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范文专题栏目,提供与澳大利亚相关内容的范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澳大利亚问题。

分享

浏览

41

范文

19

赴澳大利亚奶业的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4620 字

+ 加入清单

澳大利亚奶业的考察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中澳两国奶业在奶牛饲养管理、乳品加工及商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20xx年11月2日至11日,由中国奶业协会四而博达公司组织的中国奶业高端商务考察团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交流活动。共有来自黑龙江省奶业协会、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银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洛阳巨尔乳业有限公司、XX市晨光乳业有限公司、北京大道之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东一家人食品有限公司、北京顺阳光农场、高林屯种畜场、柏拉蒙奶牛繁育有限公司、北京农学院、山东省兽药质量检验所、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15家单位的20位代表参加了此次考察活动。

考察期间,中国奶业协会代表团一行与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澳大利亚乳业局、维多利亚州政府、澳大利亚领科集团等单位召开了专题报告会。双方就两国奶业发展情况、澳洲奶业投资环境及相关机构、中国奶业市场需求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报告会间隙,澳大利亚领科集团负责同志和代表团成员就双方较为感兴趣的乳制品贸易和来澳投资建厂等话题交换了意见和看法。同时,代表团一行还参观了吉普斯兰岛地区的牧场,caldermeade奶牛场,考察了澳大利亚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商迈高集团下属的jelbart奶牛场。代表团成员与农场主及技术人员就奶牛繁育、饲养管理,草场分栏管理及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此次考察活动,在澳大利亚领科集团的精心安排和支持下,代表团全方位地与澳大利亚奶业各方面的官员、专家、企业家就奶牛饲养管理,乳品加工,政府及行业服务,乳制品贸易及乳制品消费市场开拓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交流,较全面地了解了澳大利亚奶业发展状况,并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达到了预期目的。在考察中与澳大利亚奶业界的政府机构、专家学者、乳业协会等建立了联系,拓宽了沟通的渠道,为今后中澳双方奶业进一步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澳大利亚奶业概况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的澳洲大陆上,总面积776.4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22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90万人。全澳农牧业用地4.9亿公顷,其中牧业用地占55%。另外,澳大利亚是世界天然草原面积最大的国家,草地面积达458万平方公里。奶业是澳大利亚农业中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是仅次于小麦、肉牛的第三大农业产业。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优良的草场,科学的管理,及最新遗传育种技术的广泛运用,使澳大利亚以高效率的方式生产出优质的牛奶,其乳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一)以放牧为主的奶牛养殖业

20xx/13年度,澳大利亚产奶牛总数约为165万头,牛奶总产量为920万吨。奶牛养殖在澳大利亚各州均有着很长的历史,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其中以维多利亚州为最主要的奶牛饲养和牛奶生产区,该州的奶牛饲养数量占全国65%,其次为新南威尔士和昆士兰州,奶牛饲养数量占全国的22%。澳大利亚的气候和自然资源十分有利于奶业生产,近80%的奶牛是草地放养,牧草生产依靠天然降雨,有部分内陆地区是依靠灌溉系统。具体来看,目前不补饲,完全依靠天然降雨的牧场占到牧场总数的30%,生产的牛奶占总产量的18%;不补饲或补饲少量饲料,依靠天然降雨加灌溉的牧场占到总数的50%,生产牛奶占52%;在降雨和灌溉的基础上,补饲谷物等饲料的牧场占16%,生产牛奶占25%;还有2%的牧场采用集中饲养的模式,生产的牛奶占4%。在这种灵活多样的生产模式下,澳大利亚的牛奶生产效率高,质量好,而且成本远低于世界上其他主要的牛奶生产国。

(二) 乳制品企业和乳制品品种多元化

澳大利亚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其开放的市场和多元的文化吸引了众多投资者。这种多元化也体现在奶业生产上。

澳大利亚的牛奶加工企业是多元化的,包括由奶农所拥有的合作社公司、上市公司、私营公司和跨国公司。合作社公司不再占据主导地位,其加工量占牛奶总量的33%左右。最大的合作社公司(双江mg公司)加工的牛奶约占澳大利亚牛奶总量的30%。其他形式的澳大利亚乳品公司也表现的十分活跃,上市公司有瓦伦堡干酪和奶油公司、必佳干酪公司;私营公司有百乐公司、burra食品公司和longwarry食品公司;国际化的跨国公司包括恒天然(新西兰)、麒麟(日本)和lactalis公司(法国)等。这些世界乳业中的巨头通过新建或收购的方式争夺澳大利亚乳制品生产消费市场。

澳大利亚乳制品品种的多元化表现在产品的丰富多样,有奶酪、饮用奶(包括鲜奶和uht奶)、脱脂奶粉、黄油、全脂奶粉及其他产品(包括酸奶、奶饼干、奶油冻等,见表1)。奶酪是最重要的乳制品,其产量占到了乳制品产量的33%,饮用奶和脱脂奶粉是其他两个产量最高的乳制品,分别占到乳制品产量的27%和28%,全脂奶粉占到9%,其他占3%。)

(三)旺盛而趋于稳定的乳制品消费

澳大利亚主要消费的乳制品是牛奶、奶粉、奶酪、黄油、黄油混合物及酸奶(见表2)。澳大利亚奶业的发展,源于旺盛的消费需求。据澳大利亚乳业局的数据,20xx/13年度,澳大利亚人均消费牛奶107千克,奶酪13.5千克,黄油3.7千克,酸奶7.2千克,将以上折合成液体奶,年人均消费达到惊人的323.2千克,而发达国家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为238千克,世界平均为107千克左右,发展中国家平均为72千克,我国仅为32千克,由此可见,乳制品在澳大利亚餐桌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澳大利亚乳制品消费趋于稳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饮用奶消费从全脂牛奶转变到特制的牛奶品种,如减脂和低脂牛奶,同时风味牛奶的市场份额也在增加;干酪消费中非切达干酪的消费不断增加;奶油的消费量一直在减少,这是因为消费者寻求降低饱和脂肪的摄入量。酸奶的消费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因为它既方便又健康,所以倍受时间紧迫的消费者青睐。

(四)乳制品贸易具有较强竞争力

澳大利亚是重要的乳品出口国,在国际乳制品贸易方面有较强的竞争力,其牛奶产量仅占全世界产量的2%,出口量占到全球总量的7%,在全球乳品贸易中排名第4,仅次于新西兰(37%)、欧盟(31%)和美国(11%)(见图2)。近十年来,澳大利亚牛奶总产量中约40-45%用于出口,与本世纪初50-60%的出口比例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近几年中一系列的干旱使澳大利亚的牛奶总产量出现下降。

20xx/13年度澳大利亚乳制品出口总值超过27.6亿澳元。澳大利亚的出口集中在亚洲地区—占出口总量的74%。日本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占出口总值的19%,其次是中国大陆,占出口总值的14%。20xx/13年度澳大利亚最大的五个出口市场是日本、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新西兰。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仍然是中国(见图3)。

二、澳大利亚奶业经验及对我国奶业发展的启示

(一)奶牛生产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在过去30年间,澳大利亚的奶牛场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二,从1980年的22,000家减少到20xx年中的不到6,770家。与奶牛场数量减少形成对比的是,澳大利亚牛奶的总产量却稳步增加,1980年的总产奶量为556.5万吨,到20xx年总产奶量增长为920万吨。这是因为奶牛场规模的扩大和奶牛单产水平的提高。1980年,平均畜群规模是每个奶牛养殖场85头奶牛,平均单产为2848升,20xx年平均畜群规模增长到240头奶牛,平均单产达到5926升。澳大利亚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但其奶业发展并未一味追求数量和规模,而是通过提高生产水平,增加单产,选择与其国情相适应的适度规模。我国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小规模养殖在一定时期内仍是未来奶业发展的主体,因此我国奶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要通过改善饲料、改良品种和提高管理水平来增加牛奶的单产,从而实现更少的奶牛场、更适度的规模、更高的牛奶生产率。

(二)利益合理分配的合作社模式保证奶业生产安全高效

澳大利亚奶业生产有两种模式,一是农民拥有的合作社和股份公司进行奶制品的生产与加工,另外一种是奶牛场和独立的乳品企业(包括私营、上市及跨国公司)通过合同收购的方式进行合作。其中奶牛场参股的合作制模式占有重要地位。奶农通过自愿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奶农是合作社的股东,合作社则直接创办加工企业。加入合作社后奶农所生产的牛奶必须全部交给合作社乳品加工厂,合作社的乳品加工厂也有义务收购社员生产的牛奶,这样既可以解除奶农销售牛奶的后顾之忧,又可以使奶农有更多的精力做好奶牛养殖,进而提高牛奶的质量和产量,进而合作社的乳品厂可以获得数量稳定和质量较好的原料奶,协调牛奶的生产加工和乳品销售。奶农合作社使奶农和乳品厂之间的整体利益一致,关系易于协调,为促进奶业生产的优质高效,保证乳品质量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奶业发展还处在初期阶段,奶农和乳品加工企业还没有建立紧密的利益链接机制,这为生鲜乳质量安全带来隐患,可借鉴国外的经验,有序提高原料奶生产、乳品加工、市场营销环节的依存度,通过建立奶农合作社、奶牛场入股加工企业及自建乳品企业等方式推进一体化经营,推进利益合理分配的同时保证牛奶生产的优质高效。

(三)种养结合模式推进奶业可持续发展

澳大利亚草原和土地资源丰富,特别是拥有高质量的牧草,适宜的气候和茂盛的牧草使得全年放牧成为可能。以放牧为主或种养结合的生产方式,既保证奶牛饲草饲料、特别是青贮饲料和牧草的供应,发挥奶牛的遗传潜力,又保证合理利用奶牛粪便还田,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提高作物产量,形成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平衡的生态农业系统,可谓一举多得。在美国、欧洲等一些奶业发达国家,奶牛生产必须配套饲草饲料地,种养结合的奶牛生产方式十分普遍,即使在土地资源稀缺的荷兰、日本等国家,种草养畜也被十分重视,只不过不同国家根据资源禀赋不同,配套的饲草料地比例不同。我国奶业目前进入到转型时期,特别是当前,随着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迅速推进,奶牛粪污处理和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在发展现代奶牛养殖业的过程中必须实行农牧结合。我国幅员辽阔,可以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进行规划,如在大城市郊区,土地资源紧缺,可考虑发展集约化规模养殖;在农区和牧区,可利用草地、山地和耕地,发展种养结合的奶牛养殖模式,提高奶牛生产的质量效益。

(四)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保证奶业生产稳定有序

澳大利亚的奶业主要实行以牧场主自愿组成的奶牛合作社和各专业协会相结合的行业管理、社会化服务模式,涵盖了奶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三大环节。澳大利亚奶农自愿组成和加入各种类型的合作社,一个农场主往往在不同的经营环节上同时参加几个不同的合作社,平均每个农场主参加2.6个合作社。在这种情况下,农场主便与合作社形成了一种横向的、扇面型的多层经营体制,其行为贯穿于整个产业链的始终。从澳大利亚奶业发展的经验来看,独立且关联的奶牛协作组织已成为奶业产业化良好的组织载体,成为奶业产业链中连接龙头加工企业与奶牛养殖户的纽带,它把分散经营的奶农,通过交换相联合,形成规模经济,使农户获取规模效益,有效地提升了奶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我国奶业近年来发展很快,但为奶业生产服务的专业化协会(组织)、提升奶农话语权的合作社以及研究行业特点和指导行业发展的机构还非常稀缺,可以说,奶业发展的成熟度还不够,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和有关单位的重视和努力,通过不断完善和推进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我国奶业协调有序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赴澳大利亚香蕉产业考察报告范文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5363 字

+ 加入清单

澳大利亚香蕉产业考察报告范文

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海南省香蕉协会的香蕉专家和管理人员组成的“澳大利亚香蕉产业考察团”一行5人,于20xx年l1月18日至 29日赴澳大利亚就其香蕉产业发展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交流。考察团实地参观考察了澳大利亚香蕉主产区昆士兰州的mark repel、dennis rigato、mackays、ellenleahy’s等香蕉种植园,观摩学习香蕉栽培和采收处理技术,并就澳大利亚香蕉生产经营的特点、问题与合作进行了充分交流;访问了昆士兰州西部热带农业研究中心,该中心的热带园艺学家jeff daniells博士和stewart lindsay博士向考察团介绍了北昆士兰州的香蕉产业发展现状,陪同参观了香蕉种质保存圃和新品种试验基地,赠送了澳大利亚香蕉检疫技术规程和生产技术资料,双方还讨论了如何提高香蕉质量等共同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考察学习,考察团对澳大利亚香蕉产业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从澳大利亚香蕉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圆满地完成了考察任务。

一、澳大利亚香蕉种植概况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在南纬10o41 ~41o39 之间,南回归线横贯其中,四面临海,一年四季阳光充足,南部属温带气候,北部属热带气候。面积768.2万平方公里,人口l875万,其中农业人口占 4.5%。澳大利亚农牧业用地4.8亿公顷,90% 以上的农牧业用地是天然草场,人均农牧业用地27.1公顷,人均耕地2.75公顷。由于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已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著名的农业和畜牧业大国。

澳大利亚果树种类繁多,从温带果树到热带、亚热带果树应有尽有。除葡萄(大部分用于酿酒)外,香蕉、柑橘和苹果的总产值列果树前3位。香蕉是澳大利亚最主要的热带水果,主要分布在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州、北部地区、西澳大利亚州,各州香蕉的分布也非常集中。20xx年收获面积1.07万公顷,在大洋洲排名第二位,占大洋洲香蕉收获面积的12.99% ,是大洋洲香蕉单产最高的国家,每公顷达24.84吨。

二、滇大利亚香蕉产业的特点

澳大利亚香蕉产业的特点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香蕉种植区域化明显,经营呈现集约化

区域化布局是澳大利亚香蕉产业的突出特点之一。昆士兰州的东部和北部沿海地区是澳大利亚香蕉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该州香蕉产量占澳大利亚香蕉总产量的85% ,20xx年栽培面积1.2万公顷,产量达28.5万吨(2050万箱),香蕉地头收入2.91亿澳元。

澳大利亚香蕉生产同澳大利亚其它农业生产体系一样,以私有制农场为基础,蕉园规模大,蕉园主有着较高的素质,呈现集约化经营模式。以昆士兰州为例,20xx 年栽培面积1.2万公顷,仅有500多个商业种植业主。澳大利亚香蕉的区域化和集约化经营,有利于澳大利亚香蕉的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二)香蕉产销服务组织健全有效

澳大利亚香蕉生产以私人农场为基础,通过香蕉协会进行有效联结和服务,确保了香蕉生产和销售的顺利进行,体现了澳大利亚香蕉生产的高度组织化。由香蕉经营者组织形成的香蕉协会作为政府产业部门和蕉园主的桥梁,以保护香蕉经营者的利益、应对市场风险为主要目标,为香蕉经营者提供社会化服务,是香蕉经营者信息交流的平台。

