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赠刘景文》古诗讲解(汇编20篇)

浏览

5078

范文

297

篇1:朝鲜族的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吉林省的边疆近海地区,又名延吉朝鲜族自治州。下辖延边、珲春、图们、龙井、和龙、敦化6市和安图、汪清两县、总机积42700平方公里,人口220万。

延边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金属矿藏有40多种,还有1460多种野生经济植物和250多川野生经济动物,森林覆盖率78.2%,是中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延边着力发展林木、医药、食品、能源、外贸、旅游等骨干产业,已形成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

延边的旅游资源丰富。北有山清水碧、清幽多姿的镜泊湖,南有色彩神秘、气势雄伟的长白山,东有中俄朝三国交界的防川岛,不仅可以领略“昼看三国界,夜闻异国情”的边寨风貌,一路上还可以浏览那起伏的长白山脉、浩瀚的原始森林和奔腾的图们江水。延边是中国朝鲜族聚居的中心,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朝鲜族民俗风情和民俗文化,具有独特的异域风光。中俄、中朝边境跨国游的开通更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目前延边开通的主要旅游线路有:长白山夏季和冬季自然风光游,镜泊湖风景游,中俄、中朝边境跨国游,朝鲜族民俗风情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过了喇嘛庙,透过一道精致小拱桥白桥即进入樱洲,因洲上曾超多栽植樱桃而得名,处于环洲大半圈的环抱中,洲中有洲、湖中有湖,景致十分幽雅。原有樱桃品种优良,色泽红艳,风味甘美,清代曹雪芹祖父曹寅在康熙南巡时贡奉皇上,深得康熙喜爱,并说“先进皇太后,朕再用”。此刻代之而起的是如云似雪的樱花。樱花在亚太地区是声名卓著的花木,日本作为国花,富士山樱花盛开,举国放假赏樱。那里先后种植十余品种,干余株,已蔚然成景。在樱洲上还种植了几十种花木,四时八节,花果绵延,玉兰皎洁,红杏闹春,绣球斗雪,海棠粉艳,紫荆红条,金钟飞黄,丁香馥郁,榴花似火……香风红雨,有如花海,因此而命名为“樱洲花海”。

这些花木中,有不少是来自美、法、意、荷兰、墨西哥、塞浦路斯、日本等国友好城市的使者手植,成了南京对外友好交往的象征。

樱洲的北侧有长达三百余米的长廊,依水偎树,一面紧临荷风送香的莲花港,一面为草坪广场,杂花生树,闲庭散步。过了大草坪,有一竹篱茅舍的园中园,就是荷花品种园,与莲花港相呼应,名莲竞放,或并蒂双开,或碗中吐艳,共有名品170多种,20__多盆。荷花是不妖不污的君子之花,凝珠含露,亭亭出水,赏荷吟唱,总是风雅韵事。

品种园之东就是清真餐厅,翘角飞檐的民族建筑形式辅以回廊亭架,环境清幽,更以清真名菜著称,风尾虾、松鼠鱼、桂花牛肉等是那里的名馔,为保留穆斯林风俗习惯的游客创造美食之家的温馨氛围。樱洲西南又是一大草坪,是露天舞台,每逢节假日,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早上好!大-家-早-上-好!(见客人没反映时补上一句),很好,大家都睡醒了,现在请大家抬起高贵的头看看车的正前方,看到什么了?导游?对!我就是你们今天的导游,那么请大家务必记住我这张长得不算美,但总算对得起观众的脸(笑声),把我留在脑海中,旅途快乐又轻松。下面呢,我就给大家正式介绍一下自己,哎呀,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拿起话筒我要献丑,谁要不鼓掌谁就说我丑,哎——,很好,谢谢大家的掌声,后面还有一句呢,谁要说我丑我下车就走(笑声),从大家的掌声中可以看出大家的审美眼光还是相当不错的嘛!我呢,是 一名专职导游员,我的名字叫 ,有缘坐在一辆车里就是一家人了,古语有云: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今天我们同吃、同游、同乐还同“居”(驹),哎,怎么就同居了,有些游客问,古时候不就把车叫驹吗?难道我们还不是同居吗?只要你需要我,我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面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福州三坊七巷景点讲解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福州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就已经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坊七巷”的“三坊”,系指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三坊均位于南后街之西侧,隔街与东侧之“七巷”相通.

衣锦坊,旧名通潮巷。宋代宣和年间(1119—1120__年)陆蕴、陆藻兄弟居于此地,两兄弟才华横送,名重一时。陆蕴官任福州知州,陆藻官任泉州知州,两人回乡时命此坊为“棣锦坊”。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王益样任江东提刑,退休后也居于此地,将棣锦改名为衣锦,以示衣锦返乡之意。

文儒坊,旧名山阴巷,初名儒林坊,以宋代祭酒郑穆居于此,改为文儒坊。因为坊里除了郑穆之外,还先后住有九门提督、中国台湾总兵甘国宝,抗倭名将、七省经略张经,清光绪皇帝老师陈宝琛之父陈承裘,《福建通志》主编陈衍等儒林名士,故称儒林坊名符其实。

光禄坊,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以光禄大夫身份任福州知州的程师孟,常到坊里的法禅寺游览,见池畔有一块大岩石,便登石吟诗,故被称为“光禄吟台”,而此坊也改名为光禄坊。程师孟题吟的“光禄吟台”四个篆字石刻今尚存。

“三坊七巷”中的七巷均位于南后街之东侧,由北向南分别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朝鲜族的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76 字

+ 加入清单

敦化市位于中国吉林省东部,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敦化市地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节点城市之一,是吉林省区域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吉林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幅接吉林、黑龙江两省四区九县市。敦化素有“千年古都百年县”之称,是唐朝渤海国都城,明清时期称作敖东城,是满清皇室发祥地。1881年设治立县,定名为敦化;1958年由省辖县划归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985年撤县设市。敦化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中国刀画之乡。

六鼎山风景区(原六顶山景区)位于敦化市区南5公里处,属于闻名中外的长白山脉丘陵地带,依山傍水,群峰环绕。南部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渤海国古墓群,北部有牡丹江环绕而过,东部有世界上最大的尼众道场——正觉寺。

正觉寺,是世界最大的尼众道场。该寺主持释佛性大法师含辛茹苦,在海内外广募佛财,重建寺院。该寺院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更具神韵。20__年竣工的敦化金鼎大佛先成为世界最高的释迦牟尼青铜坐佛。

渤海广场因唐朝渤海郡国而得名,广场占地面积75000平方米,是敦化市占地面积最大、首个拥有音乐喷泉、最富地域文化底蕴的休闲旅游观光广场。

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敦化市大石头镇,距敦化市区48公里,湖区面积214平方米,四周青山环绕,植被种类繁多,且保持良好。青山抱绿水,湖水如一块明玉般清澈,时有轻舟荡在水面上,是市民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亚光湖旅游区现以森林生态游、休闲旅游为重点,开发了一系列水上娱乐、野昧鱼宴等旅游项目和特色餐饮,建成了集住宿、餐饮、娱乐、商务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各地游人前往。20__年12月23日被批准建设国家级湿地公园。

雁鸣湖风景旅游区位于敦化市雁鸣湖镇境内,坐落在鹤大公路沿线,距市区60公里处. 平均海拔263米。

老白山地处敦化市黄泥河自然保护区,西北与黑龙江五常市交界,属于长白山脉张广才岭,主峰海拔高度为1696米,是东北第三高峰,山顶积雪时间长,故称老白山。高大的山体、冷湿的气候、茂密的森林、奔腾的溪流和飞流的石瀑构成保护区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朝鲜族的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76 字

+ 加入清单

满天星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东南部,行政区划为百草沟镇,林政管理隶林业局,是森林型公园。区内有八大景区、三十六个景点,环抱在群山绿之中,具有“水旷、山幽、雪佳、林秀”的特点,最为美丽的天星湖湖身十八公里,蜿蜒美妙,展布开是一个佳景荟萃、神秘幽深的原始画廊,又是一个自然纯净、不染纤尘的休闲之地,在延边州内的风景中独具山水特色。

满天星风景区是由满天星水库为主体构成的,位于汪清县百草沟镇境内,形状如一条张开大口的蝮蛇,盘踞在丛山密林里,下衔百草沟遗址。

景区内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到90%,湖的基底是坚实的山体岩石,没有泥土混杂;湖水依靠原始森林里中的山水和地下涌出泉水来补充,清澈见底,泛蓝飘绿,如玉似胨。湖滨旁幽深恬静,倒映着巍峨的山峦,湖中央波光粼粼,犹如飘落的满天繁星,远眺幽深,近观灵秀,湖光山色形成了开朗、大气磅礴的北国风光。

百草沟遗址是战国至魏晋时期沃沮仁的遗存,是东北东部山区青铜-铁器时代中最有代表性的遗存。其文化内涵丰富,较全面的反映了沃沮人的社会生活,以及同周邻文化乃至同中原文化的联系,对研究中国东陲开发历史具有极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旅游区域所在地区的具体部位、进出交通、与周边旅游集散地和主要旅游区十分便利。

遗址位于水库旁百草沟镇安田村东嘎呀河右岸的台地上。地势平坦。东起嘎呀河岸,西至窟窿山脚下,南侧为满天星风景区,东部的扣锅顶子山和西部的窟窿山形成了两道天然的屏障,遗址西北2华里处新华闾村后北山坡上有一处与遗址同一时期的墓葬。汪延公路从遗址偏西部穿过。

遗址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宽约500米、面积约75万平方米。遗址的年代跨度较长,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文化层厚0.8米-1.5米不等,分为上下两个文化层,上层为铁器时代,下层为青铜时代,在两个文化层中均发现有半地穴式房址及灰坑等。出土遗物数百件,有陶器、石器、玉器、铜器、铁器、骨器及卜骨等。

百草沟遗址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除原有一条公路穿过,没有任何乱建房、乱挖渠、乱取土现象,保存基本完好。汪清县文物管理所,设有专职工作看护,是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遗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川平乐古镇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沿入口进来的这条街叫乐善街,乐善街因连通乐善古桥而得名,是古镇特色精品水景街区,街道引白沫江之水经顺江堰,到达乐善街水景街区,最后又通过安乐堰,汇入母亲河白沫江。大家仔细看看水景街,就会发现,原来长达300余米的水渠上,架有十来座人行桥,更独特的是,这里的每座桥都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有拱桥、平桥、石墩桥、踏板桥……每一座桥都有不同的来历,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到桥上走走,看个究竟。

平乐乐善街最大的特点就是集中了平乐的美食和酒吧娱乐。如果您想尝到平乐古镇最有特色的碗碗羊肉,或者想尝到特色的钵钵鸡、奶汤面或者其他中餐美食,那您得好好品位下乐善街,一定可以找到您喜欢吃的东西。在这条街还有平乐古镇的特色商品以及富有特色的酒吧文化,喜欢休闲的您,是否想走进去看看?

