通监督渠道,从他们的一言一行开始来逐步改善乡村的法治环境。要强化多方位的执法监督,加大对乡镇政府行政权力的制约,进一步规范乡镇一级的行政行为,纠正一些执法中的偏差,这是改善当前农村基层的干群关系、提高政府威信、取信于民、营造良好法制环境的迫切需要。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推行政务公开,这对方便社会各界和群众进行有效监督具有重要作用。只有让农民享受到实行法治给自己带来的实惠,参与法治实践才会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现代法律文化的社会氛围才能在千百万人的实践参与中的逐渐形成。     法治国家的建立,必须以法理社会为前提,而法理社会呼唤着法律文化的建设。营造农村地区良好的法治环境,进而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律文化在乡村的建设,必将有力地促进农村的法治进程,提高农民生活文明的程度,创造一片繁荣安宁的小康农村乐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关于暑期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心得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心得体会,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249 字

+ 加入清单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一定要认真仔细,决不能走马观花,要对自己负责。以下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饭店寒假社会实践,欢迎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第一范文网查看。

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明确自己在社会上的定位,为自己积累一些社会经验。而且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也收获了不少方面的知识,总结了一下在饭店在经营方面的漏洞。

在客流量的高峰期时,工作质量下降。

原因:分工不明确,在工作量较大时,服务员的行动不干净利落,择菜洗菜托泥带水,主厨也急于将菜品快快送上,于是就有疏忽,影响菜品的质量与口味。

解决方法:打造厨房完备的团队。根据各部客流量的大小。精确安排各个工作环节的认识。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深有以下体会: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工作让我认识很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的。以前实践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一定要认真仔细,决不能走马观花,要对自己负责。尤其是一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事,更是不能马虎的,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往往是一些细节上的工夫,决定着事情完成的质量。

在社会实践中以及以后的工作中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就像刚开始时我到饭店那样有一点胆怯,但后来是自信给了我勇气。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就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而言,我也总结几点自身的不足:

1.本人的交际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要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多加提高。

2.对自身的约束力不强,有的时候早上不够按时上班。工作的时候有些累了就会想到回家。日后要提高自我的约束能力。

3.本人的社会经验还太浅薄,有的时候面对一些难缠的顾客,不知道如可应对,每次都是领班的服务生帮我解围。

在此次社会实践中我认识到了一下几点:

一、让我明白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工农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

二、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社会是另一个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既能让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体现,更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几天的社会实践我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天,但我觉得挺充实的,至少让我的寒假过得有意义。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得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不要以单纯的想法去理解和认识社会。让自己能更好的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为他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_整改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2138 字

+ 加入清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考

一、农村建设部署非常及时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但是,与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相比,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不快,村镇规划建设零乱无序,农民素质参差不齐,村镇脏乱差现象严重。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须创新思路,更新观念,积极探索解决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所以说中央现在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非常及时的,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抓到了点子上。

二、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很广,笔者认为主要目标任务应包括以下内容: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规划建设新村镇、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农村新风貌。实现农村工业园区化、农村产业化、农田标准化、农民知识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特色村镇、培育中心村镇、减少贫困及自然村。狠抓规划龙头、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以及旧村改造、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治,村民自治。最根本的一条是真正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

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1、工业反补农业。应当在确保工业发展的同时,妥善处理工业用地和村庄建设、农民建房用地的矛盾,地方政府应克服财政困难的矛盾,千方百计通过各种筹资渠道和形式来筹措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和建设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实行工业反补农业,形成工业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

2、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起步工作虽然艰难,但只要政策指导到位、激励有效,一定能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农民的积极性,顺利推动这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3、强化管理。新农村建设一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规划来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序、规范开展;二是应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验收机制,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强化管理。

4、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规划起点可高一些,要求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要求住宅设计户型适宜、结构合理、立面完美。而要做到这一切,除了要求村级经济实力雄厚农民富裕作为实施基础外,作为政府,还需要通过政策的推动落实一定的启动资金,财政应安排适当补助资金,以帮助、吸引农民进新农村建房,保障新农村建设逐步推开。

5、从实际出发。一是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千万不可学我们在书本上看到过的“大跃进”的搞法。二是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乡镇制宜,因村制宜。在村镇规划上,要根据当地客观条件,科学编制规划;在新农村建设模式上,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四是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广大农村点多面广,一方面要按照统一部署,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另一方面,又要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着力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点。五是循序渐进,务求实效。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抓好典型引路,抓好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不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切忌违背群众意愿和客观条件强行硬推。

四、新农村建设工作措施

1 、科学规划。政府部门要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严格规划管理,严格执行新村镇“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确保村镇规划的落实。建立科学、高效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条件编制不同的规划建设标准,条件好的应高起点规划建设,条件差一些的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规划建设模式力求形式多样,既可生态庄园式,也可农村社区式;既可分散村落式,也可城郊集中式。要提高房屋设计水平,务求新颖别致,美观大方,经济实用。

2、齐抓共管。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各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搞好服务,形成合力。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履行好各自的工作职责。规划建设部门要抓好村镇规划建设,及时做好村镇规划编制任务,并提供尽量多的村镇规划、房屋设计图纸供各地参考,并负责对从事规划工作的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国土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把好土地审批关;交通部门应抓好村镇公路勘察设计,协助搞好中心村主干道的规划设计;卫生、城建、农业部门应抓好环境整治、改水改厕所和沼气池建设;供电、电信、广播电视部门要协调配合,做好中心村及自然村落的通电、通信、通广播电视工作;金融部门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简化贷款手续,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农村沼气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333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农村沼气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一、农村沼气推广建设进展情况

年初,上级下达我县今年的农村沼气项目建设任务是5394户(池)。6月20日,全市沼气建设观摩会后,又调减为3510户。我县按照要求分三类(国债项目村、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将任务分解到9个乡镇53个村。各乡镇在实施过程中,为了确保任务完成,以三类村为重点,将实施范围扩大到了可能完成任务的全部村,个别乡镇达到所辖行政村百分之百的覆盖率。截至xx年年7月4日,全县已建成和在建沼气870户(据农业局统计资料),占到全县调减后总任务数的24.7%。

从调研情况来看,全县农村沼气推广建设工作得到了县、乡各级的高度重视,呈现全面铺开、点面整体推进的态势,正处于攻坚阶段。虽然目前工作推进力度非常大,措施扎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任务要求差距较大,全面完成任务尚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二、工作推进的几个特点

全县上下在推动沼气建设中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领导重视。从县委、县政府到各乡镇和职能部门,各级领导干部都高度重视沼气推广建设工作,并将其作为行政一把手工程来抓。

2、措施扎实。县政府决定拿出150万元专款用于沼气建设补贴。各乡镇和村也都克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出台了程度不同的补贴和激励扶助措施,千方百计推动此项工作。

3、强化责任。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状。各乡镇把沼气建设工作与乡、村两级干部的考核挂钩,强化责任,严格奖惩,形成了层层有压力,人人有责任,上下抓落实的良好氛围。

4、善于创新。在按照有关要求推广单户建池的同时,我县结合实际创新出了联户建池的新模式,有效降低了沼气建设成本,扩大了沼气使用覆盖面。

三、存在的问题

农村沼气推广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县、乡、村三级所付出的努力、做出的工作、取得的成效是应当肯定的,但其推进的艰难和面临的困难及存在的问题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粪源严重缺乏。全县9个乡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建沼买粪的现象。各乡镇为了保证本乡镇建设沼气的用粪需求,严格限制辖区内的粪源外流。在粪源争夺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许多乡镇的沼气用户开始向县境外的武乡等地买粪。河峪乡青阳坪村的冯变成甚至从吕梁市的文水县买回一车牛粪。而随着买粪需求的增加,粪价也一路走高,武乡一带的牛粪就从原来每方30至40元上涨到每方60至70元,翻了近一番。以8立方米标准的沼气池一次投料3—4方计算,一个沼气池仅买粪投料就需要花费300多元。但,即使四处买粪也满足不了现有需求,沼气建设面临“粪荒”的严重考验。以莲花池村为例,建成34户,仅有7户通过买粪完成装料,其余27户全是空池,至今仍在找粪下池。

“粪荒”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县的畜牧养殖发展不足,畜牧业发展水平难以有效支撑沼气的用粪需求。全县870户已建成和在建沼气用户中,有家畜养殖的还不到 10%。河峪乡是我县的畜牧大乡,但在河峪乡寄子村,全村集粪都不能满足村民李社清8立方米沼气池的初次投料需求。兰峪乡郭郊村192户648口人,全村仅存栏3头牛4头猪,所产粪料,按照沼气技术要求,仅仅可供两个8立方米沼气池正常运行。而按照任务分解要求,郭郊村的沼气建设任务是100户,假设任务全部完成,98户的粪源缺口如何解决将是个大难题。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乡镇下半年主要建设发展工作计划报告_下半年工作计划_网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2232 字

+ 加入清单

乡镇下半年主要建设发展工作计划报告

做好下半年的工作,对于巩固和发展现已形成的大好局面,推动我镇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确保实现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我镇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把握机遇,突出重点,务实尽责的抓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恪守稳定压倒一切的底线思维,以着力提高民意调查满意度为目标,全力做好全年综治维稳工作。