香蕉协会主要负责对香蕉产业中存在的问题、香蕉生产技术推广、市场营销等代表蕉园主与政府、相关产业部门、科研单位、交易组织和贸易公司打交道。如澳大利亚蕉园采用香蕉协会提供的统一栽培技术、农业生产资料、机械设备、采后处理设备和技术等。昆士兰州的北昆士兰卅i香蕉种植者协会,成立了北昆士兰州香蕉种植者协会有限公司(north queensland banana grow—ers association ltd.),代表种植者利益与销售商谈判运输费用和市场价格,昆士兰州15% ~20%的香蕉通过该组织销售。

香蕉协会促进了澳大利亚香蕉生产市场的针对性和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性。一般由香蕉协会向蕉园主提供香蕉生产指导性建议并反馈市场信息等,蕉园主根据协会的指导适时调整自己的种植计划,改进香蕉生产。香蕉协会还组织生产经营者提出研究项目,并提供科研经费,政府部门再等额配套资金,然后交由研究部门开发研究。从而使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研究成果很快在生产上转化运用。

(三) 香蕉生产普遍采用机械化作业

澳大利亚香蕉生产成本为每箱13.5~15澳元(约1~1.20澳元/公斤),采收和销售占成本的60%。人力成本是香蕉产业最大的投人。生产者和研究单位尤其注重如何节约人力,促进了香蕉生产的机械化。如采用滴灌和微喷灌系统、灌溉施肥和机械喷洒施肥、机械喷药、花蕾注射器、采收包装生产线等。

(四) 香蕉生产过程非常重视环境保护

澳大利亚香蕉从定植到采后处理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注重环境保护,做到了香蕉生产和保护环境并重,以保证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了香蕉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一是生草防水土流失。蕉园必须采用生草栽培,超过15度的坡地不能种植香蕉,采用滴灌和微喷灌等;二是病虫害防治以预防和与生物防治有机结合的香蕉综合防治体系为主;三是采用精准灌溉和施肥技术,避免环境污染,通过水分张力计来确定何时灌溉及用水量,根据养分卸移量估计化肥用量;四是采收后的秸秆平铺在垄间,直接在垄间机械化粉碎后回田。

三、香蕉生产中值得借鉴的制度和方法

澳大利亚香蕉生产的标准化保证了香蕉产品的高质量。在香蕉种苗的繁殖和释放、香蕉栽培管理制度、病虫害综合防治、香蕉的采收与采后处理等方面,澳大利亚的一些制度和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一)香蕉种苗繁殖和释放要求严格

种苗是病虫害传播的最普遍途径。为了防止病虫害的传播,澳大利亚加强了香蕉种苗繁殖和释放的管理,包括香蕉种苗繁育资格认证管理、香蕉种苗病虫害防治、香蕉种苗定植管理等。

香蕉工业委员会(banana industry board)制定了香蕉种苗质量认证标准(qban standards),并由dpi(department of primary industry)的植物卫生检查员强制执行。香蕉种苗繁殖场必须通过该认证才有资格繁殖种苗,通过认证的香蕉种苗繁殖场被称为“质量香蕉种苗繁殖场(qban,quality banana approvednursery)”。质量认证香蕉种苗繁殖场必须选址在上游没有香蕉种植的场地,且该场地没有发生香蕉病虫害的历史记录,还要通过取样分析确认没有香蕉病虫害。出圃的香蕉幼苗必须经过53~55℃的热水处理20分钟,或者在1000倍的杀线磷中浸10分钟,以减少和防止线虫传播。

农场主种植香蕉必须遵守dpi制定的香蕉工业法 (the banana industry act),不允许自己留种苗而必须种具有qban证书的种苗,种植时要通知dpi的植物卫生检查员登记并征得许可。

(二) 香蕉种植采用生草起垄栽培方式

澳大利亚蕉园一般5~7年轮作更新一次。栽培方式采用垄上栽培,垄间操作。主要采用单行、双行种植。垄高30厘米,垄上种植双行香蕉(1.5~1.9米 ×1.4~1.7米),垄间距离6.6~7.0米,1500~20xx株/公顷。垄间生草并经常修剪,以保持一定高度,保证雨水顺利排出。垄间作为人工和机械作业(机械施肥和采收等)的通道,灌溉、施肥甚至香蕉地的翻耕仅在垄(permanent bed)上进行。

(三)香蕉病虫害防治注重应用综合措施

澳大利亚香蕉危害果实的病虫害主要有锈蜘蛛(rust thrips)、斜纹夜蛾(scab moth)、花蓟马(flower thrips)和蔗芽潜蛾(sugarcane budmoth),根部病害有香蕉穿孔线虫病(burrowingnematodes),叶部病害有香蕉叶斑病(leaf spot)和香蕉黑斑病(mycosphaerella speckle)等。

澳大利亚非常注重香蕉病虫害综合管理措施(ipm)的应用。通过及时监测和施用针对性强的杀虫剂达到防治虫害和螨类的目的;利用花蕾注射器(b u n c hinjector)向新抽出的花蕾直接注射杀虫剂防治果实害虫;结合休耕等病虫害综合管理措施和杀线虫剂综合防治线虫病,休耕期间种植根部有杀死线虫分泌物作用的芸薹属植物(brassica juncea);利用病情监测和常规措施防治真菌性病害。澳大利亚采用严格的检疫措施及地表上面的滴灌和微喷灌来避免黄叶病的传播,目前尚未发现黄叶病。

(四) 采用标准化技术装备进行采收和采后处理

澳大利亚的香蕉园基本上都配备有包装车间或者中心包装厂(central facilities)。香蕉可在就近进行采后处理。这些包装车间或中心包装厂,要么由蕉园主投资建设供自己使用或对外租赁,要么由公司投资建设租赁给蕉园主。香蕉协会统一采收包装生产线和技术,但规模大小各异。

香蕉采收时间根据香蕉抽蕾时间和香蕉果指的饱满程度综合考虑。香蕉采收需要两人组合手工完成,一般是1人砍香蕉梳,另1人运出。5人组成一个小组,1人驾驶采收专用的拖拉机,另外4人分成两个小组。采收的香蕉直立放在裹有泡沫橡胶的拖车上。由拖拉机运输到包装厂,进行清洗一分梳一分清洗一分级一包装。然后立即放人冷库中,进入冷链运输和销售过程。先进和统一的香蕉采收及采后处理设备、技术保证了上市香蕉的质量。

四、 启示和建议

考察学习中,我们对澳大利亚严格香蕉种苗管理措施、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香蕉产业的区域化和集约化生产、以香蕉协会为纽带的健全的市场和社会服务体系、香蕉标准化生产、香蕉生产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先进的机械化作业等印象深刻,有以下几点启示和建议。

(一)加强香蕉种苗管理,减少病虫害传播

在我国,一些香蕉病虫害有蔓延之势,主要是由于种苗繁殖和释放不规范,苗圃没有得到有关的技术认证。为了销售方便,大多苗圃直接选址在蕉园附近或者在蕉园内。此外,异地调运种苗、逃避检疫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建议加强国内香蕉种苗管理,切实关注种苗销售的每个环节,制定包括种苗繁殖场地址选择、香蕉种苗质量认证、种苗出圃时杀线虫处理、种植监督登记等制度,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尤其是育苗场的选址应远离蕉园,要对育苗者实行资格认证,并强制推行香蕉种苗标准,登记种苗的去向等。

(二) 推行香蕉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我国对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以药剂防治为主,较为忽视病虫害的综合管理,造成了农药浪费、环境污染、香蕉果品农药残留高等问题。应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采取检疫、药剂防治、生物防治和栽培管理等一系列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三)推进香蕉产业向优势区域集约发展

澳大利亚香蕉分布区域化和经营集约化特点突出,是香蕉产业化、标准化生产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应进一步规划和优化香蕉产业布局,使香蕉种植向最佳适宜地区集中,逐步形成香蕉生产区域化、集约化、产业化。要研究制定政策,扶持优质香蕉产品、初级加工产品和深加工产品按合理的结构比例发展,扶持龙头企业创品牌,真正形成优势产业带,提高香蕉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四)加快发展香蕉生产合作组织

我国香蕉产业存在着生产企业规模小,部分企业产品货源不稳定、质量管理不到位,在产品的规格、质量、数量上诚信履约程度不高等问题,需要通过提高我国香蕉产业的组织化程度逐步加以解决。我国在部分香蕉产区已经发展了一些香蕉专业协会、香蕉产销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香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些组织的建立,对帮助农户顺利地与市场对接发挥了积极作用。建议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贯彻实施,进一步发展香蕉生产合作组织,积极探索发展专业协作模式,推广股份合作制经营形式,稳步推进香蕉生产方式的转变,强化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展集约化生产体系,加快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实施品牌战略,树立知名品牌,培植无形资产,提高香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规模经济效益。

(五)切实提高香蕉生产的标准化水平

香蕉生产标准化为香蕉生产管理、香蕉产品的质量保证提供了可能。我国香蕉生产大部分以中小农户为单位,分散经营、粗种粗管,没有切实可行的生产技术标准,农药化肥的供应体系和质量不稳定,生产者素质不高。要积极推进香蕉标准化生产,建立符合生产实际和市场要求的质量标准体系,包括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规程、产品质量标准等,在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生产资料的供应和采后处理等方面建立切实可行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六)提高我国香蕉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价格逐年提升,离开乡土到香蕉农场做工的劳动力逐年减少,机械化是解放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途径。澳大利亚香蕉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比如滴灌和微喷灌系统、灌溉施肥和机械喷洒施肥、机械喷药、花蕾注射器、包装生产线等。我国应结合实际,引进、研发关键技术环节的机械设备,逐步提高我国香蕉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

(七)切实在香蕉生产中树立环境保护理念

我国香蕉产业要确实树立生产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理念,采用预防和与生物防治有机结合的香蕉综合防治体系、精准灌溉和施肥技术、秸秆和香蕉废弃物还田等生产技术体系,达到香蕉生产的有机化,保证香蕉产品质量安全,实现生产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展开阅读全文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公布地产调查报告:外国买家重心在转移_调查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银行,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公布地产调查报告:外国买家重心转移

4月22日报道,外国买家似乎将他们的一些重心从墨尔本市场转移到了新州,新州现在有五分之一的新房是卖给外国人。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b)21日公布了最新的《澳大利亚房地产季度调查》,发现除西澳外,所有州的消费者信心都有所提高,nab住房指数(residential property index)被推高到21点,远高于长期平均14点。

数据显示,新州市场的外国买家现在与维州处于同等水平。至于外国买家所处的市场层次分布,有5%的外国人会买500万澳元以上的房子,41%的人选择50万至100万澳元之间的房子,有不足三分之一(30%)的人会购买50万澳元以下的房子。nab首席经济学家奥斯特(alan oster)称,外国买家在新房市场更加活跃,占了全国新房总需求的15.6%。“不过外国买家的活动地点有了明显的转变,新州的外国买家比例提高至新水平21%,维州的从去年第四季度的33%降至20.7%。”他说,外国买家在二手房市场的活跃度要弱得多,今年第一季度只占了全国需求的7.5%,少于XX年第四季度的8.7%。公寓继续是海外买家的心水选择,占了外国人买房总数的53%,其次是独立屋(30%)和改造屋(17%)。奥斯特说新州的消费情绪全国最高涨,其次是维州和昆州。他发现昆州和维州将是未来一至两年内最乐观的州,而西澳是最悲观的。

展开阅读全文

澳大利亚、新西兰旅游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旅游,全文共 4032 字

+ 加入清单

澳大利亚新西兰旅游考察报告

澳大利亚、新西兰旅游考察报告

为了扩大交流、开阔视野,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旅游管理和经营理念,根据市政府领导指示,由市旅游局朱至珍局长带队,市府办公厅、宁波市旅游局、江东区政府、宁海县政府,镇海、北仑、鄞州区旅游局、东钱湖管委会经发局、市人事局外专局等有关单位领导组成的宁波市旅游考察团一行11人,于10月底前后专程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考察交流。期间,代表团访问了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黄金海岸、凯恩斯、悉尼、堪培拉、墨尔本和新西兰的惠灵顿、罗托鲁阿、奥克兰等城市, 分别与澳大利亚的昆土兰州、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旅游局进行了交流,还拜会了国家旅游局驻悉尼办事处。澳新所到之处,考察团不仅目睹了澳新两国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秩序井然的社会环境,领路了极具风格的特色旅游景观和异域文化风情,也体验了发达完善的城市旅游和颇具个性的度假旅游,感受了两国同行先进的发展理念和优质的人性化服务。澳新之旅还给我们强烈的启发,旅游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载体。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迷人的自然风景赋予这两个位于大洋洲的岛国旅游胜地的美誉。旅游业在两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变成了能够不断给其带来滚滚财源的大产业。

澳大利亚旅游业2002年达到708亿澳元的收入,旅游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4.5%,已超过了传统的农牧业和采矿业。过去十年来,澳大利亚的旅游业一直强劲增长,2002年其入境游客达484.12万人次,旅游创汇超过170亿澳元,成为最大的服务贸易创汇产业,占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总出口比重的11.2%。按澳大利亚会计年度统计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其入境游客增长9%。以悉尼为例,每天有45.8万入境游客和88.6万国内游客在悉尼过夜,游客年消费总额为203亿澳元,全悉尼旅游直接就业人数12.5万人,间接就业达119万人。位于澳大利亚东部的黄金海岸,是典型的以旅游为中心产业的城市,这个城市的最大“资本”便是长达42公里海岸线上的金色沙滩,全市约50万人口,80%从事旅游服务行业,该市原属布里斯班市的一个区,从50年代开始发展旅游,真正进入快速发展则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现已成为南半球最大的旅游城市和世界闻名的海滨度假胜地。

新西兰是一个美丽的岛国,作为英联邦国家,它没有照搬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采取大规模工业化的发展模式,而是立足本国实际,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同样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之列,这当中旅游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02年旅游总产出达到164亿新元,占国内生产总值10%,旅游业也是该国最大的创汇产业之一,入境旅游总量2002年达到196万,几乎达到全国总人口的一半,全国就业市场的10%由旅游业来承担,有1.5万家企业直接经营旅游业。根据新西兰旅游研究委员会今年上半年公布的2003-2009年旅游发展预测报告,新西兰入境旅游人数将在2008年比现在增加70%。