经过近年来的保护开发,平乐古镇目前已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在20__年、06年还被评为“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镇”和“成都市十佳景区”之一,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上百万人次。

现在我们来到了十字路口,在这里就可以看到平乐古镇核心区保护区的街道了,面对大桥,您的左边就是台子街,上有古戏台,下有字库街,是古镇古老的场镇所在的位置,过去的人们在这里唱戏,下面观戏和喝彩的,还有卖小吃,经常热闹至深夜。字库街古有字库塔,遵循“一字值千金”的古训,昔时读书人的废纸不可随意丢弃,皆需集中到“字库塔”焚烧,以示崇尚文化之意,字库街以此而得名。在您的右边就是江西街了——这里因曾作为平乐古镇最大的会馆——江西会馆的所在地而得名,江西会馆后因年代久远被毁,现存民居铺面皆为晚清前后时期建设,但依然保留了古代江西街的风貌,被称为“茶马驿站第一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川平乐古镇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平乐古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除古镇核心区外,尚有5大风景区,其一花楸山风景区,拥有康熙御赐的“天下第一圃”和川西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古民居群——李家大院,有如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其二金华山风景区,拥有唐代摩崖石刻雕像群和罕见的天马行空浮雕图,是礼佛朝圣的好去处;其三秦汉驿道风景区,以唐代千手观音院、城隍庙、秦汉驿道闻名海外;其四芦沟风景区,拥有万亩竹海,沿途十里长廊尽是翠竹掩映,有“森林氧吧”之称,是避暑纳凉的胜地;其五金鸡沟风景区,造型独特的金鸡桥、原始生态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地理结构及保存完好的造纸作坊遗址,是广大青少年探幽访古的绝佳之地。

平乐镇属浅丘型地貌,山丘坝各占三分之一,镇域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下水资源相当丰富,全镇及相邻镇乡盛产竹木,竹资源尤为丰富。早在宋代平乐镇就是闻名的纸乡。周围四面环山,中间是一坦平原,高处鸟瞰,宛如一小盆地,素有“天府平乐”之美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中,初三,全文共 4666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苏轼的有关文学常识及本文写作背景。掌握重点实词,并能准确翻译课文。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引导学生理解本文主旨。

3、情感目标:理解苏轼因政治失意,手足分离而心情抑郁惆怅,最终心胸开阔豁达的心理变化过程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实词,并能准确翻译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

讲授、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 学 过 程 :

一、导语设计

李白有一首《静夜思》,大家可能都背得出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让生齐背)这是一首思乡诗。

现代还有一些歌也是表达思念之情,让我们先听一首歌(师播放幻灯片)明确:这是王菲演唱的歌曲,名字叫《但愿人长久》,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一句,歌词也与本课的内容有关。(板书课题作者)

二、简介宋词

词,是一种配合乐曲用来歌唱的诗体,产生于隋唐,宋朝进入兴盛时期,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豪放词派与婉约词派是我国古代词的两大流派。婉约词派产生较早,代表人物有欧阳修、柳永、李清照等。苏轼开创了豪放词派,其词题材广泛,表现方法以铺叙、直抒为主,风格大气、恢宏,这是相对于柳永的婉约派来说的,他的词少了一份缠绵绯恻,多了一份豪迈与豁达。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师生朗读,理清行文思路。

(1)简介作者

师:苏轼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请哪位同学先来介绍一下苏轼?

明确:

①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四川眉山人。他在诗、词、文、画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

②他既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家,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③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④学过他的文章,如《惠崇》、《题西林壁》、《记承天寺夜游》等。

(2)介绍写作背景:

要求学生齐读词的小序,并阅读注解。教师适当补充,让学生明确本词是一篇中秋思念亲人而生发感想的文章(板书:思念亲人)。虽然他的文学造诣很高,但是他的仕途坎坷,政治上很失意。曾多次贬官,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水调歌头》就是他在贬官时所作,而且当时他与他弟弟已有七年没见 .

(3)让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注释弄清词作大意,初步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以及其中的语气和语调该如何处理。

(4) 请一同学把这首词读一下,注意语速、语气、语调等问题。

(5) 下面请同学们听我来读一下(教师配乐范读),思考:本词以什么为线索?它在上、下阕各起到什么作用? (让学生相互讨论再回答)

明确:

本词通篇咏月,明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和红线,它以“明月”开端,以“婵娟”收尾。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可以说是借明月自喻清高(板书),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可以说是用圆月来衬托别离、升华为美好的祝愿(板书)

(3)学生齐读全文(配以音乐)

2.小组互动,质疑解难,突出重点难点。

师导:

这首词是古往今来最为著名的中秋词,就词的内容来说,有一定难度。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作者的词的风格、写作背景,就这首词的大致意思讨论一下,讨论中的疑问等会在大组交流中提出来,并且在讨论过程中,告诉同组的人,你最喜欢哪句词句,为什么?好,下面请以四人一小组展开讨论。

同学们可能会有这些问题:

(1)《水调歌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其豪放词风在本词中是如何体现的?(让学生相互之间先讨论再回答)

明确:中秋佳节,作者望月思人,不免孤单寂寞,满腹疑问无人倾诉,乘着酒兴,质问青天--“明月见时有”“今夕是何年”“何事长向别时圆”。将青天拟人化,人与天对话,想像大胆奇特,感情奔放豪迈,笔墨酣畅淋漓。“把酒”“归去”“弄清影”几个词语同样有一种挥洒自如的气派。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自比神仙,一个“欲”,一个“恐”字,表示他想去月中宫殿,但终因害怕那儿的寒舍,一进一退,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在吸引着他,使他处于矛盾之中。

(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①月下起舞,清影随人,真令词人陶醉。这句写出了他对着自己的影子,说明当时没有别人,表达他当时孤独心情,“何似在人间”,词人觉得在人间乘着皎洁的月光翩翩起舞的情景,哪像在人间,但较独处琼楼玉宇又更富有意兴和情趣。有了这样人生境界的感受,也就摆脱了这一人生的矛盾了。

②因为当时作者被贬官了,所以认为这里“何似在人间”,还有对现今的生活的满足,安于现状。

师导:你们觉得文中还有哪些好词好句值得我们去品味、欣赏呢?

(4)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明确:词人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地发问:明月不应有什么感情缺憾,使它在人间离别相思之时,又亮又圆,使人更加愁情难遣,真是有“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情。

(5)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明确:这是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

(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明确:这句话表达对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是关于祝福流传千古的名句。

总结:好。大家刚才很积极地参与到了我们的课堂讨论中,我想通过讨论,大家一定对这首词有了更深的理解。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夜思念弟弟而作,把兄弟之情上升到哲理的高度,对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下面我们一起来再读一遍。(生齐读)

三、能力迁移

1、师导:同学们,我们读前人的古诗词文,一方面是为了增加我们的文化积淀,感悟前人在古诗词文中的意韵,感受古人的遣词造句;另一方面,我们背诵积累的目的在于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我们所积累的古诗文,增加文章的语言色彩,并为自己文章的中心所服务。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语段,请同学们根据语境,填入《水调歌头》中的词句,并思考概括这样的词句可用于怎样的语境中。(学生读读议议,开始练习)

语段一:

李意民还是那样,极度的表现欲,史见他将袖子捋得老高,端起啤酒瓶:

“哥们,来,干了它,虽说我们已经五六年没见了,但我仍时常怀念当年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与浪漫。” 说完他咕咚咕咚三口并作二口地将一杯啤酒喝了下去。……

(摘自李晓羊《友情》)

语段二:

我将去送姚华,三年来日夜相伴的感情,一年将被她带到美国去,虽然三年前我已经知道终会有这么一天的,但觉得不会来得这么快,走进候机亭,才真切地感受到分别在即,也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眼泪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眼泪最终还是背叛了我自己。……

语段三:

今天是农历十六,“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湛蓝的天空中“皎皎空中孤月轮”。白天发生的事仍然历历在目,一个人躺在床上,只要闭上眼睛,眼前就会展现她那苍老蹒跚的身影,月光从东窗移向了前窗,复而又移向西窗,此时此刻,我才感受到了苏轼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那份辗转反侧……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明确:

语段一中应填“把酒问青天”,因为语境中提示豪情与浪漫,所以这句最合适,我认为这句可用于表现极有豪情与气概性格的人物身上。

明确:

语段二中填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因为这里姚华将与我分别,我认为这句话还可用于人物失意时、分别时自我安慰。

明确:

语段三中填入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因为这里的我显然为白天的事辗转反侧睡不着,说明我内心有矛盾、有斗争,所以填上这句。

2、师导:

好,大家都完成的相当好。下面我们请同学自己创设情境,用上这首词里的词句,其它的当然也可以,要求引用要恰当,符合人物的情感或当时的情境,并准备作简短的交流。

①学生交流

②时间允许的话,提供参考情境:

a:又是中秋节,“每逢佳节倍思亲”,没错,特别是对那些海外游子们,能够回来与家人团聚,回到生他们养他们的故乡,或许是一种奢求,也是一种幸福,而每一个中秋节,她都独自一个人过,望着那皎洁的圆月,她脸上总会浮现出几丝伤感,她想家了,想亲人了,想朋友了,她真恨不得立马回去,但她知道,她只有学业有成时,她才有勇气回国,因为她要报效祖国,因此,每年中秋她依然埋头苦恼,但是五年了,她有五年没与亲人见面了,她终于按奈不住自己的情感,对着那轮明月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我想故乡,想爸妈,想朋友,明月啊,请肥我五年来的思念带给我的祖国,带给我的亲人和朋友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她此时此刻的感叹。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轼发自内心的感慨。我却想把这句话送给去年跟“非典”作斗争的医务人员,他们的行为使我为之一振,他们多么高尚啊!他们是我们永远的守护神,让我们为他们祝福、祈祷,感谢他们击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c: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与我最好的朋友已分开了三年,然而,今天,我惊奇得收到了他的回信,我欣喜若狂,把它当作世间无价之宝,我小心翼翼地把信打开,然而让我出乎意料的是信里只有王勃的一句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夜里,凉风徐徐,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早已熟睡,只有一轮皎洁的月光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哦,十五的月亮快来临,一刹那,一个念头如流星般从我的脑子里闪过,我提起笔,在回信上也写了苏轼的一句诗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窗外仍然万籁寂静……。

d:倚在窗前,望着此时的圆月,皎洁使它在黑色的夜空中显得格外美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事古难全”,是啊,人生就是如此,不管你怎样努力,它也是难以两全的。人生中的悲欢离合,月的阴睛圆缺,都是一首永恒的乐曲,散发着它的独特的魅力。悲,是对心灵的磨练;欢,是在无聊与紧张中得到的慰藉;离,是让我们懂如何去珍惜;合,是让我们感受团聚时的激励动万分。不管怎样,它们都是我们不可缺少的。虽然说,我们没有“把酒问青天”的豪情与浪漫,但我们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心愿。

f:我终于尝到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的滋味。“干脆出去走走吧”我想。“月是故乡明”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错。月亮就像穿上了一件丝织的衣服。让人看上去朦朦胧胧的,而此时的我却无心欣喜这美景。脑子里时常想起与好友离别的情景。“当我怀着无比痛苦的心情送你去机场时,而你却回过一个洒脱的微笑说:“记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时,好不容易抑制的泪水也像断了线的珍珠似的落下来”。我回过神来,望着那圆月,轻声吟诵起来:“人生中的悲欢离合,月的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我还是希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对着黑色的天空大喊:“朋--友,我祝你一切都好。”

四、上课小结:

人文素养的提升和文化内涵的积淀关键在于平时不断积累,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多关注有生命力的和自己喜欢的古诗文加以积累,同时学以致用,培养自己运用自身已积累古诗词的能力。

让我们再一次倾听王菲的《但愿人长久》,领略关于本课的几幅画面,来结束今天的课吧!让我们再一次用掌声感谢各位领导、老师的光临!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并写一篇赏析文章

2.收集有关月亮的诗句,背诵这首词 。

板书设计:

天 上

琼楼玉宇 起舞弄清影

高处不胜寒

人间 人间

郁闷 惆怅 释怀 超脱

赏月----怨月----释怀-----祝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北京故宫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家好!我是本次导游赵虹杰,大家必须都明白北京故宫吧没错!北京故宫是享誉世界的历史遗产,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它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接下来就让我带大家去游览一番吧……

由天安门进入,穿过一片青砖铺地的广场,便到达紫禁城的正门——午门。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午门俗称五凤楼,穿过午门,有广阔的大庭院,在3万多平方米开阔的庭院中,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到了太和门,就进入了故宫的“外朝”,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过桥经过太和门便是雄伟的太和殿。这座殿堂有着一段曲折的故事,听说它被天火焚毁过三次,也修好过三次,并且更神奇的是整座宫殿的建造居然没有一颗钉子!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西六宫,绕过内廷,我们最之后到了御花园,御花园里栽满了奇花异草。一路走来,会闻到一阵阵淡淡的花香。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所。

游览故宫,能够从天安门进,也能够由后门——神武门进经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穿过乾清门,便进入内廷,内廷分中路、东路和西路三条路线。如果是半日游,这三条路线只能游一条,一般可走中路。走中路可看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嫔妃所住的地方和御花园。一般来说,用半天时间游故宫,比较吃力,想要知识更广,大家就再细细去游赏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南京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8482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周庄游览。

在我们进入古镇主要景点之前,我先把周庄的情况简要介绍一下。

周庄地处苏州昆山市、吴江市、上海的青浦县三县市交界之处,东面不远就是有名的淀山湖,从这里乘汽车到上海的大观园只需要十几分钟。所以有人说:“周庄是淀山湖畔的一颗明珠。”

周庄,是一个有着九百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它以悠远的传统,淳朴的民风,古老的建筑,清澄的河水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成为一片极有诱惑力的旅游胜地。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说;“周庄不仅是江苏省的一个宝,而且是国家的一个宝。”中国台湾经纬杂志盛赞周庄是“中国第一水乡”。还有不少人在游览了周庄之后,这样说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还有一个周庄。”大家为周庄保存着如此众多的明清建筑而赞叹,为“小桥、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而眩惑,为处处可画、时时有诗的风情而陶醉,觉得周庄是无法重造的美丽水乡。

走到贞丰泽国牌坊前〕这里是石牌楼,巍然矗峙在这新老镇区的交界处,是古镇周庄的象征,上面镌刻有“贞丰泽国”四个字,为著名书法家沈鹏所写。“贞丰”是指周庄的原名为贞丰里,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有一位姓周的迪功郎因信奉佛教,将两百亩庄田捐给当地的全福寺作为庙田,老百姓感其恩德,把贞丰里改为周庄。“泽国”是指四周环水的地方。坊柱上的一副对联,上联是“贞坚不贰攀日康庄有道路”,下联是“丰衣足食向阳桃李自逢时”,意思是说我们周庄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走上了康庄大道,生活越来越富裕了。

大家跨过石牌楼就进入古镇区了,请回头再看,这里还有一幅对联:“万顷碧波水光潋滟晴方好;百尺临云塔影横斜景亦奇。”这是著名记者冯英子题写的。横额上书“唐风孑遗”。意思是在周庄,古代优秀的民族文化、古风遗韵还能看到一些。这是著名书法家费新我老先生在晚年高龄的时候用左手题写的,左下角还有他的落款呢!大家可以仔细辨认一下,是“新我左笔”四个字。这石牌楼和马路两旁飞檐翘角、黛瓦粉墙的房屋,以及高高耸立的古塔,构成了一个古建筑群,许多人都喜欢在这里留影,回头大家也可以在这里留个影。

〔边走边导游〕前面呢,有一座醒目的汉白玉照壁,它是为纪念古镇九百周年而建立的。它艺术地勾勒出了周庄悠久的历史。抬头看去,拱桥驳岸,风火墙和蠡窗黛瓦,无不给人以浓重的历史感。

周庄,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有人把它比作“威尼斯”。四条河道交叉形成“井”字型将古镇分割,形成8条街道,15座各式小桥彩虹般横跨在“井”字型的河道上,给周庄增添了风采。镇上大部分居民住宅都临港背河。过街骑楼、临河水阁、(水墙门、长驳岸、河埠廊坊、穿竹石栏、水巷幽弄、深宅大院,处处显露出古朴幽雅,是中国水乡古镇风貌的“活化石”。吴冠中教授游览了周庄后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前面有一座古桥,叫太平桥,建于清代。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幅动人的江南风情画,在沈厅的展览室里,可以看到日本著名女画家桥本心泉以它为主要背景的一幅名为《周庄的某一天》的油画。

这一条古街俗称一步街,因为它很窄,一步就可以跨过,街道两旁开店的店主不用走出店门,就可以互相握手或递东西表示友谊,所以又称友谊街。上面还有一线天,中间是过街楼、这种建筑在大城市里是很少见的,在周庄却有许多。

〔在双桥前停下来〕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双桥,游览周庄双桥是不能不看的。大家看,这桥面一横一坚,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所以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这两座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xx年)。这座石拱桥叫世德桥,横跨南北市河,长16米、宽3米、跨度5.9米。这座石梁桥叫永安桥,平架在银子浜口,长13.3米、宽2.4米、跨度3.5米。双桥最能体现古镇的神韵,等一会大家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双桥为什么会这么出名呢?那是1984年春天,上海著名旅美画家陈逸飞乘坐小船来到周庄,看到了双桥,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记忆中的童年。于是,就以双桥为背景,创作了一幅题名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后来这幅油画连同他的37幅作品一起在以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名字命名的哈默画廊中展出。这幅画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后来,被阿曼德.哈默用高价购藏。同年十一月份,哈默先生在访问中国的时候,将这幅油画送给了邓小平。1985年,这幅画又经过陈逸飞的加工成为当时联合国首日封的图案,深受集邮爱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睐。经新闻媒体宣传,周庄古镇声名鹊起。陈逸飞的画使默默无闻的双桥走向了世界。钥匙桥不是钥匙胜过钥匙,因为它开启了周庄与国际交往的友谊之门。

〔过双桥〕各位游客,大家看,我们对面的一角,有小桥、流水、人家,这种景色,是我们周庄建筑内涵最丰富的一角。所以啊,不管是雨雪霏霏,还是赤日炎炎,喜欢画画的人都会在这里铺开画板,描绘着对岸的一景一物。我国的许多电影导演和演员,都把周庄作为最佳的外景地,先后在这里拍摄了《共和国不会忘记》、《聊斋志异》、《杨乃武与小白菜》、《济公游记》、《江南巨富沈万三》、《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数十部电影和电视剧。著名导演张艺谋说:“在周庄拍片子,很令人满意。”他追求的就是这种古宅的建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筑和幽深的水巷组成的文化氛围,这不是一时一日能制作出来的。

走到张厅〕现在,我们已经来到张厅,张厅是周庄仅存的少量明代建筑之一,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厅为明朝中山王徐达的弟弟徐孟清的后代所建。按理说徐家建的应叫徐厅,为什么叫张厅呢?那是在清朝初年的时候,徐家衰落了,就把这座房子卖给了一户姓张的人家,才被改名为张厅。让我们到张厅的正厅去看看。这儿是张厅的正厅“玉燕堂”。玉燕堂原名怡顺堂,早先门前有两棵玉兰树,春天一到,玉兰花开放,引来了许多燕子,燕子在屋檐下筑巢繁殖后代,被张厅的主人看见了,认为燕子和玉兰树给张厅带来了勃勃生机,于是就将怡顺堂改为玉燕堂。张厅的特点是“轿从门前进,船从家中过”。大厅的东侧,有一条幽暗深长的备弄,它的作用好像是现在大宾馆里的员工通道。请随我进去。

这儿就是“船自家中过”的地方。你们别看它窄窄的,可是它能通向外面的大湖。它有两个作用。一是张厅是一户大户人家,每天要消耗许多吃的、用的、穿的,都靠小船从这里运进运出。二是封建社会,时时会打仗,主人万一遇到什么不测,就可以坐着小船从这里逃生。我想各位一定想了解一些我们周庄风俗习惯吧!这儿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周庄的“阿婆茶”。“阿婆茶”就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吃过午饭后闲在家没事干,就带上自己的小孙孙和一些自家腌制的酱瓜、菜苋等聚到一块儿,泡上一杯清淡的茶,一边品尝酱瓜什么的,一边谈天说地。有机会大家也可以去品尝一下。