**镇社情复杂,民风彪悍,矛盾纠纷多,维稳压力大。秀华种业20xx年拖欠**县制种乡镇的种子款,其中**镇制种款800余万元,造成制种农户情绪不稳,这一全县性事件发生后,县里以及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县里成立了工作小组,镇主要领导等多次和村干部到株洲本部催要种子款,已将株洲秀华种业起诉至法院,确保了全镇社会大局稳定。注重重特大矛盾化解,继续深入开展民情大走访,积极排查矛盾隐患纠纷,完善应急机制,有效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二、以城镇开发为重心,推进城镇化进程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搞好城镇建设第二轮规划设计;继续完善城镇配套设施,今年上半年小城镇开发样板工程六王板栗林商贸新区一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商品房建设已完成。下半年将联合县商务局以农贸市场门面到期为契机进行农贸市场扩改建,门面已全部腾空,正在着手各项准备工作,以此为突破,带动周边城区开发。以全面启动交通街改造工程为重点,进一步完善**镇城镇基础设施。下一阶段要进一步盘活思路,严格控制时间节点,推进小城镇开发建设,同时以城管中队工作开展为推进小城镇开发的有力抓手,进一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改善镇容镇貌,努力把建设成为集市繁荣、秩序井然的商贸中心。

三、以制种产业为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

制种是我镇传统优势产业,今年我镇继续做好制种工作,培养土地流转大户,鼓励农户使用现代农机设备,逐步实现传统制种产业向现代机械化和规模化经营转型,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注重保质保量,严把制种关,同时进一步规范种子市场秩序,加强技术指导,充分利用人力资源,采取举办各种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建立指导服务中心等方式,不断提高制种的科技和技术含量,减少花期不遇,肥料和农药喷施不当,病虫害防治能力差等现象。尽量降低农户制种风险,确保今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要做好特色农业文章,继续加大对绞股蓝、金银花、生猪等特色种养殖业的推进和扶植力度。

四、以城乡卫生整洁活动为重点,建好美丽乡镇

一要从“提高认识、加强宣传、落实责任”入手,进一步发挥镇村干部高度重视、群众广泛参与的优良传统,全力搞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工作;二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大环卫经费投入,拔高工作标准,强化工作措施。三要同“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相结合,同“道路景观整治”相结合,发挥市场商品集聚效益,切实改变马路市场的局面,以城管中队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并协同交警、农机等有关部门联合行动,扭转车辆乱停乱摆局面,进一步整顿街道秩序。

五、以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为契机,加大项目建设力度

一是小城镇开发,要抓住机遇,加快小城镇建设脚步,全力打造样板工程六王板栗林商贸新区一期工程。二是争取秀水水库项目的启动。将着重争取秀水水库项目的立项和规划设计,突破我镇一直以来“缺水”的发展瓶颈。已经纳入XX市重点项目建设工程,目前处于前期勘测考察阶段,需进一步抓紧进度,争取年底启动项目。同时加大正在实施的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如大屋场水库建设、城乡排污工程项目、自来水扩改建设项目要抓紧进度,督促到位,确保如期竣工。三是想方设法争资金争项目,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我们要多渠道争取和增加农村基本建设资金,建设以农田水利改造、水库除险保安、村道建设、农村灌溉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六、以“五项”工作为底线,维护全镇社会大局稳定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贯彻落实全县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做好安监员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工作。提高计划生育水平。按照工作要求,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改善人口结构,促进我镇计划生育工作总体质量上水平、进位次。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一是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坚持定期排查和调解处理相结合,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继续扎实开展信访“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提高基层化解矛盾的能力。三是要坚持预防为主,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工作网络建设。四是要坚持严打方针,对严重违犯社会治安的黑恶势力、和严重违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刑事犯罪,坚决打击。 防汛抗旱工作。镇领导始终将防汛抗旱工作任为日常工作中的重心,将整改落实到位,消除汛期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防汛旱的主动性,确保顺利渡汛。

今年是规划的起步之年,做好党建工作,对开创发展新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以来,x街道办事处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继续提升等活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为促进办事处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今年下半年,我们将继续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围绕“全县综合考核目标确保第三,力争位次前移”的总体目标,创新工作思路、抬高工作标杆,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抢抓机遇,为完成年初既定目标,推动进入新一轮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新农村建设实习报告范文_实习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2584 字

+ 加入清单

新农村建设实习报告范文

社会实习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是作为一位知识青年的至关重要的人生历程。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号召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绩。然儿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我们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认识就对其进行全面的实习调查。因此进行社会实习调查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新农村建设对我家乡的变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国家出台的“三农”政策让人民的生活变的更加舒适,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尽自己应尽的力量。

我是一名在农村长大的大学生,虽说我学的专业可能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不是很大,但我却不能不去关心新农村建设,因为那是抚育我长大的地方。当国人在沐浴着社会新风尚的阳光,那么建设怎么样的新农村、怎么样建设好新农村是我们大家必须思考的问题。十分高兴,我能够在寒假进行相关的实习调查。然儿经过我的一番调查之后却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不禁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样一种已有的村庄发展模式是否正确?是否真是中国

新农村未来建设的整体框架?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是否有走形式主义的危险?

我的有关新农村与我家乡的变化调查主要体现在下面的方面:

目前,农民增收困难伴随着一系列负面影响,尤其是医疗保障方面显得更加突出,一些地方又出现了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甚至因病而陷入绝境的现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改革方案之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标准为每人每年55元,主要由农民个人自愿缴纳、地方财政补助、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三部分组成。

建国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农村逐步建立了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另外,从50年代中期开始,部分农村开展了合作医疗。合作医疗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共同筹资,为农村居民提供疾病治疗和预防的一种社区型医疗保障制度。合作医疗和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相互配合,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的问题。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由建国前的35岁迅速上升到1996年的71岁,①这一巨大成就的取得,为占总人口80%的农村居民提供健康保障的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功不可没。

然而,从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医疗保障发生了严重的衰退。随着集体经济的削弱,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生了大幅度的滑坡,到1996年,全国农村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口由1976年的90%锐减到5%左右。②绝大部分农民失去了医疗保障,退回到家庭保障。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村级卫生所、室或不复存在,或者转化为私人诊所。

合作医疗的衰退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消亡或市场化,导致农民医疗费用的急速攀升,大大越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从1990年至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86.31增至2210.34,增长了3.2倍;而同期每人次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分别增长了6.2倍、5.1倍,③医疗费用的增长大大超过农民收入的增长。在农村最贫困的农户中,有一半属于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

政府投入不足。1998年政府投入的卫生费用为587.2元,其中用于农村的92.5亿元。仅占政府投入的15.9%。④政府投入不足不仅导致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市场化和服务提供不足,由此增加了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而且也限制了公共预防保健机构的能力。因为投入不足,使卫生防疫站、保健站等机构把主要精力用于门诊,住院等有偿服务的开展,预防保健服务有所削弱。一些传染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一些地方病又死灰复燃。

新世纪,政府应该通过加大投入,合理规划,提供帮助等多方面措施,切切实实把医疗卫生的重点重新放回到农村。真正增加政府对农村的卫生投入,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医疗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加强农村公共预防保健工作。公共预防保健具有投入低、效益高的优点。必须改变目前基层政府忽视预防保健的现状,要明确公共预防保健是政府的职能,政府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财力、人力投入。尤其是在一些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地方病等方面,预防保健尤其重要。继续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 、积极探索其他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形式。

还有就是新农村建设的乡村公路硬化情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通过综合建设,最终目标是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决策为时期的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基础,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一些地区惟一的运输方式,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是很重要的。农村公路发展了,可以改善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可以加快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激发农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促进“乡风文明”;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改善村容村貌,促进“村容整洁”。当我还在读高一的时候,听家人说会修水泥路,那时候可让我高兴坏了!终于可以摆脱泥巴路了,天晴时漫天尘土,下雨时泥泞不堪,而且经常是坑坑洼洼的,真不爽啊! 当我踏在新铺的水泥路上时,我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啊!虽然铺的不是很好看,但路面还是蛮平整的!有条水泥路就是好啊!进进出出方便多了,我也不时可以飙下车了!修路的钱有一部分需要农民出钱,但却没有一户没交的,这足以说明农民对修公路的渴望!我们不是天天说在嘴上吗?要致富先修路吗!农村公路建设繁荣了农村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是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根本利益的大好事。

农村教育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科学技术是先进的生产力,有了先进的生产力农民就更容易致富。但是,至少在我们村,我好象没看见过什么发展农业生产的相关书籍,也没有看见过村里请过哪位技术人员来我们村指导农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怎么能没有教育呢?没有书籍就会缺少知识,农民的素质的提高就会受到阻碍,有了现代化的新农村怎么能没有具有素质较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3074 字

+ 加入清单

2018年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

按照县委组织部的安排,我于XX年**月——**日,通过走访座谈,对城关镇马桥和刘竹园村的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有关情况和本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的思考,报告如下:

一、新农村建设基本的情况

调查中发现,近年来,城关镇党委、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始终以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富有成效地推进了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如何进一步推动镇域经济崛起,全面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总体目标,仍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

马桥村位于利辛县城西约4公里,阜蒙河北岸,西和马店镇接壤,地理条件优越。全村共有人口4460人,辖23个自然庄,耕地 面积4800多亩,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党员64人。刘竹园村位于利辛县城西,和马桥村相邻,全村现有人口2300人,耕地面积2748多亩,辖9个自然庄,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党员35人。XX年两个村人均收入 3000元左右。群众生活相对宽裕。

(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态势

近年来,城关镇党委、政府对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视,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一是镇、村两级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机构,制定了工作规划,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把 “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一起抓。二是深入开展了宣传发动工作。通过调查了解,各个村都组织召开了党员会、村民代表会以及群众大会,对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意义进行了宣讲。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很高。三是城关镇党委政府积极组织经济条件较好的村两委班子到外地考察学习,为新农村的建设规划做准备。村两委首先重点是加强人居环境治理,解决农民在饮水、行路、用电等方面的困难,搞好村庄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

(三)基层干部群众思想动态

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十分拥护,热情高涨。问卷调查表明,当问及当前村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还有哪些问题需要上级政府解决时,有80%以上的农民提到新农村的规划和村庄道路的建设,认为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要;农民很乐意参加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活动;95%以上的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表示满意。但也有少数基层干部群众,对建设新农村存在一些思想误区:一是认识简单片面。对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目标要求,狭义理解,一方面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大搞硬件“建设”,集中盖新房,村村通公路;另一方面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从生产、生活到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抓,同步走。二是“等靠要”思想。认为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肯定会拨钱下来,因此水渠堵塞了等上面拨钱修,通村公路靠找上面要钱建,农田整修等上面安排,社会事业发展等上面给政策,从而忽视了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村干部反映,农民目前最为关心、询问的最多的就是,上面什么时候拨钱下来,拨多少钱。80%的农户认为:“将来村里统一盖新房,现在自己建了新房要后悔的”,“想盖不敢盖”、“等着村里统一盖”,“盼着上面拿钱盖”的思想比较突出。三是畏难情绪。认为新农村建设任务繁重,基层干部有“四怕”:怕群众的思想难统一,难以合心合力;怕县市以下地方政府的配套建设资金难以落实,担心重走“普九”的老路,增加村级债务;怕公益事业难组织,直接受益的群众热情高,间接受益的群众不热心,不愿出钱出力;怕农民收入难增加,普遍感到缺乏特色产业支撑,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缺门路和项目。极少数农户有“四怕”思想:怕惠农政策变,农资价格涨,农产品价格跌,会抵销党的惠农政策带来的好处;怕公益事业要自己掏腰包,农民负担可能借机反弹;怕盲目铺摊子,搞面子工程,形成新的债务;怕干部瞎指挥,搞大拆大建,劳民伤财。四是急躁情绪。认为建设新农村只在喊口号,还没有大行动,应该在三五年就见效,最好有个实现的目标、计划。五是消极情绪。认为新农村建设只不过换个新提法、新口号而已,“换汤不换药”,工作仍是按部就班,没什么新思路、新举措。

二、面临的主要矛盾与问题

从这次调研的情况来看,新农村建设总的形势较好,我们在发展经济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确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而又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镇村经济实力薄弱、牵引力不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加之近年来镇村加大了对重点产业发展、公益事业建设、基础设施等项目的投入和建设,使得镇村两级债务沉重,发展经济包袱沉重,经济发展难以形成牵引力、向心力。

(二)农民增收门路狭窄,增长点不多。农业增收既面临着农业内部受资源约束,增收潜力不大的压力,又面临着农业外部就业竞争加剧的巨大压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新型农业发展滞后,传统农业只能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而不能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致富”问题。大部分农民把增收的希望寄托在外出打工上。虽然收入相对较高,但受群众观念、农民素质、就业门路所限,盲目性大,流动性强,难以稳定就业,也不是长远之计。

(三)产品不优,没有品牌。在农产品种植过程中,不少农户片面追求数量,而不注重产品质量,更不注重拳头产品和品牌建设,盲目发展、机械效仿和低水平生产现象比较突出。

三、对策和建议

农业是基础,农民是关键,农村是重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稳,则天下稳;农民富,则天下富。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首先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一)必须进一步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根本是发展农村经济,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难点是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因此,要利用村广播、会议、标语等手段,深入宣传好信农村建设的意义、任务、标准、要求、政策,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制约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矛盾和问题,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振兴镇村经济的中心任务,摆在一切经济工作重中之重来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村致富农民,采取“内外抓、综合抓、重点抓”,既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把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文章做足,又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径,又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农村贫困人口等特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做好扶贫救助工作;既要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具体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多途并进,多管齐下,不断开拓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不断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二)必须进一步抓牢主线,巩固和发展增收基础。在现阶段,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抓住农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把调整的着力点从局部面积的加加减减转到培育特色支柱产业上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工业化的理念和经营方式来谋划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速发展培育以设施农业、标准农业、绿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体系的现代农业。积极推进种植、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要走特色化发展的路子,把特色做大、做优、做新,做出品牌,努力把粮食、棉花、蔬菜、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打造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支柱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创建产业集群村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对当前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535 字

+ 加入清单

当前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既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需要。近年来,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按照上级党委、县委的部署和“五个好”、“六个好”的目标要求,对农村基层组织进行整顿和建设,做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用“五个好”和“六个好”的目标要求全面衡量,用重要思想的标准来对照,依然存在很大不足和很多突出问题。因此各级党组织,认真研究当前我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方法、新路子,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目前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客观地分析形势,当前我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部分基层干部的现有素质与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基层党组织强化领导和服务的作用,而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尤其是经济相对贫困地区的干部在这方面的素质相对较弱。主要表现为:从思想素质看,一部分基层干部传统的思想观念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从政治素质看,在部分基层干部中存在着淡化政治的不良倾向;从能力素质看,少数同志领导工作水平与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不相适应;从作风素质看,一些基层干部的领导作风与群众的期望和要求不相适应。

(二)农村党组织设置的模式化与农村经济形态的多元化之间的矛盾。目前村党组织设置基本停留在按地域划分的模式上,党组织设置形式与多元化的经济组织形式不相一致,给党组织活动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影响了农村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村经济薄弱村转化的艰巨性与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愿望的迫切性之间的矛盾。“既要有人办事,还要有钱办事”。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在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广大农民群众办实事、谋福利中,才能真正确立它的核心领导地位,党组织才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但目前,在我县还存在着很多经济薄弱村,甚至是“空壳村”。由于集体经济相对贫困,党支部缺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修桥、铺路等社会公益事业无力去办,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这一点在自然条件差,人口稀少且居住分散的牧区表现得尤为突出。

(四)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创造性与党建工作的传统方式发生碰撞。目前部分农村党组织对变化了的形势仍然认识不够,研究不够,改进不够,有的习惯于“单打一”,就党建抓党建的现象仍很突出;有的党员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化,适应不了党员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需求;有的在评价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重共性、轻个性,既影响了对党建工作的正确估价,也容易产生错误的工作导向。

(五)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与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建工作的更高要求之间的矛盾。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党员干部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现实要求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既需要市场经济知识,又需要实用技术的武装;既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又追求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员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文化水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少数富裕起来的农民集体观念淡薄,精神生活空虚,有的甚至热衷于宗教迷信活动,这些都给农村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但近年来,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却出现了相对弱化的趋势,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抓得不紧,对农民群众的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地方机关“会多为患”;一些党员干部在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中也有层层打“折扣”,结果是群众“有一半听不懂”、“听懂的有一半不会做”、“会做的有一半没效果”。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情况自查报告_自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情况自查报告

局党组:

我所于本月3日接到局下发

行清查,并认真梳理了辖区内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情况,如实填写了近三年来农民建房和其他非农业建设用地的报批,收费和用地面积,现根据文件精

神对照本辖区内农村村民建房现状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农村村民建房选址不规范,千百年来形成的朝向,风水等因素,至使所建房屋不能规范统一,整齐划一,影响整体布局。

2,农村村民建房超面积时有发生,由于农村风俗所致,普遍超面积修建。

3,农村村民建房未批先建还未杜绝,往往是先看好日子,就动工修建。国土所力量薄弱,对违法用地也是我来他停,你走他修,玩猫和老鼠的游戏。

(二),整改措施

1,加强宣传力度,规范选址。使所建房屋规范统一,整齐划一,呈现一个亮丽的新农村。改变千百年来形成的农村风俗习惯。

2,加大动态巡查,坚持四到现场,杜绝村民建房超标,超面积的现象。

(三)建议

1,每村规划一片土地,集中连片修建。

2、杜绝村民建房随意性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6849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村调研报告(一)

作为广德县第五批选派干部,组织上把我们放到最基层,是想让我们在最基层锻炼,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要带领老百姓致富,就必须对村里的情况作最全面的了解,这是我们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下面把我在水塘村一月以来的调查报告如下:

一、水塘村基本情况简介

1、水塘村位于四合乡北部,距乡政府驻地刘村集镇6公里,东临柏垫镇茅田村,南接本乡宏霞村,东南界卢村乡桃山村,西北靠柏垫镇姚村,属丘陵地区,总面积10、9平方公里,人口2200余人,辖17个村民组,人均农田0、5亩、林地5、5亩。广德县著名旅游景点---响水滩瀑布即位于这里,村内现有1家私营企业(响水滩水电站),出产自然石、黄沙、毛竹、竹笋、板栗。

水塘村现设一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3人,其中预备党员2名,女性党员11名,60岁以上23人。村两委现有干部6人(党支部书记陈文相;村委会主任、支委委员艾学品;支委委员李伯胜;村委委员、妇联主任陈守琴;村委委员、综治主任、文书、民兵营长耿可松;乡聘计生专干易丹)。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蔡明忠、委员马长富、李国宗。

本村建有一所幼儿园,现有幼儿35名,幼儿教师两名,村级卫生室一所,医生2名,享受低保待遇92人,五保40户。村里无集体经济收入。

2、水塘村的村支两委团结合作,办事情积极认真,谋发展思发展的愿望强烈,水塘村的老百姓淳朴善良,热情好客,思发展盼发展的愿望心切。通过去年换届选举,选齐配强了村班子,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村级后备干部人选选拔基本完成,经过六个环节的考核,吸收了4名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进入村级后备干部序列。但大部分老百姓的文化素质较低。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3、以水塘村老党员干部李国宗为首成立了广德县四合乡四季花香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一个,有12户农户参加合作社,专业合作社正在摸索中完善各种制度,逐步正常运行。

二、存在的问题

1、村民的总体文化素质不高,掌握的科学种养的技术很少,尤其是在种植水平上,还是靠传统的种植方法,水塘村可供种植田地面积较少,受地形限制,新的技术和思想一时之间他们还不能接受,有些农户还是牛耕,机械化程度低,发展缓慢。

2、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交通,这也是全村老百姓最盼望解决的重点问题,从下村———萝卜棚村民组的公路狭窄且坑凹不平,响水滩到柏垫镇茅田村道路基础水毁严重,只有拖拉机勉强能通过,要是下雨的话,任何车辆都不能通过。

3、村民们对自己享有的各种政治权利缺乏认识,民主意识不强。表面上他们都觉得作为农民不需要什么权利,只要吃饱就行了。这是农民本质的弱点,“小富即安”的求稳心理,“等、靠、要”的思想,浓厚的乡土观念,狭隘自私软弱愚昧的小农思想的集中表现。

4、没有一个规范的村级公共活动场所,缺乏体育健身器材,村级老年活动室条件简陋,严重阻碍了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进程。

5、村容不够整洁。虽然我们常期要求村民应保持村容整洁,但积习难改,大家对家居卫生不是很注意。

三、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设想

1、加强对村支部的建设、提高村民素质,调整产业结构

以建设五个好支部为目标,党员、领导干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决策者,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式下的新要求,作风严谨,严格要求自己,廉洁奉公,为民服务培养党员带头制富。加大对农户的培训,可以通过培训班,会议,远程教育,派人出去考察等方式来提高广大农民朋友的素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对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实行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在全村培养示范大户,带动其他农户的发展,完善合作社的各种制度,使之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来源,2年后人均年纯收入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一翻。

2、加强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的发展夯实基础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先导性要素,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想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必须重视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改善道路交通条件,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农业科技装备水平,以充分发挥当地农村资源优势,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

积极向上争取协调各种项目、资金,力争在2年内逐步解决制约水塘积极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

3、村班子建设

制定一套村班子的工作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村班子的工作,两年内培养一套素质高,团结,务实,能干事的村班子队伍,调整充实村班子的后备人选,保持村班子后备人选长期在3名以上,把那些有知识,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及时选入到村班子的后备人选中来,尤其是有知识、有能力的种养大户和有发展经济头脑的人吸收到村班子队伍中来,让村班子人选后继有人。

4、加强农村民主建设

用民主权利来诱导那些消极参与的农民,进行各项能力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素质,努力推进农村的民主建设。

⑴重大事项由民主张。抓住落实和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会议制度这个关键,依法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会议作用,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对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等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事项,让村民作主,落实多数人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增强重大事务决策透明性、民主性和科学性,调动广大群众自觉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让村民得到更多的实惠,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⑵重要事务由民管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发动群众讨论制订《村规民约》,建立决策事项预告征询、民主议事协商等制度,开展“民主听证会”、“民情分析会”、“村民议事日”活动,积极发挥党员、村民代表的作用,对村集体资产经营、集体举债、集体资产处理等与群众利益相关的村级事务和公共利益交给群众管理,

⑶主要建设由民支撑。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珍惜民力,最大程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对道路、电力、水利等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设施建设,人财物的投入主要依靠群众,引导鼓励广大群众克服“怨天尤人”和等、靠、要的单纯依赖思想,以及无所作为、小进即满、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小农意识,主动出资、出物、出力,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⑷村务活动由民监督。加强村民监督委员会监督力度,进一步完善落实村务公开制度,推行村级党务公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方案、村级财务使用管理等群众关注的事项,让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并有效履行监督权,这既增强了党员群众发挥作用的主动性,既促进干部办事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又能使村级组织借助外部力量的监督,克服“暗箱操作”、“随意操作”、“无时限操作”等弊端,更好地推进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

⑸工作成效由民评定。建立健全村干部民主评议和责任追究制度,每年组织一次村干部向全体党员、村民代表述职,党员和村民代表据此对村干部进行民主测评。这样可以改变以往村干部考核档次由上级定的做法,扭转了村干部“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工作效果不理想的状况,使村干部对自己要求更高,为村里想得更多,为村民办事也更多了。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争取更加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

建设农村和谐社会首先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在农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应当是农村及农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农村及农业经济活动的需求增长与自然生态系统供给能力相适应,形成人与自然共同生息与协调发展关系。水塘村应该注重农户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关系。

其次要实现人与人和谐。在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尖锐的基础上必然伴随着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这就使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矛盾加剧,成为农村与农业发展的重大矛盾。因此,人与人应该和谐发展,不仅要代内相和谐,而且要代际相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一代更比一代和谐。

村调研报告(二)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搞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工程,任重而道远。随着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农村党组织建设仍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根据市委组织部的安排,对我村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下面就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吉县西北部,是乡政府所在地。我村有两个自然村,文城村和姚家畔自然村,七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980口人,耕地面积有4299亩,其中耕地面积3056亩,退耕还林面积567亩,小杂粮及经济作物面积有376亩。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1、党员基本情况:我村共有人口980人;有1个农村党支部,农村党员有---名,占全乡党员总数的----占全乡农民总数的----在这----名农民党员中,55岁以上的76名,占50%;文盲、半文盲党员8名,占5%;高中及以上的25人,占16%;困难党员9人,占6%;致富无门的5人,占3%;致富带头人60人,占39%。

2、农村党支部班子情况:村党支部委员总数为12人,35岁以上的9人,占委员总数的7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0%。

3、农村党支部作用的发挥情况:两委班子成员均能在自身致富上起一定的带头作用,能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三、存在问题

1、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农村两委干部的文化程度较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仍然很高。二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村干部只注重干一些具体的工作,忽视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三是民主、法律意识淡薄。个别村干部工作方式简单,领导方法陈旧,导致工作中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增多。

2、存在干部不作为现象。一是“不想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由于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连续担任村主干长达二十余年,思想疲软,观念陈旧,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只停留在上传下达、敷衍应付的基点上,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经济上没有大的贡献。二是“不会作为”。现在农村工作当中,日常事物比较多比较杂,而且需要登记在案的东西需要写出来,不能及时的备案,有些工作我们确实干了,但检查的时候拿不出东西来证明。

3、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一是班子年龄结构老化。这一点普遍得到广大农村干部的重视,有些村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及时为班子输入新鲜血液。但目前班子老化现象还比较严重,村党支部书记已经60岁,村委会计现已64岁,两委干部都在50岁以上。二是村级后备干部缺乏。村里有头脑、有能力的年轻人都把眼光放在经济发展上,真正愿意服务农村、扎根农村的人越来越少。三是年轻党员政治意识淡化。一些年轻党员经常在外,不能及时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集体意识、服务意识不清。村40岁以下的党员大都出门在外,不参与村里事务。四是农村干部待遇低。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村干部待遇低、难落实,不少村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人心思动现象较普遍,甚至干脆“撂担子”。

4、部分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部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不能互相配合共同开展工作,有些村党支部书记对村里事情基本不管,支部对村委工作不支持,无法发挥出村级班子应有的工作合力。

5、村级党组织活动开展难。农村党组织普遍反映农村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一课三会”制度难落实,活动难开展,党员大会都难以执行了。

四、农村党员状况

农村党员很大一部分都是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者。他们有的是低保护,有的受政府补贴。其中流动党员不是特别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流动党员外出流向难以掌握,关系难以接转。