政府主导产业发展

这是两国旅游业兴旺发达的关键因素。当地政府从产业比较优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出发,明智地选择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每年举行两次会议,由贸易、工业、旅游和资源部长及业界代表一起,共商发展旅游产业的大政方针。政府鼓励私人资本积极参与旅游项目开发。政府注重利用电视、网络、广告等多种形式进行旅游宣传促销,将旅游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的市场优势。两国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市场开拓、旅游推广、宣传促销。据介绍,昆士兰洲、维多利亚洲、新南威尔士洲每年政府拨款分别达到4600万、3800万和2800万,而这仅仅是各个旅游局全年开支经费的40%,专项用于旅游宣传促销。昆士兰洲、新南威尔士洲各自在9个和7个主要客源国家设有办事处,联邦和洲的旅游机构虽有职能分工,但每年都会举办境外促销活动,去年维多利亚洲就在中国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大规模的巡展活动。新西兰的市场促销很具创意,今年1月以来,利用《指环王》三部曲在全球广泛影响,新西兰适时地推出“新西兰—中土世界壮丽景色”推广活动,上半年入境客源增幅达11.8%,今年入境客源总量有望突破220万。前不久亚太地区旅游协会授予新西兰市场推广大奖,政府还十分重视举办大型活动吸引游客,如新西兰举办的“美洲杯”帆船赛,澳大利亚举办的 悉尼奥运会、F1汽车大奖赛、澳网公开赛、墨尔本赛马节等,都对推广促进本国的旅游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旅游项目开发的保护利用并重

澳新的旅游城市和旅游度假地,严格依照资源特征实施规划管理,把旅游业作为区域经济的中心产业,排除或转移了可能冲击旅游业的其他产业。堪培拉是澳大利亚的首都,现有人口40万,是一个纯粹的政治中心。这里除了旅游业、赌博业以及满足联邦政府机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文化娱乐等部门需要服务行业以外,没有其他经济部门。整个城市绿地面积占60%以上,是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黄金海岸至今未建一个工业项目,在众多的海湾未见货运码头,只建游艇码头,而且这些码头均非填海而建,而是用木桩、木板搭建在蔚蓝色的海面上,显得和谐自然,既不影响海水流动,也不会造成环境改变。为了保护海滨沙滩,在离海岸较远处建人工礁石,防止海流带走海滩上的优质金沙。凯恩斯市实行生态旅游项目开发的许可证制度,有效控制了盲目开发,乱上项目的无秩序状态,世界遗产大堡礁旅游项目分散安排在海中平台,看不到任何固定性建筑。当人们尽情地在蔚蓝色大海中与多彩珊瑚、多姿鱼类贝类亲近后,带走的是照片和打包的垃圾,留下的只有梦绕魂牵的眷恋。在摩尔顿岛的天阁路码度假村有喂食宽吻海豚、参与沙丘滑行活动,在菲利普岛有观赏小企鹅归巢,新西兰安排了毛利人文化村、维多摩莹火虫洞参观活动,参加这些活动,举办方会详尽介绍地质地貌演变历史和动植物生活规律,同时规定严禁有损害动物和破坏环境行为,否则将受重罚。正是这种产业战略和环保理念,不仅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自然资源的原生态,而且有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不断吸引世界各地大量的游客纷纷到这里享受清新自然高质量的旅游体验。空气清、环境好、景色美不是宣传口号,而是游客真切的感受。

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

两百年前,英国人还把澳大利亚作为流放地,而新西兰则是毛利人生活的地方。随着经济的发展,如今的澳新两国成为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建成如悉尼、墨尔本、堪培拉、布里斯班、奥克兰、惠灵顿等一批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这些城市规划科学合理,充分考虑旅游业的发展,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各个城市都建有布局合理的中央游憩区,如悉尼歌剧院广场、墨尔本音乐广场等,成为游客必到的观光景点和集散地。黄金海岸50多年来严格控制城市建设项目,城市的滨水地带没有居民楼和非旅游项目,留出大量空间还自然给大众,仅有的少量建筑都是用于旅游业。

在这些城市,各个时期的历史建筑物几乎都获得了完整的保留,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摩天大楼和维多利亚时代的古典建筑相融协调,交相辉映。在这些城市的郊区看不到高层住宅,只有星罗棋布掩映在碧树和繁花中千姿百态的别墅。城区庄严的教堂、厚重的博物馆及充满浓浓情调的老火车站、老码头、老饭店似乎向人们诉说着历史,透射出深厚的文化魅力,但却丝毫没影响城市的现代化功能和她的生命活力。墨尔本市区街道行驶着三代有轨电车,从最古典的老爷车型到最先进的“子弹头”太空车型,行驶中叮当着城市的历史乐章。把旅游特色景观与城市品牌结合,当首推悉尼和堪培拉,具地标性的悉尼歌剧院和堪培拉国会山超越了旅游的意义,已经成为城市的品牌和国家意义上精神象征。

城市间通往旅游点的道路非常畅通,我们所到的澳大利亚东部,仅走了全长1万多公里的1号高速公路的其中一段,从惠灵顿到奥克兰几乎贯穿新西兰北岛,也全部有高等级公路连接。主要道路和主要建筑都已经有十几年甚至有几十年历史,至今质量仍然完好,看不到建了拆、拆了建的重复建设现象。 城市的绿化覆盖率高,城市风光和自然美景和谐并存,宛如城市建在花园中,而不仅仅是花园建在城市中。在澳新许多地方,犹如翠绿欲滴的高尔夫球场,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注重人性化的高质量服务

澳新两国的人与自然和谐的规划理念在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方面有着充分体现。城市和旅游区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无障碍设施一应俱全。城市和旅游区都留有大片绿地和休闲空间,生态性、人性化设施随处可见。城市公园配置设施齐全的烧烤点、游泳池及冲淋设备,城市的文化中心、博物馆大多免费开放。无论是机场、景点、酒店,免费提供数以百计的多种文字宣传资料。

旅游厕所布局合理,标识醒目,就算偏僻的乡村路边厕所都备有手纸和洁手设备。酒店设计构思巧妙,宾馆主体房间错落有序,使得每一个房间尽量面向阳光和大海。酒店大堂设计别具一格,形式多样,很多都在公共空间部分种有植物,构筑流水,这些酒店基本都设有游泳池,泳池大小高低形状不同,因地制宜,设计新颖,使用方便,喜静的客人泡在淡水中看大海无疑是一种至高享受。客房内的设计和安置也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从床、沙发、桌椅到阳台躺椅摆设,各种功能设计合理,使用舒适而又自然。卫生洁具水箱通常都有节水功能,度假酒店更是在房间里配置独立的厨具、餐具和洗衣、烘干设备,给人以宾至如归的感觉。

澳新所到之处,无论是购物还是乘车,都会自觉排队,在酒店到商店,从滨海到社区,面对不管是管理人员或是雇员、或者是老人、学生,到处可以听到亲切的文明用语,感受到友好和热情,在每一个环节我们体验的是管理有序、服务周到、行为规范,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样体现在直接服务上。

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和地区面临的共同主题。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选择,但追求可持续发展都是共同的发展理念。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通过发展旅游业,不仅促进了本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我市旅游业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澳新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科学发展观将大有裨益。

展开阅读全文

加快经济发展,建设文明家园——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全文共 2081 字

+ 加入清单

加快经济发展建设文明家园——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报告

3月上中旬,经市人民政府批准,考察团一行六人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重点对澳大利亚的国家议会制度、城市规划与建设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学习考察。这次学习考察在境外虽然只有短暂的9天时间,但由于行程安排紧凑,考察内容丰富,的确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拓宽了视野,学到了知识,受到了启迪。现将考察中的所见所闻进行整理,也许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有所借鉴。由于时间关系,考察见闻未作核实,难免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敬请谅解与指正。

一、考察见闻

澳大利亚幅员辽阔,国土面积800多平方公里,居世界第六位,划分为6个州,2个地区。人口2100万人,其中英国及爱尔兰后裔占74.2%,亚裔占4.9%,华人华侨约为45万人,土著居民占2%,约37.5万人。澳大利亚是典型的移民国家,被社会学家喻为“民族的拼盘”。自英国移民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之日起,已先后有来自世界120个国家、140个民族的移民到澳大利亚谋生和发展。多民族形成的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亚社会一个显著特征。

1、澳大利亚的最高立法机构是联邦议会。澳大利亚联邦在政体上基本上仿效了英国的议会制模式,联邦最高立法机构是联邦议会。联邦议会由女王(联邦总督代表)、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澳大利亚人认为,实行两院制可以防止立法的草率与武断,防止议会专横腐化,还可以平衡代表的利益。

众议院开会期间讨论政府事务,主要是立法事项和政府预算等。在议员中分为执政党和反对党两大派,执政党的总理履行政府职权落实立法事项和涉及国计民生等工作。反对党成员主要行使监督权,对执政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提出不同意见,澳大利亚人称其为“影子总理”。

联邦议会在开会期间,强调公开与监督。会场周围设置了许多旁听席,公民可以自由进入旁听,新闻媒体也进行全程报道。会议的所以议题和内容都是在公开场合进行讨论决定的,有时出现意见分歧,争论十分激烈,最终都是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形成决议。

参议院的主要职能是复审众议院所通过的议案。它无权提出有关财政的议案,对于众议院提交的有关财政的议案,它只有提出“要求修改”的权力,而无权自行修改。许多澳大利亚人认为:参议院只是个“复审院”

澳大利亚立法讲究自由、民主、平等、宽容。这是澳洲人生活的特性,他们讲究自由、随意,如:土著人不愿意接受西方观念与生活方式,澳政府就划定一片区域让土著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每年划拨一定的经费予以补贴。澳洲人尊重历史,只要过去被依法批准的就不轻易废止,他们认为,凡是法律没有限制的就是允许的。在新西兰,注重以人为本,对于公民的行为,宽容多于限制。对于旅行者的态度也很和蔼:“留下您的脚印,带走您的照片”,给人以亲切感。

2、澳大利亚的城市建设卓有成效。一是城市规划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强调城市的持续发展,重视发挥所处地理环境特色,注意听取市民意见和基础资料的积累。二是充分重视城市设计。经过周密设计的城市广场、街心绿地、城市街景、商业步行街以及各种城市小品,增添了城市魅力。三是市内交通很少采用车行立交桥和人行高架桥,而是采用地面单行线路和分布较密的路网,以保护城市风貌。悉尼还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联网交通控制系统——“可协调的适应性交通系统”。四是环境保护方面成效卓著。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对澳新环境保护成果的真实写照,尤其对水资源的保护非常重视,他们对影响水资源的水生养殖业控制非常严格,水质污染少。沿海城市特别注重加大对海水的利用,如游泳池大都是利用海水。淡水的利用分为直接饮用和二次回收,提高利用率。墨尔本于1991年被联合国评为全球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首,澳大利亚已做到1/6生活垃圾回收利用。

3、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住房建设。他们根据不同层次和老年人的特点,建造出大量的房子供国民选择。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住宅产业的建设及发展,如澳大利亚目前平均每人有住房1.67间。最大城市悉尼每年建造住房2.5万-3万套,一般每套45-100平方米,年建造住房面积180万-200万平方米。市中心建设的住房价格比较贵,因此住房委员会在市区边缘建造一些公房,供低收入者居住。

澳大利亚在房屋建造过程中,十分注重房屋的造型多样化、结构轻型化,使房子外观造型多种多样,有的犹如一件艺术珍品,别墅式独立house多为橙红色,斜坡屋顶,有的上面有木结构加一小层或两层楼房。结构多为硬木框架,外加单层空心砖,有一定承重力。墙砖色彩造型多样,有现代化的淡雅白色、也有仿古色彩很浓的表面凸凹不平的外墙。有些居民花几十万澳元买一座旧房,推倒重建,半年即可建成新房。高层楼宇则由房地产开发商兴建,一般半年至一年亦可建成。澳大利亚人每搬迁一次家或房屋转让一次,都要重新装修一次,换墙纸或刷乳胶漆、换地毯或重铺木地板,显得焕然一新。有的较为轻型的房屋,在搬家时是真正的“搬家”,他们在另外一个地方买到地皮后,就用吊车将轻型的房屋吊起装在平板汽车上运走,然后运到新的地方安装好,就可以住人了。如果房屋太大,那么就分两次吊装和搬运。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赴澳大利亚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考察报告范文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农业,全文共 1989 字

+ 加入清单

澳大利亚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考察报告范文

据中澳两国农业部的技术交流合作协议,由农业部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组织的旱作节水农业考察团一行5人于7月28日至8月10日在澳大利亚进行了旱作节水及保护性耕作农业专题考察。考察期间,在澳农林渔业部工作人员的精心安排和陪同下,先后深入到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可持续农业灌溉研究院、农业大学、农机生产企业、农场等部门参观访问,与有关管理、科研人员和农场主、企业负责人等进行了广泛的座谈和交流,并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接待,使考察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将考察到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澳大利亚机械化旱作节水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状

澳大利亚全国具备灌溉条件的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5%,其余为旱作农业区。为了充分利用土壤水份和提高土壤对降水的利用,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澳大利亚的农业科技工作人员探索出了农机固定道作业、免耕等技术体系。

(一)旱地农业固定道机械作业模式(controlled traffic)

在澳大利亚由于土地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业生产基本上是全程机械化作业,为了提高机械作业效率,各农场普遍采用动力在100马力以上的大型农业机械。同时,由于大型机械反复在耕地上作业,损失了部分机械动力,会造成土壤压实、不利于降水入渗等,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经过多年研究,昆士兰大学总结了一套固定道机械作业模式。该项技术主要是通过在农田中根据机械作业幅宽,所种植作物的行距等,建立一套定宽度的机组作业固定道,每次在田间作业的机组动力驱动轮和机具承载轮都在固定道上行走。

固定道自从1992年开始研究以来,到目前在澳大利亚推广应用的种植面积大约有50万公顷,固定道宽度普遍为3m。实践证明,采用固定道作业可以提高机械作业效率,从而减少大型农业机械使用中的功率损失(相当于减少油料消耗),增加田间土壤的蓄水能力,减少地表径流,同时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可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昆士兰大学与中国农业大学、山西省寿阳县进行了这方面的技术合作,并在山西省寿阳县建立了示范区,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二)土壤盐碱化的治理与水资源管理

总体上说,澳大利亚是一个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大部分农业区常年降雨量在500毫米左右。历史上由于在重点农业种植区,采用各种灌溉措施,对水资源的利用不尽合理,导致在一些灌溉农业区出现了地下水位上升,土壤严重盐碱化的趋势。为了控制地下水位的上升,减少盐碱化对种植区生产的影响,目前在这些重点农业区采取了控制灌溉用水量,引灌水与地下水混合施灌及配套的排水措施。主要有:

1.严格管理控制灌溉用水。目前澳大利亚东南部水资源的管理采取了政府指导下的企业化管理模式。我们访问了其中维多利亚州的goulburn---murray

water机构。该机构围绕政府对当地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有关政策要求,在当地主要用水大户农场主参与的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的协调监督下,通过向管辖区内的用户(主要是农场主)收取一定费用来进行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经营。该机构经过多年建设,在灌溉区建成了一套完整的输水和蓄水系统,实现水的统一调配供应和管理。每年该机构根据水资源总量为各用户测算一个合理的灌溉用水量,为每一个用户(农场)设立一个用水计量仪,限量供水。由于水资源属于国家,灌溉农场打井取水也受到严格限制,需要经过水资源管理机构初审并进行钻探和样品检验之后,方可决定能否打井取水,这一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地下水的开采。该机构在控制用水总量的前提下,鼓励不同水用户之间相互转让用水额度,根据各自的生产需求调剂用水余缺。