〔出张厅,边走边讲〕各位游客,自从周庄的旅游事业发展以后,小商店日益增多,特别是旅游工艺品店,在这些商店里,有刺绣、雕刻、编织、字画、旅游食品等,繁荣了周庄的旅游市场,大家等会儿可以选购一些留作纪念。

(走到沈厅〕这里就是沈厅,为江南民居之最。沈厅是“七进五门楼”,它的七进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进是第一部分,是迎接客人的地方;第二、三、四进是沈厅的第二部分,是接待宾客的地方;第五、六、七进是第三部分,是沈家生活起居的地方。总之,这三部分可以用四个字来归纳:“前厅后堂”。好,下面我们进去看看沈厅。

这就是沈厅的第一进“水墙门”,以前水乡的主要交通工具都是船,所以这里是沈家的船码头,也是沈厅主人接送宾客的地方。

我们现在走进的沈厅的第二进“墙门楼”,又称旱墙门。是沈家办理婚丧大事、张灯结彩的地方,过路的人一看,不必进去,就知道今天沈家又有什么大事了。这里有一块沈厅的简介石碑,请大家先看一看吧!石碑旁有一段文字介绍,沈厅又名敬业堂。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就是沈厅的第三进了,叫茶厅。是船夫和轿夫喝茶的地方。因为在那时,船夫和轿夫是不能跟主人一块儿到里边去的。所以啊,这里的家具都很简陋。

我们已经来到了沈厅的第四进也就是沈厅的正厅松茂堂了。我们看这块匾上的“松茂堂”这三个字(,是清末状元张謇写的。这里是沈家主人招待贵宾的地方,所以这里的家具很讲究。沈厅一共有三帮建筑风格,在这里我们都能看见。请大家抬头看,屋梁上精美的雕刻有凤凰、仙鹤等。特别是这个图案,你们一定会说这是龙吧,嘿,这回你们可错了!龙,那时候就是天子的象征,沈厅是民居,所以就只能把它称作为“蟒”。这种雕刻属于“苏帮”艺术。这一进的屋顶有两层,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下面一层,上面还有一个屋顶,这样的结构,可以起到防寒避暑的作用。我们再来看这个砖雕门楼,这是五个门楼中最宏伟的一个。上面的砖雕有《红楼梦》、《西厢记》中的情景。可惜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这些精美的砖雕都被破坏了,专家说已经很难修复,这些砖雕属于“徽帮”艺术。还有一帮是“绍帮”,那屋顶两旁的封火墙就是。松茂堂里边是沈家生活起居的地方,照以前的规矩我们是不能随便进去的。今天我们就破一次例,进去参观一下吧!沈厅是前厅后堂的建筑格局,我们已经来到了后堂,这里是大堂楼,现在是陈列室。请大家随便参观。

这就是沈厅的第六进,小堂楼。这尊塑像就是沈万三。沈万三是元末明初人,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号称江南第一大富豪。关于沈万三的富有,民间流传着很多说法。有人说:“沈万三有一只聚宝盆,金银财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有人说:“沈万三左脚是金,右脚是银,凡是他走过的地方,都能挖到银子。”还有人说;“沈万三有点石成金的特殊本领。”这些呀,只不过是传说罢了。据专家考证:沈万三的富有有三个原因。一是靠躬耕起家的,院子里的这头牛就表明他是靠种田发财的。二是沈万三继承了人家的财产。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点,沈万三靠镇北边的那一条急水江和外国人做生意。他把江南一带的刺绣、丝绸卖给外国人,赚了大钱。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做外贸。沈万三的富有不仅在我们江南一带数一数二的,而且在全国也很有名气。那时候朱元璋刚做上皇帝。由于连年打仗,没有多少钱,但是他又想在南京修城墙,怎么办呢?有一个大臣提议:“让富豪来承担这笔巨款。”于是,沈万三分到了建三分之一城墙的任务。当时沈万三想借这个机会来讨好朱元璋,便很爽快地拿出了许多钱。不久城墙修好了,而且修得很漂亮,沈万三心里很高兴,于是他想缟劳一下修城墙的士兵。谁知这件事情被朱元璋知道了,朱元璋本来就很眼红沈万三,这么一来他就找到借口了。朱元璋把沈万三抓了起来,说:“你要和我比富,还想收买军心,要夺我江山,这怎么了得。”于是就要把沈万三判死罪。多亏了那些文武百官出面求情,沈万三才免了一死,被发配到云南充军。沈万三的家人,杀头的杀头,坐牢的坐牢,家破人亡。他的家产也全部充公了。只有一个小孙子逃了出来,沈家才留下了一条根。我们现在看到的沈厅就是沈万三的后代沈本仁在乾隆七年时建造的。这塑像两旁的对联,上联是:甲万户起南浔周庄江南聚宝;下联是:称三秀居东宅客金陵浜东藏银。概括了沈万三的一生。

我们进去看看。

这里,就是沈厅的最后一进,第七进。是沈家吃饭的地方。桌子上摆的都是一些家常小菜,这中间的主菜是沈家特有的,叫万三蹄,它还是我们周庄的特产呢!现在商店里可以买到,大家可以买一只回去合家品尝品尝。人们都说:“万三蹄肥而不腻,酥而不烂”,真是席上珍品。隔壁是沈家的厨房。看,这个东西曾在《正大综艺》节目中登过场。大家也来猜猜,它是派什么用场的呢!不知道吧!这是挤甘蔗汁用的。这里还有许多以前用的器具。大家可以随意看看。

接下来请到楼上去看看。这里陈列有老爷房和小姐房。我们来看这只床,它叫千功床,它分三进有三个门帘。有许多精美的雕刻,让人看上去很复杂,可是整只床没有用一根钉子。到夏天时,天气炎热,可以把那些雕花板拆下来,里面就通风了。到了冬天,再可以装上去。那为什么叫它千功床呢?有二种说法:一说上面,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是唐代李世民手下的开国功臣,为了缅怀那些大臣,就把他们刻在床上,所以称千功床。二说上面的精美图案,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才刻成,功夫太深,故称为千功床。其他的陈列物品,请大家随意看看。

这是沈厅的走马楼,所谓走马楼,就是楼道,绕着沈厅兜一圈。大家看,这儿有一块木板。我们从这里望下去,是我们刚才走过的松茂堂。平时,木板都是关着的。封建社会,女的是不能随便见客人的,所以就设计这么一个可以开、关的窗,逢到有客人来,女的就可以掀开一条缝偷偷地看了。古代小姐就是在这里看自己的未来丈夫的。好,请大家跟我走。这里呢,就是沈家逢年过节请戏班子唱戏的地方,这两边可以坐人。如果好好装饰一下的话,那可真是一个很不错的小舞台。到了此处,沈厅我们已参观完了。那么,沈厅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呢?对!沈厅的价值就在于它不是官宅,而是民居。民居能有这么大的规模,而且保存了二百多年,这在江南一带是极罕见的。

〔出沈厅,到富安桥〕大家请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桥叫富安桥。它始建于公元1355年,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两次重修,为单孔拱桥。桥长17.4米,宽3.8米,跨度6.6米。清咸丰五年(1855年)重修,桥面改成花岗石,东西有级梯,中间为平面,刻有浮雕图案,桥身四角有桥楼,临波拔起,遥遥相对。据说沈万三的弟弟沈万四,因不愿重蹈其哥哥与朱元璋作对最终被发配充军的覆辙,主动捐钱为乡里做好事,曾捐钱修建过富安桥。富安桥的名字,就是表达了他富了以后祈求安康的心愿。

〔边走边导游〕各位游客,这儿还有穿竹石栏,很有特色,所以许多电影导演也都喜欢在这里拍镜头,像电视剧《柳亚子》、《江南巨富沈万三》等,一些片断都是在这儿拍的。

看,这条市河以前是我们周庄的菜市场。水乡人家,买菜也是在水上进行的。每天早晨,河道上挤满了小船,船上装着鲜鱼、蔬菜等。小贩们一边摇船,一边叫卖,两岸的居民听到以后,纷纷到河埠上来买菜,有些住在楼上的人,懒得下来,就直接从楼上放下一只篮子,篮子里面放着钱,小贩只要把菜放到篮子里,这样一笔生意就成交了。

〔叶楚伧故居门前〕这里面是国民党元老叶楚伧的故居。叶楚伧小名小凤,是著名的南社诗人,曾经担任过国民党江苏省政府秘书长,我们周庄有一段时间曾被改名为楚伧镇!

叶楚伧出生贫寒,长大后虽然做了“大官”,可仍然处处注意节约。一次他到老朋友沈仲眉家去,沈仲眉问他吃什么?他只点了一只糟烧螺蛳头肉,螺蛳在水乡是极便宜的,这也是他童年时代家里最好的菜了,他认为这菜有乡土风味,且价廉物美。吃完饭,沈家的女佣王妈给他绞上一把毛巾,他连忙说:“不敢当,不敢当!您老人家替我绞毛巾,真是过意不去,应该让我们年轻人给您绞毛巾才对。”王妈很受感动,她说:“这个‘叶老爷’虽然官做得大,却没有一点官架子,真是少有的好人。”叶楚伧的作品很多,有《楚伧诗存》、《世微堂文集》等。1946年叶楚伧在上海病逝。故居陈列了叶楚伧的生平家世、著作和有关他的照片、回忆文章。请大家进去参观一下。

〔全福讲寺〕各位游客,这里是全福讲寺,矗立在南湖园中,殿宇轩昂,飞檐高翘,欢迎四方游人。相传宋元佑元年(1086年),周边功郎舍宅为寺,在白蚬湖畔建全福寺。历代不断扩建,梵宫重叠,楼阁峥嵘,碧水环绕,香火鼎盛,成为江南一带以经忏为主的名寺。寺内有一口巨钟,重三千斤,悬于大雄宝殿左侧。每当破晓时分,寺内有和尚撞钟,钟声宏亮,传到数十里外。人们把它当作报晓的鸡啼,闻声纷纷起床,下田耕作。久而久之,“全福晓钟”成为周庄人景中的重要一景。