有的流动党员组织观念淡薄,接受党组织管理的意识起来越淡,不开具党员证明信,也不转组织关系,不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回来后也不主动与党组织联系,成了“挂名党员”和自由党员;也有的党员在外不愿暴露党员身份,一直自己装着组织关系,成为名副其实的“口袋党”。

2、流动党员不能按时缴纳党费,基数难以把握。

3、是流动党员中预备党员转正难。近年来,许多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转业军人预备党员由于一时无法安置工作,经常到异地寻找工作,成为流动党员的一部分。由于党组织无法了解他们的日常表现,支部内其他党员也因为不了解情况而难以发表意见,给预备党员转正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4、是织组活动难以正常开展。有的流动党员在外务工期间,无法正常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又不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两边组织生活都不参加,成为管理上的“真空地带”。有的个别党员在脱离了党组织的监督管理后,生活、工作作风比较散漫,相对缺乏自我约束力,党性意识淡化,不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农村经济社会情况

我村主要是以苹果为主导产业,苹果的种植面积可观,而且销路也很好,农民的收入来源也主要靠苹果,每季下来每亩苹果可买一万元左右,在教育方面,由于我村是乡政府所在地,孩子们上学都比较方便,幼儿园,小学,初中都有,今年我村中学新修建教学楼一座,医疗卫生方面,我村980口人,新农村合作医疗参与了900口人,参与率是92%、今年计划全部参与、社会保障方面,国家现在很重视民生问题,关注的不仅仅是一家一户、一时一事的小民生,而是包括了大到发展战略、小到老百姓“柴米油盐”的大民生。对此,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我村在社保方面存在以下问题:①广大农民群众缺乏社会保障的意识,对参与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眼光。②家庭保障能力下降。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传统的家庭保障面临威胁,家庭的一些基本功能如抚养、赡养、教育等受到了很大冲击,传统的“养儿防老”保障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目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和家庭“倒金字塔”结构的形成,将给未来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③农民享受到的实惠少、,农村社会保障门路很多。有民政、卫生、农业、扶贫办等部门承担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从表面上看,好像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多部门负责,易形成合力,共同解决问题。而实际上,各部门从本部门利益出发,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决策及管理上的摩擦和矛盾。对此,农民心存顾虑。多部门管理还造成农村社会保障苦乐不均,操作不规范,短期行为多。逢年过节,各有关部门倾巢出动,发钱发物,好不热闹,其它时间则不闻不问。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没有统一部署,各部门各行其是,造成部分贫困户接受多家接济,而有些贫困户则什么也没有得到,救助效果不明显。同时在全市开展了“一助一”富民工程,“领导干部联系困难户”活动,以及“联民心”工程等多种活动,也存在热热闹闹开张,冷冷静静收场,雷声大,雨点小,扶助部门做官样文章,走过场,农民得到的实惠少。

六、热难点问题

1、农民对当前经济形式持乐观看法,在主导产业方面,对于苹果销路,希望政府帮助提供信息,找市场,减少农产品无销路的后顾之忧,为今后农业生产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在资金上,希望金融部门帮助农民解决小额贷款,缓解农民因生产资金不足制约生产发展的矛盾。在农产品价格上,农民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多从农民利益出发,防止“谷贱伤农”。巩固和稳定税费改革政策措施,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平抑物价,严防生产资料价格暴涨。据农民反映,今年四季度,随着粮食价格上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扬,与去年同期相比每吨尿素价格增加260元,农民因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喜悦的同时,也带有几分忧虑。

2、科技作用得到广大农民认知,加强农村科教文化事业建设是农民所盼据调查,农民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有共同的认识。相信科学,渴望技术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共同心声。但农民感到获取科技知识的渠道少,学而所用和用而所学之间还存在差距和矛盾。看电视是农民获取科技知识的主要渠道,农业频道是农民最喜爱的节目。但农民反映“电视播放农业科技知识时间短,记不住,理解不透”。农民希望村里有个固定的学习场所,能有科技人员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授知识和技术。还应该多发放一些科技书籍和科普光盘,增加致富信息来源渠道。农民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村科教文化事业的投入,普及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多举办一些类似“科技之冬”活动。农业技术人员应经常深入农村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3、在农村文化生活上,农民反映文化生活馈乏,在农村看电视是农民的唯一文化娱乐,农民希望有关部门重视和扶持乡村文化室、图书室、活动室的建设,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4、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和社会风气有所好转,农民渴望农村社会治安进一步稳定、我村农民对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总的评价还是比较满意的。过去,在农村发生的盗窃、打架斗殴等违法犯罪现象已明显好转,社会风气也越来越纯正。邻里之间、干群之间比较和协。在农村赌博现象较为严重,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之风盛行,人情礼往给农民带来沉重负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年新农村建设述职述廉报告_述职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326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新农村建设述职述廉报告

XX年,我在*委、政府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xx大会议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动真情、办实事,明荣辱、树新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使全*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

一、工作方面

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XX年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5亿元,同比增长27%.。地方财政收入1200万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6%.人民生活较大改善。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310元,人均比上年增长660元。

(二)自身建设方面

1、理论学习深度仍然不够。本人认真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能基本坚定共产主义思想,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等方面是比较正的。但是在理论学习上未能做到坚持不懈,还不够刻苦认真和深入,学习的自觉性不够,特别在理论联系实际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工作布置多亲自检查少。主持政府工作,我总觉得有许多事要办,对下面要求多,加之自己有时强调办事质量。自己往往把工作布置下去之后,交给分管副职负责,亲自督促检查力度不大,或者只是过问一下,没有做到全面深入的掌握。

3、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一是整天忙于日常事务工作,没有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走村到户调查研究,对嘎查村的工作指导不够,掌握情况不够全面透彻。存在这方面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自己群众意识和群众观点不是很强,只是把自己主要精力放到抓项目等一些重点工作上,因而导致了自己联系嘎查村联系群众的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4、工作方法有待改进。由于自己主观上想干好工作,有时看到工作进展较慢,便产生急躁情绪,表现在工作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急于求成。因为有急躁情绪,在工作中有时不注意讲究方式方法,使有些同志难以接受。有时也因过分重感情存在老好人态度,怕因为影响同志之间感情,在核报发票、吃喝招待方面在标准上没有做到十分严格。

(三)今后的改正方向

1、努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首先是自己带头学习,自觉学习。认真系统地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科学文化水平、法律水平以及业务工作能力,特别要注意提高运用理论各各种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

2、加强党性修养锻炼。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处处以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标准要求自己,既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更要统揽全局,切实履行好政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3、要进一步加强廉洁自建的修养。要进一步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做到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吃的不吃,明明白白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力求做好防微杜渐,廉洁从政。

4、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要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忠实地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深入村户中,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真正做到“进农家门,听农家话,知农家事,解农家忧,交农家友”,树立好自己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平安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范文类型:工作总结,汇报报告,全文共 3018 字

+ 加入清单

柏城街道地处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面积35、62平方公里,人口9、39万人,下辖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两个派出所。交通便利、信息快捷、商贸繁荣,流动及暂住人口众从,治安情况复杂,维护辖区平安的任务比较繁重。今年以来,柏城街道一班人,着眼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大局,按照市、县提出的“抓基层、打基础、强防范、重化解、保稳定、上台阶”的整体工作思路,创新载体谋平安,加压增责保稳定。以综治工作中心为平台,强力推进平安建设。辖区呈现出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人民满意”的良好局面,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真正把平安建设摆上重要位置

平安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民心工程、保障工程已越来越被各级党委、政府所重视,柏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秉承“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的工作理念,“舍得出精力思平安,舍得花时间抓平安,舍得用人力保平安,舍得用财力买平安。”以夯实平安建设及领导责任制为龙头,强化各级领导抓平安的责任意识。明确各居委书记是平安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治安主任是直接责任人,年初层层递交《平安建设目标责任保证书》,夯实工作责任。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亲自深入一线,经常性对平安建设工作督促检查,定期下发通报,及时查找不足,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严格兑现奖惩,全年仅奖励资金一项就投入2万多元,真正使平安建设在基层“有人管、有人干、干得好”。

二、加大投入,夯实阵地,筑牢平安建设工作平台

今年以来,办事处在“人、财、物”上逐步向平安建设工作倾斜,切实解决平安建设在基层开展的瓶颈问题。全年投入综治工作经费、巡防经费共14、6万元,直接列入财政预算,按时拨付,投入1万多元对综治工作中心重新整修,添置了巡逻车辆、电脑、打印机等现代化办公设施,不断夯实综治工作中心软硬件建设。并将机关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充实到综治工作队伍,特别是在全县人事调整后,办事处专门安排五名副科级干部从事综治工作,党工委副书记分管,武装部长、一名副主任,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协助,一名综治办专职到主任主持综治办日常工作,进一步充实了综治工作队伍,为平安建设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创新思路,选准载体,深入开展“平安之星”创建