2.注重灌溉水的有效利用和技术发展。在澳大利亚部分实行漫灌方式的农场中,一般每一片灌溉地的低洼位置都建立一个蓄水坑,让灌溉水自然渗排,这样既减少了灌溉水的下渗量,又可以将灌溉渗排的水集中起来重复利用;在部分有条件的农场,大量采用大型移动式喷灌机械进行喷灌作业,主要是中心支轴式喷灌机械,作业效率高、效果好,也节约了大量的灌溉用水;另外一种灌溉方式是将灌溉水和地下盐碱水适度混合灌溉,即节约了引流灌溉水,又可以通过抽出地下水来降低地下水位;第四种灌溉方式是将城市污水经过部分专用耕地进行生物过滤处理,用于大田农业灌溉,该项技术目前正在我国天津市武清县进行合作试验。

(三)

免耕、少耕及保护性作业的研究及应用

为了减少对耕地表土层的反复碾压而带来的物理性状的破坏,最大限度地减少失墒,在澳大利亚农业生产中,大量采用免耕、少耕及秸秆覆盖、倒茬轮作等保护性耕作技术。目前澳大利亚大部分旱作农业区的田间耕作基本上用翼形铲取代了铧式犁,进行不翻动土壤的浅松作业,疏松地表层10~15cm的土壤(播种时同步进行施肥作业),这样既能切断上茬作物和杂草的根系消灭杂草,又疏松了土壤,利于下茬作物根系的发育,另外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澳大利亚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的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农业,全文共 3912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澳大利亚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考察报告

关于澳大利亚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的考察报告

2002年5月25日至6月8日,中国农业部赴澳大利亚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代表团一行5人,应澳大利亚农渔林部的邀请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14天的考察、访问和交流。考察团受到澳大利亚农渔林部等单位的热情接待,先后赴墨尔本、阿得蕾得、堪培拉、悉尼和布里斯班等地,对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自然资源与环境部、南澳州植物园、阿得蕾得大学WAITE和ROSEWORTHY两个校区、澳大利亚国家科工组织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澳大利亚国家植物公园、澳大利亚国家标本馆、CRC热带植物保护中心、澳大利亚热带遗产中心、悉尼皇家植物园等进行了实地考察、访问和交流,顺利地完成了预定的考察计划,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澳大利亚概况

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在大西洋南部和印度洋之间,领土包括澳洲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澳洲大陆地广人稀,四面环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占据一整块大陆的国家。国土面积约76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6700公里。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平坦的大陆之一,拥有许多独特的珍稀动植物种类。按照气候带的划分,澳大利亚的北部为热带,中部为辽阔的干旱和沙漠地带,南部为温带。澳洲的气候比较温和,全年温差不大。澳洲的四季正好与北半球相反:夏季由12月开始,3至5月份是秋季,6月份是冬季的开始,9月份进入春季。南回归线以北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3--26度,回归线以南地区温差略为明显,冬季平均气温约14度,夏季平均气温约26度。

澳大利亚有六个洲: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昆士兰、南澳、西澳、塔斯马尼亚及二个领地(首都领地和北领地)组成。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很小,每平方公里平均只有2人,人口主要集中居住在中心城市和沿海地区。现有人口18,426,900人,其中土著人口约占2%,英国和爱尔兰血统在人口中占有较高的比例。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总人口中约有四分之一出生于海外。居民来自100多个国家,主要少数民族包括意大利裔,希腊裔,越南裔及华裔等。

二、澳大利亚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建设

长期以来,澳大利亚政府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提高公众意识等工作非常重视,联邦政府近几年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科技活动项目,各科学研究和教学等机构均积极参与和支持各种形式的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促进公众对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和认识。政府的支持、各界的参与和设施的健全,使澳大利亚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开展得生机勃勃,卓有成效。

目前,澳大利亚政府为了保护澳大利亚的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过程和生命支持系统,认真履行了《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已出台了《澳大利亚生态和可持续利用发展国家战略》(Australia`sNationalStrategyforEcologicallySustainableDevelopment1992),《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战略》(NationalStrategyfortheConservationofAustralia`sBiologicalDiversity1996),各州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台了本州的相关法规,例如,维多利亚州出台了《维多利亚植物和动物保护法案》(Victoria`SFloraandFaunaGuaranteeAct1988),以保护本州的特有植物和动物生存、繁衍和保留它们在野生条件下的进化趋势;保护这些特有动植物的群体;保证人类对这些特有动植物的可持续利用并保持这些特有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等。同时该州还出台了《维多利亚生物多样性战略》、《维多利亚的生物多样性—我们的生活财富》和《维多利亚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我们的生活财富》等技术性文件。

三、澳大利亚的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建设

目前,澳大利亚国家保护区总共有6664个,包括国家公园和野生生物保护,土著土地所有者、私人土地所有者和森林保护地等,保护面积共有63530760公顷,占国土面积的8.24%,各州(领地)的详细情况见下表。

澳大利亚保护地区概况

州/领地 个数 面积(公顷) 占州/领地%

首都直辖区(ACT) 8 123032 52.8

新南威尔士(NSW) 518 4953217 6.18

北领地(NT) 92 5125556 3.8

昆士兰(QLD) 470 6938764 4.02

南澳州(SA) 1780 24895127 25.53

塔斯马尼亚(TAS) 490 2201962 32.42

维多利亚(VIC) 2089 3378021 14.85

西澳州(WA) 1217 15915081 6.3

总计 6664 63530760 8.24

在澳大利亚,所到之处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环境和植被好,到处是地毯似的草坪,把地面覆盖得严严密密。即使是城市宽广的街道两旁,也是两三排并列的观赏林木(不适宜种草的树下用碎木片覆盖)。例如堪培拉人均绿地面积达70.5平方米,仅次于华沙居世界第二位。城市的空气新鲜,绿荫蔽空,绝少尘埃。在堪培拉和阿得蕾得的住宅周围,一律不加围墙,院外一般以桉树、合欢花树作为绿色花篱笆。堪培拉设有不同类型的植物园,除澳大利亚本土上的植物外,还引种了许多世界各地的树木花草,如中国的银杏、水杉、杜鹃、蔷薇、天竺葵等。堪培拉周围大部分地方都是国家公园的范围,包括诺马治国家公园(NAMADGINATIONALPARK)和狄宾布拉自然保护区(TIDNINBILLANATUREKESERVE)。在宾馆饭店的房间特别是公园和其它公共场所都可看到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告示标志以及管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介绍,增强全民的意识。

四、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

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物种水平和生态水平,而在遗传多样性水平开展的工作相对较少。

在生态系统水平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以保持和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为主,一旦某一个生态区域被列为保护地,科学家和政府首先从土地和水资源的管理入手,通过限制放牧、退牧还林还草等措施,恢复土地和水资源利用的原始性,对生态区域内所有的动植物物种进行调查,建立资源档案,确定该生态区的环境指示物种,根据指示物种的动态变化规律,随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在物种水平上,经过长期的资源调查,已经查清了澳大利亚所有物种的资源状况,编制了澳大利亚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名录。对于已列为保护计划的濒危物种,科学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详细调查,不仅明确其分布范围和生态环境,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确定每一个分布区的具体地点和面积,还要彻底查清其种群数量和生存繁育特点,了解其危害因素并掌握其动态变化规律,根据所掌握的上述信息,制订相应的保护策略。

在遗传多样性水平上,主要采用异生境保护的方法,即将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作物如棉花、苜蓿、橄榄等种质资源收集起来,统一进行种子库保存。种子库保存的种质不仅具有详细的农艺性状、抗性性状、品质性状的综合鉴定结果,而且还利用分子标记、DNA测序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进行了指纹图谱鉴定,每一份材料所具有的重要基因都非常清楚,不仅如此,对于收集量较大的作物还进行了核心种质的研究,为作物改良选择亲本奠定了基础。对于重要农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如野生棉花等,科学家利用GPS系统对每一个居群进行了定位,将每一个居群按照统一的取样原则进行了取样,并对其进行了重要农艺性状如棉花抗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鉴定,然后统一保存于种子库中。

由于澳大利亚人口稀少,人们保护野生物种的意识较强,目前除各类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世界遗产保护中心外,对野生物种的保护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和居民的自觉行为,即科学家将已列为濒危物种的分布范围和生态环境等通报给地方政府,这样,在地方政府进行道路建设或其它设施建设过程中,避免破坏其生态环境。到目前为止,这种简便易行的野生物种保护方法在澳大利亚取得了预期效果。

五、澳政府加强对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初级产业(primaryindustries)的支持

在过去的几年中,澳大利亚的农渔林产业取得了很大成绩,2000-2001年出口有关农产品达到330亿澳元。为了抵制世界经济增长变缓对澳初级产业的影响,澳政府将要加强对有关方面的支持,包括内容如下:(1)盐碱与水质量国家行动计划,(2)国家粮食和病害仿真监测行动计划,(3)澳大利亚政府环境基金--自然遗产托管新项目,(4)国家粮食工业1024百万澳元的5年计划。

六、澳大利亚对我国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启示和借鉴

澳大利亚在生物多样性保存和可持续利用方面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针对我国目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现状,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强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其中重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进一步完善种质资源管理的相关配套法规建设,加强并规范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促进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交流和利用。

(二)增加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经费支持。突出加强我国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和原生境保护设施建设。不同地区的保护区既要扩大规模,又要合理规划,连成一体,增强保护的效果。在增加中央投资的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和部门提高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投资力度。

(三)提高公众意识。及时启动并组织实施我国的“提高我国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意识计划”,加强政府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支持力度,提高社会的广泛支持与参与程度。

(四)加快我国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专业队伍的培养,提高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澳大利亚农业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农业,全文共 5491 字

+ 加入清单

澳大利亚农业职业教育远程教育考察报告

澳大利亚农业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考察报告

6月1日至6月8日,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考察团一行6人赴澳大利亚考察农业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由于行前作了认真准备,在外接触了较高层次的农业和教育专家,考察结束后,考察组对本次考察学习进行了认真讨论,对两国的农业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进行了比较。总的来看,澳大利亚的农业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独具特色,日臻成熟,有许多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

一、基本情况

考察团在澳大利亚考察期间,访问了澳大利亚亚洲食品农业开发中心,澳大利亚亚洲食品农业开发中心董事长阮武清博士接待了考察团,并全面介绍了澳大利亚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民协会情况以及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农业食品开发合作;参观了ORANGE经济中心区的私人农场,向农场主帕特先生询问了农场的生产经营过程;访问了查尔斯顿农业大学,由查尔斯顿农业大学校长凯文教授全面介绍了学校办学及远程教育教学情况,并亲自带领考察团参观了学校实验室、图书馆、校办农场和示范农场;听取了新南威尔士的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艾琳女士关于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的情况介绍,了解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亚洲的东南方,四面环海,是大洋洲的岛屿大陆国家,固有“岛大陆”之称。澳大利亚国土面积76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2000万,70%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摩尔本、悉尼、布里斯班等10个大城市,是全世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也是一个典型的高福利国家。澳大利亚对青少年入学读书、以及全体公民的公费医疗都有充分保证。有人类学家平价澳大利亚“几乎将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历程包揽无遗,等于由政府负责全国人民的生老病死。”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农业资源非常丰富。澳大利亚虽然已经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但是其农牧业、林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全国农业人口约90万,占总人口的6%,劳动力42万。全国牧地面积43860万公顷,林地10600万公顷,可耕地4800万公顷,灌溉地面积162万公顷,主要集中在18万余家农牧场,其中大型的农牧场有4.5万家。澳大利亚种植业以小麦生产为主,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的50%,是全世界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之一。澳大利亚畜牧业很发达,主要是养牛和养羊,其中的牧羊业闻名世界,羊的饲养量占世界的12%,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占世界羊毛总产量的1/3。澳大利亚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完全是商品性生产,国内外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近年来,北半球国家需要大量反季节水果,该国就大力扩大葡萄、桃、樱桃、甜柿等生产。针对亚洲人口味要求加强品种育种,如培育和生产的超甜型白肉桃,出口中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很受欢迎。二是政府鼓励农产品出口,参与国际竞争。多年来澳大利亚政府支持农民发展出口农产品生产,但不采用欧美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国内外价格一致,而是以完善服务、农业科技支持和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减低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因此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极强。一些重要农牧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较高,其中羊毛占95%,牛肉占23%,大麦占17%,小麦、食糖、棉花和大米均占10%。三是重视农业环保,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自然生态平衡,要求农田、森林、牧地和水体有一定的比例,不能无限制地扩大耕地。农田轮作、轮歇,保持地力。大力推动有机农业,实行秸秆还田,提倡使用有机肥。植物保护实行综合防治,严格控制农药使用,农民喷洒农药需经批准。四是推进节水农业,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该国土地资源丰富,但严重缺乏水资源,主要水源靠河水和水库。农业区均沿着河流分布,水资源是灌溉农业的命脉,政府把水源商品化,完全纳入市场运作,买地与买用水权相联系。农作物价值越高(如水果和蔬菜),水价越高。市场的力量会合理配置水资源。在节水技术方面,首先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提高用水效率,如渠道管道化,精确平地,土壤水分含量自动测定等。大力推行节能省水的滴灌和微喷技术,重视生活废水的处理及再利用。

二、澳大利亚农业职业技术培训的特点

澳大利亚农牧业十分发达,虽然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不到总人口的5%,但其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农产品商品率高,农牧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有大量出口。这主要得益于该国重视农业职业技术培训,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一)政府全力支持,培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澳大利亚十分重视农业职业技术培训的发展,国家专门设立了“教育、培训就业与青年事务部”(DEEF)和“国家职业培训局”(ANTA),实施规范有序的职业培训管理。投入巨额资金,引入竞争机制,颁布有利于职业培训发展的配套政策法规,使各类培训机构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培训的格局。一是支持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TAFE是澳大利亚全国性的专门的职业培训教育体系,目前在全国设立了230所学院,吸引了全国70%以上的中学毕业生,其办学经费的80%由联邦政府提供;并为学生学习提供贷款,贷款在学生就业以后,年薪达到全国平均收入(35000澳元)后还贷,否则可以不还。二是鼓励各大农牧场主、企业集团等开办农业职业培训机构,参与培训市场的竞争,并提供职业培训经费总额的20%--30%予以资助。同时对培训计划和培训项目公开招标,并逐年提高招投标经费比例。国家对各类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定期进行评估,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率”、产业部门的“满意率”作为考核培训机构是否合格的唯一标准。凡就业率低于60%的培训机构,国家取消当年培训拨款计划,连续几年不能达标的将予以关闭。通过培训市场的激烈竞争,保证了职业技术培训事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制定《培训保障法》,该法明确规定,年收入在25万澳元以上的农牧企业(场)雇主,应将其工资预算总额的15%用于培训。全国大型企业集团都建有自己的培训机构,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对员工开展农业职业技术培训。