昔日的全福讲寺共有五进,主体建筑大雄宝殿,殿宇雄伟轩敞。高达三丈徐的如来大佛巍然盘漆而坐,宽阔的巨佛手掌心中足可卧伏一人,这样高大的佛身,在江南一带的各大寺院中绝无仅有。据《周庄镇志》记载,如来大佛本苏州虎丘海涌峰云岩寺世尊像,清顺治五年(1648年),都督杨承祖兵驻白蚬湖边,迎于寺内,如来大佛的左右,仁立着文殊、普贤佛像,同样十分高大。两侧的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清初,书法家李仙根寻访全福讲寺,见寺院与湖光水色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挥毫写“水中佛国”四个大字,制成匾额悬于山门之上,给全福讲寺增添了光彩。

全福讲寺九百年来香火鼎盛,成为周庄繁荣发展的一个象征。然而,这座堪与杭州灵隐寺媲美的寺院,却在50年代初期被迫改作粮库,寺内所有的佛像、经卷和珍藏不知去向,历史悠久的古寺毁于一旦,这不能不说是周庄的一大损失。

90年代后,周庄镇建造南湖园。作为主体工程的全福讲寺,也于1995年3月18日破土动工。经过三百个日夜的紧张施工,移址在南湖的全福讲寺,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新建的全福讲寺,主要建筑包括山门、指归阁、大雄宝殿和藏经楼等。

山门耸峙在南湖岸边,门前湖光潋滟,水埠码头平卧碧波,游人和香客可以乘船进南湖沿石阶登岸,别有情趣。进入山门,只见一座五孔石拱桥飞跨在荷花池上,桥上石栏相扶。驻足桥上,可以欣赏荷池中的红嶂翠盖,也可以回眸南湖,尽情地观看旖旎的湖景。

过拱桥,前面就是重檐复宇、气势庄严的指归阁。在此登楼,居高临下,远近的景色尽收眼底。南湖中养鱼的网箱簖栏,以铅灰色的线条,分割着万顷波光。寺院内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钟楼、鼓楼矗立两侧,互为映衬,使寺院愈加气象雄伟。

第三进,即是主体建筑大雄宝殿。飞檐翘角,雄伟而不失精美。“佛光普照”四个大字在高达18米的屋脊间熠熠闪光。镶嵌于两边的梅、兰、竹、菊砖雕构图别致,精细秀逸。缓步进人殿堂,只见大殿中央供着佛祖释迦牟尼的铜坐像,高5米重3吨。释迦牟尼两侧,是骑跨在雄狮上的文殊和骑跨在大象上的普贤。殿后塑有飘海观音像,屹立在鳌鱼之背,衣袂飘动。大殿两旁的十八尊罗汉像,也各具神态,栩栩如生。整座大雄宝殿,神光闪耀,祥云缭绕,置身其间,足以感受到佛教文化氛围。

经台由婉蜒曲折的花廊环抱,经台中央矗立着三层宝殿,终日香烟缭绕。四周的荷花座石雕栏杆上,镌刻着吉祥云纹。经台下的池水与曲径花廊下的流水相连,有锦鳞嬉游,富有诗情画意。

大雄宝殿后,是三层高的藏经楼。殿堂宽敞,装饰精美。楼内荟萃诸多佛教文化的精品。藏经楼两侧是大斋堂和方丈室,遥相呼应。

周庄修复全福讲寺,借水布景,巧夺天工,融佛教文化、建筑艺术和园林景色于一体,既为佛教文化爱好者和宗教信仰者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场所,也为旅游者提供了一个流连忘返的好去处。

〔出全福讲寺〕大家看对面的那座小茶楼就是三毛茶楼,它是为了纪念中国台湾女作家三毛而建的。1989年,三毛在烟雨朦胧之中来到了我们周庄,她看到周庄小桥、流水、人家的迷人风光,不禁感慨地说道:“啊这不正是我魂牵梦绕的故土吗?”三毛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三毛回到中国台湾后还经常来信,说还要尝尝周庄的大闸蟹,很可惜她再也没能实现这个愿望。周庄人民为了纪念她,将这座古宅改称三毛茶楼。茶楼中除了陈列了三毛的照片、手迹、书信外,还陈列了中外大批文人学者游访周庄的照片。

〔边走边导游〕前面就是迷楼了。大家看,这儿有一座古桥,它叫“贞丰桥”。“贞丰桥”这个名字,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道,它是因为周庄的原名而起的。桥边的那座小楼就是有名的“迷楼”。迷楼以前是一家小酒楼,叫“德记”酒楼。它怎么会出名呢?原来清朝末年,有一些进步的文化青年成立了一个团体,叫《南社》。那时南社成员柳亚子、陈去病、王大觉等人都喜欢在这酒楼里喝酒吟诗,他们还以酒楼为题,写下了许多著名诗篇。后这些诗篇被编成了《迷楼集》,随即迷楼的名气也就传开了。

那“迷楼”为什么被称为“迷楼”呢?原来南社成员们在酒楼上饮酒作诗,他们觉得小酒楼的一切都非常迷人,菜很迷人,酒很迷人,周围的环境也很迷人。因此,他们就风趣地把酒楼称为“迷楼”。他们把酒楼叫作“迷楼”还有一个用意,就是转移反动派的视线。

好,我们就到迷楼里面去看看。迷楼为临河修筑的两层小楼。楼内陈列着南社成员的照片、手迹、著作和书画作品,以及当代书法家书写的《迷楼集》中的诗句。二楼的东侧,是一组人物蜡像,展现的正是“小楼暂饮夜传杯”的情景,可谓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迷楼向游客开放以后,接待了许多南社成员的后裔,他们热情地向迷楼提供图片资料和实物,还积极参加南社研究,小小的迷楼,引起国内外诸多人士的注目。

〔继续向前走〕这里是澄虚道院,又称“圣堂”,创建于宋元佑年间(1086~1096年),距今已有九百余年历史。明代中叶以后,道院规模日趋宏大。嘉靖年间,当地人玉壁捐资增建了仪门。清康熙二十五年,道士胡天羽化缘募捐建玉皇阁。五年后,又在阁西建造了文昌阁,清乾隆十六年,道士蒋南记在山门外建造圣帝阁,楼阁面临普庆桥,形成了前后三进的建筑群,气宇轩昂,占地1500平方米,成为吴中著名的道院之一。澄虚道院不但保存着丰富的宗教文化遗产,而且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水乡风光,也使道院的游人香客流连忘返。

各位游客,我的导游到此结束了。如果有时间,各位可以在古镇里随便走走看看。在这临别之际,让我再一次感谢大家的光临。同时,还请您把周庄的祝福带给您的家人和朋友。祝大家在周庄旅游愉快,吉祥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高中生古诗阅读能力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高中,全文共 3142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高中古诗阅读能力调查报告

前言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色彩斑斓的世界文化,单靠课堂几十分钟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学生抽出自己的时间大量阅读,以弥补学校教学的缺陷。小学生的识字能力有限,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而高中生具备了识字能力与理解能力,可以涉猎大量的阅读材料。

但是在高中实习期间,我发现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普遍较低,他们阅读书籍相当有限,以至于在答灵活性的主观题时,材料不能信手拈来,反而是跌跌撞撞才能凑合答题。为了探明这种现象的原因,改变高中生的阅读现状,提高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我利于实习之便进行了此次关于高中生阅读能力的调查。

一、高中生阅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总结了他们对于古代诗歌阅读的情况:

(1)阅读量极少,知识狭隘。在试卷的批改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填空的诗人都仅限于李白、杜甫、屈原,而像陆游、卢照邻、文天祥这些耳熟能详的忧国忧民的诗人却无人问津。阅读面的狭窄不仅体现在诗人的选择上,更体现在诗人诗作的抉择上。对于杜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成为高中生填空青睐的独特对象。而对于李白,学生也把目光投注在《静夜思》、《行路难》、《将进酒》、《赠汪伦》等太过普遍的古诗上。但是著名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笔下那《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病起书怀》、《关山月》、《夜泊水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沈园二首》、《示儿》等等著名古诗却受尽冷落。

(2)朗读背诵不精准。首先,在批改一班卷子的时候,一个学生的填空把李白的《静夜思》却写成《望月》,让我批改的时候哭笑不得。一方面,觉得好笑,另一方面,又为学生狭隘的诗歌阅读感到悲哀。《静夜思》本来小学就学过,但是这种低级错误却在高中阶段屡犯,实在是不应该。不仅如此,杜甫的作品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但是有的学生睁着眼睛填出《石壕史》、《新安史》、《潼关史》,这极少数的学生让我胆战心寒。其次,作者作品混搭。写《过零丁洋》的文天祥跑去创作了《望庐山瀑布》,杜甫的《登高》张冠李戴给李白,王维笔下的《使至塞上》成了孟浩然的大作,白居易的《长恨歌》变成了韩愈的代表作……这样的错误屡见不鲜。最后,诗人朝代无限穿越。例句是宋代的岳飞,但是在答卷中,初唐诗人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孟浩然、王昌龄、王维、白居易等等诗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达到了穿越,有的倒退到南北朝,有的去往宋代,有的去了明代。这种常识性的知识却发生如此之大的纰漏,让阅卷老师欲哭无泪。

(3)阅读素材质量偏低,词语积累每况日下。例句中给出“精忠报国”、“情真意切”、“壮怀激烈”词语用来形容诗人诗作的恢弘磅礴。身为高中生,四字成语的积累应该不构成巨大威胁,即使使用的成语大众化,但是也不至于空白,但事实上学生们使用的成语、形容词不尽人意。有的学生甚至直接照搬原句用以扩充自己的句子。像饱经风霜、艰苦卓绝 、千钧一发 、迫在眉睫 、危在旦夕 、四面楚歌 、一触即发、 朝不虑夕、 岌岌可危 、危如累卵 、命悬一线 、 朝不保夕等形容人身世坎坷的成语,没有几个学生精准运用。

以上三点通病让学生在答题上应付差事,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独特的创造性。仿写之句食之无味,保守刻板,千篇一律。