为了进一步拓宽平安建设的覆盖面,不断延伸平安建设工作内涵,根据市、县要求,我们扎实开展了以“争创治安模范户”为内容的创建平安社区活动,以“争创文明商户”为内容的创建“平安商户”活动,以“安全防范知识进课堂”为内容的“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以创建“五好家庭”和推进“心防”工程为内容的创建“平安家庭”活动,以“安全知识进车间”为内容的创建“平安企业”活动,综合实际,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创建标准,采用“先试点,后铺开”的模式全面推进,实现了平安建设的底层突破,积“小安为大安”。

四、多措并举,整体推进,全面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1、抓打击,充分发挥公安机关主力军作用

充分发挥公安机关主力军作用,实行“警务前移,警力下沉”,每个居委设一处警务室,派驻民警常年开展工作,开展了打击“两抢一盗”、“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企业周边环境治理”、“出租屋专项治理”,废旧物品收购类专项治理活动。期间,辖区柏城派出所、车站路派出所抽调专门警力,由居委会配合,先后破获各类刑事、治安案件80多起,抓获各类犯罪嫌颖人30多个,使各种专项治理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有效净化了辖区治安环境。

2、抓防范,全面提高治安防范水平

城区是全县社会治安的“晴雨表”,为了全面提高治安防控水平,办事处今年在“防”字上大做文章,实行“人防、物防、技防”三管齐下。拨付专门资金6万多元,成立了办事处15人的治安巡防大队,添置了交通工具、巡逻器械,同时,各居委成立5-10人治安巡防中队,每晚由派出所干警参与,开展全方位治安巡防,各居委每“三十户”为一个联防小组,发动群众开展义务巡防,逐步形成了“派出所控制面,巡防队控制线,联防小组控制块”的人防体系。根据辖区小区和楼院较多的实际,大力推进“物防”,加快封闭式小区及封闭式楼院建设,做到小区规划与治安防范相结合,目前小区、楼院封闭率达75%。与此同时,大力推进科技创安,在居民户大力推广以“气死贼、*”为主的简易防盗报警设施,在小区及商户推广视频监控装置,大主要交通路口安装摄像头等防盗报警设施。目前,技防小区覆盖率达80%,居民户技防率达75%,在实行“政府投入,社会扶植,个人出资”模式的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治安防范市场的运作,与一名个体商家联系,成立了城区无线防盗报警中心,该中心与商户签订治安防范协议,无偿安装防盗报警设备,组织专人巡逻,如有被盗,按比例赔偿,该模式受到了群众普遍欢迎,目前该中心已发展客户800多家,专职巡防人员20人,已成为维护柏城治安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

五、主动排查,及时化解,切实维护辖区稳定

结合实际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建立健全定期排查制度,协调会议制度,督办交办制度,全年共开展大规模排查活动四次,对排查出的问题,办事处主要领导亲自召开联席会议,明确责任单位,包案领导和办结时限,妥善解决矛盾纠纷,全年共排查出各级各类矛盾纠纷42件,化解40件,上报两件,有效减少了辖区不安定因素。同时全面加强信访工作,坚持党政领导挂牌接访制度,每天由一名领导班子成员在综治工作中心坐班接待群众来访,使群众“话有处说,理有处摆,事有人办”。近期根据上级安排,又开展了以“察民情、知*、解民难、保民安”为主体的“大走访、大排查、大巡防、大督查”活动,办事处抽调机关干部60人,开展排查走访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了一大批不安定因素,同时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也推进了其他工作的开展。

六、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助推平安建设各项措施落实

全年共开展大规模平安建设宣传活动4次,先后出动宣传车20辆次,路口制作大型喷绘4个,刷写张贴标语60多条,发放以治安防范知识,《信访条例》、《安全生产》、《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检务公开》、《民警提示》、《依法处置赴京非正常上访和缠纺闹访通告》等为内容的宣传单6万多份。在今年3月份,开展了平安建设宣传一条街活动,利用秧歌队设立平安建设宣传台,“法律服务台”、“技防设施演示台”等形式,开展对治安防范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在今年11月份开展的依法治理非正常上访活动期间,柏城街道先后组织两次大规模的打击非访宣传活动,出动宣传车15辆次,发放《维护信访秩序,促进大局稳定——依法治理非正常上访活动七字决》10000多份,在辖区刷写打击非访标语100多条,通过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辖区群众依法信访的自觉性得到了普遍提高,辖区信访秩序明显向好。在“四大”活动中,主要领导率先垂范,深入群众,与群众面对面谈论平安、宣传平安,听意见,使平安建设工作深入人心。切实提高了辖区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有效地推进了平安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

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柏城平安建设工作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在上半年全市平安建设检查中,我街道综治基层基础工作及群众安全感均居全县前列,取得了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目前柏城街道作为全县“平安杯”优秀乡镇被推荐为全市“平安杯”优秀乡镇(街道)。今后我们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推进柏城平安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五抓五着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_情况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656 字

+ 加入清单

“五抓五着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一是抓举措到户,着力促进农民增收。认真落实“五到户”举措,集中时间,集中力量,严把入户调查、因户施策等五个关口,逐户摸底子、建台帐、定措施、填表卡,做到“一户一卡一策”,填写《农户增收明细卡》5万多张,发放到158个村5.6万农户中。积极开展奶畜、烤烟等主导产业提质增效活动,建成省级标准化奶牛园区21个。栽植烤烟7万亩,预计产量14.5万担,产值7800万元;栽植早实优质核桃5万亩,早实优质核桃10万亩,苹果1万亩。截止9月底,输出劳务9.68万人,实现收入6.28亿元。全县农民现金收入3300元,同比增长18.4%。

二是抓项目到村,着力增强发展后劲。召开了项目到村工程对接会,印发了《XX年新农村建设及农村重点建设项目到村表》,投资5800万元,重点实施了公共服务中心、休闲广场、畜牧小区等项目工程84个。西坡、东兴、梁甫等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范家营休闲广场等73个项目已全面建成投用,闫家湾、高楼等移民搬迁工程正在扫尾。共完成投资4860多万元,硬化村庄道路10条13.9公里,新修自来水入户工程3处572户,建设沼气池600口,新建卫生厕所275座,建设特色文化墙1.2万平米,创建生态示范村16个,建设标准化村级公共服务中心8个,休闲娱乐广场12个,建设移民搬迁点9处,实施旧村改造260户。

三是抓城镇建设,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把城镇带动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着力构建以县城为主体,以东风镇、温水镇等5个中心镇为支撑,东兴、下凉泉等50个中心村为辐射的“1550”三级城镇网络。制定了《三级城市建设规划》,精心打造“一城两心(老城区主中心和南岸新城次中心)、三河一廊(北河、千河、水银河景观带和南岸田园风光长廊)、四个组团(老城商住、南塬新区、东部科教和西部食品)”的县城框架,建设依山傍水、山水交融的生态城市。实施县城东扩南移战略,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建成以陇州广场为中心,以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为框架的新格局。启动南岸新城建设,拉开了投资1.04亿元的滨河南路等4条城市骨干道路工程,征地1200亩,规划建设工业、文化、商住三大园区,为进城落户农民创造条件,保证统筹城乡工作有序开展。

四是抓“三线提升”,着力建设最美乡村。在宝平路、陇马路、千陇南线三条主干公路沿线的5镇7村和24个晋星创建重点村,全面实施危房拆除、大门改造、围墙修建、花坛建设等项任务,11月底,将全面完成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和“一池三改”、自来水入户等基础设施建设。温水镇投资1200万元建成了温泉度假村,计划投资1500万元建设集中安置试点小区,提升中心镇的吸纳承载功能。范家营村围绕创建五星级新农村目标,完成了雷音山景区、柿树林广场等工程,拓宽硬化村庄道路2公里,实施移民搬迁33户,建成村民娱乐广场、洗浴中心和农家书屋,组建了农民秧歌队, 建成密集烤炉群30座,杜阳镇下凉泉村以建设社区型新农村为目标,投资705万元,实施项目11个,改造危房45户,水泥硬化新村道路1200米,铺设人行道1000平方米、绿化15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9盏,太阳能热水器62户,建成中心小学师生餐厅、杜阳卫生院下凉泉分院、便民服务大厅,使中心村的辐射带动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五是抓工作机制,着力凝聚工作合力。继续开展“三进三带三促”活动,抽调76个部门、企事业单位的76名干部,由24名县级领导带队,包抓帮扶50个新农村建设晋星村解决实际问题,驻村开展工作。在13个晋星示范村,建立晋星创建工作联系会议制度,由县级领导召集市县包抓部门、项目涉及单位、镇村负责人,每季召开会议,掌握农民增收和项目到村进展情况,确保新农村建设高点定位,高标建设,高效推进。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及农业重点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力度,实行以奖代补,安排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各100万元,强力推进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步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江镇、赣州、南通、成都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5605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江镇赣州南通成都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关于江镇、赣州、南通、成都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考察报告

赣州、南通、成都等地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率先探索,积极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中赣州、成都被国家建设部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最近,我们赴三市进行了专题考察学习。

一、三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情况

(一)赣州市新农村建设基本内容。赣州自去年9月开始部署启动新农村建设,基本内容是“五新一好”,即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和创建好班子,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各个方面。

(二)南通市新农村建设基本内容。南通在今年年初提出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以建设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启动新农村建设,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富民强村、村镇规划、人居环境、文明程度和组织建设等五个方面。