(二)培训注重能力培养,突出职业性和实用性

澳大利亚农业职业技术培训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改革,已逐步形成了职业培训“市场化”的良性运作机制,使职业培训既适应产业部门的需要,又满足了受训者个人要求,使职业培训与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新南威尔士的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的教育宗旨是“主要为农业及农业有关的产业提供职业教育”,该院十分重视实践性教学和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为了保证教学与实际紧密联结,学院每三个月召开一次有关企业经营人员和农场主参加的座谈会议,收集需求信息,确定教育培训计划。为了突出职业性和实用性,教师必须是具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而且以兼职教师为主;学生80%以上时间是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学习。如养羊专业,学生要在实际生产岗位,参加羊羔出生-剪羊毛-屠宰的全过程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掌握诸如机具操作与维护,放牧、饲养、剪毛等基本技能。并进行严格考核,实习成绩不合格者不能毕业。即使是农业大学的教育也是以实践教学为主。如查尔斯顿农业大学在校生仅有500多人,就设有500多公顷的示范农场,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设有果园、牧场、葡萄园和各种常用农具等专供教师科研和学生实习。

(三)建立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体系,实现教育体系沟通与协调

澳大利亚已经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以行业为主导的国家教育与培训的框架体系和资格认证体系,能够使学生从资格证书水平转入到职业学历教育,帮助学习者在任何阶段计划自己的职业学习生涯,获得相应的证书,而且可凭借这种证书进入到相应的高等教育接受教育。其连接结构如图所示:

以新南威尔士的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为例,证书体系分为Certifice(相当于国内的短期职业资格鉴定证书) 、Diploma(相当于国内中等职业教育)、Advanced diploma(相当于国内高等职业教育)。Certifice共分为四级,获得一到三级Certifice共需6个月,获得四级Certifice需在获得三级Certifice的基础上再学习6个月;获得Diploma需要在获得四级Certifice的基础上再学习6个月;获得Advanced diploma 需要在获得Diploma的基础上再学习6个月。获得Advanced diploma的学员如果要到大学学习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可减免一年学时。即一名高中生直接上大学并获得学士学位需要三年,经过TAFE学习获得学士学位需要四年,虽然时间长一年,但实践能力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明显提高。据新南威尔士的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艾琳女士介绍,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这种办学形式和办学层次,受到了学生和企业的欢迎。

(四)发展远程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澳大利亚根据其地广人稀的特点,大学和TAFE都设有先进远程教育网络教室,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的优势,开展远程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中心城市、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充分得到发挥。如查尔斯顿农业大学与查尔斯顿大学各分校都可实现现场交互式远程教学。由于远程教育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同时又能满足多样性和个性化教育需求,能够在任何需要的时刻,以最方便的方式给个体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术,受到学生的欢迎。查尔斯顿农业大学的学生就有近一半是通过远程方式学习。学生可以按照个人的时间安排学习,只要在六年之内修完要求课时就能毕业。

三、启示和建议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已日臻成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和建议。

(一)建立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机制。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开展农民培训,培养新型农民具有明显公益性,政府责无旁贷。各级政府首先要把培养新型农民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出台有利于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激励手段,调动社会力量、培训机构和农民等各方面的积极性,逐步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农民教育培训机制;其次要将培养新型农民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建立培养新型农民的组织保证机制,使培养新型农民的各项工作任务得到落实。第三要加快农民教育培训立法,建立农民教育培训的专项法规,通过法律形式对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农民教育培训投入、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权益等提供法律保障。

(二)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培养教育农民的过程就是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最有效的提高过程,应大幅度增加资金投入。一是要按照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实现农民教育培训投入的制度化;二是积极运用金融、信贷、税收等手段,鼓励企业、个人和社会民间组织参与农民教育培训事业,逐步建立以政府扶助,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体制;三是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民教育培训专项的投入,大力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财政补贴资金直接补贴农民。

(三)建立面向市场的运行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教育农民的核心是要提高农民适应市场的自我发展能力,增加收入。因此,培训新型农民的内容和方式要符合市场运行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一是培训内容要根据市场需求确定。针对留在农村农民的科技培训,要围绕市场前景好,需求强烈,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主导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生产环节的技术要求,确定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重点是“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实行整村推进、打造一村一品”。针对转岗转业的农民,要围绕市场前景好,需求强烈的工种设置培训专业,按照用工单位的岗位职业技能的要求设计培训内容,实行订单培训。二是培训机构选择要市场化。要采取招投标形式,面向社会公开、公正、公平确定教育培训机构,使办学条件好、教育培训质量高的培训机构来承担农民培训工程项目。三是农民参加培训市场化。农民根据对市场需求和培训机构能力的判断,按照个人意愿,自主参加培训,自主选择培训专业,自主选择培训单位。

(四)建立开放式的合作机制。培养新型农民数量大、任务重,农民教育培训资源相对薄弱,要打破地方、部门和行业的界限,建立和完善开放式合作机制,综合利用农业、教育、科技、文化、党团等教育培训资源。大力实施面向农民教育培训的各种工程,如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百万中专生计划、星火培训计划、农村妇女“双学双比”、一村一个大学生计划等,大规模培养新型农民。特别是在实施的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中,有针对地培养新型农民;

(五)建立农民教育培训监管机制。农民教育培训的效果滞后性,要求对其工作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保证农民教育培训质量。一是建立公示制度。要向农民公布培训单位名称、培训任务、培训专业、培训时间、收费标准、政府补贴标准、就业去向等内容。各省(区、市)要向社会公布承担项目的培训机构名称、培训任务、资金补助等内容,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二是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要对每个培训单位的培训班采取就业跟踪或深入农户的形式,进行检查核实,了解培训情况,保证教育培训质量。

(六)建立经常化国际交流和合作机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促进中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强与先进国家的交流合作,可以及时了解国外开展农业职业技术培训的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经验,推动中国农业职业技术培训事业的健康发展。

考察组成员:齐国、田春荣、范巍、李贵清、傅德荣、马友泉。

二〇〇六年六月十四日

展开阅读全文

广西农业考察团赴澳大利亚农业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农业,全文共 6178 字

+ 加入清单

广西农业考察团澳大利亚农业考察报告

广西农业考察团赴澳大利亚农业考察报告

经厅领导批准,广西农业考察团一行16人,于2005年2月24日至3月13日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及销售市场等考察。先后考察了维多利亚州、昆士兰州的农业管理机构、维多利亚州农业生产系统研究中心、农场,与有关管理、科研人员和农场主、企业家等进行座谈和交流,考察活动收获很大。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 澳洲、新西兰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澳大利亚是一个以农牧业、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的国家,盛产羊、牛、小麦和蔗糖等农产品。农业生产优势明显:一是地域辽阔,人均耕地面积多。全国总面积76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000万人,每平方公里平均2.3人;全国农牧业用地约4.8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3%,农业人口人均农牧业用地27公顷,人均耕地面积近3公顷。二是适宜耕种的土地条件较好。澳大利亚有三分之一的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三分之一的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于发展农牧业的地区土地条件均较好,土地平坦、肥沃,有一定的降雨量,适宜生产小麦、水稻、大麦、甘蔗、棉花等。三是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主要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实现了机械化。四是政府高度重视农牧业发展。为了加强农业,澳大利亚政府于近年专门成立了农林渔业部,管理全国的农业、林业、渔业生产和对外贸易。由于有这些优势和条件,加上政府不断地调整政策,澳大利亚农牧业近几年来稳步发展。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其中89%为山地和丘陵,平原面积仅占总面积的8%。全国2/3的土地适宜农牧,耕地面积38.5万平方公里。共有48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场,人工草场面积为天然草场的一倍多。全国有羊场2.44万个,奶牛场1.67万个。

新西兰人口360万,其中86%是英国移民的后裔,9%是毛利人。北岛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4,最主要的大城市也集中在北岛。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和第一大商港是奥克兰,人口近80万,是国家最大的工业中心和国际交通枢纽。

新西兰经济发达,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新西兰的大部分工业仍以农牧业产品为原料,农牧业的各种产品收入约占国民收入的3/4,以农牧业产品为原料的出口值将近占总出口值的一半。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80%左右;从事畜牧业的人口占农业人口的80%。

二、两国农牧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1)农牧业发展产业化。近年来,两国注重组织引导农牧民根据市场需求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不断改善品种,改进品质,优胜劣汰,实施技术创新,从而提高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特别是牧草的种植、牛羊鹿的养殖、畜产品的加工和出口等各个环节,布局合理,环环紧扣,产业链越拉越长,农产品多次加工、转化、增值,农牧业的发展实现了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据了解,目前两国70%以上的畜产品用于出口,其中新西兰畜产品的出口比重更是高达90%,畜产品出口值占到全国出口总额的44%。

(2)农牧业生产机械化。两国的牧草生产基本上是以农场为单位来组织进行的,生产规模一般在400至500公顷,每户分别养殖牛、羊大约在200头和2500头左右。自然放牧草场一般每10年播种一次,每年需施肥2至3次,如需品种改良,则播期缩短;专门收割用作干草饲料的草场,每年播种、收割一般3茬左右。从两个国家的情况看,草场耕翻、牧草播种、施肥、除草、收割、捡拾、打捆、挤奶、剪毛等各个环节都使用机械来完成,农牧业生产的全过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3)草场管理科学化。绿色农牧业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一大特色。两国人口稀少,资源丰富,国家在发展政策方面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注重发挥本国优势,将发展的重点锁定在畜牧业,而国内所需的粮食等则基本上依赖进口,不存在毁草种田的状况。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草场管理的科学化,减少了对土地的耕作,几乎所有的国土面积都被绿色植被覆盖,保护了生态环境。由于两国的农牧场完全实行私有化,农场主既种草又放牧,时刻注意牛羊的饲养量与草产量的平衡,避免过度放牧而使草场退化。实际运行中,农场主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品种,定期测算出不同区域、不同地块牧草的产量,再根据牛羊的食草量,计算出草场宜放牧头数和放牧时间,进行科学轮流放牧,保持了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 值得借鉴学习的几点 经验

1、政府加强对农业的财政支持。澳大利亚的农业投入水平稳步提高,以2000/2001年澳联邦政府预算开支为例,除正常的农业开支以外,联邦政府新增农业支出3.5亿澳元,主要用于对农民的扶持。其中,约3.1亿澳元增补“促进澳大利亚农业发展”一揽子方案,2230万用于保护动植物健康状况;850万澳元用于加强澳大利亚动植物检疫部门;915万澳元用于促进澳与东帝汶边境地区的卫生检疫;365万澳元作为国家生物技术的一部分,用于发展和提高农产品原产地识别体系。(1)政府通过制定“复兴计划”、“调整计划”等为农场发展提供优惠贷款或赠款。联邦开发银行、联邦储备银行以及许多大的商业银行都为农场提供贷款;在农用资金来源中,政府及公共机构提供的财政信贷显著增加。(2)通过各种补贴(如肥料补贴、石油补贴)减轻农场负担;(3)农场购买新设备、建储粮仓库、建围栏、理盐碱地、修渠筑坝等,政府给18%的补助;(4)税收优惠。农民在交纳个人所得税时,如当年收入高于前5年的平均数,则按平均数纳税;如低于前5年平均数,则按当年收人的一定比例纳税;政府对于农场设施和科研、推广部门给予免税。此外,对农业的援助还包括在市场不景气时给农民提供贷款,支持高效率和有潜力的农场扩大规模,帮助竞争中失利的农民转业等。

2、多渠道增加农业科研经费。澳洲政府为了鼓励农技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实行农业各产业部门联合资助研究和推广的计划,产业部门和政府按1:1的原则出资(即只要生产者拿出1澳元,政府也拿出l澳元),用于本产业的科研与技术推广。每种农产品销售后都有一定比例提成。用于生产该产品的农技研究与推广。例如,每售一头牛提0.35澳元,每出售一头猪提0.2澳元;羊毛生产者要交纳其羊毛收入的3%作为科研推广税,由各产业的法定机构在价格中扣除。此外,政府时常采取拨专款的方式强化某方面的研究与技术推广。经费的其他来源还有行业协会和公司的赞助,从受益于新技术的农民的收入中提取,以及私人或其他技术推广机构实行有偿服务的收入。80年代后期,全澳每年用于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的经费约4亿澳元,其中州级政府机构分配得50%,科学与产业研究组织得35%,大学得10%,私人企业得5%。农业推广部门的经费的70-80%由政府按1:1的规定供给,其余来源于非政府渠道。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是联邦政府最具权威的科研机构。CSIRO共有22个科研部门,其中的农业研究部门承担对农产品及生产工艺的各项农业研究,这些部门均有政府财政拨款,也是农业领域获得政府资助最多的机构。1999年仅在农业研究方面,CSIRO就获得政府8000万澳元的资金支持,占同年政府对农业额外支持总额的80%。联邦和州政府另外的一种研发机构是研究开发中心(CRC),由国营和私营部门组成从事合作研究,典型的CRC包括大学、CSIRO、州政府有关部门、公司及相关产业协会等,政府提供较少比例的资金扶持。

3、 国家对小麦实行专营。对一种农产品实行垄断性经营,这在市场经济的国家是比较独特的。1939年澳大利亚以法定的形式建立了小麦局这个垄断性机构,统管小麦在国际、国内市场的销售。作为澳全体小麦种植业的代理,它是一个服务性的垄断机构。近年来,其垄断地位已经下降。它的宗旨是:保护、发展和维持小麦市场,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者收益;为粮食尤其是小麦生产者提供市场选择的机会;进行与粮食有关的加工及增值活动。小麦局的职能是:控制小麦的出口及其在海外的销售;从事其他粮食品种的购销和出口业务;安排用于国内销售和出口的小麦生产;促进、资助和从事与小麦经营和加工等业务有关的研究。小麦局可以从海外购买小麦,从事与其目标相符的其他商业活动,从事小麦的储存、加工和运输业务,并购买、经营相应的设施,从事与其商业活动相一致的财务与金融活动,提供与小麦营销有关的服务,在国内外指定代理商,并建立分支机构和合营企业。1989年,澳政府改变了小麦国内市场完全由小麦局控制的局面,放开市场,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买卖。改革的目的是使生产者能按实际市场价格做出生产决策,同时让生产者承担部分市场风险。小麦局为生产者提供所谓“集中池”(Pooling),作为统一销售和结算方式,同时以一个平等经营者的身份参与市场竞争。国内销售价格由市场决定。