二、造成高中生阅读现状的原因

1、阅读兴趣的偏差

如果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完全从自己的爱好出发,那么我们会发现中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是丰富多样的,他们大多喜欢科幻、散文随笔、卡通漫画、童话等题材的书籍。可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只把心思放在武侠、言情小说中。特别是又有另一种形态的网络言情小说,比如近几年的穿越文、耽美文、微小说、盗墓小说等等这些都迷得高中生团团转。男生还是偏向武侠,女生偏向中国台湾爱情小说和时尚杂志。之前图书市场出现一些另类书籍或称为“口袋书”,内容都是即粗俗又无聊,甚至是充斥色情与暴力的。很多的学生也很快地看上瘾了,认为是潮流与时髦,放着学校图书馆的书不借,跑到外面猛租来看。而众多的国内外名著犹如昨日黄花,已然不是很受欢迎。对中学生而言,这些名著看起来很吃力,太难了,也看不太懂,更多的学生只是把阅读名著看成是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来完成。

对于古代诗歌散文,由于典故难懂、意象难懂、格律难懂等原因,中学生没有过于深厚的文学底蕴而不能驾驭,更不用谈及领悟了。诗的格律虽然来来去去都是四种格式的排法,但“粘”“对”“拗”“救”有难度;词单单词牌就有千多种,不同词牌都有不同要求。这些和网络上的小说对比,中学生更喜欢通俗易懂的网络小说。

2、没有好的阅读习惯

大部份中学生在需要引经据典时,却要搜肠括肚,尴尬之极。这种情况普遍的存在,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好读书笔记。他们在读书的时候,没有做到既动脑又动手,懒得动手写读书笔记,只是看过则已,而后就不知所云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现在大部分的中学生不能做到这一点,还未掌握这种正确的读书方法,只停留于走马观花。

3、学习压力大,阅读时间少。

首先,高一学生虽然还没有面临高考,也没有高二的月考,但是他们却面临着会考,所以学生把心思都花在了教科书的学习上。其次,高一学生还没有分科,他们学习的科目是全科,学习负担沉重,作业繁多,没有闲暇时间进行阅读。最后,对于高考来说,有规定的68篇必备古诗,所以高中生普遍轻视古诗的重要意义。

三、整改措施

1、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硬性灌输只能打造出学习机器。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创设情景。每天早上可组织学生利用晨读的时间进行古诗文诵读,让校园里书声朗朗;当学生在学校操场活动时,四周的墙壁上所描述的唐诗中美丽景色,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教学楼的走廊里,悬挂的一帧帧制作精美的诗配画;橱窗里展出的一幅幅,或苍劲挺拔或柔美潇洒的师生共同书写的诗词歌赋,也能使他们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自办学以来,一直有课前十分钟的传统,每周三的课前十分钟都是古诗文鉴赏,而这样的鉴赏不是说全校都鉴赏一篇古诗,而是每个班级按照学号每个同学准备古诗,然后在十分钟里与同学交流,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使得学生分享到了知识,扩宽他们的古诗文知识面。除此以外,该校还在校门口树立展板,展板每周一换上新诗,也是交由每班。每班挑出书法好的学生一名,绘画好的学生一名,二人协作完成一幅古诗绘画,然后挂在展板上,供全校师生观摩。这样的做法,可以提高当事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同时,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激发他们的进取心,从而炽热追求古代文学。整个校园都有沉浸在古诗文的书香氛围中。

2、试卷设计题型扩宽。

3、老师在上课时候,可以引据经典,或许只是一句有名的诗句,或许是从古诗中挖掘的一个典故,甚至只是诗歌中一个生动的字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古诗文教学中,注重读写结合的练习。利用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诗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思想、情绪、感情是诗的基础。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让学生在读中体味诗的内涵,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并注意诗的韵律与节奏。指导学生朗读时,还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情境与氛围。如为其配上一首优美的曲子,为其展示一幅美丽的画卷,或为其增设一段慷慨激昂的导语等等,使得诗情画意相结合。

结语

通过本次实践调查,我认识到提高高中生的古诗文的阅读量迫在眉睫。高中生的古诗阅读量每况日下,高中生对于著名诗人及其朝代、代表诗歌作品,混搭穿越的把戏层出不穷。我分析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阅读兴趣有偏差,其次是没有好的阅读习惯,最后是时间不容许。为此我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但是纸上谈兵的调查报告如果不付诸行动,也不过是一纸文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164 字

+ 加入清单

天王殿我们如今看到是第二进建筑天王殿,天王殿的原建筑于1928年被好友三废弃。这是1982年重修的,殿门外的两大金刚,传为“哼”、“哈”二将,职责是守护佛法。大殿内侧塑的是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它们的职责是视察众生的善恶行为,扶危济困、降福人世。人们凭据四大天王的组合特点,寓意“风调雨顺”。钟楼前这块碑刻为《天子嵩岳少林寺碑》俗称《李世民碑》,它刻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谕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扬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战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亲笔草签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天子御书”七个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御书。反面刻的是李世民《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记叙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摄的历史根据。

《李世民碑》的北边是《小山禅师行实碑》,记叙了少林寺曹洞宗第24代传法禅师的经历和重振少林禅宗的功德。它的反面是《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下面刻有佛、道、儒三教混元图像,此碑反应了嵩山是佛、道、儒三教荟萃之地,表现了三教合流的紧张头脑。再往北我们看到的是清乾隆15年(公元1750年)刻立的《乾隆御碑》。碑文是一首五言诗: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

大雄宝殿西侧与紧那罗殿绝对的是六祖堂。是1982年重建的,殿内正面供奉的是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两侧供奉的是禅宗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称六祖拜观音。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达摩只履西归图”。藏经阁东西两厢辨别是东禅堂、西客堂,东禅堂是供僧人坐禅的地方,西客堂现为欢迎来宾的场所。

方丈室是少林寺方丈僧(也便是方丈)起居、生存、理事的地方。乾隆十五年玄月二十九日,乾隆游历嵩山时曾在此住宿。方丈室门口东侧的钟为元代铸造,此钟只能在遇到紧急环境下方可击之,起报警作用。达摩亭又称立雪亭。殿内神龛中供奉的是铜质达摩坐像,两侧辨别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殿内悬挂的“雪印心珠”四字乃乾隆天子御题。提及达摩亭另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据释教经典纪录:达摩离开少林寺后,有一中国高僧神光也追随而来,客气向达摩讨教,被达摩拒绝,神光并不悲观。达摩到石洞面壁坐禅,神光侍立其后,达摩回寺院摒挡佛事,神光也跟回寺院,神光对达摩经心照料,形影不离。对禅师的一举一动,心悦口服,就如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公元536年冬天的一个夜晚,达摩在达摩亭坐禅入定,神光仍旧侍立在亭外,这时天上下起了大雪,大雪淹没了神光的双膝,神光仍双手合十,一动也不动,第二天早上达摩开定后,见神光站在雪地里,就问他:“你站在雪地里干什么?”神光回答说:“求徒弟教授真法。”达摩说:“要我传法给你,除非天隆红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华山导游词英文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139 字

+ 加入清单

Dear guests, Hello! Im Wang Ping, the tour guide accompanying you. You canjust call me Wang Dao. On behalf of Anhui travel agency, Id like to extend mywarm welcome to you and wish you a successful tour.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during todays tour, you are welcome to raise them in time. I must follow theprinciple of reasonable and possible to make your trip happy.

First of all, welcome to Jiuhua Mountain. Next, let me introduce thegeneral situation of Jiuhua Mountain.

During the reign of Tang Tianbao, Li Bai wrote a poem "once upon a time onJiujiang River, looking at Jiuhua peak in the distance, green water hanging onthe Tianhe River, showing off Hibiscus" and "Jiuzi mountain" was renamed "JiuhuaMountain" from then on.

It is a national 5A tourist area, a national courtesy tourism demonstrationsite, one of the three famous mountains in Anhui Province, and one of the fourfamous Buddhist mountains in China. It is also known as the "dizang BodhisattvaTaoist center" in the world, known as "the first mountain in Southeast China"and "Lianhua Buddhist kingdom".

Jiuhua Mountain has beautiful scenery and numerous ancient temples. Thereare 99 existing temples, of which 9 are national key temples.

We are now at the center of Jiuhua street. What you can see is Huachengtemple, kaishanzu Temple of Jiuhua Mountain. The name of Huacheng temple comesfrom the story of "Huacheng refers to the earth" in Buddhist scriptures.Huacheng temple is the oldest ancient temple of Jin Dynasty in Jiuhua Mountain,and it is the "total jungle" of Jiuhua Mountain. Hanging on the temple foreheadis the horizontal plaque of "Jiuhuashan historical relics museum" inscribed byZhao Puchu. The ancient clock in the temple is more than ten feet high andweighs about 20__ Jin. It is exquisitely cast and has a loud voice. "Huachengevening clock" has become one of the "Jiuhua ten sceneries".

Looking up, the hall built on the cliff is the famous "centenary Palace".Now lets take the ground cable car to visit the centenary palace!

On the plaque of the centenary palace, the ten gold characters of "bestowthe centenary palace, protect the country and Wannian Temple" were inscribed byLi Yuanhong, President of the Beiyang government. According to records, in theWanli period of the Ming Dynasty, a monk named flawless came to Jiuhua Mountainat the age of 26 and spent a hundred years of hard work in Motianling, Dongyapeak. Three years after his death, his body was found in the cave. The monk onthe mountain believed that he was reincarnated as a living Buddha, so he offeredhis body in gold. Emperor Chongzhen of the Ming Dynasty granted him the title of"Yingshen Bodhisattva" when he understood that this body was a monk withouttime.

Next, lets go to the rooftop. We have to pass fenghuangsong scenic spot togo to the rooftop. Fenghuangsong is located in the Min garden of JiuhuaMountain, which is a major landscape of Jiuhua Mountain. Please see, the pine is7.68 meters high and 1 meter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It has a peculiar shape,just like the phoenix spreading its wings, so it is called Fenghuang pine. Thehistory of this pine was recorded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and ithas a history of 1400 years. It has the reputation of "the first pine in theworld".

The scenic spot of Jiuhua is located on the Tiantai Mountain. Tiantai peakis the main peak of Jiuhua Mountain, with an altitude of more than 1300 meters.There is a saying that "if you dont climb the Tiantai Mountain, you will notcome.". From the rooftop of Jiuhua street, about 15 kilometers to Huali mountainroad, the surrounding mountains are crawling, and the surrounding rocks aregrotesque. The inscription of "non human" on a huge stone really makes peoplefeel like they are in Penglai fairyland. Tiantai "holding the sun Pavilion" towatch the sunrise is no less than Mount Tai. Therefore, "Tiantai xiaori" islisted as one of the "ten sceneries of Jiuhua".