(三)成都市新农村建设基本内容。成都去年底提出城乡一体,加快新农村建设,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村庄规划、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素质提高、组织建设等六个方面。

二、三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做法

(一)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赣州市把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在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伊始,就把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放在首位。主要利用标语、传单、广播、电视、板报、宣传车、宣传画、宣讲团等形式深入宣传,层层发动,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基本内容、奋斗目标和政策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开辟专栏,及时报道工作进展情况。各级宣传部门采取歌谣、韵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通过政府引导,把农民主体作用具体化,落实到行动中,让群众去做群众的工作、群众去办群众的事情。积极组建村民理事会,理事会的理事长和理事完全由村民民主投票选举产生,他们在村中一般都是德高望重的宗族老人或农村致富能手,享有较高的威信。在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中,广泛推行申报制,实行动态管理,并充分发挥农村理事会和农村“五老”作用,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大小事务,都经过村民理事会自主讨论决定,多数地方都是从农民最关心、最容易看得见的茅草房屋改造开始。在新村管理方面,重点强化村民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建立巡察制度,加强督促检查。

(二)积极整合涉农资金,多渠道加大建设投入。赣州市一方面加大投入,捆绑使用各种涉农资金,鼓励各乡镇充分利用省、市挂点单位和社会各界力量,多方筹集资金。他们还积极争取国债项目新建农村基础设施,市、县财政按项目管理标准对建制镇给予足额配套资金补助。截至目前,赣州新农村建设累计投入4.9亿元,其中市捆绑专项资金1.2亿元,市财政安排600万元,县(市、区)财政投入5700万元,吸引农民和社会投入3.1亿元。另一方面,积极改进原来资金使用办法,把补助每个乡镇的1万元资金,全部改用实物补助,以县(市、区)为单位采取公开招标给每个乡镇补助水泥,招标后把中标单位报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由各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直接与水泥厂结算。南通市为全面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两年内每个示范村每年补贴100万元,具体按照各示范村建设工程实际完成质量和数量进行补贴。市级示范村建设资金安排大致为:村镇1/3,县(市)1/3,市1/3。加大规费减免力度,凡涉及新农村建设工程收费的,原则上能免则免,能减则减,对土地管理费、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予以全免。鼓励基层综合运用村镇土地资本、地域空间和其它经济要素,建立多类型、多形式、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成都双流县明确规定从2005年起,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新农村建设,今后5年,每年还将按1000万元的速度递增。

(三)因地制宜,科学做好规划。赣州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凡是已经有建设规划的村镇,国土部门严格按照建设规划要求审批农民宅基地;未作出规划的村镇,应按要求完成规划编制,在规划编制尚未完成前,暂缓宅基地和建房审批。引导鼓励建新拆旧,纠正一户多宅现象。凡到规划区内建新房的农户,必须拆除老宅基地上的旧房,老宅基地由集体统一收回或流转;凡不愿拆除旧房的一律不准在新宅基地建房。各地村镇建设严格实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在户型设计方面,他们设计一批农民需要、造价低、具有赣南客家风格的住宅图纸和宣传挂图,汇编成《新农村建设农民住宅推介图集》,免费提供给乡镇,并对凡“空心村”改造和农民建新房采用率达到70%以上的,给予适当的奖励。南通市已经全面完成村镇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正在着手编制居民点建设规划(目前已完成13个示范村的村庄规划论证和审批工作),共确定2473个居民点,平均每个村1.3个居民点。村庄规划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三集中”,启东市汇龙镇东郊村科学划分农村居民集中区、农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商业区,集中居住区新规划住户689户,以多层公寓为主,占地也由原来的400.5亩减少到233亩。

(四)积极推进试点引导,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南通市把新农村建设分成四个步骤:第一步,调查摸底。时间为2005年1—3月,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机构,组织有关部门深入调研,研究制定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和试点标准。由乡镇对照有关标准申报,经市领导小组审批,确定试点名单。第二步,启动试点。时间为2005年4—8月。修订完善村庄布局总体规划,重点抓好示范村规划编制。第三步,推进实施。时间从2005年9月开始,跨度为3—5年。总结试点经验,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第四步,考核验收。按照序时进度,建成一批验收一批,同时建立起建管并重长效机制。赣州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增加乡村债务,不增加农民负担,从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改水、改路、改厕等惠民工程中去;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和急功近利的思想,从最简单、最容易办到、最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的事情做起,着力在建立机制、制定规划、致富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和建设班子上下工夫,及时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有效、稳步推进。

(五)各部门齐抓共管,加大政府推动力度。赣州市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正副组长,市委常委、农工部长担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同时,还制定科学的目标考核体系,并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评,具体由组织部门负责,农业部门参与。在宏观上加强督察调度,每季度进行一次,通报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每年召开一次流动现场会,总结经验,推广典型,鞭策后进,并对新农村建设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组织、农业部门还不定期进行督导,对工作不到位、进度慢、成效不明显的,责令限期整改,并给予通报批评。南通海门市开展市直部门与示范村结对共建活动,结对部门下派精干力量驻村工作,目前全市共下派了17名干部,直接参与新农村建设。成都双流县为确保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制定《全国新农村试点白果村村庄整治行动方案》,并在试点设立新农村领导小组办公室、宣传组、经济发展组、规划拆迁建设组、基础设施建设组、文化休闲旅游开发组和维护稳定组,全面负责试点建设具体事务。

(六)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整理。成都市积极创新土地政策,把新农村建设与整村搬迁结合起来,加大对“空心村”和散居村庄改造力度,把“空心村”和散居村庄的农民通过整体搬迁,按照人均占地120平方米的标准迁到中心村(中心村农民耕地半径一般在1-2公里以内),然后再把“空心村”和散居村庄建设用地复垦整理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同时,他们还大幅提高农村旧宅基地的复垦整理的补偿标准,一般每亩2.5—2.9万元,对补偿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主要用于支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旧宅基地复垦成本和搬迁农民房屋建设补贴等。2005年,双流县永安镇共复垦整理农村建设用地1000多亩,为新农村建设筹集资金近3000万元,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南通市港闸区龙潭镇充分利用近郊优势,坚持“三集中”原则,在征得农民同意的基础上,把全镇近3万人全部集中到2个集中居住点,对耕作不便的农民按照耕地远近实行不等的一次性补贴(最高限额5000元)。把离城区较远的原农村宅基地复垦成高标准农田,再把这些指标拿到城市来用,近城区的原农村宅基地加以平整,随时满足城市扩张需要。

三、三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成效

(一)农村面貌变化较大。截至目前,赣州市共启动2628个村庄整治试点,已经完成了264个圩镇总体规划和2986个村庄建设规划,“空心房”改造面积达308.93万平方米;拆除废弃牛栏、猪圈、茅厕1.2万处,完成了6718个村庄改水,改厕6万座,完成通村公路1500多公里。南通市启动13个小康示范村,累计完成道路建设107.16公里,桥梁19座;河道治理130条,完成土方量112.5万立方米,配套设施88座;村庄河道绿化50.1公里,道路绿化50.23公里;修建垃圾箱474个,配备保洁人员123名,改厕4275座。

(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青山、碧水、整齐而有特色的村居、通村达户的水泥路、柏油路让人耳目一新。“旧貌换新颜墙白院宽空气清新、环境大变样整洁卫生身体健康”,这是我们在赣州考察时看到一户农家新房的门联。大余县新城镇埠背村,是赣南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型,他们在村后的一处荒坡上规划了50亩新村,可容纳建房户102户,一期建设20亩,已安置40户建房,并完成420米的主干道路和300米的水沟硬化。成都市双流县永安镇白果村,白墙、青瓦、池塘,万亩良田深处,特色的川西民居错落有致。

(三)农村资源集约利用。成都市把那些破旧不堪、杂乱无章的村庄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人口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通过人口积聚,一方面促使部分农民从第一产业脱离出来,进入农村二三产业,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初显端倪,推动农村人力资源的集约利用,降低农业生产人力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把原有的农村宅基地复垦成良田,增加单位人口的耕地面积,推进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启示

启示一,要突出规划先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要先行。村镇规划要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按照“特色鲜明、内涵全面、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要求,实行城乡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适度超前。高度重视城市化进程、发展布局、农村自然和文化发展脉络需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同时,按高中低档为农民免费设计各种符合本地风俗习惯、地方特色的户型,使新住宅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避免一代人建几次房子的现象,从根本上解决村庄建设杂乱无章问题,彻底改变“有新房,没有新村”的状况。

启示二,要尊重农民意愿。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农民的意愿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正确走向和持续发展,各级要紧紧围绕尊重农民意愿这个前提,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政府出钱提供农村村镇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等公共产品,农民自主申报建设房屋”的模式建设新农村,这既能顺应形势的需要,又能顺乎民心,合乎民意,可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广泛征求并听取农民的意见建议,严禁借建设新农村之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增加农民负担。