4、 健全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澳大利亚的农业服务的一大特点是任何服务都以合同制来实现。例如,各农场的剪羊毛工作多由专业的剪毛服务队承担,许多农场的大型农机作业如耕翻土地等也由专门的服务组织完成。合同服务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现已广泛应用于种植业、畜牧业以及农田基建、农产品运输等。全澳洲都有以官方与私人兽医服务结合的兽医服务队伍,有兽医3000人,其中私人兽医占55%。所有兽医均受过高等教育并通过资格考试,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经验。官方兽医服务组织通常把执行法规、调查研究、质量控制和推广服务结合起来。澳大利亚约有种子公司100个,原种羊繁育场1700多个。农作物和牧草种子有专门的良种繁育场,由科研部门负责;良种的检验、加工。贮藏、销售等已形成整体,实现了生产专业化、质量标准化。

5、建立代表农民自己利益的组织——全国农民联盟(NFF)。全国农民联盟(NFF)是澳大利亚农民的一个团体,成立于1979年,其目的是代表、保护和提高其成员乃至农业部门的利益。全国农民联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核心机构、农产品理事会和各州农民组织。联盟代表农民同政府、其他产业部门、其他产业组织、新闻媒介、社区组织和国外农民联组织打交道。对于联邦和州政府,它是一个“院外活动集团”,游说议员支持农民的利益。联盟调解农民与其他系统的纠纷,保护农民的利益。它还建立了数额为1000万澳元的基金,主要用于支持保护农民利益的活动,进行经济情况分析,提出政策建议等。它有一份发行量13万份的报纸《农民之声》,有全天24小时的新闻节目,还有一个综合学校教育项目,向许多中小学校提供有关资料。

6.重视资源利用与保护。澳大利亚从农业布局到具体技术措施都围绕着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进行。首先,建立了一套土地的信息系统和法律体系,通过土地管理机构来保证私人的土地使用符合国家的政策。澳大利亚的公有土地约占87%,大部分牧场和森林用地都是公有土地,租给牧场主和林业公司使用。其次,努力提高土地资源的生产力。主要措施有:(1)大力采用喷灌、地下渗灌和滴灌技术,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灌溉面积逐年扩大,其中牧草灌溉面积占43%,其余为水稻和其他谷物;(2)推行适宜的耕作方法。许多农场在麦茬地放羊,以羊粪肥田,并利用豆科植物,实行麦豆轮作;(3)平衡土壤营养成分。本世纪初,澳科学家就发现澳洲的土壤需增施磷肥。在60年代,他们发现土壤缺乏活性的硼、铜、锌、锰等微量元素,影响作物的生长和羊毛的产量与质量,他们推广增施微量元素肥料,效果显著。

四、考察后的几点启示

1.加大农产品企业建设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澳大利亚农业已经步入现代化,成为农产品出口大国,除自然资源、气候、环境优势以外,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发达,带动能力强,以各种专业合作社为主导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科学,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是农产品加工增值和进入国际、国内市场的主体,各种协会和各级政府农业部门行为规范,良种繁育、技术服务、市场控制、政策扶持引导的操作主体。我区农业现代化虽已出现端倪,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要使我区农业尽快达到现代化水平,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必须加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产业化经营的具体模式上要走一条公司+公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家庭农场、农户)的路子,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必须下大力气培育一批企业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名牌优势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贸易组织,充当我区农产品进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主体。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和培育发展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具体措施,进一步完善相关激励扶持政策,通过提高产业化水平,加快我区农业产业化步伐。

2.必须加快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培育一批符合国际市场标准的农产品品牌。

这次考察澳洲、新西兰比较深受启发的就是农产品要想进入国际市场必须符合国际市场的安全卫生标准,包括生产基地的标准和成品标准。达到了标准就拿到了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我们要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安全食品生产体系建设。

3.转变政府职能,服务于出口创汇农业企业

在考察中我们体会到,要发展创汇农业,让我区农产品真正进入国际市场,在当前农业企业还不强大的情况下,靠农民或企业单枪匹马,没有政府扶持帮助,显然还要有较长的过程。企业需要政府在农产品的整体宣传上,信息服务上、进关标准建设上给予大力的帮助和支持。

4.值得学习借鉴澳洲农业利用再生水的政策与经验

澳大利亚城市污水处理后农业再利用的政策与办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们的具体做法是:政府负责铺设主管线、建蓄水池、电力增容,每30公顷补贴400澳元,支管线和提灌设备由农场主自负,15年不收水费,维修费各自负责,而且主管道施工期间影响农场种植政府还给予补偿。政府与农场实行合同管理,在农场申请建设前要交保证金,完工使用后如数退还。我区城镇化建设发展很快,城市污水处理是个大难题,如果我们的城市污水处理能够象澳大利亚那样做得好,那可是一件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大好事。

这次考察活动时间短,收获多,考察团成员表示,回国后要积极消化学习和考察的成果,乘势而上,努力工作,为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做出新的贡献。

赴澳洲考察代表团成员名单

曾凡林   广西农业信息中心            书记、副主 任

陈国禄   梧州市人民政府              副秘书长

黄镇良   梧州市财政局                副 局 长

谢文浩   梧州市财政局                科   长

覃柱材   梧州市农业局                局长

魏德功   梧州现代农业实验区          副主任

黄世康   岑溪市人民政府              副市长

杨立坚   岑溪市农业局                局  长

陈金乾   苍梧县农业局                局  长

胡振钊   中共藤县会员会              副书记

黄保绪   藤县农业局                  局  长

刘东庆   贵港市农业局                局  长

李水恒   贵港市港北委员会            区委副书记

卢绍全   贵港市港北区农业局          局长、党组书记

余伟红   桂平市农业局                局  长

陈  蓓   广西经济对外交流中心        翻  译

展开阅读全文

赴澳大利亚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考察报告_考察报告_网

范文类型:汇报报告,适用行业岗位:农业,全文共 8320 字

+ 加入清单

澳大利亚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考察报告

赴澳大利亚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考察报告

据中澳两国农业部的技术交流合作协议,由农业部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组织的旱作节水农业考察团一行5人于7月28日至8月10日在澳大利亚进行了旱作节水及保护性耕作农业专题考察。考察期间,在澳农林渔业部工作人员的精心安排和陪同下,先后深入到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可持续农业灌溉研究院、农业大学、农机生产企业、农场等部门参观访问,与有关管理、科研人员和农场主、企业负责人等进行了广泛的座谈和交流,并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接待,使考察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将考察到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澳大利亚机械化旱作节水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状

澳大利亚全国具备灌溉条件的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5%,其余为旱作农业区。为了充分利用土壤水份和提高土壤对降水的利用,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澳大利亚的农业科技工作人员探索出了农机固定道作业、免耕等技术体系。

(一)旱地农业固定道机械作业模式(Controlled Traffic)

在澳大利亚由于土地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业生产基本上是全程机械化作业,为了提高机械作业效率,各农场普遍采用动力在100马力以上的大型农业机械。同时,由于大型机械反复在耕地上作业,损失了部分机械动力,会造成土壤压实、不利于降水入渗等,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经过多年研究,昆士兰大学总结了一套固定道机械作业模式。该项技术主要是通过在农田中根据机械作业幅宽,所种植作物的行距等,建立一套定宽度的机组作业固定道,每次在田间作业的机组动力驱动轮和机具承载轮都在固定道上行走。

该大学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按照传统的拖拉机作业模式,一台大型农业机械在农田中作业的时候,首先会造成作功能量损失(Energy Effects),表现在:一是由于拖拉机在疏松的土壤上作业,机车及作业机具的轮胎会压实耕地面积20%,这样使机车的牵引作功(Tractive Efficiency)损失15%~20%。二是由于轮胎对土壤的压实影响,导致作业机械在进行作业时,必须对这部分被压实的土壤进行再疏松,这就会造成25%~40%的耕作作功(Traffic Efficiency)损失,这两项合计会造成拖拉机在完成所需作业的同时,必须额外付出40%~60%的功率消耗。就是说,拖拉机的全部动力能量只有一半左右是生产所需的有用功。第二方面是影响土壤团粒结构(Aggregete Site):由于土壤被机械反复碾压,土壤的团粒结构会增大。据该机构研究,采用固定道作业模式,固定道以外的土壤水份在15%~35%时,小于12mm的团粒结构数量均大于45%,非常适宜做种床。而采用传统作业模式的土壤,团粒结构小于12mm的明显减少,只有土壤水份在20%~25%以上时才适宜播种。第三方面是影响降水入渗(Infiltration Effects):采用固定道作业由于减少了大面积对土壤的碾压,因此可以明显地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减少地表径流,一般压实土壤的地表径流是未压实土壤径流的3倍以上。第四方面是对产量的影响(Crop Yield)。综合以上因素,采用固定道作业模式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10%~20%。

固定道自从1992年开始研究以来,到目前在澳大利亚推广应用的种植面积大约有50万公顷,固定道宽度普遍为3m。实践证明,采用固定道作业可以提高机械作业效率,从而减少大型农业机械使用中的功率损失(相当于减少油料消耗),增加田间土壤的蓄水能力,减少地表径流,同时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可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昆士兰大学与中国农业大学、山西省寿阳县进行了这方面的技术合作,并在山西省寿阳县建立了示范区,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二)土壤盐碱化的治理与水资源管理

总体上说,澳大利亚是一个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大部分农业区常年降雨量在500毫米左右。历史上由于在重点农业种植区,采用各种灌溉措施,对水资源的利用不尽合理,导致在一些灌溉农业区出现了地下水位上升,土壤严重盐碱化的趋势。为了控制地下水位的上升,减少盐碱化对种植区生产的影响,目前在这些重点农业区采取了控制灌溉用水量,引灌水与地下水混合施灌及配套的排水措施。主要有:

1.严格管理控制灌溉用水。目前澳大利亚东南部水资源的管理采取了政府指导下的企业化管理模式。我们访问了其中维多利亚州的GOULBURN---MURRAY WATER机构。该机构围绕政府对当地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有关政策要求,在当地主要用水大户农场主参与的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的协调监督下,通过向管辖区内的用户(主要是农场主)收取一定费用来进行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经营。该机构经过多年建设,在灌溉区建成了一套完整的输水和蓄水系统,实现水的统一调配供应和管理。每年该机构根据水资源总量为各用户测算一个合理的灌溉用水量,为每一个用户(农场)设立一个用水计量仪,限量供水。由于水资源属于国家,灌溉农场打井取水也受到严格限制,需要经过水资源管理机构初审并进行钻探和样品检验之后,方可决定能否打井取水,这一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地下水的开采。该机构在控制用水总量的前提下,鼓励不同水用户之间相互转让用水额度,根据各自的生产需求调剂用水余缺。

2.注重灌溉水的有效利用和技术发展。在澳大利亚部分实行漫灌方式的农场中,一般每一片灌溉地的低洼位置都建立一个蓄水坑,让灌溉水自然渗排,这样既减少了灌溉水的下渗量,又可以将灌溉渗排的水集中起来重复利用;在部分有条件的农场,大量采用大型移动式喷灌机械进行喷灌作业,主要是中心支轴式喷灌机械,作业效率高、效果好,也节约了大量的灌溉用水;另外一种灌溉方式是将灌溉水和地下盐碱水适度混合灌溉,即节约了引流灌溉水,又可以通过抽出地下水来降低地下水位;第四种灌溉方式是将城市污水经过部分专用耕地进行生物过滤处理,用于大田农业灌溉,该项技术目前正在我国天津市武清县进行合作试验。

3.激光平地,节约灌溉用水。采用漫灌方式时,如果土地平整度不够,灌溉水流动不畅,水会大量渗漏到地下,也影响灌溉效果。在澳大利亚农场,大量运用激光平地技术平整土地,这种平整田块中一般的漫灌作业,就可以使作物出苗长势整齐一致。我们在新南威尔士州一个农场看到有10多公顷到20多公顷没有任何田埂的水稻田块,单位面积产量比没有经过激光平整的小田块高出5%左右。我们感到澳大利亚农场的农业生产已经从激光平整土地技术的应用中间接地获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从大田农作物的生产来说,这种经过激光技术平整过的土地,既利于自流灌溉和机械化作业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也显著地降低了单位耕地面积农作物收种作业的成本投入。

(三) 免耕、少耕及保护性作业的研究及应用

为了减少对耕地表土层的反复碾压而带来的物理性状的破坏,最大限度地减少失墒,在澳大利亚农业生产中,大量采用免耕、少耕及秸秆覆盖、倒茬轮作等保护性耕作技术。目前澳大利亚大部分旱作农业区的田间耕作基本上用翼形铲取代了铧式犁,进行不翻动土壤的浅松作业,疏松地表层10~15cm的土壤(播种时同步进行施肥作业),这样既能切断上茬作物和杂草的根系消灭杂草,又疏松了土壤,利于下茬作物根系的发育,另外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秸杆还田覆盖的作用,已经受到澳大利亚农业生产者的广泛重视。有关部门的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主要是利于促进土壤含水能力的提高,尽量吸纳降水,防止径流和蒸发损失,从而使有限的天然降水能够用于作物生长。对作物的生长和土壤有机质的改善作业一般在5~10年后才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秸秆还田覆盖已经成为澳大利亚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各种农作物的倒茬轮作,是澳大利亚农业生产中实现免、少耕技术有效应用的辅助性措施。澳大利亚许多农场通过在牧草、水稻或小麦、三叶草等作物之间进行倒茬轮作,既实现耕地养分的供求平衡,又可减少同种作物连作而带来病虫大量繁殖的机会。在经过3~5年时间的连年免、少耕轮作后,进行一次耕翻作业,可进一步降低杂草和病虫的危害。

二、 收获及体会

澳大利亚是一个国土资源丰富,有其独特地理环境条件的国家。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自然条件不是很好,缺乏淡水资源,年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全国具备灌溉条件的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5%,其余全部为旱作农业区,灌溉农业区也面临和存在着土地盐碱化问题。但是通过考察粗略体会到,澳大利亚农业研究、农牧产品生产技术,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我们以为主要基于几方面原因:

(一) 农业科研和技术开发注重适用性

澳大利亚农业科研、管理等部门都十分注重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特别是实用农业科技,做到了科研与应用紧密结合,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澳大利亚的科研技术人员结合本国农牧业环境条件,针对农牧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不断研究开发对土地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意义的适用技术,包括基础理论和先进适用的技术成果。

1.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运用,建立可持续灌溉农业。由于澳大利亚水资源的缺乏,加之历史上不合理的灌溉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盐碱化。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部门等机构经过多年研究和试验,总结出了引流灌溉与排水结合、灌溉水循环利用等综合措施,提高灌溉水的使用效率,控制和减少土壤盐碱化,同时总结了水资源在不同农作物之间生产效率的差别。其中每千吨水在园艺场的产出值为500~2000澳元;在奶牛场的产出值是200~300澳元;在农作物种植上的产出值是50~100澳元;在牧草种植上的产出值是20~40澳元。因此在水资源管理部门,在政策上鼓励农场之间可以相互转卖用水定额,尽可能促进水资源生产效率的提高。另外,澳大利亚科研机构研究开发了水文数据设计计算机模型,用于水资源合理开发、土地盐碱化的监测等。