Now we come to the body Hall of shenguangling, where the body ofjinqiaojue, the Bodhisattva of Tibetans, is worshipped. Because of his commonsurname Jin, he was honored as "jindizang".

During the Kaiyuan reign of Emperor Xuanzong of the Tang Dynasty, Jinqiaojue, a 24-year-old king of Silla, crossed the sea to seek Dharma in China.He boarded Jiuhua via Nanling and other places. He chose a cave to live andpractice in a secluded place deep in the mountain.

Jin qiaojue devoted himself to training for 75 years. At the age of 99, hepassed away in Jiuhua Mountain. After three years of the letter, it still "lookslike life, with soft hands and a sound at Luojie, like shaking a golden lock".The monks believed that he was the incarnation of the Bodhisattva, so they builta stone pagoda to worship him and called him "jindizang" Bodhisattva.

As a result, Jiuhua Mountain became a Taoist center of dizang Bodhisattva,and thus became famous in China and even the world. It gradually became a holyland of dizang Yinghua, which was called together with Manjusri of WutaiMountain, Puxian of Emei Mountain and Guanyin of Putuo Mountain.

This hall is majestic and majestic. It is a tower hall type building,covered with iron tiles, with palace style eaves at the four corners. You haveto climb 81 steps to enter the hall. Look at these two plaques, which read "thepalace of the flesh" on the top and "the first mountain in the Southeast" on thebottom. The hall is three rooms wide with white marble on the ground. In thecenter of this 1.8-meter-high White Jade Pagoda, there stands a seven storyeight sided wooden pagoda. There are niches on eight sides of each floor of thetower, and each niche is dedicated to a gold statue. Outside the wooden pagodais a white jade altar with a standing statue of Yama in the ten halls holding aGUI in both hands. At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base of the pagoda, there are thetop beams of the pillars, and inside the pagoda are the three-level stonepagodas dedicated to the body of the golden earth. In front of the tower is ahollow octagonal glass lamp, which is always bright.

Well, tourists, todays tour is over.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supportand cooperation in my work. Welcome to visit again!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教案

范文类型:教学设计,适用行业岗位:初中,初三,全文共 2812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结合诗人的生平、思想侧重理解诗歌“凄切而不衰飒”的抒情特征。

2、比较两首贬谪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掌握贬谪诗的一般特征。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本诗“凄切而不衰飒”的抒情特征。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导入

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由士而仕、投身宦海。但宦海有不测风云,忠而被贬,贤而遭迁不乏其人。贬官的遭遇,除了降职、贬逐前往荒远之地外,不少人还经历过囹圄之祸。屈原、白居易、刘禹锡等,均曾有过这样辛酸凄惨的经历。韩愈也未能逃脱。你对韩愈了解有多少?

二、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元和十四年(819),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洲刺史。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吏部侍郎等显职。卒于长安,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 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苏洵《上欧阳内翰书》)。有“韩潮苏海”之称。

韩愈的诗也有独创成就,向来亦称大家。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奇特雄伟、光怪陆离。韩愈写诗的方法,是"以文为诗"。

潮州韩文公祠柱联:

“辟佛累千言,雪冷蓝关,从此儒风开海峤;(海峤:近海多山之地,指岭南地区。) 到官才八月,潮平鳄渚,于今香火遍瀛州”(潮州古有瀛州之称)

(韩愈在潮七个多月,却影响了千余年。贬潮,对韩愈而言或许是不幸,但对潮州百姓而言则是大幸。千年回眸,这位文化巨人在潮州留下的印痕依旧清晰深刻:“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像韩江、韩山,祭鳄台,韩祠橡木、鳄渡秋风、昌黎旧治、昌黎小学等等,无不言说着潮人从古到今对韩愈的敬仰。更有宋时就建在韩江东岸笔架山麓的韩文公祠,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韩愈祠。)

(简介诗人的经历,本诗背景)(知人论世)

三、初通诗意,整体感知

先听朗读,学生跟读,疏通诗意后学生再读,体会情感。

(一篇《论佛骨表》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八千里外的潮州去。 本来想为皇帝清除危害社会的事情,怎么会顾惜我衰朽的残年余日呢。 云彩横出于秦岭,我的家在哪里? 雪漫蓝田关,连我骑的马都不往前走。 知道你远道赶来送我是有深厚的情意,你做好准备到南方的瘴气之地收拾我的骸骨吧!)

古人借诗倾吐心声,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凄切)

清人纪昀认为《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语极凄切,却不衰飒” 。

四、研读文本

1、“一切景语皆情语”,请找出写景的句子。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2、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学生想象描绘)

3、这幅画面有着怎样的特点?(境界雄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横”字言广度,“拥”字言高度,二字皆下得极有力,境界雄阔,气象苍茫,为人们所激赏。

4、“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此想向我们倾吐什么?(体会出句与对句分别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秦岭” 指终南山。云横而不见家,亦不见长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诗),何况天子更在“九重”之上,岂能体恤下情?云遮雾绕的重重山岭象征着和故里、君王的重重阻隔。他此时不独系念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韩愈在一首哭女之作中写道:“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可知他当日仓猝先行,告别妻儿时的心情若何。韩愈为上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家何在”三字中,有他的血泪。

第六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大雪阻路,马难前行,虚写诗人留恋长安,不忍离去的感情。“马不前”用古乐府“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意。“马不前” 其实是人不前,是由于作者心事过重的缘故,诗人感到前途艰险渺茫,连马也为自己悲伤得不肯前进了。

五六两句中“秦岭家何在”与“蓝关马不前”,一回顾,一前瞻,也是两两相对,愈见其悲。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要读出悲意)

5、颈联是本诗唯一写景的一联,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颈联:顾瞻无所,即景写情。这一联通过对壮阔景色的描绘.渲染出严峻冷酷的气氛,与孤苦渺小的个人形成强烈的对比,暗示前路的艰辛,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6、诗人为什么会流露出这样的感情?在文中找出对应的诗句。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首联:直写获罪被贬的原因。

7、首联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手法:对比

一封奏书,招致被贬数千里之祸。“朝” “夕”之间命运发生如此急剧的变化.这是多么巨大的反差! “九重天”,言宫禁之深、皇权之威。“路八千”言贬谪之远、受挫之惨。作者巧妙地使用“一封” 与“八千”、“朝”与“夕”。让数量与时间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把突然的变故具体化、形象化,增强了感染力。他很有气概地说,这个“罪”是自己主动招来的。就因那“一封书”之罪,

所得的命运是“朝奏”与“夕贬”,而且一贬就是“八千里”,诗人虽遭获谴亦无怨悔。

8、颔联表明诗人怎样的心迹?

颔联亦叙亦议,表明心志。这一联写诗人欲除弊事反遭贬.不惜残年而无悔,意气坚定。

(诗人直书“除弊事”,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真有胆气,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还是“肯将衰朽惜残年”,且老而弥坚,使人如见到他的刚正不阿。)

小结:诗的前四句:忠而受贬。叙述议论,简洁明快、慷慨激昂。

9、试分析尾联的作用。(提示:结构与内容)

结构上扣题,尾联向侄孙交代后事,沉痛郁闷,内容上进一步深化诗意。 “知汝远来应有意”,通过侄孙的心情写出自己前途之艰险难测.写出因遭受贬谪的无穷伤感,进一步吐露了凄凉之情。“好收吾骨瘴江边”,表明作者对未来的思考,诗人自知此去凶多吉少,但也无可奈何,只有冷静地面对了。《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老臣蹇叔哭师时有“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之语,韩愈用其意,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语意紧扣第四句,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10、现在谈谈你对纪昀的 “语极凄切,却不衰飒”的理解。

“朝奏夕贬”,“路八千”,“衰朽残年”,“家何在”,“马不前”,“好收吾骨瘴江边”,都是极为凄切的,但诗人的情感基调并不衰飒。原因是诗中融入了诗人慷慨激昂、刚直不阿的情感;同时在写景抒情上,“云拥雪横”,境界雄浑,气势磅礴,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所以读起来不觉得衰飒。

五、总结全诗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一首比较深刻的政治抒情诗,诗人把朝廷的腐败同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到一起来写,表白了自己为朝廷革除弊政的忠心和勇气。 诗的前四句:忠而受贬。叙述议论,简洁明快、慷慨激昂。后四句:蓝关示湘。宕开一笔,以写景叙事来曲致己意,凄楚悲凉,感情基调为之一变,造成全诗开阖起伏、沉郁顿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华山导游词讲解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1028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过半,我好想去旅游。正好爸爸年休,于是决定去安徽九华山,妈妈也表示赞同。我一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20__年8月3号我们出发了。带上各式各样的大包小包,踏上了前往安徽青阳的“快客”车,因为青阳离九华山最近。五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今天就在这里过夜!”我们的`权威——爸爸说。

第二天,我们精神抖擞的往九华山出发了。坐上大巴,不一会,便到了佛教胜地——“九华山”的山脚下,抬头望去,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盘山公路像一条歪歪扭扭的蛇,在云雾中飘飘悠悠,若隐若现,仿佛风一吹就要断掉似的。山坡上的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树叶把树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灼人的骄阳。微风吹过,树叶轻轻摆动,发出“沙沙”的声响,好像在对我说:“快来我这儿吧,我会给你带来清凉。”

一下车,已是半山腰,只见人山人海,人比蚂蚁多。有游客、有工作人员、有僧人、有导游……

我们开始爬山了,首先来到了放生池。里面密密麻麻的游着可爱的小金鱼,池中间的竹筏上爬满了乌龟。周围的店家把各种各样的水生物放着卖,我就跑过去买了一只大乌龟。我小心翼翼的把大乌龟捧到池边,轻轻地放进水里,大乌龟哧溜一下钻到了水里不见了,过了很长时间,才浮上水面,向我点点头,仿佛是向我表示感谢,然后游向湖心。

一回头,就到了“九华山佛教博物馆”,相传这是九华山最早的寺庙,也是地藏王的道场。里面存放着地藏王穿过的鞋子、戴过的帽子和吃的食物。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地藏王的鞋子,特别的大,像一只小船。

终于可以坐我最喜欢的缆车了,好棒啊。这是一辆轨道车,又像火车,又像过山车,缆车开动后,两边的树林在不停的向后退,前方的树不断的“向两边分开”为我们让路。回头望,山下的建筑物都变成了火柴盒。再回头,已经到了山顶。