启示三,要找准切入点。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把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整理作为切入点。按照现行新增耕地每亩补助2—3万元的标准,全市20万亩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整理潜力就可为新农村建设注入40—60亿建设资金。同时又能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降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成本,改变村庄布局杂乱无章和农村落后面貌。最近,我省被国家列入首批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这意味着我市今后可以通过整理复垦农村宅基地的办法,把农村建设用地指标拿到城市来用,从而有效缓解城市发展对土地大量需求和供给不足的矛盾。

启示四,要发展产业支撑。发展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力支撑。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得以持续地进行下去,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按照各地资源禀赋,根据产业基础、区位特点和市场需求,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大力发展农村块状经济,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壮大区域主导产业。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启示五,要多渠道投入。作为欠发达地区,开展新农村建设,资金是最大难题,化解资金难题,政府加大投入必不可少。各地要紧密结合当地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快建立公共财政,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整合支农资金,优化资金投向,重点对农村村镇规划、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加大投入。加快机制创新,积极探索综合运用村镇土地资本、地域空间和其它经济要素,建立多类型、多形式、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

启示六,要加强组织领导。抓好新农村建设关键在领导。搞好新农村建设必须领导重视,成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建立一支完整的工作机构和队伍,配备专业人员,形成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机制和指挥体系,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运用行政、经济手段,督导新农村建设活动落到实处。只有领导到位,才能思想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新农村建设才能“一张蓝图绘到底”,新农村建设活动才能实现由量变到质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新农村建设状况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476 字

+ 加入清单

新农村建设状况调查报告

**村距**县城东38公里,300户,998口人,耕地面积9236亩,党的xx届五中全会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劲东风吹到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使这个昔日的革命老区焕发了勃勃生机,是什么原因使这个贫困的小山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又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启示?今后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县新农村建设?带着这个问题,近日我同县经科委和

祥顺镇的政协委员,对**村几年来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调查。

一、把发展生产放在首位,增强农民和村集体的造血功能是新农村建设的治本之策;

经济发展不仅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而且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若村集体捉襟见肘、农民囊中羞涩新农村的建设就无从谈起。

**村原本旱田面积较大,种植的是传统的粮食作物,但由于**村的土壤结构、地势和传统粮食价格的低弥,致使农民增收缓慢,村集体经济脆弱。如何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是摆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面前的新的课题。于是村“两委”便动员群众将各家旱田地改为水田地种植经济效益较好的水稻。光说种,水哪来?技术谁会?谁敢先吃这第一只螃蟹?于是,村两委在秋收后首先组织党员干部、有积极性的部分农户和干部的亲属做示范。把旱田率先改成水田,并新修了水渠把西北河水引到地边作为灌溉之用。另外,利用冬闲的时间请县、镇的农业专家来村里讲授水稻种植的技术和田间管理的方法、技巧。通过几年的示范、带动和辐射,先改地的农户得到了甜头,其他农户也消除了疑虑,便纷纷改地,截止到XX年**村所有能够适宜种植水稻的地块均改成了水田,面积以达745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0%以上。水稻调优调绿达到97%,水稻种植技术标准不断提高,中棚育秧达到90%。

同时,调整了种植业结构,一是在不适宜种水稻的旱田地里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农作物经济效益。种植小杂粮、粘玉米、红小豆、白云豆、甜粟、棚室菜等非粮经济作物并通过订单,确保销售渠道。大豆高质高油种植面积已达到大豆种植面积的70%以上。二是在北药种植开发上,几年来,他们对村内的浅山区进行了实地踏查,并对调查结果并进行了认真详实的分析论证,同时结合不同种类药材对外部生长环境和条件的客观要求,科学的确定了以五味子为试种品种。三是充分利用地处浅山区的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引导农户发展食用菌栽培。以县里其他乡镇食用菌协会为龙头,组织农户实行统一技术指导,分散管理经营,统一收购,种植户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已发展木耳20万袋、平菇20万袋、地栽香菇500平方米、榆黄蘑700平方米。仅此一项可使农民增收65万元。四是以发展牛、鹅、貉子养殖为重点的畜牧业。**村地处浅山区,饲草丰富,非常适宜鹅、牛放牧。全村共发展大鹅养殖发展到8000只,黄牛存栏120头,羊350只,貉子150只,畜牧业收入可实现78万元。五是针对**村富余劳动力的流动无序和转移缓慢的现状,他们积极鼓励土地少的年轻人走出去,并为他们提供用工信息和便利条件,充分利用好这部分曾一度被浪费的劳动力资源,使一部分劳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去从事第二、三产业的生产经营。在调整规范产业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样一方面实现了土地的规模经营,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另一方面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促进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XX年**村农村经济总收入已达935万元,村集体收入8.9万余,人均收入由上年的5300元,增加到6540元。村集体和农民都有了造血功能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新农村沼气建设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乡村,全文共 1784 字

+ 加入清单

2016新农村沼气建设调研报告

一、xx县农村沼气建设和使用基本情况

(一)户用沼气池建设和使用基本情况

xx县XX年-XX年户用沼气池建设任务3000口,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750口,占58%。3000口沼气池建设任务现已全部完工。本次随机抽样调查了5个乡5个示范村,调查沼气用户97户。其中正常使用用户82户,占84.5%;间歇使用用户11户,占11.3%;弃用用户4户,占4.2%。全县抽查沼气示范村平均使用率为95.8%。沼渣、沼液100%得到了充分利用,为用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据调查,平均每户每年产生沼液肥15吨,节约肥料开支1500元;平均每户每年节约用煤1.2吨,节约开支600元;97户用户由于减少砍柴而增加封山育林面积485亩。

(二)小型沼气池建设和使用基本情况

xx县XX年-XX年小型沼气池的建设20个,100%中央预算内投资。其中联户沼气池工程17处,占85%,养殖小区沼气池工程3处,占15%。这次调查的5处联户沼气池工程,100%建在小型养殖场里,原料充足,100%在使用,农户也很满意。

(三)大中型沼气建设和使用基本情况

xx县XX年-XX年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2处,100%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是大型沼气发电工程。XX年8月开工,XX年10月全部完工,现已投入发电使用。养殖场都有各自的果茶种植基地,沼渣、沼液都能充分利用。如今,土生牲猪养殖场每天沼气发电10个小时,可为养殖场每天提供350度电,基本保证了养殖场的用电;旺达养殖场每天沼气发电6个小时,可为养殖场每天提供240度电,基本满足养殖场的日常用电需求。沼气发电以来,为养殖场带来了每年6-7万元的直观的经济效益,业主都很高兴。

(四)服务网点

xx县XX年-XX年服务网点建设任务为32个,100%中央预算内投资。自XX年到XX年xx县已建成了32个沼气服务网点,其中乡镇服务网点22个,村级示范村服务网点10个。32个服务网点,除了中央下拨51.93万元物资器材外,xx县财政还下拨了21万元配套资金,为服务网点购置了辅助设备,解决了办公场地。本次调查了5个乡镇服务网点,能正常运行的只有1个,占20%;其它4个都因为营运收益过低而不营运,占80%。这个正常运行的服务网点是县城中心服务网点,除了进行维修服务外,还经营全县的沼气器材,所以才能够勉强维持。

二、xx县农村沼气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

(一)农村养殖农户日益减少。在调查的97户沼气用户中,有26户没有养殖,占27%;有42户全年就养1-2头猪,占43%。由于养殖农户减少,沼气原料不足,农户经常长年不换料,影响了沼气池使用效果。

(二)对沼气用户服务收费难。沼气用户严重依赖县能源办和沼气技术员,沼气池一出现问题,自己不先进行检查,就要求县能源办派技术员进行检修,检修完了也不肯付技术员工钱,严重压缩了各服务站技术员的生存空间。我办只能向县财政争取一部分经费,以弥补技术员的维修工钱。但随着沼气用户的日益增多,老沼气池逐渐要维修,靠我办向财政争取维修经费越来越杯水车薪。究其原因为:一是服务网点维修服务收费还不完善。建池户的依赖心理严重,沼气池出了问题,总是要求县能源办为其解决维修资金,否则宁愿沼气池不用,也不肯维修,技术员为其提供服务收费难。二是沼气服务网点技术员不是财政在编人员,没有固定收入。技术员平时除了进行有限的沼气服务外,还要做其它的事,才能维持1年的生活开支,没有专门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服务网点的建设经营。

(三)大型沼气发电工程由于设备的原因,沼气发电机组一次发电超过4个小时,机组就温度偏高,损耗加大,所以不能够长时间连续发电,造成了有多余的沼气浪费掉。

三、进一步发展农村沼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1.建议在沼气池集中的示范村,新建一批沼气原料处理储存池,以供沼气原料不足的沼气用户。

2.建议上级部门能适当下拨沼气池维修经费,专门用于对故障沼气池进行维修和对老沼气池管道、灶具进行更新,以保证农村户用沼气池的长效使用。

3.建议上级相关部门能尽快解决切实可用的沼气液化技术,使多余的沼气能进行液化,以提供给其他农户做炊事用能。

4建议把沼气服务网点的农民技术员纳入财政编制,每年能有适当的工资补贴,以确保服务网点能正常营运。因为服务网点营运收入过低,技术员工资没有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