2.研究开发适应干旱条件的农业生产技术。澳大利亚旱作农业生产中普遍推广采用免、少耕作业、秸秆还田覆盖、多种作物倒茬轮作等,已形成较为成熟的耕种制度,既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天然降雨,又能保持和改善旱作耕地土壤的物理性状。近几年,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进行的旱作农业固定道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和应用结果表明,该项技术降低了能耗,减少径流,培肥了地力,也促进了粮食产量增加。

3.精密农业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根据目前澳大利亚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条件,新南维尔士州初级工业产品研究中心(DPI)运用摄像系统、电子传感器、计算机等技术和设备,研制开发了用于精密农业生产的无人操作农业机械控制系统。现主要用于拖拉机田间喷洒农药的植保作业、开沟作业以及棉花的机械化收获作业。计算机控制拖拉机或联合收割机的田间作业,提高了农业机械田间作业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投入,为大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奠定基础,同时他们也正积极开展GPS(地理信息系统)系统的实验研究。

(二) 注重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在澳大利亚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应用的目的,并不是追求更高的单位面积产量,而更注重在保持农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通过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技术措施的应用,尽可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尽可能高的产出。

如在固定道作业模式的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试验研究的出发点是为了在保持原有单产水平前提下,减少传统机械化作业中的动力能耗,避免耕地土壤物理性状的破坏,保持土壤的蓄水纳墒能力。总体看,该项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已经表现出较好的综合效益。就免、少耕和秸秆还田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来说,专家认为,该项技术不会直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而对土壤生态的保护则是直接的目的。因此,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生产应用,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寻求生产过程中综合效益的提高。

在新南维尔士州,当地的初级产品研究中心(DPI)与农场合作,围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对年度的降水量进行预测之后,再协助农场确定该年度的种植品种及数量,以求实现在雨水较好的年份农业产出量大,在较旱的年份生产损失降到最小,其目的也是为了生产过程中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

(三) 政府对农业的发展给予了积极的扶持

澳大利亚是个以农牧业生产为主的国家,政府对于农业的发展,农牧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十分重视。其国家农渔林业部(Agriculture、Fisheries and Forestry---Austrilia)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制定农业政策,提供项目资金。政府提供的项目资金包括投资和贷款。近几年,为了鼓励人们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资源,政府制定了自然资源继承信托项目,这是一个贷款项目,总金额15亿澳元(相当于人民币75亿元),执行期为6年。用于信贷的子项目包括,蔬菜、园艺、土壤改良、灌溉等方面。考察团走访的维多利亚州可持续灌溉农业研究所,新南威尔士州初级工业产品研究中心,根据当地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和实用技术开发所需经费和人员开支全部由政府承担。为了推广新的先进农业技术成果,除科研机构外,每个州还有大量的技术推广人员,其中新南威尔士州现有技术推广人员300余名,推广所需费用和人员开支也全部由政府资助。

在农用柴油方面,澳大利亚与其他许多国家一样,对农用柴油实行财政补贴政策。据了解,农场主用于农业生产的柴油,政府给予每升补贴0.32澳元,约占市场价格的30%,这种扶持农业的优惠政策极大的推动了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加速了农业的现代化。

(四) 完善的机械化是保持农场稳定生产经营的主要手段

澳大利亚的农场规模很大,一般土地面积均有几百公顷。考察团接触到的有从事奶牛养殖、畜产品采集加工、马铃薯、柑橘、葡萄、粮食及蔬菜等作物种植的生产农场。给我们总的印象是,农场规模很大,机械化程度高,社会化服务完善。

---一个拥有250公顷草场、300头奶牛的奶牛场,工作人员仅3人。奶牛场配置有一次能同时容纳60头奶牛的环形脉冲管道挤奶设施,在挤奶的同时喂给奶牛精饲料。每头奶牛腿部都置有电子识别号牌,当每一头奶牛进入挤奶设施后即被电子识别系统记录下产奶量,计算机根据产奶量指令送料装置供给相应的含有不同营养成份的精饲料添加,以补充奶牛的营养所需。这样300多头奶牛的挤奶和精饲料补充饲喂一个多小时即可完成。产出的牛奶全部密闭罐装储存,快捷卫生。

---一个生产马铃薯的农场种植规模800公顷,一年种两茬,生育期100天,每公顷产量75至90吨。马铃薯从播种到收获,以及清洗、分选、包装等商品化加工处理,为一条龙机械化作业。据农场主介绍,整个农场日常生产作业只有5个人,只在收获季节的20天左右才临时雇用10个临时工进行产后的加工处理作业。整个农场的大型拖拉机、喷灌机、薯种处理机、移栽机、薯类挖掘机、清洗分级包装机等设备共20多台套,投资约220万澳元(相当于人民币1100万元)。全农场马铃薯的种植、加工完全机械化作业,生产手段先进,生产效率高。

---在耕地面积667公顷具有灌溉条件的农场中,三年种植粮食作物,三年种草放牧,农牧轮作。农场的耕地全部经过激光平地机整修,主要种植小麦、油菜籽和水稻。该农场的机械设备投资不大,仅有幅宽8米的条播机1台,190马力拖拉机2台,农用运输车2辆,10吨浸种(稻种催芽)罐2台。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主要靠农机服务公司提供作业服务。如种植水稻,由农用飞机公司提供稻种飞播作业服务,农机公司提供水稻收获作业服务,并由专门的谷物烘干服务公司进行稻谷的烘干和贮存,直至稻谷上市被收购。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为农场主提供了技术支持,减轻了生产压力和管理的负担。

澳大利亚的农场能够得到稳定发展,与拥有的大型机械化装备和完善的社会化服务是分不开的。

三、 建议

(一)我国在旱作农业区应加大力度推广普及免少耕及秸秆还田覆盖耕作技术,具备条件的地区应积极采用固定道作业方法

目前,我国旱作农业区基本上沿袭铧式犁翻耕土壤的耕种方式。铧式犁翻耕土壤后需要耙地,才能达到播种作业要求。虽翻耙整地效果好并利于消灭病虫草害,但这种耕种方式使土壤失墒严重,并易产生径流导致养分损失。结合我国以小型农机具作业为主的特点,大部分旱作农业区应采用翼形铲不翻动土壤的浅松作业,疏松地表层10~15cm的土壤,同步进行播种和施肥。免少耕、秸秆覆盖等生产技术,将有助于我国旱作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在大型农业机械作业的旱作农业区,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研究成果,实行固定道作业,降低能耗,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径流,提高农作物产量。据澳大利亚研究,农业机械动力一般在50~70马力比较适宜,在我国可以在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推广应用幅宽在2m左右的固定道作业方法,适当增加大型农机具的数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逐步探索精准农业技术的生产应用

近年来,以GPS(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DDS(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应用为主要内容的精准农业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稳步发展。目前,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农业研究机构已在部分地区试验开发为田间作业机组配套的水肥施用动态控制系统及执行机构,在田间水肥施用、果实采摘收获等作业时,可适时监测土壤墒情养分及产量等状况,为进一步的精准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及农业生产资料,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是发展精准农业的首要目标。在我国农业生产相对发达的地区,也应积极开展田间机械化精准作业技术的试验探索工作,我们认为应借鉴目前澳大利亚的做法,积极进行精准农业的技术基础准备,针对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国营农场等较大规模的种植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和基础条件,搞好田间作业机器系统的控制执行技术的试验开发工作,以追踪国际精准农业的技术发展,多方位地带动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

(三)灌溉技术的研究,土壤的盐碱化问题治理

合理利用灌溉水,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对于农业国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据澳大利亚新南维尔士州初级产品研究中心测定,如果灌溉水在田间地表流动不畅不仅渗漏损失大,灌溉水利用效率低,而且也使田间部分低洼耕地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碱化。目前以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田灌溉仍将以漫灌为主,由于土地平整度不够,地表水流不畅导致灌溉不匀和积水渗漏,影响灌溉效果并使产量不稳。土地平整度不够是漫灌水利用率低、用水量大的主要原因。考察澳大利亚的农田灌溉(漫灌),有四点可供我们借鉴。一是运用激光平地技术平整土地,使地表在灌溉时不积水;二是及时灌溉,掌握好灌溉的用水量;三是灌溉水的回收再利用;四是灌溉输水系统防渗和减少输水距离等。

(四)巩固和发展农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

澳大利亚农场主,从事粮食生产,依赖服务组织提供生产技术服务的经营方式,在我们目前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下,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现代农业是社会化的生产,生产过程的诸多环节离不开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支持,只有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农业生产在宏观上才能取得最佳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社会化技术服务的需求显得日益突出。国家应进一步采取倾斜政策,结合运营机制创新,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和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及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服务经营机制和运营方式,更好地为农业提供技术支持,解决好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和办不好的季节性生产问题。

(五)对农用柴油进行价格补贴

在澳大利亚农业生产中,对农用柴油实行约30%的价格补贴。目前我国农用柴油也多次涨价,给农民增加了很大负担。在我国加入WTO后,对农用柴油实行补贴,既符合世贸规则,又可以减轻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对先进农机具、农机化技术的应用。

(六)有待进一步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1、澳大利亚牛奶的高蛋白含量的基因工程技术。澳大利亚运用基因工程技术,使得本国生产的牛奶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0%,而我国牛奶蛋白含量平均为4%,达到5%即为高蛋白牛奶,因此该方面的技术合作前景广阔。

2澳大利亚在果树栽培中采用了一种V形树冠种植、实行灌溉部分根系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果树产出量。值得我们借鉴和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3、果园生产机械技术和机具。在澳大利亚柑橘的葡萄种植园,已经实现了果实收获的机械化,效率很高,该项技术可以逐步在我国的大面积果树和葡萄种植园区进行试点试验。

4、畜牧业生产机械化技术。澳大利亚从牧草种植、收获到畜产品采集(牛奶、羊毛)等环节已实现全过程机械化。在我国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应借鉴澳大利亚的草原、草场畜牧业发展的经验,特别是牧草生产、草原和改良机械化技术和机具,在我国重点牧区进行引进试验。

赴澳大利亚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考察团

团长:杨 林

团员:赵嘉琨 王 衍 马耀辉 吴 兰

展开阅读全文

澳大利亚购房合同范本

范文类型:合同协议,全文共 5877 字

+ 加入清单

深房现买字第____号特别提示为更好地维护买卖双方合法权益,请买卖双方在签约前认真阅读以下内容:1.本合同文本由“深圳市二手房网上交易系统”生成,买卖双方经协商一致,可以对合同条款进行修改、补充,但修改、补充的内容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及本房地产项目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规定。2.在签订本合同之前,买卖双方当事人可要求对方出示身份证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房地产证等有关证明文件,并认真审阅合同内容,仔细确认其中的选择性、补充性、修改性内容。对合同条款有疑问时,可向法律人士咨询。3.买方在签订本合同前,应当对本合同所涉房地产进行实地考察。对房地产周围的环境、交通、学校及附着于该房地产之上的学位、户口等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卖方有义务如实提供包括产权状况、租赁情况、户口等有可能影响交易的真实信息。4.为保证交易资金安全,建议买卖双方通过银行第三方托管方式进行资金监管,并以协议方式明确约定资金监管帐户及资金交付条件等相关事宜。5.本合同生效后,未被修改的文本印刷文字及空格处填写的有效文字与符号均视为买卖双方合意的内容。合同附件及补充协议经买卖双方共同签订后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6.买方需按揭购房时,应事先全面了解办理按揭贷款所应具备的条件和应提交的资料。7.本合同签订不等于产权过户,只有经过房地产登记机关的转移登记,产权过户才算完成。合同签订到产权过户,有一个时间过程,期间可能会出现产权被查封等特殊情况,因此请买卖双方务必注意交易风险。

当事人基本信息:卖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籍/地区:_______身份证/护照号码: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__公司或机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营业执照号码:_______________所占份额:_________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身份证/护照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身份证/护照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

共有权人: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国籍/地区: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身份证/护照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所占份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司或机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营业执照号码:_______________所占份额:_________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身份证/护照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籍/地区:_______身份证/护照号码:___________政编码:___________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所占份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司或机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营业执照号码:_______________所占份额:_________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身份证/护照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身份证/护照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转让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买卖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本合同所涉房地产转让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转让标的卖方所转让房地产坐落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房地产证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房地产用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记建筑面积为:____________平方米。套内建筑面积为:____________平方米。该房地产土地使用权年限自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至_______年。

第二条房地产产权现状该房地产没有设定抵押也未被查封,卖方对该房地产享有完全的处分权。

第三条房地产租约现状该房地产所附租约现状为1.该房地产没有租约;2.该房地产之上存有租约。租赁合同见附件[租赁编号:______________,月租金__________元整,租期自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至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卖方须于签署《深圳市二手房买卖合同》前取得承租人放弃优先购买权或放弃购买权之书面证明,否则视为卖方违约。买卖双方经协商一致按下述第种方式处置租赁合同:①该房地产产权转移后,原租赁合同在有效期内对买方仍然有效。卖方须于_________前协助买方与承租人签订新的租赁合同,同时卖方须将承租方已交卖方之租赁押金/保证金及预交租金转交予买方,买方自时起享有卖方在原租赁合同项下之权利义务。②卖方须于该房地产交付买方使用前解除原租赁合同,买方对因原租赁合同而产生之纠纷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四条附着于该房地产之上的户口该房地产所附着的户口,卖方保证于收到房地产转让总价款之日起_____日内迁出,逾期则以该房地产转让总价款为基数按每日万分之____向买方支付违约金。

第五条转让价款该房地产转让总价款为人民币:______亿______仟______佰______拾______万______仟______佰______拾______元______角______分。该转让价款不含税费。

第六条交易定金该房地产交易定金为人民币:________亿______仟______佰______拾______万______仟______佰______拾______元______角______分。买方同意按以下方式支付:本合同签订时,向卖方支付定金人民币:______亿______仟______佰______拾______万______仟______佰______拾______元______角______分。本合同签订后______日内,向卖方支付定金余额人民币:______亿______仟______佰______拾______万______仟______佰______拾______元______角______分。上述定金建议交由买卖双方约定的银行第三方账户监管。买方将定金在合同约定期限内存入监管帐号,即视为卖方收讫。定金在买卖双方办理过户手续时自动转为楼款,但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七条交房保证金为防范交易风险,督促卖方按约定如期交付该房地产并结清所有费用,买卖双方协商同意在本合同签订时从交易总价款中预留人民币:______佰______拾______万______仟______佰______拾______元______角______分。作为交房保证金。此款在卖方实际交付房地产及完成产权转移登记时进行结算。此交房保证金的处理方法为下列第____种:1.交由居间方托管;2.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条付款方式买方所支付款项,除有特别约定,建议以银行第三方托管的方式进行资金监管。买方按下列第______种方式给付除定金、交房保证金之外的房款人民币:______亿______仟______佰______拾______万______仟______佰______拾______元______角______分。1.一次性付款买方须于年月日之前将上述房款支付至买卖双方约定的银行第三方监管账户。2.买方向银行抵押付款买方须于年月日之前支付除定金、交房保证金之外的剩余首期款人民币:_____亿______仟______佰______拾______万______仟______佰______拾______元______角______分。至买卖双方约定的银行第三方监管账户;买方须于年月日之前向银行提交抵押贷款申请的相关资料,并配合银行办理贷款审批手续,抵押贷款金额以银行承诺发放贷款金额为准;银行承诺发放贷款不足以支付房款余额的,双方约定按以下第____种方式处理:○1.买方应于银行出具贷款承诺函之日起三日内补足应交款。○2.合同解除,卖方应在解除合同之日起三日内全额退还买方已付____________等所有款项。3.买卖双方约定的其他付款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款项建议买方支付至买卖双方约定的银行第三方监管账户。