一出缆车,阵阵凉风吹来,暑气全消;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感到格外清新,让人神清气爽。环顾四周,群山像一瓣瓣莲花,包裹着峡谷中的小镇。这也许就是九华山那么美丽的原因。

走过一条长长的山路,就到了我们九华山之旅的最后一站——“百岁宫”。刚到宫前,妈妈就抓拍到了两个和尚“练武”的照片。进宫后,香火缭绕,梵音声声。再进去一点,就是这里最著名的“肉身菩萨”。佛龛里坐着一尊小小的菩萨,身涂金粉,身披袈裟,盘腿而坐,双手交叉端放胸前。这可不是一般的佛像,它既不是泥塑的,也不是木头雕的,更不是铜铸的,而是真正的肉身,是一位僧人圆寂后肉体经年不烂,涂上金粉做成的。据说,九华山还有好几座这样的肉身,这使得九华山美名远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九寨沟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叫荣,下面我们要去的是九寨沟

九寨沟到啦,现在去看五彩池,五彩池里一共有五种颜色,所以才叫五彩池,里面有:黄、绿、蓝、青、紫这五种颜色。因为下面有五色的石头,所以池水才是五色的。

现往前走,可以看见有一个古老的大水车,这个水车是利用水力来转动的,大水车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浇田,一个是磨面。

然后去看熊猫湖,熊猫湖的水清得一下可以看到底,熊猫湖旁有一片竹林,那里是熊猫生活的地方,熊猫就在这湖里饮水,所以这片湖才得名为熊猫湖。

看完熊猫湖就来到啦树正群海,树正群海大小海子19个,逶迤相衔长达5公里,高差100余米,构成梯状湖群。这里海水湛蓝,色泽鲜艳,状观。整个群海,层中套蓝的色彩,童话般的天真自然。

现在我们去看闻名的珍珠滩 瀑布。珍珠滩瀑布宽200米,落差最大可达40米,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冲进谷底,吼声如雷。《西游记》中有一段是在这里拍的。

好啦,我们就看到这里,希望下次再来游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讲解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2251 字

+ 加入清单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请允许我代表__旅行社,欢迎各位来到焦作观光游览。我是大家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郝;这是我们的三好司机李师傅,他呀,长相好,脾气好,驾驶技术更好。有一首歌曲叫《常回家看看》,有一种渴望叫常出去转转,说白了就是旅游。身处红尘闹市,天天听噪音,吸尾气,忙家务,搞工作,柴米油盐,吃喝拉撒,真是操碎了心,磨破了嘴,身板差点没累毁呀!不如,让我们到青山绿水中陶冶情操,到历史名城去开拓眼界,在寻幽探胜中享受生活的乐趣吧。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我们能相聚在这小小的中巴车里,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啊!初次见面,没什么好送的,就一人三千万吧。大家要不要?这一千万呢是千万要平安,二千万呢,是千万要开心。三千万呢,是千万要发财!今天我们驱车前往的是名山胜水云台山,请大家坐稳扶好,注意保持车内卫生。相信有我这个郝人的陪同,大家一定会玩的开心,游的尽兴!

利用乘车的这段时间,我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焦作和云台山的概况。

焦作是陈氏太极拳的发祥地,矿产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独特。20__年,焦作市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焦作的山水品牌开始在全国叫响。目前,焦作已成为一个全国新兴的旅游热点城市。大家请看,这是我们焦作的标志铜马,它叫"腾飞",据说从焦作建市的时候就有了,象征着焦作的经济蒸蒸日上!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云台山所在的修武县境内,修武位于豫西北太行山南麓,古称宁邑,历史相当悠久。修武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云台山,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云台山属太行山系,因山势险峻,主峰孤峦秀矗,形似一口巨锅,覆盖在群峰之上,山间常年云雾缭绕,故得名“云台山”。这里有大小名峰三十六座,峰峦叠翠,雄奇险秀。主峰茱萸峰有一片茂密森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堪称”园中园”。云台山自然景观优美,深邃幽静的沟谷溪潭,千姿百态的飞瀑流泉,如诗如画的奇峰异石,形成了独特完美的自然景观。真是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寻哪。云台山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汉献帝刘协、魏晋”竹林七贤”、唐朝孙思邈、唐太宗李世民及其大将尉迟敬等均在此留下了历史遗迹。

20__年2月13日,云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特有的地理地貌,使其兼具北方之雄浑,南方之灵秀。20__年,云台山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A级景区。

云台山以山称奇,以水叫绝,伊德博士,曾这样评价云台山:“云台山是一部乐章,是一首贝多芬的交响乐。”

朋友们,距云台山还有5分钟的路程。有句话说得好,红旗飘飘跟党走,蓝旗飘飘跟着导游走。待会到了景点,请大家跟着我的导游旗走。这跟着导游走,吃喝啥都有,问啥啥都会,走着还不累。好了,云台山到了,请大家依次下车。

云台山山险水秀,气候凉爽宜人。植被茂密,各种树木和奇花异草种类达400多种。中药材有200多种,著名的四大怀药有:怀地黄,怀山药,怀菊花,怀牛膝。唐朝孙思邈曾在些采药练丹,至今这一带山区还流传着他服仙丹升天的故事。大家请看,这座山名为“翠屏峰”,峰顶有“阎王鼻”。你看那阎王仰脸向天,鼻子以上是黑的,鼻子以下是白的,当地人说此阎王黑白分明,能辨是非,昼断阳,夜审阴,是当地的主宰,权力至高无上。

沿公路而上,过了迎宾洞,穿过隧洞,我们来到了温盘峪景区。明代怀庆知府,徐以贞在游览此处后曾写诗夸赞道:“何年鬼斧劈层崖,鸟翼飞来一线开,高挂珠帘飞乱雪,直垂银珠吼千雷,神龙受僻潜还见,好鸟依人去复来,斜阳在山归意懒,不堪回首重徘徊。”诗境很好,峪内的景色更好,峪深80余米,最宽处不过丈余,峪上群山环抱,致使这又窄又深的峪内空气不能与外界的空气很好交流,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气侯,仿佛处在恒久的温暖中,故名“温盘峪”。温盘峪景色秀幽雄险,集溪、泉、潭、瀑于一谷,素来享有“盆景峡谷”的美誉,峡谷南北长约1公里,宽不到10余米,两岸悬崖峭壁,山石秀丽,仿佛鬼斧神工雕凿而成的巨大盆景,又好像名山大川浓缩后的精华,园林专家称它为“自然山水精品画廊”。

小寨沟是大自然的杰作。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故得雅号:“潭瀑川”。逆水而行,如游仙境,步步引人入胜,美景层出不穷。主峰茱萸峰,俗名小北顶。相传,王维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隹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游览此峰有感而作。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老潭沟景区,为什么叫老潭沟呢?相传有位天河龙王为解救民间干旱之苦,不顾玉皇大帝的旨意,私自降雨,被贬下凡间栖身在这深水潭中,人称龙潭,这道沟,因此被称为“龙潭沟”后来人们为了表示对龙王的敬意,将龙字改为老字,就叫做“老潭沟”了

老潭沟山雄水秀,峰高瀑急。天瀑,是云台山景观之最,落差310米,为中国第一,亚洲第二。你看它上接蓝天,下吻巨坛,宛若空中长龙,又如天河决口,从高处汹涌而下,势不可挡,飞花溅玉,吼声如雷,既表现了力量又现了柔美。此情此景,壮观的仿佛不是真实,美的如一幅油画。只要看上一眼,足够一生惊叹!

下面是自由活动时间,一小时后在中巴车里集合,请记住我们的车牌号,豫H888,我祝大家发发发。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的游程马上就要结束了。所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刚见面时小郝很大方的送大家一人三千万,临别之即,也别怪小郝吝啬,一人再送三元吧?一元呢,是原谅的原,有什么不周之处,请大家多多原谅,二元呢,是团圆的圆,祝大家合家幸福团团圆圆。这三元呢是,财源的源,祝大家心想事成财源滚滚!最后,祝归途愉快,一路顺风。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陕西天台山导游词讲解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假如说在卓文君当垆卖酒的时候,司马相如仍能善有始终,这段佳话当会完美无瑕。只是,情何以堪,才子多是风流,美丽如卓文君也未能幸免。“饱暖思欲,饥寒起盗心。”司马相如虽才华出众,也未能免俗。司马相如衣食丰足之后,不但不知珍摄,反而吃着碗里,望着锅里。时常周旋在脂粉堆里,如今已经年逾知命之年,卓文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懒得与他计较。直到司马相如意欲纳茂陵女子为妾,在司马相如的心游移在别的女子身上的时候,她只是用一首《白头吟》来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向往和执着:。

“皑如天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日沟头水。躞蝶御沟上,河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聚不须啼。愿得一人心,终老不相负……”。

好一个“愿得一人心,终老不相负”!一个女子的坚定和坚韧尽在其中,也为他们的故事凭添了几分美丽的忧伤。故事到这本应_结束的,只是,情何以堪,男儿多是薄幸,智慧如司马相如也未能逃脱。在被武帝召去五年之后,在两地分居五年之后,司马相如的爱再次迷离,他写了封十三字家书托与文君:。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文君之悲,无以言表。因为她知道,数字中没有“亿”,表明丈夫已对她无意,只是不好言明。如果换作现在,女孩子多半会“一哭二闹三上吊”!要不就是找妇联、起诉离婚。但是,聪明的文君并没有这样做。她给司马相如写了一封信,托来人带回,信曰:。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讲解导游词

范文类型:导游词,适用行业岗位:导游,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浙江的省会和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杭州现辖八个城区和五个县(市),全市面积1659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068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327.45平方公里;全市户籍人口666万,其中市区人口414万。

杭州历史悠久,自秦时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杭州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并产生了被称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杭州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杭州古称钱唐。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南宋建炎三年(1120xx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历时140余年。民国元年(1920xx年)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民国十六年(1920xx年),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从此揭开了杭州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杭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浙江省的省会。[1]这里,江流襟带,山色藏幽,湖光翠秀;这里,史脉悠远,文风炽盛,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物之邦,宋以后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浙江省的省会,浙江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这里也是旅游的胜地,例如:瑶琳仙境、桐君山、雷峰塔、岳庙、三潭映月、苏堤、六和塔、宋城、南宋御街、灵隐寺、跨湖桥遗址等。杭州获评“20xx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