第九条买方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买方逾期付款的,卖方有权要求买方按下列第种方式承担违约责任:1.要求买方以未付款项为基数,按日万分之四支付违约金,合同继续履行。2.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买方支付该房地产总价款百分之____________的违约金。

第十条税费承担按有关规定,卖方需付税费: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房地产交易服务费;土地使用费。提前还款短期贷款利息;提前还款罚息。买方需付税费:印花税;契税;产权登记费;房地产交易服务费;《房地产证》贴花;抵押登记费;借款合同公证费;授权委托公证费。其他费用:权籍调查费;房地产买卖合同公证费;评估费;律师费;保险费;其他。经双方协商,其中:____________上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由卖方支付。上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由买方支付。本合同履行过程中因法律、法规和政策原因新增的税费,按以下第____________方式处理:1.由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缴纳方缴纳。2.买卖双方同意由方缴纳。3.其他:买方支付:_______%;卖方支付:______%。以上按规定应由卖方和买方支付的税费,因买卖双方协商改变实际纳税方的,法律责任不因纳税方的变化而转移。任何一方不按约定或法律、政策规定缴纳相关税费,导致交易不能继续进行的,应向对方支付该房地产总价款百分之______的违约金。

第十一条房地产交付卖方应当于________将该房地产交付买方,并履行下列手续:1.买卖双方共同对该房地产及附属设施设备、装饰装修、相关物品清单等事项进行验收,记录水、电、气表的读数,并办理交接手续;2.交付该房地产钥匙;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二条延迟交房的违约责任除本合同另有约定外,卖方未按合同约定的期限将该房地产交付买方,自约定的交付期限届满次日起至实际交付日止,卖方以该房地产转让总价款为基数按日万分之四向买方支付违约金,合同继续履行。

第十三条附随债务的处理卖方在交付该房地产时,应将附随的水费、电费、煤气费、电话费、有线电视费、物业管理服务费、垃圾清运费、____________等费用结清,单据交买方确认,否则买方有权从交房保证金中抵扣上述欠费。

第十四条产权转移登记买卖双方须在签订本合同______日内,共同向房地产权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转移登记手续。在收文回执载明的回复日期届满之日起日内,买卖双方须办理交纳税费的手续。该房地产证由买方领取。买方负有抵押义务的,在买方领取新房产证后_____个工作日内须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第十五条其他违约责任任何一方不履行本合同约定义务,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守约方有权选择定金罚则或要求对方支付该房地产总价款百分之_____的违约金。

第十六条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本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按照约定履行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应当及时告知另一方当事人,并自不可抗力结束之日起日内向另一方提供证明。

第十七条本合同与其他文件的冲突解决买卖双方在本合同签订之前的承诺及协议,如有与本合同不相符的,以本合同为准。

第十八条合同附件本合同共有附件________份。合同附件为本合同组成部分,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第十九条法律适用与纠纷解决因本合同发生纠纷,由买卖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采取下列第_____种方式解决:1.向深圳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2.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华南分会申请仲裁;3.向____________人民法院起诉。第二十条合同数量及持有本合同一式_______份,卖方_____份,买方_____份,其他交有关部门,均具同等法律效力。第二十一条送达当事人所填写确认的通讯地址即为送达地址。第二十二条合同生效本合同自买卖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卖方:_______________

买方:_______________

卖方代理人:_________

买方代理人:

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日

展开阅读全文

澳大利亚邀请函范文

范文类型:邀请函,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To whom it may concern,

I am writing this letter to invite 受邀人姓名 (Male/Female, DOB: 出生日期, passport

number: 护照号) to visit I during the time period from 入境日期 to 离境日期 in Australia.

My parents are fully funded by themselves. However, if there is anything emergent, I would like to help financially.

My parents have adequate Medicare, health insurance, superannuation and no financial difficulties. Your favourable consideration regarding their visa applications will be highly appreciated.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 regarding this matter, please kindly contact me at the address above.

Yours Sincerely,

邀请人姓名

展开阅读全文

澳大利亚邀请函范文

范文类型:邀请函,全文共 1003 字

+ 加入清单

Invitation Letter

November 30th,

Name(邀请人的名字)

, Street,

Sydney, NSW

Australia

Mobile: +61

Dear Sir or Madam:

I am writing to confirm that we wish to invite my best friend to visit me in Sydney Australia for for their holiday. I hope will be able to come on 20xx.

I am an and in Sydney.

My friend resides in China and is submitting application documents, along with this letter, to Visa office for processing. As the inviter, I have provided the required materials as well,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processing.

I hereby make it clear that I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all the expenses during my friend travel and stay within Australia, including the transportation (both air ticket and local transportation costs), food and board, insurance, recreation, and other all related expenses.

Should you require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me through mobile or at the address. And our further personal details are attached (including passport, visa, bank statement, and property certificate).

Yours Faithfully,

NAME(姓名)

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澳大利亚邀请函范文

范文类型:邀请函,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to whom it may concern:

i am writing this letter to invite our/my parents (name and brith days) to visit us in australia this coming may for a period of months.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we will cover all expenses during their visit in australia, which includes international air tickets, local transportation, accmodations, medical insurances and all other related expenses.

your favourable consideration regarding their visa applications will be highly appreciated.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 regarding this matter, please kindly contact me/us at the address above.

sincerely,

展开阅读全文

澳大利亚留学计划书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留学,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一、高中生篇

假如你是一下几种情况的高中生:

A.10年级及以上:7月份入读20周语言+高一(year 10)/高二(year 11) 【2月入学】;或者 10月份入读20周语言+year 10 /year11【四月入学】;

B.10年级以下:入读的intake比较灵活,可以考虑1月/4月/7月/10月入学; 此处需要特别强调一下入读主课时的年龄要求:

1.10年级不超过18岁,11年级不超过19岁,不过西澳地区中学的入学年龄相对其他州偏低;

2.不能倒读超过18个月;

3.至少要读满16个月主课。

C.高二完成或者高中毕业:

申请pathway(预科或者文凭课程)+本科课程;

D. 高中毕业:

.用高考成绩申请,直入本科;或者

入读大一文凭,通过后升读大二。

二、本科生篇

假如你是本科生:

A.大一在读:

完成大一课程申请澳洲本科;

B.大二~大三:

插班,一般国内大二读完插读澳洲大二;

C.大三在读:

插班,一般国内大三读完插读澳洲大三;

有5个学期成绩可申请部分大学研究生,6个学期可以申请所有大学研究生。

三、大专生篇

假如你是大专生:

A.大专在读:

可转读本科,如专业背景一致,可考虑学分减免,最短读1.5-2年;或者 可升读硕士,PQP+MASTER; MASTER直入 。

此处需要特别强调一下直入的要求:

所在国内大专院校有学位授予权,或者相关领域有2-5年工作经验。

以上便是涵盖国内学生留学澳洲的基本留学计划,对应的签证类型是:

_571 中学生签证

_573 预科+本科、本科、授课类硕士_570 纯语言签证

_572 TAFE技术文凭课程

_574 研究类硕士、博士

展开阅读全文

澳大利亚留学计划书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留学,全文共 887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你打算去澳大利亚留学,最好在8到12个月之前就着手准备。如果你是高中生,准备去上本科。在就读高三期间就应该开始计划。对于准备去攻读硕士学位的大学生来说,从上大三开始准备比较可行。有许多环节需要事先考虑清楚,以免贻误申请和自己的前途。

在决定留美学习前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你应该考虑以下问题:

你为什么要去澳大利亚学习?

哪一所大学是最适合你的?

你需要财政资助吗? 先期预算一下花费会使你清楚了解自己的经济实力是否能负担得起留学的所有花销。

找出学校入学申请和财政资助申请的最后期限,确定自己何时参加入学要求中提到的必考测验,因为考试结果必须在申请时一起寄送到学校。

报名参加入学要求中提到的必考测验。

将你的理想大学列表缩减到10到20所。

以下是一个秋季入学的计划书样本(时间均为估计值):

8月

联系学校,获得入学及财政资助申请表和学校相关信息;

报名参加入学要求中提到的必考测验 (TOEFL, SAT, GMAT, GRE等。) ;

申请办理护照。

9 – 12月

从当前就读学校获得正式成绩单;

请你的老师为你写推荐信(两封以上,具体看学校要求。);

向学校提交入学及财政资助申请资料;

确认成绩单和推荐信已寄往学校;

参加必考测验。

1 – 4月

必须在最后期限前提交申请,最好尽早提交;

等待学校录取通知书,进一步了解你已申请的各所学校及其专业的优劣势,包括教学质量,接受比例,位置,学校大小,花费,是否提供财政援助,住宿条件,学校科研实力及国际学生服务是否完善等。

4 – 6月

收到学校录取通知书。最后做出决定去哪所大学就读,通过比较学校排名,奖学金等。尽快通知学校你的决定并寄回他们需要的所有表格,这样他们就可以开始为你的签证做准备。

回信通知其它学校你已决定前往某某大学就读,感谢他们给你这个机会。

资金准备:将资金存入一个澳大利亚银行账户;并确保自己有足够的钱应付机票和其它生活费用。

安排住宿(校内或校外)和医疗保险等事宜。

6 – 8月

向澳大利亚使馆提交签证申请;

作旅行计划;

联系学校国际学生办公室,告知他们你何时抵达,并确认学校是否提供新生校园导航服务;

确认你已经完成所有离开前的手续及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澳大利亚留学计划书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留学,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1. 国内3年正规大专毕业生,赴澳大利亚直读硕士学位。选择和大专相近专业,例如计算机,会计,国贸,商务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1.5年-2年毕业。

大专学生直读硕士推荐学校: 卧龙岗大学(4星大学)年学费15万左右 纽卡索大学(4星大学)年学费15万左右 西悉尼大学 (3星大学)年学费15万左右 查尔斯特大学(3星大学)年学费 12万左右 所获签证为学生签证附带打工签证。每2周可工作40小时。生活费和部分学费,可以靠打工赚取。每年生活费大约10万左右。

2. 学习两年毕业后,可以获得两年工作签证(全日制工作签证,目前澳洲20__年全日制工作年平均收入为48000澳币,折合人民币30万左右)

3. 所需材料:护照复印件,2寸照片,大专毕业证公证书,中英文成绩单。最好有雅思成绩,如果没有,需要加读5个月左右英文课程。

4. 办理费用:付给移民局的签证费535澳币。体检医院收取体检费1000元左右。

5. 首次支付给澳洲的半年学费,5万元人民币左右。家庭只需要准备10万的资金,就可以实现澳洲留学硕士的梦想。

6. 总共4年时间,获得澳洲公立大学硕士学位加60万的收入!!!!找到雇主担保,可以移民获得绿卡。如果回国可以教委学历认证,办理大城市户口,购买免税车等优惠政策。 所有推荐学校均为澳大利亚政府公立大学,可在中国教育部涉外监管网上找到。

展开阅读全文

澳大利亚留学计划书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留学,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

一、学习和工作经历

我叫___,20__年7月高中毕业后,考入了天津对外经贸职业学院。在商务英语专业学习。由于我刻苦学习在大二时我就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现在我又考取雅思成绩6.5的成绩,我不但英语专业成绩优秀其他科目成绩也同样优异。

二、求学动机以及选择贵国大学的理由

20__年10月,我到天津博大兴远电力工程公司实习,在实习期间我工作积极努力,得到公司领导的好评;但我自己深深感到电力知识的缺乏和不足,仅靠我在高中所学的电学知识很难胜任这里的工作。如果我将来要在这个公司发展,继续深造的想法越来越强烈,更何况我从小就有一个要当工程师的梦想。

经过仔细考虑,我决定考取加拿大阿尔伯特省北阿尔伯特理工大学的“电气工程”(或“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学习深造。我深知加拿大优越的教育制度、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安全的学习环境都是我留学深造的首选。

三、留学时间安排

具体时间安排:20__年9月至20__年5月进行三年的专业知识学习,20__年6月学习结束后回国。

四、留学费用问题

关于我在贵国留学所需费用,我父母在国内经营一家影楼多年有一定的积蓄,前年影楼又增添了婚纱摄影、婚礼婚庆业务,影楼的收入较以前有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我表姐___全家在埃特蒙顿有固定的工作和充裕的住房,他们愿意为我留学提供住吃住。我父母只为我提供留学期间学习的费用;由于我是家里的独生子,他们没有其他负担,靠他们稳定的影楼收入来供给我在加拿大留学是没有问题的。

五、回国理由及对未来憧憬

对于学成归来我充满了希望,中国是我的祖国,我的亲人都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中国生机勃勃,百业待兴,电力事业更是蓬勃发展。我想如果可能的话,我还要回到“博大兴远”公司发展,施展我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公司发展出一份力!另外,即使不能到啊“博大兴远”公司工作,凭借我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一定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我相信中国需要大批有专业知和技能的人才,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澳大利亚留学计划书

范文类型:工作计划,适用行业岗位:留学,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签证官 您好

我的名字叫___,今年__岁。

为了提高个人素质,开阔眼界,我决定自费出国留学。通过一些资料介绍,我了解到新加坡是美丽、富饶,安全的国家。而且了解到新加坡能够提供多种专业课程和国际认可的学历。因此,我十分希望能有机会到新加坡读书。我的父母也非常支持我到新加坡学习,并能够保证提供我全部的留学费用。我会尽全力学习知识,及早回国,报效祖国。

我认为在新加坡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我的英文水平,更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学习到先进的专业知识,为今后学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便更好的服务我的祖国。 如果我的申请能够获得批准,我将会好好学习,并制定一份在新加坡留学的计划。 首先在新加坡学院学习英语强化英文水平,然后选择一所适合我的学校,报读喜欢的专业,学成之后回到中国,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 读书期间我保证做到以下几点:

遵守新加坡的法律及移民厅的各项规定,做一名合格的留学生。 遵守学校的各项制度,尊重师长,团结同学。 努力学习,争取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

最后,我希望能实现去新加坡读书的愿望。恳请批准。

展开阅读全文